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开清棉工艺(改)

1.2 开清棉工艺

【引导问题】

【知识要点】

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

(一)开清棉工艺设计原则

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二)开清棉工艺流程

1、选择开清棉流程考虑因素

①单机的性能和特点;②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③原棉的性质:如含杂内容和数量,纤维长度、线密度、成熟系数和包装密度等因素。

2、 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

为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和及均匀输送,做到稳定供应,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根据纺纱线密度的不同,选择开清点数一般为粗特纱3~4个开清点,中特纱2~3个开清点,细特纱1~2个开清点,当配置开清点时应考虑间道装置,以适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

3、 组合实例

(1)传统成卷工艺流程(纺棉流程)

①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104A型六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②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TF30A 型重物分离器(附FA051A 型凝棉器)→FA022-6型多仓混棉机→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③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A035E 混开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④郑州宏大纺机厂推荐流程

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TF37型手动两路配棉器(可选)→AMP3000金属及重杂物探除器→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附FA051A 型凝棉器)→FA022-6型多仓混棉机(附TF27桥式吸铁)→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FA051A 型凝棉器)→FA135-Ⅱ型气动配棉器(2路)→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2台,附FA051A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注:(1)FA002A 圆盘抓棉机可用FA002B 型圆盘抓棉机或FA006往复抓棉机代替。 (2)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可用FA113系列单轴流开棉机代替。

(3)若原棉较好,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2-6型多仓混棉机可用FA018混开棉机代替。 (4)FA141 A型单打手成卷机可用A076系列成卷机代替。 (2)传统成卷工艺流程(纺化纤流程)

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3)清梳联流程

国内采用的清梳联中的开清棉设备是以往复式自动抓棉机、轴流式开棉机、多仓混棉机、锯齿辊筒清棉机等设备组成清棉流程,实现了“一抓、一开、一混、一清”4台主机的基本组合,单机性能好、效率高,是连续给棉的短流程清棉联合机。

①郑州宏大清梳联

FA006型往复抓棉机(附TF27型桥式磁铁) →AMP2000型火星、金属二合一探测器→TF30A型重物分离器(附FA051A 凝棉器)→FAl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8型六仓混棉机(附TV425A 型输棉风机)→FAl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l51型除微尘机→(FAl77A 型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6~8台)×2。

②青岛宏大清梳联

FA009型往复抓棉机→FT245F型输棉风机→AMP2000型金属、火星探除器→FT215A型微尘分离器→FA124型重物分离器→FT240F型输棉风机→FA105A 型单轴流开棉机→FT225F型输棉风机→FA029型多仓混棉机→FT240F型输棉风机→FT214型桥式磁铁→FA179型棉箱+FA116型主除杂机→FA156型除微尘机→119AⅡ—P 型火星探除器→FT301B型连续喂棉装置→FA178A 型配棉箱+FT024型自调匀整+FA203A型梳棉机×(6~8台)。

1.2.2开清棉各单机机构与作用

► A006B 混棉机工艺配置(详见《现代棉纺技术》P48~49) 1、影响混和作用的主要因素(由棉层的铺层数决定) ①摆斗的摆动速度;②输棉帘的运动速度影响。

加快摆斗的摆动速度和减慢输棉帘速度,均可增加铺层数,提高混合效果。 2、自动混棉机的开松作用影响因素 (1)自动混棉机开松作用的部位

①角钉帘对压棉帘与输绵棉帘夹持的棉层的加速抓取;②角钉帘与压棉帘间的撕扯 ③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撕扯;④剥棉打手对角钉帘上棉块的剥取打击开松 (2)影响自动混棉机开松作用的主要因素

①角钉帘子~压棉帘的隔距:隔距小时,撕扯作用大,开松效好;但机器的产量降低; ②角钉帘子~均棉罗拉的隔距:隔距小时,撕扯作用大,开松效好;但机器的产量降低; ③角钉帘的速度:速度大时,产量高,但开松差;一般速度为60、70、80、100m/ min四档。

④均棉罗拉转速:速度大时,产量低,但开松好;一般速度为200m/ min。实际生产中,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加快均棉罗拉的转速、适当加快角钉帘的速度、缩小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隔距提高开松效果。

3、影响自动混棉机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除杂部位:①角钉帘下方的尘格;②剥棉打手下的尘格 主要工艺参数

①尘棒间的隔距:应大于棉籽的长径,一般进口为8~15mm,出口为10~20mm,适当增大此隔距,对提高落棉率和除杂效率有利。

②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随棉块的松解,体积逐步增大,从入口到出口逐渐放大。 ③剥棉打手的转速:一般为400~500r/min ④尘格包围角与出棉形式

(1) FA104六滚筒开棉机

► FA104六滚筒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工艺因素 ①滚筒速度

一般六只滚筒的转速依次递增,相邻两滚筒线速比为1:1.1左右。滚筒转速应根据原棉品级和纤维线密度决定。滚筒速度增大,开松除杂效果好,但易损伤纤维和造成滚筒绕花或落白。

②滚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隔距小时,除杂多。从第一至第六滚筒,滚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逐渐放大,以适应原棉因开松而体积变大的要求。

③ 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主要影响落杂空间。隔距大时落棉多, 由机外手轮通过改变尘棒安装角调节。

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由大到小。一般第一、二、三滚筒的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为10mm ,第四、五滚筒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为8mm 。

1、 原料特点 ①CJ14.5tex 针织用纱:

品级好,纤维细长、整齐度好、成熟正常、短绒率低、未成熟纤维和疵点少的原棉。 ②C36tex 机织用纱:

品级低,纤维粗短、成熟度偏低、短绒率高、可混用一部分再用棉及低级棉。 2、 加工原则

原棉成熟正常,线密

度适中,正常原棉

较好,有害疵点少 早落少碎 松打交替

以梳代打

充分发挥棉箱机械和开棉机

开松除杂作用

低级棉

低级棉 成熟度差,单纤维强力低,有害疵点多

☞☞☞

多松、早落、多落 ☞少打轻打 ☞薄喂慢速 ☞少返少滚

☞减少束丝和棉结

3

► FA141开松除杂作用及主要工艺影响因素(详见《现代棉纺技术》P51~ P52) ①综合打手速度:一般900~1000r/min

②打手与天平罗拉之间的隔距:由加工纤维长度和棉层厚度决定,一般8.5~10.5mm。 ③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一般进口8~10mm;出口16~18mm.

④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根据原棉的含杂内容和含杂量而定,一般5~8mm。

1.2.3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 传统开清棉流程工艺

1、 棉卷规格

(1) 棉卷定量

棉卷定量重,相应棉卷产量高,但定量过重会影响原料的开松和除杂,造成棉卷含杂率高、开松度不够,使下工序梳棉机的负担加重,棉卷定量轻,有利于开清棉流程的充分开松和除杂,减轻梳棉机的梳理负荷和稳定生条质量。但过轻将直接影响开清棉工序的产量,同时还会使棉卷中出现粘卷和破洞等不良情况。纺纯棉常用棉卷干定量的一般配置范围见表2-13情况

(2)棉卷长度

棉卷长度设计过长,棉卷直径大,易形成泡卷、烂卷,且容易造成棉卷意外伸长,影响棉卷每米定

量、增加棉卷不匀率。棉卷长度过短,增加清花落卷次数和下工序换卷次数,影响生产效率。常用棉卷设计长度配置范围见表2-14。

表2-14 棉卷长度配置范围

2、主要速度

(1)开清棉联合机主要打手速度:在满足开松、除杂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因开松过度造成的纤维损伤

及束丝等。开清棉开棉机、清棉打手速度配置范围见表2-15。

表2-15 开棉机、清棉打手速度配置范围

(2)开清棉联合机各部给棉部件速度 应根据前方各棉箱储棉量及各单机运转率确定

①各棉箱储棉量必须保证下一棉箱所需棉量的供应,一般可比需求棉量高5%~10%。 ②各棉箱储棉量一般要控制在储棉箱容积的1/2~2/3. ③各单机运转率在90%以上。 (3)风扇速度的配置

单打手成卷机风扇速度应比打手速度快200~300r/min,,加工化纤时,风扇转速应比纯棉适当加快10%~15%,一般为1200~1500r/min。 风扇速度配置表见表2-16.

3、隔距配置

(1)棉箱机械主要隔距:①角钉帘~压棉帘;②角钉帘~均棉罗拉

在保证供应的条件下,棉箱机械的角钉帘~均棉罗拉的间隔距应尽可能缩小。 (2)开、清棉机械主要隔距:打手~给棉罗拉;打手~尘棒;尘棒~尘棒;打手~剥棉刀 ①打手~给棉罗拉间隔距:应按纤维长度来调节。

②尘棒~尘间隔距:按棉流自入口至出口由大渐小调节。其隔距大小,随杂质形态而定,排大杂质时宜大;反之,宜小。

③打手~尘棒间隔距:随棉块的松解,自入口到出口也应逐渐放大。此隔距的调整应根据原料含杂及机台产量综合考虑,当原料含杂高及机台产量较低时,应采用较小隔距,以充分发挥机台的开松除杂效能。

④打手~剥棉刀:为减少返花,偏小掌握

注: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主要隔距配置可参见各单机主要技术特征。

1.2.4 开清棉质量指标极其控制

(一) 棉卷质量参考指标

目前开清棉工序的质量检验项目有:棉卷重量不匀率、棉卷重量差异、棉卷含杂率、棉卷伸长率、正卷率等(见表2-17)。此外,还要进行各机台的落棉试验,分析落杂情况,控制落棉数量,增加落杂,提高各单机除杂效率,减少可纺纤维的损失等。

表2-17棉卷质量检验项目和控制范围

(二)提高棉卷质量的技术措施

棉卷重量的变异直接影响到生条、半熟条、熟条以及成纱重量的变异,同时也影响下道工序的半制品和成纱重量不匀率等质量指标。提高棉卷质量,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与原棉有关,而且与工艺调整、机械维修、操作管理、温湿度控制等都有密切关系。

表2-18 提高棉卷质量的技术措施

1.2.5 开清棉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27.8tex 开清棉工艺设计

1、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该纱为纯棉普梳中特纱,配棉总体上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强力正常,但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低级棉(425混用比例占20%,527混用比例占5%),因此含杂偏高,机检含杂率3.7%,手检含杂14.85(粒/g),有害疵点偏多,线密度差异偏大些。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T 398-1993)优级,条干CV%不超过16.5%,1g 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5粒,1g 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60粒,从本期配棉来讲,由于混用了部分低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偏多,因此要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开清棉工序要求较高的除杂效果。

为此开清棉工艺原则遵循“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混和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少伤纤维,充分发挥棉箱机械以及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

2、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

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A035E 混开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该流程有三个开清点:A035E 混开棉机、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 能够满足加工含杂率在3.5%左右的原棉开松除杂的要求。 3、配置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 (1)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

①两个圆盘抓棉机采取并联方式,即两只圆盘抓棉机同时生产,这样可减少抓棉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设为2mm ),减少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②A035E 混开棉机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平输棉帘速度,提高角钉帘线速度,以加大角钉之间的撕扯力,提高原棉的开松度和混合效果。刀片打手、豪猪打手下配置较大的尘棒隔距,创造棉籽、籽棉、大破籽等大杂早落和未碎先落、多落的条件,为后续设备进一步除杂打好基础。

③FA106B 开棉机打手处是主要开清点,不孕籽、带纤维破籽、尘屑、碎叶应在主要打手处排除,因此打手速度初定为600r/min,并适当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④FA141清棉成卷机适当加大风扇速度与综合打手速度速比,提高风扇速度,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提高FA141进一步排除细杂的能力。

(2)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配置(表2-19) 4、计算棉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

注:参照《现代棉纺技术》P52~ P56 FA141成卷机传动图与工艺计算 (1)棉卷定量设计:棉卷设计干定量为:400.00g/m

棉实际卷回潮率:7.6%,棉卷湿重:G 湿= G干×(1+7.6%)=400×1.076=430.4 g/m 棉卷特数为:Ntex=G 干×(1+8.5%)×1000=400×1.085×1000=434000tex (2)棉卷长度设计:棉卷设计实际长度:38m ,棉卷伸长率为2.5% 棉卷计算长度为=棉卷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38/(1+2.5%)=37.1m (3)棉卷净重=棉卷实际长度(m )×棉卷湿重(g/m)=38×434.4=16.51 (kg) 棉卷毛重(磅重)=棉卷净重+棉卷扦重=16.51+1.3=17.81 kg 棉卷重量偏差:±200g

(4)落卷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π×D ×N 棉卷) =(37.1×1000)/(π×230×13.34)=3.85min

(5)速度计算

①综合打手转速n 1(r/min)

D 160230400

n 1=n ⨯=1440⨯=

D 1D 1D 1

式中:n —动机(5.5kW )的转速(1440r/min);

D ——电动机皮带轮直径(160mm );D 1——打手皮带轮直径(230

综合打手转速:n 1=

[1**********]0

==921. 6(r /m i n ) D 1250

②天平罗拉转速n 2(r/min):设皮带在铁炮的中央位置。

n 2=n ' ⨯

D 3⨯Z 1⨯186⨯1⨯20⨯Z 3D ⨯Z 1⨯Z 3

=0. 0965⨯3

330⨯Z 2⨯167⨯50⨯20⨯Z 4Z 2⨯Z 4

=0. 0965⨯130⨯

2525

⨯=17. 74(r /min) 1726

式中:n /—— 电动机(2.2kW )的转速(1430r/min);

D 3—— 电动机变换皮带轮直径(

); Z 1/Z 2—— 牵伸变换齿轮齿数(

); Z 3/Z 4—— 牵伸变换齿轮齿数(。

③棉卷罗拉转速n 3(r/min):

n 3=n ' ⨯

D 3⨯17⨯14⨯18

=0. 1026⨯D 3=0.1026×130=13.34r/min

330⨯67⨯

73⨯37

注:D 3—— 电动机变换皮带轮直径()

棉卷罗拉转速范围为10.26~15.39r/min。

④风扇转速: 风扇转速比打手速度快200~300r/min.

n 4=n ⨯

D D 2160220⨯⨯=1440⨯⨯=1192. 65r /min D 1170250170

注:D=160mm ;D 1=250mm;D 2=200,220,240,250 mm

(6)产量计算

①理论产量:

G =

=

πDn 3⨯60⨯N tex

⨯(1+ε)

1000⨯1000⨯1000

π⨯230⨯13. 34⨯60⨯434000

1000⨯1000⨯1000πDn 3⨯60⨯g

⨯(1+ε)

1000⨯1000

⨯(1+2. 5%)=250.87kg/台.h

或G =

式中:G ——理论产量(kg/台·h ); D ——棉卷罗拉直径(mm ); N tex ——棉卷线密度(tex );

g ——棉卷公定回潮率时的定量(g/m)。

②定额产量(实际产量)

定额产量是考虑了时间损失所计算出的产量。时间损失是指如落卷停车、小修理停车、故障停车等的时间损失,这需要通过测定而确定,一般用时间效率或有效时间系数表示。时间损失越多,时间效率越低。 定额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85%~90%) =250.87×90%=225.78 kg/台.h

(注:成卷机时间效率取90%)

► 若采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则不需要设计成卷工艺

表2-19开清棉工艺单

【工作页—开清棉工艺设计】

工作任务

1. 根据分组设计的纱线产品实例(表1),配置该纱线品种的开清棉工艺

表1 纱线品种实例及分组表

► 要求:①各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②提交开清棉工艺设计报告(包括参数选择依据、说明、工艺计算过程等) ③开清棉工艺设计单

【课后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棉卷重量不匀率 2、正卷率 3、落棉率 4、落棉含杂率 5、落杂率 6、除杂效率 7、自由打击开松 8、握持打击开松

9、横铺直取 10、尘棒安装角

二、选择题(A 、B 、C 、D 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 )

(A )纤维长度 (B )纤维线密度 (C )棉层厚度 (D )其它

2、豪猪开棉机合理调整尘棒间的隔距:尘棒之间从进口到出口采用( )的隔距配置方法,可增加出口处的补入气流,从而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

(A )大→小→小 (B )大→小→大 (C )小→大→大 (D )大→大→大 3、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 )

(A)逐渐放大 (B)逐渐缩小 (C)大→小→大 (D)小→大→小 4、在开清棉流程中,以开松除杂作用为主的设备是( )

(A )混棉机 (B )抓棉机 (C )开棉机 (D )清棉机 5、以下设备,适合加工化纤的是( )

(A )FA104A (B )FA106 (C )FA106A (D )FA107

6、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 )

(A )提高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B )降低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C )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D )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7、清棉机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是( )

(A )调节棉层的纵向不匀 (B )调节棉层的横向不匀

(C )棉层的纵向不匀和横向不匀都能调节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造成棉卷的横向不匀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棉箱的储棉量波动过大 (B )天平调节装置作用不良 (C )成卷机尘笼凝棉不均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棉卷的横向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 ) 2、自动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利用时间差进行混合。 ( ) 3、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 ( ) 4、六滚筒开棉机只适用于加工棉纤维。 ( ) 5、正常工作时,天平调节装置中铁炮皮带在铁炮的中部位置。 ( ) 6、加工化纤时,开清棉流程中配置的开清点的数量比加工棉纤维时多。 ( )

四、简答题

1、A006BS 自动混棉机机内哪些部位具有开松和除杂作用?影响开松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论述影响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3、论述开清棉工序提高棉卷均匀度的方法。

五、计算题

加工棉卷,已知棉卷干定量为400g/m,棉卷回潮率为8.5%,棉卷伸长率为3.5%,时间效率为0.88,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2r/min,棉卷罗拉直径为230mm 。 求:①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②定额产量

班级 组别 学号 姓名: 日期

开清棉工艺设计方案

纱线品种代号: 主要内容: ► ► ►

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并说明选择的依据和主要单机的工作特点

配置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并要说明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

计算成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若选择清梳联则不需要设计成卷工艺)

附表:开清棉工艺设计单(表2-20)

表2-20 开清棉工艺单

完成开清棉工艺单设计

1.2 开清棉工艺

【引导问题】

【知识要点】

1.2.1 开清棉工序任务与工艺设计原则

(一)开清棉工艺设计原则

开清棉是纺纱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各单机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原棉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的加工要求。开清棉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等主要设备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二)开清棉工艺流程

1、选择开清棉流程考虑因素

①单机的性能和特点;②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③原棉的性质:如含杂内容和数量,纤维长度、线密度、成熟系数和包装密度等因素。

2、 棉箱和开清点的设置

为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和及均匀输送,做到稳定供应,在开清棉流程中一般配置2台混给棉机(即2个棉箱) 。开清点是指对原料起开松、除杂作用的部位,通常以开棉机和清棉机打手为开清点。

根据纺纱线密度的不同,选择开清点数一般为粗特纱3~4个开清点,中特纱2~3个开清点,细特纱1~2个开清点,当配置开清点时应考虑间道装置,以适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

3、 组合实例

(1)传统成卷工艺流程(纺棉流程)

①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104A型六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②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TF30A 型重物分离器(附FA051A 型凝棉器)→FA022-6型多仓混棉机→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③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A035E 混开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④郑州宏大纺机厂推荐流程

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TF37型手动两路配棉器(可选)→AMP3000金属及重杂物探除器→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附FA051A 型凝棉器)→FA022-6型多仓混棉机(附TF27桥式吸铁)→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FA051A 型凝棉器)→FA135-Ⅱ型气动配棉器(2路)→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2台,附FA051A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注:(1)FA002A 圆盘抓棉机可用FA002B 型圆盘抓棉机或FA006往复抓棉机代替。 (2)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可用FA113系列单轴流开棉机代替。

(3)若原棉较好,FA103A 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2-6型多仓混棉机可用FA018混开棉机代替。 (4)FA141 A型单打手成卷机可用A076系列成卷机代替。 (2)传统成卷工艺流程(纺化纤流程)

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3)清梳联流程

国内采用的清梳联中的开清棉设备是以往复式自动抓棉机、轴流式开棉机、多仓混棉机、锯齿辊筒清棉机等设备组成清棉流程,实现了“一抓、一开、一混、一清”4台主机的基本组合,单机性能好、效率高,是连续给棉的短流程清棉联合机。

①郑州宏大清梳联

FA006型往复抓棉机(附TF27型桥式磁铁) →AMP2000型火星、金属二合一探测器→TF30A型重物分离器(附FA051A 凝棉器)→FAl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8型六仓混棉机(附TV425A 型输棉风机)→FAl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l51型除微尘机→(FAl77A 型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6~8台)×2。

②青岛宏大清梳联

FA009型往复抓棉机→FT245F型输棉风机→AMP2000型金属、火星探除器→FT215A型微尘分离器→FA124型重物分离器→FT240F型输棉风机→FA105A 型单轴流开棉机→FT225F型输棉风机→FA029型多仓混棉机→FT240F型输棉风机→FT214型桥式磁铁→FA179型棉箱+FA116型主除杂机→FA156型除微尘机→119AⅡ—P 型火星探除器→FT301B型连续喂棉装置→FA178A 型配棉箱+FT024型自调匀整+FA203A型梳棉机×(6~8台)。

1.2.2开清棉各单机机构与作用

► A006B 混棉机工艺配置(详见《现代棉纺技术》P48~49) 1、影响混和作用的主要因素(由棉层的铺层数决定) ①摆斗的摆动速度;②输棉帘的运动速度影响。

加快摆斗的摆动速度和减慢输棉帘速度,均可增加铺层数,提高混合效果。 2、自动混棉机的开松作用影响因素 (1)自动混棉机开松作用的部位

①角钉帘对压棉帘与输绵棉帘夹持的棉层的加速抓取;②角钉帘与压棉帘间的撕扯 ③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撕扯;④剥棉打手对角钉帘上棉块的剥取打击开松 (2)影响自动混棉机开松作用的主要因素

①角钉帘子~压棉帘的隔距:隔距小时,撕扯作用大,开松效好;但机器的产量降低; ②角钉帘子~均棉罗拉的隔距:隔距小时,撕扯作用大,开松效好;但机器的产量降低; ③角钉帘的速度:速度大时,产量高,但开松差;一般速度为60、70、80、100m/ min四档。

④均棉罗拉转速:速度大时,产量低,但开松好;一般速度为200m/ min。实际生产中,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加快均棉罗拉的转速、适当加快角钉帘的速度、缩小均棉罗拉与角钉帘间的隔距提高开松效果。

3、影响自动混棉机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除杂部位:①角钉帘下方的尘格;②剥棉打手下的尘格 主要工艺参数

①尘棒间的隔距:应大于棉籽的长径,一般进口为8~15mm,出口为10~20mm,适当增大此隔距,对提高落棉率和除杂效率有利。

②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随棉块的松解,体积逐步增大,从入口到出口逐渐放大。 ③剥棉打手的转速:一般为400~500r/min ④尘格包围角与出棉形式

(1) FA104六滚筒开棉机

► FA104六滚筒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工艺因素 ①滚筒速度

一般六只滚筒的转速依次递增,相邻两滚筒线速比为1:1.1左右。滚筒转速应根据原棉品级和纤维线密度决定。滚筒速度增大,开松除杂效果好,但易损伤纤维和造成滚筒绕花或落白。

②滚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隔距小时,除杂多。从第一至第六滚筒,滚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逐渐放大,以适应原棉因开松而体积变大的要求。

③ 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主要影响落杂空间。隔距大时落棉多, 由机外手轮通过改变尘棒安装角调节。

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由大到小。一般第一、二、三滚筒的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为10mm ,第四、五滚筒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为8mm 。

1、 原料特点 ①CJ14.5tex 针织用纱:

品级好,纤维细长、整齐度好、成熟正常、短绒率低、未成熟纤维和疵点少的原棉。 ②C36tex 机织用纱:

品级低,纤维粗短、成熟度偏低、短绒率高、可混用一部分再用棉及低级棉。 2、 加工原则

原棉成熟正常,线密

度适中,正常原棉

较好,有害疵点少 早落少碎 松打交替

以梳代打

充分发挥棉箱机械和开棉机

开松除杂作用

低级棉

低级棉 成熟度差,单纤维强力低,有害疵点多

☞☞☞

多松、早落、多落 ☞少打轻打 ☞薄喂慢速 ☞少返少滚

☞减少束丝和棉结

3

► FA141开松除杂作用及主要工艺影响因素(详见《现代棉纺技术》P51~ P52) ①综合打手速度:一般900~1000r/min

②打手与天平罗拉之间的隔距:由加工纤维长度和棉层厚度决定,一般8.5~10.5mm。 ③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一般进口8~10mm;出口16~18mm.

④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根据原棉的含杂内容和含杂量而定,一般5~8mm。

1.2.3开清棉主要工艺参数配置

● 传统开清棉流程工艺

1、 棉卷规格

(1) 棉卷定量

棉卷定量重,相应棉卷产量高,但定量过重会影响原料的开松和除杂,造成棉卷含杂率高、开松度不够,使下工序梳棉机的负担加重,棉卷定量轻,有利于开清棉流程的充分开松和除杂,减轻梳棉机的梳理负荷和稳定生条质量。但过轻将直接影响开清棉工序的产量,同时还会使棉卷中出现粘卷和破洞等不良情况。纺纯棉常用棉卷干定量的一般配置范围见表2-13情况

(2)棉卷长度

棉卷长度设计过长,棉卷直径大,易形成泡卷、烂卷,且容易造成棉卷意外伸长,影响棉卷每米定

量、增加棉卷不匀率。棉卷长度过短,增加清花落卷次数和下工序换卷次数,影响生产效率。常用棉卷设计长度配置范围见表2-14。

表2-14 棉卷长度配置范围

2、主要速度

(1)开清棉联合机主要打手速度:在满足开松、除杂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因开松过度造成的纤维损伤

及束丝等。开清棉开棉机、清棉打手速度配置范围见表2-15。

表2-15 开棉机、清棉打手速度配置范围

(2)开清棉联合机各部给棉部件速度 应根据前方各棉箱储棉量及各单机运转率确定

①各棉箱储棉量必须保证下一棉箱所需棉量的供应,一般可比需求棉量高5%~10%。 ②各棉箱储棉量一般要控制在储棉箱容积的1/2~2/3. ③各单机运转率在90%以上。 (3)风扇速度的配置

单打手成卷机风扇速度应比打手速度快200~300r/min,,加工化纤时,风扇转速应比纯棉适当加快10%~15%,一般为1200~1500r/min。 风扇速度配置表见表2-16.

3、隔距配置

(1)棉箱机械主要隔距:①角钉帘~压棉帘;②角钉帘~均棉罗拉

在保证供应的条件下,棉箱机械的角钉帘~均棉罗拉的间隔距应尽可能缩小。 (2)开、清棉机械主要隔距:打手~给棉罗拉;打手~尘棒;尘棒~尘棒;打手~剥棉刀 ①打手~给棉罗拉间隔距:应按纤维长度来调节。

②尘棒~尘间隔距:按棉流自入口至出口由大渐小调节。其隔距大小,随杂质形态而定,排大杂质时宜大;反之,宜小。

③打手~尘棒间隔距:随棉块的松解,自入口到出口也应逐渐放大。此隔距的调整应根据原料含杂及机台产量综合考虑,当原料含杂高及机台产量较低时,应采用较小隔距,以充分发挥机台的开松除杂效能。

④打手~剥棉刀:为减少返花,偏小掌握

注: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主要隔距配置可参见各单机主要技术特征。

1.2.4 开清棉质量指标极其控制

(一) 棉卷质量参考指标

目前开清棉工序的质量检验项目有:棉卷重量不匀率、棉卷重量差异、棉卷含杂率、棉卷伸长率、正卷率等(见表2-17)。此外,还要进行各机台的落棉试验,分析落杂情况,控制落棉数量,增加落杂,提高各单机除杂效率,减少可纺纤维的损失等。

表2-17棉卷质量检验项目和控制范围

(二)提高棉卷质量的技术措施

棉卷重量的变异直接影响到生条、半熟条、熟条以及成纱重量的变异,同时也影响下道工序的半制品和成纱重量不匀率等质量指标。提高棉卷质量,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与原棉有关,而且与工艺调整、机械维修、操作管理、温湿度控制等都有密切关系。

表2-18 提高棉卷质量的技术措施

1.2.5 开清棉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27.8tex 开清棉工艺设计

1、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该纱为纯棉普梳中特纱,配棉总体上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强力正常,但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低级棉(425混用比例占20%,527混用比例占5%),因此含杂偏高,机检含杂率3.7%,手检含杂14.85(粒/g),有害疵点偏多,线密度差异偏大些。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T 398-1993)优级,条干CV%不超过16.5%,1g 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5粒,1g 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60粒,从本期配棉来讲,由于混用了部分低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偏多,因此要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开清棉工序要求较高的除杂效果。

为此开清棉工艺原则遵循“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混和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少伤纤维,充分发挥棉箱机械以及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

2、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

FA002A 型自动抓棉机×2→A035E 混开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A062-Ⅱ型电器配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该流程有三个开清点:A035E 混开棉机、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FA141A 型单打手成卷机 能够满足加工含杂率在3.5%左右的原棉开松除杂的要求。 3、配置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 (1)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

①两个圆盘抓棉机采取并联方式,即两只圆盘抓棉机同时生产,这样可减少抓棉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设为2mm ),减少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②A035E 混开棉机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平输棉帘速度,提高角钉帘线速度,以加大角钉之间的撕扯力,提高原棉的开松度和混合效果。刀片打手、豪猪打手下配置较大的尘棒隔距,创造棉籽、籽棉、大破籽等大杂早落和未碎先落、多落的条件,为后续设备进一步除杂打好基础。

③FA106B 开棉机打手处是主要开清点,不孕籽、带纤维破籽、尘屑、碎叶应在主要打手处排除,因此打手速度初定为600r/min,并适当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④FA141清棉成卷机适当加大风扇速度与综合打手速度速比,提高风扇速度,放大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提高FA141进一步排除细杂的能力。

(2)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配置(表2-19) 4、计算棉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

注:参照《现代棉纺技术》P52~ P56 FA141成卷机传动图与工艺计算 (1)棉卷定量设计:棉卷设计干定量为:400.00g/m

棉实际卷回潮率:7.6%,棉卷湿重:G 湿= G干×(1+7.6%)=400×1.076=430.4 g/m 棉卷特数为:Ntex=G 干×(1+8.5%)×1000=400×1.085×1000=434000tex (2)棉卷长度设计:棉卷设计实际长度:38m ,棉卷伸长率为2.5% 棉卷计算长度为=棉卷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38/(1+2.5%)=37.1m (3)棉卷净重=棉卷实际长度(m )×棉卷湿重(g/m)=38×434.4=16.51 (kg) 棉卷毛重(磅重)=棉卷净重+棉卷扦重=16.51+1.3=17.81 kg 棉卷重量偏差:±200g

(4)落卷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π×D ×N 棉卷) =(37.1×1000)/(π×230×13.34)=3.85min

(5)速度计算

①综合打手转速n 1(r/min)

D 160230400

n 1=n ⨯=1440⨯=

D 1D 1D 1

式中:n —动机(5.5kW )的转速(1440r/min);

D ——电动机皮带轮直径(160mm );D 1——打手皮带轮直径(230

综合打手转速:n 1=

[1**********]0

==921. 6(r /m i n ) D 1250

②天平罗拉转速n 2(r/min):设皮带在铁炮的中央位置。

n 2=n ' ⨯

D 3⨯Z 1⨯186⨯1⨯20⨯Z 3D ⨯Z 1⨯Z 3

=0. 0965⨯3

330⨯Z 2⨯167⨯50⨯20⨯Z 4Z 2⨯Z 4

=0. 0965⨯130⨯

2525

⨯=17. 74(r /min) 1726

式中:n /—— 电动机(2.2kW )的转速(1430r/min);

D 3—— 电动机变换皮带轮直径(

); Z 1/Z 2—— 牵伸变换齿轮齿数(

); Z 3/Z 4—— 牵伸变换齿轮齿数(。

③棉卷罗拉转速n 3(r/min):

n 3=n ' ⨯

D 3⨯17⨯14⨯18

=0. 1026⨯D 3=0.1026×130=13.34r/min

330⨯67⨯

73⨯37

注:D 3—— 电动机变换皮带轮直径()

棉卷罗拉转速范围为10.26~15.39r/min。

④风扇转速: 风扇转速比打手速度快200~300r/min.

n 4=n ⨯

D D 2160220⨯⨯=1440⨯⨯=1192. 65r /min D 1170250170

注:D=160mm ;D 1=250mm;D 2=200,220,240,250 mm

(6)产量计算

①理论产量:

G =

=

πDn 3⨯60⨯N tex

⨯(1+ε)

1000⨯1000⨯1000

π⨯230⨯13. 34⨯60⨯434000

1000⨯1000⨯1000πDn 3⨯60⨯g

⨯(1+ε)

1000⨯1000

⨯(1+2. 5%)=250.87kg/台.h

或G =

式中:G ——理论产量(kg/台·h ); D ——棉卷罗拉直径(mm ); N tex ——棉卷线密度(tex );

g ——棉卷公定回潮率时的定量(g/m)。

②定额产量(实际产量)

定额产量是考虑了时间损失所计算出的产量。时间损失是指如落卷停车、小修理停车、故障停车等的时间损失,这需要通过测定而确定,一般用时间效率或有效时间系数表示。时间损失越多,时间效率越低。 定额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85%~90%) =250.87×90%=225.78 kg/台.h

(注:成卷机时间效率取90%)

► 若采用清梳联工艺流程,则不需要设计成卷工艺

表2-19开清棉工艺单

【工作页—开清棉工艺设计】

工作任务

1. 根据分组设计的纱线产品实例(表1),配置该纱线品种的开清棉工艺

表1 纱线品种实例及分组表

► 要求:①各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②提交开清棉工艺设计报告(包括参数选择依据、说明、工艺计算过程等) ③开清棉工艺设计单

【课后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棉卷重量不匀率 2、正卷率 3、落棉率 4、落棉含杂率 5、落杂率 6、除杂效率 7、自由打击开松 8、握持打击开松

9、横铺直取 10、尘棒安装角

二、选择题(A 、B 、C 、D 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 )

(A )纤维长度 (B )纤维线密度 (C )棉层厚度 (D )其它

2、豪猪开棉机合理调整尘棒间的隔距:尘棒之间从进口到出口采用( )的隔距配置方法,可增加出口处的补入气流,从而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

(A )大→小→小 (B )大→小→大 (C )小→大→大 (D )大→大→大 3、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 )

(A)逐渐放大 (B)逐渐缩小 (C)大→小→大 (D)小→大→小 4、在开清棉流程中,以开松除杂作用为主的设备是( )

(A )混棉机 (B )抓棉机 (C )开棉机 (D )清棉机 5、以下设备,适合加工化纤的是( )

(A )FA104A (B )FA106 (C )FA106A (D )FA107

6、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 )

(A )提高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B )降低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C )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 (D )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7、清棉机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是( )

(A )调节棉层的纵向不匀 (B )调节棉层的横向不匀

(C )棉层的纵向不匀和横向不匀都能调节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造成棉卷的横向不匀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棉箱的储棉量波动过大 (B )天平调节装置作用不良 (C )成卷机尘笼凝棉不均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棉卷的横向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 ) 2、自动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利用时间差进行混合。 ( ) 3、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 ( ) 4、六滚筒开棉机只适用于加工棉纤维。 ( ) 5、正常工作时,天平调节装置中铁炮皮带在铁炮的中部位置。 ( ) 6、加工化纤时,开清棉流程中配置的开清点的数量比加工棉纤维时多。 ( )

四、简答题

1、A006BS 自动混棉机机内哪些部位具有开松和除杂作用?影响开松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论述影响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3、论述开清棉工序提高棉卷均匀度的方法。

五、计算题

加工棉卷,已知棉卷干定量为400g/m,棉卷回潮率为8.5%,棉卷伸长率为3.5%,时间效率为0.88,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2r/min,棉卷罗拉直径为230mm 。 求:①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②定额产量

班级 组别 学号 姓名: 日期

开清棉工艺设计方案

纱线品种代号: 主要内容: ► ► ►

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并说明选择的依据和主要单机的工作特点

配置开清棉各单机主要工艺参数,并要说明主要工艺参数选择依据

计算成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若选择清梳联则不需要设计成卷工艺)

附表:开清棉工艺设计单(表2-20)

表2-20 开清棉工艺单

完成开清棉工艺单设计


相关文章

  • 山西省用水定额
  • 山 西 省 用 水 定 额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年1月11日印发 2008-03-31 印发 修订说明 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200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 ...查看


  • CA6140法兰盘设计与加工工艺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 程 设 计(论文)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题目名称 CA6140法兰盘设计与加工工艺 学 部(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班 学 号 20 12 年 12 月 28 日 目录 ...查看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渭南工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与学习情境 主编:张海军 1 目 录 1.课程定位.................................. ...查看


  •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参数
  • 二氧化碳焊接工艺--焊接工艺指导书(CO2焊) 一. 基本原理 CO2气体保护焊是以可熔化的金属焊丝作电极,并有CO2气体作保护的电弧焊.是焊接黑 色金属的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二. 工艺特点 1. CO2焊穿透能力强,焊接电流密度大(100 ...查看


  • 污泥固化处理设备工艺方案1.2
  • 污泥固化处理设备工艺方案 为了响应无锡市太湖流域污染物治理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为保证污泥固化稳定化的技术实现,我们引入污泥固化技术装备和设施系统一套,处理能力100立方/天.污泥干化后可以直接进入水泥行业原料(5-10%掺入比,已经通 ...查看


  • 产品结构设计
  • 产品结构设计 主 讲:李老师(在欧美仪器.设备行业,从事研发.制造工作13年.多年的高级工程师,研发经理职业经历) 课程对象:技术总监.项目经理,结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和制造工程师,具备基本的机械知识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有基 ...查看


  • 焊接工艺评定2014焊接试板制作
  •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1. 编号:WPQR-001-2014 2. 示意图(坡口型式) 3. 试件 ① 试件形式:65X150X500 : 数量:1块: 材质:Q345E; ② 试件形式:28X150X500 数量:1块: 材质:Q345E : ...查看


  • 毕业论文封面
  •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说 明 书 题 目: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加工工艺 及铣底面专用夹具设计 学 生: 专 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学 号: 指导教师:张 虎 目 录 中文摘要.............................. ...查看


  • 年产11万吨啤酒糖化工艺初步设计
  •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生物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年产11万吨啤酒糖化工艺初步设计 学 号: [1**********] 姓 名: 严 珊 年 级: 2006级 学 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设计小组: 严珊 ...查看


  • 11731焊接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 焊接专业11731班毕业设计题目 (学生也可以结合工厂实际自选设计题目) 焊接专业11731班毕业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15MnVN钢焊接冷裂纹及防止措施研究(学生也可以结合工厂实际自选设计题目) 二.时间:2013年9月1日---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