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物质的红外吸收峰

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

σ伸缩振动,δ面内弯曲振动,γ面外弯曲振动

一、烷烃

饱和烷烃IR光谱主要由C-H键的骨架振动所引起,而其中以C-H键的伸

缩振动最为有用。在确定分子结构时,也常借助于C-H键的变形振动和C-C

键骨架振动吸收。烷烃有下列四种振动吸收。

1、σC-H在2975—2845 cm-1范围,包括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对称与不对

称伸缩振动

2、δC-H在1460 cm-1和1380 cm-1处有特征吸收,前者归因于甲基及亚甲基

C-H的σas,后者归因于甲基 C-H的σs。1380 cm-1峰对结构敏感,对于识别

甲基很有用。共存基团的电负性对1380 cm-1峰位置有影响,相邻基团电负性

愈强,愈移向高波数区,例如,在CH3F中此峰移至1475 cm-1。

异丙基 1380 cm-1 裂分为两个强度几乎相等的两个峰 1385 cm-1、1375 cm-1

叔丁基 1380 cm-1 裂分1395 cm-1 、1370cm-1两个峰,后者强度差不多是前

者的两倍,在1250 cm-1、1200 cm-1附近出现两个中等强度的骨架振动。

3、σ

4、γC-C在1250—800 cm-1范围内,因特征性不强,用处不大。 大于或等于4时,在722 cm-1有一C-H分子中具有—(CH2)n—链节,n

个弱吸收峰,随着CH2个数的减少,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位移,由此可推断

分子链的长短。

二、烯烃

烯烃中的特征峰由C=C-H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C-H键的变形振动所引

起。烯烃分子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C=C-H 烯烃双键上的C-H键伸缩振动波数在3000 cm-1以上,末端双键氢

2在3075—3090 cm-1有强峰最易识别。

1670—1620 cm-1。随着取代基的不同,σC=C吸收2、σC=C 吸收峰的位置在

峰的位置有所不同,强度也发生变化。

3、δC=C-H烯烃双键上的C-H键面内弯曲振动在1500—1000 cm-1,对结构不

敏感,用途较少;而面外摇摆振动吸收最有用,在1000—700 cm-1范围内,该

振动对结构敏感,其吸收峰特征性明显,强度也较大,易于识别,可借以判

断双键取代情况和构型。

RHC=CH2 995~985cm-1(=CH,S) 915~905 cm-1(=CH2,S)

R1R2C=CH2 895~885 cm-1(S)

(顺)-R1CH=CHR2 ~690 cm-1 (反)-R1CH=CHR2 980~965 cm-1(S)

R1R2C=CHR3 840~790cm-1 (m)

三、炔烃

在IR光谱中,炔烃基团很容易识别,它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C 该振动吸收非常特征,吸收峰位置在3300—3310 cm-1,中等强度。

σN-H值与σC-H 值相同,但前者为宽峰、后者为尖峰,易于识别。

2、σ CC 一般 C 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都较弱。一元取代炔烃

σC C 出现在2140—2100 cm-1,二元取代炔烃在2260—2190 cm-1,当两个

取代基的性质相差太大时,炔化物极性增强,吸收峰的强度增大。当 处于分子的对称中心时,σ CC 为红外非活性。

3、σ C H 炔烃变形振动发生在680—610 cm-1。

四、芳烃

芳烃的红外吸收主要为苯环上的C-H键及环骨架中的C=C键振动所引

起。芳族化合物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Ar-H 芳环上C-H吸收频率在3100~3000 cm-1附近,有较弱的三个峰,特

C=C-H频率相近,但烯烃的吸收峰只有一个。 征性不强,与烯烃的σ

2、σC=C 芳环的骨架伸缩振动正常情况下有四条谱带,约为1600,1585,1500,

1450 cm-1,这是鉴定有无苯环的重要标志之一。

3、δAr-H 芳烃的C-H变形振动吸收出现在两处。1275—960 cm-1为δAr-H,由

于吸收较弱,易受干扰,用处较小。另一处是900—650 cm-1的δAr-H吸收较

Ar-H强,是识别苯环上取代基位置和数目的极重要的特征峰。取代基越多,δ

频率越高,见表3-10。若在1600—2000 cm-1之间有锯齿壮倍频吸收(C-H面

外和C=C面内弯曲振动的倍频或组频吸收),是进一步确定取代苯的重要旁

证。

苯 670cm-1(S) 单取代苯 770~730 cm-1(VS),710~690 cm-1(S)

1,2-二取代苯 770~735 cm-1(VS)

1,3-二取代苯 810~750 cm-1(VS),725~680 cm-1(m~S)

1,4-二取代苯 860~800 cm-1(VS)

五、卤化物

随着卤素原子的增加,σ如C-X降低。C-F(1100~1000 cm-1);C-Cl(750~700 cm-1);C-Br(600~500 cm-1);C-I(500~200 cm-1)。此外,C-X吸收峰的频率容易受到邻近基团的影响,吸收峰位置变化较大,尤其是含氟、含氯的化合物变化更大,而且用溶液法或液膜法测定时,常出现不同构象引起的几个伸缩吸收带。因此IR光谱对含卤素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受到一定限制。

六、醇和酚

醇和酚类化合物有相同的羟基,其特征吸收是O-H和C-O键的振动频率。

1、 σO-H 一般在3670~3200 cm-1区域。游离羟基吸收出现在3640~3610 cm-1,峰形尖锐,无干扰,极易识别(溶剂中微量游离水吸收位于3710 cm-1)。OH是个强极性基团,因此羟基化合物的缔合现象非常显著,羟基形成氢键的缔合峰一般出现在3550~3200 cm-1。

1,2-环戊二醇 顺式异构体 P47

0.005mol/L (CCl4) 3633 cm-1(游离),3572 cm-1(分子内氢键)。

0.04 mol/L (CCl4) 3633 cm-1(游离),3572 cm-1(分子内氢键)~3500cm-1(分子间氢键)。

2、σC-O和δO-H C-O键伸缩振动和O-H面内弯曲振动在1410—1100 cm-1

C-O处有强吸收,当无其它基团干扰时,可利用σ的频率来了解羟基的碳链取

代情况(伯醇在1050cm-1,仲醇在1125cm-1,叔醇在1200cm-1,酚在1250cm-1)。

七、醚和其它化合物

醚的特征吸收带是C-O-C不对称伸缩振动,出现在1150~1060cm-1处,强度大,C-C骨架振动吸收也出现在此区域,但强度弱,易于识别。醇、酸、酯、内酯的σC-O吸收在此区域,故很难归属。

八、醛和酮

醛和酮的共同特点是分子结构中都含有(C=O),σC=O在1750~1680cm-1范围内,吸收强度很大,这是鉴别羰基的最明显的依据。临近基团的性质不

同,吸收峰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羰基化合物存在下列共振结构:

-

+ A B

C=O 键有着双键性 强的A结构和单键性强的B结构两种结构。共轭效应将使σ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σC=O的吸收峰向高C=O吸收峰向低波数一端移动,

波数方向移动。α,β不饱和的羰基化合物,由于不饱和键与C=O的共轭,因此C=O键的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

σC=O RCH=CHCOR'RCHClCOR' 1685~1665cm-1 1745~1725cm-1

苯乙酮 对氨基苯乙酮 对硝基苯乙酮

σ

σC=O 1691cm-1 1677cm-1 1700cm-1 2700~2900cm-1 区域内,通常在~2820 cm-1、~2720 cm-1附近各 一般在

有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可以用来区别醛和酮。

九、羧酸

1、σO-H 游离的O-H在~3550 cm-1,缔合的O-H在3300~2500 cm-1,峰形宽

而散,强度很大。

2、σC=O 游离的C=O一般在~1760 cm-1附近,吸收强度比酮羰基的吸收强度大,但由于羧酸分子中的双分子缔合,使得C=O的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一般在1725~1700 cm-1,如果发生共轭,则C=O的吸收峰移到1690~1680 cm-1。

3、σ

4、δC-O O-H 一般在1440~1395 cm-1,吸收强度较弱。 一般在1250 cm-1附近,是一强吸收峰,有时会和σC-O重合。

十、酯和内酯

1、σC=O 1750~1735 cm-1处出现(饱和酯σC=O 位于1740cm-1处),受相邻基团的影响,吸收峰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2、σC-O 一般有两个吸收峰,1300~1150 cm-1,1140~1030 cm-1

十一、酰卤

σC=O 由于卤素的吸电子作用,使C=O双键性增强,从而出现在较高波

数处,一般在~1800cm-1处,如果有乙烯基或苯环与C=O共轭,,会使σ变小,一般在1780~1740cm-1处。

十二、酸酐

1、σC=O C=O由于羰基的振动偶合,导致σC=O有两个吸收,分别处在1860~1800 cm-1和1800~1750 cm-1区域,两个峰相距60 cm-1。

2、σC-O 为一强吸收峰,开链酸酐的σC-O 在1175~1045 cm-1处,环状酸酐1310~1210 cm-1处。

十三、酰胺

1、σC=O 酰胺的第ⅠⅡⅢ谱带,由于氨基的影响,使得σC=O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1670~1630 cm-1。

2、σN-H 一般位于3500~3100 cm-1,伯酰胺 游离位于~3520 cm-1和~340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350 cm-1和~3180 cm-1,均呈双峰;仲酰胺 游离位于~344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100 cm-1,均呈单峰;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3、δN-H 酰胺的第Ⅱ谱带,伯酰胺δN-H位于1640~1600 cm-1;仲酰胺1500~1530 cm-1,强度大,非常特征;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4、σC-N 酰胺的第Ⅲ谱带,伯酰胺1420~1400 cm-1,仲酰胺 1300~1260 cm-1,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十四、胺

1、σN-H 游离位于3500~3300 cm-1处,缔合的位于3500~3100 cm-1处。含有氨基的化合物无论是游离的氨基或缔合的氨基,其峰强都比缔合的OH峰弱,且谱带稍尖锐一些,由于氨基形成的氢键没有羟基的氢键强,因此当氨基缔合时,吸收峰的位置的变化不如OH那样显著,引起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一般不大于100cm-1。伯胺 3500~3300 cm-1有两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对称与不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仲胺在此区域只有一个吸收峰,叔胺在此区域内无吸收。

2、σ

3、δC-N N-H 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处,芳香胺位于1380~1250 cm-1处。 位于1650~1500 cm-1处,伯胺的δN-H吸收强度中等,仲胺的吸收强度较弱。

4、γN-H 位于900~650 cm-1处,峰形较宽,强度中等(只有伯胺有此吸收峰)。

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

σ伸缩振动,δ面内弯曲振动,γ面外弯曲振动

一、烷烃

饱和烷烃IR光谱主要由C-H键的骨架振动所引起,而其中以C-H键的伸

缩振动最为有用。在确定分子结构时,也常借助于C-H键的变形振动和C-C

键骨架振动吸收。烷烃有下列四种振动吸收。

1、σC-H在2975—2845 cm-1范围,包括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对称与不对

称伸缩振动

2、δC-H在1460 cm-1和1380 cm-1处有特征吸收,前者归因于甲基及亚甲基

C-H的σas,后者归因于甲基 C-H的σs。1380 cm-1峰对结构敏感,对于识别

甲基很有用。共存基团的电负性对1380 cm-1峰位置有影响,相邻基团电负性

愈强,愈移向高波数区,例如,在CH3F中此峰移至1475 cm-1。

异丙基 1380 cm-1 裂分为两个强度几乎相等的两个峰 1385 cm-1、1375 cm-1

叔丁基 1380 cm-1 裂分1395 cm-1 、1370cm-1两个峰,后者强度差不多是前

者的两倍,在1250 cm-1、1200 cm-1附近出现两个中等强度的骨架振动。

3、σ

4、γC-C在1250—800 cm-1范围内,因特征性不强,用处不大。 大于或等于4时,在722 cm-1有一C-H分子中具有—(CH2)n—链节,n

个弱吸收峰,随着CH2个数的减少,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位移,由此可推断

分子链的长短。

二、烯烃

烯烃中的特征峰由C=C-H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C-H键的变形振动所引

起。烯烃分子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C=C-H 烯烃双键上的C-H键伸缩振动波数在3000 cm-1以上,末端双键氢

2在3075—3090 cm-1有强峰最易识别。

1670—1620 cm-1。随着取代基的不同,σC=C吸收2、σC=C 吸收峰的位置在

峰的位置有所不同,强度也发生变化。

3、δC=C-H烯烃双键上的C-H键面内弯曲振动在1500—1000 cm-1,对结构不

敏感,用途较少;而面外摇摆振动吸收最有用,在1000—700 cm-1范围内,该

振动对结构敏感,其吸收峰特征性明显,强度也较大,易于识别,可借以判

断双键取代情况和构型。

RHC=CH2 995~985cm-1(=CH,S) 915~905 cm-1(=CH2,S)

R1R2C=CH2 895~885 cm-1(S)

(顺)-R1CH=CHR2 ~690 cm-1 (反)-R1CH=CHR2 980~965 cm-1(S)

R1R2C=CHR3 840~790cm-1 (m)

三、炔烃

在IR光谱中,炔烃基团很容易识别,它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C 该振动吸收非常特征,吸收峰位置在3300—3310 cm-1,中等强度。

σN-H值与σC-H 值相同,但前者为宽峰、后者为尖峰,易于识别。

2、σ CC 一般 C 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都较弱。一元取代炔烃

σC C 出现在2140—2100 cm-1,二元取代炔烃在2260—2190 cm-1,当两个

取代基的性质相差太大时,炔化物极性增强,吸收峰的强度增大。当 处于分子的对称中心时,σ CC 为红外非活性。

3、σ C H 炔烃变形振动发生在680—610 cm-1。

四、芳烃

芳烃的红外吸收主要为苯环上的C-H键及环骨架中的C=C键振动所引

起。芳族化合物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

1、σAr-H 芳环上C-H吸收频率在3100~3000 cm-1附近,有较弱的三个峰,特

C=C-H频率相近,但烯烃的吸收峰只有一个。 征性不强,与烯烃的σ

2、σC=C 芳环的骨架伸缩振动正常情况下有四条谱带,约为1600,1585,1500,

1450 cm-1,这是鉴定有无苯环的重要标志之一。

3、δAr-H 芳烃的C-H变形振动吸收出现在两处。1275—960 cm-1为δAr-H,由

于吸收较弱,易受干扰,用处较小。另一处是900—650 cm-1的δAr-H吸收较

Ar-H强,是识别苯环上取代基位置和数目的极重要的特征峰。取代基越多,δ

频率越高,见表3-10。若在1600—2000 cm-1之间有锯齿壮倍频吸收(C-H面

外和C=C面内弯曲振动的倍频或组频吸收),是进一步确定取代苯的重要旁

证。

苯 670cm-1(S) 单取代苯 770~730 cm-1(VS),710~690 cm-1(S)

1,2-二取代苯 770~735 cm-1(VS)

1,3-二取代苯 810~750 cm-1(VS),725~680 cm-1(m~S)

1,4-二取代苯 860~800 cm-1(VS)

五、卤化物

随着卤素原子的增加,σ如C-X降低。C-F(1100~1000 cm-1);C-Cl(750~700 cm-1);C-Br(600~500 cm-1);C-I(500~200 cm-1)。此外,C-X吸收峰的频率容易受到邻近基团的影响,吸收峰位置变化较大,尤其是含氟、含氯的化合物变化更大,而且用溶液法或液膜法测定时,常出现不同构象引起的几个伸缩吸收带。因此IR光谱对含卤素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受到一定限制。

六、醇和酚

醇和酚类化合物有相同的羟基,其特征吸收是O-H和C-O键的振动频率。

1、 σO-H 一般在3670~3200 cm-1区域。游离羟基吸收出现在3640~3610 cm-1,峰形尖锐,无干扰,极易识别(溶剂中微量游离水吸收位于3710 cm-1)。OH是个强极性基团,因此羟基化合物的缔合现象非常显著,羟基形成氢键的缔合峰一般出现在3550~3200 cm-1。

1,2-环戊二醇 顺式异构体 P47

0.005mol/L (CCl4) 3633 cm-1(游离),3572 cm-1(分子内氢键)。

0.04 mol/L (CCl4) 3633 cm-1(游离),3572 cm-1(分子内氢键)~3500cm-1(分子间氢键)。

2、σC-O和δO-H C-O键伸缩振动和O-H面内弯曲振动在1410—1100 cm-1

C-O处有强吸收,当无其它基团干扰时,可利用σ的频率来了解羟基的碳链取

代情况(伯醇在1050cm-1,仲醇在1125cm-1,叔醇在1200cm-1,酚在1250cm-1)。

七、醚和其它化合物

醚的特征吸收带是C-O-C不对称伸缩振动,出现在1150~1060cm-1处,强度大,C-C骨架振动吸收也出现在此区域,但强度弱,易于识别。醇、酸、酯、内酯的σC-O吸收在此区域,故很难归属。

八、醛和酮

醛和酮的共同特点是分子结构中都含有(C=O),σC=O在1750~1680cm-1范围内,吸收强度很大,这是鉴别羰基的最明显的依据。临近基团的性质不

同,吸收峰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羰基化合物存在下列共振结构:

-

+ A B

C=O 键有着双键性 强的A结构和单键性强的B结构两种结构。共轭效应将使σ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σC=O的吸收峰向高C=O吸收峰向低波数一端移动,

波数方向移动。α,β不饱和的羰基化合物,由于不饱和键与C=O的共轭,因此C=O键的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

σC=O RCH=CHCOR'RCHClCOR' 1685~1665cm-1 1745~1725cm-1

苯乙酮 对氨基苯乙酮 对硝基苯乙酮

σ

σC=O 1691cm-1 1677cm-1 1700cm-1 2700~2900cm-1 区域内,通常在~2820 cm-1、~2720 cm-1附近各 一般在

有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可以用来区别醛和酮。

九、羧酸

1、σO-H 游离的O-H在~3550 cm-1,缔合的O-H在3300~2500 cm-1,峰形宽

而散,强度很大。

2、σC=O 游离的C=O一般在~1760 cm-1附近,吸收强度比酮羰基的吸收强度大,但由于羧酸分子中的双分子缔合,使得C=O的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一般在1725~1700 cm-1,如果发生共轭,则C=O的吸收峰移到1690~1680 cm-1。

3、σ

4、δC-O O-H 一般在1440~1395 cm-1,吸收强度较弱。 一般在1250 cm-1附近,是一强吸收峰,有时会和σC-O重合。

十、酯和内酯

1、σC=O 1750~1735 cm-1处出现(饱和酯σC=O 位于1740cm-1处),受相邻基团的影响,吸收峰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2、σC-O 一般有两个吸收峰,1300~1150 cm-1,1140~1030 cm-1

十一、酰卤

σC=O 由于卤素的吸电子作用,使C=O双键性增强,从而出现在较高波

数处,一般在~1800cm-1处,如果有乙烯基或苯环与C=O共轭,,会使σ变小,一般在1780~1740cm-1处。

十二、酸酐

1、σC=O C=O由于羰基的振动偶合,导致σC=O有两个吸收,分别处在1860~1800 cm-1和1800~1750 cm-1区域,两个峰相距60 cm-1。

2、σC-O 为一强吸收峰,开链酸酐的σC-O 在1175~1045 cm-1处,环状酸酐1310~1210 cm-1处。

十三、酰胺

1、σC=O 酰胺的第ⅠⅡⅢ谱带,由于氨基的影响,使得σC=O向低波数位移,伯酰胺1690~1650 cm-1,仲酰胺 1680~1655 cm-1,叔酰胺1670~1630 cm-1。

2、σN-H 一般位于3500~3100 cm-1,伯酰胺 游离位于~3520 cm-1和~340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350 cm-1和~3180 cm-1,均呈双峰;仲酰胺 游离位于~3440 cm-1,形成氢键而缔合的位于~3100 cm-1,均呈单峰;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3、δN-H 酰胺的第Ⅱ谱带,伯酰胺δN-H位于1640~1600 cm-1;仲酰胺1500~1530 cm-1,强度大,非常特征;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4、σC-N 酰胺的第Ⅲ谱带,伯酰胺1420~1400 cm-1,仲酰胺 1300~1260 cm-1,叔酰胺无此吸收峰。

十四、胺

1、σN-H 游离位于3500~3300 cm-1处,缔合的位于3500~3100 cm-1处。含有氨基的化合物无论是游离的氨基或缔合的氨基,其峰强都比缔合的OH峰弱,且谱带稍尖锐一些,由于氨基形成的氢键没有羟基的氢键强,因此当氨基缔合时,吸收峰的位置的变化不如OH那样显著,引起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一般不大于100cm-1。伯胺 3500~3300 cm-1有两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对称与不对称的伸缩振动吸收),仲胺在此区域只有一个吸收峰,叔胺在此区域内无吸收。

2、σ

3、δC-N N-H 脂肪胺位于1230~1030 cm-1处,芳香胺位于1380~1250 cm-1处。 位于1650~1500 cm-1处,伯胺的δN-H吸收强度中等,仲胺的吸收强度较弱。

4、γN-H 位于900~650 cm-1处,峰形较宽,强度中等(只有伯胺有此吸收峰)。


相关文章

  • 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
  •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 Spectrometry 基本要点: 1.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 2. 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 3. 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4. 红外光谱的应用; 5. 红外光谱仪. 红外吸收光谱是物 ...查看


  •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复习材料
  • 一.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1. 什么是红外光谱图 当一束连续变化的各种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时,其中一部分被吸收,吸收的这部分光能就转变为分子的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另一部分光透过,若将其透过的光用单色器进行色散,就可以得到一谱带.若以波长或波数 ...查看


  • 水分的测定
  • 水分的测定 包括:卡尔·费休水分测定.库仑水分测定.露点水分测定等 一.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法简称费休法,是1935年卡尔·费休(Karl·Fischer) 提出的测定水分的容量分拆方法.费休法是测定物质水分的各类化学方法中,对水 ...查看


  • 遥感知识点
  •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横波 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如光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的粒子性,如光的发射.吸收.散射) . 波动性:电磁波是以波动的形式在空 ...查看


  •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的:1.掌握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电磁辐射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掌握电磁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而派生出来的测试方法. 教学重点:1.电磁辐射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电磁与材 ...查看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仪器分析综述 系别: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09食品2 姓名:欧阳凡 学号:091304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前言 随着计算方法和计算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新一代的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及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 ...查看


  • 钢结构防火涂料
  • 钢结构防火涂料 选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为成膜材料,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为阻燃体系,二氧化钛和凹凸棒石为颜填料,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元素分析仪和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自制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灼烧 ...查看


  • 仪器分析思考题及答案
  • 第一章 总 论(一) 1. 什么是分析化学发展的"三次变革.四个阶段?" 分析化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为:(1)经验分析化学阶段:分析化学在19世纪末以前, 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系统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任务的完成主要凭 ...查看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习题
  • .解析题: 1. 根据不饱和度计算公式f=1+n4+1/2(n3-n1)计算某化合物C9H10O2的不饱和度.根据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图谱推测其结构,写出推测依据和过程. 2. TG测定原理是什么?影响TG测定的因素有哪些?根据相同条件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