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_江玉

中医药理论研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 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间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儒家的养德、致中和、卫生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 佛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起到补充作用。相互间不断发生碰撞, 彼此交融渗透, 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体系。关键词:中医养生, 传统文化, 渊源, 影响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0) 08-0053-03

Traditional C hinese C ulture and Inf luence on Prophylact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I A N G Yu. L uz hou M ed ical College, L uz 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ccur ate histor ical liter at ur e, r esear ch in pro phy lactic o f T raditio nal Chinese M edicine (T CM ) roo ted in tr aditional Chinese cult ur e reveals it closely r elated to the ancient philo so phy , and Confucian culture, T ao ist cultur e, Bud dhist culture, and o ther cult ur e fo rms. T ao ist culture is t he ideo lo gical o rigin, many thoughts o f keeping in g ood health cre ated by t he T ao ists, the Confucians and the Buddhists. It causes a g r eat pushing effect on the Pr ophylact ic of T CM . T hey blended mut ually and affected each other, event ually become the unique char acter and hig hlig ht t raditio nal medicine system. Key Words:pro phy lactic o 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tr aditio nal culture, o rig in, inf luence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1], 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 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揉和了儒、道、释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 博采众家之精华, 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内外已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医养生热, 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本文重点探讨中医养生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 道家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流派中, 道家文化一直被学界公认为与中医学的渊源最为密切, 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中医 养生 一词, 最早由道家提出, 后世一直沿用 摄生 和 养生 两词。在道家经典 老子 中载有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庄子 中亦多次提及 养生 一词。这里的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养护之意, 生指生命、生存。道家思想以 道 为核心, 这种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 黄帝内经 重点也是在强调 道 , 有 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 因此, 道教思想和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如影随形, 密不可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生防病的目标相同。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 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祛病延年、 全命保生 的根本目标。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指出: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 [2]在道家很多经典著作中, 都明确提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第一要旨的思想, 这与中医养生的延年益寿尽天年的终极目标完全相同。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中有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劳作,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

以养为主, 治在病先的预防思想。 老子 说: 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辩证地说明了 不病 与 病病 的关系。 病病 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索问 上古天真论 提出: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提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这种养重于治的观点建立在这种道家思想基础之上, 这两者都特别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的核心思想。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 的养生防病途径。道家学说认为, 道 是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和法则,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3]道家崇尚自然, 返朴归真, 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道德经 中就深刻体现出养生思想的核心, 效法天地, 以自然为法则, 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达到 清静无为 和 少私寡欲 状态。如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道家 贵圆贵通 的圆通观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一个圆通的整体, 与中医学主张人是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一致。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 在 素问 宝命全形论 明确指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中列举的长寿之人: 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 至人者, 淳德全道, 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 圣人者, 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 ; 贤人者, 法则天地, 象似日月, 辩列星辰, 逆从阴阳, 分别四时, 将从上古, 合同于道 。可以看出, 两者思想核心相同, 都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因此吴昆说: 言顺于四时之气, 调摄精神, 亦上医治未病也。 这一切都与道家文化的 道法自然 精神契合无间。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庄子, 在前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道家的养生思想。认为人必须顺乎自然, 依乎天理, 返朴归真; 强调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追求平和恬静的心态。这些都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 汲取了 无为而治 的哲学思想, 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 所谓 以恬愉为务 、 美其

53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o ta l N o. 410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 对中医养生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道家认为 道 是生命的本原, 构成生命本原的 道 以 气 的形式出现, 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 气 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 老子 五十九章 说 治人事天, 莫若啬。 所谓 事天 者, 不极聪明之力, 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 则费神多, 则盲聋悖狂之祸至, 是以啬之。啬之者, 爱其精神, 啬其智识也。可见 啬 有藏精爱神之义。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 被全部引入中医学领域, 并为中医养生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内经 提出人生有三宝, 精、气、神是也。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说: 夫精者, 身之本也。 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体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 为人身之本, 应当固藏, 爱之勿泄, 用而勿伤。精气充盛, 则卫外固密, 不易受病; 若精耗阴虚, 阳气失密而不固, 易受外邪侵犯, 着而成病。精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导, 精、气为神存在的前提, 故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曰: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 就是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至有学者提出道家的哲学思想不但开创了中医养生的先河, 并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4]。许多著名的道医在道教理论及养生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养生家也大多是道教徒, 一些有影响力的养生学著作也大多为道教徒所著[5]。如东晋时期的葛洪在 抱朴子 当中对养生方法和思想有大量论述。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 所集 养性延命录 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思想, 被收入明代 正统道藏 。众所周知的唐代道教医家王冰既笃好医方, 又笃好玄学, 在其 注黄帝内经素问 中云: 冰弱龄慕道, 夙好养生, 幸遇真经, 式为龟镜。 说明其幼年就已经 慕道 与笃好 养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 他不仅精通医术, 也崇尚老庄, 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生领域, 倡导药食两攻, 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大贡献。2 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 以孔、孟之学为代表。孔子作为儒家的师祖, 也是杰出的养生大师, 他对养生的真知灼见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一生倡导 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仁爱精神, 用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伦理道德来加强人性修养, 培养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达到博大宽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 最终实现 仁者寿 的养生目标。孔子认为, 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 在 中庸 中就提出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 大德必得其寿 的理论。孟子 尽心 谓 存心以养性, 修身以立命 , 把养德养性与养生融为一体。因此养身旨在养心, 养心是为养性, 把这种养性观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 通过养性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开创了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 形成了自身传统特色和优势。 素问 上古天真论 倡导外避邪气以养身葆形、内守正气以养心葆神的基本大法, 指出: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药王孙思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认为 德行不克, 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正寿 , 道德日定 , 不求寿而自延, 此养生之大旨也 。以为道德是否高尚, 是决定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因素[6]。明代养生家吕坤说: 仁可长寿, 德可延年, 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现在已有不少研究者认为, 儒家的修身养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心理养生的方法, 这不仅与

54

我国古代一直非常强调心理养生的观点一致, 还与当今由传统的 生物医学模式 转变而来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不谋而合[7]。

儒家推崇 中庸 之美, 追求一种恰如其分, 达到整体和谐的完美。儒家文化不走极端, 温良平和的特点对养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与中医养生倡导阴阳调和的真谛相似。在 中庸 中有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与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中昭示的养生之道 是以圣人陈阴阳, 筋脉和同, 骨髓坚固, 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 , 强调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即保持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与平衡是维持健康的根本。西汉董仲舒认为 能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 中医养生中讲求平衡的思想很明显, 内经 有 智者之养生也 和喜怒而安居处 ,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 悔怒不起, 五脏不受邪也 ; 养生延命录 云 能中和者必久寿。 可见, 儒家的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还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孔子倡导 君子食无求饱 , 反对 饮食不节 对中医养生学强调 饮食有节 有着积极影响。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曰: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 反对过食肥甘、恣食生冷或腐败之物。 食能以时, 身必无灾。 要求除定时定量地进餐外, 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宜忌。若饮食不节, 则必发病而伤身。诸如 膏粱之变, 足生大疔 ,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孙思邈在 千金要方 中指出: 饮食以时, 饥饱得中 , 每吃不重用 , 讲的就是要定时定量。明代 修真秘要 说得更为具体: 食欲少而不欲顿, 常如饥中饱, 饱中饥。 太平御览 写道 谷气胜元气, 其人肥而不寿; 元气胜谷气, 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求, 常使谷气少, 则病不生矣。 这种食无求饱的说法, 与现代养生学的观点是相一致。孔子主张 居无求安 , 提倡 将身有节, 动静以义 , 正如 素问 宣明五气 所言: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即劳逸结合之谓也。 千金方 指出: 养生之道, 常欲小劳。 即量力而行,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长寿之道。说明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朱丹溪也明确提出: 天主生物, 故恒于动; 人有此生, 也恒于动 。体现出运动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中医养生学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 以求延年益寿。

3 佛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补充作用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虽非中国本土之宗教, 但其传入后很快被中国化, 原有的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8]。佛学思想自东汉以后开始便盛行于中国, 然而其在养生方面的见解易受到忽视。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过程中, 佛家思想也对中医养生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养生内容。

佛教对中医养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在:(1) 佛教讲求禅定, 强调心灵为一切身心现象的主宰, 并将它作为调节心绪的一种手段和精神治疗的一种方法。 维摩诘经 曰: 欲得净土, 但净其心, 随其心净, 即净土净。 景德传灯录 中说 安静闲恬, 虚融澹泊。 对境心常不起 , 不生憎爱, 亦无取舍, 不念利益, 成坏等事。 心常欢悦, 无不适之事。 佛家侧重于通过心理修养来影响进而健壮人格, 与中医养生学的养心异曲同工。历代医家从唐代孙思邈的 澄心内视 , 金元朱丹溪 格致余论 说: 心,

Med icin e an d Ph ilo sop hy(Hu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n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 ota l N o. 410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君火也, 为物所感则易动, 心动则相火亦动, 动则精自走 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 其旨深矣。 明代张景岳在谈及禁欲、养心与养生之关系时, 指出 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 殊不知心有妄动, 气随心散, 气散不聚, 精遂气亡。释氏有戒欲者曰:断阴不如断心, 心为功曹, 若止功曹, 从者都息。邪心不止, 断阴何益? 此言深得制欲之要, 亦足为入门之一助也。 都证明了清静养神才可以延年益寿, 与佛教的清心养心宁神相同。(2) 佛教戒律是修行僧尼严格遵守的清规戒条, 要求修行者务必使自己的言语、意念、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 做到要乐施行善利众, 也就是养德。佛教五戒如素食主张, 就对中医的食养、食疗思想的形成有不同程度影响。佛教中一些理论的精髓, 与东方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相吻合的。这些积极的东西经过历代医家的吸收, 已改变了它特有的宗教内涵, 逐渐被纳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学之中。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重视养生, 各家思想都反映了对中医养生学的理性认识, 三者各有千秋, 各具特色, 并相互补充。养生学集道、儒、佛家思想的精髓, 兼收并蓄并相得益彰。从养生角度而言, 这三者的思想精髓实际上亦趋于一致, 加上旁涉其它各家的精要, 再与医家丰富的医疗卫生经验血(上接第48页) 大, 2000年日本的护理专业人员仅有54. 9万人, 2005年倍增到112. 5万人, 到2007年共有43万人通过了护理支援专门员资格考试[3]93-95。日本形成了一支由护理支援专门员、护理福利员、社会福利员、家庭护理员、护士、保健师、理学疗法师等组成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队伍。护理服务成为与IT 产业并行的、雇用不断扩大的新兴产业。

3. 3 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整合

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改变了以往护理由福利制度和医疗制度分别应对的格局, 建立了综合提供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护理服务体系。由于护理保险允许医疗机构(医院、诊疗所) 可以同时开设多家保健、福利设施, 从 医院-老年保健设施-特别养护老年公寓 三点式大型组合到 中小型医院或诊疗所-居家 日托护理设施 小型组合, 这种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 保健 福利复合体遍布日本各地,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化。此外, 2006年护理预防体系和社区贴紧型护理体系的确立进一步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整合。

4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4. 1 老年社会化护理将成为必然趋势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65岁以上人口从7%增加到14%大约需要25年, 这一发展速度与日本接近。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 48亿, 2050年将增加到4. 58亿, 占总人口的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从2020年的2798万增加到2050年的1. 01亿[4]。由于随着年龄增长, 慢性病患病率和残障风险相应增加, 今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需要护理的老人将日益增多。另一方面,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和老年空巢家庭的普遍化, 依靠家庭护理老人将越来越困难。日本出现的老年护理问题将在我国日趋突出, 老年护理的社会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4. 2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加强医疗保健与福利之间的协作

实现社会化护理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专业人才作后盾。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护理服务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国

肉交融, 故而逐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富的养生思想体系[8]。

参考文献

[1] 蒋力生. 中医养生学释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1) :35. [2] 李 申. 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399.

[3] 范永胜. 老子[M ]. 合肥:黄山书社, 2005:100.

[4] 张丽霞, 吴水盛. 道家哲学与中医养生的和谐统一[J ]. 怀化医专学

报, 2008, 7(1) :95.

[5] 吴福星. 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1) :

49.

[6] 邰东梅, 王 哲. 仁者寿 儒家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反

映[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2) :393.

[7] 申 诚.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J]. 华夏文化, 1994(1) :101. [8] 徐宗良. 儒释道医交融中华养生特色 略论中国养生学的传统

文化构成[J]. 医古文知识, 1995(2) :4.

作者简介:江玉(1977-) , 女, 四川自贡人,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医史文献。

收稿日期:2010-03-29修回日期:2010-06-24

(责任编辑:孔祥金)

家应当加快推进多元化创办老年护理机构的格局。给与优惠政策, 鼓励医疗机构、企业或社会团体进入老年护理服务领域, 扩充社会护理服务数量。由于老年残障与疾病往往共存, 单纯的医疗护理或生活护理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需要建立综合提供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日本发挥社区优势、整合各种资源设立的社区贴紧型护理体系的社区综合型护理模式值得我国借鉴。4. 3 迫切需要培养老年护理人才

我国老年护理人才严重匮乏。当前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学课程和老年护理专业, 培养和建立一支包括老年护理、老年医疗保健、老年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在岗职业培训, 提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实现老年护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4. 4 加快护理保险立法进程,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障制度

我国现行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现行制度上的欠缺使大多数老人在经济上难以承受护理费用。借鉴日本的经验, 加快我国护理保险立法进程, 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国家、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在老年护理中的职责, 建立具有普遍性和公平性、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小笠原祐次, 橋本泰子, 浅野仁. 高齢者福祉[M ]. 東京:有斐閣,

2002:122.

[2] 中井博文. ! ∀介護保険 ! [M ]. 7版. 東京:佐久書

房, 2007.

[3] 厚生統計協会. 図説統計 ! 介護保険2008[M ]. 東京:厚生

統計協会, 2008.

[4] 桂世勋.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保障60年回顾及探讨[J]. 人口研

究, 2009, 33(5) :64.

作者简介:谢保群(1967-) , 女, 天津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老年学、医学人文学。

收稿日期:2010-03-24修回日期:2010-06-28

(责任编辑:张 斌)

55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o ta l N o. 410

中医药理论研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 研究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间的密切关联。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儒家的养德、致中和、卫生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 佛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文化起到补充作用。相互间不断发生碰撞, 彼此交融渗透, 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体系。关键词:中医养生, 传统文化, 渊源, 影响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0) 08-0053-03

Traditional C hinese C ulture and Inf luence on Prophylact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I A N G Yu. L uz hou M ed ical College, L uz 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accur ate histor ical liter at ur e, r esear ch in pro phy lactic o f T raditio nal Chinese M edicine (T CM ) roo ted in tr aditional Chinese cult ur e reveals it closely r elated to the ancient philo so phy , and Confucian culture, T ao ist cultur e, Bud dhist culture, and o ther cult ur e fo rms. T ao ist culture is t he ideo lo gical o rigin, many thoughts o f keeping in g ood health cre ated by t he T ao ists, the Confucians and the Buddhists. It causes a g r eat pushing effect on the Pr ophylact ic of T CM . T hey blended mut ually and affected each other, event ually become the unique char acter and hig hlig ht t raditio nal medicine system. Key Words:pro phy lactic o 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tr aditio nal culture, o rig in, inf luence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1], 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 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揉和了儒、道、释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 博采众家之精华, 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内外已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医养生热, 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本文重点探讨中医养生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 道家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流派中, 道家文化一直被学界公认为与中医学的渊源最为密切, 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中医 养生 一词, 最早由道家提出, 后世一直沿用 摄生 和 养生 两词。在道家经典 老子 中载有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庄子 中亦多次提及 养生 一词。这里的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养护之意, 生指生命、生存。道家思想以 道 为核心, 这种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 黄帝内经 重点也是在强调 道 , 有 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 因此, 道教思想和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如影随形, 密不可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生防病的目标相同。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 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祛病延年、 全命保生 的根本目标。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指出: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 [2]在道家很多经典著作中, 都明确提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第一要旨的思想, 这与中医养生的延年益寿尽天年的终极目标完全相同。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中有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劳作,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

以养为主, 治在病先的预防思想。 老子 说: 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辩证地说明了 不病 与 病病 的关系。 病病 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索问 上古天真论 提出: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提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这种养重于治的观点建立在这种道家思想基础之上, 这两者都特别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的核心思想。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 的养生防病途径。道家学说认为, 道 是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和法则,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3]道家崇尚自然, 返朴归真, 主张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道德经 中就深刻体现出养生思想的核心, 效法天地, 以自然为法则, 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达到 清静无为 和 少私寡欲 状态。如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道家 贵圆贵通 的圆通观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一个圆通的整体, 与中医学主张人是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一致。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 在 素问 宝命全形论 明确指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中列举的长寿之人: 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 至人者, 淳德全道, 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 圣人者, 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 ; 贤人者, 法则天地, 象似日月, 辩列星辰, 逆从阴阳, 分别四时, 将从上古, 合同于道 。可以看出, 两者思想核心相同, 都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因此吴昆说: 言顺于四时之气, 调摄精神, 亦上医治未病也。 这一切都与道家文化的 道法自然 精神契合无间。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庄子, 在前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道家的养生思想。认为人必须顺乎自然, 依乎天理, 返朴归真; 强调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追求平和恬静的心态。这些都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 汲取了 无为而治 的哲学思想, 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 所谓 以恬愉为务 、 美其

53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o ta l N o. 410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 对中医养生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道家认为 道 是生命的本原, 构成生命本原的 道 以 气 的形式出现, 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 气 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 老子 五十九章 说 治人事天, 莫若啬。 所谓 事天 者, 不极聪明之力, 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 则费神多, 则盲聋悖狂之祸至, 是以啬之。啬之者, 爱其精神, 啬其智识也。可见 啬 有藏精爱神之义。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 被全部引入中医学领域, 并为中医养生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内经 提出人生有三宝, 精、气、神是也。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说: 夫精者, 身之本也。 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体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 为人身之本, 应当固藏, 爱之勿泄, 用而勿伤。精气充盛, 则卫外固密, 不易受病; 若精耗阴虚, 阳气失密而不固, 易受外邪侵犯, 着而成病。精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导, 精、气为神存在的前提, 故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曰: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 就是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至有学者提出道家的哲学思想不但开创了中医养生的先河, 并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4]。许多著名的道医在道教理论及养生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养生家也大多是道教徒, 一些有影响力的养生学著作也大多为道教徒所著[5]。如东晋时期的葛洪在 抱朴子 当中对养生方法和思想有大量论述。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 所集 养性延命录 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思想, 被收入明代 正统道藏 。众所周知的唐代道教医家王冰既笃好医方, 又笃好玄学, 在其 注黄帝内经素问 中云: 冰弱龄慕道, 夙好养生, 幸遇真经, 式为龟镜。 说明其幼年就已经 慕道 与笃好 养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 他不仅精通医术, 也崇尚老庄, 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生领域, 倡导药食两攻, 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大贡献。2 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 以孔、孟之学为代表。孔子作为儒家的师祖, 也是杰出的养生大师, 他对养生的真知灼见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一生倡导 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仁爱精神, 用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伦理道德来加强人性修养, 培养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达到博大宽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 最终实现 仁者寿 的养生目标。孔子认为, 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 在 中庸 中就提出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 大德必得其寿 的理论。孟子 尽心 谓 存心以养性, 修身以立命 , 把养德养性与养生融为一体。因此养身旨在养心, 养心是为养性, 把这种养性观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 通过养性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开创了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 形成了自身传统特色和优势。 素问 上古天真论 倡导外避邪气以养身葆形、内守正气以养心葆神的基本大法, 指出: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药王孙思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认为 德行不克, 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正寿 , 道德日定 , 不求寿而自延, 此养生之大旨也 。以为道德是否高尚, 是决定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因素[6]。明代养生家吕坤说: 仁可长寿, 德可延年, 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现在已有不少研究者认为, 儒家的修身养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心理养生的方法, 这不仅与

54

我国古代一直非常强调心理养生的观点一致, 还与当今由传统的 生物医学模式 转变而来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不谋而合[7]。

儒家推崇 中庸 之美, 追求一种恰如其分, 达到整体和谐的完美。儒家文化不走极端, 温良平和的特点对养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与中医养生倡导阴阳调和的真谛相似。在 中庸 中有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与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中昭示的养生之道 是以圣人陈阴阳, 筋脉和同, 骨髓坚固, 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 , 强调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即保持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与平衡是维持健康的根本。西汉董仲舒认为 能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 中医养生中讲求平衡的思想很明显, 内经 有 智者之养生也 和喜怒而安居处 ,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 魂魄不散, 悔怒不起, 五脏不受邪也 ; 养生延命录 云 能中和者必久寿。 可见, 儒家的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还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孔子倡导 君子食无求饱 , 反对 饮食不节 对中医养生学强调 饮食有节 有着积极影响。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曰: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 反对过食肥甘、恣食生冷或腐败之物。 食能以时, 身必无灾。 要求除定时定量地进餐外, 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宜忌。若饮食不节, 则必发病而伤身。诸如 膏粱之变, 足生大疔 ,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孙思邈在 千金要方 中指出: 饮食以时, 饥饱得中 , 每吃不重用 , 讲的就是要定时定量。明代 修真秘要 说得更为具体: 食欲少而不欲顿, 常如饥中饱, 饱中饥。 太平御览 写道 谷气胜元气, 其人肥而不寿; 元气胜谷气, 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求, 常使谷气少, 则病不生矣。 这种食无求饱的说法, 与现代养生学的观点是相一致。孔子主张 居无求安 , 提倡 将身有节, 动静以义 , 正如 素问 宣明五气 所言: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即劳逸结合之谓也。 千金方 指出: 养生之道, 常欲小劳。 即量力而行,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长寿之道。说明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朱丹溪也明确提出: 天主生物, 故恒于动; 人有此生, 也恒于动 。体现出运动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中医养生学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 以求延年益寿。

3 佛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补充作用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舶来品, 虽非中国本土之宗教, 但其传入后很快被中国化, 原有的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8]。佛学思想自东汉以后开始便盛行于中国, 然而其在养生方面的见解易受到忽视。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过程中, 佛家思想也对中医养生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养生内容。

佛教对中医养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在:(1) 佛教讲求禅定, 强调心灵为一切身心现象的主宰, 并将它作为调节心绪的一种手段和精神治疗的一种方法。 维摩诘经 曰: 欲得净土, 但净其心, 随其心净, 即净土净。 景德传灯录 中说 安静闲恬, 虚融澹泊。 对境心常不起 , 不生憎爱, 亦无取舍, 不念利益, 成坏等事。 心常欢悦, 无不适之事。 佛家侧重于通过心理修养来影响进而健壮人格, 与中医养生学的养心异曲同工。历代医家从唐代孙思邈的 澄心内视 , 金元朱丹溪 格致余论 说: 心,

Med icin e an d Ph ilo sop hy(Hu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n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 ota l N o. 410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江 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总第410期

君火也, 为物所感则易动, 心动则相火亦动, 动则精自走 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 其旨深矣。 明代张景岳在谈及禁欲、养心与养生之关系时, 指出 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 殊不知心有妄动, 气随心散, 气散不聚, 精遂气亡。释氏有戒欲者曰:断阴不如断心, 心为功曹, 若止功曹, 从者都息。邪心不止, 断阴何益? 此言深得制欲之要, 亦足为入门之一助也。 都证明了清静养神才可以延年益寿, 与佛教的清心养心宁神相同。(2) 佛教戒律是修行僧尼严格遵守的清规戒条, 要求修行者务必使自己的言语、意念、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 做到要乐施行善利众, 也就是养德。佛教五戒如素食主张, 就对中医的食养、食疗思想的形成有不同程度影响。佛教中一些理论的精髓, 与东方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相吻合的。这些积极的东西经过历代医家的吸收, 已改变了它特有的宗教内涵, 逐渐被纳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学之中。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重视养生, 各家思想都反映了对中医养生学的理性认识, 三者各有千秋, 各具特色, 并相互补充。养生学集道、儒、佛家思想的精髓, 兼收并蓄并相得益彰。从养生角度而言, 这三者的思想精髓实际上亦趋于一致, 加上旁涉其它各家的精要, 再与医家丰富的医疗卫生经验血(上接第48页) 大, 2000年日本的护理专业人员仅有54. 9万人, 2005年倍增到112. 5万人, 到2007年共有43万人通过了护理支援专门员资格考试[3]93-95。日本形成了一支由护理支援专门员、护理福利员、社会福利员、家庭护理员、护士、保健师、理学疗法师等组成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队伍。护理服务成为与IT 产业并行的、雇用不断扩大的新兴产业。

3. 3 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整合

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改变了以往护理由福利制度和医疗制度分别应对的格局, 建立了综合提供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护理服务体系。由于护理保险允许医疗机构(医院、诊疗所) 可以同时开设多家保健、福利设施, 从 医院-老年保健设施-特别养护老年公寓 三点式大型组合到 中小型医院或诊疗所-居家 日托护理设施 小型组合, 这种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 保健 福利复合体遍布日本各地,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化。此外, 2006年护理预防体系和社区贴紧型护理体系的确立进一步推进了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整合。

4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4. 1 老年社会化护理将成为必然趋势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65岁以上人口从7%增加到14%大约需要25年, 这一发展速度与日本接近。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 48亿, 2050年将增加到4. 58亿, 占总人口的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从2020年的2798万增加到2050年的1. 01亿[4]。由于随着年龄增长, 慢性病患病率和残障风险相应增加, 今后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需要护理的老人将日益增多。另一方面,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和老年空巢家庭的普遍化, 依靠家庭护理老人将越来越困难。日本出现的老年护理问题将在我国日趋突出, 老年护理的社会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4. 2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加强医疗保健与福利之间的协作

实现社会化护理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专业人才作后盾。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护理服务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国

肉交融, 故而逐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富的养生思想体系[8]。

参考文献

[1] 蒋力生. 中医养生学释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1) :35. [2] 李 申. 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399.

[3] 范永胜. 老子[M ]. 合肥:黄山书社, 2005:100.

[4] 张丽霞, 吴水盛. 道家哲学与中医养生的和谐统一[J ]. 怀化医专学

报, 2008, 7(1) :95.

[5] 吴福星. 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1) :

49.

[6] 邰东梅, 王 哲. 仁者寿 儒家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反

映[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2) :393.

[7] 申 诚.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J]. 华夏文化, 1994(1) :101. [8] 徐宗良. 儒释道医交融中华养生特色 略论中国养生学的传统

文化构成[J]. 医古文知识, 1995(2) :4.

作者简介:江玉(1977-) , 女, 四川自贡人,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医史文献。

收稿日期:2010-03-29修回日期:2010-06-24

(责任编辑:孔祥金)

家应当加快推进多元化创办老年护理机构的格局。给与优惠政策, 鼓励医疗机构、企业或社会团体进入老年护理服务领域, 扩充社会护理服务数量。由于老年残障与疾病往往共存, 单纯的医疗护理或生活护理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需要建立综合提供医疗 保健 福利服务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日本发挥社区优势、整合各种资源设立的社区贴紧型护理体系的社区综合型护理模式值得我国借鉴。4. 3 迫切需要培养老年护理人才

我国老年护理人才严重匮乏。当前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学课程和老年护理专业, 培养和建立一支包括老年护理、老年医疗保健、老年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在岗职业培训, 提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实现老年护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4. 4 加快护理保险立法进程,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障制度

我国现行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现行制度上的欠缺使大多数老人在经济上难以承受护理费用。借鉴日本的经验, 加快我国护理保险立法进程, 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国家、社会、社区、家庭、个人在老年护理中的职责, 建立具有普遍性和公平性、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小笠原祐次, 橋本泰子, 浅野仁. 高齢者福祉[M ]. 東京:有斐閣,

2002:122.

[2] 中井博文. ! ∀介護保険 ! [M ]. 7版. 東京:佐久書

房, 2007.

[3] 厚生統計協会. 図説統計 ! 介護保険2008[M ]. 東京:厚生

統計協会, 2008.

[4] 桂世勋.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保障60年回顾及探讨[J]. 人口研

究, 2009, 33(5) :64.

作者简介:谢保群(1967-) , 女, 天津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老年学、医学人文学。

收稿日期:2010-03-24修回日期:2010-06-28

(责任编辑:张 斌)

55

Me dicine an d Ph iloso ph y(H u ma nistic &Socia l Med icin e Ed itio n ) , Au g 2010, Vo l. 31, N o . 8, To ta l N o. 410


相关文章

  • 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 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尤随炬 药科学院制药工程08(1)0803509114 摘要: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饮食除了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外,在社会,养生等方面尽体现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作用,中国的饮食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是与其中的文化内涵休戚相关的. ...查看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医药资讯-中国医药网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www.PharmNet.com.cn 2007-03-26 医药网 字号:放大 正常 日前,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 ...查看


  • 中医学术流派
  • 浅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发扬 邹勇 邵丽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中医药学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创新发展离不开高质 ...查看


  •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_王小平
  • 2015年03月第38卷第2期Mar.2015Vol.38No.2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专家论坛 论中医气概念的内涵 **王小平 (山东中医 ...查看


  • 征文选登:(马良俊 )加大宣传,让武义养生走向世界的建议
  • 通过全体武义人励精图治的跨越式发展,武义养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文化建设也有一定基础.但武义养生的文化建设尚有深入挖掘空间,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尚有欠缺,并未打造出理想状态中的巨大的宣传效应.现在是品牌竞争的商业时代,品牌文化能效将成为决定企业 ...查看


  • 第六章: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了中医学的创立与发展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医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它的创立同样是在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得以实现的.作为哲学方法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中医学则恰恰是中国哲学方法极好的载体之一,无此,中国哲学方法将无法说服人,也无法被人掌握 ...查看


  •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
  • 当今,中医药现代化热潮正旺,作为中医药学人,有亢奋有喜悦.但是,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中医理论能否及如何指导中药的研究与应用--这些问题都属于学术概念问题,但不仅仅是学术概念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学 ...查看


  •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历史演变_王敬浩
  • 体育文化导刊2008.3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历史演变 王敬浩 摘 要:文章主要运用资料分析与逻辑思辨的方法,以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发生发展的历史理路为线索,归纳出其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阶段,进而寻找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贯穿其中 ...查看


  • "一带一路"中医药大健康旅游产业联盟启动
  •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张庶卓)2017第六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由世界医疗健康旅游联合会.中华医疗健康旅游协会.国际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质量标准化认证理事会.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人才开发专家服务团.北京中医药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