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

8、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

【原文】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恐民有倍心,而诚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1。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徒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罚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2上,下智有之3。”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

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

哀公不知选贤,选其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4;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

景公以百乘之家赐,而说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使智富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能为五霸冠者,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然则说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分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译文】有人说:孔子的回答,是亡国的言论。害怕民众有背叛之心,而诚恳地说‘让近处的人喜欢而让远处的人来归附’,那么就是在教育民众心怀仁爱。用仁爱来为政,没有功劳的人就能受到赏赐,而有罪的人就可以得到赦免,这是法治之所以败坏的原因。法治败坏而政事就会混乱,用混乱的政事来治理败坏的民众,还没有看见能行得通的。况且民众有背叛之心的,是因为君主的明察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不去增进叶公的明察,而想让近处的人喜欢而远方的人来归附,是舍弃自己的权势所具有的职能而让他和臣下一样用仁爱的方法去争取民众,这就不能保住权势了。那尧的贤能,在六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中居首位。舜搬迁一次就形成一个城邑,于是尧就没有天下了。有人没有办法控制臣下,只依赖效法舜来争取不失去民心,不也是没有办法吗?明智的君主能微小处发现奸邪,所以民众就不会有大的阴谋;对细微的邪恶能使用小的惩处,所以民众不会有大的混乱。这就是所谓“解决困难的事要在容易时下手,治理大事要从小处做起。”如今有功劳的人必然受到奖赏,受赏的人不感激君主,因为这是出力得来的;有罪的人必然受到惩罚,被惩罚的人不怨恨君主,因为这是犯罪造成的。民众知道受到惩罚都是产生于自身的行为,所以就致力于在耕战事业上取得功利,而不指望从君主那里得到赏赐。老子说:“极大的那上面的虚空,下面的智慧是有的。”这句话是说极大的上面的虚空的下面的民众没有什么可说的,哪里还有怀着仁爱的民众呢?崇尚君主的民众没有什么利害计较,说法用“近处的人喜欢而远处的人归附”,也可以舍弃了吧。

鲁哀公有臣子对外阻挡对内勾结结党营私来愚弄自己的君主,而劝说用“选拔贤人”,这并不是主张评定功劳的言论,而是选拔其心目中所谓的贤人。如果让鲁哀公知道孟孙、叔孙、季孙这三个人对外阻挡贤人对内结党营私,那么这三个人连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鲁哀公不知道选拔贤人,只选拔自己心目中所谓的贤人,所以这三个人就得以担任重任。燕王子哙认为子之贤能而认为荀况不贤能,所以自己被杀死而成为羞辱;夫差认为太宰嚭有智慧而认为子胥愚蠢,所以被越国灭掉。鲁哀公不一定知道贤能是什么,而劝说以选拔贤能,是使哀公有夫差、燕王子哙那样的祸患。明智的君主不主观地提拔臣子,臣子自会互相进荐;不自以为谁贤能,立功的人会自己求上门来。在任职中鉴别他们,在办事中试验他们,在功效上考核他们,所以群臣办事公正而没有私心,不埋没贤人,不推荐不肖之徒。因此君主为什么还要操劳于亲自选拔贤人呢?

齐景公把百乘兵车的封地赏赐给人,而劝说要“节约财物”,这是使景公没有办法了解君主应有的奢侈,而独自一人在上面节俭,还是不能避免贫穷。如果有君主用方圆千里的赋税收入供养自己的口腹,那么虽然是夏桀王、商纣王也不会比他更奢侈了。齐国的土地方圆三千里而齐桓公用一半的收入来供养自己,这是比夏桀王、商纣王更奢侈了;然而他能成为五霸中的第一个,是因为他懂得什么地方可奢什么地方可俭。作为君主不能禁止臣下而只是禁止自己就称为是劫持,不能整治臣下而只是整治自己就称为是混乱,不节制臣下而只是节制自己就称为是贫穷。明白的君主使人们没有私心,对用诈骗手段混饭吃的人严加禁止;对尽力干好事业,把利益归于上级的人必然会听说,听说后必然给予奖赏;对干肮脏勾当来谋取私利的人一定能察觉,察觉了必然会给予惩罚。因此,所以忠臣会尽忠于公家,民众读书人会为家庭竭尽全力,群臣百官会精心安排克己奉公对待上级,奢侈加倍超过齐景公,也不是国家的祸患。因此用节约财物来劝说,并不是当务之急。

如果对叶公、哀公、景公用一句话就可以使他们没有祸患,应该说了解下情。对下了解清楚,那么微小的奸邪就可以禁止;微小的奸邪行为可以禁止,那么奸邪的行为就不会积聚;奸邪的行为不会积聚,那么奸臣就不会结党营私;臣下没有结党营私,那么公私就会分明,公私能够分明,那么狼狈为奸的私党就会分散;狼狈为奸的私党能够分散,那么对外就不会拒绝贤人而对内就没有结党营私的祸患。对下情了解清楚,那么观察问题就会明白得像洗净了一样;观察问题明白得像洗净一样,那么惩罚和奖赏就能明白无误,惩罚和奖赏都能明白无误,那么国家就不会贫穷。所以说:用一句话来回答三公而没有祸患,就应该说了解下情。

【说明】先说仁爱,仁爱待民是儒家历来提倡的,因为只有有了人民,君主才成其为君主;没有人民的君主叫什么君主呢?他去统治谁呢?所以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自己附近的民众都欢天喜地,那么远处的民众也就会来归附,以期望快乐的生活;归附的民众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因而仁爱待民,并不是乱发赏赐,也不是不分是非,而是国家的政策对人民有利益。韩非偏颇地认为仁爱就是赏赐,这就有失公正了。而仁爱更不是对犯罪的人的赦免,仁爱是教育人民不要犯罪,犯了罪当然也就是严惩了。自己统治下的人民之所以有背叛的,那是因为政策对人民不利,人民难以生存,而不是君主不能明察。如果统治者少一点个人私欲,多一点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谁又会背叛呢?所以韩非的批判不能成立。

至于鲁哀公能不能选拔到贤人,那是次要问题,关键是要不要选拔贤能的人。所谓贤,是有德行,多才能之意,贤能的人多能为公,多能为民,而少有私欲。不贤的人,即使有知识有才能,但多有私欲,少能为民。所以,一个统治集团、一个领导集团,如果贤人多,那么就会形成团队思想,而如果不贤的人多,就会互相勾心斗角。这里所说的团队,与结党营私所组成的团队大不一样,团队思想,是有相一致的价值观,所以办事能拧成一股绳,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团队利益。而结党营私所组成的团队,是各有各的价值观,在共同利益面前可以团结一致,但只要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就会互相争斗,互不相让。所以,按韩非的说法,让下级互相推荐而等贤人自己上门,是靠不住的。

韩非对齐景公的奢侈的评议多少还有一点道理,齐景公的治国政策最急需的并不是对自己节约,而是要在全国推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但韩非鼓吹君主的奢侈,这是助长统治者追求奢侈的风气。统治者过于奢侈,一是浪费耗费民财,二是让百官有了仿效的榜样;百官如果也跟着追求奢侈的生活,那么老百姓就倒霉了。再说,奢侈太过,造成贫富不均的局面就会愈演愈烈,最终会引起人民的反抗。

韩非把对这三公的治国的办法归结为一句“了解下情”,这也并不能解决三公的问题。下情很容易了解吗?人世间,百态万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了解清楚的。但下情也容易了解,老百姓无非就是“安居乐业”这四个字,能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统治者就可以说是个英明的统治者。所以,制定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策,就是对人民百姓的仁爱。因此,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则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仁爱人民,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用诚信,用智慧,那么国家也就能长治久安。

——————————————————

【注释】1.惠:《易·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书·皋陶谟》:“安民则惠。”《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小雅·小弁》:“君子不惠,不舒究之。”《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周颂·烈文》:“惠我无疆,子孙保之。”《论语·阳货》:“恭、宽、信、敏、惠。”《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荀子·君道》:“宽惠而有礼。”《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谓我惠民者,使我与二弟争民耶?”《说文·惠部》:“惠,仁也。”这里用为仁爱之意。

2.太:《书·洛诰》:“王入太室裸。”《老子·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易·系辞》:“易有太极。”《礼记·曲礼》:“太上贵德。”《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广雅·释诂一》:“太,大也。”段玉裁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这里用为形容极大之意。

3.下智有之:《老子》原文是:“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说“极大的那上面的虚空,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此处韩非有误,翻译也只好按韩非原文意译。

4.僇:(lu路)《礼记·大学》:“辟则为天下僇矣。”《荀子·非相》:“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荀子·强国》:“无僇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邹君不知,故先自僇。”《吕氏春秋·当染》:“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高诱注:“僇,辱也。”《史记·楚世家》:“僇越大夫常寿过。”司马贞索隐:“僇,辱也。”《字汇·人部》:“僇,辱也。”这里用为羞辱之意。

8、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

【原文】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恐民有倍心,而诚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1。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徒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罚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2上,下智有之3。”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

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

哀公不知选贤,选其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4;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

景公以百乘之家赐,而说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使智富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能为五霸冠者,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然则说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分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译文】有人说:孔子的回答,是亡国的言论。害怕民众有背叛之心,而诚恳地说‘让近处的人喜欢而让远处的人来归附’,那么就是在教育民众心怀仁爱。用仁爱来为政,没有功劳的人就能受到赏赐,而有罪的人就可以得到赦免,这是法治之所以败坏的原因。法治败坏而政事就会混乱,用混乱的政事来治理败坏的民众,还没有看见能行得通的。况且民众有背叛之心的,是因为君主的明察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不去增进叶公的明察,而想让近处的人喜欢而远方的人来归附,是舍弃自己的权势所具有的职能而让他和臣下一样用仁爱的方法去争取民众,这就不能保住权势了。那尧的贤能,在六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中居首位。舜搬迁一次就形成一个城邑,于是尧就没有天下了。有人没有办法控制臣下,只依赖效法舜来争取不失去民心,不也是没有办法吗?明智的君主能微小处发现奸邪,所以民众就不会有大的阴谋;对细微的邪恶能使用小的惩处,所以民众不会有大的混乱。这就是所谓“解决困难的事要在容易时下手,治理大事要从小处做起。”如今有功劳的人必然受到奖赏,受赏的人不感激君主,因为这是出力得来的;有罪的人必然受到惩罚,被惩罚的人不怨恨君主,因为这是犯罪造成的。民众知道受到惩罚都是产生于自身的行为,所以就致力于在耕战事业上取得功利,而不指望从君主那里得到赏赐。老子说:“极大的那上面的虚空,下面的智慧是有的。”这句话是说极大的上面的虚空的下面的民众没有什么可说的,哪里还有怀着仁爱的民众呢?崇尚君主的民众没有什么利害计较,说法用“近处的人喜欢而远处的人归附”,也可以舍弃了吧。

鲁哀公有臣子对外阻挡对内勾结结党营私来愚弄自己的君主,而劝说用“选拔贤人”,这并不是主张评定功劳的言论,而是选拔其心目中所谓的贤人。如果让鲁哀公知道孟孙、叔孙、季孙这三个人对外阻挡贤人对内结党营私,那么这三个人连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鲁哀公不知道选拔贤人,只选拔自己心目中所谓的贤人,所以这三个人就得以担任重任。燕王子哙认为子之贤能而认为荀况不贤能,所以自己被杀死而成为羞辱;夫差认为太宰嚭有智慧而认为子胥愚蠢,所以被越国灭掉。鲁哀公不一定知道贤能是什么,而劝说以选拔贤能,是使哀公有夫差、燕王子哙那样的祸患。明智的君主不主观地提拔臣子,臣子自会互相进荐;不自以为谁贤能,立功的人会自己求上门来。在任职中鉴别他们,在办事中试验他们,在功效上考核他们,所以群臣办事公正而没有私心,不埋没贤人,不推荐不肖之徒。因此君主为什么还要操劳于亲自选拔贤人呢?

齐景公把百乘兵车的封地赏赐给人,而劝说要“节约财物”,这是使景公没有办法了解君主应有的奢侈,而独自一人在上面节俭,还是不能避免贫穷。如果有君主用方圆千里的赋税收入供养自己的口腹,那么虽然是夏桀王、商纣王也不会比他更奢侈了。齐国的土地方圆三千里而齐桓公用一半的收入来供养自己,这是比夏桀王、商纣王更奢侈了;然而他能成为五霸中的第一个,是因为他懂得什么地方可奢什么地方可俭。作为君主不能禁止臣下而只是禁止自己就称为是劫持,不能整治臣下而只是整治自己就称为是混乱,不节制臣下而只是节制自己就称为是贫穷。明白的君主使人们没有私心,对用诈骗手段混饭吃的人严加禁止;对尽力干好事业,把利益归于上级的人必然会听说,听说后必然给予奖赏;对干肮脏勾当来谋取私利的人一定能察觉,察觉了必然会给予惩罚。因此,所以忠臣会尽忠于公家,民众读书人会为家庭竭尽全力,群臣百官会精心安排克己奉公对待上级,奢侈加倍超过齐景公,也不是国家的祸患。因此用节约财物来劝说,并不是当务之急。

如果对叶公、哀公、景公用一句话就可以使他们没有祸患,应该说了解下情。对下了解清楚,那么微小的奸邪就可以禁止;微小的奸邪行为可以禁止,那么奸邪的行为就不会积聚;奸邪的行为不会积聚,那么奸臣就不会结党营私;臣下没有结党营私,那么公私就会分明,公私能够分明,那么狼狈为奸的私党就会分散;狼狈为奸的私党能够分散,那么对外就不会拒绝贤人而对内就没有结党营私的祸患。对下情了解清楚,那么观察问题就会明白得像洗净了一样;观察问题明白得像洗净一样,那么惩罚和奖赏就能明白无误,惩罚和奖赏都能明白无误,那么国家就不会贫穷。所以说:用一句话来回答三公而没有祸患,就应该说了解下情。

【说明】先说仁爱,仁爱待民是儒家历来提倡的,因为只有有了人民,君主才成其为君主;没有人民的君主叫什么君主呢?他去统治谁呢?所以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自己附近的民众都欢天喜地,那么远处的民众也就会来归附,以期望快乐的生活;归附的民众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因而仁爱待民,并不是乱发赏赐,也不是不分是非,而是国家的政策对人民有利益。韩非偏颇地认为仁爱就是赏赐,这就有失公正了。而仁爱更不是对犯罪的人的赦免,仁爱是教育人民不要犯罪,犯了罪当然也就是严惩了。自己统治下的人民之所以有背叛的,那是因为政策对人民不利,人民难以生存,而不是君主不能明察。如果统治者少一点个人私欲,多一点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谁又会背叛呢?所以韩非的批判不能成立。

至于鲁哀公能不能选拔到贤人,那是次要问题,关键是要不要选拔贤能的人。所谓贤,是有德行,多才能之意,贤能的人多能为公,多能为民,而少有私欲。不贤的人,即使有知识有才能,但多有私欲,少能为民。所以,一个统治集团、一个领导集团,如果贤人多,那么就会形成团队思想,而如果不贤的人多,就会互相勾心斗角。这里所说的团队,与结党营私所组成的团队大不一样,团队思想,是有相一致的价值观,所以办事能拧成一股绳,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团队利益。而结党营私所组成的团队,是各有各的价值观,在共同利益面前可以团结一致,但只要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侵犯时,就会互相争斗,互不相让。所以,按韩非的说法,让下级互相推荐而等贤人自己上门,是靠不住的。

韩非对齐景公的奢侈的评议多少还有一点道理,齐景公的治国政策最急需的并不是对自己节约,而是要在全国推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但韩非鼓吹君主的奢侈,这是助长统治者追求奢侈的风气。统治者过于奢侈,一是浪费耗费民财,二是让百官有了仿效的榜样;百官如果也跟着追求奢侈的生活,那么老百姓就倒霉了。再说,奢侈太过,造成贫富不均的局面就会愈演愈烈,最终会引起人民的反抗。

韩非把对这三公的治国的办法归结为一句“了解下情”,这也并不能解决三公的问题。下情很容易了解吗?人世间,百态万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了解清楚的。但下情也容易了解,老百姓无非就是“安居乐业”这四个字,能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统治者就可以说是个英明的统治者。所以,制定让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策,就是对人民百姓的仁爱。因此,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则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座右铭:仁爱人民,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用诚信,用智慧,那么国家也就能长治久安。

——————————————————

【注释】1.惠:《易·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书·皋陶谟》:“安民则惠。”《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小雅·小弁》:“君子不惠,不舒究之。”《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周颂·烈文》:“惠我无疆,子孙保之。”《论语·阳货》:“恭、宽、信、敏、惠。”《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荀子·君道》:“宽惠而有礼。”《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谓我惠民者,使我与二弟争民耶?”《说文·惠部》:“惠,仁也。”这里用为仁爱之意。

2.太:《书·洛诰》:“王入太室裸。”《老子·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易·系辞》:“易有太极。”《礼记·曲礼》:“太上贵德。”《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广雅·释诂一》:“太,大也。”段玉裁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这里用为形容极大之意。

3.下智有之:《老子》原文是:“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说“极大的那上面的虚空,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此处韩非有误,翻译也只好按韩非原文意译。

4.僇:(lu路)《礼记·大学》:“辟则为天下僇矣。”《荀子·非相》:“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荀子·强国》:“无僇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邹君不知,故先自僇。”《吕氏春秋·当染》:“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高诱注:“僇,辱也。”《史记·楚世家》:“僇越大夫常寿过。”司马贞索隐:“僇,辱也。”《字汇·人部》:“僇,辱也。”这里用为羞辱之意。


相关文章

  • 忠孝仁义礼智信
  • 忠孝仁义礼智信 几千年以来,由于经受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华民族具有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性格.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愈挫愈坚.继往开来,是因为这些文化内核,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 ...查看


  • 仁义礼智信为现代社会所急需
  • 孔子的思想不只为春秋战国时期服务.礼崩乐坏的时期,社会发展会停滞. <世界博览>:据您近几年参与的有关孔子的民间活动,您是否感到了普通民众对孔子思想的兴趣有什么新的变化? 孔庆东:普通民众确实越来越多地对孔子产生了兴趣,但是基本 ...查看


  • 孩子是一棵好大的树--成人80%靠父母.成才80%靠老师
  • 如果我们把孩子比作一棵幼小树苗-- 一个孩子成人80%的责任在家庭父母,其余20%的责任,也可能是由家庭以外的若干好朋友的指点帮助完成,也可能是若干好老师细心指教完成,也可能是本人读好书.看好戏自我感悟完成.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我们还是 ...查看


  •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 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查看


  • _仁义礼智信_新解_戴木才
  • 第45卷第5期 2012年10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45No.5Oct.2012 "仁义礼智信"新解 ...查看


  •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仁义礼智信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 ...查看


  • "仁义礼智信"新解
  • "仁义礼智信"新解(学者论学问)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 陈 剑 <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15日 07 版) "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古代先哲高度概括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其内容包含了 ...查看


  • 儒家"五常"永不过时
  • 生命时报 2017-09-26 第1152期 第18版 | 要闻 作者:高阳 编者的话: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传统儒家提出的五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儒家先哲已经对"仁. ...查看


  • 智信仁勇严
  • 目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文字释义 文字释义 基本字义 基本字义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常用词组 文化意涵 文化意涵儒家思想中的"智" 儒家思想中的"智" 佛教术语中的"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