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存款高达21万亿也是收入分配不合理

2015-10-31 09:20|发布者: 只争朝夕|查看: 170|评论: 0|原作者: 谭浩俊

摘要: 为什么在货币资金发放规模很大、财政收入规模也已经相当可观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仍然十分瘫软呢?说到底,就是居民手中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太少。相反,如果滞留于银行的21万亿机关团体存款,有一半发放到居民手中 ...

近日,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将拖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指向了政府机关团体存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政府机关团体存款接近21万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10万亿,相当于每年增加3万亿。

我们说,为了满足政府机关正常运转以及处置重大事件、紧急事件等方面的需要,政府机关、团体等,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存款。前提是,也要像企业原材料储备一样,有一个相对科学的储备计划和数量安排,而不是多多益善,储备越多越好。

如果政府机关、团体等的存款过多,不仅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是民生需要。更重要的,它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政府占用的社会资源太多。

事实也是如此,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就一直以远高于GDP和居民收入的速度在增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增长幅度还是GDP和居民收入的几倍以上。也正因为如此,截至2014年底,全国财政收入总量已突破了14万亿,相当于1994年5200多亿元的近30倍。相反,这期间居民收入增长却完全与财政收入增长不匹配,199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179元,到2014年增长为20167元,增长幅度只有6倍多,仅增长幅度两者就相差4倍多。不仅如此,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形成国家拿的越来越多,企业和居民拿的越来越少。

我们说,在国家财政处于困难状态,调控能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收入征收力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必要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行政机关特别庞大、财政供养人员比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缺乏严肃的预算约束。因此,在财政收入的征收方面,更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而从“分税制”以来二十多年的实际情况看,财政收入的增长明显失去控制、失去理性了,以至于发展到目前政府机关团体存款高达21万亿的现象。

就算这些资金都有正当用途,如此存放在银行,也很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何况,有些资金可能在安排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和企业积累速度越来越慢,可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弱,也直接导致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企业的投资意愿不强,生产性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脆弱。

为什么在货币资金发放规模很大、财政收入规模也已经相当可观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仍然十分瘫软呢?说到底,就是居民手中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太少。相反,如果滞留于银行的21万亿机关团体存款,有一半发放到居民手中,可能会形成很大的消费动力,从而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也正因为如此,从机关团体的21万亿存款中也足以证明,社会财富分配在这一层面也是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而这样的不合理、不公平,还会直接传导到其他方面,如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财政资源被部门瓜分等。所以,要变革收入分配制度,要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不妨先从国民收入分配入手,能否对现行的财政收入增长体制进行变革,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控制一下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把钱更多的留在企业、留给居民,让企业能够增强再生产能力、投资能力、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让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有效拉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总之,财政收入不能再无序增长,否则,经济很危险。而中央提出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措施,也不能光说不练,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本站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中流网

2015-10-31 09:20|发布者: 只争朝夕|查看: 170|评论: 0|原作者: 谭浩俊

摘要: 为什么在货币资金发放规模很大、财政收入规模也已经相当可观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仍然十分瘫软呢?说到底,就是居民手中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太少。相反,如果滞留于银行的21万亿机关团体存款,有一半发放到居民手中 ...

近日,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将拖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指向了政府机关团体存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政府机关团体存款接近21万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10万亿,相当于每年增加3万亿。

我们说,为了满足政府机关正常运转以及处置重大事件、紧急事件等方面的需要,政府机关、团体等,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存款。前提是,也要像企业原材料储备一样,有一个相对科学的储备计划和数量安排,而不是多多益善,储备越多越好。

如果政府机关、团体等的存款过多,不仅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是民生需要。更重要的,它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政府占用的社会资源太多。

事实也是如此,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就一直以远高于GDP和居民收入的速度在增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增长幅度还是GDP和居民收入的几倍以上。也正因为如此,截至2014年底,全国财政收入总量已突破了14万亿,相当于1994年5200多亿元的近30倍。相反,这期间居民收入增长却完全与财政收入增长不匹配,199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179元,到2014年增长为20167元,增长幅度只有6倍多,仅增长幅度两者就相差4倍多。不仅如此,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形成国家拿的越来越多,企业和居民拿的越来越少。

我们说,在国家财政处于困难状态,调控能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收入征收力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必要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行政机关特别庞大、财政供养人员比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缺乏严肃的预算约束。因此,在财政收入的征收方面,更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而从“分税制”以来二十多年的实际情况看,财政收入的增长明显失去控制、失去理性了,以至于发展到目前政府机关团体存款高达21万亿的现象。

就算这些资金都有正当用途,如此存放在银行,也很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何况,有些资金可能在安排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和企业积累速度越来越慢,可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弱,也直接导致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企业的投资意愿不强,生产性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脆弱。

为什么在货币资金发放规模很大、财政收入规模也已经相当可观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仍然十分瘫软呢?说到底,就是居民手中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太少。相反,如果滞留于银行的21万亿机关团体存款,有一半发放到居民手中,可能会形成很大的消费动力,从而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也正因为如此,从机关团体的21万亿存款中也足以证明,社会财富分配在这一层面也是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而这样的不合理、不公平,还会直接传导到其他方面,如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财政资源被部门瓜分等。所以,要变革收入分配制度,要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不妨先从国民收入分配入手,能否对现行的财政收入增长体制进行变革,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控制一下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把钱更多的留在企业、留给居民,让企业能够增强再生产能力、投资能力、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让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有效拉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总之,财政收入不能再无序增长,否则,经济很危险。而中央提出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措施,也不能光说不练,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本站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中流网


相关文章

  • 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 2010年以及对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尽管一季度经济运行继续呈现回升向好势头,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如通胀压力.房地产泡沫.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地方财政风险及贸易摩擦和升值压力等,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查看


  • 论我国反周期的财政政策
  • 1998年上半年,东南亚 金融 危机进一步恶化,受其 影响 中国 经济 增长继续滑落.这使我们更多地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放在国内市场的扩大,但据资料显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至1998年7月1日的银行第五次降息及相关 ...查看


  • 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和难题
  •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允铭)一.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历史回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建国后不久,在工业部门和公务员.教育及医疗行业,集中化的养老金体制就被建立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工业部门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在这种经典的社会 ...查看


  • 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 案例1. 融资计划年内完成,支撑未来各项业务拓展 工商银行2010年6月末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4%和9.41%,资本充足率略低于11.50%的监管要求.公司拟A+H配股融资不超过450亿元,并已发行250亿元的A股可转 ...查看


  • 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 BY 社会学BLOG
  • 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 孙立平 自改革以来,贫富差距扩大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从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了解这些新的特征,是我们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遏制贫富差距扩大的前提. 一.贫富差距扩大的程度加大. ...查看


  •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业银行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 褚继田 发布时间:2011-01-17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农村金融服务的经验,进行了 ...查看


  • 陈彦斌:中国贫富悬殊的体制原因及改革思路
  • 陈彦斌:中国贫富悬殊的体制原因及改革思路 [大学问 第76期] 10月27日,在"中国贫富悬殊的体制原因与改革思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发表演讲,他认为当前贫富差距已经呈现代际固化现象,如果说十年前中 ...查看


  • 结转结余每年上万亿 财政存量资金大起底
  • 2013-08-03 09:29 导语:各级地方财政每年花不出去的钱怎么办?按照规定,要么结转,要么结余.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各级地方财政每年花不出去的钱怎么办?按照规定,要么结转,要么结余. 2011年,仅广东.江苏.重庆.四川.山 ...查看


  • 2015地方政府债务
  •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地方政府被赋予举债融资职能.地方政府正式打开发债融资大门的同时,更需要解决好存量债务的甄别.确定以及到期偿还的问题. 作者: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 李奇霖 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