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一维相控阵天线二次雷达设计及实现

车载一维相控阵天线二次雷达设计及实现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采用一维相控阵天线的车载二次雷达的实现过程,包括总体设计,针对一维相控阵天线波束特点进行的相应设计,并简述了该二次雷达的主要技术特点,测试表明该项技术可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一维相控阵天线;车载;询问机

0 引言

一次雷达可以发现目标,但不能判别目标的敌我属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辨别一次雷达发现的飞机的敌我属性,诞生了由地面站询问,机载应答机(以下简称应答机)应答的敌我识别(IFF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系统[1]。

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约MARK X 敌我识别系统公开并转为民用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出现了二次监视雷达(SSR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系统,简称二次雷达。该系统采用敌我识别系统问—答式的协同工作方式。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COSSOR 公司研制出第一台空管二次雷达[1],80年代又研制出第一台单脉冲二次雷达。这些二次雷达都是采用机械扫描天线,安装在一次雷达天线上面,和一次雷达天线同步旋转,协同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对雷达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相控阵雷达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推广应用。

为适应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我们设计了这种采用一维相控阵天线的二次雷达。由于无需伺服控制系统,此车载二次雷达安装、工作极其方便。同时,该二次雷达还能和相控阵体制一次雷达协同工作,组合成车载探测/监视系统。

1 天线波束及信号格式

1.1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波束

二次雷达通过方位面窄波束对应答机进行定位,并形成飞机的飞行航迹。按定位方法的不同,二次雷达可分为常规二次雷达和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 —Monopuls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常规二次雷达采用滑窗法测量飞机的方位角,单脉冲二次雷达采用和、差两路信号测量飞机的方位角。单脉冲技术测量精度高,因此,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单脉冲二次雷达技术。

单脉冲测角采用查表法。先根据和、差波束方位面方向图建立飞机偏离天线波束瞄准轴夹角(OBA —Off —Boresight Angle)表,然后将实测的和、差信号与OBA 表比对即得到飞机的偏离角。简单的,采用机械扫描天线的二次雷达只需建立一套OBA 表即可。

除和波束、差波束外,二次雷达天线还包含一个控制波束,也称为全向波束,用于抑制副瓣方向(副瓣是不期望的方向,期望的是主瓣方向)的应答机对询问的应答。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和、差、全向波束关系如图1所示。

1.2 信号格式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规范,空管二次雷达有多种询问模式,实际常用的是A 、C 两种模式。我们在设计中实现了这两种模式,同时预留了相应硬件及软件接口,可方便实现其它模式。

A 模式和C 模式询问信号格式如图2所示[1],包含3个脉冲P1、P2、P3。P1、P3脉冲经和波束辐射,P2脉冲经全向波束辐射。

图2中,P1、P2、P3脉冲宽度皆为(0.8±0.1)μs。P1P2脉冲间隔为(2±0.15)

车载一维相控阵天线二次雷达设计及实现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采用一维相控阵天线的车载二次雷达的实现过程,包括总体设计,针对一维相控阵天线波束特点进行的相应设计,并简述了该二次雷达的主要技术特点,测试表明该项技术可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一维相控阵天线;车载;询问机

0 引言

一次雷达可以发现目标,但不能判别目标的敌我属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辨别一次雷达发现的飞机的敌我属性,诞生了由地面站询问,机载应答机(以下简称应答机)应答的敌我识别(IFF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系统[1]。

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约MARK X 敌我识别系统公开并转为民用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出现了二次监视雷达(SSR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系统,简称二次雷达。该系统采用敌我识别系统问—答式的协同工作方式。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COSSOR 公司研制出第一台空管二次雷达[1],80年代又研制出第一台单脉冲二次雷达。这些二次雷达都是采用机械扫描天线,安装在一次雷达天线上面,和一次雷达天线同步旋转,协同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对雷达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相控阵雷达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推广应用。

为适应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我们设计了这种采用一维相控阵天线的二次雷达。由于无需伺服控制系统,此车载二次雷达安装、工作极其方便。同时,该二次雷达还能和相控阵体制一次雷达协同工作,组合成车载探测/监视系统。

1 天线波束及信号格式

1.1 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波束

二次雷达通过方位面窄波束对应答机进行定位,并形成飞机的飞行航迹。按定位方法的不同,二次雷达可分为常规二次雷达和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 —Monopuls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常规二次雷达采用滑窗法测量飞机的方位角,单脉冲二次雷达采用和、差两路信号测量飞机的方位角。单脉冲技术测量精度高,因此,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单脉冲二次雷达技术。

单脉冲测角采用查表法。先根据和、差波束方位面方向图建立飞机偏离天线波束瞄准轴夹角(OBA —Off —Boresight Angle)表,然后将实测的和、差信号与OBA 表比对即得到飞机的偏离角。简单的,采用机械扫描天线的二次雷达只需建立一套OBA 表即可。

除和波束、差波束外,二次雷达天线还包含一个控制波束,也称为全向波束,用于抑制副瓣方向(副瓣是不期望的方向,期望的是主瓣方向)的应答机对询问的应答。

单脉冲二次雷达的和、差、全向波束关系如图1所示。

1.2 信号格式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规范,空管二次雷达有多种询问模式,实际常用的是A 、C 两种模式。我们在设计中实现了这两种模式,同时预留了相应硬件及软件接口,可方便实现其它模式。

A 模式和C 模式询问信号格式如图2所示[1],包含3个脉冲P1、P2、P3。P1、P3脉冲经和波束辐射,P2脉冲经全向波束辐射。

图2中,P1、P2、P3脉冲宽度皆为(0.8±0.1)μs。P1P2脉冲间隔为(2±0.15)


相关文章

  •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
  • 2004年3月第26卷 第3期 文章编号:1001 506X(2004) 03 0288 0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Mar. 2004Vol 26 No 3 宽带宽角扫描 ...查看


  • 雷达-电子战-通信一体化概论
  • 雷达-电子战-通信一体化概论> 开放分类:书籍通信 编辑词条分享   1 内容简介 2 图书目录 图书封面 <雷达-电子战-通信一体化概论>是近代多传感器系统变革的新技术和新体制的集中体现,代表未来作战平台多传感器系统 ...查看


  • 雷达方程原理
  • 一. 雷达方程 简单形式的雷达方程:R max =(1) 接收机噪声 除系统热噪声引起的噪声功率之外,接收机会产生一定的噪声输出,要引入噪声系数 F n = N out kT 0BG a = S in /N in S out /N out ...查看


  • 顶板三坐标雷达
  • 顶板三坐标雷达:该雷达是苏联(俄罗斯)著名的MR710三坐标雷达,绰号叫做"顶板",相当形象,平时担负全舰的对空搜索警戒任务,在战时,它的主要任务是向SA-N-7导弹武器系统所属的两个目标分配台转送目标点迹.雷达天线是由 ...查看


  • 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结构设计研究_王雁
  • 电子机械工程 14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009年第25卷第6期2009. V o l . 25N o . 6 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关键技术结构设计研究 ...查看


  • 国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综述
  • 国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综述 孙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北京100080)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能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全天 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对地观测,这对于观测长年受云覆盖的地区尤 ...查看


  •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灵_军用微电子技术
  •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技术(十) ・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灵 ---军用微电子技术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所 兵器的发展在经历了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后,现在正进入信息兵器时代.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和信息武器装备化,其核心是大规 ...查看


  •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关键技术初探_李秋生
  • 控制与制导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关键技术初探 李秋生 摘 要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有 波束扫描灵活.空间功率和时间资源分配可控等传统雷达导引头所没有的优点.在分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选取的基础上, 方案, 网络的收发一体化设计.捷联去耦以及导引头 ...查看


  • 联合无线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当前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 联合无线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当前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摘要 本文回顾并讨论了多种联合无线电通信与雷达遥感系统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当前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系统是根据它们的调制波形和双工模式来分类的.每个类别的系统各有其显著的优缺点.几种演示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