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前置条件的违法行为

1. 资金投入不足,致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2. 主要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3. 未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

4. 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竣工验收

5. 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 安全设备不符合标准或维修、保养、检测

7. 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8.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9. 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10. 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

11. 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12. 安全生产协作协调中,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协调的

13. 安全通道、安全距离

一、非法生产经营

1. 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 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后,继续生产经营

3.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条件、资质的单位和个人的

4. 为非法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条件的

二、证件管理

1. 企业名称、主要负责人、注册地址等变更后未按规定时限申请变更的

2. 转让、出借、冒用、伪造、涂改许可证件的

三、有关教育培训

1. 未制定培训计划并保证资金投入

2. 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3. 从业人员培训期间未支付工资、承担培训费用

四、应急管理

1.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备案的

2. 高危行业不设立应急救援组织、不配备救援器材设备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如未安全评价,未设置安全设施、设备,包装、仓储不符合要求

六、露天采石开采、爆破、排险、铲装运输作业,废石废碴处置、防洪措施、电气设备管理、图纸管理

七、烟花爆竹采购销售非法制品、超量储存

八、职业卫生监管中,除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外的其他违法行为

九、隐患排查治理

1. 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2. 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3. 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4. 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5. 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6. 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十、建设项目有关规定

1. 重点监管项目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审查;

2. 非重点监管项目设立,未依法进行建设 项目设立的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安全生产设计审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未按照设计施工的

十一、现场作业违法及不服从执法管理的

十二、未存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安责险的

十三、未执行现场带班制度的

十四、未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的

十五、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

十六、发生事故及未遵守事故报告规定的

1. 资金投入不足,致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2. 主要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3. 未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

4. 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竣工验收

5. 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 安全设备不符合标准或维修、保养、检测

7. 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8.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9. 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10. 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

11. 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12. 安全生产协作协调中,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协调的

13. 安全通道、安全距离

一、非法生产经营

1. 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 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后,继续生产经营

3.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条件、资质的单位和个人的

4. 为非法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条件的

二、证件管理

1. 企业名称、主要负责人、注册地址等变更后未按规定时限申请变更的

2. 转让、出借、冒用、伪造、涂改许可证件的

三、有关教育培训

1. 未制定培训计划并保证资金投入

2. 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3. 从业人员培训期间未支付工资、承担培训费用

四、应急管理

1.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备案的

2. 高危行业不设立应急救援组织、不配备救援器材设备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如未安全评价,未设置安全设施、设备,包装、仓储不符合要求

六、露天采石开采、爆破、排险、铲装运输作业,废石废碴处置、防洪措施、电气设备管理、图纸管理

七、烟花爆竹采购销售非法制品、超量储存

八、职业卫生监管中,除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外的其他违法行为

九、隐患排查治理

1. 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2. 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3. 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4. 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5. 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6. 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十、建设项目有关规定

1. 重点监管项目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审查;

2. 非重点监管项目设立,未依法进行建设 项目设立的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安全生产设计审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未按照设计施工的

十一、现场作业违法及不服从执法管理的

十二、未存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安责险的

十三、未执行现场带班制度的

十四、未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的

十五、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

十六、发生事故及未遵守事故报告规定的


相关文章

  • 工商部门对建筑企业涉嫌资质和合同违法监管是否有法律依据
  • 孙百昌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博客) 通过下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工商部门对建筑企业涉嫌资质和合同违法的监管缺乏法律依据. 1.工商部门涉及公司资质会遇到三种情况:第一种,资质为公司登记的前置要件:第二种,公司资质属于公司登记机关对登记事项管理: ...查看


  • 山东21条举措改革工商注册制度
  • 山东21条举措改革工商注册制度,10项内容简政放权.2月28日,山东省政府举行"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启忠.省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维凯分别对<山东省推进工商 ...查看


  • 关于改进规范投资项目核准行为加强协同监管的通知
  • 发改投资[2013]26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委).银监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决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 ...查看


  • 对公司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处罚
  • 对公司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处罚 一.举报和投诉受理 请拨打86439925 二.违法行为处理 依据行政处罚流程办理,详见流程图 三.立案调查取证 (一)7日内立案.立案后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二)调查取让由2名执法人员担任 ...查看


  • 从比较法观点看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履行
  • [摘要]股东代表诉讼的确立,为公司权益受到侵害后本身怠于行使诉权情况下的中小股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司法救济方式,股东代表诉讼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运作适宜可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如果被滥用也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而前置程序作为股东派生诉讼的重要组成 ...查看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法制办主站 发布时间:2009-02-03 10:34 江苏省法制办公室 (内容提要) 本课题成果共分两个章节.第一章侧重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理论总结与研究: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 ...查看


  • 2016广东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情况
  • 广东现状1:政策外出生也可申领出生证 省卫生计生委称,此前已经多次整治省内部分地区将<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与计划生育证明挂钩的违规行为. 依法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是群众的合法权益.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按 ...查看


  •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若干问题探讨
  •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虚假陈述行为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已久,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虚假陈述的一些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但仍 ...查看


  • 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仍可起诉原具体行政行为
  • [裁判要旨]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的行政行为,其性质属于行政许可行为,而非土地使用权行政确权行为.行政机关核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不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复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