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人格

  讨论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各种新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揉进了浓重的商业文化色彩。在这种变革中,新生代大学生被迫或自愿地接受了商业文化的洗礼,同时骨子里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这种变化中,大学生表现出一种自卑感和自尊心矛盾冲突的浮躁情绪。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过高评价的逐渐退潮,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在个性的张扬与丧失中不知所措。商业文化的本质是功利性,人人渴望在商业社会中获得功利的占有,如金钱、地位、名誉等。当代大学生便是在这种商业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中,为强烈的占有欲望和急功近利的冲动所主宰,由此丧失其尚不坚定的主体性。大学生在渴望成功和害怕失败的躁动中,表现出自卑与自尊、焦灼与迷惘的矛盾和情绪。同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拥有各种“大学生”头衔的人急剧增多,不可否认,教育的普及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知识贬值”一说是站不住脚的,与其说是知识贬值,不如说是大学文凭贬值。所以,在商业文化中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对校徽已不再感兴趣,不再为此而自豪。  学生等于幼稚,这似乎已成共识。“幼稚”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总是难免,其含意主要是指不谙世事人情,不善处理各种事务。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以求成功,也是一种能力和知识。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似乎总是较他国学生要多一份“幼稚”?这似乎只能从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中得到解释: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和教学方法的不当。  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人”是文明修养的体现者,其行为以知书达理、举止高雅为特征。今天,传统文化同样赋予了大学生这些特征,这实际是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大学生”意味着较普通公民多一份责任和义务,这似乎是令人奇怪的,社会中其他公民对于文明举止似乎可有可无,而大学生“读书人”的文明修养则必不可少,这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自己作恶人而要别人作好人,自己破坏规则而要别人遵守规则。与此同时,又将人人都想成比自己恶上百倍,自己总是好人难当,满腹委屈。在此基础上,人便有了双重人格:身份感极强而又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不同的行为,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们也是“好人难当,恶人好做”,戴上校徽是温文尔雅,摘下校徽是厚脸黑皮,这与普通国人在一个熟悉的人群中表现出谦恭礼让,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则可鲁莽行事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肯定,在一个缺乏信仰的人群中,言行缺乏逻辑一致性和双重人格是必然的。  客观地说是否佩戴校徽并不重要,但是校徽的消失却折射出当今社会变迁和踪影,不能不令人深思。我认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赖于这个社会中科学知识的进步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社会公民都应在追求文明与进步中提高自身素质。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在校园中应得到遏制,而追求知识与真理,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才是大学生和其他公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讨论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各种新的价值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揉进了浓重的商业文化色彩。在这种变革中,新生代大学生被迫或自愿地接受了商业文化的洗礼,同时骨子里仍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这种变化中,大学生表现出一种自卑感和自尊心矛盾冲突的浮躁情绪。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过高评价的逐渐退潮,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在个性的张扬与丧失中不知所措。商业文化的本质是功利性,人人渴望在商业社会中获得功利的占有,如金钱、地位、名誉等。当代大学生便是在这种商业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中,为强烈的占有欲望和急功近利的冲动所主宰,由此丧失其尚不坚定的主体性。大学生在渴望成功和害怕失败的躁动中,表现出自卑与自尊、焦灼与迷惘的矛盾和情绪。同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拥有各种“大学生”头衔的人急剧增多,不可否认,教育的普及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知识贬值”一说是站不住脚的,与其说是知识贬值,不如说是大学文凭贬值。所以,在商业文化中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对校徽已不再感兴趣,不再为此而自豪。  学生等于幼稚,这似乎已成共识。“幼稚”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总是难免,其含意主要是指不谙世事人情,不善处理各种事务。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中,善于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以求成功,也是一种能力和知识。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似乎总是较他国学生要多一份“幼稚”?这似乎只能从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中得到解释: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和教学方法的不当。  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人”是文明修养的体现者,其行为以知书达理、举止高雅为特征。今天,传统文化同样赋予了大学生这些特征,这实际是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大学生”意味着较普通公民多一份责任和义务,这似乎是令人奇怪的,社会中其他公民对于文明举止似乎可有可无,而大学生“读书人”的文明修养则必不可少,这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自己作恶人而要别人作好人,自己破坏规则而要别人遵守规则。与此同时,又将人人都想成比自己恶上百倍,自己总是好人难当,满腹委屈。在此基础上,人便有了双重人格:身份感极强而又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不同的行为,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们也是“好人难当,恶人好做”,戴上校徽是温文尔雅,摘下校徽是厚脸黑皮,这与普通国人在一个熟悉的人群中表现出谦恭礼让,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则可鲁莽行事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肯定,在一个缺乏信仰的人群中,言行缺乏逻辑一致性和双重人格是必然的。  客观地说是否佩戴校徽并不重要,但是校徽的消失却折射出当今社会变迁和踪影,不能不令人深思。我认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赖于这个社会中科学知识的进步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社会公民都应在追求文明与进步中提高自身素质。急功近利的商业文化在校园中应得到遏制,而追求知识与真理,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才是大学生和其他公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人身权的民法保护]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人身权的民法保护 姓 名:学 校:学 号: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进行,公民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人身 ...查看


  • 浅谈人身权
  • 浅谈人身权 姓名:李彦峰 学号:[1**********] 班级:10级思政二班 一. 人身权的含义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是中国公民和法人 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人身权 ...查看


  • 公司的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 法律常识 公司诉讼主体的确定: 一.股东权确权纠纷诉讼当事人的确定 1.如果股东与公司之间发生股东权争议的一般情况下,以股东及公司为诉讼主体,即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股东为原告,公司为被告.如果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就股东资格发 ...查看


  • 论配偶权的性质和内容(罗思荣)
  • 论配偶权的性质和内容 罗思荣 杭州师范学院 法学院教授 上传时间:2008-6-21 关键词: 配偶权/配偶人身权/身份利益支配权/身份利益请求权 内容提要: 配偶权是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的一项综合性权利, 包括配偶人身权和配偶财产权.配偶人 ...查看


  • 论人格权的本质
  • 论人格权的本质 --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 尹田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上传时间:2003-5-12 浏览次数:8956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键词: 人格/人格权/权利能力 内容提要: 自然人人格是由宪法赋予自然人的一般法律地 ...查看


  • 将实际控制人纳入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中的法律思考_法学荟萃_
  • 在中国的公司实践中,实际控制人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其滥用控制权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因此,中国<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时,就以成文法方式明确了实际控制人的概念和一些规制措施,如<公司法>第16.21. 125. 217条 ...查看


  • 夫妻人身关系比较研究
  • 夫妻人身关系比较研究 [摘 要]夫妻人身关系制度是调整夫妻双方在婚姻家庭中的人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制度,是婚姻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夫妻人身关系立法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现行夫妻 ...查看


  • 论精神损害赔偿
  •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立.与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活于外在的物质世界,也活于内在的精神世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日益关注自身的存在.这种关注不仅体现于外部即物质生活的满足,更体现于内部即精神生 ...查看


  • 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 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 --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 檀传宝 [摘要] "公民"和"公民教育"概念均非一成不变的固定范畴,其内涵的演变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 ...查看


  • 法律相关论文-论生育权[1]
  • 生育权问题研究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大量与生育权相关的难题, 如生育权的主体归属.生育权的权能和限制.生育权侵权的认定机制救济等等, 探究这个问题的核心--生育权到底是什么权利.虽然人格权和身份权都是非财产权利, 有其相似处, 但是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