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新进展

8 国外油田工程第25卷第4期(2009 4)

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新进展

摘要 虽然在继续寻找石油, 但是如果要达到避免出现油气短缺的目的, 就必须提高已知储量的开采水平并且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跟踪和收集文献报道资料,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近几年来国外提高采收率新进展:注空气提高高含水饱和度轻油油藏采收率、低矿化度水驱采油、气辅助重力泄油、降低黏度WAG 、用于地层深部调剖的B ri g htW ater 试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增产增注处理作业中的应用、智能井在CO 2EOR 中的应用和微井眼技术。

关键词 注空气 低矿化度水驱 气辅助重力泄油 降低黏度WAG 深部调剖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智能井 微井眼 EOR

金佩强 张恒发 陈林风(大庆油田公司研究院) 许多室内岩心驱替试验以便比较模拟地层水水驱动态和低矿化度水驱动态。低矿化度水驱将原油采收率从56%OO I P 提高到64%OOIP 。用含有0 00015TDS 的水进行的超低矿化度水驱显示, 采收率一直提高到73%, 与用含有0 015TDS 的地层水进行的高矿化度水驱相比, 采油量增加了30%。在所有驱替试验中, 原生盐水的成分与驱替水的成分相同。

3 气辅助重力泄油

气辅助重力泄油(GAGD ) 概念起源于重力稳定注气项目的自然扩展。由于重力分离, 在垂直井中注入的CO 2聚集在油层的顶部并且驱替原油, 把原油排驱到跨越几口注入井的水平采油井中。随着连续注入, CO 2体积向下并且向横向增大, C O 2波及的储层体积越来越大, 而储层中的含水饱和度没有提高, 这提高了体积波及效率。CO 2的重力分离还有助于延缓甚至消除C O 2向采油井中突破, 并且防止气相与原油流动竞争。通过使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以上, 能够提高CO 2的驱油效率。这有助于在原油和注入CO 2之间获得低界面张力, 同样也增大了毛细管数并且降低了C O 2波及区域内的残余油饱和度。如果地层是水湿的, 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水很可能在岩石孔隙中退缩, 而CO 2将优先驱替原油。如果地层是油湿的, 连续油膜将帮助形成泄油通道以便原油流到水平采油井中。因此, 提出的GAGD 工艺看来不但能够消除WAG 常规工艺的两个主要问题(波及效率低和水屏蔽), 而且还增加了许多优点, 即提高了含油饱和度, 因此提高了采油井附近地层的油相渗透率并且减弱了与气流动的竞争。该工艺利用油田上现有的垂直井注CO 2, 需要钻一口长水平井开采排驱出的原油。总之, 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常规WAG 工艺相比, GAGD 工艺不但提高了最终采收率, 而且提高采油速度的潜力巨大。

[3]

石油和天然气对于任何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 并且这些资源在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生命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地质和物理因素, 一次和二次采油后, 在油藏中仍然含有约60%OO I P (原始原油地质储量) 。因此, 经济地开采油气资源需要精心设计开采项目, 并且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1 注空气提高高含水饱和度轻油油藏采收率

HPA I 是一种燃烧驱替工艺

[1]

。部分原油作为

燃料消耗掉了, 剩余的原油可以采出。因此, H P A I 的驱替效率取决于燃料消耗量, 燃料需要量(是燃料消耗量和岩石体积的比) 与原始含油饱和度关系不大。如果岩石性质相同, 燃料需要量几乎相等, 与原始含水饱和度无关。原始含油饱和度对于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原始原油地质储量小于储集岩的燃料需要量, 就几乎采不出原油。因此, 在水驱轻油油藏的情况下, 残余油饱和度值对于用H PA I 工艺成功采油十分重要。

2 低矿化度水驱采油

低矿化度水驱采油

[2]

4 降低黏度水气交替注入

在Kuparuk 油藏首次应用了降低黏度水气交替注入(VR-WAG ) 工艺

[4]

(LoSal) 是向油藏中注, 以便替代混相气EOR

金佩强等: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新进展 9

严重欠饱和油藏(泡点压力为12 4M Pa , 油藏压力为24 12M Pa ) 中, 该工艺叫做欠饱和WAG (US-WAG ) 。采用该工艺使原油黏度降低了45%, 采收率提高了约6%的OO I P 。油藏模拟结果和实际矿场动态证实了这一效果。

对于处于或接近其泡点压力的稠油油藏来说, 在WAG 工艺中使用富化气。将采出气中的重组分脱除并且将其与采出贫气混合配制成VR I , 也可以把贫气与少量NGL 混合配制成VR I , 可以将原油黏度实际降低高达90%。通过降低原油黏度大大改善了原油分流量, 提高了水驱采收率。

酸化处理作业。对这些井实施增注措施是一个挑战, 因为处理液优先流入了高渗透层, 留下了未波及到的低渗透层。

在这些处理作业中, 由用氮气制成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泡沫代替了用水溶聚合物稳定的常规泡沫。这一高度稳定的泡沫起到了较好的改变酸的流动方向的作用, 没有造成任何地层损害。处理井的注入能力提高了2~3倍, 这与使用聚合物基泡沫的效果相同。与用聚合物基体系处理的对比井相比, 用VES 处理液处理的井的注入能力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是因为VES 比其他体系更好地改变了酸的流动方向。

把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体系用于酸化碳酸盐岩储层并且自然地改变方向, 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大大地减小了作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也可以分几个步骤泵入含有普通酸或缓速酸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自动转向酸(VES -SDA ) 。在沙特阿拉伯的垂直井和大位移水平井的酸化和转向处理作业中已经使用了这一新型体系, 包括渗透率变化大的层。用VES -SDA 对井下静态温度为104 44 的15口水平井进行了基质酸化, 与没有用VES -SDA 处理的对比井相比, 每口井的平均采油量增加了270 28m

3[6]

5 用于地层深部调剖的Bri ghtWat er 试剂

由BP 公司资助的一个工业与学术研讨会提出了微粒概念, 即微粒能够注入并且通过岩石基质与水驱一起传播, 然后在高渗透层中的温度发生变化或经过一段时间后, 微粒体积增大(爆裂) 堵塞

了孔喉, 使跟踪水改变方向进入波及效率低的层。为了保持注入能力, 重要的是注入体系的黏度应该尽可能地接近水的黏度。一旦爆裂, 确定与孔喉的相互作用将成为产生水阻力系数的手段。

过滤和微粒传播研究表明, 为了确保易于注入和传播, 叫做 核 的原始微粒必须具有小于孔喉大小分布平均值的十分之一的平均微粒直径, 并且具有能够确保微粒与水流一道被有效携带的物理性质(例如密度) 。为了保证 爆裂 后的实际效果, 预计 米花状 微粒直径需要约为或大于平均孔喉直径的四分之一。但是, 这两个条件将与微粒浓度有关。当注入核浓度较低时, 也可以注入较接近孔喉大小的核。

M ob il 、BP 、Texco 、Chevron 研究联合体接受了这个项目, 并且与Na lco Exxon 能源公司联合开发了BrightW ater 试剂

[5]

在沙特阿拉伯的注水井和采气井的酸化压裂中

也使用了VES 流体体系。

用VES 处理液进行酸化压裂的采气井的开采效果比预计的好, 与用聚合物进行处理相比, 洗井的速度快。

7 智能井在CO 2EOR 中的应用

CO 2EOR 项目的最重要难题是调剖。地质非均质性严重是进行CO 2混相驱的碳酸盐岩油藏的特征, 但是这一特征导致了不均匀C O 2驱替前缘。CO 2驱扫高渗透层, 使C O 2早期突破, 导致C O 2在注入井和一些采油井之间循环。不必要的循环影响了采出油与注入CO 2的比。

在C O 2EOR 项目中应用智能井可获得较高的采油量及改善经济效益

[7]

油田应用成功地证实了B rightW ater 处理给注水带来的效果, 但是采油方面的效果不太确定。在注入水通过高渗透层流向采油井的情况下, 当封堵了高渗透层并且减小了进入高渗透层的注水量时, 如果选择的储层深部调剖候选对象合适, 采油量就应该增加, 因为提供给对应采油井的平面压力保持能量得到了重新分布。

:

把智能井完井系统用于多层或非均质油藏采油井, 能够控制单层的生产压差和采液量。当在一个特定层出现过量产CO 2和水时, 能够回堵或关闭这些层, 不影响其他层正常生产。通过限制一个层的产C O 2量能够影响驱替前缘和对井网的波及, 以便使C O 2驱替其他未波及到的原油并且使这些26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为了保持碳酸盐岩储层的压力, 沙特阿拉伯油田采用注海水和处理过的水的方法维持储层压力。用7

10 国外油田工程第25卷第4期(2009 4)

有关的处理和压缩费用。

把智能井完井系统用于多层或非均质油藏注入井, 能够控制层间注入剂的分布。能够限制突破

遇. 国外油田工程, 2006(6)

[3]金佩强. 气辅助重力泄油工艺提高轻油采收率研究. 国

外油田工程, 2005(12)

[4]P L M cG uire , 等. V i sco city reducti on W AG:an e ffecti v e

EOR process fo r N orth Slope v iscous o il s . SPE 93914[5]Ja m es P ritche tt 等. F i e l d app licati on of a ne w i n -depth wa -terfl ood confo r m ance i m provem ent too. l SPE 84897[6]H isha m A, N asr -E -l D i n , 等. A ppli cation of a new c lass of

surfactants i n sti m ulation trea t m ents . SPE 84898

[7]金佩强. 智能井技术在S ACROC 单元C O 2EOR 项目中

的应用:实例研究. 国外油田工程, 2007(2)

[8]Bett y J Fe l ber . Se l ec ted U. S . depa rt m en t o f energy s EOR

techno logy appli cations . SPE 84904

(收稿日期 2008-12-05)

层、漏失层和波及到的层, 迫使更多的CO 2进入未波及到的层。

安装智能井完井系统后, 通过关闭其他层的

阀门能够对单层实施增产增注措施和清洗。

不进行各种常规的采油修理作业, 减少了操

作费用和停产停注时间。

智能井允许对单个油层和多个油层进行测试(生产测试和不稳定试井) 。采用智能井增加了对

油藏动态和CO 2驱前缘移动的了解, 因此能够做出管理和分配注入CO 2的优化决策。

对于CO 2EOR 项目来说, 可以在多层油藏的垂直井中采用单层线性驱动开采方式的水平或分支水平注入井, 或采油井中使用智能井完井系统。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供需量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供应量(106bbl/d)

供应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原油其他液体前苏联中国

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世界总计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供应量

2007年2008年21. 508. 503. 423. 504. 541. 5362. 9835. 4230. 904. 5212. 603. 9011. 0584. 4849. 06

21. 268. 773. 443. 204. 251. 5965. 1337. 2432. 424. 8212. 703. 9311. 2686. 3949. 15

2009年21. 259. 063. 652. 993. 971. 5766. 3337. 5831. 576. 0113. 073. 9211. 7687. 5850. 00

8 微井眼技术

对于微井眼来说, 钻井液体积和钻头质量分别能够低至标定直径生产井的/和/。与小井眼相

~1。由于微比, 微井眼在规模上减小至原来的1

井眼所需的质量和材料都减少, 所以微井眼钻井系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节省费用。

[8]

从概念上讲, 微井眼钻井系统部件多半是众所周知的常规钻井和挠性管技术中使用的部件的小型形式。因此, 微井眼钻井大致上具有与常规钻井技术相同的特性和限制条件, 但是微井眼钻井由于减小了规模而节省了费用。在用微井眼技术代替常规钻井技术的情况下, 由于减小了钻柱尺寸、钻机支撑结构、地面坑和罐, 并且减少了消耗物(包括套管、钻井液添加剂和水泥), 大大地减轻了钻井系统的质量。与现有的工业用钻井系统相比, 微井眼钻井系统将大幅度减小钻井设备所占的面积。对挠性管传送的钻井系统进行改进将会进一步提高效率。

在EOR 作业中微井眼作为注入井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 因为通过提高波及效率微井眼在油田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例如, 与目前能够得到的用于勘探、储层表征和输送EOR 化学剂的技术相比, 微井眼和测井仪相结合的使用费用是非常低的。参考文献

[1]T T era m oto , 等. A ir -i n jecti on EOR i n h i gh l y w ate r -satura-t

ed li ght -o il reservo ir . SPE 100215

[: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

1

42

177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量(106bbl/d)

需求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

2007年2008年48. 9221. 002. 3315. 284. 975. 3436. 604. 280. 797. 588. 7815. 1785. 53

48. 3920. 492. 3415. 224. 985. 3637. 924. 410. 808. 028. 8315. 8686. 31

2009年48. 1220. 372. 3515. 134. 895. 3839. 184. 540. 828. 428. 9316. 4687. 3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前苏联欧洲中国

亚洲的其他国家

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世界总计

李维安摘译自 A rab O il&G as 2008年8月16日

8 国外油田工程第25卷第4期(2009 4)

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新进展

摘要 虽然在继续寻找石油, 但是如果要达到避免出现油气短缺的目的, 就必须提高已知储量的开采水平并且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跟踪和收集文献报道资料,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近几年来国外提高采收率新进展:注空气提高高含水饱和度轻油油藏采收率、低矿化度水驱采油、气辅助重力泄油、降低黏度WAG 、用于地层深部调剖的B ri g htW ater 试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在增产增注处理作业中的应用、智能井在CO 2EOR 中的应用和微井眼技术。

关键词 注空气 低矿化度水驱 气辅助重力泄油 降低黏度WAG 深部调剖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智能井 微井眼 EOR

金佩强 张恒发 陈林风(大庆油田公司研究院) 许多室内岩心驱替试验以便比较模拟地层水水驱动态和低矿化度水驱动态。低矿化度水驱将原油采收率从56%OO I P 提高到64%OOIP 。用含有0 00015TDS 的水进行的超低矿化度水驱显示, 采收率一直提高到73%, 与用含有0 015TDS 的地层水进行的高矿化度水驱相比, 采油量增加了30%。在所有驱替试验中, 原生盐水的成分与驱替水的成分相同。

3 气辅助重力泄油

气辅助重力泄油(GAGD ) 概念起源于重力稳定注气项目的自然扩展。由于重力分离, 在垂直井中注入的CO 2聚集在油层的顶部并且驱替原油, 把原油排驱到跨越几口注入井的水平采油井中。随着连续注入, CO 2体积向下并且向横向增大, C O 2波及的储层体积越来越大, 而储层中的含水饱和度没有提高, 这提高了体积波及效率。CO 2的重力分离还有助于延缓甚至消除C O 2向采油井中突破, 并且防止气相与原油流动竞争。通过使压力保持在最小混相压力以上, 能够提高CO 2的驱油效率。这有助于在原油和注入CO 2之间获得低界面张力, 同样也增大了毛细管数并且降低了C O 2波及区域内的残余油饱和度。如果地层是水湿的, 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水很可能在岩石孔隙中退缩, 而CO 2将优先驱替原油。如果地层是油湿的, 连续油膜将帮助形成泄油通道以便原油流到水平采油井中。因此, 提出的GAGD 工艺看来不但能够消除WAG 常规工艺的两个主要问题(波及效率低和水屏蔽), 而且还增加了许多优点, 即提高了含油饱和度, 因此提高了采油井附近地层的油相渗透率并且减弱了与气流动的竞争。该工艺利用油田上现有的垂直井注CO 2, 需要钻一口长水平井开采排驱出的原油。总之, 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常规WAG 工艺相比, GAGD 工艺不但提高了最终采收率, 而且提高采油速度的潜力巨大。

[3]

石油和天然气对于任何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 并且这些资源在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生命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地质和物理因素, 一次和二次采油后, 在油藏中仍然含有约60%OO I P (原始原油地质储量) 。因此, 经济地开采油气资源需要精心设计开采项目, 并且采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1 注空气提高高含水饱和度轻油油藏采收率

HPA I 是一种燃烧驱替工艺

[1]

。部分原油作为

燃料消耗掉了, 剩余的原油可以采出。因此, H P A I 的驱替效率取决于燃料消耗量, 燃料需要量(是燃料消耗量和岩石体积的比) 与原始含油饱和度关系不大。如果岩石性质相同, 燃料需要量几乎相等, 与原始含水饱和度无关。原始含油饱和度对于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原始原油地质储量小于储集岩的燃料需要量, 就几乎采不出原油。因此, 在水驱轻油油藏的情况下, 残余油饱和度值对于用H PA I 工艺成功采油十分重要。

2 低矿化度水驱采油

低矿化度水驱采油

[2]

4 降低黏度水气交替注入

在Kuparuk 油藏首次应用了降低黏度水气交替注入(VR-WAG ) 工艺

[4]

(LoSal) 是向油藏中注, 以便替代混相气EOR

金佩强等: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新进展 9

严重欠饱和油藏(泡点压力为12 4M Pa , 油藏压力为24 12M Pa ) 中, 该工艺叫做欠饱和WAG (US-WAG ) 。采用该工艺使原油黏度降低了45%, 采收率提高了约6%的OO I P 。油藏模拟结果和实际矿场动态证实了这一效果。

对于处于或接近其泡点压力的稠油油藏来说, 在WAG 工艺中使用富化气。将采出气中的重组分脱除并且将其与采出贫气混合配制成VR I , 也可以把贫气与少量NGL 混合配制成VR I , 可以将原油黏度实际降低高达90%。通过降低原油黏度大大改善了原油分流量, 提高了水驱采收率。

酸化处理作业。对这些井实施增注措施是一个挑战, 因为处理液优先流入了高渗透层, 留下了未波及到的低渗透层。

在这些处理作业中, 由用氮气制成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泡沫代替了用水溶聚合物稳定的常规泡沫。这一高度稳定的泡沫起到了较好的改变酸的流动方向的作用, 没有造成任何地层损害。处理井的注入能力提高了2~3倍, 这与使用聚合物基泡沫的效果相同。与用聚合物基体系处理的对比井相比, 用VES 处理液处理的井的注入能力持续的时间较长。这是因为VES 比其他体系更好地改变了酸的流动方向。

把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体系用于酸化碳酸盐岩储层并且自然地改变方向, 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大大地减小了作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也可以分几个步骤泵入含有普通酸或缓速酸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自动转向酸(VES -SDA ) 。在沙特阿拉伯的垂直井和大位移水平井的酸化和转向处理作业中已经使用了这一新型体系, 包括渗透率变化大的层。用VES -SDA 对井下静态温度为104 44 的15口水平井进行了基质酸化, 与没有用VES -SDA 处理的对比井相比, 每口井的平均采油量增加了270 28m

3[6]

5 用于地层深部调剖的Bri ghtWat er 试剂

由BP 公司资助的一个工业与学术研讨会提出了微粒概念, 即微粒能够注入并且通过岩石基质与水驱一起传播, 然后在高渗透层中的温度发生变化或经过一段时间后, 微粒体积增大(爆裂) 堵塞

了孔喉, 使跟踪水改变方向进入波及效率低的层。为了保持注入能力, 重要的是注入体系的黏度应该尽可能地接近水的黏度。一旦爆裂, 确定与孔喉的相互作用将成为产生水阻力系数的手段。

过滤和微粒传播研究表明, 为了确保易于注入和传播, 叫做 核 的原始微粒必须具有小于孔喉大小分布平均值的十分之一的平均微粒直径, 并且具有能够确保微粒与水流一道被有效携带的物理性质(例如密度) 。为了保证 爆裂 后的实际效果, 预计 米花状 微粒直径需要约为或大于平均孔喉直径的四分之一。但是, 这两个条件将与微粒浓度有关。当注入核浓度较低时, 也可以注入较接近孔喉大小的核。

M ob il 、BP 、Texco 、Chevron 研究联合体接受了这个项目, 并且与Na lco Exxon 能源公司联合开发了BrightW ater 试剂

[5]

在沙特阿拉伯的注水井和采气井的酸化压裂中

也使用了VES 流体体系。

用VES 处理液进行酸化压裂的采气井的开采效果比预计的好, 与用聚合物进行处理相比, 洗井的速度快。

7 智能井在CO 2EOR 中的应用

CO 2EOR 项目的最重要难题是调剖。地质非均质性严重是进行CO 2混相驱的碳酸盐岩油藏的特征, 但是这一特征导致了不均匀C O 2驱替前缘。CO 2驱扫高渗透层, 使C O 2早期突破, 导致C O 2在注入井和一些采油井之间循环。不必要的循环影响了采出油与注入CO 2的比。

在C O 2EOR 项目中应用智能井可获得较高的采油量及改善经济效益

[7]

油田应用成功地证实了B rightW ater 处理给注水带来的效果, 但是采油方面的效果不太确定。在注入水通过高渗透层流向采油井的情况下, 当封堵了高渗透层并且减小了进入高渗透层的注水量时, 如果选择的储层深部调剖候选对象合适, 采油量就应该增加, 因为提供给对应采油井的平面压力保持能量得到了重新分布。

:

把智能井完井系统用于多层或非均质油藏采油井, 能够控制单层的生产压差和采液量。当在一个特定层出现过量产CO 2和水时, 能够回堵或关闭这些层, 不影响其他层正常生产。通过限制一个层的产C O 2量能够影响驱替前缘和对井网的波及, 以便使C O 2驱替其他未波及到的原油并且使这些26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

为了保持碳酸盐岩储层的压力, 沙特阿拉伯油田采用注海水和处理过的水的方法维持储层压力。用7

10 国外油田工程第25卷第4期(2009 4)

有关的处理和压缩费用。

把智能井完井系统用于多层或非均质油藏注入井, 能够控制层间注入剂的分布。能够限制突破

遇. 国外油田工程, 2006(6)

[3]金佩强. 气辅助重力泄油工艺提高轻油采收率研究. 国

外油田工程, 2005(12)

[4]P L M cG uire , 等. V i sco city reducti on W AG:an e ffecti v e

EOR process fo r N orth Slope v iscous o il s . SPE 93914[5]Ja m es P ritche tt 等. F i e l d app licati on of a ne w i n -depth wa -terfl ood confo r m ance i m provem ent too. l SPE 84897[6]H isha m A, N asr -E -l D i n , 等. A ppli cation of a new c lass of

surfactants i n sti m ulation trea t m ents . SPE 84898

[7]金佩强. 智能井技术在S ACROC 单元C O 2EOR 项目中

的应用:实例研究. 国外油田工程, 2007(2)

[8]Bett y J Fe l ber . Se l ec ted U. S . depa rt m en t o f energy s EOR

techno logy appli cations . SPE 84904

(收稿日期 2008-12-05)

层、漏失层和波及到的层, 迫使更多的CO 2进入未波及到的层。

安装智能井完井系统后, 通过关闭其他层的

阀门能够对单层实施增产增注措施和清洗。

不进行各种常规的采油修理作业, 减少了操

作费用和停产停注时间。

智能井允许对单个油层和多个油层进行测试(生产测试和不稳定试井) 。采用智能井增加了对

油藏动态和CO 2驱前缘移动的了解, 因此能够做出管理和分配注入CO 2的优化决策。

对于CO 2EOR 项目来说, 可以在多层油藏的垂直井中采用单层线性驱动开采方式的水平或分支水平注入井, 或采油井中使用智能井完井系统。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供需量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供应量(106bbl/d)

供应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原油其他液体前苏联中国

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世界总计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供应量

2007年2008年21. 508. 503. 423. 504. 541. 5362. 9835. 4230. 904. 5212. 603. 9011. 0584. 4849. 06

21. 268. 773. 443. 204. 251. 5965. 1337. 2432. 424. 8212. 703. 9311. 2686. 3949. 15

2009年21. 259. 063. 652. 993. 971. 5766. 3337. 5831. 576. 0113. 073. 9211. 7687. 5850. 00

8 微井眼技术

对于微井眼来说, 钻井液体积和钻头质量分别能够低至标定直径生产井的/和/。与小井眼相

~1。由于微比, 微井眼在规模上减小至原来的1

井眼所需的质量和材料都减少, 所以微井眼钻井系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节省费用。

[8]

从概念上讲, 微井眼钻井系统部件多半是众所周知的常规钻井和挠性管技术中使用的部件的小型形式。因此, 微井眼钻井大致上具有与常规钻井技术相同的特性和限制条件, 但是微井眼钻井由于减小了规模而节省了费用。在用微井眼技术代替常规钻井技术的情况下, 由于减小了钻柱尺寸、钻机支撑结构、地面坑和罐, 并且减少了消耗物(包括套管、钻井液添加剂和水泥), 大大地减轻了钻井系统的质量。与现有的工业用钻井系统相比, 微井眼钻井系统将大幅度减小钻井设备所占的面积。对挠性管传送的钻井系统进行改进将会进一步提高效率。

在EOR 作业中微井眼作为注入井的作用非常值得研究, 因为通过提高波及效率微井眼在油田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例如, 与目前能够得到的用于勘探、储层表征和输送EOR 化学剂的技术相比, 微井眼和测井仪相结合的使用费用是非常低的。参考文献

[1]T T era m oto , 等. A ir -i n jecti on EOR i n h i gh l y w ate r -satura-t

ed li ght -o il reservo ir . SPE 100215

[: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

1

42

177

2007 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量(106bbl/d)

需求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

2007年2008年48. 9221. 002. 3315. 284. 975. 3436. 604. 280. 797. 588. 7815. 1785. 53

48. 3920. 492. 3415. 224. 985. 3637. 924. 410. 808. 028. 8315. 8686. 31

2009年48. 1220. 372. 3515. 134. 895. 3839. 184. 540. 828. 428. 9316. 4687. 3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计前苏联欧洲中国

亚洲的其他国家

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其他国家世界总计

李维安摘译自 A rab O il&G as 2008年8月16日


相关文章

  • 切花月季的采后处理与营销
  • 研究生课程论文(作业)封面 ( 2015 至 2016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 程 名 称: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营销 课 程 编 号:304305 学 生 姓 名:黄泽 学 号:150420369 年 级:1503班 任 课 教 师: 提 ...查看


  • 石油钻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石油钻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近10年来, 我国石油钻机技术得到最为快速的发展, 制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我国钻机制造厂制造的各种钻机已基本满足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自身的需要,已成为全球最大钻机制造国.随着各油田深层油气井勘探开发及参与国际 ...查看


  •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
  • 第21卷 第1期 2006年3月(页码:143-151)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PRO GRESS IN GEOP H YSICS Vol. 21 No. 1Mar. 2006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 张向林1, 陶 果1, 刘新茹 ...查看


  • 石油工程新理论与技术讲座论文
  • 石油工程新理论与技术讲座论文 摘要:随着各大油田步入开发阶段的后期,传统的油藏类型面临高含水.驱动能量不足.提高采收率困难等等问题,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难度较大,并且部分存在地形问题难以开采,或者技术不成熟无法大规模开采的问题,导致石油行业 ...查看


  • 氨基乙酸生产工艺设计
  •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氨基乙酸生产工艺设计 摘 要 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它是结构最简单的α-氨基酸,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农药.医药.食品.饲料以及制取其它氨基酸,合成表面活性剂等.氨基乙酸的生产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氯乙 ...查看


  • 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攀升.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简要介绍了现代石油钻井技术的进展,然后结合国内外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3G 视频监控技术.深海石油 ...查看


  • 矿山企业降本增效技术研究及应用
  • 矿山企业降本增效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绍春 周 伟 于光涛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辽阳 111007) 摘 要 从钢铁行业产业链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进行工艺研究,根据矿山企业内部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一方面利 用公司选矿厂现有厂房,进行 ...查看


  • 采油技师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华东石油技师学院采油技师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1.自喷井生产分析方法 2.机抽井生产分析方法 3.浅谈抽油机减速箱漏油问题分析及处理 4.影响抽油机工作效率的因素及优化措施 5.合理完井方法的研究 6.采油废水回注处理技术 7.泵效影响因素 ...查看


  • 黄原酸钠对硫化矿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 第27卷第3期2007年06月 矿冶 工 程 VoI.27№3 June 2007 MININGANDMETALLURGICALENGINEERING 一种新型有机抑制剂甘油基黄原酸钠对 硫化矿抑制作用机理研究① 何名飞1,熊道陵1,陈玉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