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比较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比较

在中学物理实验室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也可以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或者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它们的测量原理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都提到。但由于电表有内阻,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是误差的情况不一样,下面就这几种测定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比较。

1.电流表外接法

这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电路图,只要测出两组U、I 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对电路的接法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要测电源的内阻,所以对电源来说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

【分析方法1】计算法: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U=E-Ir

其中U、I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路端电压和

电流,这样就得到多组数据,每两组数据就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设某两组U、I的

值的大小关系为:U1>U2,I1I2。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示数

I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I0,有I

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V ,用E0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r0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

可见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分析方法2】图像法:

以上是定量计算分析,还可以利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来定性分析。

如图2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 图线,由于I

而且U越大,I 和I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而电压表的示数U就是电源的路

端电压的真实值U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U=U0,经过修正后,

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E

【分析方法3】等效法:

把电压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1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

内阻r为r0和RV的并联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压表和电源组成回路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3

所示。调节R,测出两组U、R的值,就能算出

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其中U 是电压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

1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U/R就相当于图1中的电流表所测的流过变阻器的电流I,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U/R的值并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而只是流过R的电流。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也都小于真实值。

2.电流表内接法

既然以上方法都存在系统误差,那么将电流表接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即对电源来说是电流表内接,这种接法行吗?

【分析方法1】计算法: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U=E+Ir

其中U、I 还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样可以得

到多组数据,每两组数据就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设某两组U、I 的值的

大小关系为:U1>U2,I1>I2。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示数U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U0,有UU0,设电流表的内阻为RA,用E0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r0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

可见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分析方法2】图像法:

以上是定量计算分析,也可以利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来定性分析。

如图5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由于UU0,而且I越大,U和U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而电流表的示数I就是流过电源的电流的真实值I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I=I0,经过修正后,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E=E0,r>r0。

【分析方法3】等效法:

把电流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4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内阻r为r0和RA的串联总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

r=r0 + RA> r0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E=E0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电流表的内阻需很小,使得,这个要求在实验室测定干电池的内阻时是很难满足的。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6所示。

调节R,测出两组I、R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E=I(R+r)

其中I是电流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4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就相当于图4中的电压表所测的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的值并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而只是R两端的电压。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虽然第二种实验方法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但由于电源本身内阻较小,而这种方法得到的内阻的测量值 r=r0 + R A>r0 ,实验相对误差很大,所以综合考虑,还是采用第一种实验方法较好。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比较

在中学物理实验室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也可以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或者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它们的测量原理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都提到。但由于电表有内阻,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是误差的情况不一样,下面就这几种测定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比较。

1.电流表外接法

这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电路图,只要测出两组U、I 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对电路的接法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要测电源的内阻,所以对电源来说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

【分析方法1】计算法: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U=E-Ir

其中U、I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路端电压和

电流,这样就得到多组数据,每两组数据就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设某两组U、I的

值的大小关系为:U1>U2,I1I2。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示数

I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I0,有I

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V ,用E0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r0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

可见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分析方法2】图像法:

以上是定量计算分析,还可以利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来定性分析。

如图2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 图线,由于I

而且U越大,I 和I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而电压表的示数U就是电源的路

端电压的真实值U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U=U0,经过修正后,

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E

【分析方法3】等效法:

把电压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1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

内阻r为r0和RV的并联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压表和电源组成回路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3

所示。调节R,测出两组U、R的值,就能算出

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其中U 是电压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

1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U/R就相当于图1中的电流表所测的流过变阻器的电流I,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U/R的值并不是流过电源的电流,而只是流过R的电流。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也都小于真实值。

2.电流表内接法

既然以上方法都存在系统误差,那么将电流表接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即对电源来说是电流表内接,这种接法行吗?

【分析方法1】计算法: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U=E+Ir

其中U、I 还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样可以得

到多组数据,每两组数据就可以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设某两组U、I 的值的

大小关系为:U1>U2,I1>I2。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示数U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U0,有UU0,设电流表的内阻为RA,用E0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r0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为:

可见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分析方法2】图像法:

以上是定量计算分析,也可以利用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来定性分析。

如图5所示,直线①是根据U、I的测量值所作出的U-I图线,由于UU0,而且I越大,U和U0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而电流表的示数I就是流过电源的电流的真实值I0,除了读数会有误差外,可以认为I=I0,经过修正后,直线②就是电源真实值反映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出E=E0,r>r0。

【分析方法3】等效法:

把电流表和电源等效为一新电源,如图4虚线框所示,这个等效电源的内阻r为r0和RA的串联总电阻,也就是测量值,即

r=r0 + RA> r0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电流表和电源串联后的路端电压,也就是测量值,即

E=E0

由以上分析还可以知道,要减小误差,电流表的内阻需很小,使得,这个要求在实验室测定干电池的内阻时是很难满足的。

【实验方法拓展】

教科书上介绍了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6所示。

调节R,测出两组I、R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其测量的原理方程为:

E=I(R+r)

其中I是电流表示数,R是电阻箱示数。这种方法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图4是一样的,因为上式中的就相当于图4中的电压表所测的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的值并不是电源的路端电压,而只是R两端的电压。所以最终测得的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而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虽然第二种实验方法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但由于电源本身内阻较小,而这种方法得到的内阻的测量值 r=r0 + R A>r0 ,实验相对误差很大,所以综合考虑,还是采用第一种实验方法较好。


相关文章

  •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 实验 实验目标 1. 2. 3. 4.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知道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进一步感受电源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 经历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图象合理外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尝试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 ...查看


  •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案及练习
  •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目的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二)实验原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外U内,则路端电压U外EIr.由于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不随外电路负载变化而改变,如当外电路负载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 ...查看


  •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1
  •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永川中学 刘兴群 一.实验仪器的读数 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电学仪器有: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除了滑动变阻器以外,其它仪器都要求会正确读出数据.读数的基本原则是:凡仪器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 ...查看


  •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是几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4章第3节<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板书)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无法离开电源的使用.而电动势及其内阻是衡量电源性能的重 ...查看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分析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分析 云大附中星耀校区物理教研组 杨国平 [摘要]电阻测量一直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重头戏,高中物理教材中编排的电学实验对电阻的测量仅仅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实际上电阻的测量方法很多,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 ...查看


  • 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总结高中物理
  • 用半偏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 用半偏法可以测量电流表的电阻(含灵敏电流计).伏特表的电阻和未知电阻的阻值.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如何测量,怎样减少实验误差,下面分类解析. 1. 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R g 电流表的内阻R g 的测量电路有图1和图 ...查看


  • 高中物理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分析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分析 云大附中星耀校区物理教研组 杨国平 [摘要]电阻测量一直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重头戏,高中物理教材中编排的电学实验对电阻的测量仅仅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实际上电阻的测量方法很多,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 ...查看


  • 滑动变阻器 2
  • 电学实验中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 ( 电学实验在历年的高考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绝大多数实验中,都会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不同的实验对于滑动变阻器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滑动变阻器的合理选择问题便成了电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高中阶段涉及到滑动变阻 ...查看


  •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__实验专题复习四:电学实验
  • 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