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精神与红船精神

苏区精神与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与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创立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脉相承,既体现了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红船精神与苏区精神虽然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但是作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产生的精神形态,它们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和事件性"的特征,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孕育形成的。从时间上来说,红船精神在先,苏区精神在后。从二者的关系上来讲,红船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来源,苏区精神是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孕育形成的历史内涵和实践基础是不同的。

红船精神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孕育的。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0世纪初,先后建立起来的不同性质的政党组织都未能提出正确的纲领并发动人民群众,以解决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而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了中央苏区、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湘赣、闽浙赣、左右江、陕甘边、鄂豫陕等十多块苏区,其中中央苏区是当时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和大本营,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治国理政艺术和造就大批治国精英的实验基地。在苏区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

,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成功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关于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的内涵,习近平同志都有精辟而科学的论述。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从二者内涵的表述来看,它们的侧重点有着明显不同。

红船精神独具特色的内涵,在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特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在时代前列,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实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作为红船精神的精髓始终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并且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行为。苏区精神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红船精神。其独具特色的内涵,在于"求真务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充分体现在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精神风貌和党的一系列优良作风。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克服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创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赢得高度赞誉;广大军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蓬勃的革命热情、昂扬的革命斗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推动苏区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

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红船精神是苏区精神的先河、源头,苏区精神是红船精神的传承、发展。它们都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

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的一大召开前,反动势力就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党的一大正在召开时,遭到法租界巡捕房暗探的袭扰。但思想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终于排除干扰,及时转移开会地址,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后,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苏区时期,这种执着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光大。面对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苏区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

国革命必然胜利,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实践证明,由坚定的政治信仰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都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大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的思想。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关注群众利益,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正是由于党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所以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因而能够拥有战胜强大敌人和各种困难的真正铜墙铁壁。历史昭示我们,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不仅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而且还鲜明地烙上了党的创立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印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物质条件极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种重要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那就是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进入决定性阶段。越是接近梦想,前进的道路就越是艰辛,我们就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些精神就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思想灵魂。

苏区精神与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与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创立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脉相承,既体现了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苏区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红船精神与苏区精神虽然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但是作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产生的精神形态,它们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和事件性"的特征,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孕育形成的。从时间上来说,红船精神在先,苏区精神在后。从二者的关系上来讲,红船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来源,苏区精神是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孕育形成的历史内涵和实践基础是不同的。

红船精神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孕育的。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0世纪初,先后建立起来的不同性质的政党组织都未能提出正确的纲领并发动人民群众,以解决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而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了中央苏区、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湘赣、闽浙赣、左右江、陕甘边、鄂豫陕等十多块苏区,其中中央苏区是当时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和大本营,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治国理政艺术和造就大批治国精英的实验基地。在苏区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

,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成功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关于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的内涵,习近平同志都有精辟而科学的论述。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从二者内涵的表述来看,它们的侧重点有着明显不同。

红船精神独具特色的内涵,在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特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在时代前列,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实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作为红船精神的精髓始终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并且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行为。苏区精神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红船精神。其独具特色的内涵,在于"求真务实、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充分体现在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精神风貌和党的一系列优良作风。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克服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创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赢得高度赞誉;广大军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蓬勃的革命热情、昂扬的革命斗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推动苏区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

红船精神和苏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红船精神是苏区精神的先河、源头,苏区精神是红船精神的传承、发展。它们都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

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的一大召开前,反动势力就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党的一大正在召开时,遭到法租界巡捕房暗探的袭扰。但思想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终于排除干扰,及时转移开会地址,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后,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苏区时期,这种执着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光大。面对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苏区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

国革命必然胜利,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实践证明,由坚定的政治信仰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都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大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的思想。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关注群众利益,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正是由于党和苏维埃政府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所以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因而能够拥有战胜强大敌人和各种困难的真正铜墙铁壁。历史昭示我们,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不仅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而且还鲜明地烙上了党的创立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印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物质条件极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种重要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那就是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进入决定性阶段。越是接近梦想,前进的道路就越是艰辛,我们就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些精神就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思想灵魂。


相关文章

  • 传承苏区精神,坚定教师理想信念
  • 摘要:苏区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崇高的革命道德和优良的革命作风,是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质教育资源.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对如今教师的理想信念或多或少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让教师不忘初心保持本色,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 ...查看


  • 苏区精神与中央苏区军事建设简论
  • [摘要]苏区精神的形成.构成与传承,与中央苏区军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央苏区军事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制订.扩大红军.彻底革命精神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苏区精神. [关键词]苏区精神 中央苏区 军事建设 苏区精神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 ...查看


  • 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和苏区精神
  • 作者:石仲泉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9年01期 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一个异常特殊和异常重要的时期.在28年的历程中,就革命内涵言,如果说大革命时期仅仅揭开了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序幕,那么在这个时期,党才真正成为近代革命的主角 ...查看


  • 论中央苏区文化
  • 论中央苏区文化 摘要: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预演的红色舞台,党领导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体现着先进文化理念,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奠定了理论 ...查看


  •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时代价值
  •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时代价值 钟昌火蔡慧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党群关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 ...查看


  • 论弘扬苏区精神对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时代价值 1
  • [摘要]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套的转型期,党群关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具有重大 ...查看


  • 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现实意义
  • [摘 要]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完美诠释,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继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区干部好作风 群众路线 现实意义 一.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具体内涵 ...查看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春节期间,利用假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 ...查看


  • 承载革命精神的苏区红军课本_手机新浪网
  • 2016-06-12 08:26 新浪收藏 0 收藏 红军课本(手抄本) 此本毛笔手抄的红军课本(见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闽粤赣边特委"领导下的"闽西中央苏区"与"粤东中央苏区&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