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第二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内容: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四、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一)一元论与二元论

一元论:

哲学上的一元论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即使是笛卡儿,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多元论:

波普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中国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具有朴素的性质。

(二)古代和近代不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具体形态说

主要观点:物质就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且认为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可以变化的。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才形成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无限多样的事物中有共同的基础,即共同的“始基”。 始基是可以变化的,万物由始基产生。万物死亡和毁灭后又归于始基。比如某种“原始物质”:水、气、土、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印度也把地、水、火、风看成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

古希腊“原子”说和中国的元气说。古希腊的原子唯物论和中国的元气说代表着物质本原论中具体形态说的最高水平。

·评价:

方向正确,但太直观,有很大的猜测性,缺乏科学论证性。

上述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都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坚持以“物”为本,从自然界自身去探索和寻找世界的物质本原,把世界理解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存在。这种物质观的本质和方向是正确的,对于唯物主义

物质观的确立奠定了客观基础。但是,这种物质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把世界万物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结构层次说

近代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宇宙之砖”,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世界统一于物质,即统一于原子。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到哲学上,就形成了近代机械唯物论的物质观。 (以偏概全)

评价:

a) 具有世界本原探讨的唯物性:坚持从世界本身寻找本原,方向、线路是

正确的。

b) 所作的结论以当时自然科学材料为依据,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克

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

c) 具有简单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对物质缺乏辩证的哲学概括,仍把具体

物质结构——原子当作世界的本原,并认为原子的性质永远不变,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进一步考验。(后来发现了电子和某些元素的放射性现象)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d) 不彻底性。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

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恩格斯的启发:

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

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表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评价:指出物质是个抽象概念,超越旧唯物主义;但没有说明所抽象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2.列宁的具体努力: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评价:

优点:A.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再次明确了物质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认为无论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

具体属性如何,都有这一共同特性。它们不是神或上帝的创造物,也不能

用“我”的感觉或“客观精神”等来诠释;精神不过是人脑这块复杂物质

的机能,精神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而成为世界的另一个本原。

B.说明了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可知的,揭示了人的认识对象和知识的源泉,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说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物质现象作了最高概括,区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具体学说明确地区别开来,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缺点:A.用词哆嗦;

B.没有概括社会物质现象。

● 要从两个方面准确理解物质概念。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首先,要准确表述,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存在是有区别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性的客观存在。其次,为什么“唯一”?因为客观实在性是透过万事万物的表面特征,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特性。

第二,物质的可知性。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它,认识它。

●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

何为“客观实在”,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实在的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范畴。其外延是指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意识以外的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干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

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客观存在同客观实在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后者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是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二者之间不仅有区别,而且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客观存在的外延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包涵了客观实在的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的外延,由于二者都可归结为万事万物的总和,因而极易被混淆。

把客观实在混同于客观存在,在哲学上是非常危险的,极易被唯心主义钻空子。由于“存在”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存在主义者(唯心主义者的一种)以“存在”

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他们认为,一切现实的东西之所以为现实,是因为“我的存在”,“排除了人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东西,都会“陷入虚无”。不难看出,这种把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主观性”当做一切存在的出发点,由此而推导出整个世界的存在的观点,是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必须批判诸如此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切忌把客观实在等同于客观存在。

● 明确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第一,哲学上的物质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第二,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前者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共同属性,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因此,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会抹杀世界的丰富多彩。把物质归结为桌子、苹果、空气等,即用物质具体形态代替物质,用个性代替共性,我们就不能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

● 明确哲学上物质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区别: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性。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为前者的研究提供指导。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即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已被实践和科学发展所证明。

3.物质的科学界定: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对一切感性活动和感性现象的最高概括。 客观实在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旧唯物论的经验教训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深化了。它认为不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物质客体或某种物质结构,应归结为事物的共同本质,作为反映本原的物质概念应该科学地概括一切事物的普遍本质,揭示事物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物质是对所有具体事物共同本质的正确反映,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是舍掉了一切事物的具体特性、具体结构、具体功能和具体差别的结果。物质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

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属性是相对区别于实体而言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感性特质和思维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本质,它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的、不变的特性,是寓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都与物质不可分割。而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根本的属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的哲学定义:运动是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对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为了正确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命题进行阐释: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比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就是说,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都与物质不可分割。而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根本的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大尺度的宏观世界到小尺度的微观世界,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同时,物质只有在他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曾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认为事物从本质上讲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变。并且,这种变化也是由于外力推动引起的。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须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运动的主体,并且所有的运动主体都是物质。

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和核酸,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

综上所述,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掌握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的原理,对于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有着重要意义。

芝诺和他的运动悖论

(二)运动的基本形式

所有物质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

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三)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相对)静止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

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说明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它们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不过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1.定义 :

(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所处的一种暂时的常住、稳定及守恒状态。

2.基本情形(或主要形式):

第一,从局部情况来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比如机械运动。

第二,某一物体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在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比如,水加热到一定程度要变成气,是水由量变状态到质变状态,但水还没有变成气之前,处在量变状态时,水仍保持水的性质。水仍然是水,而不是别的事物,这种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相比较,可以看做是静止的。但这种静止是相对的。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部分水分子变成气蒸发出来。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原有事物的性质终究要发生根本变化,被另一事物所替代。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是如此。

3.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尺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只有认识事物的相

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存在与相对静止当中,并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

绝对运动只有通过相对静止来测量。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标尺。否则就不知是什么事物、以什么形式在运动。(方法论启示:要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必须通过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把握。比如运动员比赛要有起跑线,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计划要有起点。)

第二,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

物质的多样性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能体现出来。

因为,由于事物的相对静止,才使得事物具有确定的形态和性质(比如,水和气),人们人才能把不同形态的物质及各种不同的物质特性区别开来,从而认识和利用不同质的事物。

静止是区别事物的条件。如果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把任何事物都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无法认识和利用事物了。就会陷入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比如,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 “什么也不能说”。(承认运动否认静止)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

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相对静止是不同形态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没有物质的分化,物质世界也不会呈现出多样性。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 涵义不同;

● 存在的条件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永恒的和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不过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 二者互相包含。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5.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比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我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发生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即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它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即逝,变换不定,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把生

和死、可和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结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实际上,生和死、可和不可之间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

思考与讨论:(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1: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

材料2:芝诺:“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因为,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

材料3:恩格斯:“运动即矛盾”

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案例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思考与讨论:

(1)怎样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一格言?后来古希

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把这一格言发挥成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否有区别?请具体说明。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阐述“变”的哲学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赫拉克利特既然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后来人称他的哲学为变的哲学。

他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但是现实中仍然会有人提出这样一种情况:即在河水结冰的时候可以踏入,所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去分析这观点有两种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

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

(2)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这一命题与人们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悖,您认为他对此所作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 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简单理解:好像在动,其实没动。光有感官经验还不行,你需要在道理上证明它动,却证明不出来。希腊人注意到,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感觉的世界是流变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本质不是感觉世界的,于是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用后来黑格尔的话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黑格尔那里,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

用量子理论来理解:量子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时空不能无限分割,连续时空观念是不正确的。而测不准原理更是让我们了解到,观察者对测量目标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这两点来分析,这个飞矢不动的悖论依照我所能理解的量子理论的观点来说,因为不存在可任意分割的“每一个瞬间”,所以,这个悖论很可能只是个逻辑悖论,而在物理领域却不可能成为悖论。

对“飞矢不动”的评论:时空是否可以无限分割芝诺悖论的关键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测度。原来,我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任何一种“钟”都是依靠一种周期性的过程作标准的。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变化,一年四季的推移,钟摆的运动等等。人们正是利用它们循环或重复的次数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的。

漏洞:忽略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忽略了运动的必要是有时间的参与。

(3)细读材料2,芝诺说,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这里的“静止”应作何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能动了”?

(4)比较材料1和材料2,赫拉克利特和芝诺对事物存在状况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5)材料3中,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里的“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 运动的状态本身存在着矛盾

(6)比较材料3和材料2,恩格斯和芝诺都谈到了机械运动,但观点根本对立,请谈谈他们分歧的焦点何在?我们是否能用恩格斯的观点解开芝诺悖论之“谜”?

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任何物体不仅是运动的,而且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这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空间的定义与特点

1.时间:

(1)定义: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持续一定的时间即持续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即都要持续一个过程。 比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子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上千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

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

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比如,某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两件事中间存在着先后顺序关系。

“过去”、“现在”、“未来”、“长久”、“短暂”这些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

(2)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时间的这种一维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个物体运动的持续性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比如,

王师傅已有30年工龄了,用30年这个数表示了王师傅的工作年限。另外,物体的运动过程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上也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比如,第一

辆车比第二辆车早开出3小时,两辆车开出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用3小时这个数来表示。

第二,时间总是朝一个方向发展,即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方向发展,

并且一去不复返。(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2.空间:

(1)定义:运动着的物质在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方面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立方单位)

所谓广延性和伸张性,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质所具有的向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

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从大的天体星球到小的分子、原子、电子

都有一定的体积。

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中,即每一个物体都

和它周围的物体存在着上下、前后、左右的关系。

正因为物体间存在着空间关系,所以,物质的运动,即使是机械运动,也必须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体积或规模的增大或减小等。

可见,物质的运动必然和空间有关。

(2)空间的特点: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二)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1.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从测量时间、空间的办法中可以证明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和时间。

总之,人们量度时间、空间的方法、工具和单位尽管各种各样,但都离不开运动的物质。人们能够量度时间和空间的工具和单位,是因为作为工具的物质形态本身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物体之所以能够被测量,也是因为物体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时间和空间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

2.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列宁说: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

现代科学表明,作为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的光运动也经历着时间。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每次计算,尽管时间极其短暂,但仍需时间。同样,物质运动也总是同空间

相联系的,任何物体必然占有一定位置,有一定的体积和形态。现代科学不仅证明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能够测出它们的半径。当然,微观客体的位置是经常变动的,因而是难于精确测定的,但它只能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不会是没有空间的运动。

(三)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坚持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原理,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虽然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就是这种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典型代表。“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牛顿)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提出,证明这种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是不存在的,证明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特性。

(四)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谓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时空的客观存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说,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同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一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变的;但是,时空随着物质具体形态、物质运动速度和存在的引力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其具体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可变的。

科学发展的事实,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贫乏的,它们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其多样性的表现和特性,从而证明和揭示了时空相对性、时空的层次性、时空的多样性和人的关于时空的观念的可变性,丰富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认识。

总 而言之,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五)时空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

◆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有生有灭,不会永恒存在,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具体物质形态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 首先,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数个有限组成了无限。每一个具体的有限事物都是无限宇宙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的一个。

· 其次,有限体现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每个有限的事物由于自身的运动变化,而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进入无限之中。整个世界的空间、时间的无限性是通过无数个有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时间特性表现出来的,就存在于无数的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注意: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但并非有限的算数和等于无限。无限不是极大的有限值,而是指不可穷尽的性质。这种不可穷尽性存在于有限事物之中,并通过无数有限事物来表现。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以后,具有一定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能动反映。(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概括)

一、意识的起源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唯心论、宗教神学和旧唯物主义提供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1. 唯心论认为意识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不是物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产生物质。比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最初的东西,是先于一切形体的,是形体的变化和移动的主要发动者。”黑格尔也认为人的意识是“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

2. 宗教神学认为,意识起源于上帝,上帝给予了人们意识。

3. 旧唯物主义者中,有一派主张“物活论”,认为意识是物质的特性,所有物质

都可以产生意识,比如把磁铁能够吸铁也说成是磁铁具有意识。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后的产物。)

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派生出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的意识的产生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1)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地球早期是没有生物的,仅有无机物。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具有三种方式,即机械反应、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无机物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后自己消耗掉或转化为别的东西。

2) 原生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大约在32亿年前,自然界由无机界发展出了有机界,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相应地出现了生物的反映特性。

生物的反映特性 是,生物在反映过程中和反映后不是消耗掉或转化为其他的东西,而是仍然能独立存在。比如,给花浇了水,花吸收了水分长得更加旺盛,但花并没有变成其它东西,仍保持自己的存在。

生物有机体的反映特性随着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生物是原生生物,没有专门的反映器官和神经系统,其反映特性叫刺激感应性,是生物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比如,植物的根系„„,变形虫„„

生物这种刺激感应性已包含了动物感觉的萌芽,动物的感觉就是在这种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原生生物——腔肠动物(出现网状神经,比如 )——环节动物(出现起调节作用的神经节、中枢调节机构,比如蚯蚓)——节肢动物(出现庞大的脑神经节、脑)——爬行类动物(具有分析、综合能力,比如蛇)——高级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相当

发达,反映特性已发展到动物的心理水平,可以产生感知、表象、情绪等,如海豚、鲸)。

4) 类人猿意识的萌芽

类人猿有很发达的大脑皮层,细胞一层层排列,各种感觉器官构造的精细程度与人非常接近,反映能力大大增强。类人猿中,大猩猩的脑量已有540毫升(现代人平均脑量为1500毫升)。

类人猿具有意识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的反映能力较之一般动物都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综合属性,而且能反映事物与事物间的简单联系。

第二,类人猿已经具有原始的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不仅对现实的事物有精细的感觉和完整的知觉,而且对事物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什么类人猿所具有的仅仅是意识的萌芽,还不是真正的意识?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的反映不能离开具体活动,不能离开眼前的现实感受,而只能在具体活动中形成。比如,大猩猩拿木棍取食物。

第二,类人猿所反映的事物的联系是表面的、肤浅的,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大猩猩取水灭火的实验。

5) 人的意识的产生

劳动是推动猿脑转化成人脑的决定力量。

劳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

第二,劳动使人脑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提高(猴子灭火吃香蕉的实验);

第三,劳动使人的语言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的活动,劳

动中需要人们相互配合,离开社会劳动是不能进行的,意识是在社会性的劳动中产生的,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了3个方面的意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方面)

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是人脑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意识离不开人脑,离不开人脑的生理活动,人的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通过人脑的生理活动来实现的。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映。

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反映的对象方面)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从意识的产生、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证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作用引起的。

◆ 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人的意识的产生是不能离开客观存在的,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物质对象,人们就不会产生意识,就像画鬼一样,不管你如何想象,你笔下的鬼都逃不出你所见到的客观世界里人或物的模样,你不可能画出一个你想象不出来的东西。

◆ 个体意识之间的特点、差异也是依赖于客观存在的。在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过

程中,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却会作出差异很大甚至相反的反映。

第二,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思维、语言等都是主观的。

◆ 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的,反映的对象或原型、结果、结

果产生的原因等是客观的。

◆ 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二者都能从客观存在找到根据。总之,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从意识的反作用方面)

人的意识就其物质承担者来说,虽然是人脑这块复杂的物质的机能,也是物质的反映特性,但是,对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问题、意识的内容问题、意识的反作用问题等,从人脑的生理活动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从社会存在中才能得到说明。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不是人脑的生理活动,而是社会存在。

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一种新的意识、新的理论,都是伴随着社会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实践地位出发,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在实践中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从而形成某种意识。

第二,意识反映的对象,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存在。

意识不仅反映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社会环境。

在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在社会同一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所拥有的社会思想、社会学说,其根源并不包含在人脑中,而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于社会的客观存在。

第三,意识的反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需要。比如,中国唐宋时期的佛教盛行,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阶级的舆论控制。

以上三点,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意识反映的对象、意识的反作用三个方面具体地表明了人的意识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也表明了意识作为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现象,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三、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的产生和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主动、选择、控制和改造性。也就是说,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物质的主动、选择和思维加工创造的能动结果。

1.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 第一,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

人通过意识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通过意识活动,不仅可以回忆过去,而且可以推测未来。

通过意识活动,人不仅有自我感觉,而且可以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心理,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比如,心理对身体具有促进和干扰功能。科学工作者对

“气功”的研究了解到,气功的实质就是通过意识或心理过程,来影响和调节人体的生理过程,使人的身体产生特殊功能。

◆ 第二,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意识指导实践,就可以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人们可以根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客观条件,创造出客观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人们对于海鸥在海面飞翔的现象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一位英国海军潜艇司令却产生了与常人不同的想法——用海鸥来防备德国潜艇,并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结果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创造性和现实对象性,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 第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这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也表现出了意识的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构造出准备加以实现的思想蓝图。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即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说明了意识具有预测性和计划性,科学家们正是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并且按照这种预测去进行观察,才发现了这两颗行星。

2.意识的能动性依赖于物质,受物质制约。

具体表现在:其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目的和计划,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这些都是由人们所处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其二,意识的能动性的效果受客观规律制约。 意识能动性的效果如

何,与意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有直接关系。

其三,意识能动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其四,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意识 是人脑的机能,但人类意识一经产生,其发展并不或并不完全依赖于人脑的自然进化。事实上,人类在探索和认识自身意识活动的本质和特性的基础上,已经通过人工的手段大大地拓展了意识活动的领域、延伸和放大了自身的意识结构。这突出地表现在人工智能 的产生和发展上。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控制论、信息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运用机械和电子的装量模拟人工脑思维活动的电脑,即电子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几十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已经更换了四代,即电子管计算机、半导体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正处于第二次计算机革命和第五代计算机的历史转折时期。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即结构模拟与功能模拟 。这种模拟反过来对人的意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人——机互补的新的放大的意识结构。可以说,人工智能机就是人脑的扩大。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人完成一部分意识活动,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大大地优越于人脑,如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超大海量的记忆能力等。同时,人工智能机还能代替人完成许多操作性工作,特别是在人无法直接到达的宇宙、深海、高温有毒等环境条件下代替人进行某些探测活动。如果说电脑作为对人脑的模拟离不开人脑,那么今天人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电脑。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形成了人——机互补系统,大大地扩展了人的意识结构。

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一方面,

它打破了精神活动的神秘性,人脑思维活动之所以可以模拟,就在于它有其一定的物理机制和运动规律,证实了意识来源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其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意识能动性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强化了思维形式、思维功能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哲学和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问题,如思维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与思维内容的复杂关系、智能机与人类的关系等。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伴随着思维模拟的巨大成就,出现了所谓的乐观派和悲观派。二者的错误是一致的:看不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 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部分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的模拟。通常人工智能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可分为五个相应的部分:用机器的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接收的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但由于人脑的极端复杂性,人工智能智能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2.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要考虑到由此引起的这样或那样的效果,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不会考虑到社会后果。

3.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类的情感、直觉、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机器思维是人们利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气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并用软件方法等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机器思维不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而是纯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4. 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创造性。人脑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它能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发现新事物,并通过实践创造出属于人的新世界。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事先为它设计好的程序来运行,机械的模拟人的意识活动,却毫不理解这一活动,更不会提出新的问题来。

总之,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人工智能绝不会取代、超越人的意识。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是创造与被创造、支配与被支配、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的人口在实践基础上依各种关系而结成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本质是由基于实践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和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类社会的三大物质性构成因素,历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放到第3章讲)

(一)内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证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

(二)方法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我党

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该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时都要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正面)

这里的实际就是指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物质、客观现实。

出发就是要求意识指导行动。

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坚决反对“二元论”、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和“世界统一与存在”(二元论的变种)的折中主义,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念和做法,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反面)

现实生活中反对从意识、主观、上帝出发。

(启示即方法论的总结,从两个角度来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正面和反面。)

第二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内容: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历程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四、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一)一元论与二元论

一元论:

哲学上的一元论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即使是笛卡儿,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多元论:

波普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中国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具有朴素的性质。

(二)古代和近代不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具体形态说

主要观点:物质就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且认为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可以变化的。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才形成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无限多样的事物中有共同的基础,即共同的“始基”。 始基是可以变化的,万物由始基产生。万物死亡和毁灭后又归于始基。比如某种“原始物质”:水、气、土、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印度也把地、水、火、风看成是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

古希腊“原子”说和中国的元气说。古希腊的原子唯物论和中国的元气说代表着物质本原论中具体形态说的最高水平。

·评价:

方向正确,但太直观,有很大的猜测性,缺乏科学论证性。

上述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都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坚持以“物”为本,从自然界自身去探索和寻找世界的物质本原,把世界理解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存在。这种物质观的本质和方向是正确的,对于唯物主义

物质观的确立奠定了客观基础。但是,这种物质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把世界万物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结构层次说

近代机械唯物论,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宇宙之砖”,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世界统一于物质,即统一于原子。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到哲学上,就形成了近代机械唯物论的物质观。 (以偏概全)

评价:

a) 具有世界本原探讨的唯物性:坚持从世界本身寻找本原,方向、线路是

正确的。

b) 所作的结论以当时自然科学材料为依据,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克

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

c) 具有简单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对物质缺乏辩证的哲学概括,仍把具体

物质结构——原子当作世界的本原,并认为原子的性质永远不变,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进一步考验。(后来发现了电子和某些元素的放射性现象)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d) 不彻底性。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

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恩格斯的启发:

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

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表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评价:指出物质是个抽象概念,超越旧唯物主义;但没有说明所抽象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2.列宁的具体努力: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评价:

优点:A.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再次明确了物质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认为无论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

具体属性如何,都有这一共同特性。它们不是神或上帝的创造物,也不能

用“我”的感觉或“客观精神”等来诠释;精神不过是人脑这块复杂物质

的机能,精神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而成为世界的另一个本原。

B.说明了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可知的,揭示了人的认识对象和知识的源泉,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说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物质现象作了最高概括,区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具体学说明确地区别开来,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缺点:A.用词哆嗦;

B.没有概括社会物质现象。

● 要从两个方面准确理解物质概念。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首先,要准确表述,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存在是有区别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性的客观存在。其次,为什么“唯一”?因为客观实在性是透过万事万物的表面特征,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特性。

第二,物质的可知性。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它,认识它。

●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

何为“客观实在”,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实在的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范畴。其外延是指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意识以外的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干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

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客观存在同客观实在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后者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是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二者之间不仅有区别,而且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客观存在的外延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包涵了客观实在的除意识外万事万物的总和的外延,由于二者都可归结为万事万物的总和,因而极易被混淆。

把客观实在混同于客观存在,在哲学上是非常危险的,极易被唯心主义钻空子。由于“存在”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存在主义者(唯心主义者的一种)以“存在”

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他们认为,一切现实的东西之所以为现实,是因为“我的存在”,“排除了人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东西,都会“陷入虚无”。不难看出,这种把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主观性”当做一切存在的出发点,由此而推导出整个世界的存在的观点,是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必须批判诸如此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切忌把客观实在等同于客观存在。

● 明确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第一,哲学上的物质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第二,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前者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共同属性,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因此,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会抹杀世界的丰富多彩。把物质归结为桌子、苹果、空气等,即用物质具体形态代替物质,用个性代替共性,我们就不能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

● 明确哲学上物质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区别: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性。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基础,后者为前者的研究提供指导。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即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已被实践和科学发展所证明。

3.物质的科学界定: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对一切感性活动和感性现象的最高概括。 客观实在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旧唯物论的经验教训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深化了。它认为不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物质客体或某种物质结构,应归结为事物的共同本质,作为反映本原的物质概念应该科学地概括一切事物的普遍本质,揭示事物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物质是对所有具体事物共同本质的正确反映,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是舍掉了一切事物的具体特性、具体结构、具体功能和具体差别的结果。物质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

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属性是相对区别于实体而言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感性特质和思维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本质,它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的、不变的特性,是寓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都与物质不可分割。而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根本的属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的哲学定义:运动是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

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对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为了正确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命题进行阐释: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比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就是说,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都与物质不可分割。而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根本的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大尺度的宏观世界到小尺度的微观世界,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同时,物质只有在他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曾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认为事物从本质上讲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变。并且,这种变化也是由于外力推动引起的。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须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运动的主体,并且所有的运动主体都是物质。

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和核酸,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

综上所述,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掌握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的原理,对于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有着重要意义。

芝诺和他的运动悖论

(二)运动的基本形式

所有物质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

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三)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相对)静止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

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说明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它们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不过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1.定义 :

(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其存在形式和发展过程所处的一种暂时的常住、稳定及守恒状态。

2.基本情形(或主要形式):

第一,从局部情况来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比如机械运动。

第二,某一物体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在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比如,水加热到一定程度要变成气,是水由量变状态到质变状态,但水还没有变成气之前,处在量变状态时,水仍保持水的性质。水仍然是水,而不是别的事物,这种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相比较,可以看做是静止的。但这种静止是相对的。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部分水分子变成气蒸发出来。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原有事物的性质终究要发生根本变化,被另一事物所替代。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是如此。

3.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尺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只有认识事物的相

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存在与相对静止当中,并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

绝对运动只有通过相对静止来测量。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标尺。否则就不知是什么事物、以什么形式在运动。(方法论启示:要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必须通过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把握。比如运动员比赛要有起跑线,制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计划要有起点。)

第二,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

物质的多样性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能体现出来。

因为,由于事物的相对静止,才使得事物具有确定的形态和性质(比如,水和气),人们人才能把不同形态的物质及各种不同的物质特性区别开来,从而认识和利用不同质的事物。

静止是区别事物的条件。如果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把任何事物都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无法认识和利用事物了。就会陷入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比如,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 “什么也不能说”。(承认运动否认静止)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

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相对静止是不同形态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没有物质的分化,物质世界也不会呈现出多样性。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 涵义不同;

● 存在的条件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永恒的和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不过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 二者互相包含。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5.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比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我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发生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即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它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即逝,变换不定,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把生

和死、可和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结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实际上,生和死、可和不可之间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

思考与讨论:(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1: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

材料2:芝诺:“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因为,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

材料3:恩格斯:“运动即矛盾”

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案例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思考与讨论:

(1)怎样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一格言?后来古希

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把这一格言发挥成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否有区别?请具体说明。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阐述“变”的哲学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赫拉克利特既然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后来人称他的哲学为变的哲学。

他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但是现实中仍然会有人提出这样一种情况:即在河水结冰的时候可以踏入,所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去分析这观点有两种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

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

(2)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这一命题与人们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悖,您认为他对此所作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 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简单理解:好像在动,其实没动。光有感官经验还不行,你需要在道理上证明它动,却证明不出来。希腊人注意到,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感觉的世界是流变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本质不是感觉世界的,于是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用后来黑格尔的话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黑格尔那里,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

用量子理论来理解:量子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时空不能无限分割,连续时空观念是不正确的。而测不准原理更是让我们了解到,观察者对测量目标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这两点来分析,这个飞矢不动的悖论依照我所能理解的量子理论的观点来说,因为不存在可任意分割的“每一个瞬间”,所以,这个悖论很可能只是个逻辑悖论,而在物理领域却不可能成为悖论。

对“飞矢不动”的评论:时空是否可以无限分割芝诺悖论的关键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测度。原来,我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任何一种“钟”都是依靠一种周期性的过程作标准的。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变化,一年四季的推移,钟摆的运动等等。人们正是利用它们循环或重复的次数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的。

漏洞:忽略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忽略了运动的必要是有时间的参与。

(3)细读材料2,芝诺说,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这里的“静止”应作何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能动了”?

(4)比较材料1和材料2,赫拉克利特和芝诺对事物存在状况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5)材料3中,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里的“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 运动的状态本身存在着矛盾

(6)比较材料3和材料2,恩格斯和芝诺都谈到了机械运动,但观点根本对立,请谈谈他们分歧的焦点何在?我们是否能用恩格斯的观点解开芝诺悖论之“谜”?

三、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任何物体不仅是运动的,而且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这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时间、空间的定义与特点

1.时间:

(1)定义: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持续一定的时间即持续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即都要持续一个过程。 比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子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上千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

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

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比如,某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两件事中间存在着先后顺序关系。

“过去”、“现在”、“未来”、“长久”、“短暂”这些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

(2)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时间的这种一维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个物体运动的持续性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比如,

王师傅已有30年工龄了,用30年这个数表示了王师傅的工作年限。另外,物体的运动过程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上也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出来。比如,第一

辆车比第二辆车早开出3小时,两辆车开出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用3小时这个数来表示。

第二,时间总是朝一个方向发展,即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方向发展,

并且一去不复返。(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2.空间:

(1)定义:运动着的物质在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方面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立方单位)

所谓广延性和伸张性,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质所具有的向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

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从大的天体星球到小的分子、原子、电子

都有一定的体积。

第二,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中,即每一个物体都

和它周围的物体存在着上下、前后、左右的关系。

正因为物体间存在着空间关系,所以,物质的运动,即使是机械运动,也必须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体积或规模的增大或减小等。

可见,物质的运动必然和空间有关。

(2)空间的特点: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二)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1.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从测量时间、空间的办法中可以证明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和时间。

总之,人们量度时间、空间的方法、工具和单位尽管各种各样,但都离不开运动的物质。人们能够量度时间和空间的工具和单位,是因为作为工具的物质形态本身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物体之所以能够被测量,也是因为物体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时间和空间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

2.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列宁说: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

现代科学表明,作为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的光运动也经历着时间。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每次计算,尽管时间极其短暂,但仍需时间。同样,物质运动也总是同空间

相联系的,任何物体必然占有一定位置,有一定的体积和形态。现代科学不仅证明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能够测出它们的半径。当然,微观客体的位置是经常变动的,因而是难于精确测定的,但它只能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不会是没有空间的运动。

(三)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坚持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原理,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虽然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就是这种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典型代表。“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牛顿)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提出,证明这种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是不存在的,证明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特性。

(四)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谓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时空的客观存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说,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它们的个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同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一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变的;但是,时空随着物质具体形态、物质运动速度和存在的引力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其具体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可变的。

科学发展的事实,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贫乏的,它们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其多样性的表现和特性,从而证明和揭示了时空相对性、时空的层次性、时空的多样性和人的关于时空的观念的可变性,丰富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认识。

总 而言之,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五)时空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

◆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空间、时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有生有灭,不会永恒存在,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具体物质形态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 首先,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数个有限组成了无限。每一个具体的有限事物都是无限宇宙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中的一个。

· 其次,有限体现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每个有限的事物由于自身的运动变化,而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进入无限之中。整个世界的空间、时间的无限性是通过无数个有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时间特性表现出来的,就存在于无数的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注意: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但并非有限的算数和等于无限。无限不是极大的有限值,而是指不可穷尽的性质。这种不可穷尽性存在于有限事物之中,并通过无数有限事物来表现。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以后,具有一定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实在的主观能动反映。(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概括)

一、意识的起源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唯心论、宗教神学和旧唯物主义提供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1. 唯心论认为意识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不是物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产生物质。比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最初的东西,是先于一切形体的,是形体的变化和移动的主要发动者。”黑格尔也认为人的意识是“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

2. 宗教神学认为,意识起源于上帝,上帝给予了人们意识。

3. 旧唯物主义者中,有一派主张“物活论”,认为意识是物质的特性,所有物质

都可以产生意识,比如把磁铁能够吸铁也说成是磁铁具有意识。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人类出现后的产物。)

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派生出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的意识的产生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1)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地球早期是没有生物的,仅有无机物。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具有三种方式,即机械反应、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无机物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后自己消耗掉或转化为别的东西。

2) 原生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大约在32亿年前,自然界由无机界发展出了有机界,出现了有生命的物质,相应地出现了生物的反映特性。

生物的反映特性 是,生物在反映过程中和反映后不是消耗掉或转化为其他的东西,而是仍然能独立存在。比如,给花浇了水,花吸收了水分长得更加旺盛,但花并没有变成其它东西,仍保持自己的存在。

生物有机体的反映特性随着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生物是原生生物,没有专门的反映器官和神经系统,其反映特性叫刺激感应性,是生物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比如,植物的根系„„,变形虫„„

生物这种刺激感应性已包含了动物感觉的萌芽,动物的感觉就是在这种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原生生物——腔肠动物(出现网状神经,比如 )——环节动物(出现起调节作用的神经节、中枢调节机构,比如蚯蚓)——节肢动物(出现庞大的脑神经节、脑)——爬行类动物(具有分析、综合能力,比如蛇)——高级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相当

发达,反映特性已发展到动物的心理水平,可以产生感知、表象、情绪等,如海豚、鲸)。

4) 类人猿意识的萌芽

类人猿有很发达的大脑皮层,细胞一层层排列,各种感觉器官构造的精细程度与人非常接近,反映能力大大增强。类人猿中,大猩猩的脑量已有540毫升(现代人平均脑量为1500毫升)。

类人猿具有意识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的反映能力较之一般动物都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综合属性,而且能反映事物与事物间的简单联系。

第二,类人猿已经具有原始的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不仅对现实的事物有精细的感觉和完整的知觉,而且对事物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什么类人猿所具有的仅仅是意识的萌芽,还不是真正的意识?

第一,类人猿对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的反映不能离开具体活动,不能离开眼前的现实感受,而只能在具体活动中形成。比如,大猩猩拿木棍取食物。

第二,类人猿所反映的事物的联系是表面的、肤浅的,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大猩猩取水灭火的实验。

5) 人的意识的产生

劳动是推动猿脑转化成人脑的决定力量。

劳动对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

第二,劳动使人脑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提高(猴子灭火吃香蕉的实验);

第三,劳动使人的语言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的活动,劳

动中需要人们相互配合,离开社会劳动是不能进行的,意识是在社会性的劳动中产生的,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了3个方面的意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方面)

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是人脑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产生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意识离不开人脑,离不开人脑的生理活动,人的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通过人脑的生理活动来实现的。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映。

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反映的对象方面)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从意识的产生、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证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作用引起的。

◆ 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引起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人的意识的产生是不能离开客观存在的,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物质对象,人们就不会产生意识,就像画鬼一样,不管你如何想象,你笔下的鬼都逃不出你所见到的客观世界里人或物的模样,你不可能画出一个你想象不出来的东西。

◆ 个体意识之间的特点、差异也是依赖于客观存在的。在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过

程中,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却会作出差异很大甚至相反的反映。

第二,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思维、语言等都是主观的。

◆ 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的,反映的对象或原型、结果、结

果产生的原因等是客观的。

◆ 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二者都能从客观存在找到根据。总之,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从意识的反作用方面)

人的意识就其物质承担者来说,虽然是人脑这块复杂的物质的机能,也是物质的反映特性,但是,对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问题、意识的内容问题、意识的反作用问题等,从人脑的生理活动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只有从社会存在中才能得到说明。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不是人脑的生理活动,而是社会存在。

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一种新的意识、新的理论,都是伴随着社会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实践地位出发,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在实践中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从而形成某种意识。

第二,意识反映的对象,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而是社会存在。

意识不仅反映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社会环境。

在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在社会同一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所拥有的社会思想、社会学说,其根源并不包含在人脑中,而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于社会的客观存在。

第三,意识的反作用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需要。比如,中国唐宋时期的佛教盛行,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阶级的舆论控制。

以上三点,从意识产生发展的动因、意识反映的对象、意识的反作用三个方面具体地表明了人的意识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也表明了意识作为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现象,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三、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的产生和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主动、选择、控制和改造性。也就是说,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物质的主动、选择和思维加工创造的能动结果。

1.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 第一,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

人通过意识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通过意识活动,不仅可以回忆过去,而且可以推测未来。

通过意识活动,人不仅有自我感觉,而且可以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心理,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比如,心理对身体具有促进和干扰功能。科学工作者对

“气功”的研究了解到,气功的实质就是通过意识或心理过程,来影响和调节人体的生理过程,使人的身体产生特殊功能。

◆ 第二,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

意识指导实践,就可以改变客观世界的面貌,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人们可以根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客观条件,创造出客观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人们对于海鸥在海面飞翔的现象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一位英国海军潜艇司令却产生了与常人不同的想法——用海鸥来防备德国潜艇,并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结果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创造性和现实对象性,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 第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这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也表现出了意识的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构造出准备加以实现的思想蓝图。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即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说明了意识具有预测性和计划性,科学家们正是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并且按照这种预测去进行观察,才发现了这两颗行星。

2.意识的能动性依赖于物质,受物质制约。

具体表现在:其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目的和计划,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这些都是由人们所处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其二,意识的能动性的效果受客观规律制约。 意识能动性的效果如

何,与意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规律有直接关系。

其三,意识能动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其四,意识能动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意识 是人脑的机能,但人类意识一经产生,其发展并不或并不完全依赖于人脑的自然进化。事实上,人类在探索和认识自身意识活动的本质和特性的基础上,已经通过人工的手段大大地拓展了意识活动的领域、延伸和放大了自身的意识结构。这突出地表现在人工智能 的产生和发展上。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控制论、信息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运用机械和电子的装量模拟人工脑思维活动的电脑,即电子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几十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已经更换了四代,即电子管计算机、半导体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正处于第二次计算机革命和第五代计算机的历史转折时期。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即结构模拟与功能模拟 。这种模拟反过来对人的意识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人——机互补的新的放大的意识结构。可以说,人工智能机就是人脑的扩大。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人完成一部分意识活动,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大大地优越于人脑,如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超大海量的记忆能力等。同时,人工智能机还能代替人完成许多操作性工作,特别是在人无法直接到达的宇宙、深海、高温有毒等环境条件下代替人进行某些探测活动。如果说电脑作为对人脑的模拟离不开人脑,那么今天人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电脑。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形成了人——机互补系统,大大地扩展了人的意识结构。

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一方面,

它打破了精神活动的神秘性,人脑思维活动之所以可以模拟,就在于它有其一定的物理机制和运动规律,证实了意识来源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其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意识能动性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强化了思维形式、思维功能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哲学和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问题,如思维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与思维内容的复杂关系、智能机与人类的关系等。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伴随着思维模拟的巨大成就,出现了所谓的乐观派和悲观派。二者的错误是一致的:看不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 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部分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的模拟。通常人工智能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可分为五个相应的部分:用机器的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接收的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但由于人脑的极端复杂性,人工智能智能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2.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要考虑到由此引起的这样或那样的效果,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不会考虑到社会后果。

3.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类的情感、直觉、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机器思维是人们利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气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并用软件方法等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机器思维不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而是纯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4. 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创造性。人脑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它能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发现新事物,并通过实践创造出属于人的新世界。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事先为它设计好的程序来运行,机械的模拟人的意识活动,却毫不理解这一活动,更不会提出新的问题来。

总之,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人工智能绝不会取代、超越人的意识。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是创造与被创造、支配与被支配、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的人口在实践基础上依各种关系而结成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本质是由基于实践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和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类社会的三大物质性构成因素,历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放到第3章讲)

(一)内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万物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证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

(二)方法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我党

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该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时都要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正面)

这里的实际就是指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物质、客观现实。

出发就是要求意识指导行动。

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坚决反对“二元论”、唯心主义、宗教神学和“世界统一与存在”(二元论的变种)的折中主义,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念和做法,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反面)

现实生活中反对从意识、主观、上帝出发。

(启示即方法论的总结,从两个角度来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正面和反面。)


相关文章

  •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政治必修4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目题(一) 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根本观点是什么? (1) (2)意识. (3)识决定物质. 2.如何评价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上海高考) 认为"元气"是构成天 ...查看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授课课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四课时) 二.[授课人]: XXX 三.[授课时间]: XXXX 四:[教学内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近代形而上学唯 ...查看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12.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姓名: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知识与技能: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正确认识唯物主义 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 ...查看


  • 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
  • 2015-07-18 10:44 来源:<哲学研究>(京) 我有话说 2015-07-18 10:44:07来源:<哲学研究>(京)作者:责任编辑:王锦宝 作者简介:陈学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姜国敏,上海财经大学马研 ...查看


  • 军转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的基本派别
  • 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军转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哲学的基本派别 [导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军转干考试中考察的重要内容.中公教育军转网为广大军转干部整理 2015 年军转 干考试必备政治常识:哲学的基本派别,供 2015 年军队转业干部 ...查看


  •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考点突破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1
  •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查看


  • 专题复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别与联系)
  • 专题复习--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 一.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查看


  • 第四讲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第四讲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观----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观[物质概念.意识概念.二者关系]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范畴---1.概括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范畴,矛盾.质 ...查看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 经典观点:五行说.阴阳说.形神说.气理说.活火说.水为始基 (3)评价: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