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重点

公司信贷

第一章 公司信贷概述

1.1 公司信贷基础

1.1.1 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信贷

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指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兑、赊欠等活动。狭义的公司信贷专指银行的信用业务活动,包括银行与客户往来发生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2.银行信贷

广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筹集债务资金、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证、减免交易保证金、信贷承诺等活动。

3.公司信贷

公司信贷是指以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自然人为接受主体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活动。

4.贷款

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一定的利率和按期归还为条件,将货币资金使用权转让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信用活动。

5.承兑

承兑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6.担保

担保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向受益人保证按照约定以支付一定货币的方式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7.信用证

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根据信用证相关法律规范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包括国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

8.减免交易保证金

9.信贷承诺

10.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1.2 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

1.交易对象

银行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拥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企(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

2.信贷产品

信贷产品是指特定产品要素组合下的信贷服务方式,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支持、保函、信用证和承诺等。

3.信贷金额

信贷金额是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的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数额。

4.信贷期限

(1)信贷期限的概念。

广义的信贷期限是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的整个期间,即从签订合同到合同结束的整个期间。狭义的信贷期限是指从具体信贷产品发放到约定的最后还款或清偿的期限。在广义的定义下,通常分为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

(2)《贷款通则》有关期限的相关规定。

5.贷款利率和费率

(1)贷款利率。

①定义。贷款利率即借款人使用贷款时支付的价格。

②贷款利率的种类。

·本币贷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法定利率、行业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③我国贷款利率管理相关情况。

其一,管理制度。

·基准利率。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是法定利率。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有关利率的相关规定。

其二,利率结构。

利率档次是利率差别的层次。我国中央银行目前主要按期限和用途的差别设置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

·人民币贷款利率档次。

·外汇贷款利率档次。

其三,利率表达方式。

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形式。

其四,计息方式。按计算利息的周期通常分为按日计息、按月计息、按季计息、按年计息。

(2)费率

①定义。费率是指利率以外的银行提供信贷服务的价格,一般以信贷产品金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计算。费率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担保费、承诺费、承兑费、银团安排费、开证费等。

②《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费率的相关规定。

6.清偿计划

贷款合同应该明确清偿计划。清偿计划一般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次还款,分次还款又有定额和不定额两类,定额中包括等额还款和约定还款,等额还款中通常包括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等方式。

7.担保方式

按照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方式。在信贷业务中经常运用的主要是前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8.约束条件

(1)提款条件

提款条件大致包括:

①合法授权。

②政府批准。

③资本金要求。

④监管条件落实。

⑤其他提款条件。

(2)监管条件

监管条件大致包括:

①财务维持。

②股权维持。

③信息交流。

④其他监管条件。

1.1.3 公司信贷的种类

1.按货币种类划分:

(1)人民币贷款。

(2)外汇贷款。

2.按信用支付方式划分:

按信用支付方式分类包括贷款、承兑、保函、信用证、承诺等,具体概念参见第一节相关概念的内容。

3.按贷款期限划分:

(1)透支。

(2)短期贷款。

(3)中期贷款。

(4)长期贷款。

4.按贷款用途划分:

(1)固定资产贷款。

①基本建设贷款。

②技术改造贷款。

(2)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可分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5.按贷款主体的经营特性划分:

(1)生产企业贷款。

(2)流通企业贷款。

(3)房地产企业贷款。

6.按贷款经营模式划分:

(1)自营贷款。

(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银行(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不代垫资金。

(3)特定贷款。

(4)银团贷款。

7.按贷款偿还方式划分:

(1)一次还清贷款。

(2)分期偿还贷款。

8.按贷款利率划分:

(1)固定利率贷款。

(2)浮动利率贷款。

9.按贷款保障方式划分:

(1)信用贷款。

最大特点是不需要保证和抵押,仅凭借款人的信用就可以取得贷款。

(2)担保贷款。

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3)票据贴现。

10.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

按照统一标准将贷款资产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1.2 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

1.2.1 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

1.真实票据理论

2.资产转换理论

3.预期收入理论

4.超货币供给理论

1.2.2 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

1.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

信贷资金运动就是信贷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增值过程的总称。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可以归纳为二重支付、二重归流。信贷资金的这种运动是区别于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其他资金的重要标志之一。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其他资金都是一收一支的一次性资金运动。

2.信贷资金的运动特征

信贷资金运动和社会其他资金运动构成了整个社会再生产资金的运动,它的基本特征也是通过社会再生产资金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

(1)以偿还为前提的支出,有条件的让渡。

(2)与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相结合。

(3)产生经济效益才能良性循环。

(4)信贷资金运动以银行为轴心。

1.2.3 公司信贷的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

2.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3.平等、自立、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4.公平竞争、密切协作原则

第二章 公司信贷营销

2.1 目标市场分析

2.1.1 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1)宏观环境。

①经济与技术环境。

②政治与法律环境。

③社会与文化环境。

(2)微观环境。

①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②信贷客户的需求、信贷动机及直接影响客户信贷需求的因素。

③银行同业竞争对手的实力与策略。

2.内部环境

(1)银行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2)银行内部资源分析。

①人力资源。

②财务实力。

③物质支持。

④技术资源。

⑤资讯资源。

(3)银行自身能力分析。

①银行对金融业务的处理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技术的改变、调整能力。

②银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银行的市场地位。

③银行的市场声誉,属于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优质的服务、规范的业务和系列产品的合理收费等。

④银行资本实力。充足的资本不仅是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监管要求的需要,更是银行增强应对风险能力的需要,是银行在竞争中保持市场地位的保证。

⑤政府对银行的特殊政策。

⑥银行领导人的能力。

3.市场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银行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2.1.2 市场细分

1.市场细分的含义

2.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营销策略。

(2)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要。

(3)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3.公司信贷客户市场细分

(1)按区域细分。

(2)按产业细分。

(3)按规模细分。

(4)按所有者性质细分:

①国有企业。

②民营企业。

③外商独资企业。

④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

⑤业主制企业。

4.细分市场评估

(1)市场容量分析。

(2)结构吸引力分析。

(3)市场机会分析。

(4)获利状况分析。

(5)风险分析。

2.1.3 市场选择和定位

1.市场选择

(1)目标市场的概念。

市场细分是目标市场确定的前提和基础,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则是市场细分的目的。

(2)选择目标市场的含义。

(3)选择目标市场的要求。

2.市场定位

(1)市场定位的含义。

(2)市场定位的内容。

①产品定位。

②银行形象定位。

(3)市场定位的步骤。

①识别重要属性。

②制作定位图。

③定位选择。

主导式定位

追随式定位

补缺式定位

④执行定位。

2.2 营销策略

2.2.1 产品营销策略

1.银行公司信贷产品概述

(1)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特点。

①无形性。

②不可分性。

③异质性。

④易模仿性。

⑤动力性。

(2)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层次。

①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三层次理论。

按基本的划分方法,信贷产品主要分为核心产品、基础产品和扩展产品三个层次。 ②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五层次理论。

·核心产品

·基础产品

·期望产品

·延伸产品

·潜在产品

(3)银行公司信贷产品开发的目标和方法。

①产品开发的目标。

·提高现有市场的份额

·吸引现有市场之外的新客户

②产品开发的方法。

一是仿效法。

二是交叉组合法。

三是创新法。

2.产品组合策略

(1)产品组合的概念。

①产品线。

②产品类型。

③产品项目,即某个特定的个别银行产品,它是金融产品划分的最小单位。一个银行的产品组合,通常包括产品组合宽度和产品组合深度两个度量化要素。确定产品组合就要有效地选择其宽度、深度和关联性。

(2)产品组合策略的内容。

①产品扩张策略。产品扩张策略主要是从拓宽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这两个方面入手。

②产品集中策略。

(3)产品组合策略的形式。

①全线全面型。

②市场专业型。

③产品线专业型。

④特殊产品专业型。

3.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2.2 定价策略

1.贷款定价原则

(1)利润最大化原则。

(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3)保证贷款安全原则。

(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2.贷款价格的构成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

3.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1)贷款成本。

(2)贷款风险程度。

(3)贷款费用。

(4)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5)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6)贷款供求状况。

(7)贷款的期限。

(8)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

4.公司贷款定价基本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①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

②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

③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

④要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就必须考虑的每笔贷款的预期利润水平。

贷款利率=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银行预期利润水平。

(2)价格领导模型。

①优惠利率,即银行对信誉好的客户制定的基准利率,也称参照利率。它是由银行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预期利润所构成的。

②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③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目前采用最为普遍的优惠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5.银行公司信贷产品定价策略

(1)高额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

(3)关系定价策略。

2.2.3 营销渠道策略

1.营销渠道的含义

营销渠道,即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或服务从制造商手中传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的通道。

2.公司信贷营销渠道分类

(1)按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①自营营销渠道。

②代理营销渠道。

③合作营销渠道。

(2)营销渠道场所分析。

①网点营销。

②电子银行营销。

③登门拜访营销。

3.公司信贷营销渠道策略

(1)直接营销渠道策略和间接营销渠道策略。

(2)单渠道策略和多渠道策略。

(3)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渠道策略。

(4)组合营销渠道策略。

2.2.4 促销策略

银行的促销方式主要有四种: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宣传和公共关系、销售促进。

2.3 营销管理

2.3.1 营销计划

2.3.2 营销组织

1.银行营销组织的含义

①组织设计。

②人员配备。

③组织运行。

2.银行营销组织设立的原则

(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2)权责对等。

(3)命令统一。

3.银行营销机构的组织形式

银行公司信贷营销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

4.客户经理制

2.3.3 营销领导

银行公司信贷营销领导对整个银行公司信贷营销组织来说,要发挥以下作用:

1.指挥作用

2.激励作用

3.协调作用

4.沟通作用

2.3.4 营销控制

1.年度计划控制

2.盈利能力控制

3.效率控制

4.战略控制

5.风险控制

第三章 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

3.1 借款人

3.1.1 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1.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

2.借款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借款人应符合的要求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作出银行认可的偿还计划。

(2)除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只有经过工商部门的年检并办理年检手续,才能核实借款人近期的状况,才能保证法人资格的合法性。

(3)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4)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

(5)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银行的要求。

(6)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3.1.2 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1.借款人的权利

2.借款人的义务

3.2 贷款申请受理

3.2.1 面谈访问

1.面谈准备

2.面谈内容

3.2.2 内部意见反馈

1.面谈情况汇报

2.撰写会谈纪要

3.2.3 贷款意向阶段

1.贷款意向书的出具

(1)贷款意向书与贷款承诺的区别。

(2)出具贷款意向书和贷款承诺的权限。

(3)注意事项。

2.贷款申请资料的准备

(1)对“借款申请书”的要求。

(2)对借款人提供其他资料的要求。

3.3 贷前调查

3.3.1 贷前调查的方法

1.现场调研

2.搜寻调查

3.委托调查

4.其他方法

3.3.2 贷前调查的内容

贷前调查是银行发放贷款前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贷款发放后能否如数按期收回的关键。

1.贷款合法合规性调查

2.贷款安全性调查

3.贷款效益性调查

3.4 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借款人资信情况。

(2)项目可研报告批复及其主要内容。

(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安排情况。

(4)项目情况。

(5)项目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6)项目效益情况。

(7)还款能力。

(8)担保情况。

(9)银行从项目获得的受益预测。

(10)结论性意见。

2.银行流动资金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借款人基本情况。

(2)借款人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情况。

(3)借款人财务状况。

(4)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5)对流动资金贷款必要性的分析。

(6)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7)对贷款担保的分析。

(8)综合性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借款需求分析

4.1 概述

4.1.1 借款需求的含义

4.1.2 借款需求分析的意义

借款需求与还款能力和风险评估紧密相连,是决定贷款期限、利率等要素的重要因素。

4.1.3 借款需求的影响因素

4.2 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4.2.1 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1.季节性销售增长

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季节性增加需要现金去满足其增长的需要。以下是季节性资产增加的三个主要融资渠道:

(1)季节性负债增加: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

(2)内部融资,来自公司内部的现金和有价证券。

(3)银行贷款。

2.长期销售增长

(1)资产增长的模式。

(2)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在没有增加财务杠杆情况下可以实现的长期销售增长率,也就是说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即可实现的增长率。

3.可持续增长率的作用

4.2.2 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1.资产效率的下降

2.固定资产的重置和扩张

3.长期投资

4.2.3 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1.商业信用的减少和改变

2.债务重构

3.红利的变化

4.2.4 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1.利润率下降

2.非预期性支出

4.3 借款需求与贷款结构

1.季节性销售模式

2.销售增长旺盛时期

3.资产使用效率下降

4.固定资产重置或扩张

5.长期投资

6.商业信用的减少和改变

7.债务重构

8.盈利能力不足

9.额外的或非预期性支出

第五章 贷款环境分析

5.1 国家地区分析

5.1.1 国别风险分析

1.国别风险的特点

国别风险(表现为利率风险、清算风险、汇率风险)与其他风险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在国别风险之中,可能包含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全部。

2.衡量国别风险的方法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评级机构在衡量国别风险时基本上都采取风险因素加权打分的方法,只是不同机构在风险因素设置、权重设置、打分的掌握及计算方法上有所差别。

5.1.2 区域风险分析

1.外部因素分析

(1)区域自然条件分析。

(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4)区域市场化程度和法制框架分析。

(5)区域经济政策分析。

(6)区域政府行为和政府信用分析。

2.内部因素分析

(1)信贷资产质量(安全性)。

(2)盈利性。

(3)流动性。

5.2 行业分析

5.2.1 行业风险概念及其产生

1.行业风险的概念

行业风险管理是运用相关指标和数学模型,全面反映行业的周期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产业关联度风险、市场集中度风险、行业壁垒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在行业风险量化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一家银行授信资产的行业布局和调整战略,并制定具体的行业授信政策等。

2.行业风险的产生

(1)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2)受产业发展周期的影响。

(3)受产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4)受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5)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6)受产业链的位置影响。

5.2.2 行业风险分析

1.波特五力模型

(1)新进入者进入壁垒。

(2)替代品的威胁。

(3)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5)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2.行业风险分析框架

(1)行业成熟度。

(2)行业内竞争程度。

(3)替代品潜在威胁。

(4)成本结构。

(5)经济周期。

(6)进入壁垒。

(7)行业政策法规。

5.2.3 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

1.风险评估表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使用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来综合考虑行业风险。

2.注意事项

第六章 客户分析

6.1 客户品质分析

6.1.1 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1.客户历史分析

(1)成立动机。

(2)经营范围。

(3)名称变更。

(4)以往重组情况。

2.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1)上市客户。

①股权结构不合理。

②关键人控制。

③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

(2)国有独资客户。

①所有者缺位。

②行政干预。

(3)民营客户。

3.股东背景

①家庭背景。

②外资背景。

③政府背景。

④上市背景。

4.高管人员的素质

①受教育的程度。

②商业经验。

③修养品德。

④经营作风。

⑤进取精神。

5.信誉状况

6.1.2 客户经营管理状况

1.供应阶段分析

(1)货品质量。

(2)货品价格。

(3)进货渠道。

(4)付款条件。

2.生产阶段分析

(1)技术水平。

(2)设备状况。

(3)环保情况。

3.销售阶段分析

(1)目标客户。

(2)销售渠道。

(3)收款条件。

6.2 客户财务分析

6.2.1 概述

1.客户财务分析的含义

2.客户财务分析的内容

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借款人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净现金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3.财务报表分析的资料

(1)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3)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

(4)其他资料。

4.财务分析的方法

(1)趋势分析法。

(2)结构分析法。

(3)比率分析法。

(4)比较分析法。

(5)因素分析法。

6.2.2 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1)资产的组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①流动资产的组成。

②非流动资产。

(2)负债的组成。

负债是指借款人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所有者权益代表投资者对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是借款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净额。

2.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是指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资产结构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来分析判断借款人资产分配的合理性。

3.资金结构分析

借款人的全部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借入资金,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二是自有资金,即所有者权益。

分析资金结构是否合理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

(1)资产负债表结构。

(2)经营风险水平。

6.2.3 损益表分析

1.损益表的调整

2.损益表的结构分析

6.2.4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比率)

反映借款人盈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统称为盈利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

(1)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资产负债率。

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③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

④利息保障倍数。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反映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这些统称为偿债能力比率。

3.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常用的比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等,这些统称为效率比率。

6.2.5 现金流量分析

1.现金及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概念

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其他货币性资金以及三个月以内的证券投资。

(2)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为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差。

2.现金流量的计算

(1)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

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6.3 客户信用评级

6.3.1 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信用评级分为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

6.3.2 评级因素及方法

1.评级因素

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

②借款人的行业特征。

③借款人财务信息的质量。

④借款人资产的变现性。

⑤借款人的管理水平。

⑥借款人所在国家。

⑦特殊事件的影响。

⑧被评级交易的结构。

2.客户信用评级方法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类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指专家判断法。

5Cs系统指:

①品德(Character)。

②资本(Capital)。

③还款能力(Capacity)。

④抵押(Collateral)。

⑤经营环境(Condition)。

(2)定量分析方法。

较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各类违约概率模型分析法。

6.3.3 操作程序和调整

1.信用评级操作程序

2.信用评级的调整

①客户主要评级指标明显恶化,将导致评级分数及信用评级结果降低。

②客户主要管理人员涉嫌重大贪污、受贿、舞弊或违法经营案件。

③客户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

④客户在与银行业务往来中有严重违约行为。

⑤客户发生或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

⑥客户与其他债权人的合同项下发生重大违约事件。

⑦有必要调整客户信用等级的其他情况。

6.4 授信额度

6.4.1 授信额度的定义

在借贷活动中,授信额度指的是银行批准并且可以借贷或者已经贷出的最高贷款本金限额。

1.单笔贷款授信额度

2.借款企业额度

3.集团借款企业额度

6.4.2 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6.4.3 授信额度的确立流程

第七章 贷款担保分析

7.1 贷款担保概述

7.1.1 担保的概念

贷款担保是指为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降低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

7.1.2 贷款担保的作用

1.协调和稳定商品流转秩序,使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2.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3.促进借款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状况

4.巩固和发展信用关系

7.1.3 贷款担保的分类

贷款担保可分为人的担保和财产担保两种。

①抵押。

②质押。

③保证。

④留置。

⑤定金。

7.2 贷款抵押分析

贷款抵押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权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银行持有抵押财产的担保权益,当借款人不履行借款合同时,银行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7.2.1 贷款抵押设定条件

1.抵押的范围

2.贷款抵押额度的确定

(1)抵押物的认定。

(2)抵押物的估价。

(3)贷款抵押额度的确认。

(4)抵押合同的签订。

3.抵押的效力

(1)抵押担保的范围。

(2)抵押物的转让。

(3)抵押物的保全。

(4)抵押权的实现。

7.2.2 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1.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1)抵押物虚假或严重不实。

(2)未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3)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未经共有人同意。

(4)以第三方的财产作抵押而未经财产所有人同意。

(5)资产评估不真实,导致抵押物不足值。

(6)未抵押有效证件或抵押的证件不齐。

(7)因主合同无效,导致抵押关系无效。

(8)抵押物价值贬损或难以变现。

2.贷款抵押的风险防范

(1)对抵押物进行严格审查。

(2)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

(3)做好抵押物登记工作,确保抵押关系的效力。

(4)抵押合同期限应覆盖贷款合同期限。

7.3 贷款质押分析

质押是贷款担保方式之一,它是债权人所享有的通过占有由债务人或第三人移交的质物而使其债权优先受偿的权利。

7.3.1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1.质权的标的物与抵押权的标的物的范围不同

2.标的物的占有权是否发生转移不同

3.对标的物的保管义务不同

4.受偿顺序不同

5.能否重复设置担保不同

6.对标的物孳息的收取权不同

7.3.2 贷款质押设定条件

1.质押的范围

(1)商业银行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2)商业银行不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2.质押材料

(1)质押财产的产权证明文件。

(2)出质人资格证明。

(3)出质人须提供有权作出决议的机关作出的关于同意提供质押的文件、决议或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授权委托书、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

3.质物的合法性

(1)出质人对质物、质押权利占有的合法性。

(2)质物、质押权利的合法性。

4.质押价值、质押率的确定

(1)质押价值的确定。

(2)质押率的确定。

5.质押的效力

①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质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②质押担保的范围。

7.3.3 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1.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1)虚假质押风险。

(2)司法风险。

(3)汇率风险。

(4)操作风险。

2.贷款质押风险防范

7.4 贷款保证分析

所谓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7.4.1 保证人资格与条件

1.保证人资格

我国《担保法》对保证人的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只有那些具有代主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力及意愿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才能作保证人。

2.保证人评价

(1)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①经商业银行认可的具有较强代为清偿能力的、无重大债权债务纠纷的以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接受为保证人。

②商业银行不可接受下列单位作为保证人。

(2)评价保证人的代偿能力。

(3)保证人保证限额分析。

(4)保证率的计算。

(5)经评价符合保证人条件的,由信贷人员撰写《商业银行担保评价报告》随信贷审批材料一并报送评价审查人员。

7.4.2 贷款保证风险分析

1.贷款保证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1)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资格。

(2)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

(3)虚假担保人。

(4)公司互保。

(5)保证手续不完备,保证合同产生法律风险。

(6)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丧失胜诉权。

2.贷款保证的风险防范

(1)核保。

(2)签订好保证合同。

(3)贷后管理。

第八章 贷款项目评估

8.1 概述

8.1.1 基本概念

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银行的立场为出发点,以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为目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剔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各种非客观因素,重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就涉及的方面和采用的公式而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贷款项目评估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起主体不同。

(2)发生的时间不同。

(3)研究范围与侧重点不同。

(4)进行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同。

8.1.2 项目评估的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

①项目所属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分析,国内外情况对比,发展趋势预测,项目所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②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总体布局和地区经济结构的需要。 ③项目产品市场情况分析和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分析。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现状及未来情况预测,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竞争情况及项目的竞争能力分析,项目产品销售渠道分析。

2.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评估

3.项目技术评估

4.借款人的人员情况及管理水平

5.项目财务评估

6.贷款担保评估

贷款担保评估主要是对担保方式、担保能力、担保资格及担保法律文件的完善性进行评估。

7.银行效益评估

银行效益评估包括盈利性效益评估、流动性效益评估和银行效益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8.1.3 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基本上是采用以银行本身人员为主进行评估的模式,很少邀请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参加评估工作,这种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评估质量。因此,应邀请有关专家和银行工作人一起组成项目评估小组,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项目评估的质量。

8.1.4 项目评估的意义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对申请贷款的项目进行制度化的评估,可以为银行客观了解和评价项目,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打下基础。

8.2 项目非财务分析

8.2.1 项目背景分析

1.宏观背景

(1)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地区、部门发展规划。

2.微观背景

(1)项目企业分析。

(2)投资的理由。

(3)投资环境评估。

8.2.2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1.市场需求预测的主要相关因素

(1)产品特征和消费条件。

(2)社会购买力与产品价格水平。

2.市场需求预测的内容

(1)估计潜在的市场需求总量。

(2)估计区域市场潜在需求量。

(3)评估行业销售额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8.2.3 生产规模分析

1.项目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

(2)项目所处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3)生产技术和设备、设施状况。

(4)资金和基本投入物。

(5)其他生产建设条件。

2.项目规模评估的内容

3.项目规模评估的方法:

第一类是效益成本评比法。

第二类是多因素评比法。

8.2.4 原辅料供给分析

(1)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2)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供应数量能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3)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价格、运费及其变动趋势对项目产品成本的影响。

(4)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存储设施条件。

8.2.5 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1.产品技术方案分析

2.工艺技术方案评估

(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2)工艺技术的原材料适应性。

(3)工艺技术方案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

(4)产业基础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协调性。

(5)工艺技术的经济合理性。

(6)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7)工艺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8)工艺技术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设备评估

(1)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要求。

(2)选择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3)设备的配套性。

(4)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

(5)设备的可靠性。

4.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

(1)总平面布置方案分析。

(2)主要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①建筑工程方案分析。

②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8.2.6 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1.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财力资源分析。

(2)厂址选择条件分析。

(3)相关项目分析。

(4)交通运输条件分析。

(5)环境保护方案分析。

2.项目生产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分析。

(2)原材料供应条件分析。

(3)燃料及动力供应条件分析。

8.2.7 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分析

1.项目组织机构分析

(1)项目实施机构的分析。

①机构的设置。

②项目实施机构的人员配备和培训。

③项目新技术推广使用机构的设置。

④项目实施监督系统的建立。

(2)项目经营机构的分析。

(3)项目协作机构的分析。

①与项目有关的国家机构。

②与项目有关的地方机构。

③与项目有关的协作单位。

2.人力资源分析

(1)人力资源的选择。

①人力资源自然结构。

②人力资源文化结构。

③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结构。

④人力资源业务或工种结构。

(2)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与流动分析。

①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②人力资源流动分析。

8.3 项目财务分析

项目财务分析是贷款项目分析的核心工作。

8.3.1 财务预测的审查

1.项目的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估算的审查

(1)项目总投资。

(2)建设投资估算的审查。

(3)流动资金估算的审查。

(4)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分年使用计划。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原值确定的审查及其折旧和摊销办法的审查

(1)固定资产原值的确定原则。

(2)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原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方法。

3.成本的审查

4.销售收入审查

5.税金的审查

6.利润的审查

8.3.2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①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②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8.3.3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七个评价指标进行。

8.3.4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贷款偿还期

3.流动比率

4.速动比率

8.3.5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1.基本财务报表

2.评估报表设置说明

3.基本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使用说明

(1)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2)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3)损益表。

(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5)资产负债表。

8.3.6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2.敏感性分析

第九章 贷款审批和发放管理

9.1 贷款报审材料

9.1.1 短期贷款报审材料

1.短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

(1)借款申请文件。

(2)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3)贷款担保文件。

(4)借款用途证明文件。

(5)贷款审批人及贷款审查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短期贷款报审材料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临时性贷款。

(2)周转性贷款。

(3)出口打包贷款。

(4)票据贴现。

9.1.2 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

1.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

(1)借款申请文件。

(2)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3)项目立项文件。

(4)项目配套文件。

(5)贷款担保文件。

(6)开户及保险。

(7)其他有关商务合同。

2.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外劳务承包工程贷款。

(2)房地产开发贷款。

(3)出口卖方信贷。

(4)进口买方信贷与混合贷款。

(5)福费廷。

(6)银团贷款。

(7)项目融资。

9.2 贷款审查及审批

9.2.1 贷款审查

1.贷款的直接用途

2.借款人的借款资格条件

3.借款人的信用承受能力

4.借款人的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领导人的工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5.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及偿债能力

6.贷款保证人的情况

7.审查贷款抵(质)押物的情况

8.根据贷款方式、借款人信用等级、借款人的风险限额等确定是否可以贷款,以及贷款结构和附加条件等

9.2.2 贷款审批

9.3 贷款发放管理

9.3.1 贷款的发放

1.贷款发放管理的重要性

2.贷款发放的条件

(1)先决条件。

(2)担保手续的完善。

3.贷款发放的原则

(1)计划、比例放款原则。

(2)进度放款原则。

(3)资本金足额原则。

4.贷款发放的审查

(1)贷款合同审查。

信贷业务中涉及的合同主要有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

(2)提款期限审查。

(3)用款申请材料检查。

(4)有关账户审查。

(5)提款申请书、借款凭证审查。

5.放款操作程序

9.3.2 停止发放贷款的情况

1.挪用贷款的情况

(1)用贷款进行股本权益性投资。

(2)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

(3)未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挪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

(4)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5)借款企业挪用流动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或用于财政性开支或者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用于职工福利。

2.其他违约情况

(1)未按合同规定清偿贷款本息。

(2)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使用贷款进行非法经营。

3.违约后的处理

①要求借款人限期纠正违约事件。

②停止借款人提款或取消借款人尚未提用的借款额度。

③宣布贷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全部立即到期,根据合同约定立即从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中扣款用于偿还被银行宣布提前到期的所欠全部债务。

④宣布借款人在与银行签订的其他贷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立即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贷款本息及费用。

第十章 贷后管理

10.1 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

10.1.1 经营状况监控

10.1.2 管理状况监控

10.1.3 财务状况监控

10.1.4 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0.2 担保管理

10.2.1 保证人管理

(1)审查保证人的资格。

(2)分析保证人的保证实力。

(3)了解保证人的保证意愿。

10.2.2 抵(质)押品管理 10.2.3 担保的补充机制

1.追加担保品,确保抵押权益

2.追加保证人

10.3 风险预警

10.3.1 风险预警程序

1.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2.风险分析

3.风险处置

4.后评价

10.3.2 风险预警方法

1.黑色预警法

2.蓝色预警法

3.红色预警法

10.3.3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有关财务状况的预警信号

2.有关经营者的信号

3.有关经营状况的信号

10.3.4 风险预警的处置 ①列入重点观察名单。

②要求客户限期纠正违约行为。 ③要求增加担保措施。

④暂停发放新贷款或收回已发放的授信额度等。

10.4 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10.4.1 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贷款偿还的一般操作过程

(1)业务操作部门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

(2)业务操作部门对逾期的贷款要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单。

2.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的操作过程

10.4.2 贷款展期处理

1.贷款展期的申请

2.贷款展期的审批

(1)分级审批制度。

(2)贷款展期的担保问题。

(3)转贷款的展期问题。

3.展期贷款的管理

(1)贷款展期的期限。

(2)贷款展期后的利率。

4.展期贷款的偿还

10.4.3 依法收贷

1.依法收贷的含义

广义的依法收贷指银行按规定或约定,通过催收、扣收、处理变卖抵押物,提前收回违约使用的贷款,加罚利息等措施,以及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依法收贷。狭义的依法收贷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仲裁、诉讼等手段清理收回贷款的活动。

2.依法收贷的对象、程序与内容

3.依法收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贷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2)要综合运用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依法收贷。

(3)既要重视诉讼,更要重视执行。

(4)在依法收贷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10.4.4 贷款总结评价

①贷款基本评价。

②贷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③其他有益经验。

10.5 档案管理

10.5.1 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档案门类齐全、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有效服务。

1.信贷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2.信贷档案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

10.5.2 贷款文件的管理

1.贷款文件分类

2.贷款文件管理

(1)一级文件(押品)的管理

①保管。

②交接。

③借阅。

④结清、退还。

(2)二级文件的管理

①保管。

②交接。

③借阅。

10.5.3 贷款档案的管理

1.保管期限分类

①5年期。

②20年期。

③永久。

2.贷款档案管理

3.贷款档案的销毁

10.5.4 客户档案的管理

第十一章 贷款风险分类

11.1 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11.1.1 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1.贷款分类的含义

2.贷款分类的标准

指导原则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亦称“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11.1.2 贷款分类的意义

1.贷款分类是银行稳健经营的需求

2.贷款分类是金融审慎监管的需要

3.贷款分类标准是利用外部审计师辅助金融监管的需要

4.不良资产的处置和银行重组需要贷款分类方法

11.1.3 贷款风险分类的会计原理

1.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审慎的会计准则相抵触。

第二,不能反映银行或企业的真实价值或净值。

2.市场价值法

3.净现值法

4.合理价值法

11.2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11.2.1 基本信贷分析

1.贷款目的分析

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2.还款来源分析

还款来源是判断贷款偿还可能性的最明显标志,需要分析贷款时合同约定的还款来源及目前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3.资产转换周期分析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转换周期,二是资本转换周期。

4.还款记录分析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是记载其归还贷款行为的说明,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贷款档案中直接反映借款人偿还该行贷款的能力,同时也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二是从信贷监测网络(电子档案)中反映借款人偿还其他银行及所有债务的能力。

11.2.2 还款能力分析

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而决定贷款是否能够偿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主要因素。

在贷款分类中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

②利用财务比率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是偿还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

11.2.3 还款可能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还款可能性分析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 11.2.4 确定分类结果

1.正常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且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

2.关注

(1)净现金流减少。

(2)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3)借款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5)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6)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

(7)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3.次级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

4.可疑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4)银行已诉诸法律来回收贷款。

(5)贷款经过了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还款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等。

5.损失

(1)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2)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3)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4)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等。

11.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1.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和种类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

从事前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将贷款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通常银行筹集资本金来覆盖非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来覆盖预期损失。

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

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11.3.2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

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三种,一是选择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基数;二是为了避免普通准备金与专项准备金的重复计算,选择以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为基数;三是选择以正常类贷款余额或者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为基数。

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率

(1)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2)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3)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11.3.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要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

2.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要坚持及时性和充足性原则

11.3.4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本步骤为:

1.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计提专项准备金

2.按照分类结果对其他“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

3.对“非正常类贷款”的同质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

4.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

5.计提特别准备金

6.汇总各类准备金

7.根据其他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总体水平进行调整

第十二章 不良贷款管理

12.1 概述

12.1.1 不良贷款的定义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从2002年起,我国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指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

12.1.2 不良贷款的成因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3.社会信用环境影响

4.商业银行自身问题

12.1.3 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1.现金清收

2.重组

3.以资抵债

4.呆账核销

12.2 现金清收

12.2.1 现金清收准备

现金清收准备主要包括债权维护及财产清查两个方面。

12.2.2 常规清收

根据是否诉诸法律,可以将清收划分为常规清收和依法收贷两种。

12.2.3 依法清收

1.提请诉讼

2.财产保全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强制执行

5.申请债务人破产

12.3 重组

根据债权银行在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将债务重组划分为三类:自主型、行政型和司法型债务重组。

12.3.1 重组的概念和条件

1.概念

贷款重组是指借款企业由于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还款困难,银行在充分评估贷款风险并与借款企业协商的基础上,修改或重新制定贷款偿还方案,调整贷款合同条款,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的行为。

2.条件

①通过债务重组,借款企业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偿债能力。

②通过债务重组,能够弥补贷款法律手续方面的重大缺陷。

③通过债务重组,能够追加或者完善担保条件。

④通过债务重组,能够使银行债务先行得到部分偿还。

⑤通过债务重组,可以在其他方面减少银行风险。

12.3.2 贷款重组的方式

1.变更担保条件

2.调整还款期限

3.调整利率

4.借款企业变更

5.减免贷款利息

12.3.3 司法性贷款重组

1.破产重组

2.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整顿程序

现行《企业破产法》和解与整顿制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和解与整顿融为一体,和解是整顿的前提,整顿是和解成立的结果,没有和解协议生效,就没有整顿程序;

第二,和解与整顿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和解是破产程序的一个部分,而整顿程序只有在破产程序中止之后才能开始;

第三,和解与整顿由政府行政部门决定和主持,带有立法之时的时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12.4 以资抵债

12.4.1 以资抵债的条件及抵债资产的范围

1.债务人以资抵债的条件

2.抵债资产的范围

抵债资产应当是债务人所有或债务人依法享有处分权并且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财产 12.4.2 抵债资产的接收

商业银行在取得抵质押品及其他以物抵贷财产(以下简称抵债资产)后,要按以下原则确定其价值:

①借、贷双方的协商议定价值。

②借、贷双方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估部门评估确认的价值。

③法院裁决确定的价值。

12.4.3 抵债资产管理

抵债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抵债资产的管理原则、抵债资产的保管、抵债资产的处置、监督检查及考核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2.5 呆账核销

呆账核销是指银行经过内部审核确认后,动用呆账准备金将无法收回或者长期难以收回的贷款或投资从账面上冲销,从而使账面反映的资产和收入更加真实。健全的呆账核销制度,是会计审慎性和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客观反映银行经营状况和有效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

12.5.1 呆账的认定

12.5.2 呆账核销的申报与审批

1.呆账核销的申报

2.呆账核销的审批

12.5.3 呆账核销后的管理

1.检查工作

2.抓好催收工作

3.认真做好总

公司信贷

第一章 公司信贷概述

1.1 公司信贷基础

1.1.1 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信贷

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指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兑、赊欠等活动。狭义的公司信贷专指银行的信用业务活动,包括银行与客户往来发生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2.银行信贷

广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筹集债务资金、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证、减免交易保证金、信贷承诺等活动。

3.公司信贷

公司信贷是指以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自然人为接受主体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活动。

4.贷款

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一定的利率和按期归还为条件,将货币资金使用权转让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信用活动。

5.承兑

承兑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6.担保

担保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向受益人保证按照约定以支付一定货币的方式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7.信用证

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根据信用证相关法律规范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包括国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

8.减免交易保证金

9.信贷承诺

10.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1.2 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

1.交易对象

银行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拥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的企(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

2.信贷产品

信贷产品是指特定产品要素组合下的信贷服务方式,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支持、保函、信用证和承诺等。

3.信贷金额

信贷金额是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的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数额。

4.信贷期限

(1)信贷期限的概念。

广义的信贷期限是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的整个期间,即从签订合同到合同结束的整个期间。狭义的信贷期限是指从具体信贷产品发放到约定的最后还款或清偿的期限。在广义的定义下,通常分为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

(2)《贷款通则》有关期限的相关规定。

5.贷款利率和费率

(1)贷款利率。

①定义。贷款利率即借款人使用贷款时支付的价格。

②贷款利率的种类。

·本币贷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法定利率、行业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③我国贷款利率管理相关情况。

其一,管理制度。

·基准利率。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是法定利率。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有关利率的相关规定。

其二,利率结构。

利率档次是利率差别的层次。我国中央银行目前主要按期限和用途的差别设置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

·人民币贷款利率档次。

·外汇贷款利率档次。

其三,利率表达方式。

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形式。

其四,计息方式。按计算利息的周期通常分为按日计息、按月计息、按季计息、按年计息。

(2)费率

①定义。费率是指利率以外的银行提供信贷服务的价格,一般以信贷产品金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计算。费率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担保费、承诺费、承兑费、银团安排费、开证费等。

②《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费率的相关规定。

6.清偿计划

贷款合同应该明确清偿计划。清偿计划一般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次还款,分次还款又有定额和不定额两类,定额中包括等额还款和约定还款,等额还款中通常包括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等方式。

7.担保方式

按照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方式。在信贷业务中经常运用的主要是前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8.约束条件

(1)提款条件

提款条件大致包括:

①合法授权。

②政府批准。

③资本金要求。

④监管条件落实。

⑤其他提款条件。

(2)监管条件

监管条件大致包括:

①财务维持。

②股权维持。

③信息交流。

④其他监管条件。

1.1.3 公司信贷的种类

1.按货币种类划分:

(1)人民币贷款。

(2)外汇贷款。

2.按信用支付方式划分:

按信用支付方式分类包括贷款、承兑、保函、信用证、承诺等,具体概念参见第一节相关概念的内容。

3.按贷款期限划分:

(1)透支。

(2)短期贷款。

(3)中期贷款。

(4)长期贷款。

4.按贷款用途划分:

(1)固定资产贷款。

①基本建设贷款。

②技术改造贷款。

(2)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可分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5.按贷款主体的经营特性划分:

(1)生产企业贷款。

(2)流通企业贷款。

(3)房地产企业贷款。

6.按贷款经营模式划分:

(1)自营贷款。

(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银行(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不代垫资金。

(3)特定贷款。

(4)银团贷款。

7.按贷款偿还方式划分:

(1)一次还清贷款。

(2)分期偿还贷款。

8.按贷款利率划分:

(1)固定利率贷款。

(2)浮动利率贷款。

9.按贷款保障方式划分:

(1)信用贷款。

最大特点是不需要保证和抵押,仅凭借款人的信用就可以取得贷款。

(2)担保贷款。

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3)票据贴现。

10.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

按照统一标准将贷款资产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1.2 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

1.2.1 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

1.真实票据理论

2.资产转换理论

3.预期收入理论

4.超货币供给理论

1.2.2 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

1.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

信贷资金运动就是信贷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和增值过程的总称。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可以归纳为二重支付、二重归流。信贷资金的这种运动是区别于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其他资金的重要标志之一。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其他资金都是一收一支的一次性资金运动。

2.信贷资金的运动特征

信贷资金运动和社会其他资金运动构成了整个社会再生产资金的运动,它的基本特征也是通过社会再生产资金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

(1)以偿还为前提的支出,有条件的让渡。

(2)与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相结合。

(3)产生经济效益才能良性循环。

(4)信贷资金运动以银行为轴心。

1.2.3 公司信贷的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

2.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3.平等、自立、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4.公平竞争、密切协作原则

第二章 公司信贷营销

2.1 目标市场分析

2.1.1 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1)宏观环境。

①经济与技术环境。

②政治与法律环境。

③社会与文化环境。

(2)微观环境。

①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②信贷客户的需求、信贷动机及直接影响客户信贷需求的因素。

③银行同业竞争对手的实力与策略。

2.内部环境

(1)银行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2)银行内部资源分析。

①人力资源。

②财务实力。

③物质支持。

④技术资源。

⑤资讯资源。

(3)银行自身能力分析。

①银行对金融业务的处理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技术的改变、调整能力。

②银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银行的市场地位。

③银行的市场声誉,属于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优质的服务、规范的业务和系列产品的合理收费等。

④银行资本实力。充足的资本不仅是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监管要求的需要,更是银行增强应对风险能力的需要,是银行在竞争中保持市场地位的保证。

⑤政府对银行的特殊政策。

⑥银行领导人的能力。

3.市场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银行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2.1.2 市场细分

1.市场细分的含义

2.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营销策略。

(2)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要。

(3)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3.公司信贷客户市场细分

(1)按区域细分。

(2)按产业细分。

(3)按规模细分。

(4)按所有者性质细分:

①国有企业。

②民营企业。

③外商独资企业。

④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

⑤业主制企业。

4.细分市场评估

(1)市场容量分析。

(2)结构吸引力分析。

(3)市场机会分析。

(4)获利状况分析。

(5)风险分析。

2.1.3 市场选择和定位

1.市场选择

(1)目标市场的概念。

市场细分是目标市场确定的前提和基础,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则是市场细分的目的。

(2)选择目标市场的含义。

(3)选择目标市场的要求。

2.市场定位

(1)市场定位的含义。

(2)市场定位的内容。

①产品定位。

②银行形象定位。

(3)市场定位的步骤。

①识别重要属性。

②制作定位图。

③定位选择。

主导式定位

追随式定位

补缺式定位

④执行定位。

2.2 营销策略

2.2.1 产品营销策略

1.银行公司信贷产品概述

(1)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特点。

①无形性。

②不可分性。

③异质性。

④易模仿性。

⑤动力性。

(2)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层次。

①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三层次理论。

按基本的划分方法,信贷产品主要分为核心产品、基础产品和扩展产品三个层次。 ②银行公司信贷产品的五层次理论。

·核心产品

·基础产品

·期望产品

·延伸产品

·潜在产品

(3)银行公司信贷产品开发的目标和方法。

①产品开发的目标。

·提高现有市场的份额

·吸引现有市场之外的新客户

②产品开发的方法。

一是仿效法。

二是交叉组合法。

三是创新法。

2.产品组合策略

(1)产品组合的概念。

①产品线。

②产品类型。

③产品项目,即某个特定的个别银行产品,它是金融产品划分的最小单位。一个银行的产品组合,通常包括产品组合宽度和产品组合深度两个度量化要素。确定产品组合就要有效地选择其宽度、深度和关联性。

(2)产品组合策略的内容。

①产品扩张策略。产品扩张策略主要是从拓宽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这两个方面入手。

②产品集中策略。

(3)产品组合策略的形式。

①全线全面型。

②市场专业型。

③产品线专业型。

④特殊产品专业型。

3.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2.2 定价策略

1.贷款定价原则

(1)利润最大化原则。

(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3)保证贷款安全原则。

(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2.贷款价格的构成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

3.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1)贷款成本。

(2)贷款风险程度。

(3)贷款费用。

(4)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5)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6)贷款供求状况。

(7)贷款的期限。

(8)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

4.公司贷款定价基本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①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

②银行非资金性的营业成本。

③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所要求的补偿。

④要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就必须考虑的每笔贷款的预期利润水平。

贷款利率=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银行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银行预期利润水平。

(2)价格领导模型。

①优惠利率,即银行对信誉好的客户制定的基准利率,也称参照利率。它是由银行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以及预期利润所构成的。

②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③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目前采用最为普遍的优惠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5.银行公司信贷产品定价策略

(1)高额定价策略。

(2)渗透定价策略。

(3)关系定价策略。

2.2.3 营销渠道策略

1.营销渠道的含义

营销渠道,即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或服务从制造商手中传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的通道。

2.公司信贷营销渠道分类

(1)按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①自营营销渠道。

②代理营销渠道。

③合作营销渠道。

(2)营销渠道场所分析。

①网点营销。

②电子银行营销。

③登门拜访营销。

3.公司信贷营销渠道策略

(1)直接营销渠道策略和间接营销渠道策略。

(2)单渠道策略和多渠道策略。

(3)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渠道策略。

(4)组合营销渠道策略。

2.2.4 促销策略

银行的促销方式主要有四种: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宣传和公共关系、销售促进。

2.3 营销管理

2.3.1 营销计划

2.3.2 营销组织

1.银行营销组织的含义

①组织设计。

②人员配备。

③组织运行。

2.银行营销组织设立的原则

(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2)权责对等。

(3)命令统一。

3.银行营销机构的组织形式

银行公司信贷营销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

4.客户经理制

2.3.3 营销领导

银行公司信贷营销领导对整个银行公司信贷营销组织来说,要发挥以下作用:

1.指挥作用

2.激励作用

3.协调作用

4.沟通作用

2.3.4 营销控制

1.年度计划控制

2.盈利能力控制

3.效率控制

4.战略控制

5.风险控制

第三章 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

3.1 借款人

3.1.1 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1.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

2.借款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借款人应符合的要求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作出银行认可的偿还计划。

(2)除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只有经过工商部门的年检并办理年检手续,才能核实借款人近期的状况,才能保证法人资格的合法性。

(3)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4)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

(5)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银行的要求。

(6)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3.1.2 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1.借款人的权利

2.借款人的义务

3.2 贷款申请受理

3.2.1 面谈访问

1.面谈准备

2.面谈内容

3.2.2 内部意见反馈

1.面谈情况汇报

2.撰写会谈纪要

3.2.3 贷款意向阶段

1.贷款意向书的出具

(1)贷款意向书与贷款承诺的区别。

(2)出具贷款意向书和贷款承诺的权限。

(3)注意事项。

2.贷款申请资料的准备

(1)对“借款申请书”的要求。

(2)对借款人提供其他资料的要求。

3.3 贷前调查

3.3.1 贷前调查的方法

1.现场调研

2.搜寻调查

3.委托调查

4.其他方法

3.3.2 贷前调查的内容

贷前调查是银行发放贷款前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贷款发放后能否如数按期收回的关键。

1.贷款合法合规性调查

2.贷款安全性调查

3.贷款效益性调查

3.4 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借款人资信情况。

(2)项目可研报告批复及其主要内容。

(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安排情况。

(4)项目情况。

(5)项目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6)项目效益情况。

(7)还款能力。

(8)担保情况。

(9)银行从项目获得的受益预测。

(10)结论性意见。

2.银行流动资金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1)借款人基本情况。

(2)借款人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情况。

(3)借款人财务状况。

(4)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5)对流动资金贷款必要性的分析。

(6)对流动资金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7)对贷款担保的分析。

(8)综合性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借款需求分析

4.1 概述

4.1.1 借款需求的含义

4.1.2 借款需求分析的意义

借款需求与还款能力和风险评估紧密相连,是决定贷款期限、利率等要素的重要因素。

4.1.3 借款需求的影响因素

4.2 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4.2.1 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1.季节性销售增长

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季节性增加需要现金去满足其增长的需要。以下是季节性资产增加的三个主要融资渠道:

(1)季节性负债增加: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

(2)内部融资,来自公司内部的现金和有价证券。

(3)银行贷款。

2.长期销售增长

(1)资产增长的模式。

(2)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在没有增加财务杠杆情况下可以实现的长期销售增长率,也就是说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即可实现的增长率。

3.可持续增长率的作用

4.2.2 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1.资产效率的下降

2.固定资产的重置和扩张

3.长期投资

4.2.3 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1.商业信用的减少和改变

2.债务重构

3.红利的变化

4.2.4 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1.利润率下降

2.非预期性支出

4.3 借款需求与贷款结构

1.季节性销售模式

2.销售增长旺盛时期

3.资产使用效率下降

4.固定资产重置或扩张

5.长期投资

6.商业信用的减少和改变

7.债务重构

8.盈利能力不足

9.额外的或非预期性支出

第五章 贷款环境分析

5.1 国家地区分析

5.1.1 国别风险分析

1.国别风险的特点

国别风险(表现为利率风险、清算风险、汇率风险)与其他风险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在国别风险之中,可能包含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流动性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全部。

2.衡量国别风险的方法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评级机构在衡量国别风险时基本上都采取风险因素加权打分的方法,只是不同机构在风险因素设置、权重设置、打分的掌握及计算方法上有所差别。

5.1.2 区域风险分析

1.外部因素分析

(1)区域自然条件分析。

(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4)区域市场化程度和法制框架分析。

(5)区域经济政策分析。

(6)区域政府行为和政府信用分析。

2.内部因素分析

(1)信贷资产质量(安全性)。

(2)盈利性。

(3)流动性。

5.2 行业分析

5.2.1 行业风险概念及其产生

1.行业风险的概念

行业风险管理是运用相关指标和数学模型,全面反映行业的周期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产业关联度风险、市场集中度风险、行业壁垒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在行业风险量化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一家银行授信资产的行业布局和调整战略,并制定具体的行业授信政策等。

2.行业风险的产生

(1)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2)受产业发展周期的影响。

(3)受产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4)受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5)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6)受产业链的位置影响。

5.2.2 行业风险分析

1.波特五力模型

(1)新进入者进入壁垒。

(2)替代品的威胁。

(3)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5)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2.行业风险分析框架

(1)行业成熟度。

(2)行业内竞争程度。

(3)替代品潜在威胁。

(4)成本结构。

(5)经济周期。

(6)进入壁垒。

(7)行业政策法规。

5.2.3 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

1.风险评估表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使用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来综合考虑行业风险。

2.注意事项

第六章 客户分析

6.1 客户品质分析

6.1.1 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1.客户历史分析

(1)成立动机。

(2)经营范围。

(3)名称变更。

(4)以往重组情况。

2.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1)上市客户。

①股权结构不合理。

②关键人控制。

③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

(2)国有独资客户。

①所有者缺位。

②行政干预。

(3)民营客户。

3.股东背景

①家庭背景。

②外资背景。

③政府背景。

④上市背景。

4.高管人员的素质

①受教育的程度。

②商业经验。

③修养品德。

④经营作风。

⑤进取精神。

5.信誉状况

6.1.2 客户经营管理状况

1.供应阶段分析

(1)货品质量。

(2)货品价格。

(3)进货渠道。

(4)付款条件。

2.生产阶段分析

(1)技术水平。

(2)设备状况。

(3)环保情况。

3.销售阶段分析

(1)目标客户。

(2)销售渠道。

(3)收款条件。

6.2 客户财务分析

6.2.1 概述

1.客户财务分析的含义

2.客户财务分析的内容

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借款人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净现金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3.财务报表分析的资料

(1)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3)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

(4)其他资料。

4.财务分析的方法

(1)趋势分析法。

(2)结构分析法。

(3)比率分析法。

(4)比较分析法。

(5)因素分析法。

6.2.2 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1)资产的组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①流动资产的组成。

②非流动资产。

(2)负债的组成。

负债是指借款人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所有者权益代表投资者对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是借款人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净额。

2.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是指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资产结构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来分析判断借款人资产分配的合理性。

3.资金结构分析

借款人的全部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借入资金,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二是自有资金,即所有者权益。

分析资金结构是否合理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

(1)资产负债表结构。

(2)经营风险水平。

6.2.3 损益表分析

1.损益表的调整

2.损益表的结构分析

6.2.4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比率)

反映借款人盈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些统称为盈利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

(1)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资产负债率。

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③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

④利息保障倍数。

(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反映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这些统称为偿债能力比率。

3.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常用的比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等,这些统称为效率比率。

6.2.5 现金流量分析

1.现金及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概念

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其他货币性资金以及三个月以内的证券投资。

(2)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为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差。

2.现金流量的计算

(1)现金流量的具体内容

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③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6.3 客户信用评级

6.3.1 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信用评级分为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

6.3.2 评级因素及方法

1.评级因素

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

②借款人的行业特征。

③借款人财务信息的质量。

④借款人资产的变现性。

⑤借款人的管理水平。

⑥借款人所在国家。

⑦特殊事件的影响。

⑧被评级交易的结构。

2.客户信用评级方法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类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指专家判断法。

5Cs系统指:

①品德(Character)。

②资本(Capital)。

③还款能力(Capacity)。

④抵押(Collateral)。

⑤经营环境(Condition)。

(2)定量分析方法。

较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各类违约概率模型分析法。

6.3.3 操作程序和调整

1.信用评级操作程序

2.信用评级的调整

①客户主要评级指标明显恶化,将导致评级分数及信用评级结果降低。

②客户主要管理人员涉嫌重大贪污、受贿、舞弊或违法经营案件。

③客户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

④客户在与银行业务往来中有严重违约行为。

⑤客户发生或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

⑥客户与其他债权人的合同项下发生重大违约事件。

⑦有必要调整客户信用等级的其他情况。

6.4 授信额度

6.4.1 授信额度的定义

在借贷活动中,授信额度指的是银行批准并且可以借贷或者已经贷出的最高贷款本金限额。

1.单笔贷款授信额度

2.借款企业额度

3.集团借款企业额度

6.4.2 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6.4.3 授信额度的确立流程

第七章 贷款担保分析

7.1 贷款担保概述

7.1.1 担保的概念

贷款担保是指为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降低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

7.1.2 贷款担保的作用

1.协调和稳定商品流转秩序,使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2.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3.促进借款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状况

4.巩固和发展信用关系

7.1.3 贷款担保的分类

贷款担保可分为人的担保和财产担保两种。

①抵押。

②质押。

③保证。

④留置。

⑤定金。

7.2 贷款抵押分析

贷款抵押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权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银行持有抵押财产的担保权益,当借款人不履行借款合同时,银行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7.2.1 贷款抵押设定条件

1.抵押的范围

2.贷款抵押额度的确定

(1)抵押物的认定。

(2)抵押物的估价。

(3)贷款抵押额度的确认。

(4)抵押合同的签订。

3.抵押的效力

(1)抵押担保的范围。

(2)抵押物的转让。

(3)抵押物的保全。

(4)抵押权的实现。

7.2.2 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1.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1)抵押物虚假或严重不实。

(2)未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3)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未经共有人同意。

(4)以第三方的财产作抵押而未经财产所有人同意。

(5)资产评估不真实,导致抵押物不足值。

(6)未抵押有效证件或抵押的证件不齐。

(7)因主合同无效,导致抵押关系无效。

(8)抵押物价值贬损或难以变现。

2.贷款抵押的风险防范

(1)对抵押物进行严格审查。

(2)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

(3)做好抵押物登记工作,确保抵押关系的效力。

(4)抵押合同期限应覆盖贷款合同期限。

7.3 贷款质押分析

质押是贷款担保方式之一,它是债权人所享有的通过占有由债务人或第三人移交的质物而使其债权优先受偿的权利。

7.3.1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1.质权的标的物与抵押权的标的物的范围不同

2.标的物的占有权是否发生转移不同

3.对标的物的保管义务不同

4.受偿顺序不同

5.能否重复设置担保不同

6.对标的物孳息的收取权不同

7.3.2 贷款质押设定条件

1.质押的范围

(1)商业银行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2)商业银行不可接受的财产质押。

2.质押材料

(1)质押财产的产权证明文件。

(2)出质人资格证明。

(3)出质人须提供有权作出决议的机关作出的关于同意提供质押的文件、决议或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授权委托书、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

3.质物的合法性

(1)出质人对质物、质押权利占有的合法性。

(2)质物、质押权利的合法性。

4.质押价值、质押率的确定

(1)质押价值的确定。

(2)质押率的确定。

5.质押的效力

①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质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②质押担保的范围。

7.3.3 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1.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1)虚假质押风险。

(2)司法风险。

(3)汇率风险。

(4)操作风险。

2.贷款质押风险防范

7.4 贷款保证分析

所谓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必须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7.4.1 保证人资格与条件

1.保证人资格

我国《担保法》对保证人的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只有那些具有代主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力及意愿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才能作保证人。

2.保证人评价

(1)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①经商业银行认可的具有较强代为清偿能力的、无重大债权债务纠纷的以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接受为保证人。

②商业银行不可接受下列单位作为保证人。

(2)评价保证人的代偿能力。

(3)保证人保证限额分析。

(4)保证率的计算。

(5)经评价符合保证人条件的,由信贷人员撰写《商业银行担保评价报告》随信贷审批材料一并报送评价审查人员。

7.4.2 贷款保证风险分析

1.贷款保证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1)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资格。

(2)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

(3)虚假担保人。

(4)公司互保。

(5)保证手续不完备,保证合同产生法律风险。

(6)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丧失胜诉权。

2.贷款保证的风险防范

(1)核保。

(2)签订好保证合同。

(3)贷后管理。

第八章 贷款项目评估

8.1 概述

8.1.1 基本概念

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银行的立场为出发点,以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为目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剔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各种非客观因素,重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就涉及的方面和采用的公式而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贷款项目评估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起主体不同。

(2)发生的时间不同。

(3)研究范围与侧重点不同。

(4)进行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同。

8.1.2 项目评估的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

①项目所属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分析,国内外情况对比,发展趋势预测,项目所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②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总体布局和地区经济结构的需要。 ③项目产品市场情况分析和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分析。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现状及未来情况预测,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竞争情况及项目的竞争能力分析,项目产品销售渠道分析。

2.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评估

3.项目技术评估

4.借款人的人员情况及管理水平

5.项目财务评估

6.贷款担保评估

贷款担保评估主要是对担保方式、担保能力、担保资格及担保法律文件的完善性进行评估。

7.银行效益评估

银行效益评估包括盈利性效益评估、流动性效益评估和银行效益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8.1.3 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基本上是采用以银行本身人员为主进行评估的模式,很少邀请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参加评估工作,这种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评估质量。因此,应邀请有关专家和银行工作人一起组成项目评估小组,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项目评估的质量。

8.1.4 项目评估的意义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对申请贷款的项目进行制度化的评估,可以为银行客观了解和评价项目,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打下基础。

8.2 项目非财务分析

8.2.1 项目背景分析

1.宏观背景

(1)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地区、部门发展规划。

2.微观背景

(1)项目企业分析。

(2)投资的理由。

(3)投资环境评估。

8.2.2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1.市场需求预测的主要相关因素

(1)产品特征和消费条件。

(2)社会购买力与产品价格水平。

2.市场需求预测的内容

(1)估计潜在的市场需求总量。

(2)估计区域市场潜在需求量。

(3)评估行业销售额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8.2.3 生产规模分析

1.项目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

(2)项目所处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3)生产技术和设备、设施状况。

(4)资金和基本投入物。

(5)其他生产建设条件。

2.项目规模评估的内容

3.项目规模评估的方法:

第一类是效益成本评比法。

第二类是多因素评比法。

8.2.4 原辅料供给分析

(1)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2)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供应数量能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3)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价格、运费及其变动趋势对项目产品成本的影响。

(4)分析和评价原辅料的存储设施条件。

8.2.5 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1.产品技术方案分析

2.工艺技术方案评估

(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2)工艺技术的原材料适应性。

(3)工艺技术方案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

(4)产业基础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协调性。

(5)工艺技术的经济合理性。

(6)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7)工艺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8)工艺技术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设备评估

(1)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要求。

(2)选择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3)设备的配套性。

(4)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

(5)设备的可靠性。

4.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

(1)总平面布置方案分析。

(2)主要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①建筑工程方案分析。

②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8.2.6 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1.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财力资源分析。

(2)厂址选择条件分析。

(3)相关项目分析。

(4)交通运输条件分析。

(5)环境保护方案分析。

2.项目生产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分析。

(2)原材料供应条件分析。

(3)燃料及动力供应条件分析。

8.2.7 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分析

1.项目组织机构分析

(1)项目实施机构的分析。

①机构的设置。

②项目实施机构的人员配备和培训。

③项目新技术推广使用机构的设置。

④项目实施监督系统的建立。

(2)项目经营机构的分析。

(3)项目协作机构的分析。

①与项目有关的国家机构。

②与项目有关的地方机构。

③与项目有关的协作单位。

2.人力资源分析

(1)人力资源的选择。

①人力资源自然结构。

②人力资源文化结构。

③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结构。

④人力资源业务或工种结构。

(2)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与流动分析。

①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②人力资源流动分析。

8.3 项目财务分析

项目财务分析是贷款项目分析的核心工作。

8.3.1 财务预测的审查

1.项目的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估算的审查

(1)项目总投资。

(2)建设投资估算的审查。

(3)流动资金估算的审查。

(4)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分年使用计划。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原值确定的审查及其折旧和摊销办法的审查

(1)固定资产原值的确定原则。

(2)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原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方法。

3.成本的审查

4.销售收入审查

5.税金的审查

6.利润的审查

8.3.2 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①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②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8.3.3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七个评价指标进行。

8.3.4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贷款偿还期

3.流动比率

4.速动比率

8.3.5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1.基本财务报表

2.评估报表设置说明

3.基本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使用说明

(1)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2)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

(3)损益表。

(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5)资产负债表。

8.3.6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2.敏感性分析

第九章 贷款审批和发放管理

9.1 贷款报审材料

9.1.1 短期贷款报审材料

1.短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

(1)借款申请文件。

(2)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3)贷款担保文件。

(4)借款用途证明文件。

(5)贷款审批人及贷款审查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短期贷款报审材料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临时性贷款。

(2)周转性贷款。

(3)出口打包贷款。

(4)票据贴现。

9.1.2 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

1.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

(1)借款申请文件。

(2)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3)项目立项文件。

(4)项目配套文件。

(5)贷款担保文件。

(6)开户及保险。

(7)其他有关商务合同。

2.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对外劳务承包工程贷款。

(2)房地产开发贷款。

(3)出口卖方信贷。

(4)进口买方信贷与混合贷款。

(5)福费廷。

(6)银团贷款。

(7)项目融资。

9.2 贷款审查及审批

9.2.1 贷款审查

1.贷款的直接用途

2.借款人的借款资格条件

3.借款人的信用承受能力

4.借款人的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领导人的工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5.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及偿债能力

6.贷款保证人的情况

7.审查贷款抵(质)押物的情况

8.根据贷款方式、借款人信用等级、借款人的风险限额等确定是否可以贷款,以及贷款结构和附加条件等

9.2.2 贷款审批

9.3 贷款发放管理

9.3.1 贷款的发放

1.贷款发放管理的重要性

2.贷款发放的条件

(1)先决条件。

(2)担保手续的完善。

3.贷款发放的原则

(1)计划、比例放款原则。

(2)进度放款原则。

(3)资本金足额原则。

4.贷款发放的审查

(1)贷款合同审查。

信贷业务中涉及的合同主要有借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

(2)提款期限审查。

(3)用款申请材料检查。

(4)有关账户审查。

(5)提款申请书、借款凭证审查。

5.放款操作程序

9.3.2 停止发放贷款的情况

1.挪用贷款的情况

(1)用贷款进行股本权益性投资。

(2)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

(3)未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挪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

(4)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5)借款企业挪用流动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或用于财政性开支或者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用于职工福利。

2.其他违约情况

(1)未按合同规定清偿贷款本息。

(2)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使用贷款进行非法经营。

3.违约后的处理

①要求借款人限期纠正违约事件。

②停止借款人提款或取消借款人尚未提用的借款额度。

③宣布贷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全部立即到期,根据合同约定立即从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中扣款用于偿还被银行宣布提前到期的所欠全部债务。

④宣布借款人在与银行签订的其他贷款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立即到期,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贷款本息及费用。

第十章 贷后管理

10.1 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

10.1.1 经营状况监控

10.1.2 管理状况监控

10.1.3 财务状况监控

10.1.4 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0.2 担保管理

10.2.1 保证人管理

(1)审查保证人的资格。

(2)分析保证人的保证实力。

(3)了解保证人的保证意愿。

10.2.2 抵(质)押品管理 10.2.3 担保的补充机制

1.追加担保品,确保抵押权益

2.追加保证人

10.3 风险预警

10.3.1 风险预警程序

1.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2.风险分析

3.风险处置

4.后评价

10.3.2 风险预警方法

1.黑色预警法

2.蓝色预警法

3.红色预警法

10.3.3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有关财务状况的预警信号

2.有关经营者的信号

3.有关经营状况的信号

10.3.4 风险预警的处置 ①列入重点观察名单。

②要求客户限期纠正违约行为。 ③要求增加担保措施。

④暂停发放新贷款或收回已发放的授信额度等。

10.4 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10.4.1 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贷款偿还的一般操作过程

(1)业务操作部门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

(2)业务操作部门对逾期的贷款要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单。

2.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的操作过程

10.4.2 贷款展期处理

1.贷款展期的申请

2.贷款展期的审批

(1)分级审批制度。

(2)贷款展期的担保问题。

(3)转贷款的展期问题。

3.展期贷款的管理

(1)贷款展期的期限。

(2)贷款展期后的利率。

4.展期贷款的偿还

10.4.3 依法收贷

1.依法收贷的含义

广义的依法收贷指银行按规定或约定,通过催收、扣收、处理变卖抵押物,提前收回违约使用的贷款,加罚利息等措施,以及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依法收贷。狭义的依法收贷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仲裁、诉讼等手段清理收回贷款的活动。

2.依法收贷的对象、程序与内容

3.依法收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贷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2)要综合运用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依法收贷。

(3)既要重视诉讼,更要重视执行。

(4)在依法收贷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10.4.4 贷款总结评价

①贷款基本评价。

②贷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③其他有益经验。

10.5 档案管理

10.5.1 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档案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管理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档案门类齐全、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有效服务。

1.信贷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2.信贷档案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

10.5.2 贷款文件的管理

1.贷款文件分类

2.贷款文件管理

(1)一级文件(押品)的管理

①保管。

②交接。

③借阅。

④结清、退还。

(2)二级文件的管理

①保管。

②交接。

③借阅。

10.5.3 贷款档案的管理

1.保管期限分类

①5年期。

②20年期。

③永久。

2.贷款档案管理

3.贷款档案的销毁

10.5.4 客户档案的管理

第十一章 贷款风险分类

11.1 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11.1.1 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1.贷款分类的含义

2.贷款分类的标准

指导原则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亦称“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11.1.2 贷款分类的意义

1.贷款分类是银行稳健经营的需求

2.贷款分类是金融审慎监管的需要

3.贷款分类标准是利用外部审计师辅助金融监管的需要

4.不良资产的处置和银行重组需要贷款分类方法

11.1.3 贷款风险分类的会计原理

1.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审慎的会计准则相抵触。

第二,不能反映银行或企业的真实价值或净值。

2.市场价值法

3.净现值法

4.合理价值法

11.2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11.2.1 基本信贷分析

1.贷款目的分析

贷款目的即贷款用途,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标志。

2.还款来源分析

还款来源是判断贷款偿还可能性的最明显标志,需要分析贷款时合同约定的还款来源及目前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3.资产转换周期分析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转换周期,二是资本转换周期。

4.还款记录分析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是记载其归还贷款行为的说明,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贷款档案中直接反映借款人偿还该行贷款的能力,同时也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二是从信贷监测网络(电子档案)中反映借款人偿还其他银行及所有债务的能力。

11.2.2 还款能力分析

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贷款偿还的可能性,而决定贷款是否能够偿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主要因素。

在贷款分类中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必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

②利用财务比率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是偿还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就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

11.2.3 还款可能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还款可能性分析包括还款能力分析、担保状况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 11.2.4 确定分类结果

1.正常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且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

2.关注

(1)净现金流减少。

(2)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3)借款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5)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6)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

(7)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3.次级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

4.可疑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4)银行已诉诸法律来回收贷款。

(5)贷款经过了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还款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等。

5.损失

(1)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2)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3)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4)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等。

11.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1.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和种类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

从事前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将贷款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通常银行筹集资本金来覆盖非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来覆盖预期损失。

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

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11.3.2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

1.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

普通准备金的计提基数有三种,一是选择以全部贷款余额作基数;二是为了避免普通准备金与专项准备金的重复计算,选择以全部贷款扣除已提取专项准备金后的余额为基数;三是选择以正常类贷款余额或者正常类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余额为基数。

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率

(1)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2)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3)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11.3.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要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

2.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要坚持及时性和充足性原则

11.3.4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本步骤为:

1.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计提专项准备金

2.按照分类结果对其他“非正常类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

3.对“非正常类贷款”的同质贷款计提专项准备金

4.对正常贷款计提普通准备金

5.计提特别准备金

6.汇总各类准备金

7.根据其他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总体水平进行调整

第十二章 不良贷款管理

12.1 概述

12.1.1 不良贷款的定义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从2002年起,我国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指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

12.1.2 不良贷款的成因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3.社会信用环境影响

4.商业银行自身问题

12.1.3 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1.现金清收

2.重组

3.以资抵债

4.呆账核销

12.2 现金清收

12.2.1 现金清收准备

现金清收准备主要包括债权维护及财产清查两个方面。

12.2.2 常规清收

根据是否诉诸法律,可以将清收划分为常规清收和依法收贷两种。

12.2.3 依法清收

1.提请诉讼

2.财产保全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强制执行

5.申请债务人破产

12.3 重组

根据债权银行在重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将债务重组划分为三类:自主型、行政型和司法型债务重组。

12.3.1 重组的概念和条件

1.概念

贷款重组是指借款企业由于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还款困难,银行在充分评估贷款风险并与借款企业协商的基础上,修改或重新制定贷款偿还方案,调整贷款合同条款,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的行为。

2.条件

①通过债务重组,借款企业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偿债能力。

②通过债务重组,能够弥补贷款法律手续方面的重大缺陷。

③通过债务重组,能够追加或者完善担保条件。

④通过债务重组,能够使银行债务先行得到部分偿还。

⑤通过债务重组,可以在其他方面减少银行风险。

12.3.2 贷款重组的方式

1.变更担保条件

2.调整还款期限

3.调整利率

4.借款企业变更

5.减免贷款利息

12.3.3 司法性贷款重组

1.破产重组

2.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和解与整顿程序

现行《企业破产法》和解与整顿制度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和解与整顿融为一体,和解是整顿的前提,整顿是和解成立的结果,没有和解协议生效,就没有整顿程序;

第二,和解与整顿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和解是破产程序的一个部分,而整顿程序只有在破产程序中止之后才能开始;

第三,和解与整顿由政府行政部门决定和主持,带有立法之时的时代特征,不符合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12.4 以资抵债

12.4.1 以资抵债的条件及抵债资产的范围

1.债务人以资抵债的条件

2.抵债资产的范围

抵债资产应当是债务人所有或债务人依法享有处分权并且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财产 12.4.2 抵债资产的接收

商业银行在取得抵质押品及其他以物抵贷财产(以下简称抵债资产)后,要按以下原则确定其价值:

①借、贷双方的协商议定价值。

②借、贷双方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估部门评估确认的价值。

③法院裁决确定的价值。

12.4.3 抵债资产管理

抵债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抵债资产的管理原则、抵债资产的保管、抵债资产的处置、监督检查及考核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2.5 呆账核销

呆账核销是指银行经过内部审核确认后,动用呆账准备金将无法收回或者长期难以收回的贷款或投资从账面上冲销,从而使账面反映的资产和收入更加真实。健全的呆账核销制度,是会计审慎性和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客观反映银行经营状况和有效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

12.5.1 呆账的认定

12.5.2 呆账核销的申报与审批

1.呆账核销的申报

2.呆账核销的审批

12.5.3 呆账核销后的管理

1.检查工作

2.抓好催收工作

3.认真做好总


相关文章

  • 银行资格考试用书
  •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用书 公司信贷 考点精讲及归类题库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公司信贷考点精讲及归类题库∕中国银行业从业人 员资格认证考试研究中心编写.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 社,2012.1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证 1
  • 2010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考试重点:公司信贷概述 1.1公司信贷基础 1.1.1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信贷 广义: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 狭义的公司信贷:银行的信用业务活动(包含存款.贷款业务) 2.银行信贷 广义:银行 ...查看


  • 小额贷款公司操作流程
  • 小额贷款公司操作流程 第一章 货款受理 [人员]公司市场营销部门贷款调查岗贷款业务受理人 [职责]向借款申请人提供业务咨询和产品介绍:受理小企业货款申请,收集贷款申请资料 [任职要求]受理人应当具备小额信贷业务基本知识,经过适当业务培训 [ ...查看


  • 点趣乐考网提示您:2017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考什么
  • 2017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考什么 2017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已发布,初级和中级时间分别在上半年6月3日.4日和下半年10月28日.29日举行.通过两科即可获得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很多人都会在考前问一句"选择哪一个科目会比较简单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公司信贷流程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公司信贷流程 中华会计网校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充分备考,整理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梦想成真! 第一章 公司信贷概述 第三节 公司信贷管理 2.公司信贷 ...查看


  • 1.银行从业资格
  • 银行从业资格证 CCBP是"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Certification of China Banking Professional)的英文缩写.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是依法从事银行业专业岗位的学识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证
  • 银行从业资格证 简介: CCBP是"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Certification of China Banking Professional)的英文缩写.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是依法从事银行业专业岗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证 3
  • 2012 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个人报名须知 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2012 年 2 月 20 日 [考试大:天下考生的良师益友] 报名专题: 报名专题:2012 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专题 2012 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从业 ...查看


  • 2015年南京银行徐州分行(筹)招聘
  • 南京银行徐州分行(筹)2015年招聘启事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8日,现总行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288号,是一家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等共同组成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下辖省外上海.北京.杭州,省内泰州.无锡.南通.扬 ...查看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信息
  •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2011年上.下半年两次考试合并举行,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为:10月29日.30日.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 2011年10月29日 9:00-11:00 个人理财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