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向洋看米兰--破译米兰设计密码-1

冷眼向洋看米兰

——破译米兰设计密码

彭亮

(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广东顺德 528300)

[摘 要] 本文对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的设计信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国设计在米兰的重大事件,米兰设计创意产业的幕后推手:设计策展人,设计批评家,设计学者与教授,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尝试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成功密码。希望对中国设计创意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设计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米兰;中国设计;反思;设计策展人;设计产业链;设计密码;

1.开篇语

第51届米兰展已经过去,在连续6年的米兰设计之旅和6篇米兰设计趋势研究报告之后,我今年未去米兰朝圣,但是我的设计团队派了6人去米兰学习考察,所以我今年的米兰设计趋势研究采取隔岸观火的方式,通过网络的海量信息检索与同事拍回来的大量图片,结合笔者前6年的研究资料,试图从更冷静与理性的角度对今年米兰设计周进行剖析。 作为设计之都的米兰城市,在二次大战后,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力元素与新生细胞,逐步演变为城市强大的系统器官,时尚名店街,设计创意区,设计博物馆,设计活动呈区域性集群生长,与米兰传统历史古迹的多莫大教堂、斯卡拉歌剧院、斯福扎古堡、达芬奇名画一起重新构成了一个焕发创意活力的设计名城,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改变了城市肌理和版图。

图0-1 全球专业设计人士云集米兰家具展 图0-2米兰时尚设计酒店

图0-3米兰时尚名店街的橱窗 图0-4米兰时尚名店街的橱窗

但是,米兰设计创意产业的幕后推手是谁?什么是米兰设计的密码?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2012中国设计在米兰、米兰的设计策展人、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时尚名店街、国际家具展,进行典型个案分析,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密码。 1. 2012——中国设计在米兰的冷静思考

不同往年,在今年的米兰展中,中国各级政府、媒体、企业们纷纷助力,中国设计开始在米兰设计周用不同的方式参展,特别表现在中国参展企业和设计师的数量史无前例的增多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与米兰国际设计周结成姐妹设计周;举办了由国内著名家居卖场红星美凯龙资助由朱小杰策展的“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广州国际设计周也在米兰展期间启动了“CDA中国设计奖”,旨在进行“中国设计”再定义;杭州的“品物流形”设计机构获得了米兰卫星沙龙展的大奖;与品物流形不同的是上海设计师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参加了米兰国际家具展;在米兰国立大学的INTERNILEGACY展上,国内地板行业龙头企业生活家集团携手意大利设计大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为生活家度身定做的作品“SURFACE”,中国家居品牌锐驰与标准营造首席设计师张轲共同完成的“山居”亮相在拥有多样性的地景与建筑特色的米兰大学庭院中,展现独特的空间个性,传达出中国设计的声音,在意大利媒体与观众中引发广泛关注;以家居产品为设计方向的中央美院设计学院d9工作室,也在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呈现了师生们的最新家具作品。

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中国原创设计即将迎来春天?中国设计师的成长是否已经被世界认可?在中国的网站与媒体上都以显著的位置刊载着这样一条消息“中国设计首次集体亮相参展米兰”,行业与媒体狂欢的意味甚浓。在群体性的兴奋背后,我们冷静思考是否还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希望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式设计是否就是中国设计?中国设计,离世界到底还有多远?

其实中国设计与米兰设计的距离是无法用量化衡量的,米兰的设计周是全球最好的设计周,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所办的设计周与米兰设计周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一个城市

的设计周不是一个单纯的展览会跟地方政府、企业、院校、设计机构一起合作的事情,是一个真正区域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的设计大平台来整合。特别是在设计政策制定、设计策展人,设计批评家,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设计创意园区等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方面,中国与意大利的差距是很大的。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至今为止,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办方都不给中国家居企业参加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展场。“明日之星”(SaloneSatellite)是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办方为了鼓励支持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创作,成立到现在已经做了15年。以非常低的价格来支持全世界的设计院校和青年设计师到这里来参加。2005年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2006年同济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8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都曾经参加过“明日之星”展,从2005年开始,基本上在每一届的“明日之星”的展览之中,专门给大学的展位都会有1-2所是来自中国的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的青年独立设计师在近几年也开始入选参加“明日之星”展,特别是杭州的“品物流形”张雷带领他的团队已经连续几年坚持参加,终于在今年以“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的设计项目获得2012米兰“明日之星”展(Salone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 )的奖项,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传统的未来”这一家居设计项目是品物流形的三位设计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走访了浙江余杭地区大大小小12个村落,与传统工匠一起工作,以研究自然生活方式和传统工艺材料并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奖项,但是国内媒体的报道却对此进行了过度的夸张,把这个“明日之星”展设计报导奖翻译成2012米兰设计周全场唯一大奖,这方面广州美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教授的评价是中肯的,他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米兰设计周是1000多个展览,你只能在哪一个展览里面获奖,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在1000多个展览中间评出的一个大奖。他认为中国媒体比较浮躁,有时候在国外拿一个奖,把英文的词夸大地翻译成中文,不可能有这个说法“米兰设计周全场大奖”。

图1-1 品物流形-“传统的未来”获得15届 “明日之星”大奖 图1-2 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

我们踏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更多的意义是接受比较与批评,然后是进行冷静的思考,不断的融入国际设计的主流,最后才能走到从“山寨设计”到“中国设计”吐气扬眉的那一天。其实今年更值得关注的是留学德国的上海青年设计师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NATUZZI集团也为此作品专门设计了展厅,这也是首位华人设计师与意大利家具品牌合作的量产家具产品在米兰主展场发布, 这是一套多功能家居模块组合系统,由一个400mm X 400mm的方形模块构成。内部设计了一个巧妙的T型支架,增加了单体的强度,并可以用作把手,轻松搬动。单独使用时,可以是一个茶几、矮凳或者边柜。组合使用

时,可拼装成任意尺寸的书架、电视柜或者屏风,而随机变换方向的T型支架构成了一道梦幻般的有机画面。从设计到产出前后历经一年多的用户研究,设计概念,材料测试,模具调整的完整设计流程。杨明洁认为:“如果缺乏原创,OK,意大利的公司还来找我做设计?这是一个反例,对不对?我们去到意大利的时候,他们把中国人拒之门外。但是今年他会拿我设计的东西,并且亲自布置一个展台去展示我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所以说,我觉得中国的设计师不缺乏原创,缺乏的是一套成熟的产业体系。”其实杨明洁的家居设计产品在多年前就已经为德国西门子等著名国际品牌采用并且也是最早获得“红点奖”等系列国际设计大奖的中国青年设计师。中国需要的是能够融入国际设计主流的设计师,意大利米兰设计本身就是国际设计的大熔炉,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以及台湾地区学习。

图1-3-4 中国设计走进米兰——“坐下来”特展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最被国内媒体所重视,各家国内设计机构,设计师及企业浓墨重彩反复提及的让“中国设计走进米兰”的突破性参展项目“坐下来”,在群体性的兴奋背后,我们冷静下来总结背后是否应该有更多的反思?本次“坐下来”参展米兰设计周会外展托尔托纳区的安萨尔多中心举行 “坐下来”特展,网罗当今中国最具设计特色的品牌与设计师单椅作品,除了有支持,有赞许,也有被质疑,被批评,但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看到了中国所有的企业家与设计师的努力。正如朱小杰所说,“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是设计,不是制造,也不是世界认可的问题,而是民族自尊的唤醒,美学的全民普及与媒体方向的注重。” 本次80张中国设计师的椅子多数是来自独立设计师与家具企业挑选出来的座具,其中有一些是概念设计,一些观众对于“坐下来”展出作品的功能与舒适性也有一些质疑。 其实米兰设计周的顶级学术设计展览是在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之前中国台湾已经连续2年以来自台湾的“工艺时尚品牌Yii ”设计作品展登上了这个国际顶级设计展的舞台,由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共同策展的“Yii”主题工艺设计展,由台湾15位杰出当代设计师和20位工艺大师合作的台湾原创时尚精品,这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向全球宣示台湾创新设计形象的机会,也为台湾设计在国际上争得更高的学术设计地位。

图1-5-6 台湾的“工艺时尚品牌Yii ”设计作品展 为什么有些专家与媒体觉得“坐下来”这个展览有些仓促和不足,就是因为缺乏高端整体的策划与完整的展示设计。“坐下来”展区旁边就是泰国家具设计展,主题是“慢的手工艺设计”(Slow hand Design),

“泰有创意”的泰国设计师的家居产品设计已经是国际家居市场的知名设计,

也连续多年在米兰设计周以及全球各地进行推广,而且他们中很多创建了自己的家具品牌,依附于泰国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材料特色设计出一批批具有典型泰国风格的家居作品,年轻的设计师在延续传统泰式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广泛领域内的创新设计,设计材料从当地的自然素材也扩展到国际流行通用的木材,金属,竹子上来,设计风格也更加现代前卫。

图1-7-8 泰国家具设计展(Slow hand Design

同时紧邻“坐下来”展览的是法国的“VIA”家具设计展,也是法国家具协会为扶持设计院校与青年设计人才的著名公共创意平台,已经坚持多年,扶持了许多年青的设计机构和学生设计,曾经多次在米兰、巴黎、伦敦、纽约设计周和博物馆举办家居设计展览。虽然是以学生和青年设计师为主,但是在整体展示设计和每个展位的创意设计作品方面显得丰富多彩又个性突出。

图1-9-10 法国的“VIA”家具设计展

在2012米兰设计周的设计院校展览中,有2个院校的展览值得关注与比较,一个是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江黎教授主持的d9工作室,d9工作室设计团队这次带着两套以亚克力为材料制成的桌椅家具组合来到米兰。作品分别名为“鱼跃”和“明式新韵”,展品色彩斑斓、材质新颖,兼具了现代感和中国韵味,他们这次也感觉到,本土设计师不该仅仅运用中国的“概念”投其所好,还该静下心来做出更好的产品。国内的家具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工艺上需要更加严谨、完善;另一方面,家具作品与企业的合作及产品的批量生产还有待提高。d9工作室坚持举办了10年的“为坐而设计”的竞赛,虽然有10年的多届大赛积累,由于过度的集中在概念设计,“为坐而设计”的竞赛基本可以说基本没有引起中国家具企业的真正关注和被采用投入到量产的椅子产品;另一个是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以“Lost in Translation”的主题展览,庆祝多莫斯设计学院创校三十年,包含多莫斯设计学院30年来毕业生在50家顶尖国际品牌公司所设计的80个产品,这个展览是多莫斯设计学院30年系列校庆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凸显优秀设计教育的价值与内涵,并且期许透过新旧的设计主题,来思考设计的未来能量。这个展览提供机会给这些毕业于多莫斯设计学院并且亲身经历设计工业与消费系统剧烈改变的多莫斯校友,来与重要的当代研究主题“居家环境”(The Domestic Environment)对话, “Lost in Translation”展览主题可细分为四部分:“产品Lost in Production”、“活动Lost in Action”、“特性Lost in Identity”、“材料Lost in Materials”,展出的80个展品,无论是先锋派的前卫创意,还是复古风潮的经典设计,这些毕业生的展品,已经不再是学院金字塔中高高在上的设计概念,而是能够从展厅搬到自己的家里去的家居产品。全部由超过50家的国际著名品牌家居企业生产制造(包括家具、灯具、桌子、电子产品、配件),几乎包括了30年来国际家居设计的重要产品,而且全部已经批量生产。

图1-11-12 中国“为坐而设计”的竞赛作品

图1-13-14 多莫斯设计学院以“Lost in Translation”的主题展览

未来的设计创新,中国设计师与企业家将是主要力量。但是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中国设计并不是“中国元素与中国符号”的设计。据意大利有关机构统计,每年已经有三万多中国人去看米兰展,现在的中国设计师与企业家对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化进程的欲望会越来越多更加强劲,中国融入到国际设计环境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年年到意大利米兰展是看形式还是看趋势,还是看趋势里面驱动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因。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家和设计师去米兰看的时候眼睛都聚焦在设计本身,在21世纪的创意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在市场当中、在竞争当中要处于领先的地位、要战胜竞争对手,实际上单独的产品设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与系统设计战略层面的问题,需要品牌文化与传播、哲学与美学、商业模式、交互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2. 米兰国际家具展的“灵魂人物”——玛瓦

玛瓦(Marva Griffin) 虽然出生于委内瑞拉,但是在意大利米兰已经生活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她从小热爱室内设计与装饰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玛瓦来到二战后的“设计王国”——意大利米兰留学,研究意大利设计,她在米兰设计职业生涯的开始是为著名的意大利家具品牌C&B公司 (现在为B&B Italia) 工作,担任C&B公司创始人与总裁布斯纳利(Piero Ambrogio busnelli)的秘书与翻译,随后负责品牌与公关工作,在这段期间,与许多意大利著名家具公司、设计大师、设计组织与设计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频繁的穿梭游走于国际设计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扩大了她的设计视野与审美眼光,奠定了她今后在意大利的设计事业基础。

后来她又被聘任为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办单位Cosmit公司的高级顾问,为米兰国际家具展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家具设计展起了重要的幕后推动作用,特别是她在1997年开始策划筹备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SalonSatellite),从1998年第一届卫星沙龙展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成为全世界年青设计新秀展示设计新作与梦想成真的大舞台。当今许多活跃于国际设计舞台的设计大师,都是在卫星沙龙展上被发现与成名的优秀毕业生。

自从 2001 以后,她又担任了美国现代艺术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建筑与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与许多国际权威设计大赛的评委,在美国、澳洲、日本、英国、巴西、塞尔维亚共和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策划了许多的设计活动与展览。

玛瓦现为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媒体与公共关系负责人,被称之为米兰国际家具展“灵魂人物”,特别是她在全世界年轻设计师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甚至有人深信她掌握着年轻设计师踏入设计界的专属单程通行证,因为至今她仍然是米兰卫星沙龙展策展人与馆长。

图2-1米兰国际家具展的“灵魂人物”——玛瓦 图2-2 2012米兰“明日之星展”的参展作品

图2-3 “美梦成真”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10周年展(1998-2007)图2-4 2012年15届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 3. 创造非凡神话的托尔托纳创意区操盘手——Design Partners“设计伙伴”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是创办于意大利米兰的第一家专攻整合设计策略与创新商业服务行销模式的学术研究群体,致力于有创造力的沟通和非传统的媒体传播,特别是将米兰设计与制造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使米兰创意设计产业提升进入到一个更加国际化的设计策略的资产营运层面。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合伙人分别是瓦莱里奥(Valerio Castelli)(董事会成员)、卢卡(Luca Fois)总裁、莫里吉奥( Maurizio Ribotti)首席执行官,他们都是具有设计大学与设计机构资深学术职业背景的教授与设计顾问,创始人瓦莱里奥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是米兰设计图书馆的创办人、执行总裁和文化顾问,先后担任意大利著名品牌

Olivetti 公司的艺术指导, 著名的Domus设计学院创办人与营运总监。卢卡是著名的设计史学者与教授,卢卡也是Zona Tortona商标的拥有者和总裁。

“设计伙伴”的核心人物莫里吉奥是一位年轻的创意商务活动策划企业家,对米兰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城市具有突出的贡献,莫里吉奥从1993 年开始创办名为

“ 361°”的策划公司(一间专攻整合创意商务行销沟通解决方案的高端公司。在 2005 年,莫里吉奥与索尼公司合伙了建立专攻高科技音乐刻录的服务公司。同时在2995年由于他在的创意设计贡献成为“意大利设计”公司(DesignItalia)的股东并且担任总经理, “意大利设计”是一个致力于推广传播与网络出版意大利设计的公司,对于“意大利设计”, 莫里吉奥策划 “意大利设计博物馆”计划,以推广传播出版从1945年以后的意大利设计为特色,在2006年, 莫里吉奥又是“设计图书馆”(DesignLibrary)的创办者之一, 是米兰的第一间专业的设计图书馆。在2005年,莫里吉奥成为米兰托尔托纳设计园区的合伙人和总经理, 2008 年1月,他又是“设计伙伴”(DesignPartners)的合伙人与创办者之一。莫里吉奥目前是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展览机构的总经理和主要策展人。

图3-1-3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瓦莱里奥(Valerio Castelli)(董事会成员)、卢卡(Luca Fois)总裁、莫里吉奥( Maurizio Ribotti)首席执行官

在进入新世纪之初,他们敏锐的看到了米兰在21世纪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2009年以及未来面对的2010年也是意大利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由于米兰国际家具展览场地资源的紧缺,应一些企业的要求,他们开始在米兰展馆之外做一些场外展活动。因为有一些公司想用一种与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不同的方法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和生活方式,所以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就在托尔托纳这个4平方公里的旧工业区开始创造了这个最重要的场外展。通过10年的发展,最终构成米兰设计周传奇第三个灵魂板块,那就是会内展(Rho-Fiera)米兰国际家具展,米兰三年展中心设计博物馆以及会外展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

图3-4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 图3-5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创造的这个奇迹,是一个在设计创意产业链中由策展人为主的学术群体在设计策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案例。一方面,也是他们成功地把米兰家具展览的注意力从家具延伸到了其他产品,而且从产品延伸到了传播的创新,并且达到了一种国际化的成功,现在每年他们要组织90多个不同的展览场地,参与其中的有小公司,大公司,小设计师,大品牌,一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与设计师参展,近20万的访问者,1300多名专业媒体的记者,在托尔托纳区域的四条主干道上,有进出展览的巨大人流。他们把早上、中午、晚上甚至是深夜的时间都花在这里,因此这里几乎所有的酒吧、咖啡、旅馆都是24小时开放的,创造出非常令人激动的氛围,充满活力与激情。除了有200多个设计展外,也有超过200个的娱乐活动,他们创造了将娱乐活动和设计展览相连接的最佳方式。

图3-6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7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8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9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4. 《INTERNI》一本专业杂志所代表的国家设计力

《INTERNI》是创办于米兰的一本具有权威性的意大利室内设计杂志,创办于1954年,以月刊形式发售,精选意大利和国际设计界里最新发展,趋势潮流的作品.每一期都有40多页最新的室内建筑(家居,办公室,商店)以及和设计相类似的个性作品的介绍,《INTERNI》是任何学习设计或是生产的专业人士的最佳资源。创立50多年以来,《INTERNI》在叙述、图释、评论、推广、传播意大利设计,给意大利设计以发言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米兰设计周,全世界的设计人群蜂拥米兰“朝圣”,还未进米兰,在马尔本萨(Malpensa)机场往市区的高速路上,就已经可以撇见旁边白色出租车车身上的设计杂志《INTERNI》的广告,到地下铁转车,墙上也是《INTERNI》与《Domus》的海报。至于飘扬在米兰大街与小巷《INTERNI》的彩色旗帜,更是米兰设计周期间全城设计“寻宝”的设计展标识。除了看旗帜,所有来米兰设计周的访客也绝对不会错过拿一本《INTERNI》的米兰设计指南(Guida Fuori Salone)的小册子,全米兰的设计地图、设计活动与地点详尽列出,“会内展”另一本大开本的King Size彩色画册,更是将最新出现在米兰设计周的新作品与设计新秀“一网打尽”全面报道。

图4-1-4 《INTERNI》杂志策划的米兰设计周活动

图4-5-6《INTERNI》大开本的King Size彩色画册

但是《INTERNI》的重要性,要到米兰创办于16世纪的米兰国立大学老校区的创意概念装置艺术设计展才真正看出,在这座美丽的古老建筑群里,由这本杂志策划的展览「DecodeElements」占据着建筑内的巨大场域,全球顶尖建筑师与设计师被邀来制作大型装置设计,展场的一楼是《INTERNI》接待处,名牌上写着“International Press”,这就是米兰国际设计周的最重要的设计媒体和主要策展机构。《DOMUS》、《INTERNI》、《DDN》《ABITARE》等一批设计杂志是意大利设计崛起与发展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5. 米兰三年展中心——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博物馆

位于米兰古城堡旁边的米兰三年展中心为设计王国意大利最重要的当代设计博物馆,更是米兰展期间全球设计专业人士关注的学术聚焦高地和设计展演平台。米兰三年中心对当代意大利设计的推广与传播有着无可取代的影响与地位,二战以后的意大利设计师能被产业界发现,把意大利设计推行到全世界的最大功臣,就是米兰三年中心。米兰三年展中心由政府资助并组织,通过成立Triennale Design基金会来运营的官方设计博物馆。包括意大利设计经典收藏作品与现代设计历史的常年陈列、专题设计展览区、设计图书馆、设计咖啡厅和户外Sampione公园组成。设计博物馆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米兰三年展中心博物馆由Triennale Design 基金会出资而建,Triennale Design 基金会早在60年就开始举办各类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问题的展览,并逐步扩展到时尚、艺术领域。历时3年落成的米兰三年展博物馆Triennale Design Museum,包括图书馆、历史档案馆和文献中心,不仅要展示当代涌现出的各种流行趋势,还要折射出意大利艺术和设计。

正如博物馆馆长Silvana Annicchiarico对于意大利设计的诠释——它是对美学、形态、风格和历史的挑战。它摒弃了传统博物馆里的手段,开启了一条通向趣味美学的道路。

11

图5-1-2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

米兰三年中心在设计界的坚定地位已经屹立不摇,而由三年中心选出来的“金圆规奖”(Compasso d'Oro),直到现在都还是全球设计业界的最高荣誉,获奖者都会不负她期望地成为世界性的设计名角。

图5-3-4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

在米兰三年中心的传播推广下,意大利的设计师与产业界发展出一种“设计引导生产”的绝佳合作模式。设计的角色在产业界的绝对重要性,形成了一个引领全球意大利设计模式,而这也就是意大利设计为什么能到现在仍然遥遥领先的很重要原因。米兰三年展中心已经是全球设计师的先锋平台与圣殿。她并非被动地馆藏历史,而是主动地率领创造了设计界的未来,藉由意大利设计影响了全世界。

图5-5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的设计咖啡厅 图46 米兰三年展中心已经是全球设计师的先锋平台与圣殿 12

图5-7-8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的长廊与论坛室

6.结语

本文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通过对中国设计在米兰,米兰设计策展人,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尝试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成功密码。希望对中国设计创意产业与设计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与专业网站:

1 http://www.cosmit.it(米兰国际家具展网站)

2 http://www.designboom.com/eng/(意大利设计网站米兰设计周专集)

3 http://www.csilmilano.com/CSIL(米兰家具产业研究中心)

4 http://www.designboom.com/eng/(欧洲著名设计网站)

5 http://www.internimagazine.it/(米兰著名设计杂志网站)

6 http://www.zonatortona.com/(米兰托尔托纳创意设计园区网站)

7 http://www.designpartners.it/(米兰设计策划组织“设计伙伴”网站)

8 http://www.triennaledesignmuseum.it/(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网站)

13

冷眼向洋看米兰

——破译米兰设计密码

彭亮

(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广东顺德 528300)

[摘 要] 本文对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的设计信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国设计在米兰的重大事件,米兰设计创意产业的幕后推手:设计策展人,设计批评家,设计学者与教授,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尝试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成功密码。希望对中国设计创意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设计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米兰;中国设计;反思;设计策展人;设计产业链;设计密码;

1.开篇语

第51届米兰展已经过去,在连续6年的米兰设计之旅和6篇米兰设计趋势研究报告之后,我今年未去米兰朝圣,但是我的设计团队派了6人去米兰学习考察,所以我今年的米兰设计趋势研究采取隔岸观火的方式,通过网络的海量信息检索与同事拍回来的大量图片,结合笔者前6年的研究资料,试图从更冷静与理性的角度对今年米兰设计周进行剖析。 作为设计之都的米兰城市,在二次大战后,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力元素与新生细胞,逐步演变为城市强大的系统器官,时尚名店街,设计创意区,设计博物馆,设计活动呈区域性集群生长,与米兰传统历史古迹的多莫大教堂、斯卡拉歌剧院、斯福扎古堡、达芬奇名画一起重新构成了一个焕发创意活力的设计名城,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改变了城市肌理和版图。

图0-1 全球专业设计人士云集米兰家具展 图0-2米兰时尚设计酒店

图0-3米兰时尚名店街的橱窗 图0-4米兰时尚名店街的橱窗

但是,米兰设计创意产业的幕后推手是谁?什么是米兰设计的密码?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2012中国设计在米兰、米兰的设计策展人、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时尚名店街、国际家具展,进行典型个案分析,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密码。 1. 2012——中国设计在米兰的冷静思考

不同往年,在今年的米兰展中,中国各级政府、媒体、企业们纷纷助力,中国设计开始在米兰设计周用不同的方式参展,特别表现在中国参展企业和设计师的数量史无前例的增多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与米兰国际设计周结成姐妹设计周;举办了由国内著名家居卖场红星美凯龙资助由朱小杰策展的“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广州国际设计周也在米兰展期间启动了“CDA中国设计奖”,旨在进行“中国设计”再定义;杭州的“品物流形”设计机构获得了米兰卫星沙龙展的大奖;与品物流形不同的是上海设计师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参加了米兰国际家具展;在米兰国立大学的INTERNILEGACY展上,国内地板行业龙头企业生活家集团携手意大利设计大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为生活家度身定做的作品“SURFACE”,中国家居品牌锐驰与标准营造首席设计师张轲共同完成的“山居”亮相在拥有多样性的地景与建筑特色的米兰大学庭院中,展现独特的空间个性,传达出中国设计的声音,在意大利媒体与观众中引发广泛关注;以家居产品为设计方向的中央美院设计学院d9工作室,也在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呈现了师生们的最新家具作品。

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中国原创设计即将迎来春天?中国设计师的成长是否已经被世界认可?在中国的网站与媒体上都以显著的位置刊载着这样一条消息“中国设计首次集体亮相参展米兰”,行业与媒体狂欢的意味甚浓。在群体性的兴奋背后,我们冷静思考是否还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希望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式设计是否就是中国设计?中国设计,离世界到底还有多远?

其实中国设计与米兰设计的距离是无法用量化衡量的,米兰的设计周是全球最好的设计周,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所办的设计周与米兰设计周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一个城市

的设计周不是一个单纯的展览会跟地方政府、企业、院校、设计机构一起合作的事情,是一个真正区域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的设计大平台来整合。特别是在设计政策制定、设计策展人,设计批评家,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设计创意园区等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方面,中国与意大利的差距是很大的。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至今为止,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办方都不给中国家居企业参加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展场。“明日之星”(SaloneSatellite)是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的主办方为了鼓励支持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创作,成立到现在已经做了15年。以非常低的价格来支持全世界的设计院校和青年设计师到这里来参加。2005年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2006年同济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8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都曾经参加过“明日之星”展,从2005年开始,基本上在每一届的“明日之星”的展览之中,专门给大学的展位都会有1-2所是来自中国的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的青年独立设计师在近几年也开始入选参加“明日之星”展,特别是杭州的“品物流形”张雷带领他的团队已经连续几年坚持参加,终于在今年以“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的设计项目获得2012米兰“明日之星”展(Salone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 )的奖项,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传统的未来”这一家居设计项目是品物流形的三位设计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走访了浙江余杭地区大大小小12个村落,与传统工匠一起工作,以研究自然生活方式和传统工艺材料并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奖项,但是国内媒体的报道却对此进行了过度的夸张,把这个“明日之星”展设计报导奖翻译成2012米兰设计周全场唯一大奖,这方面广州美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教授的评价是中肯的,他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米兰设计周是1000多个展览,你只能在哪一个展览里面获奖,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在1000多个展览中间评出的一个大奖。他认为中国媒体比较浮躁,有时候在国外拿一个奖,把英文的词夸大地翻译成中文,不可能有这个说法“米兰设计周全场大奖”。

图1-1 品物流形-“传统的未来”获得15届 “明日之星”大奖 图1-2 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

我们踏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更多的意义是接受比较与批评,然后是进行冷静的思考,不断的融入国际设计的主流,最后才能走到从“山寨设计”到“中国设计”吐气扬眉的那一天。其实今年更值得关注的是留学德国的上海青年设计师杨明洁为意大利著名品牌NATUZZI所设计的作品系列,NATUZZI集团也为此作品专门设计了展厅,这也是首位华人设计师与意大利家具品牌合作的量产家具产品在米兰主展场发布, 这是一套多功能家居模块组合系统,由一个400mm X 400mm的方形模块构成。内部设计了一个巧妙的T型支架,增加了单体的强度,并可以用作把手,轻松搬动。单独使用时,可以是一个茶几、矮凳或者边柜。组合使用

时,可拼装成任意尺寸的书架、电视柜或者屏风,而随机变换方向的T型支架构成了一道梦幻般的有机画面。从设计到产出前后历经一年多的用户研究,设计概念,材料测试,模具调整的完整设计流程。杨明洁认为:“如果缺乏原创,OK,意大利的公司还来找我做设计?这是一个反例,对不对?我们去到意大利的时候,他们把中国人拒之门外。但是今年他会拿我设计的东西,并且亲自布置一个展台去展示我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所以说,我觉得中国的设计师不缺乏原创,缺乏的是一套成熟的产业体系。”其实杨明洁的家居设计产品在多年前就已经为德国西门子等著名国际品牌采用并且也是最早获得“红点奖”等系列国际设计大奖的中国青年设计师。中国需要的是能够融入国际设计主流的设计师,意大利米兰设计本身就是国际设计的大熔炉,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以及台湾地区学习。

图1-3-4 中国设计走进米兰——“坐下来”特展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最被国内媒体所重视,各家国内设计机构,设计师及企业浓墨重彩反复提及的让“中国设计走进米兰”的突破性参展项目“坐下来”,在群体性的兴奋背后,我们冷静下来总结背后是否应该有更多的反思?本次“坐下来”参展米兰设计周会外展托尔托纳区的安萨尔多中心举行 “坐下来”特展,网罗当今中国最具设计特色的品牌与设计师单椅作品,除了有支持,有赞许,也有被质疑,被批评,但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看到了中国所有的企业家与设计师的努力。正如朱小杰所说,“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不是设计,不是制造,也不是世界认可的问题,而是民族自尊的唤醒,美学的全民普及与媒体方向的注重。” 本次80张中国设计师的椅子多数是来自独立设计师与家具企业挑选出来的座具,其中有一些是概念设计,一些观众对于“坐下来”展出作品的功能与舒适性也有一些质疑。 其实米兰设计周的顶级学术设计展览是在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之前中国台湾已经连续2年以来自台湾的“工艺时尚品牌Yii ”设计作品展登上了这个国际顶级设计展的舞台,由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共同策展的“Yii”主题工艺设计展,由台湾15位杰出当代设计师和20位工艺大师合作的台湾原创时尚精品,这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向全球宣示台湾创新设计形象的机会,也为台湾设计在国际上争得更高的学术设计地位。

图1-5-6 台湾的“工艺时尚品牌Yii ”设计作品展 为什么有些专家与媒体觉得“坐下来”这个展览有些仓促和不足,就是因为缺乏高端整体的策划与完整的展示设计。“坐下来”展区旁边就是泰国家具设计展,主题是“慢的手工艺设计”(Slow hand Design),

“泰有创意”的泰国设计师的家居产品设计已经是国际家居市场的知名设计,

也连续多年在米兰设计周以及全球各地进行推广,而且他们中很多创建了自己的家具品牌,依附于泰国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材料特色设计出一批批具有典型泰国风格的家居作品,年轻的设计师在延续传统泰式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广泛领域内的创新设计,设计材料从当地的自然素材也扩展到国际流行通用的木材,金属,竹子上来,设计风格也更加现代前卫。

图1-7-8 泰国家具设计展(Slow hand Design

同时紧邻“坐下来”展览的是法国的“VIA”家具设计展,也是法国家具协会为扶持设计院校与青年设计人才的著名公共创意平台,已经坚持多年,扶持了许多年青的设计机构和学生设计,曾经多次在米兰、巴黎、伦敦、纽约设计周和博物馆举办家居设计展览。虽然是以学生和青年设计师为主,但是在整体展示设计和每个展位的创意设计作品方面显得丰富多彩又个性突出。

图1-9-10 法国的“VIA”家具设计展

在2012米兰设计周的设计院校展览中,有2个院校的展览值得关注与比较,一个是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江黎教授主持的d9工作室,d9工作室设计团队这次带着两套以亚克力为材料制成的桌椅家具组合来到米兰。作品分别名为“鱼跃”和“明式新韵”,展品色彩斑斓、材质新颖,兼具了现代感和中国韵味,他们这次也感觉到,本土设计师不该仅仅运用中国的“概念”投其所好,还该静下心来做出更好的产品。国内的家具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工艺上需要更加严谨、完善;另一方面,家具作品与企业的合作及产品的批量生产还有待提高。d9工作室坚持举办了10年的“为坐而设计”的竞赛,虽然有10年的多届大赛积累,由于过度的集中在概念设计,“为坐而设计”的竞赛基本可以说基本没有引起中国家具企业的真正关注和被采用投入到量产的椅子产品;另一个是米兰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以“Lost in Translation”的主题展览,庆祝多莫斯设计学院创校三十年,包含多莫斯设计学院30年来毕业生在50家顶尖国际品牌公司所设计的80个产品,这个展览是多莫斯设计学院30年系列校庆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凸显优秀设计教育的价值与内涵,并且期许透过新旧的设计主题,来思考设计的未来能量。这个展览提供机会给这些毕业于多莫斯设计学院并且亲身经历设计工业与消费系统剧烈改变的多莫斯校友,来与重要的当代研究主题“居家环境”(The Domestic Environment)对话, “Lost in Translation”展览主题可细分为四部分:“产品Lost in Production”、“活动Lost in Action”、“特性Lost in Identity”、“材料Lost in Materials”,展出的80个展品,无论是先锋派的前卫创意,还是复古风潮的经典设计,这些毕业生的展品,已经不再是学院金字塔中高高在上的设计概念,而是能够从展厅搬到自己的家里去的家居产品。全部由超过50家的国际著名品牌家居企业生产制造(包括家具、灯具、桌子、电子产品、配件),几乎包括了30年来国际家居设计的重要产品,而且全部已经批量生产。

图1-11-12 中国“为坐而设计”的竞赛作品

图1-13-14 多莫斯设计学院以“Lost in Translation”的主题展览

未来的设计创新,中国设计师与企业家将是主要力量。但是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中国设计并不是“中国元素与中国符号”的设计。据意大利有关机构统计,每年已经有三万多中国人去看米兰展,现在的中国设计师与企业家对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化进程的欲望会越来越多更加强劲,中国融入到国际设计环境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年年到意大利米兰展是看形式还是看趋势,还是看趋势里面驱动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因。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家和设计师去米兰看的时候眼睛都聚焦在设计本身,在21世纪的创意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在市场当中、在竞争当中要处于领先的地位、要战胜竞争对手,实际上单独的产品设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与系统设计战略层面的问题,需要品牌文化与传播、哲学与美学、商业模式、交互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2. 米兰国际家具展的“灵魂人物”——玛瓦

玛瓦(Marva Griffin) 虽然出生于委内瑞拉,但是在意大利米兰已经生活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她从小热爱室内设计与装饰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玛瓦来到二战后的“设计王国”——意大利米兰留学,研究意大利设计,她在米兰设计职业生涯的开始是为著名的意大利家具品牌C&B公司 (现在为B&B Italia) 工作,担任C&B公司创始人与总裁布斯纳利(Piero Ambrogio busnelli)的秘书与翻译,随后负责品牌与公关工作,在这段期间,与许多意大利著名家具公司、设计大师、设计组织与设计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频繁的穿梭游走于国际设计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扩大了她的设计视野与审美眼光,奠定了她今后在意大利的设计事业基础。

后来她又被聘任为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办单位Cosmit公司的高级顾问,为米兰国际家具展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家具设计展起了重要的幕后推动作用,特别是她在1997年开始策划筹备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SalonSatellite),从1998年第一届卫星沙龙展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成为全世界年青设计新秀展示设计新作与梦想成真的大舞台。当今许多活跃于国际设计舞台的设计大师,都是在卫星沙龙展上被发现与成名的优秀毕业生。

自从 2001 以后,她又担任了美国现代艺术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建筑与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与许多国际权威设计大赛的评委,在美国、澳洲、日本、英国、巴西、塞尔维亚共和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策划了许多的设计活动与展览。

玛瓦现为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媒体与公共关系负责人,被称之为米兰国际家具展“灵魂人物”,特别是她在全世界年轻设计师中享有崇高的地位,甚至有人深信她掌握着年轻设计师踏入设计界的专属单程通行证,因为至今她仍然是米兰卫星沙龙展策展人与馆长。

图2-1米兰国际家具展的“灵魂人物”——玛瓦 图2-2 2012米兰“明日之星展”的参展作品

图2-3 “美梦成真”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10周年展(1998-2007)图2-4 2012年15届米兰国际卫星沙龙展 3. 创造非凡神话的托尔托纳创意区操盘手——Design Partners“设计伙伴”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是创办于意大利米兰的第一家专攻整合设计策略与创新商业服务行销模式的学术研究群体,致力于有创造力的沟通和非传统的媒体传播,特别是将米兰设计与制造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使米兰创意设计产业提升进入到一个更加国际化的设计策略的资产营运层面。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合伙人分别是瓦莱里奥(Valerio Castelli)(董事会成员)、卢卡(Luca Fois)总裁、莫里吉奥( Maurizio Ribotti)首席执行官,他们都是具有设计大学与设计机构资深学术职业背景的教授与设计顾问,创始人瓦莱里奥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是米兰设计图书馆的创办人、执行总裁和文化顾问,先后担任意大利著名品牌

Olivetti 公司的艺术指导, 著名的Domus设计学院创办人与营运总监。卢卡是著名的设计史学者与教授,卢卡也是Zona Tortona商标的拥有者和总裁。

“设计伙伴”的核心人物莫里吉奥是一位年轻的创意商务活动策划企业家,对米兰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城市具有突出的贡献,莫里吉奥从1993 年开始创办名为

“ 361°”的策划公司(一间专攻整合创意商务行销沟通解决方案的高端公司。在 2005 年,莫里吉奥与索尼公司合伙了建立专攻高科技音乐刻录的服务公司。同时在2995年由于他在的创意设计贡献成为“意大利设计”公司(DesignItalia)的股东并且担任总经理, “意大利设计”是一个致力于推广传播与网络出版意大利设计的公司,对于“意大利设计”, 莫里吉奥策划 “意大利设计博物馆”计划,以推广传播出版从1945年以后的意大利设计为特色,在2006年, 莫里吉奥又是“设计图书馆”(DesignLibrary)的创办者之一, 是米兰的第一间专业的设计图书馆。在2005年,莫里吉奥成为米兰托尔托纳设计园区的合伙人和总经理, 2008 年1月,他又是“设计伙伴”(DesignPartners)的合伙人与创办者之一。莫里吉奥目前是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展览机构的总经理和主要策展人。

图3-1-3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瓦莱里奥(Valerio Castelli)(董事会成员)、卢卡(Luca Fois)总裁、莫里吉奥( Maurizio Ribotti)首席执行官

在进入新世纪之初,他们敏锐的看到了米兰在21世纪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2009年以及未来面对的2010年也是意大利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由于米兰国际家具展览场地资源的紧缺,应一些企业的要求,他们开始在米兰展馆之外做一些场外展活动。因为有一些公司想用一种与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不同的方法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和生活方式,所以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就在托尔托纳这个4平方公里的旧工业区开始创造了这个最重要的场外展。通过10年的发展,最终构成米兰设计周传奇第三个灵魂板块,那就是会内展(Rho-Fiera)米兰国际家具展,米兰三年展中心设计博物馆以及会外展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

图3-4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 图3-5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DesignPartners(设计伙伴)创造的这个奇迹,是一个在设计创意产业链中由策展人为主的学术群体在设计策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案例。一方面,也是他们成功地把米兰家具展览的注意力从家具延伸到了其他产品,而且从产品延伸到了传播的创新,并且达到了一种国际化的成功,现在每年他们要组织90多个不同的展览场地,参与其中的有小公司,大公司,小设计师,大品牌,一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与设计师参展,近20万的访问者,1300多名专业媒体的记者,在托尔托纳区域的四条主干道上,有进出展览的巨大人流。他们把早上、中午、晚上甚至是深夜的时间都花在这里,因此这里几乎所有的酒吧、咖啡、旅馆都是24小时开放的,创造出非常令人激动的氛围,充满活力与激情。除了有200多个设计展外,也有超过200个的娱乐活动,他们创造了将娱乐活动和设计展览相连接的最佳方式。

图3-6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7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8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图3-9 托尔托纳(Zona Tortona)创意园的参展作品 4. 《INTERNI》一本专业杂志所代表的国家设计力

《INTERNI》是创办于米兰的一本具有权威性的意大利室内设计杂志,创办于1954年,以月刊形式发售,精选意大利和国际设计界里最新发展,趋势潮流的作品.每一期都有40多页最新的室内建筑(家居,办公室,商店)以及和设计相类似的个性作品的介绍,《INTERNI》是任何学习设计或是生产的专业人士的最佳资源。创立50多年以来,《INTERNI》在叙述、图释、评论、推广、传播意大利设计,给意大利设计以发言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米兰设计周,全世界的设计人群蜂拥米兰“朝圣”,还未进米兰,在马尔本萨(Malpensa)机场往市区的高速路上,就已经可以撇见旁边白色出租车车身上的设计杂志《INTERNI》的广告,到地下铁转车,墙上也是《INTERNI》与《Domus》的海报。至于飘扬在米兰大街与小巷《INTERNI》的彩色旗帜,更是米兰设计周期间全城设计“寻宝”的设计展标识。除了看旗帜,所有来米兰设计周的访客也绝对不会错过拿一本《INTERNI》的米兰设计指南(Guida Fuori Salone)的小册子,全米兰的设计地图、设计活动与地点详尽列出,“会内展”另一本大开本的King Size彩色画册,更是将最新出现在米兰设计周的新作品与设计新秀“一网打尽”全面报道。

图4-1-4 《INTERNI》杂志策划的米兰设计周活动

图4-5-6《INTERNI》大开本的King Size彩色画册

但是《INTERNI》的重要性,要到米兰创办于16世纪的米兰国立大学老校区的创意概念装置艺术设计展才真正看出,在这座美丽的古老建筑群里,由这本杂志策划的展览「DecodeElements」占据着建筑内的巨大场域,全球顶尖建筑师与设计师被邀来制作大型装置设计,展场的一楼是《INTERNI》接待处,名牌上写着“International Press”,这就是米兰国际设计周的最重要的设计媒体和主要策展机构。《DOMUS》、《INTERNI》、《DDN》《ABITARE》等一批设计杂志是意大利设计崛起与发展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5. 米兰三年展中心——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博物馆

位于米兰古城堡旁边的米兰三年展中心为设计王国意大利最重要的当代设计博物馆,更是米兰展期间全球设计专业人士关注的学术聚焦高地和设计展演平台。米兰三年中心对当代意大利设计的推广与传播有着无可取代的影响与地位,二战以后的意大利设计师能被产业界发现,把意大利设计推行到全世界的最大功臣,就是米兰三年中心。米兰三年展中心由政府资助并组织,通过成立Triennale Design基金会来运营的官方设计博物馆。包括意大利设计经典收藏作品与现代设计历史的常年陈列、专题设计展览区、设计图书馆、设计咖啡厅和户外Sampione公园组成。设计博物馆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米兰三年展中心博物馆由Triennale Design 基金会出资而建,Triennale Design 基金会早在60年就开始举办各类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引发的问题的展览,并逐步扩展到时尚、艺术领域。历时3年落成的米兰三年展博物馆Triennale Design Museum,包括图书馆、历史档案馆和文献中心,不仅要展示当代涌现出的各种流行趋势,还要折射出意大利艺术和设计。

正如博物馆馆长Silvana Annicchiarico对于意大利设计的诠释——它是对美学、形态、风格和历史的挑战。它摒弃了传统博物馆里的手段,开启了一条通向趣味美学的道路。

11

图5-1-2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

米兰三年中心在设计界的坚定地位已经屹立不摇,而由三年中心选出来的“金圆规奖”(Compasso d'Oro),直到现在都还是全球设计业界的最高荣誉,获奖者都会不负她期望地成为世界性的设计名角。

图5-3-4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

在米兰三年中心的传播推广下,意大利的设计师与产业界发展出一种“设计引导生产”的绝佳合作模式。设计的角色在产业界的绝对重要性,形成了一个引领全球意大利设计模式,而这也就是意大利设计为什么能到现在仍然遥遥领先的很重要原因。米兰三年展中心已经是全球设计师的先锋平台与圣殿。她并非被动地馆藏历史,而是主动地率领创造了设计界的未来,藉由意大利设计影响了全世界。

图5-5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的设计咖啡厅 图46 米兰三年展中心已经是全球设计师的先锋平台与圣殿 12

图5-7-8米兰三年中心设计博物馆的长廊与论坛室

6.结语

本文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通过对中国设计在米兰,米兰设计策展人,主流设计媒体,设计博物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尝试揭秘米兰创意设计产业链的关键因素,破译米兰设计成功密码。希望对中国设计创意产业与设计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与专业网站:

1 http://www.cosmit.it(米兰国际家具展网站)

2 http://www.designboom.com/eng/(意大利设计网站米兰设计周专集)

3 http://www.csilmilano.com/CSIL(米兰家具产业研究中心)

4 http://www.designboom.com/eng/(欧洲著名设计网站)

5 http://www.internimagazine.it/(米兰著名设计杂志网站)

6 http://www.zonatortona.com/(米兰托尔托纳创意设计园区网站)

7 http://www.designpartners.it/(米兰设计策划组织“设计伙伴”网站)

8 http://www.triennaledesignmuseum.it/(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网站)

13


相关文章

  • 密码:人类智力的终极对决(图)
  • 更多典藏请点击:城通家园 日前,美国一家网站评出了"最糟"密码榜,"最糟"意味着最易被黑客破解.上榜的25个密码大多有规律可循,多为常见名称. 其中,password排名第一(英文"密码&q ...查看


  • 遗传密码子教案
  • 遗传密码子的破译教案 一.教学内容:遗传密码子的破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遗传密码子的定义,知道遗传密码子的破译过程. 掌握遗传密码子的内容,特性,特殊的密码子及其发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分析遗传密码子的发现过程及 ...查看


  • 恩尼格玛密码机
  • 恩尼格玛密码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 1.简体:转子机械:繁體:旋轉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转子机械 2.简体:转子:繁體:旋轉盤: ...查看


  • [模仿游戏]中的密码"魅影"
  • <模仿游戏>是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等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 ...查看


  • 破译国际女装品牌塑造的密码
  • 产品定位决定身份 定位是设计产品和形象,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对于细分化越来越甚的女装市场,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尤为关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女性对服装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选择.如白领女装定位对象就是有着较高文化修养的 ...查看


  • 2012届毕业论文基本框架
  • 目 录 摘 要 ................................................................................................................ ...查看


  • 拿破仑定论.勾股定理.数论与密码
  • 一.简述拿破仑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拿破仑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的连线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如图8-27所示.在△ABC的各边上向外各作等边△ABD,等边△ACF,等边△BCE. 求证:这3个等边三 ...查看


  • 破译高手教案
  • 大班科学活动<破译高手>授课方案 单位: 梁才实验幼儿园 姓名: 王芹芹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3-6岁 儿童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 ...查看


  • 大班数学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 发布者:www.chinajiaoan.cn 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