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思想研究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西方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美”是对中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一字, 占据了中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直到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两部文化典籍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关注审美现象,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等重要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西方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分别就其关于美的本源与美的特征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者在美论思想方面的异同,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与审美观念的差异,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美学。

关键词

论语;西方;美学;思想

Abstract

"Confucian analects" and "Holy Bible" is to the West social impact very big culture ancient book, occupied the Western culture central place, is still affecting humanity's morality and the behavior standards until the today certain extent, has also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world culture. Although two cultural ancient books produce the societ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entirely different, actually as if by prior agreemen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sthetic phenomenon, and so on important esthetics question propose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viewpoint to US's ess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and "Holy Bible" two cultural ancient book's US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from "Confucian analects" produces to obtain, separately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 on it about US's source and US's characteristic's viewpoint. Thus analyzes both to discuss the thought aspect in U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s helpful by the time in our furthe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e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 and the esthetic idea difference, the establishment has the new spirit of the age Chinese esthetics

Keyword

Confucian analects;Holy Bible;aesthetics ;compare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绪论„„„„„„„„„„„„„„„„„„„„„„„„„„„„„„„„„„„„1

第一章:西方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1

第一节:《论语》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1

第二节:《圣经》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2

第二章:“美”与“上帝”——美的本源„„„„„„„„„„„„„„„„„„„3

第一节:“仁”——《论语》论美的本源„„„„„„„„„„„„„„„„„„„3

第二节:“上帝”——《圣经》论美的本源„„„„„„„„„„„„„„„„„„4

第三章:“美”与“信仰”——美的特征„„„„„„„„„„„„„„„„„„6

第一节:“礼”——《论语》论美的特征„„„„„„„„„„„„„„„„„„„6

第二节:“信仰”——《圣经》论美的特征„„„„„„„„„„„„„„„„„„7 结语„„„„„„„„„„„„„„„„„„„„„„„„„„„„„„„„„„„„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论语》和《圣经》是对中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典籍, 占据了中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直到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两部文化典籍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关注审美现象,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等重要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论语》与《圣经》两本文化典籍的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分别就其关于美的本源与美的特征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者在美论思想方面的异同,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与审美观念的差异,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美学。

第一章: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论语》和《圣经》作为中西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都对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影响了中西方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两部文化典籍产生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此使二者在美论思想方面有了很大不同。本章主要阐述这两本文化典籍产生的文化背景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其美论思想的异同奠定基础。

第一节: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成书于战国初期,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孔子的学说较多地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有根本性的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他的“仁学”上。“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基础。

在殷商审美文化和西周审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中华审美文化至春秋战国出现了第一次大创造、大繁荣的局面。上自宫廷王侯,下至乡里百姓,各层次、各类型的审美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其中,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在诸子百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影响最大。孔子的美学,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仁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是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孔子在美学上,之所以能提出超越于前人的见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都同他的仁学密切相关。因此,不了解孔子的仁学,就很难了解他的美学的精神实质。处在中国古代早期奴隶制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的大变动时期的孔子,是已经走向没落的某些氏族贵的思想代表。他站在氏族贵族的立场上,对从原始巫术礼仪演化而来的、维护氏族贵族统治的“周礼”采取了坚决维护的态度。然而历史已无情地击碎了氏族贵族奉若神明的“周礼”,在“礼崩乐坏”的

局面到处出现的情况下,单纯用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和履行“周礼”已经不可能,于是孔子创造性地采取了以“仁”释“礼”的办法,说明“礼”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能够实行的东西。孔子的仁学由此产生。这种文化,重视血亲人伦、实用事功和道德修养,表现在美学领域里,则是宣扬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他立足于生命个体与社会机体的相互调节,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高扬人格的完美表现,在美与善的统一中,寻求审美与人生的切合点。这中间就有大量的美学问题。《论语》中的美论也就此产生。[1]

第二节:《圣经》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

《圣经》是犹太教及基督教经典的总称。在基督教从犹太教分化出来之前,专指犹太教经典《旧约全书》;基督教分化出来后,从公元一世纪到二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基督教本身的经典《新约全书》,因而基督教信奉的《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及《新约全书》两部分,称为《新旧约全书》。《旧约全书》原本是古代犹太民族的历史与文学作品,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间,随着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逐步被编纂成一部有宗教意义的经典。《新约全书》主要记述传说中的耶稣的出生、受难及复活的故事,及门徒彼得、保罗等布道及建立教会的事迹。内容主要是布道,宣传教义,批评各种违背教规的行为,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旧约全书》到《新约全书》,标示了信仰上的巨大转变,虽然它们都被基督教奉为经典,实则其涵义是很不相同的。《旧约全书》是神藉摩西在西奈山与以色列入所立的约;《新约全书》则是耶稣基督以他的流血受死在上帝与人之间所立的约。

《圣经》不仅是宗教经典同时又是文学作品。它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一方面造成了某种模糊性,有利于表达某种神秘的寓意;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便于记忆和传播。《圣经》中提供的表象世界的形象性,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逐渐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或审美的形式感。它一方面积淀于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规定和制约着他们从事文艺创作的审美趋势和审美方式,另一方面又存储于西方人文文化的感性形态中,给西方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产竭、用之不尽的意象储备。也就是说,当《圣经》作为一种神学权威体系逐渐淡出以后,曾经作为人类集体表象的圣经故事所寄寓的情感和记忆,却受到人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冲动的不断滋养,在人们心底扎下了根,成为一种原始的文化意象,在人类生存矛盾的不断召唤之下催生出千姿百态的文艺景观。[2]

《圣经》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将人类历史现实的残酷无情同人类追求理想的永恒

坚定以对立冲突的形式展示了出来。这种冲突和对立为文学艺术的探索提供了创作的母题,西方文艺便不断将历史中的矛盾转化为艺术虚构中的平衡,将现在的痛苦转化为审美的悲壮。亚当与夏娃的堕落无情地证明了人的懦弱与目光短浅,人难以常与自己心中的守护神和睦相处,于是文学中便有了一个又一个原罪与堕落、沉沦与获救的故事;于是基督与撒旦、善与恶、堕落与皈依在文学艺术世界中展开了剧烈冲突和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化解,从而以审美的方式实现了人性与神性、此岸与彼岸、本体与价值的和谐和统一。

第二章:“仁”与“上帝”——美的本源论

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论语》与《圣经》对美论观点不同,而美论观点的不同首先体现在美的本源的不同:《论语》以“仁”作为美的本源,《圣经》则以“上帝”作为美的本源。

第一节:“仁”——《论语》论美的本源

《论语》中认为,美来自于仁。“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最高范畴,它的核心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讲爱有两个特点:一是他讲的爱建立在血亲关系基础之上,这是原始社会的遗风。孔子特别强调孝道,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即为父母;移悌为义,友即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二是爱有差等,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有差等的爱虽然也强调爱的双方都有爱对方的义务,但不是无条件的。这种条件,又以下级一方爱上级一方为前提。自然,这种爱不可能是平等的。[3]

再参照《论语》一百多处“仁”字的含义,即可知,“仁”即人之仁,是表明人际关系谐和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交往关系图式。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礼”是“仁”的现实化和现实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而“礼” 是“仁”的现实化和现实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而“礼”又是通过“乐”这种审美化的方式去实现的。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乐何?”总之,在孔子的心目中,“仁”不仅是一种善的启示,也是一种美的境界。

孔子的仁学,集中体现在他的礼乐观之中。《论语·颜渊》里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种“爱人”,以原始血缘亲族这爱为血脉,吸取了周礼的成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寻求个体生命在社会大连环中的生态位置,使个体的生命展现达于社会伦理之道。单

就生命个体而言,“仁”实质上是对生命本体的一种张扬和呼唤,是生命个体在持续不断发展中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与化境,同时也是个体生命完善的一种推动力和牵引力。因此,“仁”实际上规定着个体在社会中的一切惯常行为,个体通过“达仁之道”的具体实践而获得生命的完善。

当然,这种“仁”的境界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个体对它的体验也不是宗教式的迷狂与盲从,也不觉得是一种遥远的、不可企及的境界,而是人人加以努力使可获得的。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论语》曾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又说尧的时代“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这“文”正是仁的现实范畴之一。当然,这是从社会形态的层次上来说的,至于生命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仁”这种境界的身体力行,那也是一种“文”,一种“仁化”了的日常行为之美。

第二节:“上帝”——《圣经》论美的本源

与《论语》中所强调的以血缘亲族为纽带,以“仁”加以固化的美不同,在《圣经》中的美是绝对的,是透过真、善和圣来呈现和指向“美”。这美的核心就是至高至善的上帝,上帝是世上一切存在及一切美的源泉。

首先,上帝作为本体是绝对的——上帝是至高、至美、至能。例如《旧约·以赛亚书》认为:“创造诸天的耶和华,制造成全大地的神,他创造坚定大地,并非使地荒凉,是要给人居住。他如此说:我是耶和华,再没有别神”(《旧约·以赛亚书》45:18),“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谁与我同在呢?”(《旧约·以赛亚书》44:24)可见,其他事物都是依恃别一事物而存在的,上帝的存在却是“自有”的,上帝之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更高的存在;其他事物都是因“分有”才成其为美的,美与存在并非一体,上帝的美却是原初的美,上帝的美却是最初的美,是美的本源;其他事物都需借助于它们的创造者以获得能力,上帝的能力却来源于自己,上帝是一切“生命之生命”,“光中之光”。

其次,上帝作为本体是无限的——上帝是至仁、至义、至隐。至仁是指上帝的博大宽广的“爱”;至义指的是上帝严正无私的“公义”;至隐指的是上帝的无所不在而无从执持。上帝独立自足、一无所需,但它却充塞一切、涵盖一切、负荷一切、维系一切、创造一切,上帝就驻守在这一切之中,而从这一切中又找不到上帝的踪影。

再次,上帝作为本体是永恒的——上帝是至美、至坚、至定。例如《旧约·启示录》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旧约·启

示录》22:13);《旧约·诗篇》中记载:“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旧约·诗篇》90:2),《新约·提摩太前书》则指出:“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新约·提摩太前书》1:17》)从以上经文不难看出,所谓至美就包含至坚的意义在内,所谓至坚就体现在至定之中。上帝以它不变的至美维系着不断变化的宇宙之美。上帝是永生,它的存在与它的生命是同一的。上帝没有过去和未来,而只有现在。在上帝身上存在着“种种过往的本原,一切变和不变的权舆,一切暂时的无灵之物的永恒原因”。[4]

上帝的伟大和美好就是上帝存在本身。这是圣奥古斯丁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十范畴论》只适用于受造物,至于上帝的“神妙的纯一不变性”它是无法说明的。对于一般受造物,伟大与美好仅仅是附着在主体上的两种属性,而对上帝,伟大与美好却是主体自有的两种定性。它们就是上帝的名字。狄奥尼修斯曾这样说,上帝之所以称为美,因为它是全然美好的,是超出一切的美者。它永远如此,不变换,不变化;它是美的,但不是像那些有生有死,有长有衰的东西,并非在一个方面美好和又在其他方面丑陋。它不是“现在”美,而“其他时间”又不美;不是与某一事物联系起来美,但与另一事物联系就不美了。它并非在一地美,但在另一地就不美,好像它能对有些人美,而对另一些人就不美了似的。决不是这样! 它在自身中,根据它自身,使出独特的和永恒的美。

比较两部文化经典,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论语》中以“仁”为美的本源而言,《圣经》中的美的核心则是上帝,不是从外在的言行上对人们加以规范,而是确立了一个唯一的至高的美的最高标准即上帝。

第三章:“美”与“信仰”——美的特征论

由于《论语》与《圣经》在美的本源方面的观点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对于美的特征的阐述的差异,《论语》是通过礼来阐述美的特征,而《圣经》则是通过体验上帝而认识美的特征。

第一节:“礼”——《论语》论美的特征

就《论语》来说,在孔子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的强制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根本,只要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就极少有“犯

上”作乱的事情发生,社会就可以得到和谐的发展,“礼”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恢复。[5]

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子日:“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日:“起予者商也! 始可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硕人》中描绘一位女子美的句子,子夏说是“素以为绚兮”,意思是,这位女子美就美在本色——素。巧笑也好,美目流盼也好,都不是故弄风情,而是本色的自然流露。孔子马上联想到绘画,说是“绘事后素”。意思是,绘事先须有一幅素白的绢,有了素白的绢作底子,就好画画了。子夏很聪明,马上联想到“礼”与艺术的关系,问“礼”是不是可以作为艺术的底子。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那就是说,礼是《诗经》的底子,换句话说,经过儒家知识分子整理的《诗经》是合符礼的,因为它符合美的本质——素,是自然的美,而不是加工过的美。

礼虽然以仁为内容,但礼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观念,礼重在制度。如果说,礼以仁为内容,那么,仁以礼为形式。换句话说,礼是仁的外在化,物态化,形式化。对于礼来说,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固有的程式,特别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政治活动。这种程序化了的礼为礼仪。礼仪无疑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礼是外在的手段,又是内在的人伦道德。所以,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另外,孔子又提出“文质彬彬”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来自礼的观念。“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这里说的“义”即为仁。“义”,在行为中 体现为“礼”。义在内,为质;礼在外,为文。文是质的外在化,礼是仁的外在化。这两者必须相统一才美。因为这些都体现在事物的外在感性形式上,因而与审美有密切关系。孔子对文的重视,暗含对审美的重视。礼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这形式主要在于传达仁的内容,其审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为仁的内容服务,其独立的审美意味不是很强。在很多情况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规则出现,主要诉诸人的知性与意志,对人们的行为有所约束。孔子谈到礼时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乎?”(《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又说:“非礼勿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约”、“齐”有约束,规范义;“勿”表示不许。显然,礼对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强迫的方式让人就范。这样,对礼的遵循,就必须以“欲仁”为前提,而“欲仁”,又必须知仁。礼,从本质上看,它还不能说是审美的,只能说具有审美的因素。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如果再从亲亲推而广之,做到学孔子讲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博施于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那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大治了。“仁”的意义是如此之重大,但另一方面,却是每一个人只要经过自学的努力都可以做到的。礼本质上是理念,因而知礼,就是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按孔子的看法,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是合于礼,即合于统治阶级制定的那一套政治伦理制度原则。由诗起情到由礼立理,情上升到理,感性上升到理性,出现了一个飞跃。但是这还不够。虽然礼因为具有形式的因素,具有审美性,但礼本质上是理性的,对人的作用主要是强制性的。所以,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论语·雍也》) 。一个人如果其行动处处都要以理性来检验,都要受到礼的约束,那是很辛苦的。而与此不同的是,追求《圣经》中的美却不单单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第二节:“信仰”——《圣经》论美的特征

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的,并且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的牲畜。本来人应该具有向善的神性。但是实际上,人的罪恶很快为上帝所不容,在失望和愤怒之间,上帝屡屡降下灾难和惩罚,甚至不惜用灭世的洪水来洗刷他曾赐福的造物。人由于上帝的驱遣来到尘世,领受生育和耕作的苦楚,“从土而出”又“归于尘土”。又为人类预备了耶稣基督钉在十架上拯救人类的救恩,《新约·以弗所书2章8节》中说道:“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新约·以弗所书》2:8)“但是,在‘创世—原罪—审判—救赎’所描述的人类过程,又分明透露出来自另一世界的诱惑和召唤,使人感到自已的起点和终点都与他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相悖逆,从而使人厌弃尘世。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现实追求的意义何在?改造生活的意义何在?这成为人类本质、处境和归宿的悖论。它不仅在基督教经典中贯彻始终,而且也在西方文学中激荡着久远的回声。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学大都是在这种基督教的思想氛围下对这些悖论的沉思、摸索、希冀和叹息。“[6]

但《圣经》所告诉我们的是,上帝不仅是美,而且是美的观照者和观照,上帝的美就存在于它对自身的观照中。人不是上帝的美的观照者,因为上帝的美不是为人而显现的,人只能观照与自己本性相应的美。所以,不是上帝是怎样的美,而是人怎样才能回到上帝,并静观上帝。同时,美也就意味着救赎,当人们仿效基督的样子,从尘世的美逐步超升到天国的美,即上帝的美时,人就获得了安息与永生。《圣经》中描述的美不是单纯为享受

而存在的,它应该具有一种感化的力量、启示的力量和提升的力量。美应该永远站在人仰望的云端,沐浴在灿烂圣洁的光耀中。[7]

尽管上帝是超出概念理解的,尽管上帝的美善是一种超精神和超实体的实在,是绝无倏忽易逝的妩媚、闪耀的光、悦耳的旋律等满足感官之物的,是不可言喻的。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万物来认识他,通过信仰来体验他。这种体验是感官无法捕捉的,没有任何形象能够表现它。它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的;要观照它,必须有真挚崇高的感情,而不能靠肉眼。只有纯真的灵魂,只有圣徒们才能真正领悟它。《圣经》中认为人必须循着基督的路恢复自己的美善,也就是透过信仰亲自的体验。人的荣耀来自上帝的恩赏,人的罪恶来自人自身的堕落,为了脱离苦难的尘世,恢复人的荣耀,人只有一方面依靠上帝的救赎,一方面自觉地走基督的路。人当然有自由意志,但是要想得救必须重新归向上帝,别无选择。

上帝的奥秘不可诉求于形而下的智慧和语言,但上帝的美的这种超验性并不是表明上帝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恰恰相反,基督的上帝是主动亲近人的上帝,是以无限的爱向人传达着自我的上帝。这种传达就历史地发生在耶稣基督的生、死、复活的神性事件中。也就是说,在十字架上受难后来死而复生的耶稣就具体地见证了上帝的莅临,见证了神圣奥秘的自行开启和传达。通过这种传达,这种道成肉身式的言说,上帝向人显示了他的倾身之爱,使人超越经验的世界有了可能,使人获得了分享神圣奥秘的条件,当然也使人认识这种神圣的奥秘之美有了可能。然而,这终究还只是一种可能。要想真正的获得拯救,要想真正认识这神秘的美,还需要人的自力,那就是首先就得有一颗爱上帝的心。这种爱不是一般世俗的爱,而是对神秘的一种体验,是罪性的怀悔,是心向上帝的敞开。

所以,能够使人充分的认识到上帝,体验到上帝之美,就只有一种途径——信仰。与《论语》的礼不同,信仰不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之上的,而是完全超越理性的,超越现实的,不可规范化的。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论语》美论从个体的感性心理欲求同社会的理性道德规范的统一中去寻找美,这样它就把美同现实的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结合起来,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的人间,堵塞了一切从超现实、超人类的神秘世界中去寻找美的道路。而在《圣经》中,上帝才是美,除了上帝自身而外,其他一切造物,一切可诉诸人的理智的存在,只是善与美的象征,人类只有认识上帝一个途径去见到真正的美。基督教的教父们不仅改造了旧的宗教观念,也改造了旧的伦理观念与审美观念。上帝既然是整个世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那么显然,上帝便是世界一切善与美的本源。《论语》不像《圣经》中的美论那样认为上帝是世上一切存在及一切美的源泉,是神秘的;而审美也不是《圣经》美学所说的一种体验式的观照,或是人类在堕落以前上帝对人的完美要求。对于《论语》美论来说,审美丝毫不具有神秘的性质,它不过是对那在现实的人类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美的一种亲世的观赏。孔子美论也不像《圣经》美论那样,只把世上的美看作是上帝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在肯定这种形式的美的同时,还要求它应该具有社会伦理的道德精神上的情感和意义。它不把形式美只看作是上帝的属性,而把它同社会伦理道德情操联系起来了。

第二,如果说《圣经》中所强调的是美与上帝的关系,那么《论语》美论所强调的则是它同情感的关系,而且这种情感又是同个体的心理欲求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论语》美论虽然对审美和艺术在认识上所具有的意义理解较为狭窄,重视不够,但它却牢牢地抓住了使审美、艺术区别于科学、哲学的特征所在。毫无疑问,审美、艺术有认识的作用,然而这种认识是同个体对于事物的社会性情感的体验不可分割地结合交融在一起的。虽然艺术也能给人以知识(特别是在古代更是如此),但艺术的最重要的、为它所特有的作用却不在知识的传授,而在它对个体情感的陶冶和群体情感的感染。这正是孔子美学所突出地强调的东西。《圣经》中的神秘主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为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借鉴和激励。因为宗教的神秘主义与审美的形上追求在注重心灵的沉思和意会、个人的体验性、想象与实践操作的同一性以及过程的独一无二和不可言说的性质上,具有某种一致性。它们都注重对某种终极存在的追问。对于宗教神秘主义说来,神是那潮汐涨落的大海,涌动不息;对于审美的形上追求说来,则是人生体验的无限丰富性及其深沉莫测和转瞬即逝。《论语》的美论却不同,它所强调的是把同个体的心理欲求相联系的情感导人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使个体意识到:他的社会责任的崇高意义,从

而自觉地控制和发展他的情感。如前面所指出,《论语》美论的这种思想有着束缚个性发展的消极作用的一面,但它要求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去发展个体的情感,使个体不但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意识到他的心理欲求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发展之间的统一和谐关系。

第三,在艺术对现实的反映上。《圣经》美论所呈现出与《论语》美论不同的特点,特别表现在宗教文化与审美实践和艺术间不同的关系上。如果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而论,可以说西方的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的艺术,尤其是在中世纪,美学同哲学一样,都只是宗教的婢女,美学往往只是神学论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督教文化所建立的形而上学神学体系为美学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思维空间,这是一种间接的文化效应;而《论语》则更强调主体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同时,这种情感如已指出的,是同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相统一,由理性所控制、节制的情感,是现实的人间化的情感,而非宗教的迷狂,那么,它也就必然是与认识相联系的情感。《论语》那种以感情与理性、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其核心的美学思想,难道不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么? 难道不能设想,在一种摆脱了古代社会的局限的状态下,在现代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使《论语》美论中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么?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而这种迂回曲折常常包含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年代。瞻望历史,在人类寻求解决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并努力从这个矛盾冲突摆脱出来的过程中,在人类备受这一矛盾冲突的折磨而深感和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使这个统一终于逐步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孔子美论这种古代的思想或将引起现代人类的注意和思考,而在如何使人得到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的探索中,成为一种能给人以重要启示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0

[2]《西方美学史》吴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80

[3]《中华美学史》张涵 史鸿文,西苑出版社1995年版50

[4]《基督教与美学》阎国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0

[5]《中国美学史》陈望衡,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7

[6]《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蒋孔阳、朱立元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5

[7]《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导论》阎国忠,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8

致谢

本文是在郭玉生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郭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美学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西方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美”是对中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一字, 占据了中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直到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两部文化典籍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关注审美现象,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等重要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西方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分别就其关于美的本源与美的特征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者在美论思想方面的异同,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与审美观念的差异,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美学。

关键词

论语;西方;美学;思想

Abstract

"Confucian analects" and "Holy Bible" is to the West social impact very big culture ancient book, occupied the Western culture central place, is still affecting humanity's morality and the behavior standards until the today certain extent, has also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world culture. Although two cultural ancient books produce the societ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entirely different, actually as if by prior agreemen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sthetic phenomenon, and so on important esthetics question propose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viewpoint to US's ess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and "Holy Bible" two cultural ancient book's US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ontext which from "Confucian analects" produces to obtain, separately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 on it about US's source and US's characteristic's viewpoint. Thus analyzes both to discuss the thought aspect in U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s helpful by the time in our furthe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e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 and the esthetic idea difference, the establishment has the new spirit of the age Chinese esthetics

Keyword

Confucian analects;Holy Bible;aesthetics ;compare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绪论„„„„„„„„„„„„„„„„„„„„„„„„„„„„„„„„„„„„1

第一章:西方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1

第一节:《论语》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1

第二节:《圣经》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2

第二章:“美”与“上帝”——美的本源„„„„„„„„„„„„„„„„„„„3

第一节:“仁”——《论语》论美的本源„„„„„„„„„„„„„„„„„„„3

第二节:“上帝”——《圣经》论美的本源„„„„„„„„„„„„„„„„„„4

第三章:“美”与“信仰”——美的特征„„„„„„„„„„„„„„„„„„6

第一节:“礼”——《论语》论美的特征„„„„„„„„„„„„„„„„„„„6

第二节:“信仰”——《圣经》论美的特征„„„„„„„„„„„„„„„„„„7 结语„„„„„„„„„„„„„„„„„„„„„„„„„„„„„„„„„„„„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论语》和《圣经》是对中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典籍, 占据了中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直到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两部文化典籍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关注审美现象,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等重要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本文从《论语》与《圣经》两本文化典籍的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分别就其关于美的本源与美的特征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者在美论思想方面的异同,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与审美观念的差异,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美学。

第一章:美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论语》和《圣经》作为中西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都对美学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影响了中西方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两部文化典籍产生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此使二者在美论思想方面有了很大不同。本章主要阐述这两本文化典籍产生的文化背景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其美论思想的异同奠定基础。

第一节: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成书于战国初期,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孔子的学说较多地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有根本性的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他的“仁学”上。“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基础。

在殷商审美文化和西周审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中华审美文化至春秋战国出现了第一次大创造、大繁荣的局面。上自宫廷王侯,下至乡里百姓,各层次、各类型的审美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其中,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在诸子百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影响最大。孔子的美学,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仁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是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孔子在美学上,之所以能提出超越于前人的见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都同他的仁学密切相关。因此,不了解孔子的仁学,就很难了解他的美学的精神实质。处在中国古代早期奴隶制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的大变动时期的孔子,是已经走向没落的某些氏族贵的思想代表。他站在氏族贵族的立场上,对从原始巫术礼仪演化而来的、维护氏族贵族统治的“周礼”采取了坚决维护的态度。然而历史已无情地击碎了氏族贵族奉若神明的“周礼”,在“礼崩乐坏”的

局面到处出现的情况下,单纯用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和履行“周礼”已经不可能,于是孔子创造性地采取了以“仁”释“礼”的办法,说明“礼”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能够实行的东西。孔子的仁学由此产生。这种文化,重视血亲人伦、实用事功和道德修养,表现在美学领域里,则是宣扬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他立足于生命个体与社会机体的相互调节,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高扬人格的完美表现,在美与善的统一中,寻求审美与人生的切合点。这中间就有大量的美学问题。《论语》中的美论也就此产生。[1]

第二节:《圣经》美论的产生的文化背景

《圣经》是犹太教及基督教经典的总称。在基督教从犹太教分化出来之前,专指犹太教经典《旧约全书》;基督教分化出来后,从公元一世纪到二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基督教本身的经典《新约全书》,因而基督教信奉的《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及《新约全书》两部分,称为《新旧约全书》。《旧约全书》原本是古代犹太民族的历史与文学作品,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间,随着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逐步被编纂成一部有宗教意义的经典。《新约全书》主要记述传说中的耶稣的出生、受难及复活的故事,及门徒彼得、保罗等布道及建立教会的事迹。内容主要是布道,宣传教义,批评各种违背教规的行为,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旧约全书》到《新约全书》,标示了信仰上的巨大转变,虽然它们都被基督教奉为经典,实则其涵义是很不相同的。《旧约全书》是神藉摩西在西奈山与以色列入所立的约;《新约全书》则是耶稣基督以他的流血受死在上帝与人之间所立的约。

《圣经》不仅是宗教经典同时又是文学作品。它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一方面造成了某种模糊性,有利于表达某种神秘的寓意;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便于记忆和传播。《圣经》中提供的表象世界的形象性,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逐渐转化为一种审美意识或审美的形式感。它一方面积淀于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规定和制约着他们从事文艺创作的审美趋势和审美方式,另一方面又存储于西方人文文化的感性形态中,给西方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产竭、用之不尽的意象储备。也就是说,当《圣经》作为一种神学权威体系逐渐淡出以后,曾经作为人类集体表象的圣经故事所寄寓的情感和记忆,却受到人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冲动的不断滋养,在人们心底扎下了根,成为一种原始的文化意象,在人类生存矛盾的不断召唤之下催生出千姿百态的文艺景观。[2]

《圣经》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将人类历史现实的残酷无情同人类追求理想的永恒

坚定以对立冲突的形式展示了出来。这种冲突和对立为文学艺术的探索提供了创作的母题,西方文艺便不断将历史中的矛盾转化为艺术虚构中的平衡,将现在的痛苦转化为审美的悲壮。亚当与夏娃的堕落无情地证明了人的懦弱与目光短浅,人难以常与自己心中的守护神和睦相处,于是文学中便有了一个又一个原罪与堕落、沉沦与获救的故事;于是基督与撒旦、善与恶、堕落与皈依在文学艺术世界中展开了剧烈冲突和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化解,从而以审美的方式实现了人性与神性、此岸与彼岸、本体与价值的和谐和统一。

第二章:“仁”与“上帝”——美的本源论

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论语》与《圣经》对美论观点不同,而美论观点的不同首先体现在美的本源的不同:《论语》以“仁”作为美的本源,《圣经》则以“上帝”作为美的本源。

第一节:“仁”——《论语》论美的本源

《论语》中认为,美来自于仁。“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最高范畴,它的核心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讲爱有两个特点:一是他讲的爱建立在血亲关系基础之上,这是原始社会的遗风。孔子特别强调孝道,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即为父母;移悌为义,友即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二是爱有差等,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有差等的爱虽然也强调爱的双方都有爱对方的义务,但不是无条件的。这种条件,又以下级一方爱上级一方为前提。自然,这种爱不可能是平等的。[3]

再参照《论语》一百多处“仁”字的含义,即可知,“仁”即人之仁,是表明人际关系谐和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交往关系图式。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礼”是“仁”的现实化和现实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而“礼” 是“仁”的现实化和现实规范,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而“礼”又是通过“乐”这种审美化的方式去实现的。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乐何?”总之,在孔子的心目中,“仁”不仅是一种善的启示,也是一种美的境界。

孔子的仁学,集中体现在他的礼乐观之中。《论语·颜渊》里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种“爱人”,以原始血缘亲族这爱为血脉,吸取了周礼的成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寻求个体生命在社会大连环中的生态位置,使个体的生命展现达于社会伦理之道。单

就生命个体而言,“仁”实质上是对生命本体的一种张扬和呼唤,是生命个体在持续不断发展中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与化境,同时也是个体生命完善的一种推动力和牵引力。因此,“仁”实际上规定着个体在社会中的一切惯常行为,个体通过“达仁之道”的具体实践而获得生命的完善。

当然,这种“仁”的境界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个体对它的体验也不是宗教式的迷狂与盲从,也不觉得是一种遥远的、不可企及的境界,而是人人加以努力使可获得的。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论语》曾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又说尧的时代“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这“文”正是仁的现实范畴之一。当然,这是从社会形态的层次上来说的,至于生命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仁”这种境界的身体力行,那也是一种“文”,一种“仁化”了的日常行为之美。

第二节:“上帝”——《圣经》论美的本源

与《论语》中所强调的以血缘亲族为纽带,以“仁”加以固化的美不同,在《圣经》中的美是绝对的,是透过真、善和圣来呈现和指向“美”。这美的核心就是至高至善的上帝,上帝是世上一切存在及一切美的源泉。

首先,上帝作为本体是绝对的——上帝是至高、至美、至能。例如《旧约·以赛亚书》认为:“创造诸天的耶和华,制造成全大地的神,他创造坚定大地,并非使地荒凉,是要给人居住。他如此说:我是耶和华,再没有别神”(《旧约·以赛亚书》45:18),“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谁与我同在呢?”(《旧约·以赛亚书》44:24)可见,其他事物都是依恃别一事物而存在的,上帝的存在却是“自有”的,上帝之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更高的存在;其他事物都是因“分有”才成其为美的,美与存在并非一体,上帝的美却是原初的美,上帝的美却是最初的美,是美的本源;其他事物都需借助于它们的创造者以获得能力,上帝的能力却来源于自己,上帝是一切“生命之生命”,“光中之光”。

其次,上帝作为本体是无限的——上帝是至仁、至义、至隐。至仁是指上帝的博大宽广的“爱”;至义指的是上帝严正无私的“公义”;至隐指的是上帝的无所不在而无从执持。上帝独立自足、一无所需,但它却充塞一切、涵盖一切、负荷一切、维系一切、创造一切,上帝就驻守在这一切之中,而从这一切中又找不到上帝的踪影。

再次,上帝作为本体是永恒的——上帝是至美、至坚、至定。例如《旧约·启示录》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旧约·启

示录》22:13);《旧约·诗篇》中记载:“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旧约·诗篇》90:2),《新约·提摩太前书》则指出:“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新约·提摩太前书》1:17》)从以上经文不难看出,所谓至美就包含至坚的意义在内,所谓至坚就体现在至定之中。上帝以它不变的至美维系着不断变化的宇宙之美。上帝是永生,它的存在与它的生命是同一的。上帝没有过去和未来,而只有现在。在上帝身上存在着“种种过往的本原,一切变和不变的权舆,一切暂时的无灵之物的永恒原因”。[4]

上帝的伟大和美好就是上帝存在本身。这是圣奥古斯丁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十范畴论》只适用于受造物,至于上帝的“神妙的纯一不变性”它是无法说明的。对于一般受造物,伟大与美好仅仅是附着在主体上的两种属性,而对上帝,伟大与美好却是主体自有的两种定性。它们就是上帝的名字。狄奥尼修斯曾这样说,上帝之所以称为美,因为它是全然美好的,是超出一切的美者。它永远如此,不变换,不变化;它是美的,但不是像那些有生有死,有长有衰的东西,并非在一个方面美好和又在其他方面丑陋。它不是“现在”美,而“其他时间”又不美;不是与某一事物联系起来美,但与另一事物联系就不美了。它并非在一地美,但在另一地就不美,好像它能对有些人美,而对另一些人就不美了似的。决不是这样! 它在自身中,根据它自身,使出独特的和永恒的美。

比较两部文化经典,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论语》中以“仁”为美的本源而言,《圣经》中的美的核心则是上帝,不是从外在的言行上对人们加以规范,而是确立了一个唯一的至高的美的最高标准即上帝。

第三章:“美”与“信仰”——美的特征论

由于《论语》与《圣经》在美的本源方面的观点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对于美的特征的阐述的差异,《论语》是通过礼来阐述美的特征,而《圣经》则是通过体验上帝而认识美的特征。

第一节:“礼”——《论语》论美的特征

就《论语》来说,在孔子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的强制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根本,只要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就极少有“犯

上”作乱的事情发生,社会就可以得到和谐的发展,“礼”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恢复。[5]

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子日:“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日:“起予者商也! 始可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硕人》中描绘一位女子美的句子,子夏说是“素以为绚兮”,意思是,这位女子美就美在本色——素。巧笑也好,美目流盼也好,都不是故弄风情,而是本色的自然流露。孔子马上联想到绘画,说是“绘事后素”。意思是,绘事先须有一幅素白的绢,有了素白的绢作底子,就好画画了。子夏很聪明,马上联想到“礼”与艺术的关系,问“礼”是不是可以作为艺术的底子。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那就是说,礼是《诗经》的底子,换句话说,经过儒家知识分子整理的《诗经》是合符礼的,因为它符合美的本质——素,是自然的美,而不是加工过的美。

礼虽然以仁为内容,但礼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观念,礼重在制度。如果说,礼以仁为内容,那么,仁以礼为形式。换句话说,礼是仁的外在化,物态化,形式化。对于礼来说,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固有的程式,特别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政治活动。这种程序化了的礼为礼仪。礼仪无疑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礼是外在的手段,又是内在的人伦道德。所以,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另外,孔子又提出“文质彬彬”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来自礼的观念。“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这里说的“义”即为仁。“义”,在行为中 体现为“礼”。义在内,为质;礼在外,为文。文是质的外在化,礼是仁的外在化。这两者必须相统一才美。因为这些都体现在事物的外在感性形式上,因而与审美有密切关系。孔子对文的重视,暗含对审美的重视。礼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这形式主要在于传达仁的内容,其审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为仁的内容服务,其独立的审美意味不是很强。在很多情况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规则出现,主要诉诸人的知性与意志,对人们的行为有所约束。孔子谈到礼时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乎?”(《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又说:“非礼勿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约”、“齐”有约束,规范义;“勿”表示不许。显然,礼对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强迫的方式让人就范。这样,对礼的遵循,就必须以“欲仁”为前提,而“欲仁”,又必须知仁。礼,从本质上看,它还不能说是审美的,只能说具有审美的因素。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如果再从亲亲推而广之,做到学孔子讲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博施于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那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大治了。“仁”的意义是如此之重大,但另一方面,却是每一个人只要经过自学的努力都可以做到的。礼本质上是理念,因而知礼,就是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按孔子的看法,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是合于礼,即合于统治阶级制定的那一套政治伦理制度原则。由诗起情到由礼立理,情上升到理,感性上升到理性,出现了一个飞跃。但是这还不够。虽然礼因为具有形式的因素,具有审美性,但礼本质上是理性的,对人的作用主要是强制性的。所以,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论语·雍也》) 。一个人如果其行动处处都要以理性来检验,都要受到礼的约束,那是很辛苦的。而与此不同的是,追求《圣经》中的美却不单单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第二节:“信仰”——《圣经》论美的特征

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的,并且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的牲畜。本来人应该具有向善的神性。但是实际上,人的罪恶很快为上帝所不容,在失望和愤怒之间,上帝屡屡降下灾难和惩罚,甚至不惜用灭世的洪水来洗刷他曾赐福的造物。人由于上帝的驱遣来到尘世,领受生育和耕作的苦楚,“从土而出”又“归于尘土”。又为人类预备了耶稣基督钉在十架上拯救人类的救恩,《新约·以弗所书2章8节》中说道:“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新约·以弗所书》2:8)“但是,在‘创世—原罪—审判—救赎’所描述的人类过程,又分明透露出来自另一世界的诱惑和召唤,使人感到自已的起点和终点都与他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相悖逆,从而使人厌弃尘世。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现实追求的意义何在?改造生活的意义何在?这成为人类本质、处境和归宿的悖论。它不仅在基督教经典中贯彻始终,而且也在西方文学中激荡着久远的回声。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学大都是在这种基督教的思想氛围下对这些悖论的沉思、摸索、希冀和叹息。“[6]

但《圣经》所告诉我们的是,上帝不仅是美,而且是美的观照者和观照,上帝的美就存在于它对自身的观照中。人不是上帝的美的观照者,因为上帝的美不是为人而显现的,人只能观照与自己本性相应的美。所以,不是上帝是怎样的美,而是人怎样才能回到上帝,并静观上帝。同时,美也就意味着救赎,当人们仿效基督的样子,从尘世的美逐步超升到天国的美,即上帝的美时,人就获得了安息与永生。《圣经》中描述的美不是单纯为享受

而存在的,它应该具有一种感化的力量、启示的力量和提升的力量。美应该永远站在人仰望的云端,沐浴在灿烂圣洁的光耀中。[7]

尽管上帝是超出概念理解的,尽管上帝的美善是一种超精神和超实体的实在,是绝无倏忽易逝的妩媚、闪耀的光、悦耳的旋律等满足感官之物的,是不可言喻的。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万物来认识他,通过信仰来体验他。这种体验是感官无法捕捉的,没有任何形象能够表现它。它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的;要观照它,必须有真挚崇高的感情,而不能靠肉眼。只有纯真的灵魂,只有圣徒们才能真正领悟它。《圣经》中认为人必须循着基督的路恢复自己的美善,也就是透过信仰亲自的体验。人的荣耀来自上帝的恩赏,人的罪恶来自人自身的堕落,为了脱离苦难的尘世,恢复人的荣耀,人只有一方面依靠上帝的救赎,一方面自觉地走基督的路。人当然有自由意志,但是要想得救必须重新归向上帝,别无选择。

上帝的奥秘不可诉求于形而下的智慧和语言,但上帝的美的这种超验性并不是表明上帝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恰恰相反,基督的上帝是主动亲近人的上帝,是以无限的爱向人传达着自我的上帝。这种传达就历史地发生在耶稣基督的生、死、复活的神性事件中。也就是说,在十字架上受难后来死而复生的耶稣就具体地见证了上帝的莅临,见证了神圣奥秘的自行开启和传达。通过这种传达,这种道成肉身式的言说,上帝向人显示了他的倾身之爱,使人超越经验的世界有了可能,使人获得了分享神圣奥秘的条件,当然也使人认识这种神圣的奥秘之美有了可能。然而,这终究还只是一种可能。要想真正的获得拯救,要想真正认识这神秘的美,还需要人的自力,那就是首先就得有一颗爱上帝的心。这种爱不是一般世俗的爱,而是对神秘的一种体验,是罪性的怀悔,是心向上帝的敞开。

所以,能够使人充分的认识到上帝,体验到上帝之美,就只有一种途径——信仰。与《论语》的礼不同,信仰不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之上的,而是完全超越理性的,超越现实的,不可规范化的。

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论语》美论从个体的感性心理欲求同社会的理性道德规范的统一中去寻找美,这样它就把美同现实的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结合起来,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的人间,堵塞了一切从超现实、超人类的神秘世界中去寻找美的道路。而在《圣经》中,上帝才是美,除了上帝自身而外,其他一切造物,一切可诉诸人的理智的存在,只是善与美的象征,人类只有认识上帝一个途径去见到真正的美。基督教的教父们不仅改造了旧的宗教观念,也改造了旧的伦理观念与审美观念。上帝既然是整个世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那么显然,上帝便是世界一切善与美的本源。《论语》不像《圣经》中的美论那样认为上帝是世上一切存在及一切美的源泉,是神秘的;而审美也不是《圣经》美学所说的一种体验式的观照,或是人类在堕落以前上帝对人的完美要求。对于《论语》美论来说,审美丝毫不具有神秘的性质,它不过是对那在现实的人类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美的一种亲世的观赏。孔子美论也不像《圣经》美论那样,只把世上的美看作是上帝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在肯定这种形式的美的同时,还要求它应该具有社会伦理的道德精神上的情感和意义。它不把形式美只看作是上帝的属性,而把它同社会伦理道德情操联系起来了。

第二,如果说《圣经》中所强调的是美与上帝的关系,那么《论语》美论所强调的则是它同情感的关系,而且这种情感又是同个体的心理欲求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论语》美论虽然对审美和艺术在认识上所具有的意义理解较为狭窄,重视不够,但它却牢牢地抓住了使审美、艺术区别于科学、哲学的特征所在。毫无疑问,审美、艺术有认识的作用,然而这种认识是同个体对于事物的社会性情感的体验不可分割地结合交融在一起的。虽然艺术也能给人以知识(特别是在古代更是如此),但艺术的最重要的、为它所特有的作用却不在知识的传授,而在它对个体情感的陶冶和群体情感的感染。这正是孔子美学所突出地强调的东西。《圣经》中的神秘主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为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借鉴和激励。因为宗教的神秘主义与审美的形上追求在注重心灵的沉思和意会、个人的体验性、想象与实践操作的同一性以及过程的独一无二和不可言说的性质上,具有某种一致性。它们都注重对某种终极存在的追问。对于宗教神秘主义说来,神是那潮汐涨落的大海,涌动不息;对于审美的形上追求说来,则是人生体验的无限丰富性及其深沉莫测和转瞬即逝。《论语》的美论却不同,它所强调的是把同个体的心理欲求相联系的情感导人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使个体意识到:他的社会责任的崇高意义,从

而自觉地控制和发展他的情感。如前面所指出,《论语》美论的这种思想有着束缚个性发展的消极作用的一面,但它要求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去发展个体的情感,使个体不但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意识到他的心理欲求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发展之间的统一和谐关系。

第三,在艺术对现实的反映上。《圣经》美论所呈现出与《论语》美论不同的特点,特别表现在宗教文化与审美实践和艺术间不同的关系上。如果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而论,可以说西方的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的艺术,尤其是在中世纪,美学同哲学一样,都只是宗教的婢女,美学往往只是神学论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督教文化所建立的形而上学神学体系为美学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思维空间,这是一种间接的文化效应;而《论语》则更强调主体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同时,这种情感如已指出的,是同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相统一,由理性所控制、节制的情感,是现实的人间化的情感,而非宗教的迷狂,那么,它也就必然是与认识相联系的情感。《论语》那种以感情与理性、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其核心的美学思想,难道不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么? 难道不能设想,在一种摆脱了古代社会的局限的状态下,在现代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使《论语》美论中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么?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而这种迂回曲折常常包含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年代。瞻望历史,在人类寻求解决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并努力从这个矛盾冲突摆脱出来的过程中,在人类备受这一矛盾冲突的折磨而深感和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使这个统一终于逐步成为现实的过程中,孔子美论这种古代的思想或将引起现代人类的注意和思考,而在如何使人得到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的探索中,成为一种能给人以重要启示的思想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0

[2]《西方美学史》吴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80

[3]《中华美学史》张涵 史鸿文,西苑出版社1995年版50

[4]《基督教与美学》阎国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0

[5]《中国美学史》陈望衡,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7

[6]《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蒋孔阳、朱立元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5

[7]《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导论》阎国忠,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8

致谢

本文是在郭玉生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郭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美学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关文章

  • 论西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作者:陈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04年11期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4)05-0122-06 我国学者在新时期对西方美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研究在对象和方法上存在 ...查看


  • 论希腊古典_和谐美_与中国古代_中和美_
  • DOI :10. 15990/j . cn ki . cn11-3306/g2. 2001. 04. 015 论希腊古典"和谐美"与中国古代"中和美" 论希腊古典"和谐美"与中国古 ...查看


  • 开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维度
  • 开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维度 --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解读与评价 作者简介:丁国旗(1968-),男,河南荥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西方美学研究,北京100732 内容提 ...查看


  • 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
  • 作者:胡友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70(2005)02-0083-03 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以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为前驱的现代西方美学,比之于西方传 ...查看


  • 美学基础结课论文
  • 美学基础论文 姓名:蔡天训 学号:[1**********]4 院系:理学院 班级:信息112班 时间:2012年6月28日 艺术化生活·诗意的栖居 一.美学基础概念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君子比德思 ...查看


  • 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 作者:刘纲纪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年05期 1986年初版的<美学与哲学>要重版了.重版后的<美学与哲学>收入了我20世纪70年代末至近年来所写的美学文章37篇.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版后的<美学与哲学& ...查看


  • 艺术与人类解放之路
  • 作者:徐碧辉 浙江社会科学 2002年05期 一.对"西马"的基本理解和评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学术界根据苏联斯大林时期的观点,不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形态或一个部分.直到80年代中期,这种情况才 ...查看


  • 生态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学号[1**********]055 姓名 连政 班级 09音乐表演二班 选题缘起: 美学课以老师微笑为前奏而开始,同样在面带微笑之中结束.美,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改变着我的日常言行举止,生活作风 ...查看


  • 音乐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情况分析与启示
  • 音乐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情况分析与启示 音乐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美学研究领域是一门比较重要的部门学科,在音乐学这个大家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分支学科,它将音乐学和美学相融合的人文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具有双重学科的特点.与音乐史学 ...查看


  • 美学教学大纲
  • 政 法 与 经 管 学 院 学 与 美 育>教 学 大 理 学 院 教 务 处 大 纲<美 <美 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美学.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公共关系学本科 思想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