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财政预决算报告

关于嵊州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摘要)

嵊州市财政局

一、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认真落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坚持依法治税理财,深化财税改革,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7868万元,完成预算的113.9%,比上年增长27.6%。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5.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为:增值税收入(25%部分)3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营业税收入39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8%;企业所得税收入(40%部分)17743万元,比上年增长22.5%;个人所得税收入(40%部分)9227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1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房产税收入7521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他工商税收入22818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收入18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7.8%;专项收入5287万元,比上年增长31.7%。

1

2011年财政支出231803万元(含上年结转、省级拨款、地方政府债券),比上年增长17.0%。

主要支出项目的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国防支出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公共安全支出1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教育支出70802万元,比上年增长23.1%;科学技术支出10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3.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71万元,比上年增长60.1%;医疗卫生支出175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4%;环境保护支出2141万元,比上年下降53.2%(主要是由于省专项补助减少302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91万元,比上年下降45.9%(主要是上年度有政府性债券4900万元,本年度没有);农林水事务支出2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交通运输支出1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85万元,比上年下降35.6%(主要是由于省专项补助减少274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3%;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714万元,比上年增长57.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77万元,比上年增长56.0%;住房保障支出2625万元,比上年增长68.7%;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4%。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11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和省税收净返还、上年结余、中央和省各项补助,以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扣除上解支出、本级支出以及结转下年支出款项,预计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二、2011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积极探索生财之道,财源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不断强化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培育全市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做“大”。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奖励补助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引导企业做“优”。强化“亩产税收”理念,推行财政奖补政策与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挂钩办法,引导企业增“效”。及时兑现2010年度工业、商贸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政策扶持资金8400多万元,增强财税与经济互动效果。支持加快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新增分离服务业企业8家,35家已分离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入库税款分别增长36.4%和36.2%,实现了“双丰收”。

切实调动金融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及时审核发放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企业拓展业务。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支持瑞丰村镇银行发展。对农村住房保险实行政策性补助,引导全市20.9万户农户参保。全年对金融企业的激励资金近2000万元,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积极向上争取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在项目申报阶段,严格对照上级项目申报要求组织核查,并主动与上级部门搞好沟通和协调;在资金审核拨付阶段,实行跟踪问效,确保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全年累计向上争取企业专项扶持资金6800万元,为嵊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不断创新聚财之方,征收管理得到新加强

致力于加强税源管理。以税源间接控管为核心,结合税源管理员制度,构建高效便捷的征管模式。全面监控全市重点行业,单设台帐,动态管理,夯实数据管理基础。加强与国税、工商等部门的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办理税 3

务登记证和税务注销业务,共享涉税信息。

致力于深化分税种管理。出台个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将土地评估增值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杜绝逃税行为。开展房产税税源清查,根据容积率将土地纳入房产税计税依据,增加入库税款。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新政,进一步公平内外资企业税负。推广应用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软件,开展营业税专项辅导。加快应用存量房评税技术,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征管。细化非税收入管理,全市291家执收单位和7家代理银行全部进入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100%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致力于规范税收秩序。探索刚柔并济的“和谐稽查”模式,在打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执法服务,引导企业化解涉税风险,发挥惩戒威慑与教育引导的双重作用。加快地税与国税在稽查方面的合作步伐,共享“第三方”信息平台资源,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

(三)理性把握用财之度,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

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执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并规范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督管理,拨付补贴资金3500多万元, 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落实专项资金2100多万元,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安排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200多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800多万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4600多万元,支持中心村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放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和家 4

电下乡补贴2000多万元,促进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加大教育和文化投入。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600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安排义务教育免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3800多万元,保障义务教育发展。落实困难学生助学和爱心营养餐经费、职高学生生活补助经费、义务教育免教科书经费3200多万元, 惠及73000多名学生。支持开通323条农村中小学放心班车线路,7700多名学生受益。保证“校安工程”资金,确保中小学校校园安全。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拨付以奖代补资金160多万元,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促进越剧事业加快发展。

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投入。投入12300多万元,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基础养老金从每月60元提高到80元,并每月新增20元养老补贴,高龄补贴对象从90岁提前到80岁。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400多万元,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从人均392元提高到465元、农村从人均292元提高到335元。投入13800多万元,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人均210元提高到4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人均450元提高到800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从人均20元提高到25元,累计支出2100多万元。投入财政资金11800多万元,保障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夯实理财之基,财税改革取得新进展

稳步推进“三个子”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科目,夯 5

实预算编制基础,强化政府公共预算编制管理。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作为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网上公开2011年度总预算,接受公众监督。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扩面改革。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小额现金账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率达100%。出台《嵊州市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对64家预算单位首先实施公务卡改革,为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积累了经验。

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改革。实行专项资金预期绩效目标管理,做到有项目实施计划,有项目绩效目标,有项目支出明细预算,并对预期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整合规范力度,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相继出台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农业和社会事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切块专项资金管理。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涉及16个部门、37个项目、2.1亿元财政资金,强化了全市各部门“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但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结构不够合理,财力增长后劲不足;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共财政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防范和化解财税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6

三、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国民经济预期指标,我市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实干兴市”的工作基调,依法治税理财,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9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预计我市2012年地方财政可用财力为236800万元,其中当年市本级可用财力200000万元(含固定结算补助、省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补助),省补专项资金36800万元(按上年补助实绩估算)。拟安排财政支出预算2368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2000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含地方政府债券4000万元)增长13.3%,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4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5.9%,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农林水事务支出拟安排18200万元,增长13.0%,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000万元,同口径增长20.5%;教育支出拟安排64100万元,增长13.5%,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3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9.8%;科学技术支出拟安排8820万元,增长16.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拟安排4240万元,增长1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拟安排22100万元,增长16.3%。

四、2012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着眼“促进发展”抓导向,提升支撑力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梳理、整合财政奖补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及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 7

向作用,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服务业分离和提升发展。落实支持嵊商回归投资创业、发展“总部经济”等配套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回归。优化投资结构,大力促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建设”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提高三大主导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科技含量,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探索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税收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调节作用。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不折不扣执行好上级部门相继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等政策,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负担。依法及时做好困难企业的减免税、缓缴税款审批工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难、解困。完善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建设和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加强涉税风险指引和政策服务,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努力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针对复杂严峻的组织收入形势,将“稳收入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大做优财政蛋糕,提升政府调控能力。密切关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房产税改革试点等重大税制改革进程,提前分析、测算相关改革进一步实施对地方财政收入、征收管理及行业经济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及早制定应对预案。依托“信息管税”提高征管效率,强化各类税费管理,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完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集政策,强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住房资金和彩票公益金管理,拓展国有资源(资产)性收入征收渠道,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切 8

实提升地方可用财力水平。

(二)着眼“保障民生”抓统筹,提升落实力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贯彻国家、省、市教育中长期规划,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达到目标比例。扩大教育支出分类改革试点,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机制,支持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资产财政财务监管新机制。实施越剧繁荣工程,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适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推进基本医疗城乡统筹。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统筹保障制度建设,逐步缩小群体之间差距。继续实施好新个人所得税法,切实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多渠道筹措就业资金,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等相关群体的就业扶持工作,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好《社会保险法》及配套政策,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险费长效征缴机制。健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扩大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受助面,全面推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制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

统筹激励引导机制,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加大市财政对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山区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 9

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能力。结合中心镇建设,实行分类管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统筹职能。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水利改革发展等重点领域建设,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进农业增产提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条件改善。

(三)着眼“科学理财”抓改革,提升创新力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支出标准体系、预算定额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事业单位供给方式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合理安排基金收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强化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资料,探索构建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扩大公务卡试点范围,在全市预算单位全面推行个人公务卡和单位公务卡制度,实现公务卡制度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市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

深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完善财政财务管理业务工作规范,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档次。发挥乡镇财政职能,推进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工作。对乡镇财政的财政财务管理实行精细化考核,把预决算、涉农资金的发放、国有资产管理等纳入考核范围,以考核促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10

(四)着眼“加强监管”抓机制,提升监督力

健全财税运行机制。强化各项财政管理基础工作,理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健全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完善“三位一体”财政组织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加快专项资金整合。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建设,依托地税信息系统,全面梳理税务征、管、查各个执法环节和程序,编制执法流程图,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健全财政信息公开机制。充分认识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工作主动性,未雨绸缪,扎实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夯实公开基础。准确把握有关基础数据口径,规范审查程序,落实审查责任,严格依法公开。今年安排林业局、科技局、文广新局、发改局、药监局等五家单位的部门预算“上会”接受代表们的审查。今后将按照规定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健全政府性债务监管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政府性债务月报、季报、年报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动态掌握全市政府性债务规模。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偿债准备金规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五)着眼规范秩序抓管理,提升执行力

强化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全国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财税制度体系,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后续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提高财税法治化水平。规范财税行政强制行为,依法处理财税行政争议。继续开展行 11

业税收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积极开展企业发票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着力维护税法刚性,营造公正、公平的税收执法环境。

强化信息管税。全面推广应用《税友龙版》软件,进一步提高后台信息数据增值利用率,以“信息管税,数据大集中”为契机,人机互动,增强执法刚性。扩充信息容量,对外推进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拓展横向联网部门范围;对内深化“五位一体”税源管理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抓大、评中、定小”为抓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实施税源分类分级管理。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等行业纳税评估工作,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推行税源信息的“一户式”管理和数据动态化管理,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加强收入调查分析,及时掌控税源变化,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强化预算执行。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管理,加强采购需求的审核监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12

关于嵊州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摘要)

嵊州市财政局

一、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认真落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坚持依法治税理财,深化财税改革,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7868万元,完成预算的113.9%,比上年增长27.6%。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5.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的完成情况为:增值税收入(25%部分)3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营业税收入39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8%;企业所得税收入(40%部分)17743万元,比上年增长22.5%;个人所得税收入(40%部分)9227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1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房产税收入7521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他工商税收入22818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收入18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7.8%;专项收入5287万元,比上年增长31.7%。

1

2011年财政支出231803万元(含上年结转、省级拨款、地方政府债券),比上年增长17.0%。

主要支出项目的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国防支出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公共安全支出1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教育支出70802万元,比上年增长23.1%;科学技术支出10843万元,比上年增长23.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71万元,比上年增长60.1%;医疗卫生支出175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4%;环境保护支出2141万元,比上年下降53.2%(主要是由于省专项补助减少302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91万元,比上年下降45.9%(主要是上年度有政府性债券4900万元,本年度没有);农林水事务支出2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交通运输支出1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685万元,比上年下降35.6%(主要是由于省专项补助减少274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3%;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714万元,比上年增长57.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77万元,比上年增长56.0%;住房保障支出2625万元,比上年增长68.7%;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4%。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11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和省税收净返还、上年结余、中央和省各项补助,以及地方政府债券收入,扣除上解支出、本级支出以及结转下年支出款项,预计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二、2011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积极探索生财之道,财源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不断强化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培育全市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做“大”。落实好财税优惠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奖励补助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引导企业做“优”。强化“亩产税收”理念,推行财政奖补政策与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挂钩办法,引导企业增“效”。及时兑现2010年度工业、商贸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政策扶持资金8400多万元,增强财税与经济互动效果。支持加快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新增分离服务业企业8家,35家已分离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入库税款分别增长36.4%和36.2%,实现了“双丰收”。

切实调动金融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及时审核发放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企业拓展业务。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支持瑞丰村镇银行发展。对农村住房保险实行政策性补助,引导全市20.9万户农户参保。全年对金融企业的激励资金近2000万元,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积极向上争取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在项目申报阶段,严格对照上级项目申报要求组织核查,并主动与上级部门搞好沟通和协调;在资金审核拨付阶段,实行跟踪问效,确保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全年累计向上争取企业专项扶持资金6800万元,为嵊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不断创新聚财之方,征收管理得到新加强

致力于加强税源管理。以税源间接控管为核心,结合税源管理员制度,构建高效便捷的征管模式。全面监控全市重点行业,单设台帐,动态管理,夯实数据管理基础。加强与国税、工商等部门的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办理税 3

务登记证和税务注销业务,共享涉税信息。

致力于深化分税种管理。出台个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将土地评估增值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杜绝逃税行为。开展房产税税源清查,根据容积率将土地纳入房产税计税依据,增加入库税款。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新政,进一步公平内外资企业税负。推广应用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软件,开展营业税专项辅导。加快应用存量房评税技术,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征管。细化非税收入管理,全市291家执收单位和7家代理银行全部进入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100%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致力于规范税收秩序。探索刚柔并济的“和谐稽查”模式,在打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执法服务,引导企业化解涉税风险,发挥惩戒威慑与教育引导的双重作用。加快地税与国税在稽查方面的合作步伐,共享“第三方”信息平台资源,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

(三)理性把握用财之度,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

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执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并规范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督管理,拨付补贴资金3500多万元, 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落实专项资金2100多万元,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安排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200多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1800多万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4600多万元,支持中心村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放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和家 4

电下乡补贴2000多万元,促进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加大教育和文化投入。落实学前教育专项经费600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安排义务教育免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3800多万元,保障义务教育发展。落实困难学生助学和爱心营养餐经费、职高学生生活补助经费、义务教育免教科书经费3200多万元, 惠及73000多名学生。支持开通323条农村中小学放心班车线路,7700多名学生受益。保证“校安工程”资金,确保中小学校校园安全。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拨付以奖代补资金160多万元,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促进越剧事业加快发展。

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投入。投入12300多万元,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基础养老金从每月60元提高到80元,并每月新增20元养老补贴,高龄补贴对象从90岁提前到80岁。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400多万元,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从人均392元提高到465元、农村从人均292元提高到335元。投入13800多万元,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人均210元提高到4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人均450元提高到800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从人均20元提高到25元,累计支出2100多万元。投入财政资金11800多万元,保障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夯实理财之基,财税改革取得新进展

稳步推进“三个子”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科目,夯 5

实预算编制基础,强化政府公共预算编制管理。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作为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网上公开2011年度总预算,接受公众监督。

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扩面改革。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小额现金账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率达100%。出台《嵊州市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对64家预算单位首先实施公务卡改革,为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积累了经验。

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改革。实行专项资金预期绩效目标管理,做到有项目实施计划,有项目绩效目标,有项目支出明细预算,并对预期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整合规范力度,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相继出台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农业和社会事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切块专项资金管理。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涉及16个部门、37个项目、2.1亿元财政资金,强化了全市各部门“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但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结构不够合理,财力增长后劲不足;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共财政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防范和化解财税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6

三、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国民经济预期指标,我市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工业强市、实干兴市”的工作基调,依法治税理财,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9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预计我市2012年地方财政可用财力为236800万元,其中当年市本级可用财力200000万元(含固定结算补助、省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补助),省补专项资金36800万元(按上年补助实绩估算)。拟安排财政支出预算2368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2000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含地方政府债券4000万元)增长13.3%,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4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5.9%,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如下:农林水事务支出拟安排18200万元,增长13.0%,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000万元,同口径增长20.5%;教育支出拟安排64100万元,增长13.5%,剔除上年地方政府债券支出3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9.8%;科学技术支出拟安排8820万元,增长16.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拟安排4240万元,增长1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拟安排22100万元,增长16.3%。

四、2012年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着眼“促进发展”抓导向,提升支撑力

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梳理、整合财政奖补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发挥财税政策及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 7

向作用,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服务业分离和提升发展。落实支持嵊商回归投资创业、发展“总部经济”等配套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回归。优化投资结构,大力促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建设”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提高三大主导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科技含量,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探索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税收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调节作用。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不折不扣执行好上级部门相继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等政策,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负担。依法及时做好困难企业的减免税、缓缴税款审批工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难、解困。完善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建设和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加强涉税风险指引和政策服务,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努力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针对复杂严峻的组织收入形势,将“稳收入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大做优财政蛋糕,提升政府调控能力。密切关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房产税改革试点等重大税制改革进程,提前分析、测算相关改革进一步实施对地方财政收入、征收管理及行业经济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及早制定应对预案。依托“信息管税”提高征管效率,强化各类税费管理,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完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集政策,强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住房资金和彩票公益金管理,拓展国有资源(资产)性收入征收渠道,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切 8

实提升地方可用财力水平。

(二)着眼“保障民生”抓统筹,提升落实力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贯彻国家、省、市教育中长期规划,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达到目标比例。扩大教育支出分类改革试点,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机制,支持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资产财政财务监管新机制。实施越剧繁荣工程,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适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投入,推进基本医疗城乡统筹。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统筹保障制度建设,逐步缩小群体之间差距。继续实施好新个人所得税法,切实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多渠道筹措就业资金,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等相关群体的就业扶持工作,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好《社会保险法》及配套政策,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险费长效征缴机制。健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扩大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受助面,全面推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制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一体化住房保障体系。

统筹激励引导机制,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加大市财政对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山区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 9

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能力。结合中心镇建设,实行分类管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统筹职能。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水利改革发展等重点领域建设,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进农业增产提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条件改善。

(三)着眼“科学理财”抓改革,提升创新力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支出标准体系、预算定额体系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推进事业单位供给方式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合理安排基金收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强化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资料,探索构建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扩大公务卡试点范围,在全市预算单位全面推行个人公务卡和单位公务卡制度,实现公务卡制度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市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

深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完善财政财务管理业务工作规范,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档次。发挥乡镇财政职能,推进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工作。对乡镇财政的财政财务管理实行精细化考核,把预决算、涉农资金的发放、国有资产管理等纳入考核范围,以考核促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10

(四)着眼“加强监管”抓机制,提升监督力

健全财税运行机制。强化各项财政管理基础工作,理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健全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完善“三位一体”财政组织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加快专项资金整合。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建设,依托地税信息系统,全面梳理税务征、管、查各个执法环节和程序,编制执法流程图,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健全财政信息公开机制。充分认识财政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工作主动性,未雨绸缪,扎实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夯实公开基础。准确把握有关基础数据口径,规范审查程序,落实审查责任,严格依法公开。今年安排林业局、科技局、文广新局、发改局、药监局等五家单位的部门预算“上会”接受代表们的审查。今后将按照规定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健全政府性债务监管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政府性债务月报、季报、年报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动态掌握全市政府性债务规模。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大偿债准备金规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五)着眼规范秩序抓管理,提升执行力

强化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全国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财税制度体系,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后续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提高财税法治化水平。规范财税行政强制行为,依法处理财税行政争议。继续开展行 11

业税收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积极开展企业发票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工作,着力维护税法刚性,营造公正、公平的税收执法环境。

强化信息管税。全面推广应用《税友龙版》软件,进一步提高后台信息数据增值利用率,以“信息管税,数据大集中”为契机,人机互动,增强执法刚性。扩充信息容量,对外推进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拓展横向联网部门范围;对内深化“五位一体”税源管理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抓大、评中、定小”为抓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实施税源分类分级管理。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等行业纳税评估工作,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推行税源信息的“一户式”管理和数据动态化管理,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加强收入调查分析,及时掌控税源变化,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强化预算执行。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严格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管理,加强采购需求的审核监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12


相关文章

  • 关于滨州市2005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 关于滨州市2005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06年6月27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25次会议上 滨州市财政局局长 宋振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作关于2005年滨州市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 ...查看


  • 财政预算不是"国家秘密"
  • 10月16日,在接到李德涛等志愿者的申请之后,广州市财政局将2009年本级114个部门的预算全部放到网上,引发巨大关注.社会舆论赞扬的同时,也将"三公消费"等众多问题提了出来. 怎么评价广州与上海对待公开的不同态度?公众 ...查看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风,彰显了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如何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荡涤不良社会风气,重塑司法公信权威,代表们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示范执政新风,彰显了严抓作风.严惩腐败的坚定决心.<政府工作 ...查看


  •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报告
  • 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报告 有限公司沧州市分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于2005年3月9日至2005年3月10日对贵公司组织建设,由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Memo1竣工财务决算情况进行了审核.合理编制竣工决算报表. ...查看


  • 俄罗斯国家审计的特点
  • 作者:齐国生 审计观察 2003年11期 俄罗斯联邦和组成联邦的各州市的国家审计属于杜马,即俄罗斯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议会型.联邦和各州市的国家审计是俄罗斯境内唯一可以监督政府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草案真实性.合法性的机构.俄罗斯联邦和 ...查看


  • 杭州市萧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填表说明
  • 杭州市萧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清产核资报表填表说明 一.单位填报范围: 原则:1.区本级:2.独立核算:3.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 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五个平台.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 ①行政事业单位的填报范围要比部门决算范围要大, ...查看


  • 江苏省政府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
  • 苏政发[2007]2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了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起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 ...查看


  • 2013广州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及答案
  • 2013广州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及答案 1 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实施日期是(C) A 2012年1月1日 B 2012年2月7日 C 2012年4月1日 D 2012年6月1日 2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D) A 实施 ...查看


  • 采购管理之政府绿色采购报告
  • 采购管理实验报告 --河南省绿色采购情况 目录 一.政府绿色采购相关理论 ..................................................... 1 (一) 概念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