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言教育有感

读莫言家庭教育观点有感

魏 鹏

前不久,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学校印发了一篇莫言关于家庭教育认知的文章,其题目是《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对照检查差距真实存在,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改进教育方法 在文章中,莫言提出了六句家庭教育原则:即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逐条对照自身检查,发现我们离“好父母”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们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方面,在认真与孩子交流沟通方面,在耐心培养好习惯方面,在帮助孩子自我实现方面,在塑造品德修养方面等等,做为魏昊卿的家长,我们欠缺的还很多,需要进一步补课,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尽自已的责任。

孔子说过, “朝闻道,夕死可矣。”周总理也曾经讲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生意是如此,为人处事是如此,任何工作都是如此,这是对所有人通用的真理,当然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得更好。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父母的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加强父母角色定位,把握父母应尽职责,成为做合格父母的必由之路。我想,随着我们的不断学习,我们教育孩子的技能会越来越高,

离合格父母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二、部分观点有违时代要求,应在社会变革中予以改进

在思考中,我也在问自己,莫言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吗?我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莫言的教育原则无疑是有效的,但不可否认,其一些观点还是有失片偏颇的!

(一)莫言老师说,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这种说辞,一方面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让家长和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为背负成绩的奴隶;另一方面也贬低了孩子的创造性,人为地干预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欧美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其教育理念,不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为目标,而是追求提高孩子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社会给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很大,学校和老师给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相对较多,根本容不得他们有太多的休息时间。难道这样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齐上阵的应试模式值得推崇吗?莫言老师引用数据,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言外之意,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应试,就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学业失败吗?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因果关系。如果硬要拉到一起,并把这一结果归结为家庭的主要责任,这既有违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有违西方教育遵循的自然哲学观。

记得我们上学时读过的《范进中举》,那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产物,想不到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程度,我们的教育还是如范进时

代一般的悲哀,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当初,范进一中举,前途就无忧,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呢,千方百计为应试准备,即使高考中榜,以后的就业也还是困难重重。想不到几百年前,吴敬梓老先生的讽刺,还鲜活地存在于现今的社会。我们无力改变现实,也无心改变现实。我们只是更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莫言老师不应提出这样的观点,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是应该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

(二)莫言老师说,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莫言老师举例《焦点访谈》节目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讲他在小学之前,父母就培养他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尽管他的父母是文盲并不会教育,因此以小见大,所以取得了成功!但这是极个别的例子,是不可复制的。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风云人物都是教出来的吗?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直是反抗封建教育的楷模,正是因为他对现实的不满,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美国总统小布什直到上大学还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不安份,才成全了他的政治奇迹!美国的篮球明星乔丹、中国的体育明星刘翔和姚明,按照莫言老师所说,他们在小学阶段都不是好孩子,学习不好,父母担心„„但他们哪一个没有取得成功?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这没有错。但不都是父母教出来的,好孩子还取决于教育体制,良好的教育体制能够改造坏孩子,更能够成就

一批好孩子!这也是莫言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之一。

三、重读文章所举家庭教育观点,出自莫言老师存疑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我认为不是莫言老师的风格!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发现莫言老师写过类似的教育心得。因此,我认为,如果把“莫言”当作作者来看,这篇文章中的“莫言”并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此“莫言”非彼“莫言”!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莫言”理解为不要再说了,不要再争论了,是转发文章之人表达强调之意,并不是人名。

本人对文章的出处进行了考证。网上资料显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他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少管所,戒毒所,女子监狱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问题。从减少问题少年的角度,他提出,“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这一观点。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因为针对性的不同,这一观点的偏颇之处也就可以理解了!

2014年5月13日

读莫言家庭教育观点有感

魏 鹏

前不久,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学校印发了一篇莫言关于家庭教育认知的文章,其题目是《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对照检查差距真实存在,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改进教育方法 在文章中,莫言提出了六句家庭教育原则:即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逐条对照自身检查,发现我们离“好父母”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我们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方面,在认真与孩子交流沟通方面,在耐心培养好习惯方面,在帮助孩子自我实现方面,在塑造品德修养方面等等,做为魏昊卿的家长,我们欠缺的还很多,需要进一步补课,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尽自已的责任。

孔子说过, “朝闻道,夕死可矣。”周总理也曾经讲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生意是如此,为人处事是如此,任何工作都是如此,这是对所有人通用的真理,当然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得更好。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父母的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加强父母角色定位,把握父母应尽职责,成为做合格父母的必由之路。我想,随着我们的不断学习,我们教育孩子的技能会越来越高,

离合格父母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二、部分观点有违时代要求,应在社会变革中予以改进

在思考中,我也在问自己,莫言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吗?我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莫言的教育原则无疑是有效的,但不可否认,其一些观点还是有失片偏颇的!

(一)莫言老师说,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这种说辞,一方面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让家长和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为背负成绩的奴隶;另一方面也贬低了孩子的创造性,人为地干预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欧美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其教育理念,不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为目标,而是追求提高孩子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社会给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很大,学校和老师给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相对较多,根本容不得他们有太多的休息时间。难道这样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齐上阵的应试模式值得推崇吗?莫言老师引用数据,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言外之意,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应试,就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学业失败吗?这两者是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因果关系。如果硬要拉到一起,并把这一结果归结为家庭的主要责任,这既有违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有违西方教育遵循的自然哲学观。

记得我们上学时读过的《范进中举》,那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产物,想不到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程度,我们的教育还是如范进时

代一般的悲哀,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当初,范进一中举,前途就无忧,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呢,千方百计为应试准备,即使高考中榜,以后的就业也还是困难重重。想不到几百年前,吴敬梓老先生的讽刺,还鲜活地存在于现今的社会。我们无力改变现实,也无心改变现实。我们只是更关注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莫言老师不应提出这样的观点,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而是应该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

(二)莫言老师说,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莫言老师举例《焦点访谈》节目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讲他在小学之前,父母就培养他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尽管他的父母是文盲并不会教育,因此以小见大,所以取得了成功!但这是极个别的例子,是不可复制的。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风云人物都是教出来的吗?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直是反抗封建教育的楷模,正是因为他对现实的不满,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美国总统小布什直到上大学还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不安份,才成全了他的政治奇迹!美国的篮球明星乔丹、中国的体育明星刘翔和姚明,按照莫言老师所说,他们在小学阶段都不是好孩子,学习不好,父母担心„„但他们哪一个没有取得成功?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这没有错。但不都是父母教出来的,好孩子还取决于教育体制,良好的教育体制能够改造坏孩子,更能够成就

一批好孩子!这也是莫言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之一。

三、重读文章所举家庭教育观点,出自莫言老师存疑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我认为不是莫言老师的风格!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发现莫言老师写过类似的教育心得。因此,我认为,如果把“莫言”当作作者来看,这篇文章中的“莫言”并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此“莫言”非彼“莫言”!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莫言”理解为不要再说了,不要再争论了,是转发文章之人表达强调之意,并不是人名。

本人对文章的出处进行了考证。网上资料显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他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少管所,戒毒所,女子监狱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问题。从减少问题少年的角度,他提出,“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这一观点。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因为针对性的不同,这一观点的偏颇之处也就可以理解了!

2014年5月13日


相关文章

  • 莫言[蛙]读书笔记
  •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的<蛙>感到震撼,当然不只是他的写作技巧,用书信的方式,甚至小说的第五部用剧本的方式表现,在艺术上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空间(写作艺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恐怕主要指的是他揭露问题的直白,用生动感人 ...查看


  • 读檀香刑有感
  • 檀香原产深山中,秋来开花血样红.亭亭玉立十八丈,树中丈夫林中雄.檀口轻启美人曲,凤歌燕语啼娇莺.檀郎亲切美资容,抛果盈车传美名.檀板清越换新声,梨园弟子唱升平.檀车煌煌戎马行,秦时明月汉时关.檀香缭绕操琴曲,武侯巧计保空城.檀越本是佛家友, ...查看


  • 白菜读后感
  • <卖白菜>读后感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 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读系列<感恩生活>书中一篇 ...查看


  • [蛙]读后感
  • 读<蛙>有感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 ...查看


  •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短文欣赏大全
  •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短文欣赏大全 高考作文素材:令人深思的三个真实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第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 ...查看


  • 面对"莫言热",我想说--
  • 背景资料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喜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随即在社会上迅速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莫言热":莫言文学馆挂牌了,他的小说普遍缺货了,已签名售出的作品翻价N倍被炒作了,10年前的手稿价格飙升至百万了 ...查看


  • 浅谈记叙文阅读教学
  • 浅谈记叙文阅读教学 茂华中学 吴锦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茂华中学吴锦华,今年7月6日至8日,受学校委托参加了语文新教材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专家的高见,对新教材有了一些了解.七年级正在使用的新教材新在哪儿,后面方老师 ...查看


  • 何时书香满中华--参观上海书展有感
  • 已有 777 次阅读 2013-8-19 07:43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读书 上海书展 中国梦 近日的上海赤日炎炎似火烧,盛夏中却有一大文化盛事: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如火如荼般举行 ...查看


  • 1[窃读记]导学案设
  • 1.窃读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窃读记 课型 新授课 本课在设计上立足"以生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入地品读和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 找出课文中心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再通过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