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次函数

  众所周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并能较好地实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因此一次函数应用题一直是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考点,是近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下面举例说明。   一、行程问题   例1(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A、B两地相距1 100米,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先出发2分钟,乙出发7分钟后与甲相遇,设甲、乙两人相距y米,甲行进的时间为t分钟,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请你结合图像探究:   (1)甲的行进速度为每分钟___米,m=___分钟。   (2)求直线PQ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求乙的行进速度。   ■   分析(1)由图像知,2分钟时,甲的行进路程为1 100-980=120(米),可得甲的行进速度为60(米/分钟),由图像再结合题意可知,相遇时y=0,此时m=2+7=9(分钟);(2)根据P、Q两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PQ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应用相遇时路程和为1 100米列方程,即可求乙的行进速度。   解(1)甲的行进速度=■=60(米/分钟),m=2+7=9(分钟)。   (2)设PQ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t+b。因为P(0,1 100),Q(2,980)在直线PQ上,所以b=1 100,2k+b=980,解得k=-60,b=1100。所以直线PQ的函数关系式为   y=-60t+1 100。   (3)设乙的行进速度为x米/分钟,由题意得60×9+7x=1 100,解得x=80(米/分钟),所以乙的行进速度为80米/分钟。   二、方案选择   例2(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某社区活动中心为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x≥2)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该社区附近A、B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出售,且每副球拍的标价均为30元,每个羽毛球的标价均为3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   A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90%)销售;   B超市:买一副羽毛球拍送2个羽毛球。   设在A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A(元),在B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B(元)。请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yA和yB与x之间的关系式;   (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   (3)若每副球拍配15个羽毛球,请你帮助该活动中心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写出yA和yB与x之间的关系式。(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分类讨论,得到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问须在(2)问的基础上再次分类讨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里不再限制“只在一家超市购买”,所以要考虑到B超市免费送羽毛球的情况,经过计算、比较,得到最佳的购买方案。   解(1)依题意,得yA=27x+270,yB=30×10+3×(x-2)×10=30x+240。   (2)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   所以当2≤x<10时,到B超市购买划算;当x=10时,两家超市都一样;当x>10时,到A超市购买划算。   (3)因为x=15>10,所以①选择在A超市购买,yA=27×15+270=675(元);②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送20个羽毛球,后在A超市购买剩下的羽毛球(10×15-20=130个),则共需费用:10×30+130×3×0.9=651(元)。而651<675,所以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后在A超市购买130个羽毛球。   三、产品销售   例3(201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某个体户购进一批时令水果,20天销售完毕。他将本次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可绘制如图2所示的函数图像,其中日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甲所示,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乙所示。   (1)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第10天和第15天的销售金额。   ■   分析(1)从图像不难看出,y与x之间属于分段函数关系,一段是正比例函数,一段是一次函数,根据图像上的点(15,30)、(20,0),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需要从图2-甲中获取第10天和第15天的日销售量信息,从图2-乙中计算这两天的销售单价,两者之积即为销售金额。   解(1)依题意得,当0≤x≤15时,设其解析式为y=kx,则有30=15k,解得k=2,所以y=2x;当15<x≤20时,设其解析式为y=kx+b,则有30=15k+b,0=20k+b。解得k=-6,b=120。   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0≤x≤15),-6x+120(15<x≤20)。   (2)设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p=kx+b(10≤x≤20),把(10,10)、(20,8)代入,得10k+b=10,20k+b=8。解得k=-■,b=12。所以p=-■x+12(10≤x≤20)。当x=15时,p=-■×15+12=9(元/千克)。即第10天的销售金额为:2×10×10=200(元);第15天的销售金额为:30×9=270(元)。

  众所周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并能较好地实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因此一次函数应用题一直是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考点,是近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下面举例说明。   一、行程问题   例1(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A、B两地相距1 100米,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先出发2分钟,乙出发7分钟后与甲相遇,设甲、乙两人相距y米,甲行进的时间为t分钟,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请你结合图像探究:   (1)甲的行进速度为每分钟___米,m=___分钟。   (2)求直线PQ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求乙的行进速度。   ■   分析(1)由图像知,2分钟时,甲的行进路程为1 100-980=120(米),可得甲的行进速度为60(米/分钟),由图像再结合题意可知,相遇时y=0,此时m=2+7=9(分钟);(2)根据P、Q两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PQ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应用相遇时路程和为1 100米列方程,即可求乙的行进速度。   解(1)甲的行进速度=■=60(米/分钟),m=2+7=9(分钟)。   (2)设PQ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t+b。因为P(0,1 100),Q(2,980)在直线PQ上,所以b=1 100,2k+b=980,解得k=-60,b=1100。所以直线PQ的函数关系式为   y=-60t+1 100。   (3)设乙的行进速度为x米/分钟,由题意得60×9+7x=1 100,解得x=80(米/分钟),所以乙的行进速度为80米/分钟。   二、方案选择   例2(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某社区活动中心为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x≥2)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该社区附近A、B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出售,且每副球拍的标价均为30元,每个羽毛球的标价均为3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   A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90%)销售;   B超市:买一副羽毛球拍送2个羽毛球。   设在A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A(元),在B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B(元)。请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yA和yB与x之间的关系式;   (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   (3)若每副球拍配15个羽毛球,请你帮助该活动中心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写出yA和yB与x之间的关系式。(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分类讨论,得到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问须在(2)问的基础上再次分类讨论,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里不再限制“只在一家超市购买”,所以要考虑到B超市免费送羽毛球的情况,经过计算、比较,得到最佳的购买方案。   解(1)依题意,得yA=27x+270,yB=30×10+3×(x-2)×10=30x+240。   (2)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A<y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   所以当2≤x<10时,到B超市购买划算;当x=10时,两家超市都一样;当x>10时,到A超市购买划算。   (3)因为x=15>10,所以①选择在A超市购买,yA=27×15+270=675(元);②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送20个羽毛球,后在A超市购买剩下的羽毛球(10×15-20=130个),则共需费用:10×30+130×3×0.9=651(元)。而651<675,所以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后在A超市购买130个羽毛球。   三、产品销售   例3(201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某个体户购进一批时令水果,20天销售完毕。他将本次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可绘制如图2所示的函数图像,其中日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甲所示,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乙所示。   (1)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第10天和第15天的销售金额。   ■   分析(1)从图像不难看出,y与x之间属于分段函数关系,一段是正比例函数,一段是一次函数,根据图像上的点(15,30)、(20,0),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需要从图2-甲中获取第10天和第15天的日销售量信息,从图2-乙中计算这两天的销售单价,两者之积即为销售金额。   解(1)依题意得,当0≤x≤15时,设其解析式为y=kx,则有30=15k,解得k=2,所以y=2x;当15<x≤20时,设其解析式为y=kx+b,则有30=15k+b,0=20k+b。解得k=-6,b=120。   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0≤x≤15),-6x+120(15<x≤20)。   (2)设销售单价p(元/千克)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p=kx+b(10≤x≤20),把(10,10)、(20,8)代入,得10k+b=10,20k+b=8。解得k=-■,b=12。所以p=-■x+12(10≤x≤20)。当x=15时,p=-■×15+12=9(元/千克)。即第10天的销售金额为:2×10×10=200(元);第15天的销售金额为:30×9=270(元)。


相关文章

  • 分段函数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 分段函数实际应用的教学设计 陈学军 一.课程分析 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是专业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部分,应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立足于为专业课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以满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 ...查看


  • 生活垃圾巧分类
  • 前言 垃圾是伴随人类活动产生的.从原始人类开始,我们的祖先为了应对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山洞里,发现了猿人烧火留下的灰烬,还有猎食动物后剩余的骨头,这些现今所发现的远古遗留的物品对当时的北京猿人来说都 ...查看


  • §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 课题:§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桐柏一高中 刘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高速公路上的实际例子,引起积极的思考和交流,从而认识到 生活中处处可以遇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利用初中对函数的认 识,了解依赖关系中有的是函数关系,有的则不是函 ...查看


  • 初二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 初二数学上学期学科计划 于爱妮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初二一年的的磨练,我对教学工作熟练程度有了进步,但有时还是力不从心,对教材的把握和课程的整合不够好, 习题的精选和课程难度的把握不够.本学期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新的学期里都有所进步和收获,特 ...查看


  •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滋-语文12
  •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滋味> l .滋 味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写的是作者儿时生活中两件有滋味事. 两件事两种滋味:前者是无滋味的痛苦,后者是有滋味的幸福:前者是满心盼望,临了却毫无感觉的懊恼.难 ...查看


  • 函数的有关概念
  • >说课稿 各位上午好!我是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函数的概念>. 首先,我对本节的教材进行一些解读 1.教材地位 函数的有关概念>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二 ...查看


  • §2[1].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doc1
  • §2.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高速公路上的实际例子,引起积极的思考和交流, 从而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可以遇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利用 初中对函数的认识,了解依赖关系中有的是函数关系,有的则 不是函数关系. 2.培养广泛联想 ...查看


  • 伤残赔偿标准(最新版本)
  • 最新版--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按照十个等级划分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6个月=15306元.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 ...查看


  • 一次相逢一次暖 1
  • [摘要]文章从命题类型.命题热点.题目结构三个方面对2015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综评,又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对该省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预测,最后在审题.思维.描写.阅读.修改等五个方面提出备考方案. [关键词]江苏 ...查看


  • 2012年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
  • 关于调整2012年度苏州市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知 (苏州 范育金律师转发 [1**********]) 苏人保规[2012]12号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保中心,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