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马尔克斯

  亲爱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先生,首先祝贺您的大作《百年孤独》新译本不久前在中国出版。我也买了一本,还没有来得及细看。不过我对此书并不陌生,早在高中时代已经读过,大学时代又重读过至少两遍,每次阅读,都是不同的译本。   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译本。相传您对此深深忌恨,因为它们不曾得到过您的授权。相传1990年您访华时,曾当面指责一众中国学者、作者和翻译家都是“盗版贩子”。相传您自此坚决拒绝授权中国出版商出版您的作品。所有这些令人尴尬的回忆,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媒体上被有目的地刻意广泛提及,仿佛要以此证明新译本是多么根红苗正,血统优越,师出有名。我不免深深为此难过。   我知道您是个任性的人――这世界上大概人人都知道,但我必须要说,您也是个不通情理的人。   您知道,1992年10月之前,中国尚处前伯尔尼时代,并未加入相关的国际版权公约。所以,不经授权而翻译和出版外国图书,难称违法。我本来无意为此类行为辩护,但越到后来,我越感到有为那个时代辩解的必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仍处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复苏期,经济上是这样,文化上尤其如此。您没有经历过一个几十年无书可读、只有政治宣传品和批判材料的时代。   “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了使生活变得令人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您说过,“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您也很难了解对年轻人而言,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饥渴和煎熬。所以我和我这一辈的青年,至今怀恋并感激那个被您称为“海盗”横行的时期。成千上万种新书,来自欧洲、美国、拉美的新思想和新文学,突然出现在了身边的书店。我一生当中再也难以拥有、恐怕也不会再见到那样一个新思想欣欣向荣、新文学日新月异、新青年狼吞虎咽的时代。   亲爱的加博――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也应该庆幸而不是恼恨于在此期间来到了中国。因为在那个时候,您的作品遇到了中国最好的翻译家、最敬业的出版人和最热情的读者。真不该啊――您把他们统统骂作盗版贩子、海盗的帮凶与食客!他们就像您在《咱们镇上没有小偷》里描写的那个外乡来的黑人一样可怜而有口难辩。   在您自绝于中国人民的这二十年里,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许多技艺非凡的大翻译家死了,许多只知道做书的出版人退了,而您失去了整整一代的中国读者。您可能不在乎,因为您是性情中人,您是神;您也不关心――除了您的这几本小说之外。我知道,您是个既讲道德又讲政治的人,可我从来没有听闻您对中国的现实有过任何评论。您宁愿与菲德尔聊天,也不肯像您曾经的朋友马里奥那样,回到这里,给我们一点道义上的支持。   当年,您大大地非礼了您在中国的译者、出版人和读者。今天您的合法出版商又在以您的名义,对他们进行第二次羞辱。我私下以为,您错了。您欠他们的情。没有这些今日难寻的“海盗们”勤奋而敬业的工作,您在中国断然不会有今天这样高的声望,也不会有中国出版人现在为了一本书向您支付几十万美元。有许多像您一样声名显赫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这里完全得不到出版的机会。对您的第一批中文译者,我多么希望您能说一句gracias。   我们一样都会死掉,所有人都会死,所有的书都会化作尘埃,经书也不例外。但我仍然喜欢您的小说。如今捧着新译的《百年孤独》,我却没有像预料中那样,产生合法的快感。我是个恋旧的人。多年以后的今天,面对着新译本,我仍然清晰记得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我第一次见识《百年孤独》时,它带给我的新奇与激动。这样的感受只能出现于青年时代,也只能见于第一次的阅读体验。   然而现在我的美好回忆,多少被强加了一种不洁的恶感,仿佛有个天使――就像您的小说《长翅膀的老头》写的那个怪物一样,不停地进入我的房子,把书架一个个掀翻在地。他一边用沾满泥巴的双脚,践踏我珍藏至今的平装本旧书――里面有好多本您的著作,一边愤怒地盯着我的眉心,仿佛在说:孩子,你读的是可恶的盗版。可我不能像您那样,拿起扫把,把这可怜的疯老头关进鸡笼子。我只能躲进家里最小的房间,给您写信。   亲爱的加博,请原谅我的冒昧,并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为了您曾带给我的一切美好的旧日。   作者为书评人

  亲爱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先生,首先祝贺您的大作《百年孤独》新译本不久前在中国出版。我也买了一本,还没有来得及细看。不过我对此书并不陌生,早在高中时代已经读过,大学时代又重读过至少两遍,每次阅读,都是不同的译本。   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译本。相传您对此深深忌恨,因为它们不曾得到过您的授权。相传1990年您访华时,曾当面指责一众中国学者、作者和翻译家都是“盗版贩子”。相传您自此坚决拒绝授权中国出版商出版您的作品。所有这些令人尴尬的回忆,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媒体上被有目的地刻意广泛提及,仿佛要以此证明新译本是多么根红苗正,血统优越,师出有名。我不免深深为此难过。   我知道您是个任性的人――这世界上大概人人都知道,但我必须要说,您也是个不通情理的人。   您知道,1992年10月之前,中国尚处前伯尔尼时代,并未加入相关的国际版权公约。所以,不经授权而翻译和出版外国图书,难称违法。我本来无意为此类行为辩护,但越到后来,我越感到有为那个时代辩解的必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仍处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复苏期,经济上是这样,文化上尤其如此。您没有经历过一个几十年无书可读、只有政治宣传品和批判材料的时代。   “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了使生活变得令人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您说过,“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您也很难了解对年轻人而言,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饥渴和煎熬。所以我和我这一辈的青年,至今怀恋并感激那个被您称为“海盗”横行的时期。成千上万种新书,来自欧洲、美国、拉美的新思想和新文学,突然出现在了身边的书店。我一生当中再也难以拥有、恐怕也不会再见到那样一个新思想欣欣向荣、新文学日新月异、新青年狼吞虎咽的时代。   亲爱的加博――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您也应该庆幸而不是恼恨于在此期间来到了中国。因为在那个时候,您的作品遇到了中国最好的翻译家、最敬业的出版人和最热情的读者。真不该啊――您把他们统统骂作盗版贩子、海盗的帮凶与食客!他们就像您在《咱们镇上没有小偷》里描写的那个外乡来的黑人一样可怜而有口难辩。   在您自绝于中国人民的这二十年里,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许多技艺非凡的大翻译家死了,许多只知道做书的出版人退了,而您失去了整整一代的中国读者。您可能不在乎,因为您是性情中人,您是神;您也不关心――除了您的这几本小说之外。我知道,您是个既讲道德又讲政治的人,可我从来没有听闻您对中国的现实有过任何评论。您宁愿与菲德尔聊天,也不肯像您曾经的朋友马里奥那样,回到这里,给我们一点道义上的支持。   当年,您大大地非礼了您在中国的译者、出版人和读者。今天您的合法出版商又在以您的名义,对他们进行第二次羞辱。我私下以为,您错了。您欠他们的情。没有这些今日难寻的“海盗们”勤奋而敬业的工作,您在中国断然不会有今天这样高的声望,也不会有中国出版人现在为了一本书向您支付几十万美元。有许多像您一样声名显赫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这里完全得不到出版的机会。对您的第一批中文译者,我多么希望您能说一句gracias。   我们一样都会死掉,所有人都会死,所有的书都会化作尘埃,经书也不例外。但我仍然喜欢您的小说。如今捧着新译的《百年孤独》,我却没有像预料中那样,产生合法的快感。我是个恋旧的人。多年以后的今天,面对着新译本,我仍然清晰记得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我第一次见识《百年孤独》时,它带给我的新奇与激动。这样的感受只能出现于青年时代,也只能见于第一次的阅读体验。   然而现在我的美好回忆,多少被强加了一种不洁的恶感,仿佛有个天使――就像您的小说《长翅膀的老头》写的那个怪物一样,不停地进入我的房子,把书架一个个掀翻在地。他一边用沾满泥巴的双脚,践踏我珍藏至今的平装本旧书――里面有好多本您的著作,一边愤怒地盯着我的眉心,仿佛在说:孩子,你读的是可恶的盗版。可我不能像您那样,拿起扫把,把这可怜的疯老头关进鸡笼子。我只能躲进家里最小的房间,给您写信。   亲爱的加博,请原谅我的冒昧,并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为了您曾带给我的一切美好的旧日。   作者为书评人


相关文章

  • 加西亚·马尔克斯
  • 曾无数次描述死亡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午后离世,死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墨西哥城. 马尔克斯曾对西方世界的文学同行坦陈:"拉美的现实不是写在纸上,而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它每时每刻.每天每夜决定着我们不计其数的生离死别,为我们提供永 ...查看


  •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
  •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 [1]: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2]: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 ...查看


  • 加西亚·马尔克斯[苦妓回忆录]| 一日一书
  • 苦妓回忆录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5-3 一个老记者为了庆祝自己的九十岁生日,给妓院老鸨打电话,要找一个处女过夜.他信誓旦旦要重温旧年激情,但不知为何,当真正面对少女时却无动于衷.更 ...查看


  • 属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属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2014年4月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原来,他一直在那个如他小说<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一样神秘的,被世人遗忘的小镇上,在树木丛生的南美洲,以一种深邃的.苍凉的.洞悉一切的目光,看着这世上的一切月 ...查看


  •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 当代阅读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富胜利 杨建丽 一. 由观念的认同与疏离 马尔克斯对 20 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的强烈刺激与 深刻影响, 已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比 较文学家约瑟夫・T・肖认为: "各种影响的种子都 ...查看


  • 历史的会通:[百年孤独]与中国当代小说(上)
  • 节选自<先锋的魅惑>张立群 著  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务请注明来自"阅读培文"微信(ID:pkupenwin)首先应当指出的是,本文使用"历史的会通"( ...查看


  • [多年以前与多年以后]
  • 1961年7月2日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好日子,或许也可以说是海明威的好日子.就在这天,后者把猎枪顶在下巴上叩响了扳机,解脱了.同日,34岁的马尔克斯来到墨西哥,在要么写和要么死之间挣扎许久之后,决定来墨西哥寻找一条缝隙,一道光亮. 某天,他 ...查看


  • 毕业论文初稿2
  • 目 录 序言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马原小说创作为例 第一章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寻根文学对其的接受与创造 (2)先锋文学对其的继承与超越 第三节 中国作 ...查看


  • [百年孤独]作者的最后人生感悟
  • 告别信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家,写作语言为西班牙语.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以下这封信据传是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