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称为繁殖。在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条件适合,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附图是大肠杆菌 E.coli.的分裂繁殖,可是费了俺好大的劲。^-^)

微生物处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繁殖速率也高;如果某一或某些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超出了生物可以适应的范围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抑制乃至杀灭作用。

二、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其细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开始有一短暂时间,细菌数量并不增加,随之细菌数目增加很快,既而细菌数又趋稳定,最后逐渐下降。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繁殖曲线,通常又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1)延迟期: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一般不立即进行繁殖,生长速度近于零。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细菌数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这段时间被称为延迟期,又称为迟缓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种龄、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有关。

(2)对数期:对数期又称指数期。这一阶段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

(3)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稳定期的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大多数芽孢细菌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如果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就应在此阶段收获,因这时细胞总数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时期。

(4)衰亡期:稳定期后如再继续培养,细菌死亡率逐渐增加,以致死亡数大大超过新生数,群体中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此阶段叫衰亡期。

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加大,于是表现为生长。简单地说,生长就是有机体的细胞组分与结构在量方面的增加。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基本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的增加,称为繁殖。在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条件适合,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育。(附图是大肠杆菌 E.coli.的分裂繁殖,可是费了俺好大的劲。^-^)

微生物处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繁殖速率也高;如果某一或某些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超出了生物可以适应的范围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抑制乃至杀灭作用。

二、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其细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开始有一短暂时间,细菌数量并不增加,随之细菌数目增加很快,既而细菌数又趋稳定,最后逐渐下降。如果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繁殖曲线,通常又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1)延迟期:少量细菌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一般不立即进行繁殖,生长速度近于零。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细菌数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这段时间被称为延迟期,又称为迟缓期、调整期或滞留适应期。处于延迟期细菌细胞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延迟期的长短与菌种、种龄、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有关。

(2)对数期:对数期又称指数期。这一阶段突出特点是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代时稳定,细菌数目的增加与原生质总量的增加,与菌液混浊度的增加均呈正相关性。

(3)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稳定期的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大多数芽孢细菌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如果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就应在此阶段收获,因这时细胞总数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时期。

(4)衰亡期:稳定期后如再继续培养,细菌死亡率逐渐增加,以致死亡数大大超过新生数,群体中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此阶段叫衰亡期。


相关文章

  • 微生物基础知识
  • 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础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概述 病毒界-----病毒 酵母菌 霉菌 -藻类 原生动物 动物界 植物界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100或数1000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 ...查看


  • 霉菌生长的条件
  • 霉腐微生物的生长条件(3-1) 微生物虽然是最低等的生物,但也和其它生物一样,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特征引起改变:另一方面微生物也能抵抗.适应环境的某些改变.在适宜的环境 ...查看


  • 食品微生物 - 名词解释
  • 1.微生物: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数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低等生物的总称. 2.细菌:以二等分裂为主单细胞原核生物.无典型细胞核,只有核质体,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 3.放线菌:是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 ...查看


  • Chapter3 微生物学基础
  • Chapter 3 包装工艺的微生物学基础主要研究与包装工业有关的微生物,为包装工艺设计提供参为包装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3~1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3~2 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3~3 各种因素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3~4 微生物与包装 ...查看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工程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学(Industrial Microbiology) 课程类型: 学时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 ...查看


  •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生长 繁殖 连续发酵 恒浊器 恒化器 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 防腐(Antisepsis) 同步生长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二次生长现象 石 ...查看


  • 1.微生物相关知识
  • 微生物相关知识 主要内容 • • • • •一.微生物概述二.微生物类群和形态结构三.微生物营养四.消毒与灭菌五.GMP与微生物 2/80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 包括属于原 ...查看


  • 微生物学教程
  •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第1章 绪 论 1.教材: 2.参考书 (1)<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参考杂志 ―微生物学报|. ―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 ...查看


  • 微生物学L
  • 1. 微生物:是指大量的.及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 胞壁外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