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1.7[绝对值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2.4 绝对值(2)

一、成功之处: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出示问题后,老师就说谁能回答下列问题,学生或摇头或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自然给出正确的结论.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活的意味,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可以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2.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用“试一试,你能行”、“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3.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课堂教学中,我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包括认知领域内的思维,也包括思维过程中的意志力、直觉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仅仅靠会解题是不可获得的.

二、不足之处:

1.“放”时要让学生带着针对性的问题去思考、分析,既给学生一片自己发挥想象的天地,又使学生不至于走偏,放得不够开.

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由于个别学生对于绝对值的比较这一步往往丢掉,所以有出现错误的现象.

1

教学反思

1.2.4 绝对值(2)

一、成功之处: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出示问题后,老师就说谁能回答下列问题,学生或摇头或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自然给出正确的结论.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枯燥的数学概念赋予生活的意味,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可以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

2.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用“试一试,你能行”、“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3.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

课堂教学中,我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4.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包括认知领域内的思维,也包括思维过程中的意志力、直觉力、想象力等,而这些能力仅仅靠会解题是不可获得的.

二、不足之处:

1.“放”时要让学生带着针对性的问题去思考、分析,既给学生一片自己发挥想象的天地,又使学生不至于走偏,放得不够开.

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是大小规定的直接归纳,由于个别学生对于绝对值的比较这一步往往丢掉,所以有出现错误的现象.

1


相关文章

  • 教研组计划
  •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一 备课组成员 蒲清丽 王月丽 毛仙苗 周敏燕 朱慧娟 赵春香 陈清涛 二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以加强备课组建设为根本,以理论学习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查看


  •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教案
  • 第一章 有理数 一.全章概况: 本章主要分两部分:有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 ...查看


  • 有理数的除法1.2教案
  • 侏儒山中学 和谐教育234讲学稿 课题:七年级数学科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 课型:新授 编写人:朱四喜 审核人: 张文荣 时间:2016年9月21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 2 ...查看


  • 有理数加法(1)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
  •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法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在学生学习的 ...查看


  •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
  • 广才成学 明志致远 §3.1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1.问题:1)一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 场进了3了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2).若 ...查看


  • 1教学案例与反思
  • 小数乘法中的学习策略 学校:增城市英才学校 学科:六年级数学 姓名:梁锦波 小数乘法中的学习策略 --"小数乘法中的学习策略"教学案例与反思 [ 背景分析] 小数乘法除了简单的计算方法外,还蕴含着很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查看


  • 有理数除法
  •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的转化.感知数学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_4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查看


  • 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说课和教案
  • <干湿球温度计>教学思路 冯小春 [教材分析] 本课程所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和上海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仓库保管员(初级)>教程,也是仓库保管员(五级)培训教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