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也应讲究文采

议论文虽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但也要讲究文采,适当点缀,唯其如此,才能增强论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观高考议论文佳作,除认识深刻,思维周密外,无不气韵流畅,文采飞扬,读这些作品,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压力的到来似乎并不受欢迎,因为那意味着不堪重负的艰苦,意味着如坐针毡的紧张,意味着如履薄冰的胆战心惊。其实这些人没有想过,压力是来自人生的不可避免的挑战,是一种财富”。小作者论述“压力是一种财富”,起笔不凡,既遵循议论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的基本原则,又绝非完全中规中矩:在提出观点之前巧作铺垫,显示出机敏和睿智;尤其是其语言亮丽,畅达的排比、形象的比喻和准确的修饰,突出渲染了压力给人带来的恐惧,很有震撼力。“一些人拖着沉重的行囊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任迷茫和恐惧充斥心头;而另一些人却神色凝重地背上责任,继续前行”。陈述压力面前两种人的不同心态和表现,作者巧作对比,绘形绘色,具体真切,生动形象,二者优劣一目了然。“规则是一张网,一张有弹性的网,一张不断发展和完备的网”。贴切、生活化的比喻对“规则”作了精妙的阐释,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给读者以真真切切的视觉感受,引发其联想,从而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富于文采的议论文庄重中带有几分灵秀,增加了可读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文采来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以下几点。

一、渗入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精彩

自觉把修辞手法融入论述之中,借助它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使得表达更生动,更精彩,且说理更具形象性。请看下面一段话:“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丈,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全成过耳东风。这样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列举拒谏一类人的劣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言辞生动鲜活,制造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一样”、“冰棍对热情”、“过耳东风”的比喻,“火冒三丈”的夸张,真实、恰切地写出了这类人无视乃至嫉恨正确批评的丑态,特别是最后的一组排比句,更深刻地揭示出拒谏的实质和危害,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修辞手法大致可在下述的情况下使用:

1. 诠释概念时。

如“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是生意场上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一切艰难困苦都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府”。

2. 需要做出比较时。

如“只有弱者才会在压力面前倒下;真正的强者,会在压力面前好好把握自己,愈压愈强”。

3. 列举现象、事例时。

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演戏的希望观众赞赏,做工的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经商的希望赚钱,从政的希望政绩赫赫”。

二、引进名言警句或熟语,让语言显得大气

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有的本身就极具文采且富含哲理;

熟语中的俗语、歇后语等多流传民间,简练通俗,不乏幽默诙谐的佳句,引以入文,或增加生趣、或显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嘲讽主观主义者的行为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八股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可谓引述得当,妙趣横生,在轻松诙谐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如果老天把我的脊椎变成一辆马车,我就用精神的骏马拉起它驰骋天下!”作者论述人要敢于直面缺陷,引述《庄子》中子舆的这段话,简明有力,透露着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幽默风趣中完成了对观点的证明。“‘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讲过的。‘没有健全的身体就没有健全的心灵’,这是马克思的发现。此两句阐明了德智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名人名言,话语生动机智,见解入木三分,借来说理,不仅深刻,而且大气。

三、句式灵活多变,让语言富于感染力

汉语句式多种多样,作用各异。问句引人注目,启发思考;整句工稳整齐,颇显气势;长句内涵丰厚,表达严密;短句简洁有力,节奏明快。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句式,使得语言表达灵活多变,错落有致,用于说理则更显机巧和周密。“压力真的就那么可怕、那么使人痛苦吗?我看未必。有压力是件好事,正因为有了它,你心中才多了块放不下的石子,不再那么平平稳稳。当你沉溺于闲情逸致中时,它会提醒你远离安逸,投入到紧张中去;当你犹豫不决将要放弃时,它会鼓动你继续向前,积极进取”。有力的发问,明确的回答,句子长短交错,整散结合,肯定否定并举,充满着灵动机巧,较好地阐述了压力的积极作用和不可畏惧,有很强的感染力。

议论文应讲究文采,作必要点缀,如此方能文质兼美。但需要强调的是,议论文毕竟是以正确的观点、充实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取胜的,不可一味追求文采而减弱了说理的力度,使其本末倒置。

议论文虽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但也要讲究文采,适当点缀,唯其如此,才能增强论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观高考议论文佳作,除认识深刻,思维周密外,无不气韵流畅,文采飞扬,读这些作品,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压力的到来似乎并不受欢迎,因为那意味着不堪重负的艰苦,意味着如坐针毡的紧张,意味着如履薄冰的胆战心惊。其实这些人没有想过,压力是来自人生的不可避免的挑战,是一种财富”。小作者论述“压力是一种财富”,起笔不凡,既遵循议论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的基本原则,又绝非完全中规中矩:在提出观点之前巧作铺垫,显示出机敏和睿智;尤其是其语言亮丽,畅达的排比、形象的比喻和准确的修饰,突出渲染了压力给人带来的恐惧,很有震撼力。“一些人拖着沉重的行囊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任迷茫和恐惧充斥心头;而另一些人却神色凝重地背上责任,继续前行”。陈述压力面前两种人的不同心态和表现,作者巧作对比,绘形绘色,具体真切,生动形象,二者优劣一目了然。“规则是一张网,一张有弹性的网,一张不断发展和完备的网”。贴切、生活化的比喻对“规则”作了精妙的阐释,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给读者以真真切切的视觉感受,引发其联想,从而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富于文采的议论文庄重中带有几分灵秀,增加了可读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文采来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以下几点。

一、渗入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精彩

自觉把修辞手法融入论述之中,借助它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使得表达更生动,更精彩,且说理更具形象性。请看下面一段话:“文过饰非,怕听逆耳之言,一听到正中要害的话,立即火冒三丈,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一样;有的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仗势凌人,以冰棍对热情,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全成过耳东风。这样的结果如何呢?贻误工作,伤害同志,最后自己也难免于垮台”。列举拒谏一类人的劣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言辞生动鲜活,制造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像阿Q听到别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一样”、“冰棍对热情”、“过耳东风”的比喻,“火冒三丈”的夸张,真实、恰切地写出了这类人无视乃至嫉恨正确批评的丑态,特别是最后的一组排比句,更深刻地揭示出拒谏的实质和危害,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修辞手法大致可在下述的情况下使用:

1. 诠释概念时。

如“诚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是生意场上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一切艰难困苦都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府”。

2. 需要做出比较时。

如“只有弱者才会在压力面前倒下;真正的强者,会在压力面前好好把握自己,愈压愈强”。

3. 列举现象、事例时。

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演戏的希望观众赞赏,做工的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经商的希望赚钱,从政的希望政绩赫赫”。

二、引进名言警句或熟语,让语言显得大气

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有的本身就极具文采且富含哲理;

熟语中的俗语、歇后语等多流传民间,简练通俗,不乏幽默诙谐的佳句,引以入文,或增加生趣、或显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嘲讽主观主义者的行为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八股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可谓引述得当,妙趣横生,在轻松诙谐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如果老天把我的脊椎变成一辆马车,我就用精神的骏马拉起它驰骋天下!”作者论述人要敢于直面缺陷,引述《庄子》中子舆的这段话,简明有力,透露着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幽默风趣中完成了对观点的证明。“‘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讲过的。‘没有健全的身体就没有健全的心灵’,这是马克思的发现。此两句阐明了德智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名人名言,话语生动机智,见解入木三分,借来说理,不仅深刻,而且大气。

三、句式灵活多变,让语言富于感染力

汉语句式多种多样,作用各异。问句引人注目,启发思考;整句工稳整齐,颇显气势;长句内涵丰厚,表达严密;短句简洁有力,节奏明快。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句式,使得语言表达灵活多变,错落有致,用于说理则更显机巧和周密。“压力真的就那么可怕、那么使人痛苦吗?我看未必。有压力是件好事,正因为有了它,你心中才多了块放不下的石子,不再那么平平稳稳。当你沉溺于闲情逸致中时,它会提醒你远离安逸,投入到紧张中去;当你犹豫不决将要放弃时,它会鼓动你继续向前,积极进取”。有力的发问,明确的回答,句子长短交错,整散结合,肯定否定并举,充满着灵动机巧,较好地阐述了压力的积极作用和不可畏惧,有很强的感染力。

议论文应讲究文采,作必要点缀,如此方能文质兼美。但需要强调的是,议论文毕竟是以正确的观点、充实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取胜的,不可一味追求文采而减弱了说理的力度,使其本末倒置。


相关文章

  • 作文的写作方法
  • 作文 一.加强平时训练 1.勤于练笔,熟能生巧.积累的东西多,但要一气呵成也非易事,还必须取舍.构思.谋篇布局,而这一切并不是生来就会的,要锻炼写作.有同学功利思想重,认为写了没人看,觉得没意思.其实我们发现长期写日记的同学的作文水平相应要 ...查看


  • 语文讲课稿模板
  • 语文讲课稿模板 一.开头语 各位评委老师( )午好,(鞠躬).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 速 度 放 慢 >(板书:课题.作者). 二.导入语 同学们好!-------(结合具体课文内容,设计导入语) 三.接下来,我们通过( )各环节 ...查看


  • 散文的分类(高三备课资料)
  •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 ...查看


  • 写出精彩的议论文
  • 在中考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光彩照人的议论文并不多见.阅过的一篇篇议论文,虽说观点正确,论据齐备,语句通顺,但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单调枯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一句话――就是不够精彩.斟酌再三,把这类文章多半归到二类文.三类文之中.下笔评分之时,心 ...查看


  • 材料的变身议论文如何处理素材
  • 材料的变身 --议论文如何处理素材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同学们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特别是对素材引用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必须对所用 ...查看


  • 云想衣裳花想容,妙笔生花展文采
  • 云想衣裳花想容,妙笔生花展文采 议论文 2014-09-08 15:53 云想衣裳花想容,妙笔生花展文采 --提升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文章就要文采装,高考作文更是要讲究文采.纵观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有 ...查看


  • 高中议论文写作突出论点的方法
  • 如何提出论点 一.专题解析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 某种现象等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 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想写好一篇议论文首先我们碰到的问 题就是 ...查看


  • 答谢民师书 1
  • 答谢民师书(原文?题解?注释?译文)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 ...查看


  • 答谢民师书
  • 原  文: 近奉违,亟qi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