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养生

陈硕

(作者:南平市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

一、什么是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

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3、瘥后防复

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

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

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

6、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四、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包括了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灸法、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食疗、膏方等等。“ 人以胃气为本” “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视调理后天,培补脾土以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改善脾胃功能,可以促进气血精液的生长,达到平阴阳,和五脏,通六腑,增寿命的养生目的。

五、人体体质辨识的意义:中医体质分类是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及与健康疾病相关性,实现个体化诊疗的前提,也是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核心与基础,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健康评估及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适用于疾病危险因素、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

六、人体体质有多少种:

1、气虚质2、阳虚质3、阴虚质

4、痰湿质5、湿热质6、血瘀质

7、气郁质8、特禀质9、平和质

1、气虚质: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气虚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

2、阳虚质: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在冬季阳虚者症状更为显著。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生冷粘腻之品,尤其在冬季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3、阴虚质: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蛰、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的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4、痰湿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痰湿质之人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蛰、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

5、湿热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湿热质之人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体质内热较盛者,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6、血瘀质: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血瘀体质之人,宜疏通血气,忌固涩收敛。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等病。瘀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甚或瘀血内阻之虞,应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

7、气郁质: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易患郁症、脏燥、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气郁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行的潜在倾向,甚者影响肝、心、肺、脾等脏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并能促进脾胃运化。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

8、特禀质:由于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质状态。如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等。该体质对季节气候适应能力差,易患花粉症,易引发宿疾,易药物过敏。特禀质过敏体质者要避免食用各种致敏食物,减少发作机会。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各种“发物”,如酒、鱼、虾、蟹、辣椒、肥肉、浓茶、咖啡等。

9、平和质: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体质特征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发长色黑,性格开朗,胃纳佳,二便正常。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患病少。平和质的人各种饮食调理都可以,但要注意不可过头,把本来好的体质给调理偏颇了。

陈硕

(作者:南平市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

一、什么是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

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3、瘥后防复

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

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

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

6、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四、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包括了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灸法、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食疗、膏方等等。“ 人以胃气为本” “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视调理后天,培补脾土以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改善脾胃功能,可以促进气血精液的生长,达到平阴阳,和五脏,通六腑,增寿命的养生目的。

五、人体体质辨识的意义:中医体质分类是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及与健康疾病相关性,实现个体化诊疗的前提,也是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核心与基础,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健康评估及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适用于疾病危险因素、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

六、人体体质有多少种:

1、气虚质2、阳虚质3、阴虚质

4、痰湿质5、湿热质6、血瘀质

7、气郁质8、特禀质9、平和质

1、气虚质: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气虚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

2、阳虚质: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在冬季阳虚者症状更为显著。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生冷粘腻之品,尤其在冬季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3、阴虚质: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蛰、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的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4、痰湿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痰湿质之人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蛰、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

5、湿热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湿热质之人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体质内热较盛者,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6、血瘀质: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血瘀体质之人,宜疏通血气,忌固涩收敛。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等病。瘀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甚或瘀血内阻之虞,应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

7、气郁质: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易患郁症、脏燥、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气郁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行的潜在倾向,甚者影响肝、心、肺、脾等脏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并能促进脾胃运化。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

8、特禀质:由于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质状态。如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等。该体质对季节气候适应能力差,易患花粉症,易引发宿疾,易药物过敏。特禀质过敏体质者要避免食用各种致敏食物,减少发作机会。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各种“发物”,如酒、鱼、虾、蟹、辣椒、肥肉、浓茶、咖啡等。

9、平和质: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体质特征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发长色黑,性格开朗,胃纳佳,二便正常。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患病少。平和质的人各种饮食调理都可以,但要注意不可过头,把本来好的体质给调理偏颇了。


相关文章

  •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_江玉
  • 中医药理论研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 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间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查看


  • 中医养生馆
  • 如何经营中医养生馆 一.名副其实做中医--在设计养生产品和服务时应遵循中医养生的思想.步骤和方法体系. 很多从事足疗.美容或保健品行业的人来做中医养生服务行业,沿用以往经营的思路,忽略了中医养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  中医 ...查看


  • 如何经营中医养生馆
  • 如何经营中医养生馆 一.名副其实做中医--在设计养生产品和服务时应遵循中医养生的思想.步骤和方法体系. 很多从事足疗.美容或保健品行业的人来做中医养生服务行业,沿用以往经营的思路,忽略了中医养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 中医养生 ...查看


  • [转载]如何经营中医养生馆
  • 如何经营中医养生馆 作者:曾军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增强,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环境的破坏导致的人们健康状况下降,使得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图书.电视和政府等对中医药的重视,又使得谈中医.学中医.看 ...查看


  • 养生馆创业计划书
  • 一.养生文化 中医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 ...查看


  • 浅谈中医四时养生综述
  • 中医四时养生综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充分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带来的享受之时,却又在不同程度地背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压力,由此产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至,中医养生顺势成为大家近年来越来越关注的话 ...查看


  • 健康沙龙活动
  • 健康沙龙活动 中医治未病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乡辖区内常住居民生活水平.健康养生.中医保健.医 疗卫生等知识的宣教与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护人民身体 健康,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我院组织开展以"中医治未病"为专题,现 将 ...查看


  • 浅谈中医"治未病"
  • [摘要] "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后世历代著名医家继承和发挥了这一学术思想.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含义 ...查看


  • 2016年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中国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市 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90895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 ...查看


  • 三成因催生中医养生热 伪专家以偏概全忽悠谋利
  • 华夏经纬网   2011-10-10 11:17:07   字号:小 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吃得健康长寿,养生意识日益提高. 然而,中医养生是一门科学,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简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