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

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

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蜗牛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亲切可爱,很适合幼儿的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经过几乎一个学期的泥工活动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泥工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样的一个泥工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就是

很多泥工技巧的结合,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去体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符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注重艺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适合在小班年龄段开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纲要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的目标:

1. 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 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型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来制作蜗牛。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做好了如下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三、说教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除了以爆满的精神来感染幼儿之外,还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操作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外形特点

1.师:“宝宝,今天蜗牛宝宝来到了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蜗牛宝宝长的什么样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师作简单解说。(蜗牛在散步、在睡觉、在说悄悄话等)

3.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

“宝宝,刚才我们看了好多蜗牛宝宝,它们长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4. 师:不过,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特别的蜗牛,一起来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呀?那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老师做一做吧!

设计意图:以可爱的蜗牛宝宝的形象导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以课件中生动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去直接感知和观察到蜗牛的外部形象,为下一环节的制作蜗牛做铺垫。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火柴。

“这是我们做蜗牛要用到的工具,橡皮泥和火柴,小眼睛要看仔细,小耳朵要听仔细哦。”

2.师示范讲解

(1)“我们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提醒幼儿蜗牛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2)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卷成蜗牛小贝壳,最后在头上可以用火柴插小蜗牛的触角。(要卷得紧一点)。

(3)我这只小蜗牛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更多的小伙伴好吗?

设计意图:以特别的蜗牛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并通过求助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帮助,这样更加能够激发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和愿望,在示范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制作的步骤,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

(三)、幼儿操作 ,教师辅导(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1. 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每个小朋友只拿两根火柴就够了,不要多拿。

2.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3. 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设计意图:在制作前提出制作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发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地指导,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因为幼儿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有所侧重,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并播放符合情境的音乐,更营造了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

(四)、展示、讲评幼儿的作品

1. 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里是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朋友们制作的蜗牛吧!(个别评价幼儿的作品)。”

2. 师:小蜗牛悄悄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小蜗牛说他们最喜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能踩它,欺负它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

设计意图:在送蜗牛宝宝回家,欣赏同伴的作品及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在介绍蜗牛小秘密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

小班泥工《蜗牛出来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蜗牛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亲切可爱,很适合幼儿的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经过几乎一个学期的泥工活动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泥工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样的一个泥工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就是

很多泥工技巧的结合,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去体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符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注重艺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适合在小班年龄段开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纲要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的目标:

1. 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 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型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来制作蜗牛。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做好了如下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三、说教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除了以爆满的精神来感染幼儿之外,还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操作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外形特点

1.师:“宝宝,今天蜗牛宝宝来到了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蜗牛宝宝长的什么样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师作简单解说。(蜗牛在散步、在睡觉、在说悄悄话等)

3.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

“宝宝,刚才我们看了好多蜗牛宝宝,它们长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4. 师:不过,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特别的蜗牛,一起来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呀?那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老师做一做吧!

设计意图:以可爱的蜗牛宝宝的形象导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以课件中生动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去直接感知和观察到蜗牛的外部形象,为下一环节的制作蜗牛做铺垫。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火柴。

“这是我们做蜗牛要用到的工具,橡皮泥和火柴,小眼睛要看仔细,小耳朵要听仔细哦。”

2.师示范讲解

(1)“我们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提醒幼儿蜗牛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2)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卷成蜗牛小贝壳,最后在头上可以用火柴插小蜗牛的触角。(要卷得紧一点)。

(3)我这只小蜗牛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更多的小伙伴好吗?

设计意图:以特别的蜗牛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并通过求助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帮助,这样更加能够激发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和愿望,在示范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制作的步骤,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

(三)、幼儿操作 ,教师辅导(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1. 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每个小朋友只拿两根火柴就够了,不要多拿。

2.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3. 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设计意图:在制作前提出制作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发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地指导,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因为幼儿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有所侧重,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并播放符合情境的音乐,更营造了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

(四)、展示、讲评幼儿的作品

1. 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里是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朋友们制作的蜗牛吧!(个别评价幼儿的作品)。”

2. 师:小蜗牛悄悄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小蜗牛说他们最喜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能踩它,欺负它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

设计意图:在送蜗牛宝宝回家,欣赏同伴的作品及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在介绍蜗牛小秘密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相关文章

  • 小班下学期美术课程周计划新-water
  • 小班下学期美术课程计划表 Water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节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13-3-20 课前准备 开学典礼.适应环境做好入园准备 1 1 1 绘画: 绘画:五彩鱼 绘画:小蝌蚪 初步尝试丙烯的画法,尝 ...查看


  • 下半年幼儿园班级工作总结
  • 转眼间,中班上学期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看着孩子们从来到幼儿园到走进幼儿园再到现在的接受幼儿园,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感受到他们知识技能的提高,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工作者并快乐着,本学期的各项活动都顺利的完 ...查看


  • 泥塑活动蜗牛教案
  • 蜗牛兄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卷.等泥工技法,借助辅助材料制作小蜗牛.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的蜗牛作品.2.橡皮泥.绿豆或火柴棒人手一份. 活动 ...查看


  • 培智二年级第四册美工教案
  • 1.春天真美丽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春季的画图,进一步了解春季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2.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重难点: 看图说出春季的特色. 教学准备: 春季示范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组织学生到公园或田野去春游, ...查看


  • 幼儿园美工区投放材料层次及种类
  • 幼儿园美工区投放材料层次及种类 美工区在活动内容上包括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即绘画.手工和欣赏.那么材料的投放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1. 各年龄段幼儿的绘画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小班幼儿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在区域活动中更不能 ...查看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蜗牛的房子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蜗牛的房子>ppt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 ...查看


  •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的小鸡
  •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团圆.连接的方法塑造圆圆的小鸡形象. 2.尝试捏出小鸡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辅助材料装饰小鸡的眼睛. 3.初步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泥工板,橡皮泥两块,红豆或绿豆若干. 活动过程 ...查看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蜗牛爬爬]教案设计
  •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外形的特征2.萌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 1.<蜗牛>视频2.蜗牛图片活动过程: 1. 导入--没有脚, 没有手, 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 ...查看


  • 小班创意手工教案1.doc
  • 手工:有趣的色彩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彩色项链,训练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敏感度 2.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能较清晰地分辨出明显特征的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 3.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学习粘贴纸条的技能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