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学过他边塞诗,他却是"屈辱"成就的大诗人

更多历史解密,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ID: his-tory)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黄福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伯祖、伯父都曾官致宰相,而父亲也仕途通畅,官至晋州刺史。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岑参,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自然更为得宠。因而,小时候的岑参养成了一身纨绔子弟的毛病,天天带着一群跟班疯玩,对学习很不上心。

不幸的是,岑参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道开始中落。先是热闹的宅院一下子清静了下来,再没有了以前的人来人往。接着是母亲因为父亲的死,伤心过度,也大病一场,虽然人是活了下来,却再没有了以前的精气神。家里的一切重担就压在了大岑参两岁的兄长身上,岑家的仆役们眼看主家衰落,那些个精明的,偷了家里的东西逃了。岑参的兄长无力管束,只好给剩下的仆役们各分发了些银两,让他们也自奔前程去了。一时间,诺大的宅院,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岑参兄弟俩,还有两个年长的,不愿意离开的仆役。

小岑参虽然也知道家里的变故,但一身的纨绔习气却还没改过来。这一天,他趁着兄长不注意,又偷偷一个人跑到街上闲逛去了。正逛着,迎头碰上了以前的小伙伴——父亲属下长史家的公子王皓,岑参兴奋地迎上去打招呼,那王皓看见他,却把头仰了起来,故意说:“这小乞丐是谁啊?”王皓的跟班们也在一旁起哄,喊:“小乞丐,小乞丐……”岑参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已有些破旧的衣裳,默默地退回了街边,看着王皓大笑着带着跟班们扬长而去。

被朋友抛弃,被当众叫成小乞丐的屈辱让岑参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再振岑家辉煌。从此以后,岑参沉下心来,跟着兄长学习,勤学不辍,读遍了所能找到的所有经史著作。每每在他有所松懈的时候,他就会回顾一下当日受辱的情形,这就像是当头一棒一样,让他始终不敢言弃。

终于,29岁那一年,他高中进士,被任命为率府兵曹参军。其后,他抓住机会,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的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这次的出塞虽不能如岑参所愿建功立业,却也为他以后边塞诗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公元751年,岑参返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人交游,虚心向他们学习,深受他们的启迪,诗歌的写作方面也有所进展。三年后,他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出塞。这一次,岑参报国立功之情更为深切,对身边人事物的观察更加入微,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可称为边塞诗一绝,岑参也一时间名动天下。

其后,安史之乱爆发,岑参东归勤王。在杜甫等人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右补阙。岑参经历过边塞的苦寒生活,又经历了安史之乱,更因小时受辱的经历,他对朝廷以及当时很多权贵的做法都颇有微词,他频频上书皇帝,指斥权佞,希望皇帝能够有所触动,整治吏治。遗憾的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平叛上,已无力进行吏治改革,更因为岑参的上书得罪了不少权贵,受到权贵的排挤。759年,他被改任为起居舍人。不到一个月,又再次遭到贬谪,为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最后出为嘉州刺史,人称“岑嘉州”。

岑参因受辱而觉醒,靠着自己的努力,最后在诗坛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他在官场上并不顺利,但对于家道中落的岑家,这无异已是极为难得的。人活于世上,难免会面对屈辱,我们往往会因此痛不欲生,但如果我们能因屈辱而觉醒,屈辱也就会成为动力,鞭笞我们前进。

更多历史解密,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ID: his-tory)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黄福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伯祖、伯父都曾官致宰相,而父亲也仕途通畅,官至晋州刺史。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岑参,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自然更为得宠。因而,小时候的岑参养成了一身纨绔子弟的毛病,天天带着一群跟班疯玩,对学习很不上心。

不幸的是,岑参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道开始中落。先是热闹的宅院一下子清静了下来,再没有了以前的人来人往。接着是母亲因为父亲的死,伤心过度,也大病一场,虽然人是活了下来,却再没有了以前的精气神。家里的一切重担就压在了大岑参两岁的兄长身上,岑家的仆役们眼看主家衰落,那些个精明的,偷了家里的东西逃了。岑参的兄长无力管束,只好给剩下的仆役们各分发了些银两,让他们也自奔前程去了。一时间,诺大的宅院,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岑参兄弟俩,还有两个年长的,不愿意离开的仆役。

小岑参虽然也知道家里的变故,但一身的纨绔习气却还没改过来。这一天,他趁着兄长不注意,又偷偷一个人跑到街上闲逛去了。正逛着,迎头碰上了以前的小伙伴——父亲属下长史家的公子王皓,岑参兴奋地迎上去打招呼,那王皓看见他,却把头仰了起来,故意说:“这小乞丐是谁啊?”王皓的跟班们也在一旁起哄,喊:“小乞丐,小乞丐……”岑参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已有些破旧的衣裳,默默地退回了街边,看着王皓大笑着带着跟班们扬长而去。

被朋友抛弃,被当众叫成小乞丐的屈辱让岑参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再振岑家辉煌。从此以后,岑参沉下心来,跟着兄长学习,勤学不辍,读遍了所能找到的所有经史著作。每每在他有所松懈的时候,他就会回顾一下当日受辱的情形,这就像是当头一棒一样,让他始终不敢言弃。

终于,29岁那一年,他高中进士,被任命为率府兵曹参军。其后,他抓住机会,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的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这次的出塞虽不能如岑参所愿建功立业,却也为他以后边塞诗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公元751年,岑参返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人交游,虚心向他们学习,深受他们的启迪,诗歌的写作方面也有所进展。三年后,他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出塞。这一次,岑参报国立功之情更为深切,对身边人事物的观察更加入微,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可称为边塞诗一绝,岑参也一时间名动天下。

其后,安史之乱爆发,岑参东归勤王。在杜甫等人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右补阙。岑参经历过边塞的苦寒生活,又经历了安史之乱,更因小时受辱的经历,他对朝廷以及当时很多权贵的做法都颇有微词,他频频上书皇帝,指斥权佞,希望皇帝能够有所触动,整治吏治。遗憾的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平叛上,已无力进行吏治改革,更因为岑参的上书得罪了不少权贵,受到权贵的排挤。759年,他被改任为起居舍人。不到一个月,又再次遭到贬谪,为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最后出为嘉州刺史,人称“岑嘉州”。

岑参因受辱而觉醒,靠着自己的努力,最后在诗坛闯出了一片天地,虽然他在官场上并不顺利,但对于家道中落的岑家,这无异已是极为难得的。人活于世上,难免会面对屈辱,我们往往会因此痛不欲生,但如果我们能因屈辱而觉醒,屈辱也就会成为动力,鞭笞我们前进。


相关文章

  • 边塞诗:悲愤诗
  •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查看


  •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1)
  • 一.中国古代作家与作品 1.先秦时代 (1)古代神话.主要有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等. (2)<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相传为孔子编成.<诗经> ...查看


  • 唐诗五首导学案(教师版)
  • 实验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设计者:陈敏洁 2014-1-20 学习目标: 1.找出诗歌的意象,并分析诗歌的意境: 2.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掌握其艺术技巧. 学习重难点: 1.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 ...查看


  • 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唐诗宋词
  • 唐诗成就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1."风神初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诗词理解大全
  • 沪教版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 ...查看


  •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案教师版
  •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案教师版 一.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 ...查看


  • 王昌龄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 中 国古代文学研究 王昌龄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 ○朱晓燕 摘 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学都带有某一时代特定的烙印.盛唐是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解放了诗人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尊自强.自由自在的"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
  •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与训练
  •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与训练 1.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