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达州新论2013.2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摘

要]三十年来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带来了数字上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而这必然催生我国城镇化发展模

式的反思与转型。城镇化不能再是片面追求城镇面积、城镇人口比率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造城”,以及缺乏产业支撑、丧失人口集聚能力的“空城”;而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为目的,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乡村城市化”以及人们“居住在乡村享受城市的文明”,而不是消灭乡村的运动以及“农民的被终结”。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这一数据向世人告知了一个历史性的奇迹,标志着我国城乡结构的历史转变。与此同时,数字繁荣的背后,频频涌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贫富分化、阶层分化等现象,对环境承载、社会管理、政权稳定甚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直面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存在的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个中心,切实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路子,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创新与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我国的城镇化才能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农民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实现“城镇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

发展更重要,为城镇化正名即在为城镇化指明道路与方向。

(一)那些我们走过的误区

毫无疑问,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小城镇建设,到十六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二元正在趋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中国”也逐渐在走向“城市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保障水平、文明程度也在逐步推进;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加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而且中西部也呈提速态势,全国范围内人口和经济的聚集能力在不断加强。2011年底,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一数字的繁荣,足以说明城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自豪。然而,这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不清、政绩驱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

一、为城镇化正名

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1. 数字繁荣的虚与实。从人口数量的城镇化状况来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围绕问题而展开探索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当问题明确了,探究过程才有方向。对城镇化这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探究必须先明确问题,必须搞清楚城镇化“是什么”的问题,城镇化如何发展这个“怎么办”的问题,建立在“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城镇化“是什么”比怎么

看,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2012年又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仔细看看这一比率的计算,通常是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如此看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明显被高估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

经济建设

人,那么,51.27%的城镇人口中必然包括了只是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但并未真正享受市民待遇的2.5亿农民工。同时,按照51.27%的城镇化率来算,全国城镇人口应为6.9亿;但用总人口13.5亿减去9.3亿的农村户籍人口,全国城镇人口实际只有4.2亿,两者相差竟高达2.7亿,这是城镇化率的“一虚”。城镇化率的“二虚”是指51.27%中还包括了被人为拉高的“半城镇化”部分。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行政级别,争取更多权力资源支配,便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县改市(区) 、乡改镇,扩大了城镇人口比重,农民顷刻间“被市民”了。[1]如此看来,城镇化在数字上的突飞猛进,存在着一定的虚高,这才是确有的“实”。

从土地面积的城镇化状况来看,在“造大城”、“建新区”的浪潮下,新世纪初的十年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城镇面积的扩张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逐渐演变为建几座城、盖几幢大楼、修几条宽阔的公路、打造几个漂亮的广场等就一蹴而就的事情。城市越来越大了,建筑物越来越漂亮了,然而,人们的住房、交通出行、就医、入学等等却变得更加不易,城市建设的奢华与人们的基本需求渐行渐远。

2. 认识不清、政绩驱动的偏差。近些年来,在城镇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不少地区有了明确的方向,创新发展、积极尝试。然而,也不乏有些地区由于认识不清、政绩驱动,出现了偏差,给城镇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偏重开发建设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规划的“空城化”现象,不能科学“筑巢”,引不来“金凤凰”,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最终留下了“空城”;部分地区缺乏对城镇化的正确认识,热衷于打造城镇“盆景”,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堆积出来的“示范镇”,最终也是个“花架子”,好看但发展却难为继;众多地区在政绩驱动下,追求“数字”,“跑步造成”,忽视农民主体地位和选择权,众多农民“被上楼”,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最终图政绩伤了民利,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怨载道,城镇化道路步履维艰。

城镇在为谁而建,城镇化的目的是什么?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2]

(二)城镇化的内涵及其根本规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中央高层吹的这股风大有纠偏而指路之意。城镇化建设不再是人口数量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是要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转向才真正触及到了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暗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实际运用。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产业新城

劳动实践活动把人从动物中区分了出来,随着生产力二、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1. 城镇化的内涵: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城镇化的理解,学界从不同的视角有很多界定,诸多观点把城镇化视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在此,我比较赞同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的观点,他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中改院改革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城镇化的定义更应该着眼于人,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达到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法治化、公平化的水平,而不管他住在城市还是乡村。”[3]把城镇化建设的立足点根植于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这就暗合了城镇化的根本宗旨,即让人们过美好生活。

2. 城镇化的根本规律:产业支撑。城镇化这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城镇化必须依靠工业化,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城市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城市作为一种空间载体,其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纵观历史发展,可以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历程,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依托产业,脱离产业基础的城镇建设注定是“空中楼阁”。

达州新论2013.2

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力量,最活跃、最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便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手推磨结束了原始社会,带来了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推翻了封建社会,带来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市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分工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生产工具,其不断革新是分工产生的基础,分工产生以后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

[4]

了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两率”比重,他认为,中国面临着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状况。城镇化本来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要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空间。但是,当前我们的城镇化却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资源与环境压力、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短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攀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角色再造等等,给城镇化的推进和城镇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挑战;同时,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居民待遇,他们的生活现状对社会的稳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十分紧迫。因此,必须加快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确认农民的土地权利,逐步取消剥夺农民土地的征地环节,切断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动力机制,从而防止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城镇化”现象再度出现;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让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与健康发展,必须依靠顶层设计,改善生产关系,从而现实城镇化由“化地”到“化人”的转变。

分工越精细,生产力水平越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会

带来更大的分工。“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5]城市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6]城乡之间的对立,则说明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高。要消除城乡对立,只有提高社会生产力。

城镇化便是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依托产业支撑,夯实经济基础。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不断充实,通过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和创业,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城市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不断增强又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产业新城,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健康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二)生产关系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深化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爆发革命。“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何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每一次不免都要爆发为革命。”[7]这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总结的历史经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在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这一历史规律,深化改革,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撰文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们生活的更富裕,更幸福。因此,身份的转变、居住环境的改善不是城镇化的标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城镇化的关键。

(一)农民只是一种职业的区分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后来,随着机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来临,农业和工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逐步减少,质量却逐步提高;分工的愈加精细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扩大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流通、服务等第三产业转移。今天,社会生产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以及现代生产方式向乡村和农业生产的渗透,使得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因此,城镇化不是要去消灭乡村,消灭农民,而是随

经济建设

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改变农业劳动者的劳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只是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称谓,是一种职业。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也没有工人一定就比农民幸福的道理。城镇化不应是“消灭乡村”、“消灭农民”的一场运动;真正的城镇化,农民不会“被终结”,通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他们的收入将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乡村的面貌也会随之改变,乡村将会更加美好、更加文明。

(二)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城镇化的关键

从农民到市民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据调查显示,很多农民却不愿意,同时还出现了“被市民化”的现象。市民化从一个积极主动的理想追求变成了个个“农民被终结”、“被上楼”的闹剧。这一现状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农民的理想追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一个市民户籍身份。因此,解决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将会涌入城市,其余的人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涌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失去了土地,已经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况,由他们能否成功转移生产方式和能否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所决定。因此,城镇发展以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为目标,同时,必须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农业转移人口免去后顾之忧。另一部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政府需要各方面大力扶持,实现农业

(作者系中共通川区委党校助教、硕士)责任编辑:薛宗保

参考文献:

[1]翁仕友. 清障城镇化[J].财经,2013(5).

[2]于猛. 城镇化应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N].人民日报,2012-12-3.

[3]许耀桐. 公共政策的调整非常迫切[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420.html,2012-09-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3.[8]法・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 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1.

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完善乡村基础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人们生活在乡村享受城市的文明。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说过:“乡镇在经过一个让人以为已死去的休克时期之后,重新获得了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8]可见,城镇化的发展,不会是“消灭农民”、“消灭乡村”的运动。相反,城镇化为农民生活方式和乡村面貌的改变提供了可能。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将会催生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而乡村也不会因此消灭,她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但她会以新的方式,更文明的形态而存在。

达州新论2013.2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摘

要]三十年来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带来了数字上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而这必然催生我国城镇化发展模

式的反思与转型。城镇化不能再是片面追求城镇面积、城镇人口比率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造城”,以及缺乏产业支撑、丧失人口集聚能力的“空城”;而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为目的,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乡村城市化”以及人们“居住在乡村享受城市的文明”,而不是消灭乡村的运动以及“农民的被终结”。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这一数据向世人告知了一个历史性的奇迹,标志着我国城乡结构的历史转变。与此同时,数字繁荣的背后,频频涌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贫富分化、阶层分化等现象,对环境承载、社会管理、政权稳定甚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直面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存在的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个中心,切实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路子,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创新与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我国的城镇化才能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农民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实现“城镇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

发展更重要,为城镇化正名即在为城镇化指明道路与方向。

(一)那些我们走过的误区

毫无疑问,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小城镇建设,到十六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二元正在趋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中国”也逐渐在走向“城市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保障水平、文明程度也在逐步推进;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据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加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而且中西部也呈提速态势,全国范围内人口和经济的聚集能力在不断加强。2011年底,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一数字的繁荣,足以说明城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自豪。然而,这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不清、政绩驱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

一、为城镇化正名

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1. 数字繁荣的虚与实。从人口数量的城镇化状况来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围绕问题而展开探索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当问题明确了,探究过程才有方向。对城镇化这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探究必须先明确问题,必须搞清楚城镇化“是什么”的问题,城镇化如何发展这个“怎么办”的问题,建立在“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上。城镇化“是什么”比怎么

看,我国的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2012年又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仔细看看这一比率的计算,通常是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如此看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明显被高估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超过2.5亿

经济建设

人,那么,51.27%的城镇人口中必然包括了只是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但并未真正享受市民待遇的2.5亿农民工。同时,按照51.27%的城镇化率来算,全国城镇人口应为6.9亿;但用总人口13.5亿减去9.3亿的农村户籍人口,全国城镇人口实际只有4.2亿,两者相差竟高达2.7亿,这是城镇化率的“一虚”。城镇化率的“二虚”是指51.27%中还包括了被人为拉高的“半城镇化”部分。一些地区为了提高行政级别,争取更多权力资源支配,便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县改市(区) 、乡改镇,扩大了城镇人口比重,农民顷刻间“被市民”了。[1]如此看来,城镇化在数字上的突飞猛进,存在着一定的虚高,这才是确有的“实”。

从土地面积的城镇化状况来看,在“造大城”、“建新区”的浪潮下,新世纪初的十年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城镇面积的扩张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逐渐演变为建几座城、盖几幢大楼、修几条宽阔的公路、打造几个漂亮的广场等就一蹴而就的事情。城市越来越大了,建筑物越来越漂亮了,然而,人们的住房、交通出行、就医、入学等等却变得更加不易,城市建设的奢华与人们的基本需求渐行渐远。

2. 认识不清、政绩驱动的偏差。近些年来,在城镇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不少地区有了明确的方向,创新发展、积极尝试。然而,也不乏有些地区由于认识不清、政绩驱动,出现了偏差,给城镇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地方出现了偏重开发建设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规划的“空城化”现象,不能科学“筑巢”,引不来“金凤凰”,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最终留下了“空城”;部分地区缺乏对城镇化的正确认识,热衷于打造城镇“盆景”,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堆积出来的“示范镇”,最终也是个“花架子”,好看但发展却难为继;众多地区在政绩驱动下,追求“数字”,“跑步造成”,忽视农民主体地位和选择权,众多农民“被上楼”,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最终图政绩伤了民利,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怨载道,城镇化道路步履维艰。

城镇在为谁而建,城镇化的目的是什么?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2]

(二)城镇化的内涵及其根本规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中央高层吹的这股风大有纠偏而指路之意。城镇化建设不再是人口数量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是要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转向才真正触及到了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暗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实际运用。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产业新城

劳动实践活动把人从动物中区分了出来,随着生产力二、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1. 城镇化的内涵: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城镇化的理解,学界从不同的视角有很多界定,诸多观点把城镇化视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在此,我比较赞同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的观点,他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中改院改革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城镇化的定义更应该着眼于人,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达到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法治化、公平化的水平,而不管他住在城市还是乡村。”[3]把城镇化建设的立足点根植于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这就暗合了城镇化的根本宗旨,即让人们过美好生活。

2. 城镇化的根本规律:产业支撑。城镇化这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城镇化必须依靠工业化,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城市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城市作为一种空间载体,其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纵观历史发展,可以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历程,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依托产业,脱离产业基础的城镇建设注定是“空中楼阁”。

达州新论2013.2

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力量,最活跃、最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便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手推磨结束了原始社会,带来了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推翻了封建社会,带来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市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分工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生产工具,其不断革新是分工产生的基础,分工产生以后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割的。”

[4]

了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两率”比重,他认为,中国面临着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状况。城镇化本来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要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空间。但是,当前我们的城镇化却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资源与环境压力、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短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攀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角色再造等等,给城镇化的推进和城镇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挑战;同时,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居民待遇,他们的生活现状对社会的稳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十分紧迫。因此,必须加快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确认农民的土地权利,逐步取消剥夺农民土地的征地环节,切断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动力机制,从而防止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城镇化”现象再度出现;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让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与健康发展,必须依靠顶层设计,改善生产关系,从而现实城镇化由“化地”到“化人”的转变。

分工越精细,生产力水平越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会

带来更大的分工。“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5]城市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6]城乡之间的对立,则说明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高。要消除城乡对立,只有提高社会生产力。

城镇化便是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依托产业支撑,夯实经济基础。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不断充实,通过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和创业,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城市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不断增强又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产业新城,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健康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二)生产关系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深化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爆发革命。“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何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每一次不免都要爆发为革命。”[7]这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总结的历史经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在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这一历史规律,深化改革,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撰文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改变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们生活的更富裕,更幸福。因此,身份的转变、居住环境的改善不是城镇化的标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城镇化的关键。

(一)农民只是一种职业的区分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后来,随着机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来临,农业和工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逐步减少,质量却逐步提高;分工的愈加精细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扩大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流通、服务等第三产业转移。今天,社会生产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以及现代生产方式向乡村和农业生产的渗透,使得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因此,城镇化不是要去消灭乡村,消灭农民,而是随

经济建设

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改变农业劳动者的劳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只是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称谓,是一种职业。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也没有工人一定就比农民幸福的道理。城镇化不应是“消灭乡村”、“消灭农民”的一场运动;真正的城镇化,农民不会“被终结”,通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他们的收入将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乡村的面貌也会随之改变,乡村将会更加美好、更加文明。

(二)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城镇化的关键

从农民到市民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据调查显示,很多农民却不愿意,同时还出现了“被市民化”的现象。市民化从一个积极主动的理想追求变成了个个“农民被终结”、“被上楼”的闹剧。这一现状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农民的理想追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一个市民户籍身份。因此,解决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将会涌入城市,其余的人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涌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失去了土地,已经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况,由他们能否成功转移生产方式和能否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所决定。因此,城镇发展以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为目标,同时,必须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农业转移人口免去后顾之忧。另一部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政府需要各方面大力扶持,实现农业

(作者系中共通川区委党校助教、硕士)责任编辑:薛宗保

参考文献:

[1]翁仕友. 清障城镇化[J].财经,2013(5).

[2]于猛. 城镇化应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N].人民日报,2012-12-3.

[3]许耀桐. 公共政策的调整非常迫切[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420.html,2012-09-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3.[8]法・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 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1.

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完善乡村基础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让人们生活在乡村享受城市的文明。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说过:“乡镇在经过一个让人以为已死去的休克时期之后,重新获得了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生命力。”[8]可见,城镇化的发展,不会是“消灭农民”、“消灭乡村”的运动。相反,城镇化为农民生活方式和乡村面貌的改变提供了可能。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将会催生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而乡村也不会因此消灭,她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但她会以新的方式,更文明的形态而存在。


相关文章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沈北新区转型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 张建军,宫远山,王 玲,王柄荃,李佳阳 [摘 要]目前沈阳市战略性新形势和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促成了新区转型的条件,拉开了沈阳北部区域联动发展的帷幕,且随着城市空间向北拓展核心区的趋势,使沈北新区面临新的 ...查看


  • 区域规划的反思--基于珠三角的探讨-0915
  • 区域规划的反思--基于的探讨 1.当前区域规划的特征2.三个反思 3.三个转变及建议 1.当前区域规划的特征 区域发展的问题 24项 17项 7项7项 东部地区国土面积 --2005年至今各类"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 ...查看


  • 城市规划经验教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城市规划经验教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专家表示,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城镇化的科学规划有重要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不科学,一方面是城市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城市规模越摊越大: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城市承载的功能过多,这是目前城 ...查看


  • 城镇化进程中的交通运输问题研究
  •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运输进步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加剧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城市运输需求与土地资源间的矛盾等.经过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应对措施,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等,以满足大 ...查看


  •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_杨阳
  • 2015.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Sponge City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 A Review on Sponge City 杨 阳1 林广思2 Yang Yang Lin Guangsi 摘要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王海娟: 中西部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政治与经济后果
  • 王海娟:中西部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政治与经济后果 [ 作者:王海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更新时间:2015-12-07  ] --以成都市泉镇为例 摘要:受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安排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演变为以& ...查看


  •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首先,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实现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 ...查看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问题与反思
  • 保险市场 证券保险 Capital&Insurance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问题与反思 王汝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中央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也形成了各具千秋的农民工养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