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奇妙的克隆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早就听说我们 班的同学很优秀,今天大家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同学们说是吗?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大意,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好)请同学们看屏幕:1、判断:下列说法对吗?(灯片: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桃花源人为躲避战乱,他们为何只带妻子而狠心丢下儿女?他们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不是自寻死路吗?(生答,老师纠正)2、解释加点的词: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与外人间隔( )3、翻译句子: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真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内容,看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 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1、 读课文、思考,本文线索是什么?(渔人行踪。即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的。)(灯片)

师: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很明晰的:发现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2段,思考:

1.渔人看到的桃花林是怎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花林的奇异是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有哪些?(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结:第一节,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的入口。

2、谁能说说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生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渔人从小口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找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结: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6.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大惊”是什么意思?(非常吃惊)写出了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到来非常惊异。说明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7、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对待渔人的?表现了桃花源人的什么特点?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见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五、作业

小练笔:发挥想象写一篇小作文:假如我找到了桃花源„„

1、《新闻两则》 教案

学习目标:

1、探索阅读新闻的方法,积累有关的新闻(消息)知识。

2、体味新闻准确精练的语言,培养品析语言的能力。

3、阅读课文,领会正义战争的威力,初步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学习重、难点:

1、探索阅读新闻的方法,并积累有关新闻(消息)的知识。

2、体味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培养品析语言的能力。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龙驹凤雏,开篇明志

1、课前三分钟小练笔 以“新”为话题

2、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二、龙吟凤鸣,交流感知

1、师友互助,汇报自学收获

指导:

1)、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字音和字义 2)、搜集课文写作背景资料

3)、搜集新闻的相关知识

4)、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5)、说说自己读完的感受

2、教师预设补充:

(1)锐不可当.( ) 溃.退( ) 歼.灭( ) 要塞.( )王莽.(

绥靖..( )( ) 二十八宿.( ) 阻è( ) 签.订( ) xiè( )气 荻.港( ) 高屋建lĭng( )

(2)、新闻的相关常识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来讲指消息。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征:

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简明扼要。

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4)、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

3、学生质疑,相互解答

三、龙游凤翔,研读品析

请学生指出这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 讽的语气。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与结果:

三、龙兴凤举,束语润心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100字左右。

教师寄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二课时

一、龙驹凤雏,开篇明志

课前三分钟小练笔 , 报道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

二、龙游凤翔,研读品析

1、找出两篇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2、追问: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的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补充:“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短短一句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中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 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4、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例句:“24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

“至发电时止”,时界比“现在”更为确切。

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三 、龙蟠凤逸,拓展迁移

阅读《大军三十万昨日过长江》,然后完成文后思考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

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你能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请将它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则消息是发表在本文之前,还是之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3.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4.消息中的“摧枯拉朽”一词用得颇为巧妙,请你试加赏析。

五、龙兴凤举,束语润心

1、收获反思

2、教师寄语: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17《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

方法。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

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

来繁衍后代。)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

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

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

的努力?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

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

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

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

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总结前课内容,展开辩论。

二、教学步骤:1、投影幻灯片,复习课文内容。

《 奇 妙 的 克 隆》

2、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3、布置作业: ⑴把文中好的词、句抄在资料册里,增加知识的积累。

⑵回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它的特征。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

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是由

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

(l)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解说: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2)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

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分述。‟ (3)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

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O (1)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好说: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为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参考答案 l.略2.(1)列数字(2)举例子(3)作比较3略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 《石壕吏》简案 第1页 共2页 ◆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感悟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 谈话,板题。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导入3、4自然段。

4. 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 组建合作小组4. 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补充资料]

鲁迅简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作者轶事:鲁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撰写挽联,其中,下面两幅最著名:

(1) 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鲁迅)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斯诺与姚莘农合挽鲁迅)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没有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主要内容为民间传统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一、朗读1、2段,思考:为我们介绍了长妈妈那些方面的信息?说明了什么?

明确:身份:保姆;名字:用的别人的,真实姓名不为人们所知。说明她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的劳动妇女,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没文化

二.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长妈妈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1.3——5段: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夏天的睡态:不拘小节粗俗

2.6——12段她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迷信善良真诚

元旦吃福桔{分角色朗读},将福桔“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教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事情本身固然可笑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长妈妈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过马路要小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13——18段: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愚昧无知和淳朴。

三、分析、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A、传神的描写:①细节描写: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B、对比、映衬法: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重点研讨]

重点研读买《山海经》一节,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简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1问:“我”渴慕着绘图《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起因:我从远房叔祖那里听说了《山海经》,很想看这样的图画,但别人不肯帮我;我有没有好机会去买,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知道我的心愿,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在她告假后的四五天,给我买回来《山海经》,让我又惊又喜。

结果: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这四本书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的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

3.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4.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5.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6.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提示: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

7.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对孩子心思观察细致,关心孩子,热心帮孩子解决疑难。乐于助人

8.长妈妈买的《山海经》实际上是一本怎样的书?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后来失掉了。“但于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表明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让我充满感激。而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鲁迅大量买书的习惯,特别是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艺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几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怀念、敬意的原因。

9.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问题探究]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对于买《山海经》,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的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他却真的买了回来,这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文课,我与学生共同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从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美女蛇的长妈妈引到给我买《山海经》的阿长,学生感到自然、轻松。问题的设置:从假如阿长是你的保姆,你讨厌她的哪些方面?紧接着提出从我讨厌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可推测出阿长什么样的学识及地位?最后提出:如此没有文化的一个人,连书名都说不清,是如何买到

《山海经》的?买到书之后她是怎样的心理?这些问题的设置就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现。

第三,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提问中: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她买到书后心理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觉得有话说、有意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说无限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讨厌阿长的地方正是作者儿童心理的正常表现,阿长学识、地位的研讨正揭示了她为何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举止的原因,她如何给我买到了书,把想象的空间交给了学生,也展示了阿长热情,关心孩子,淳朴的性格。对阿长心理的揣摩使学生又一次进入情景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情感。

这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它将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启迪,让我不断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早就听说我们 班的同学很优秀,今天大家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同学们说是吗?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大意,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好)请同学们看屏幕:1、判断:下列说法对吗?(灯片: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桃花源人为躲避战乱,他们为何只带妻子而狠心丢下儿女?他们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不是自寻死路吗?(生答,老师纠正)2、解释加点的词: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与外人间隔( )3、翻译句子: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真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内容,看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 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1、 读课文、思考,本文线索是什么?(渔人行踪。即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的。)(灯片)

师: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很明晰的:发现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2段,思考:

1.渔人看到的桃花林是怎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花林的奇异是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有哪些?(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结:第一节,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的入口。

2、谁能说说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生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渔人从小口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找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结: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6.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大惊”是什么意思?(非常吃惊)写出了桃花源人见到渔人到来非常惊异。说明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7、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对待渔人的?表现了桃花源人的什么特点?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见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五、作业

小练笔:发挥想象写一篇小作文:假如我找到了桃花源„„

1、《新闻两则》 教案

学习目标:

1、探索阅读新闻的方法,积累有关的新闻(消息)知识。

2、体味新闻准确精练的语言,培养品析语言的能力。

3、阅读课文,领会正义战争的威力,初步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学习重、难点:

1、探索阅读新闻的方法,并积累有关新闻(消息)的知识。

2、体味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培养品析语言的能力。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龙驹凤雏,开篇明志

1、课前三分钟小练笔 以“新”为话题

2、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二、龙吟凤鸣,交流感知

1、师友互助,汇报自学收获

指导:

1)、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字音和字义 2)、搜集课文写作背景资料

3)、搜集新闻的相关知识

4)、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5)、说说自己读完的感受

2、教师预设补充:

(1)锐不可当.( ) 溃.退( ) 歼.灭( ) 要塞.( )王莽.(

绥靖..( )( ) 二十八宿.( ) 阻è( ) 签.订( ) xiè( )气 荻.港( ) 高屋建lĭng( )

(2)、新闻的相关常识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来讲指消息。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征:

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简明扼要。

消息的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4)、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

3、学生质疑,相互解答

三、龙游凤翔,研读品析

请学生指出这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 讽的语气。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与结果:

三、龙兴凤举,束语润心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100字左右。

教师寄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二课时

一、龙驹凤雏,开篇明志

课前三分钟小练笔 , 报道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

二、龙游凤翔,研读品析

1、找出两篇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2、追问: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的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补充:“百万大军”,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 “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说明了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均是”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短短一句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中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

解放 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4、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例句:“24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

“至发电时止”,时界比“现在”更为确切。

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三 、龙蟠凤逸,拓展迁移

阅读《大军三十万昨日过长江》,然后完成文后思考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

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你能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请将它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则消息是发表在本文之前,还是之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3.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

4.消息中的“摧枯拉朽”一词用得颇为巧妙,请你试加赏析。

五、龙兴凤举,束语润心

1、收获反思

2、教师寄语: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17《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

方法。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

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

来繁衍后代。)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

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

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

的努力?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

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

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

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

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总结前课内容,展开辩论。

二、教学步骤:1、投影幻灯片,复习课文内容。

《 奇 妙 的 克 隆》

2、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3、布置作业: ⑴把文中好的词、句抄在资料册里,增加知识的积累。

⑵回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它的特征。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

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是由

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

(l)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解说: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2)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

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分述。‟ (3)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

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O (1)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好说: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为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参考答案 l.略2.(1)列数字(2)举例子(3)作比较3略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 《石壕吏》简案 第1页 共2页 ◆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感悟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 谈话,板题。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导入3、4自然段。

4. 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 组建合作小组4. 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补充资料]

鲁迅简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作者轶事:鲁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撰写挽联,其中,下面两幅最著名:

(1) 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鲁迅)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斯诺与姚莘农合挽鲁迅)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也没有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主要内容为民间传统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术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一、朗读1、2段,思考:为我们介绍了长妈妈那些方面的信息?说明了什么?

明确:身份:保姆;名字:用的别人的,真实姓名不为人们所知。说明她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的劳动妇女,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没文化

二.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长妈妈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1.3——5段: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夏天的睡态:不拘小节粗俗

2.6——12段她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迷信善良真诚

元旦吃福桔{分角色朗读},将福桔“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教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事情本身固然可笑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长妈妈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过马路要小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13——18段: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愚昧无知和淳朴。

三、分析、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A、传神的描写:①细节描写: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B、对比、映衬法: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重点研讨]

重点研读买《山海经》一节,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简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1问:“我”渴慕着绘图《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起因:我从远房叔祖那里听说了《山海经》,很想看这样的图画,但别人不肯帮我;我有没有好机会去买,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知道我的心愿,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在她告假后的四五天,给我买回来《山海经》,让我又惊又喜。

结果: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这四本书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的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

3.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4.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5.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6.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提示: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

7.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对孩子心思观察细致,关心孩子,热心帮孩子解决疑难。乐于助人

8.长妈妈买的《山海经》实际上是一本怎样的书?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后来失掉了。“但于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表明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动,让我充满感激。而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鲁迅大量买书的习惯,特别是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艺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几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怀念、敬意的原因。

9.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问题探究]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对于买《山海经》,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的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他却真的买了回来,这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文课,我与学生共同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由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将问题设计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从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美女蛇的长妈妈引到给我买《山海经》的阿长,学生感到自然、轻松。问题的设置:从假如阿长是你的保姆,你讨厌她的哪些方面?紧接着提出从我讨厌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可推测出阿长什么样的学识及地位?最后提出:如此没有文化的一个人,连书名都说不清,是如何买到

《山海经》的?买到书之后她是怎样的心理?这些问题的设置就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现。

第三,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提问中: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她买到书后心理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觉得有话说、有意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潜力说无限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他们讨厌阿长的地方正是作者儿童心理的正常表现,阿长学识、地位的研讨正揭示了她为何有这些令人讨厌的举止的原因,她如何给我买到了书,把想象的空间交给了学生,也展示了阿长热情,关心孩子,淳朴的性格。对阿长心理的揣摩使学生又一次进入情景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情感。

这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的,它将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启迪,让我不断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章

  • 奇妙的克隆教案1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用几个小标题的形式,按照逻辑顺序,有条理的介绍了什么的是克隆:克隆的试验:以及克隆的应用和发展.文章紧紧围绕文题中"奇妙"两字,生动.通俗的向读者介 ...查看


  • 17[奇妙的克隆]说课稿
  • <奇妙的克隆>说课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 ...查看


  • [奇妙的克隆]18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学习科学家们的锲而不舍的科学 ...查看


  • [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
  • <奇妙的克隆>随堂练习 王行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fú) 囊胚(pī) 爪蟾(chán) 协调(tiáo) B.执行(xíng) 空当(dàng) 率先(lǜ) 细胞(bāo) C. ...查看


  • 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 ...查看


  •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03
  •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 胚胎(pēi) .. B.蟾蜍(chán chú) 鳞片(lín) ... C.两栖(xī) 相安无事(xiànɡ) .. D.囊虫(nánɡ) ...查看


  •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1
  • <奇妙的克隆>·同步练习 一.字词文常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繁yǎn( ) pú( )fú( ) 濒( )临 两栖( ) 分泌( )二.主题文意梳理1.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科技说明文,全文按 顺 ...查看


  •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 8神奇的克隆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 ...查看


  •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
  •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克隆技术将怎样造福人类的知识,读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内容点击: 课文从细菌的裂变这一特性说起,说明了克隆的本质就是无性 ...查看


  •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224500江苏滨海县第三中学 邱孔龙 [email protected]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克隆技术将怎样造福人类的知识,读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内容点击: 课文从细菌的裂变这一特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