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的蟋蟀意象

  G633.3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吟�、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 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 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阂院岫�。”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o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 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_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答案】:(1)“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   (2)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毅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2分)

  G633.3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吟�、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 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 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阂院岫�。”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o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 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_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答案】:(1)“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   (2)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毅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2分)


相关文章

  • 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 1中国古典诗词为何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试举一例说明古典诗词对当代文艺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意境以佛老思想的典型表现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西方文论中尚难找到一个与之相当的概念或术语. 所谓意境,传统的理解是指作 ...查看


  • 夜书所见1
  •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有意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在这首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赏析
  • 尾犯·夜雨滴空阶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 ...查看


  • 古代诗词中五十种常见典故和意象
  • 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故和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国文化所赋予的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 ...查看


  • 高考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最全)
  • 高考古诗词常用意象典故解析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在中国古 ...查看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清单
  • .2009高考语文素材: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清单http://www.wenku1.com/view/6C8549D4DF8871A3.html 一.考点解析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 ...查看


  • [转载]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 近几年语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种新题型--诗歌鉴赏.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高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走进古典诗歌?首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用的意象纷繁复杂,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 ...查看


  • 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
  • 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 (外文):Simple Analysis on the Hankage Image of Ci petry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徐青青 学号 ...查看


  • 雁意象拾零
  • 古诗词中"雁"意象拾零 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一"字排开,时交叉成"人",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属候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