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
调研报告
万玉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4.4.14
改革为中国梦提供动力
摘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骀荡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改革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改革是中国梦的源动力。
正文: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当领导全国人名在心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具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是党在心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历程证明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二、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三、现代人对于中国梦理解和看法调查
1.您如何理解中国梦
从相关性数据分析来看,年龄与“您所了解的‘中国梦’是指什么”的选择呈显著相关性。对年龄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的居民群对“中国梦”的理解更为准确,其中准确率最高的为56-65岁(59.55%)年龄段,其次为46-55岁(52.80%)年龄段。
2.提到“中国梦”首先会想到什么?
提到“中国梦”接近半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安居乐业,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有11.75%的居民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的梦想,11.15%的居民想到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建设等,8.27%想到某一具体的事件、活动或事物,还有19.72%的居民没有任何想法。有34.95%的居民联想到中国的贪腐问题19.89%的居民是想到收复台湾、一个中国等爱国主义内容,10.75%的居民想到的是“房价低一些”,其他居民联想到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教育普及情况、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等,25.07%的居民想到的是睡觉,4.35%的居民想到的是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其他居民联想到的是中国习俗、蓝天、股票上升、新闻、政治课、手机、书等其他信息。
3.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有关联和影响么
85%的人有梦想,60%的人认为中国梦的实现不影响自己梦想的实现。不过也有27%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影响自己梦想的实现。
4.改革和中国梦之间有无关联性
有92%的人都认为改革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联,6.7%的表示关系不大。
四、改革和中国梦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与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
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也即改革开放的中国力量。因此,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另外,要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邓小平曾经明确地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他还说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振兴中华”与“赶上时代”是我们改革开放两个相互联系的目的。而“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在“振兴中华”的同时要强调“赶上时代”,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
最后,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这是因为,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并且经历过历史曲折的东方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扫除民族复兴大业的各种体制障碍,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多年时间,就从苏联模式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我们知道,这30多年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们也懂得,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民生等方面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破解。
深化改革开放尽管十分艰难,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总之,不改革,空谈改革,乱改革,都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五、历史经验与改革并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新任领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有梦想,有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实现追求则值得研究。历任领袖在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梦想,60年前的梦想是“赶英超美”,50年前的梦想是“解放全人类”,40年前的梦想是“四个现代化”,30年前的梦想是“致富”,20年前的梦想是“小康”,10年前的梦想是“和谐”。从历史可以看到,梦想越宏观,越不切实际,则越不可能实现,不但不能实现,而且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前的梦想显然比改革开放的梦想更宏大,但历次政治.运动让人民蒙受苦难,国家经济陷入崩溃。
中国梦的梦想提出了民族复兴,谈到复兴则应该研究民族是如何衰落的,近代以来,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将原因归于对方的船坚炮利,但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则是在装备领先于对手的情况下失败的,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中国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以外,根本的落后是政治制度的落后,民间的仁人志士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遭到了慈禧为首的当局的拒绝,百日维新的失败使国家失去了第一次复兴的时机,等慈禧等权贵领悟过来,试图重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时,历史已不给机会,辛亥革命的枪声彻底终结了沿袭千年的封建专制。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梦所提出的民族的复兴只有通过制度的转型才能够达成,全面的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是民间的共识,邓小平当年也指出,经济领域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政治体制的改革才是根本,如果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成功,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有可能失去。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被落后的体制所造成的巨大腐败所侵蚀。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广大的人民迫切期待体制改革,通过制度的设计来消灭腐败,希望新一届班子能听到人民的呼声,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期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国家的大事看起来与我们很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也能出一份力。改革不仅仅是政治的改革,也是全国人民思想上的改革,我们作为青少年,不但要在思想上紧跟改革的脚步,坚定不移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也要在生活中努力成为时代步伐的引领者,做好分内的工作,也要关心国家实事,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和中国一起实现“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国梦
调研报告
万玉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4.4.14
改革为中国梦提供动力
摘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骀荡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改革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改革是中国梦的源动力。
正文: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当领导全国人名在心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具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是党在心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历程证明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二、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三、现代人对于中国梦理解和看法调查
1.您如何理解中国梦
从相关性数据分析来看,年龄与“您所了解的‘中国梦’是指什么”的选择呈显著相关性。对年龄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的居民群对“中国梦”的理解更为准确,其中准确率最高的为56-65岁(59.55%)年龄段,其次为46-55岁(52.80%)年龄段。
2.提到“中国梦”首先会想到什么?
提到“中国梦”接近半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安居乐业,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有11.75%的居民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的梦想,11.15%的居民想到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建设等,8.27%想到某一具体的事件、活动或事物,还有19.72%的居民没有任何想法。有34.95%的居民联想到中国的贪腐问题19.89%的居民是想到收复台湾、一个中国等爱国主义内容,10.75%的居民想到的是“房价低一些”,其他居民联想到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教育普及情况、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等,25.07%的居民想到的是睡觉,4.35%的居民想到的是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其他居民联想到的是中国习俗、蓝天、股票上升、新闻、政治课、手机、书等其他信息。
3.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有关联和影响么
85%的人有梦想,60%的人认为中国梦的实现不影响自己梦想的实现。不过也有27%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影响自己梦想的实现。
4.改革和中国梦之间有无关联性
有92%的人都认为改革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联,6.7%的表示关系不大。
四、改革和中国梦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与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
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也即改革开放的中国力量。因此,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另外,要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邓小平曾经明确地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他还说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振兴中华”与“赶上时代”是我们改革开放两个相互联系的目的。而“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在“振兴中华”的同时要强调“赶上时代”,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
最后,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这是因为,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并且经历过历史曲折的东方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扫除民族复兴大业的各种体制障碍,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多年时间,就从苏联模式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我们知道,这30多年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们也懂得,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民生等方面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破解。
深化改革开放尽管十分艰难,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总之,不改革,空谈改革,乱改革,都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五、历史经验与改革并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新任领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有梦想,有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实现追求则值得研究。历任领袖在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梦想,60年前的梦想是“赶英超美”,50年前的梦想是“解放全人类”,40年前的梦想是“四个现代化”,30年前的梦想是“致富”,20年前的梦想是“小康”,10年前的梦想是“和谐”。从历史可以看到,梦想越宏观,越不切实际,则越不可能实现,不但不能实现,而且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前的梦想显然比改革开放的梦想更宏大,但历次政治.运动让人民蒙受苦难,国家经济陷入崩溃。
中国梦的梦想提出了民族复兴,谈到复兴则应该研究民族是如何衰落的,近代以来,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将原因归于对方的船坚炮利,但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则是在装备领先于对手的情况下失败的,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中国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以外,根本的落后是政治制度的落后,民间的仁人志士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遭到了慈禧为首的当局的拒绝,百日维新的失败使国家失去了第一次复兴的时机,等慈禧等权贵领悟过来,试图重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时,历史已不给机会,辛亥革命的枪声彻底终结了沿袭千年的封建专制。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梦所提出的民族的复兴只有通过制度的转型才能够达成,全面的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是民间的共识,邓小平当年也指出,经济领域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政治体制的改革才是根本,如果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成功,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有可能失去。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被落后的体制所造成的巨大腐败所侵蚀。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广大的人民迫切期待体制改革,通过制度的设计来消灭腐败,希望新一届班子能听到人民的呼声,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期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国家的大事看起来与我们很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也能出一份力。改革不仅仅是政治的改革,也是全国人民思想上的改革,我们作为青少年,不但要在思想上紧跟改革的脚步,坚定不移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也要在生活中努力成为时代步伐的引领者,做好分内的工作,也要关心国家实事,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和中国一起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