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的本质_杨振之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论旅游的本质

杨振之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旅游学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尚未进入本质的层

[1]P2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认定火是万物的

[1]P27

它只是旅游的基本特征,且不能面。体验不是旅游的本质,

将旅游的旅游性与其他物的物性区分开来。这源于我们对本质是什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现象“人诗意地栖居”学的理解,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的观点,运用现象学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认识旅游本质的方法、路径,对当今流行的一些思潮进行了批判。[关键词]本质; 体验; 旅游的本质; 诗意地栖居[F59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1002-5006(2014) 03-0013-09文章编号]

Doi :10. 3969/j.issn.1002-5006. 2014. 03. 002

基本元素,是世界秩序永恒不变的原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子说,

。留基

伯和德谟克利特(Leucippus &Democritus )创立了原

[1]P41

。早期的

希腊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

哲学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物质结构和事物的本质,但此时自然哲学的思维方法还没有触及真正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Plato )把表示事物确定所是的那个东

[2]

“理念”。柏拉图认为,西叫做日常感觉到的个别

,“理念”事物是不确定、不真实的是万事万物的共是对事物抽象形成的普遍共相,是事物的本质。相,

一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都是分享了它自身的理念事物才成为这样的事物。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亚里士多德(Aristole )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持反对立场,他认理念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却并不反对为,

普遍共相的存在。他提出了“四因说”来解释事物的本质,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3]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旅游的旅游性是什么,旅游

如何存在,为何存在?迄今为止,我们触及了旅游的真正本质了吗?

一、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一部西方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本质”范畴而。“本质”展开讨论一词最初是指一个事物真正所是的意思。被誉为西方“第一位哲学家”的泰勒斯(Thales )首先思考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他的答案是

[1]P16

。阿那可西米尼(Aanximenes )水是万物的本质

提出,气是万物产生的原级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

[1]P17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认为,础事物是由数构成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青(13FMZ001)资助。[This study was 藏高原旅游人类学研究”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n Later Phase (No.13FMZ001)Zhenzhi ).]

[2013-07-02;[2013-11-05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杨振之(1965—),男,重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业发展、景区与度假区规划及旅游人E-mail :yzz310@163.com 。类学研究,

(to YANG

。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导致了中世纪

唯识论否认个别事物的客唯识论和唯名论的争论,

观实在性,认为一般、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并派生出个别事物的实体;唯名论看重个体事物的实际存在,认为一般和共相只是代表同类事物的一个名称

[4]

本体论的研究从探究世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事物的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只本质与现象、

是对事物的本质是否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持有异议。

唯识论和唯名论后来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

吸取,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他们唯经验是从。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古代哲学认识论尚未从本体论中分化出来,古代先哲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研究的实物只是反映在他们头脑中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的实物,因而着重探讨万物的始基与事物的本质。而近代哲学开始思考意识中的世界是否反映外部世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也开始转向了对认识如何可能的探讨。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认为,人对外部存在的反映有感觉感觉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强调感性和理智两个阶段,

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培根没有把它绝对化,

[5]他认为,感觉也有缺陷和局限,需要理智的指导。笛卡尔(Descartes )提出,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

“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或者说本质是纯粹的反思;因

此本质只是自身联系,不过不是直接的,而是反思的自身联系,亦即自身同一”

[10]P247

。换言之,只有通

过反思某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获得它自己的规定。他主张,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是绝对人类把握本质性的知识就是把握绝对理念的展开,

理念。绝对理念是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康德和黑格尔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已经完全转向了认识论,事物的本质在康德那里变成了人的认识能力,事物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已经转化为规律,都已经偏离了本质的原初含义。

探究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将万物的起源的问题引向了对本质观念的追求。现象学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全新方法,

“本质”。现象学对事它运用描述法探寻研究对象的

物的研究直入本质,现象学研究的不是物之现象,而

[11]P39

,是自身显示自身所是物之本质。所谓现象,

谓现象学是说“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

,就是胡塞尔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

[11]P43

(Husserl )所说的“走向事情本身”。现象意味着显现,现象学直指本质,揭示被遮蔽的存在。胡塞

对一切原有的知识进行普遍怀疑,因此,提出了“我

思故我在”的命题,把普遍怀疑和理性确定为判断,“我思故我在”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笛卡尔哲学的出

他从这个确定的命题出发,推导出物质的根本发点,

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洛克属性是广延,

(Locke )区分了事物的“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认为实体观点只是名义上的本质,实在的本质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内在组织,而我们根本没有达到由于实在的本质是我们感官所达这种知识的官能,

[7]

不到的,所以不要用实在的本质来区分事物。莱布尼茨(Leibniz )对笛卡尔派为代表的将物质的本质视为广延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更具有一种不可进入性,进而提出了“单

学说。世界万物是由单子构成,单子是万事子论”

万物真正的原子,因为单子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

[8]

是绝对不可分的,这样的原子才是终极的实在。在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首先对意识中世界是否反映外部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研究事物本质之前进行如此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可能由于受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有的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家),在事物本质的结论上自然科学思维的意味浓厚,并略显机械。康德(Kant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外在对象彻底转向了认识主体。康德认为,我们拥有一种无须诉诸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的能力,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取决于人类的先天认知能力,正是这些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先天认知能力,决定了人类

[9]

知识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康德把事物的本质发展到指人的认知能力,然普遍有效的知识是否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康德认为,对象自身完全是不被我们所知道的。因此,人的感性和知性才是本质性的东西。黑格尔反对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截然分开,主张“本质不在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即由于本质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实际存在就是现象”

[10]P275

[6]

本质属于现象,是可以直观到的东西,而不尔认为,

是躲在现象背后的东西。为了彻底认识事物,就必,须将这一事物的一切观念、信仰、理论加以“悬置”从直接直观到的经验出发寻求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Heidegger )探究物的本质,实际上是研究物之物性,其认知源于亚里士多德。物性是探不仅仅是物之质料。海德格尔关于究物是其所是,

桥和水壶的本质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桥的本质是连接河流两岸,并使两岸景观得以聚集;水壶的本质是作为器具的容纳本性,容纳性之所以能成立,在于水壶的物性是由壁和底构成的包容和虚空,即空间。所以,水壶的物性并不在于由之构成的质料

[12]P148-149

。因此,水壶不是因被制造而成为水壶,

而是因为水壶有容纳的本性而被制造。容纳才是事情本身,这就是水壶的本性。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解释梵高的油画《农鞋》以展示如何走向事情本身。在海德格尔看来,现实的农鞋只是一件器具,梵《农鞋》高的作为艺术品,它将隐蔽在农鞋背后的另外一个世界揭示出来,一位挣扎在贫瘠大地上农妇的艰辛、苦难的生活和命运,她对大地无限眷恋和热爱,她内心的忧愁、烦恼、憧憬……它是艺术作品中最本质的东西,涉及了人的存在及存在方式。海德

。黑格尔(Hegel )从关系方面界定本质,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格尔对物的思考与传统的物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

物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物,而是一个非独立自主的物。物的存在体现了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物不是被人观察、感知、分析和获取知识的对象,也不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外在关系,物成为与人的此在共

于是,人与天地万物共存共融。存的伙伴,

从西方哲学对本质的探讨可以看出,现象学对

本质的研究更直入本质本身。事物的本质是使物成为物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分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物之所以为物的根本。

二、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吗?1.旅游本质特征研究的简要回顾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学者们对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旅游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张凌云通过对国归纳出旅际上具有代表性的30个旅游定义的综述,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具体包括:(1)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2)旅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3)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营销系统、游憩(或康乐)和景区服务的支持。(4)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个人的一种休闲和游憩(或康乐)的消费方式,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5)旅游整体的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

[13]经济系统,更是一个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笔者对旅游定义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定义大

统和空间系统上,这些要素或为旅游活动的表现形

式、或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谈到旅游的目的和动机,也是有关旅游活动的驱动力(而不是本质本身),它们都属于旅游现象的范畴,未触及旅游的本质或本质特征,而只是在言说旅游的一般特

:“特征是事物中构成该物知识部分征。康德说过

的那种东西……是一种部分的表象……所以,我们

[16]

的一些概念都是些特征”。因此,关于旅游的所有定义,迄今为止,都是对旅游表象的思考,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等表象来定义,而没有追问到旅游的本质。旅游是什么,它的本性为何,它来自何处,这是在表象层面难以解答的问题。

2.体验是旅游的本质吗?

从文化学方面给旅游下定义的学者很多,但影响比较深远的是贾法瑞(Jafri )的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他认为,旅游是旅游者离开世俗世界走向神圣世

又回归到世俗世界的过程。世俗世界的大众通界,

过对自己的“去宗教化”过程使自己从迷信中解脱用自身的理性去认识世界。随着人类理性和出来,

科学的发展,世俗世界的大众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希望通过某种宗教仪式来来安抚自身的心灵。贾法某种程度上揭瑞关于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的划分,

[17]

示了旅游的文化学意义。但其“神圣世界”的提“神圣世界”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常出现在神学与宗教领域。朝圣是旅游者的一种行为,但旅游行为并不都是朝圣般的庄严肃穆。所以,走向神圣世界也不是旅游的本质。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为了对体验一词有深刻的理解,我们首先考察其词源。体,验(experience )一词源自拉丁文“experientia ”其意为探查、实验(to go through )。而“experientia ”在希“emperia ”。亚里士多德将“emperia ”腊文中引自解释为从感觉产生记忆,并由多次相同记忆串连而成

[18]

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空间和时间的转换角度

来定义旅游。世界旅游组织(UNWTO )在《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建议书》中把旅游定义为: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二是从目的和动机的角度来定义旅游。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

[14]

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三是从旅游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之和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旅游。库珀等(Cooper ,et al.)在《旅游学原理与实(Tourism :Principle and Practice )一书中提出,践》旅游可界定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15]

和。在对旅游的这些概念回顾之后发现,这些定义把着眼点放在了旅游的空间、时间、动机、保障系

。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实践”,体验作为一个概

念,在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中都

有阐述。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情感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哲学中,体验一

“理性”词往往是作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强调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感性状态。海德格尔把这些人的情

,绪化的存在状态诸如体验等认为是“领会”而“领会总是带有情绪的领会。既然我们把带有情绪的领

会阐释为基本的生存论环节,那也就表明我们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此在存在的基本样式。

[11]P174-175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以,体验是一种情绪,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生活中的情绪化感受。经济学认为,体验是一种经济提供物,是最耐久的商品,是一种难忘的商品,它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 )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 )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 )一书对体验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体验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

[19]

经济提供物。教育学中的体验指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由此可见,不同学科对“体验”有着不同的见这些学科各取所需,把体验这一概念阐述得多种解,

这些学科对体验的不同理解却多样。但总的说来,基本上有共同之处,即体验是一种“实践”和“领,会”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情感感受,尽管经济学强调的是经济提供物,而体验这一经济提供物显它是提供独特感受的经济提供物。所然有所不同,以,体验强调的是心理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实践也领会也罢,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体验。所好,以,体验是对行动过程的感受,只要人活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感受。

旅游学也同样借用体验一词,形成了旅游体验的概念。布斯汀(Boorstin )首先将“体验”一词引入旅游学中,他将旅游体验(tourism experience )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并坚持把旅游者(tourist )

[20]

和旅行者(traveler )区别看待。麦肯奈尔(MacCannell )认为,旅游体验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

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困难的积极响应,

[21]

克服这些困难。科恩(Cohen )在文章中使用了“旅游体验”(tourist experience )一词,将旅游体验定

“中心”义为个体与各种之间的关系,体验的意义源

现自我,因此,存在性真实性与旅游地事物的真实性

[24]

无关。所以,王宁所谓的真实性与以往讨论的真实性毫不相干,他强调的是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是游客通过真实的体验来确认和追求自己的存在性。至此,真实性问题的探讨已变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其实王宁已经远离了真实性问题的讨论,而触及了旅游的本质,但王宁又是在讨论“真实性”问题,就

[25]

使此问题更扑朔迷离。谢彦君更明确地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并成为国内学术界主流观点。他通过现象学的实验方法,得出结论: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换言之,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而余暇和异地将这种体验与其

[26]

赋予其独有的特征。他体验分离出来,

其实,我们已看到,以往关于旅游的本质问题的

讨论,基本上是苍白无力的。笔者在前面的讨论中谈到,所谓事物的本质,是决定事物是其所是、真正所是的根本物性,是一事物的存在性与其他事物的

桥和水壶的本质属存在性根本区别的属性。所以,

性决定了桥就是桥,水壶就是水壶。虽然,体验作为

它是与旅游相伴而生的,旅游一种独特的行为过程,

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体验是旅游的

基本特征,但却不是旅游的本质。因为,体验虽然是但旅游不能因为有体验而使旅游旅游的基本特征,

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世界上将体验作为基本特征的事物很多,如听音乐、看电影、爱情等,凡是在这些行为过程中,能有独特领会和心理感受的,都是体验。因此,体验对于旅游来说,不具有本质的属性,它不能将旅游与其他事物的物性区别开来。所以体验并不是旅游的本质。旅游的本质是使旅游说,

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个物性。

三、旅游的本质:人诗意地栖居

旅游的本质问题,仍然是要追问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因为旅游行为不过是人离开自己惯常居住地而选择到另一个地方短暂居住的行为。人,以何种方式存在于世界上,是哲学家们追问的重要问题,而旅游也不过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存在方式。

从哲学上思考,人如何栖居于大地上,我在哪里,我是谁?依然是一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我,“我在”“我思”,思故我在”确立了的依据是却没有

“我在”言说的存在方式。因此,海德格尔批评笛卡,“在这个‘激进的’尔开端处没有规定清楚的就是

自个人的世界观,对个体来说代表着终极的意

[22]

(The 义。瑞安(Ryan)在《旅游体验:新导论》Tourist Exper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一书中收录了

20世纪90年代旅游体验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23]

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各种因素。国内,中山大学王宁通过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提

“存在主义真实性”出的概念,认为旅游本质是寻找存在的真实,这已经触及了旅游的本质,但最后却把旅游的本质归结为体验。然而王宁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廓清旅游的本质,而是站在游客体验的角度来诠释真实性,认为旅游地事物的真实性无关紧要,关键是游客欲通过旅游来激发生命中的潜在状态及发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这个能思之物的存在方式,说的更准确些,就是‘我

[11]P31”在’的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提出了“栖居”的概念,认为“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

[27]P156-157

。居住是人存在于大地上的本在的方式”

[28]P200

,“人的生活”“居住地生活”。那么,质乃是旅

它是人改变惯常居住行游只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其价值就在于这一短暂的自我寻找,让人回归自我,

而又不耽误人回到世俗生活。

于是,人们要出行旅游,人在旅游中,通过体验激发自我、认识到本我,感悟到天、地、神、人归于一体,通过忘记世俗生活获得本我的回归,使人们真正

[25]P78-8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体悟到

旅游的动机是逃避在世的烦忙,游客通过旅游中的体验获得自我的回归。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就是能让游客逃避在世的烦忙。比如丽江古城,狭窄的街道、独立的庭院为来自各地的城市人提供了一种高度集中的小城镇体验,体验一种与日常生活毫不相同的狂热的社交生活。游客在此卸下了日焦虑、冷漠,与其他游客、当地居民常生活中的面具、喝茶、看书、聊天、晒太阳、听音乐、遛狗、积极互动,

喝酒、泡吧、唱歌、跳舞等,从中体会到一种真切的古

城生活文化。安逸、闲散、随性、自我,这正是他们真实生活中所缺乏的要素,也是吸引他们脱离惯常生

获得了自活的真实动力。游客在丽江获得了回归,我,并激发了自我,从而诗意地栖居在丽江的大地

[25]P78-83

。上

通过体验,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完成了短暂的

“诗意地栖居”,从而实现了在迷茫的世俗生活中短回归了本我,发现了自我的目暂地找回了自我,[25]P78-83

。的

人作为此在的存在物,在失落的世界里,人性得

到遮蔽,在诗意的世界里,人得以现身,现身,即发现并获得自我。即人的本性获得敞开和澄明。

人们通过旅游体验而使人寻找到自我,这是常人诗意地栖人都能获得的便捷途径。海德格尔说,居于大地上,这便是人居住之本质。我们来分析海德格尔特别推崇的特拉克

[12]P183-184

(Trakl )《冬夜》。一诗

冬夜

雪花在窗外轻轻拂扬,晚祷的钟声长长地鸣响,

屋子正准备完好,

餐桌上正备满丰盛的筵席。漫游的人们,只有稀少的几个,从幽暗的道路走向大门。恩惠的树木闪着金光,吮吸着大地之中的寒露。漫游者静静地跨进,

为的一种栖居方式,不管人在旅途是居住在建筑内,还是居住在野外。

海德格尔说,栖居“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在天……从一种原始的统一性而来,空下’天、地、神、人

[27]P156-157

‘四方’,归于一体”当天、地、神、人四重性

。“人诗意融合互现时,人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Poetry ,是海德格尔在语言思》地栖居”

Language ,Thought )一书中思想的高度浓缩。问题是,人真的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吗?海德格尔将人存在于世界上的方式概括为“烦”“因而可以把此在(即人,忙作者注)的平均日常生被抛地筹划着的在活规定为沉沦着展开的、[11]P220

,世”此在的人的日常生活即是沉沦在世。“无论在存在者状态上还是在存在论上,烦忙在世

[11]P72

,“因为此在本质上包含有在都具有优先地位”

[11]P71

。世,所以此在的向世之存在本质上就是烦忙”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人作为存在者,此在于世界中[11]P52[11]P233

,。的生存”而生存“在世本质上就是烦”

烦,或者说烦忙,是人的生存的惯常状态。我们生活

[28]P213

在追名逐利的现实中,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而栖居的大地早已千疮百孔,天地神人难以归为一体,世俗

[25]P78-83

。罗洛·梅的生活栖居,难以寻找到诗意

(RolloMay )说:人生活在焦虑、孤独、喧嚣的世界,

根据他本人和他的心理学、精神病学同事们的临床治疗实践,认为“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心理问题。人成为“空洞的人”,是空虚感”其根源在于“自我

[29]

感的丧失”。所以,排除精神的短暂遨游,在人居住的生活中,天、地、神、人归于一体要么是一种理想,要么只能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体验。此在本质上就是:存在在世界中。此在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者,一直在寻找着存在于世界上的意义和价值。此在存在着,说明此在的这一存在者是有意义的。旅游是此在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方式,此生存方式有助于更直观地展示此在的存在意义。此在获得存在的意义,是人追寻的目标,也是人存在着的本质属性。此在获得存在,其实是人寻找到精神归宿,艺术、宗教生活能澄明人的存在意义;此外,人通过旅游寻找到自我,尽管时间很短暂。但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痛苦已把门槛变成石头。在清澄耀眼的光明照耀中,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对这首诗,海德格尔认为是一个伟大的作品,并

Schulz )的《场所做了详细解读,诺伯舒兹(Norberg-[30]

一书开篇也作了言说,但笔者认为诺伯舒精神》

兹的解说并不到位,笔者将就自己对特拉克一诗的

当居住的生活走向遥远,

在那遥远的地方,

葡萄藤的季节闪耀光辉,这也是夏季空旷的田野,

森林赫然耸立,

它的形象黑暗般地显现。自然如此完整地描绘了四季,她停留,但它们如此快速地滑行,这源于完善,然后,天空光芒的极顶,如同花朵装扮了树木,使人类获得了光明。

人类通过旅游,将居住的生活走向遥远,去寻找遥远的自我现身,获得自我。人在旅途,体验到大自并因完美而停留,在旅游中,在天空下,大然的完美,地之上,人类获得光明。这就更揭示了旅游的本质:旅游,虽然是人的形式上的空间移动行为,但本质上

是获得自身显现的诗意却是走向遥远生活的居住,

地居住①。人,因此获得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

,人存在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笔者为,

认为,旅游也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方式,由于日

所以人们要去旅游,所以常生活已难于寻找到诗意,“诗意地栖居”。旅游的本质是

四、认识旅游本质的路径

人如何才能认识到旅游的本质,这是一个路径

路径很多,殊途同归。认识旅游的本和方法问题,

质,各个学科皆可企达。认识旅游本质的理性工具,

不外有三:一曰哲学,一曰数学,一曰规划设计。哲学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好的方法和工具,社会学、人类学、逻辑学乃至管理学、经济学等无不源于哲学,且用这些学科方法研究旅游本质,最终必回到哲学。甚至数学与哲学也是相通的,数学讲述的也是数理是思维的推演,如果仅仅将数学理解为建立一逻辑,

个模型来推演解释旅游行为,则出发点又错了。而数学的推导实际上也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模型可能

原始数据的采撷也可能不科学。数学是一是伪的,

门真科学,但是,凡事标榜数学,就使数学有可能成

:“貌似有最严格构造的最为伪科学。海德格尔说

坚实的科学,即数学,陷入了基础危机”

[11]P13

理解陈述于兹。

《冬夜》的第一节,前两节描写的是外部世界,冬天的夜晚,窗外飘着雪花,教堂的钟声在悠扬的鸣响;后两节描写内部世界,在房内,灯光暖洋,餐桌上正备满丰盛的筵席。虽然是寒冷的冬夜,但人居于

却更显出温馨和幸福。这种描写充满了原建筑内,

尽显出人类向往的原乡意境。第一节写的是乡性,

原乡地的居住生活。第二节和第三节,作者又将目光移向外部世界,窗外雪花飞扬的天空下,几个旅行者在幽暗的道路上行走,特拉克开始了对事物本质大自然以恩惠的树木的言说。旅行者融入大自然,庇护着旅行者。第三节,旅行者旅行的归宿仍然是:“那些‘旅行他必须居于屋中,海德格尔说居住,者’必须首先超过他们旅程的黑暗而漫游通往屋子

[12]P175

”和桌子之路。旅游者旅行的本质“是换一个[31]

地方过生活”。

旅行者到外乡,不管选择何种旅游方式,都必须“走向大门”,跨进门槛(即使是简易的帐篷)。当旅行者跨进门槛的一瞬间,门槛具有了存在的意[12]P178

。特拉克用过去时态,义说明了门槛作为旅行者居住于建筑中的分离线,痛苦在此得以分离,惯

痛苦在此变为石头。跨进常生活的裂痕在此集结,

门槛,在光照中,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旅行者在异

乡居住,实现了诗意地栖居,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落雪将人带入夜的黑寻找到自我。海德格尔说暗的天空之下,晚祷钟声的长鸣,将作为短暂者(即——作者注)的他们带到神圣者面前。屋子和桌人—

子使短暂者和大地结合。那被命名因此被呼唤之物,自身聚集为天空、大地、短暂者和神圣者。这四

[12]P174”者原初统一于相互存在之中,在四元之中。,“哪里还有为诗意留其实在今天的居住之中

下的空间和积攒的时间?如果真有的话,人们将用。也即是说,来从事美的精神研究”在世俗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对大众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寄希望于旅游了。

荷尔德林(Holderlin )著名的《远景》一诗描述

[12]P200-201

。了人类旅居生活的美好场景

[12]P185

。其实

这里的居住,是人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旅行中的住宿。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更近于科学的模型是规划设计模型,规划图纸和建筑设计模型是可以更直观更明了地表达对象的存在

状态,更能理解“人诗意地栖居”这一旅游本质,因为它们本身就在为人能诗意地栖居而构造空间、设计环境。但如果将规划设计当作一门技术,则也可能走向非科学。因为规划设计模型的建构仍依赖于前期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对事物本质尤其是对旅游本质的思考。归根结底,科学是工具,技术是科学中更末流的工具,关键在于思考的人,能洞悉事物本质的人。所以,胡塞尔呼吁,让科学重新回到哲学,以免科学越来越走向技术,越来越偏离人的本质,最后走向人的反动。比如,经济学的计量化潮流最终远离了道德和人伦,使经济学远离了它原初的目标,

最后让人类自尝苦果。所以许多明智的经济学家提出,让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时代,重新思考经济学的本质。

海德格尔说,原子弹对于人类,并不是致命的东

[12]P105-106

。应该是技术西。人的本性中威胁人的,

技术使人进入漫长的冬夜,使人失去保护,失去幸

使世界变得不健康。这个世界,幸福已然灭绝。福,

计算的方法无孔不入,抹杀人的本性,甚至抹杀人对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压抑这个世界的统治力。“技术统治的对象化特性越来越快,越来越无量

所顾忌,越来越充满遍及大地,取代了昔日所见和习惯所谓的物的世界的内容。它不仅把一切物设定为在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它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送发出来。在自我决断的制造中,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业化。

[12]P104

将受其害。

,“人诗意的栖居”,“栖居”请各位注意是可以

计量化、模型化、理性化的,而“诗意”只能是心灵的感受、感悟和体验。旅游的体验归根结底是心灵的感应,而心灵的感应是不可计算化的,心灵的不可见。“与笛卡尔同一性比逻辑的计算性更加不可测知时代,巴斯卡发现了不同于计算理性逻辑的心灵的逻辑。心灵的内在的不可见的领域不仅比属于计算再现的内在性更加内在,也更加不可见,它也比仅仅可制造的对象的领域,伸延得更加深广。唯有心灵的不可见的最内在性中,人才可能倾向于为他所爱”的东西:祖宗、死亡、童年,那些到来者。更可

,“人把时间和空间当做计算的量,而且不知悲的是

[12]P117

。道时间的本性乃至空间的本性”

所以,感觉、感性、体验也是企达旅游本质的路

[12]P116

径。而且,认知虽然是理性的,感性也能促进认知。

[12]P16

:思想永远是最可贵的。海德格尔说

在思想的行业中,从这些同伴里,

不少人会成为工匠。

于是其中一人出乎意料地成为大师。哪怕是工匠,思想的工匠亦越多越好,人类的曙光又有所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ussellB.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16;17;22;27;41.[伯兰特·罗素.西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17;22;27;41.]方哲学史[

[2]Plato ;Guo Binhe ,Zhang Zhuming trans.Republic[M ].Be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101.[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1.]理想国[

[3]Aristotle ;Miao Litian trans.Metaphysics [M ].Bejing :China

RenminUniversity Press ,2000. 333.[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3.]形而上学[

[4]Deng Xiaomang.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 ].Beijng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5. 95.[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 ].2005. 9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Bacon F ;Xu Baokui trans.The New Organon [M ].Bejing :The

1984. 26.[·Commercial Press ,弗朗西斯培根;许宝骙译.新工1984. 26.]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6]Descartes R;Pang Jingren trans.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161-162.[勒奈·笛卡尔;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1-162.]

[7]Locke J ;Guan Wenyun trans.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59. 398-399.[·约翰洛克;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M ].北京:商务1959. 398-399.]印书馆,

[8]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Sixteen —

所以,计算实质上也越来越商

计算的结果,是科学扼杀人性,科学离心灵越来

越远,越来越悖离人性。所以,笔者写道:

时空在缩短,

宇宙在变小,全然由于科学。但有的物,看起来很远,而实际很近。有的物,看起来很近,却遥不可及。

科学能统御这个世界吗?经济学和管理学也已误入歧途久矣,所以人类不幸福,他们以计算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扼杀人性,消灭人伦,人类自身终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

Eighteenth Century Western European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75. 48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北京:商务印书馆,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1975. 483.]

[9]Kant I ;Lan gongwu tran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Be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5. 30-32.[伊曼努尔·康德;蓝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0-32.]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 ]

10]Hegal G W F ;He Lin trans.Shorter Logic [M ].Bejing :The [

Commercial Press ,1980. 247;275.[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述馆,希

1980. 247;275.]

[11]Heidegger M ;Chen Jiaying ,Wang Qingjie trans.Being and

1987. 13;Time [M ].Shanghai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31;39;43;52;71;72;174-175;220;233.[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1987. 13;31;39;43;52;71;72;174-175;三联书店出版社,220;233.]

[12]Heidegger M ;Peng Fuchun trans.Poetry ,Language ,Thought

[M ].Beijing :Culture and Art Publication ,1991. 16;104;105-106;116;117;148-149;174;175;178;183-184;185;200-··.北京:201.[马丁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M ]1991. 16;104;105-106;116;117;148-文化艺术出版社,

149;174;175;178;183-184;185;200-201.]。

[13]Zhang Lingyun.Reviewon the definitions and concept of tourism

currently popular in the world [J ].Tourism Tribune ,2008,23(1):86-91.[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J ].旅游学刊,2008,23(1):86-91.]

[14]Xie Yanjun.Tourism Studies (the 2nd Edition )[M ].Beijing :

China Tourism &Travel Press ,2004. 7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3.]

15]Cooper C ,Fletcher J ,Gilbert D.Tourism :Principle and Practice [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93. 46.

[16]Kant I ,Logics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1. 49-

50.[伊曼努尔·康德.逻辑学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9-50.]

17]Yang Zhenzhi.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 t [M ].Chengdu :[

Sichuan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1996. 6.[杨振之.旅游资1996. 6.]源开发[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8]Chen Cai.Image ·Gaze ·Identity [D ].Dalia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9.[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9.]

19]Pine ⅡB J ,Gilmore J H ;Xia Yeliang ,Lu Wei trans.The [

第29卷2014年第3期

.Beijing :Experience Economy [M ]

China Machine Press ,

2002. 19.[B ··H ·吉尔摩;夏业良,约瑟夫派恩,詹姆斯·鲁炜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9.]译.体验经济[

[20]Boostin D J.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M ].New York :Harper &Row,1964. 77-117.

[21]Maccnnell D.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9(3)589-603.

[22]Cohen E.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 [J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1979,13(2)179-201.

[23]RyanC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M ].

1997. 112-136.London :Cassel ,Wellington House ,

[24]Wang N.Rethinking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25]Yang Zhenzhi ,Hu Haixia.Criticism about tourism authenticity

[J ].Tourism Tribune ,2011,26(12):78-83.[杨振之,胡海.旅游学刊,2011,26(12):霞.关于旅游真实性的批判[J ]78-83.]

[26]Xie Yanjun.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0,25(1):26-31.[谢彦君.旅游的2010,25(1):26-31.]本质及其认识方法[J ].旅游学刊,

[27]Heidegger M ;Sun Zhouxing trans.Speech and Proceeding [M ].

Shanghai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156-157.[马·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M ].上海:生活·读丁

·2005. 156-157.]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8]Heidegger M.Poetry ,Language ,Thought [M ].New York :[

Harper &RowPublishers ,1975.200;213.

[29]May R;Feng Chuan ,Chen Gang trans.Mans Search for Himself

[M ].Guiyang :Guizhou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1991. 4;38.[·罗洛梅;冯川,陈刚译.人寻找自己[M ].贵阳:贵州人民出1991. 4;38.]版社,

[30]Norberg -Schulz C ;Shi Zhiming trans.Genius Loci [M ].

2010. 7-8.[克里Wuhan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

·诺伯舒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M ].武汉:华中师范大斯坦

2010. 7-8.]学出版社,

31]Yang Zhenzhi ,Guo Ling ,Cai Kexin.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

holiday-making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J ].Tourism Tribune ,2010,25(9):12-19.[——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2010,25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 ].旅游学刊,(9):12-19.]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YANG Zhenzhi

(Tourism Colleg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China )

Abstract :Arguments abou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n academic circles never stops and brings forth various views.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of the essence of tourism basically haven ’t achieved their goal.All the definitions of tourism only superficially involve tourism itself-to define it as social ,economic or other phenomena.He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needs to be re-evaluated.

In order to permit readers to comprehend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philosophers at different times.Western phenomenology research on essence shows that it is closer to essence itself.Moreover ,this paper systemizes opinions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t home and aboard and delivers comments on them ,while focusing on refuting the opinion tha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the tourism experience.

Although experience is an individual behavioral process accompanying travel.Tourist experience cannot be said to act as the tourism essence b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Because the essence of things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which makes things become themselves ,it distinguishes one from another.Being the basic feature of tourism ,experience does not distinguish one form of tourism from others.Plenty of things are featured with experience ,such as music ,movies ,love.Concisely ,all the unique understandings and psychological feelings in these processes can be experience.As long as people are alive ,their everyday behavior can create experience ,not just from tourism.Therefore ,there is an obscure understanding of essence.Si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not tourist experience ,what is the essence and 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How does tourism exist ?And why does tourism exist ?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eidegger ’s phenome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and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n detail with the theory of phenomenology.Through traveling ,humans can go to the distance for living ,search for themselves and find themselves.People on journeys feel the perfection of essence and make an effort to experience it .During the journey ,under the sky ,on the earth ,humans acquire light ,which further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ourism.Although tourism is in the form of human ’s spatial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ly about people ’s going the distance and realizing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by self revelation.People ,in this way ,gain a meaning for their existence.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ree ways are suggested to realize the essence of tourism.One is philosophy ,another is mathematics and the last is tourism planning.In addition ,it makes brief comments on these three ways.“Dwelling ”can be measured ,modeled ,and rationalized ,however ,“poetic ”is just a soul feeling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Ultimately ,tourism is an inner feeling which cannot be calculated and more invisible than logic.Therefore ,it criticizes the prevalent supremac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measurement ,and is yearning for these innovations in tourism research.

Keywords :essence ;experie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魏云洁]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论旅游的本质

杨振之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旅游学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尚未进入本质的层

[1]P22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认定火是万物的

[1]P27

它只是旅游的基本特征,且不能面。体验不是旅游的本质,

将旅游的旅游性与其他物的物性区分开来。这源于我们对本质是什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现象“人诗意地栖居”学的理解,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的观点,运用现象学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认识旅游本质的方法、路径,对当今流行的一些思潮进行了批判。[关键词]本质; 体验; 旅游的本质; 诗意地栖居[F59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1002-5006(2014) 03-0013-09文章编号]

Doi :10. 3969/j.issn.1002-5006. 2014. 03. 002

基本元素,是世界秩序永恒不变的原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子说,

。留基

伯和德谟克利特(Leucippus &Democritus )创立了原

[1]P41

。早期的

希腊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

哲学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物质结构和事物的本质,但此时自然哲学的思维方法还没有触及真正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Plato )把表示事物确定所是的那个东

[2]

“理念”。柏拉图认为,西叫做日常感觉到的个别

,“理念”事物是不确定、不真实的是万事万物的共是对事物抽象形成的普遍共相,是事物的本质。相,

一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都是分享了它自身的理念事物才成为这样的事物。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亚里士多德(Aristole )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持反对立场,他认理念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却并不反对为,

普遍共相的存在。他提出了“四因说”来解释事物的本质,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3]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旅游的旅游性是什么,旅游

如何存在,为何存在?迄今为止,我们触及了旅游的真正本质了吗?

一、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一部西方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本质”范畴而。“本质”展开讨论一词最初是指一个事物真正所是的意思。被誉为西方“第一位哲学家”的泰勒斯(Thales )首先思考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他的答案是

[1]P16

。阿那可西米尼(Aanximenes )水是万物的本质

提出,气是万物产生的原级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

[1]P17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认为,础事物是由数构成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青(13FMZ001)资助。[This study was 藏高原旅游人类学研究”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n Later Phase (No.13FMZ001)Zhenzhi ).]

[2013-07-02;[2013-11-05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杨振之(1965—),男,重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业发展、景区与度假区规划及旅游人E-mail :yzz310@163.com 。类学研究,

(to YANG

。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导致了中世纪

唯识论否认个别事物的客唯识论和唯名论的争论,

观实在性,认为一般、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并派生出个别事物的实体;唯名论看重个体事物的实际存在,认为一般和共相只是代表同类事物的一个名称

[4]

本体论的研究从探究世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事物的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只本质与现象、

是对事物的本质是否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持有异议。

唯识论和唯名论后来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

吸取,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他们唯经验是从。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古代哲学认识论尚未从本体论中分化出来,古代先哲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研究的实物只是反映在他们头脑中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的实物,因而着重探讨万物的始基与事物的本质。而近代哲学开始思考意识中的世界是否反映外部世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也开始转向了对认识如何可能的探讨。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认为,人对外部存在的反映有感觉感觉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强调感性和理智两个阶段,

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培根没有把它绝对化,

[5]他认为,感觉也有缺陷和局限,需要理智的指导。笛卡尔(Descartes )提出,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

“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或者说本质是纯粹的反思;因

此本质只是自身联系,不过不是直接的,而是反思的自身联系,亦即自身同一”

[10]P247

。换言之,只有通

过反思某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获得它自己的规定。他主张,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是绝对人类把握本质性的知识就是把握绝对理念的展开,

理念。绝对理念是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康德和黑格尔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已经完全转向了认识论,事物的本质在康德那里变成了人的认识能力,事物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已经转化为规律,都已经偏离了本质的原初含义。

探究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将万物的起源的问题引向了对本质观念的追求。现象学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全新方法,

“本质”。现象学对事它运用描述法探寻研究对象的

物的研究直入本质,现象学研究的不是物之现象,而

[11]P39

,是自身显示自身所是物之本质。所谓现象,

谓现象学是说“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

,就是胡塞尔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

[11]P43

(Husserl )所说的“走向事情本身”。现象意味着显现,现象学直指本质,揭示被遮蔽的存在。胡塞

对一切原有的知识进行普遍怀疑,因此,提出了“我

思故我在”的命题,把普遍怀疑和理性确定为判断,“我思故我在”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笛卡尔哲学的出

他从这个确定的命题出发,推导出物质的根本发点,

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洛克属性是广延,

(Locke )区分了事物的“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认为实体观点只是名义上的本质,实在的本质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内在组织,而我们根本没有达到由于实在的本质是我们感官所达这种知识的官能,

[7]

不到的,所以不要用实在的本质来区分事物。莱布尼茨(Leibniz )对笛卡尔派为代表的将物质的本质视为广延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更具有一种不可进入性,进而提出了“单

学说。世界万物是由单子构成,单子是万事子论”

万物真正的原子,因为单子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

[8]

是绝对不可分的,这样的原子才是终极的实在。在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哲学家们首先对意识中世界是否反映外部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研究事物本质之前进行如此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可能由于受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有的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家),在事物本质的结论上自然科学思维的意味浓厚,并略显机械。康德(Kant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外在对象彻底转向了认识主体。康德认为,我们拥有一种无须诉诸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的能力,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取决于人类的先天认知能力,正是这些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先天认知能力,决定了人类

[9]

知识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康德把事物的本质发展到指人的认知能力,然普遍有效的知识是否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康德认为,对象自身完全是不被我们所知道的。因此,人的感性和知性才是本质性的东西。黑格尔反对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截然分开,主张“本质不在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即由于本质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实际存在就是现象”

[10]P275

[6]

本质属于现象,是可以直观到的东西,而不尔认为,

是躲在现象背后的东西。为了彻底认识事物,就必,须将这一事物的一切观念、信仰、理论加以“悬置”从直接直观到的经验出发寻求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Heidegger )探究物的本质,实际上是研究物之物性,其认知源于亚里士多德。物性是探不仅仅是物之质料。海德格尔关于究物是其所是,

桥和水壶的本质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桥的本质是连接河流两岸,并使两岸景观得以聚集;水壶的本质是作为器具的容纳本性,容纳性之所以能成立,在于水壶的物性是由壁和底构成的包容和虚空,即空间。所以,水壶的物性并不在于由之构成的质料

[12]P148-149

。因此,水壶不是因被制造而成为水壶,

而是因为水壶有容纳的本性而被制造。容纳才是事情本身,这就是水壶的本性。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解释梵高的油画《农鞋》以展示如何走向事情本身。在海德格尔看来,现实的农鞋只是一件器具,梵《农鞋》高的作为艺术品,它将隐蔽在农鞋背后的另外一个世界揭示出来,一位挣扎在贫瘠大地上农妇的艰辛、苦难的生活和命运,她对大地无限眷恋和热爱,她内心的忧愁、烦恼、憧憬……它是艺术作品中最本质的东西,涉及了人的存在及存在方式。海德

。黑格尔(Hegel )从关系方面界定本质,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格尔对物的思考与传统的物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

物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物,而是一个非独立自主的物。物的存在体现了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物不是被人观察、感知、分析和获取知识的对象,也不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外在关系,物成为与人的此在共

于是,人与天地万物共存共融。存的伙伴,

从西方哲学对本质的探讨可以看出,现象学对

本质的研究更直入本质本身。事物的本质是使物成为物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分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物之所以为物的根本。

二、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吗?1.旅游本质特征研究的简要回顾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学者们对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旅游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张凌云通过对国归纳出旅际上具有代表性的30个旅游定义的综述,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具体包括:(1)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2)旅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3)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营销系统、游憩(或康乐)和景区服务的支持。(4)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个人的一种休闲和游憩(或康乐)的消费方式,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5)旅游整体的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

[13]经济系统,更是一个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笔者对旅游定义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定义大

统和空间系统上,这些要素或为旅游活动的表现形

式、或是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谈到旅游的目的和动机,也是有关旅游活动的驱动力(而不是本质本身),它们都属于旅游现象的范畴,未触及旅游的本质或本质特征,而只是在言说旅游的一般特

:“特征是事物中构成该物知识部分征。康德说过

的那种东西……是一种部分的表象……所以,我们

[16]

的一些概念都是些特征”。因此,关于旅游的所有定义,迄今为止,都是对旅游表象的思考,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等表象来定义,而没有追问到旅游的本质。旅游是什么,它的本性为何,它来自何处,这是在表象层面难以解答的问题。

2.体验是旅游的本质吗?

从文化学方面给旅游下定义的学者很多,但影响比较深远的是贾法瑞(Jafri )的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他认为,旅游是旅游者离开世俗世界走向神圣世

又回归到世俗世界的过程。世俗世界的大众通界,

过对自己的“去宗教化”过程使自己从迷信中解脱用自身的理性去认识世界。随着人类理性和出来,

科学的发展,世俗世界的大众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希望通过某种宗教仪式来来安抚自身的心灵。贾法某种程度上揭瑞关于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的划分,

[17]

示了旅游的文化学意义。但其“神圣世界”的提“神圣世界”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常出现在神学与宗教领域。朝圣是旅游者的一种行为,但旅游行为并不都是朝圣般的庄严肃穆。所以,走向神圣世界也不是旅游的本质。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为了对体验一词有深刻的理解,我们首先考察其词源。体,验(experience )一词源自拉丁文“experientia ”其意为探查、实验(to go through )。而“experientia ”在希“emperia ”。亚里士多德将“emperia ”腊文中引自解释为从感觉产生记忆,并由多次相同记忆串连而成

[18]

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空间和时间的转换角度

来定义旅游。世界旅游组织(UNWTO )在《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建议书》中把旅游定义为: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二是从目的和动机的角度来定义旅游。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

[14]

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三是从旅游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之和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旅游。库珀等(Cooper ,et al.)在《旅游学原理与实(Tourism :Principle and Practice )一书中提出,践》旅游可界定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15]

和。在对旅游的这些概念回顾之后发现,这些定义把着眼点放在了旅游的空间、时间、动机、保障系

。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实践”,体验作为一个概

念,在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中都

有阐述。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情感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哲学中,体验一

“理性”词往往是作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强调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感性状态。海德格尔把这些人的情

,绪化的存在状态诸如体验等认为是“领会”而“领会总是带有情绪的领会。既然我们把带有情绪的领

会阐释为基本的生存论环节,那也就表明我们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此在存在的基本样式。

[11]P174-175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以,体验是一种情绪,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生活中的情绪化感受。经济学认为,体验是一种经济提供物,是最耐久的商品,是一种难忘的商品,它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 )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 )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 )一书对体验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体验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

[19]

经济提供物。教育学中的体验指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由此可见,不同学科对“体验”有着不同的见这些学科各取所需,把体验这一概念阐述得多种解,

这些学科对体验的不同理解却多样。但总的说来,基本上有共同之处,即体验是一种“实践”和“领,会”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情感感受,尽管经济学强调的是经济提供物,而体验这一经济提供物显它是提供独特感受的经济提供物。所然有所不同,以,体验强调的是心理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实践也领会也罢,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体验。所好,以,体验是对行动过程的感受,只要人活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感受。

旅游学也同样借用体验一词,形成了旅游体验的概念。布斯汀(Boorstin )首先将“体验”一词引入旅游学中,他将旅游体验(tourism experience )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并坚持把旅游者(tourist )

[20]

和旅行者(traveler )区别看待。麦肯奈尔(MacCannell )认为,旅游体验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

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困难的积极响应,

[21]

克服这些困难。科恩(Cohen )在文章中使用了“旅游体验”(tourist experience )一词,将旅游体验定

“中心”义为个体与各种之间的关系,体验的意义源

现自我,因此,存在性真实性与旅游地事物的真实性

[24]

无关。所以,王宁所谓的真实性与以往讨论的真实性毫不相干,他强调的是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是游客通过真实的体验来确认和追求自己的存在性。至此,真实性问题的探讨已变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其实王宁已经远离了真实性问题的讨论,而触及了旅游的本质,但王宁又是在讨论“真实性”问题,就

[25]

使此问题更扑朔迷离。谢彦君更明确地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并成为国内学术界主流观点。他通过现象学的实验方法,得出结论: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换言之,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而余暇和异地将这种体验与其

[26]

赋予其独有的特征。他体验分离出来,

其实,我们已看到,以往关于旅游的本质问题的

讨论,基本上是苍白无力的。笔者在前面的讨论中谈到,所谓事物的本质,是决定事物是其所是、真正所是的根本物性,是一事物的存在性与其他事物的

桥和水壶的本质属存在性根本区别的属性。所以,

性决定了桥就是桥,水壶就是水壶。虽然,体验作为

它是与旅游相伴而生的,旅游一种独特的行为过程,

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体验是旅游的

基本特征,但却不是旅游的本质。因为,体验虽然是但旅游不能因为有体验而使旅游旅游的基本特征,

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世界上将体验作为基本特征的事物很多,如听音乐、看电影、爱情等,凡是在这些行为过程中,能有独特领会和心理感受的,都是体验。因此,体验对于旅游来说,不具有本质的属性,它不能将旅游与其他事物的物性区别开来。所以体验并不是旅游的本质。旅游的本质是使旅游说,

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个物性。

三、旅游的本质:人诗意地栖居

旅游的本质问题,仍然是要追问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因为旅游行为不过是人离开自己惯常居住地而选择到另一个地方短暂居住的行为。人,以何种方式存在于世界上,是哲学家们追问的重要问题,而旅游也不过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存在方式。

从哲学上思考,人如何栖居于大地上,我在哪里,我是谁?依然是一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我,“我在”“我思”,思故我在”确立了的依据是却没有

“我在”言说的存在方式。因此,海德格尔批评笛卡,“在这个‘激进的’尔开端处没有规定清楚的就是

自个人的世界观,对个体来说代表着终极的意

[22]

(The 义。瑞安(Ryan)在《旅游体验:新导论》Tourist Exper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一书中收录了

20世纪90年代旅游体验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

[23]

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各种因素。国内,中山大学王宁通过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提

“存在主义真实性”出的概念,认为旅游本质是寻找存在的真实,这已经触及了旅游的本质,但最后却把旅游的本质归结为体验。然而王宁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廓清旅游的本质,而是站在游客体验的角度来诠释真实性,认为旅游地事物的真实性无关紧要,关键是游客欲通过旅游来激发生命中的潜在状态及发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这个能思之物的存在方式,说的更准确些,就是‘我

[11]P31”在’的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提出了“栖居”的概念,认为“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

[27]P156-157

。居住是人存在于大地上的本在的方式”

[28]P200

,“人的生活”“居住地生活”。那么,质乃是旅

它是人改变惯常居住行游只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其价值就在于这一短暂的自我寻找,让人回归自我,

而又不耽误人回到世俗生活。

于是,人们要出行旅游,人在旅游中,通过体验激发自我、认识到本我,感悟到天、地、神、人归于一体,通过忘记世俗生活获得本我的回归,使人们真正

[25]P78-8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体悟到

旅游的动机是逃避在世的烦忙,游客通过旅游中的体验获得自我的回归。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就是能让游客逃避在世的烦忙。比如丽江古城,狭窄的街道、独立的庭院为来自各地的城市人提供了一种高度集中的小城镇体验,体验一种与日常生活毫不相同的狂热的社交生活。游客在此卸下了日焦虑、冷漠,与其他游客、当地居民常生活中的面具、喝茶、看书、聊天、晒太阳、听音乐、遛狗、积极互动,

喝酒、泡吧、唱歌、跳舞等,从中体会到一种真切的古

城生活文化。安逸、闲散、随性、自我,这正是他们真实生活中所缺乏的要素,也是吸引他们脱离惯常生

获得了自活的真实动力。游客在丽江获得了回归,我,并激发了自我,从而诗意地栖居在丽江的大地

[25]P78-83

。上

通过体验,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完成了短暂的

“诗意地栖居”,从而实现了在迷茫的世俗生活中短回归了本我,发现了自我的目暂地找回了自我,[25]P78-83

。的

人作为此在的存在物,在失落的世界里,人性得

到遮蔽,在诗意的世界里,人得以现身,现身,即发现并获得自我。即人的本性获得敞开和澄明。

人们通过旅游体验而使人寻找到自我,这是常人诗意地栖人都能获得的便捷途径。海德格尔说,居于大地上,这便是人居住之本质。我们来分析海德格尔特别推崇的特拉克

[12]P183-184

(Trakl )《冬夜》。一诗

冬夜

雪花在窗外轻轻拂扬,晚祷的钟声长长地鸣响,

屋子正准备完好,

餐桌上正备满丰盛的筵席。漫游的人们,只有稀少的几个,从幽暗的道路走向大门。恩惠的树木闪着金光,吮吸着大地之中的寒露。漫游者静静地跨进,

为的一种栖居方式,不管人在旅途是居住在建筑内,还是居住在野外。

海德格尔说,栖居“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在天……从一种原始的统一性而来,空下’天、地、神、人

[27]P156-157

‘四方’,归于一体”当天、地、神、人四重性

。“人诗意融合互现时,人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Poetry ,是海德格尔在语言思》地栖居”

Language ,Thought )一书中思想的高度浓缩。问题是,人真的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吗?海德格尔将人存在于世界上的方式概括为“烦”“因而可以把此在(即人,忙作者注)的平均日常生被抛地筹划着的在活规定为沉沦着展开的、[11]P220

,世”此在的人的日常生活即是沉沦在世。“无论在存在者状态上还是在存在论上,烦忙在世

[11]P72

,“因为此在本质上包含有在都具有优先地位”

[11]P71

。世,所以此在的向世之存在本质上就是烦忙”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人作为存在者,此在于世界中[11]P52[11]P233

,。的生存”而生存“在世本质上就是烦”

烦,或者说烦忙,是人的生存的惯常状态。我们生活

[28]P213

在追名逐利的现实中,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而栖居的大地早已千疮百孔,天地神人难以归为一体,世俗

[25]P78-83

。罗洛·梅的生活栖居,难以寻找到诗意

(RolloMay )说:人生活在焦虑、孤独、喧嚣的世界,

根据他本人和他的心理学、精神病学同事们的临床治疗实践,认为“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心理问题。人成为“空洞的人”,是空虚感”其根源在于“自我

[29]

感的丧失”。所以,排除精神的短暂遨游,在人居住的生活中,天、地、神、人归于一体要么是一种理想,要么只能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体验。此在本质上就是:存在在世界中。此在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者,一直在寻找着存在于世界上的意义和价值。此在存在着,说明此在的这一存在者是有意义的。旅游是此在存在于世界中的一种方式,此生存方式有助于更直观地展示此在的存在意义。此在获得存在的意义,是人追寻的目标,也是人存在着的本质属性。此在获得存在,其实是人寻找到精神归宿,艺术、宗教生活能澄明人的存在意义;此外,人通过旅游寻找到自我,尽管时间很短暂。但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第29卷2014年第3期

痛苦已把门槛变成石头。在清澄耀眼的光明照耀中,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对这首诗,海德格尔认为是一个伟大的作品,并

Schulz )的《场所做了详细解读,诺伯舒兹(Norberg-[30]

一书开篇也作了言说,但笔者认为诺伯舒精神》

兹的解说并不到位,笔者将就自己对特拉克一诗的

当居住的生活走向遥远,

在那遥远的地方,

葡萄藤的季节闪耀光辉,这也是夏季空旷的田野,

森林赫然耸立,

它的形象黑暗般地显现。自然如此完整地描绘了四季,她停留,但它们如此快速地滑行,这源于完善,然后,天空光芒的极顶,如同花朵装扮了树木,使人类获得了光明。

人类通过旅游,将居住的生活走向遥远,去寻找遥远的自我现身,获得自我。人在旅途,体验到大自并因完美而停留,在旅游中,在天空下,大然的完美,地之上,人类获得光明。这就更揭示了旅游的本质:旅游,虽然是人的形式上的空间移动行为,但本质上

是获得自身显现的诗意却是走向遥远生活的居住,

地居住①。人,因此获得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

,人存在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笔者为,

认为,旅游也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方式,由于日

所以人们要去旅游,所以常生活已难于寻找到诗意,“诗意地栖居”。旅游的本质是

四、认识旅游本质的路径

人如何才能认识到旅游的本质,这是一个路径

路径很多,殊途同归。认识旅游的本和方法问题,

质,各个学科皆可企达。认识旅游本质的理性工具,

不外有三:一曰哲学,一曰数学,一曰规划设计。哲学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好的方法和工具,社会学、人类学、逻辑学乃至管理学、经济学等无不源于哲学,且用这些学科方法研究旅游本质,最终必回到哲学。甚至数学与哲学也是相通的,数学讲述的也是数理是思维的推演,如果仅仅将数学理解为建立一逻辑,

个模型来推演解释旅游行为,则出发点又错了。而数学的推导实际上也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模型可能

原始数据的采撷也可能不科学。数学是一是伪的,

门真科学,但是,凡事标榜数学,就使数学有可能成

:“貌似有最严格构造的最为伪科学。海德格尔说

坚实的科学,即数学,陷入了基础危机”

[11]P13

理解陈述于兹。

《冬夜》的第一节,前两节描写的是外部世界,冬天的夜晚,窗外飘着雪花,教堂的钟声在悠扬的鸣响;后两节描写内部世界,在房内,灯光暖洋,餐桌上正备满丰盛的筵席。虽然是寒冷的冬夜,但人居于

却更显出温馨和幸福。这种描写充满了原建筑内,

尽显出人类向往的原乡意境。第一节写的是乡性,

原乡地的居住生活。第二节和第三节,作者又将目光移向外部世界,窗外雪花飞扬的天空下,几个旅行者在幽暗的道路上行走,特拉克开始了对事物本质大自然以恩惠的树木的言说。旅行者融入大自然,庇护着旅行者。第三节,旅行者旅行的归宿仍然是:“那些‘旅行他必须居于屋中,海德格尔说居住,者’必须首先超过他们旅程的黑暗而漫游通往屋子

[12]P175

”和桌子之路。旅游者旅行的本质“是换一个[31]

地方过生活”。

旅行者到外乡,不管选择何种旅游方式,都必须“走向大门”,跨进门槛(即使是简易的帐篷)。当旅行者跨进门槛的一瞬间,门槛具有了存在的意[12]P178

。特拉克用过去时态,义说明了门槛作为旅行者居住于建筑中的分离线,痛苦在此得以分离,惯

痛苦在此变为石头。跨进常生活的裂痕在此集结,

门槛,在光照中,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旅行者在异

乡居住,实现了诗意地栖居,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落雪将人带入夜的黑寻找到自我。海德格尔说暗的天空之下,晚祷钟声的长鸣,将作为短暂者(即——作者注)的他们带到神圣者面前。屋子和桌人—

子使短暂者和大地结合。那被命名因此被呼唤之物,自身聚集为天空、大地、短暂者和神圣者。这四

[12]P174”者原初统一于相互存在之中,在四元之中。,“哪里还有为诗意留其实在今天的居住之中

下的空间和积攒的时间?如果真有的话,人们将用。也即是说,来从事美的精神研究”在世俗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对大众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寄希望于旅游了。

荷尔德林(Holderlin )著名的《远景》一诗描述

[12]P200-201

。了人类旅居生活的美好场景

[12]P185

。其实

这里的居住,是人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旅行中的住宿。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更近于科学的模型是规划设计模型,规划图纸和建筑设计模型是可以更直观更明了地表达对象的存在

状态,更能理解“人诗意地栖居”这一旅游本质,因为它们本身就在为人能诗意地栖居而构造空间、设计环境。但如果将规划设计当作一门技术,则也可能走向非科学。因为规划设计模型的建构仍依赖于前期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对事物本质尤其是对旅游本质的思考。归根结底,科学是工具,技术是科学中更末流的工具,关键在于思考的人,能洞悉事物本质的人。所以,胡塞尔呼吁,让科学重新回到哲学,以免科学越来越走向技术,越来越偏离人的本质,最后走向人的反动。比如,经济学的计量化潮流最终远离了道德和人伦,使经济学远离了它原初的目标,

最后让人类自尝苦果。所以许多明智的经济学家提出,让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时代,重新思考经济学的本质。

海德格尔说,原子弹对于人类,并不是致命的东

[12]P105-106

。应该是技术西。人的本性中威胁人的,

技术使人进入漫长的冬夜,使人失去保护,失去幸

使世界变得不健康。这个世界,幸福已然灭绝。福,

计算的方法无孔不入,抹杀人的本性,甚至抹杀人对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压抑这个世界的统治力。“技术统治的对象化特性越来越快,越来越无量

所顾忌,越来越充满遍及大地,取代了昔日所见和习惯所谓的物的世界的内容。它不仅把一切物设定为在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它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送发出来。在自我决断的制造中,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业化。

[12]P104

将受其害。

,“人诗意的栖居”,“栖居”请各位注意是可以

计量化、模型化、理性化的,而“诗意”只能是心灵的感受、感悟和体验。旅游的体验归根结底是心灵的感应,而心灵的感应是不可计算化的,心灵的不可见。“与笛卡尔同一性比逻辑的计算性更加不可测知时代,巴斯卡发现了不同于计算理性逻辑的心灵的逻辑。心灵的内在的不可见的领域不仅比属于计算再现的内在性更加内在,也更加不可见,它也比仅仅可制造的对象的领域,伸延得更加深广。唯有心灵的不可见的最内在性中,人才可能倾向于为他所爱”的东西:祖宗、死亡、童年,那些到来者。更可

,“人把时间和空间当做计算的量,而且不知悲的是

[12]P117

。道时间的本性乃至空间的本性”

所以,感觉、感性、体验也是企达旅游本质的路

[12]P116

径。而且,认知虽然是理性的,感性也能促进认知。

[12]P16

:思想永远是最可贵的。海德格尔说

在思想的行业中,从这些同伴里,

不少人会成为工匠。

于是其中一人出乎意料地成为大师。哪怕是工匠,思想的工匠亦越多越好,人类的曙光又有所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ussellB.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16;17;22;27;41.[伯兰特·罗素.西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17;22;27;41.]方哲学史[

[2]Plato ;Guo Binhe ,Zhang Zhuming trans.Republic[M ].Be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101.[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1.]理想国[

[3]Aristotle ;Miao Litian trans.Metaphysics [M ].Bejing :China

RenminUniversity Press ,2000. 333.[亚里士多德;苗力田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3.]形而上学[

[4]Deng Xiaomang.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M ].Beijng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5. 95.[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 ].2005. 9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Bacon F ;Xu Baokui trans.The New Organon [M ].Bejing :The

1984. 26.[·Commercial Press ,弗朗西斯培根;许宝骙译.新工1984. 26.]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6]Descartes R;Pang Jingren trans.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161-162.[勒奈·笛卡尔;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1-162.]

[7]Locke J ;Guan Wenyun trans.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59. 398-399.[·约翰洛克;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M ].北京:商务1959. 398-399.]印书馆,

[8]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Sixteen —

所以,计算实质上也越来越商

计算的结果,是科学扼杀人性,科学离心灵越来

越远,越来越悖离人性。所以,笔者写道:

时空在缩短,

宇宙在变小,全然由于科学。但有的物,看起来很远,而实际很近。有的物,看起来很近,却遥不可及。

科学能统御这个世界吗?经济学和管理学也已误入歧途久矣,所以人类不幸福,他们以计算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扼杀人性,消灭人伦,人类自身终

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

Eighteenth Century Western European Philosophy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75. 48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北京:商务印书馆,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1975. 483.]

[9]Kant I ;Lan gongwu tran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Be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5. 30-32.[伊曼努尔·康德;蓝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0-32.]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 ]

10]Hegal G W F ;He Lin trans.Shorter Logic [M ].Bejing :The [

Commercial Press ,1980. 247;275.[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述馆,希

1980. 247;275.]

[11]Heidegger M ;Chen Jiaying ,Wang Qingjie trans.Being and

1987. 13;Time [M ].Shanghai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31;39;43;52;71;72;174-175;220;233.[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1987. 13;31;39;43;52;71;72;174-175;三联书店出版社,220;233.]

[12]Heidegger M ;Peng Fuchun trans.Poetry ,Language ,Thought

[M ].Beijing :Culture and Art Publication ,1991. 16;104;105-106;116;117;148-149;174;175;178;183-184;185;200-··.北京:201.[马丁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M ]1991. 16;104;105-106;116;117;148-文化艺术出版社,

149;174;175;178;183-184;185;200-201.]。

[13]Zhang Lingyun.Reviewon the definitions and concept of tourism

currently popular in the world [J ].Tourism Tribune ,2008,23(1):86-91.[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J ].旅游学刊,2008,23(1):86-91.]

[14]Xie Yanjun.Tourism Studies (the 2nd Edition )[M ].Beijing :

China Tourism &Travel Press ,2004. 7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3.]

15]Cooper C ,Fletcher J ,Gilbert D.Tourism :Principle and Practice [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93. 46.

[16]Kant I ,Logics [M ].Be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1. 49-

50.[伊曼努尔·康德.逻辑学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9-50.]

17]Yang Zhenzhi.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 t [M ].Chengdu :[

Sichuan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1996. 6.[杨振之.旅游资1996. 6.]源开发[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8]Chen Cai.Image ·Gaze ·Identity [D ].Dalia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9.[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9.]

19]Pine ⅡB J ,Gilmore J H ;Xia Yeliang ,Lu Wei trans.The [

第29卷2014年第3期

.Beijing :Experience Economy [M ]

China Machine Press ,

2002. 19.[B ··H ·吉尔摩;夏业良,约瑟夫派恩,詹姆斯·鲁炜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9.]译.体验经济[

[20]Boostin D J.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M ].New York :Harper &Row,1964. 77-117.

[21]Maccnnell D.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9(3)589-603.

[22]Cohen E.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 [J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1979,13(2)179-201.

[23]RyanC .The Tourist Experience :A New Introduction [M ].

1997. 112-136.London :Cassel ,Wellington House ,

[24]Wang N.Rethinking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25]Yang Zhenzhi ,Hu Haixia.Criticism about tourism authenticity

[J ].Tourism Tribune ,2011,26(12):78-83.[杨振之,胡海.旅游学刊,2011,26(12):霞.关于旅游真实性的批判[J ]78-83.]

[26]Xie Yanjun.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nd its way of cogni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0,25(1):26-31.[谢彦君.旅游的2010,25(1):26-31.]本质及其认识方法[J ].旅游学刊,

[27]Heidegger M ;Sun Zhouxing trans.Speech and Proceeding [M ].

Shanghai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156-157.[马·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M ].上海:生活·读丁

·2005. 156-157.]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8]Heidegger M.Poetry ,Language ,Thought [M ].New York :[

Harper &RowPublishers ,1975.200;213.

[29]May R;Feng Chuan ,Chen Gang trans.Mans Search for Himself

[M ].Guiyang :Guizhou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1991. 4;38.[·罗洛梅;冯川,陈刚译.人寻找自己[M ].贵阳:贵州人民出1991. 4;38.]版社,

[30]Norberg -Schulz C ;Shi Zhiming trans.Genius Loci [M ].

2010. 7-8.[克里Wuhan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

·诺伯舒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M ].武汉:华中师范大斯坦

2010. 7-8.]学出版社,

31]Yang Zhenzhi ,Guo Ling ,Cai Kexin.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

holiday-making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J ].Tourism Tribune ,2010,25(9):12-19.[——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2010,25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 ].旅游学刊,(9):12-19.]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 Tribune Vol.29No.3,2014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YANG Zhenzhi

(Tourism Colleg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China )

Abstract :Arguments abou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n academic circles never stops and brings forth various views.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of the essence of tourism basically haven ’t achieved their goal.All the definitions of tourism only superficially involve tourism itself-to define it as social ,economic or other phenomena.He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needs to be re-evaluated.

In order to permit readers to comprehend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philosophers at different times.Western phenomenology research on essence shows that it is closer to essence itself.Moreover ,this paper systemizes opinions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at home and aboard and delivers comments on them ,while focusing on refuting the opinion tha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the tourism experience.

Although experience is an individual behavioral process accompanying travel.Tourist experience cannot be said to act as the tourism essence b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Because the essence of things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which makes things become themselves ,it distinguishes one from another.Being the basic feature of tourism ,experience does not distinguish one form of tourism from others.Plenty of things are featured with experience ,such as music ,movies ,love.Concisely ,all the unique understandings and psychological feelings in these processes can be experience.As long as people are alive ,their everyday behavior can create experience ,not just from tourism.Therefore ,there is an obscure understanding of essence.Si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not tourist experience ,what is the essence and 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How does tourism exist ?And why does tourism exist ?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eidegger ’s phenome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and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n detail with the theory of phenomenology.Through traveling ,humans can go to the distance for living ,search for themselves and find themselves.People on journeys feel the perfection of essence and make an effort to experience it .During the journey ,under the sky ,on the earth ,humans acquire light ,which further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ourism.Although tourism is in the form of human ’s spatial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ly about people ’s going the distance and realizing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by self revelation.People ,in this way ,gain a meaning for their existence.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ree ways are suggested to realize the essence of tourism.One is philosophy ,another is mathematics and the last is tourism planning.In addition ,it makes brief comments on these three ways.“Dwelling ”can be measured ,modeled ,and rationalized ,however ,“poetic ”is just a soul feeling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Ultimately ,tourism is an inner feeling which cannot be calculated and more invisible than logic.Therefore ,it criticizes the prevalent supremac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measurement ,and is yearning for these innovations in tourism research.

Keywords :essence ;experience ;the essence of tourism ;man dwells poetically on this earth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魏云洁]


相关文章

  • 旅游文化及其本质探讨
  • 摘 要: 认清旅游文化的本质是旅游文化学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应多层次. 全方位地认识旅游文化的全貌.就本质而言, 旅游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旅游引致的人化过程与结果 .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现 ...查看


  • 论旅游的本质
  • 旅游学刊第29卷2014年第3期TourismTribuneVol.29No.3,2014 论旅游的本质 杨振之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旅游学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尚未进入本质的层 性 [1]P22 .赫拉克利特 ...查看


  • 旅游O2O的本质是什么?
  • 来源:亿欧网 作者:刘照慧 2014年可以说是O2O元年,外卖.零售.家政.装修.美业.旅游等各领域都开始打起了O2O的大旗,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创业者们也变得不理性起来,言必称O2O.生拉硬拽概念的为数不少,但O2O的本质究竟是是什么这个 ...查看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的深入理解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的深入理解 鉴于项目创新运作的高要求,我们从追寻事物本质出发,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和特有运行规律,挖掘根本有利于拓展创新思路.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的原因 社会和人类的需求是促使产业发展的根本动 ...查看


  • 对旅游的本质_动机_作用的再认识_由生态旅游引发的思考
  • 第13卷第4期2000年8月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Jo ur nal o f Shaanxi Eco nomics &T rade Institute V ol. 13 N o. 4A ug. 2000 对旅游的本质.动机.作用的再认 ...查看


  • 以酒庄型酒店为例,探寻精品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路径-绿维创景
  • 以酒庄型酒店为例, 探寻精品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路径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 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旅游运营网 ht ...查看


  • 基于_乡村性_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
  •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 李开宇!% #!#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 要 村'乡村性概念的认识%提出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资源与产品特征%并分析了乡村旅 ...查看


  • 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之争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之争 作者:宋子千 来源:<旅游学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申葆嘉的"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谢彦君的&q ...查看


  • 中国旅游资源生态开发
  • 山东师范大学 旅游地理结课论文 题目:中国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分析 学 院 地理与环境 专 业 学 号 [1**********]9 学 生 姓 名 王颂玲 指 导 教 师 赵明华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2015年6月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