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平年.闰年

(如何判断平年与闰年)

相关知识:

1、为什么要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2、“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是为什么呢?

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3、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消这0.9688日。

4、计算闰年的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如果不是整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如2008是闰年,2009是平年。整百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但能被3200整除的并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3200年是平年。

何为"闰年",何为"闰月"

标签: 百度真是个好东西!!! 分类: 紫色的...雪 2008-04-09 21:34 今天和寝室的美女们讨论了一道小学的题目,估计是语文题.题目如下: 小明为什么一年过三个生日?

很有趣是不是?呵呵,很熟悉吧?但问其究竟,又有几个人能真说明白呢?

我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求助于百度!百度真是个好东西!!赞一个!

回答上个问题归结到底就两个名词:闰年,闰月.

闰年: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园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时间差的年份,既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公历闰年斗室遵循的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月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三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就是平年.

闰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

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到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

如何计算闰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M*365.2422=N*29.5306.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

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够精确的了!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天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农历较年历短,两都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二十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所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作为闰月.

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十二节气: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为十二节气.

十二中气: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度,从冬至起,每隔30度为一中气.计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呵呵 我都开始佩服我自己了!一个字一个字打,真是有点累啊! 闰年,闰月,就是这个样子了!

闰月“与“闰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二月28天的来源:

二月28天的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主持制订阳历,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按古罗马的习俗,2月份是处决死囚的月份,人们认为这个月份不吉利,应该短些,于是只有29天。后来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前任恺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于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为大月,同时把下半年的双月都改成大月,9、11两个月则改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从2月中扣掉。因此可怜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简称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公历1982年至2042年与农历闰年闰月对照表

公历所在月份 闰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闰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闰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闰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闰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闰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闰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闰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闰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闰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闰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闰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闰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闰六月小 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 闰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壬戊年

闰年与闰月的关系

(2010-02-22 14:45:08) 转载

标签:

文化

实际中闰年是指公历中的2月份每四年一个闰年,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中公历2月为29天,其他年份公历2月为28天,这里为什么强调为公历,因为很多人认为农历2月也是这样,其实农历的二月不是的(农历中二月一般为29天,有时为30天,没有28天之说);

闰月是指(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19年置7闰)。有时,闰月还指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这种情况在中国一般不称闰月,而称之为2月闰)。闰月实际上还与24节气有关系,24个节气平均每个月两个节气,如果一个月正中间日期有一个节气,而且这个月又是小月(即29天),那么该节气的前后可能都是14天多一点,该月也就只有一个节气了,农历中这是不允许的,并且这样也会出现所为的节气与农历月份脱节的现象,这是就需要闰该月。所以闰月一般为小进月;

闰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主用原因是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加起来总共为354天,比公历少11天,如果长此以往,春节也许会在公历的6、7月份过

了,那时就不能叫春节了,只能叫夏节了(呵呵,开个玩笑),五年二闰,简单说来就是基本每五年有两年闰月(这是民间长说的)资料: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季节)。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3/37、5/62、8/99、11/136、14/173、19/235、27/334、......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19/235=19/(19×12

7)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如何判断平年与闰年)

相关知识:

1、为什么要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

2、“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是为什么呢?

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3、增加闰日的原因

现时的公历以回归年为“年”的计算基础,而一个回归年大约等于365.24220日。因为在平年公历只计算365日,结果四年后便会累积0.24220×4=0.9688日,大约等于一日,所以便逢四年增加一日闰日以抵消这0.9688日。

4、计算闰年的方法

公历纪年法中,如果不是整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如2008是闰年,2009是平年。整百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但能被3200整除的并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3200年是平年。

何为"闰年",何为"闰月"

标签: 百度真是个好东西!!! 分类: 紫色的...雪 2008-04-09 21:34 今天和寝室的美女们讨论了一道小学的题目,估计是语文题.题目如下: 小明为什么一年过三个生日?

很有趣是不是?呵呵,很熟悉吧?但问其究竟,又有几个人能真说明白呢?

我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求助于百度!百度真是个好东西!!赞一个!

回答上个问题归结到底就两个名词:闰年,闰月.

闰年: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园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时间差的年份,既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公历闰年斗室遵循的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月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三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就是平年.

闰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

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到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

如何计算闰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M*365.2422=N*29.5306.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

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够精确的了!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天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农历较年历短,两都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二十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所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作为闰月.

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十二节气: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为十二节气.

十二中气: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度,从冬至起,每隔30度为一中气.计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呵呵 我都开始佩服我自己了!一个字一个字打,真是有点累啊! 闰年,闰月,就是这个样子了!

闰月“与“闰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二月28天的来源:

二月28天的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主持制订阳历,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按古罗马的习俗,2月份是处决死囚的月份,人们认为这个月份不吉利,应该短些,于是只有29天。后来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前任恺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于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为大月,同时把下半年的双月都改成大月,9、11两个月则改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从2月中扣掉。因此可怜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简称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公历1982年至2042年与农历闰年闰月对照表

公历所在月份 闰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闰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闰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闰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闰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闰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闰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闰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闰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闰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闰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闰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闰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闰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闰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闰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闰六月小 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 闰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闰二月大 壬戊年

闰年与闰月的关系

(2010-02-22 14:45:08) 转载

标签:

文化

实际中闰年是指公历中的2月份每四年一个闰年,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中公历2月为29天,其他年份公历2月为28天,这里为什么强调为公历,因为很多人认为农历2月也是这样,其实农历的二月不是的(农历中二月一般为29天,有时为30天,没有28天之说);

闰月是指(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19年置7闰)。有时,闰月还指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这种情况在中国一般不称闰月,而称之为2月闰)。闰月实际上还与24节气有关系,24个节气平均每个月两个节气,如果一个月正中间日期有一个节气,而且这个月又是小月(即29天),那么该节气的前后可能都是14天多一点,该月也就只有一个节气了,农历中这是不允许的,并且这样也会出现所为的节气与农历月份脱节的现象,这是就需要闰该月。所以闰月一般为小进月;

闰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主用原因是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加起来总共为354天,比公历少11天,如果长此以往,春节也许会在公历的6、7月份过

了,那时就不能叫春节了,只能叫夏节了(呵呵,开个玩笑),五年二闰,简单说来就是基本每五年有两年闰月(这是民间长说的)资料: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季节)。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3/37、5/62、8/99、11/136、14/173、19/235、27/334、......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19/235=19/(19×12

7)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相关文章

  • 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 篇一:年月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新区程故事小学 韩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时间 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通过观察讨论. 自学课本.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 ...查看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平年.闰年]教案
  •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概况能力,促进学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导学案
  • <年.月.日> 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46---48页例1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能准确说出各月的天数. ...查看


  •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单位:漯河新星双语学校 姓名:赵小素 电话:[1**********]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会计算平年和 ...查看


  • 三年级[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 三年级<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三年级<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 ...查看


  • 平年和闰年
  • <平年和闰年>的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二月有28天的是平年,二月有29天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4 的倍数的一 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 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二.认识 ...查看


  • 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 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年 月 日>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判断平年闰年,教材中关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是看该年份是否是4的倍数,如果是4的倍数的,该年份一般是闰年,如果不是4的倍数的,该年份一般是平年.公历年份是 ...查看


  • 年月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 <年月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宁安市东京城镇小学 执教:齐玉霞 评析:郑学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建立时间 ...查看


  •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