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以我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主要运用了财务分析,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了同类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计量分析中通过建回归模型,对我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盈利能力   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从贷款期限看,全年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加6.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0%,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深发展和兴业银行为例,深圳发展银行公告显示,该行2009年预计实现净利润约50亿元,同比增长700%以上;基本每股盈利预计约为1.6元,较2008年增长预计亦超过700%。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2009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信贷拨备较上年大幅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深发展根据监管机构在当时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下对中小银行的要求,进行了一次性的大额拨备,金额达到73.78亿元,而07年同期拨备为20.54亿元。兴业银行2009年实现净利润132.77亿元,同比增加18.92亿元,增幅16.62%;每股收益达到2.66元,同比增加0.38元。与此同时,兴业银行还公布了其2009年度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其中营业利润增长显著,全年达到172.68亿元,同比增长32.98亿元,增幅23.60%;每股净资产为11.91元,同比增长2.11元,增幅21.46%。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合理和规范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银行较少且上市时间较短,数据较难获得,样本容量较小,通过构建模型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不够,所以对影响贷款损失准备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由于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取的数据是自2007年以后及2007年各上市银行按新准则追溯调整的2006年和2005年数据。   1.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分析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该准则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方面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应采用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法。与之前的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相比,这一规定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2007年9月29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要求银行业在2009年之前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后,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以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着了中国14家上市银行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文中数据及内容来自于各上市银行年报。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目我国的上市银行共有14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类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类为城市商业银行。   第一类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各项业务几乎都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传统存贷业务市场上,其信贷资产规模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望其项背的。目前上市的工行、中行、建行以及交通银行的资产总值占到了所有上市银行资产总值的近80%。这四家银行在重组上市前都面临着巨额的不良资产、巨大的拨备缺口以及资本缺口的问题。并且,长期以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粗略,不仅难以充分覆盖风险,而且没有把准备的计提与损失分析相联系,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经历了重组、股改(除交行)及上市的过程后,四家银行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从2007年起,上市银行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和国际准则的趋同。   第二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又称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其资产业务的规模要小得多。包括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兴业银行,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经历的市场化经营时间较长,其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制度方面的建设也相对较成熟,同时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相对较低。   第三类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创设的包括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尽管发展程度良荞不齐,但有相当多的城市的商业银行己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消化历史上的不良资产,降低不良率。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地方金融市场,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小企业和城镇居民提供金融服务,这种业务特点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其服务的中小企业更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从而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其能否在新形势下面对挑战和机遇寻求更大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鉴于上述不同大类的银行在历史沿革、发展路径、市场份额、资源占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我们在各类银行中选取典型代表对他们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工商银行 银行对所有公司类贷款及票据贴现进行客观地减值测试以及五级分类,对于被分为次级、可疑或者损失类的贷款均会进行单独评估。而对于所有个人贷款以及并无任何损失事项,或者无法进行单独评估的信贷资产,会按照其类似信贷风险特征划分组合,根据同类贷款的损失经验以及当前的经济和信用环境来按组合计提损失准备。   民生银行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的,且损失事件对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会产生可以可靠估计的影响时,本公司认定该贷款已发生减值并将其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首先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是否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进行单独评估,并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是否存在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进行整体评估。如果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单独评估的贷款存在减值情况,无论该贷款金额是否重大,本公司将其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别中,进行整体减值评估。单独进行评估减值并且已确认或继续确认减值损失的资产,不再对其计提整体评估减值准备。   宁波银行 对已识别的公司类不良贷款进行单独减值损失评估;定期对发放贷款和垫款组合的减值损失进行评估,如发生减值,则减值损失的金额为发放贷款和垫款账面金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已进行单独评估,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减值的金融资产,无论重大与否,均与其他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构成组合进行减值评估,对组合未来现金流的估算是参考历中损失经验和目前的经济状况决定。   资料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可以看出,这三类银行都确立了贷款损失的计量方法,那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法。未来现金流折现法通过以贷款初始实际利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来直接确定当前贷款价值,之后再按差额确认贷款减值损失。这种方法与以往先确定损失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收入确认模型。收入确认模型更关注于如实反映贷款当前价值,而不是关注于估计损失。

  2.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比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而在这之前的几年,我国的不良贷款和拨备覆盖率是非常低的。因为我国银行在重组上市前都面临着巨额的不良资产、巨大的拨备缺口以及资本缺口的问题。并且,长期以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粗略,不仅难以充分覆盖风险,而且没有把准备的计提与损失分析相联系,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经历了重组、股改(除交行)及上市的过程后,上市银行逐步建立起与国际趋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从2007年起,上市银行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和国际准则趋同,不良贷款和拨备覆盖率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各银行2009年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数据(%)   贷款损失准备比例=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贷款余额;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贷款损失准备率=贷款损失拨备余额/贷款余额   资料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9年各家银行拨备率都高于150%,说明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那么,不良贷款率与贷款损失计提之间有何联系呢?这里选取了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数据对他们的不良贷款情况与贷款损失准备进行比较分析。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不良贷款率的变动都是同方向的,说明它们二者之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正向关系。   3.银行存贷款情况分析   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提高8.4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2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9.54%,增速降低6.2个百分点,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88%,增速提高12.15个百分点。   贷款增幅创历史新高,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5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32.83%,增幅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7.1万亿元,占全部实际新增贷款的67.47%,贷款结构有待优化。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新增贷款中个人贷款、公共设施、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四类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为59.51%,同比上升5.88个百分点,信贷集中度增加。这里以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存贷比率加以说明,可以看出,虽然近几年各银行存贷比率有所上升,但没有超过75%的安全值,所以各银行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说明其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那么就需要增加外部融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回收贷款的信号,以增强储户的信心。这样的计提行为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4.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情况分析   近几年,我国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9.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1%;负债总额75.07万亿元,同比增长26.46%,2009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84个和0.6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5.银行盈利能力情况分析   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6684.23亿元,比上年增加850.68亿元,同比增长14.58%,其中,主要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净利润4926.12亿元,上升12.37%。   根据会计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贷款减值损失)*(1-所得税税率)可以发现,银行当年的净利润与贷款减值准备存在十分显著的关系,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多则净利润越小。正是由于提高贷款损失准备将直接导致当年净利润的下降,为了维护银行较高的利润,银行有少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机。那么能够直接反应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受净资产收益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这点从浦发银行2005-2009的直方图上可以直接观测出来。2005-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较大,但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率变化并不明显。   6.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更多的考虑风险因素,也就是更希望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在我国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盈余管理的财务因素影响并不突出。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我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冲销的管理。由于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正华,马颖翩,戴其力.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2).   [2]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   [3]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4]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摘要】文章以我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主要运用了财务分析,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了同类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计量分析中通过建回归模型,对我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盈利能力   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4%,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从贷款期限看,全年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加6.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0%,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深发展和兴业银行为例,深圳发展银行公告显示,该行2009年预计实现净利润约50亿元,同比增长700%以上;基本每股盈利预计约为1.6元,较2008年增长预计亦超过700%。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2009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信贷拨备较上年大幅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深发展根据监管机构在当时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下对中小银行的要求,进行了一次性的大额拨备,金额达到73.78亿元,而07年同期拨备为20.54亿元。兴业银行2009年实现净利润132.77亿元,同比增加18.92亿元,增幅16.62%;每股收益达到2.66元,同比增加0.38元。与此同时,兴业银行还公布了其2009年度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其中营业利润增长显著,全年达到172.68亿元,同比增长32.98亿元,增幅23.60%;每股净资产为11.91元,同比增长2.11元,增幅21.46%。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合理和规范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银行较少且上市时间较短,数据较难获得,样本容量较小,通过构建模型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不够,所以对影响贷款损失准备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由于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取的数据是自2007年以后及2007年各上市银行按新准则追溯调整的2006年和2005年数据。   1.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分析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该准则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方面规定: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应采用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法。与之前的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相比,这一规定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2007年9月29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要求银行业在2009年之前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后,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以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本文选着了中国14家上市银行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文中数据及内容来自于各上市银行年报。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目我国的上市银行共有14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类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类为城市商业银行。   第一类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各项业务几乎都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传统存贷业务市场上,其信贷资产规模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望其项背的。目前上市的工行、中行、建行以及交通银行的资产总值占到了所有上市银行资产总值的近80%。这四家银行在重组上市前都面临着巨额的不良资产、巨大的拨备缺口以及资本缺口的问题。并且,长期以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粗略,不仅难以充分覆盖风险,而且没有把准备的计提与损失分析相联系,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经历了重组、股改(除交行)及上市的过程后,四家银行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从2007年起,上市银行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和国际准则的趋同。   第二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又称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其资产业务的规模要小得多。包括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兴业银行,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经历的市场化经营时间较长,其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制度方面的建设也相对较成熟,同时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相对较低。   第三类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创设的包括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尽管发展程度良荞不齐,但有相当多的城市的商业银行己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消化历史上的不良资产,降低不良率。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地方金融市场,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小企业和城镇居民提供金融服务,这种业务特点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其服务的中小企业更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从而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其能否在新形势下面对挑战和机遇寻求更大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鉴于上述不同大类的银行在历史沿革、发展路径、市场份额、资源占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我们在各类银行中选取典型代表对他们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工商银行 银行对所有公司类贷款及票据贴现进行客观地减值测试以及五级分类,对于被分为次级、可疑或者损失类的贷款均会进行单独评估。而对于所有个人贷款以及并无任何损失事项,或者无法进行单独评估的信贷资产,会按照其类似信贷风险特征划分组合,根据同类贷款的损失经验以及当前的经济和信用环境来按组合计提损失准备。   民生银行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的,且损失事件对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会产生可以可靠估计的影响时,本公司认定该贷款已发生减值并将其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首先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是否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进行单独评估,并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是否存在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进行整体评估。如果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单独评估的贷款存在减值情况,无论该贷款金额是否重大,本公司将其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别中,进行整体减值评估。单独进行评估减值并且已确认或继续确认减值损失的资产,不再对其计提整体评估减值准备。   宁波银行 对已识别的公司类不良贷款进行单独减值损失评估;定期对发放贷款和垫款组合的减值损失进行评估,如发生减值,则减值损失的金额为发放贷款和垫款账面金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已进行单独评估,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减值的金融资产,无论重大与否,均与其他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构成组合进行减值评估,对组合未来现金流的估算是参考历中损失经验和目前的经济状况决定。   资料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可以看出,这三类银行都确立了贷款损失的计量方法,那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法。未来现金流折现法通过以贷款初始实际利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来直接确定当前贷款价值,之后再按差额确认贷款减值损失。这种方法与以往先确定损失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收入确认模型。收入确认模型更关注于如实反映贷款当前价值,而不是关注于估计损失。

  2.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比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而在这之前的几年,我国的不良贷款和拨备覆盖率是非常低的。因为我国银行在重组上市前都面临着巨额的不良资产、巨大的拨备缺口以及资本缺口的问题。并且,长期以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粗略,不仅难以充分覆盖风险,而且没有把准备的计提与损失分析相联系,与国际会计惯例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经历了重组、股改(除交行)及上市的过程后,上市银行逐步建立起与国际趋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从2007年起,上市银行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和国际准则趋同,不良贷款和拨备覆盖率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各银行2009年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数据(%)   贷款损失准备比例=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贷款余额;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贷款损失准备率=贷款损失拨备余额/贷款余额   资料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9年各家银行拨备率都高于150%,说明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那么,不良贷款率与贷款损失计提之间有何联系呢?这里选取了14家上市银行2009年数据对他们的不良贷款情况与贷款损失准备进行比较分析。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不良贷款率的变动都是同方向的,说明它们二者之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正向关系。   3.银行存贷款情况分析   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提高8.4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2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9.54%,增速降低6.2个百分点,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88%,增速提高12.15个百分点。   贷款增幅创历史新高,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5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32.83%,增幅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7.1万亿元,占全部实际新增贷款的67.47%,贷款结构有待优化。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新增贷款中个人贷款、公共设施、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四类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为59.51%,同比上升5.88个百分点,信贷集中度增加。这里以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存贷比率加以说明,可以看出,虽然近几年各银行存贷比率有所上升,但没有超过75%的安全值,所以各银行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说明其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那么就需要增加外部融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回收贷款的信号,以增强储户的信心。这样的计提行为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4.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情况分析   近几年,我国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09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9.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1%;负债总额75.07万亿元,同比增长26.46%,2009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84个和0.6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年报   5.银行盈利能力情况分析   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6684.23亿元,比上年增加850.68亿元,同比增长14.58%,其中,主要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净利润4926.12亿元,上升12.37%。   根据会计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贷款减值损失)*(1-所得税税率)可以发现,银行当年的净利润与贷款减值准备存在十分显著的关系,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多则净利润越小。正是由于提高贷款损失准备将直接导致当年净利润的下降,为了维护银行较高的利润,银行有少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动机。那么能够直接反应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受净资产收益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这点从浦发银行2005-2009的直方图上可以直接观测出来。2005-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较大,但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率变化并不明显。   6.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更多的考虑风险因素,也就是更希望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在我国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盈余管理的财务因素影响并不突出。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我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冲销的管理。由于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正华,马颖翩,戴其力.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2).   [2]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   [3]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4]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相关文章

  • 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比较与分析
  • 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 政策的比较与分析 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抵御信贷风险体现审慎的会计原则必须足额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用于补偿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准备金计提不足的现象随着银行监 ...查看


  • 拨备覆盖率
  •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之间的区别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通俗讲: 银行有1块的坏账,那么银行准备1块钱来冲抵这个坏账,这个就是拨备 拨备金额/坏账金额*100%就是拨备覆盖率 百科名片 拨备 ...查看


  • 拨备覆盖率基本知识
  • 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 ...查看


  • 我国上市银行年报分析
  • 北京银行 从银行监管的视角分析我国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 □司振强 2007年上市商业银行在资产总额.盈利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了双下降,贷款拨备计提水平继续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新会计准则在 ...查看


  • 2016年1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与管理
  • 目 录 第一章 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 1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重点
  • 公司信贷 第一章 公司信贷概述 1.1 公司信贷基础 1.1.1 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信贷 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指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兑.赊欠等活动.狭义的公司信贷专指银行的信用业务活动 ...查看


  • 财务管理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财务管理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摘 要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银行的风险不断增大.建立以资金成本为中心的筹 资策略.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信货管理机制和以信贷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策略.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管机制,可以有效防范与银行财务风险与经 ...查看


  • 构筑银行业长治久安的风险防波堤
  •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准备计提比例都没有达到政策要求,特别是历史包袱较重的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出现巨大准备计提缺口. 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损失准备金制度作为国外银行审慎经营的一项长效制度,长期以来在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 ...查看


  • 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种类
  • 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种类 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有三种: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一般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就相当于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