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2、 能力目标: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动手操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已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体、圆柱体玻璃容器各一个,土豆一个。

水一小桶,滴入少量红墨水。长方形纸片2张,圆片4个,各小组大米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创设情景:(老师手拿一个土豆)现在老师有一个土豆,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借助水、长方体(圆柱体)容器说测量方法。

演示实验过程,土豆的体积就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红色闪烁显示)演示转化为圆柱或长方体的体积。

2、 引入课题:那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呢?

二、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 我们已认识了哪些规则物体?

2、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公式。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计算公式的?(分别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为什么是sh÷3?我们又怎样得到这个公式的?

4、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为怎样的公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出示圆柱、长方体容器,圆柱底面积直径10厘米,正方体棱长10厘米,倒入一样高度的红水。提问:把土豆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都会被完全淹没,那你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面会上升的高一些?为什么?

2、 实验验证。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

(通过动手操作求出土豆的体积,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哪个水面上升的高?”渗透了反比例的知识,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小,高反而大。)

3、 多媒体出于一个正方体木块,让学生思考怎样切得最大的圆柱?它的体积怎样计算?

如果问还剩下多少木料该怎样计算?

4、 多媒体出于一个长方体木块(图1),让学生思考切成圆柱有几种切法? 4

6

8

多媒体动画演示3种切法,学生说那种切法得到的圆柱体积最大?

不计算比较:以上、下为底面

以左、右为底面

以前、后为底面

通过列式比较你知道了什么?(以上、下为底面切得的圆柱体积最大) 多媒体示长方体(图2)

4

6

10

学生说以哪两个面为底面能到的圆柱体积最大?列式比较,得到以左、右为底面能得到的圆柱体积最大。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长方体要通过列式计算比较,才能知道怎么样切得的圆柱体积最大。

5、 复习圆柱体积与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关系,示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学生说两者间的关系。

怎样变化能使它们的体积相等?(讨论、交流)

演示:1、变化圆锥:(1)高扩大3倍;(2)底面积扩大3倍

2、变化圆柱:(1)高缩小3倍;(2)底面积缩小3倍

三、动手操作,灵活运用

1、出示长方形纸片,长12.56cm, 宽6.28cm 。问怎样可以围成圆柱?有几种围法?(横着卷、竖着卷,分别再加上两个圆片)学生小组动手操作。 那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说长方体的长与宽与圆柱的关系?

哪种围法得到到体积大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计算,交流发现的规律。

2、 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带1千克大米,想:怎么计算1千克大米的体积

生:堆成圆锥或长方体

生:放在铅笔盒内

小组合作选择方法测出体积

交流汇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一直是我们班同学比较感兴趣,而又频繁出错的一个教学内容。新课伊始,不规则图形“土豆”的体积,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在短时间的困惑以后,他们很快发现了借助学具来探求体积的方法,课堂也便在此时被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同底同高的圆柱、圆锥、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以至后来的课堂并没有进行完后面所预设的内容,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究其原因,我想还是与学生对空间图形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吧?因此,我认为空间与图形概念的教学至关重要。

《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2、 能力目标: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动手操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已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体、圆柱体玻璃容器各一个,土豆一个。

水一小桶,滴入少量红墨水。长方形纸片2张,圆片4个,各小组大米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 创设情景:(老师手拿一个土豆)现在老师有一个土豆,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借助水、长方体(圆柱体)容器说测量方法。

演示实验过程,土豆的体积就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红色闪烁显示)演示转化为圆柱或长方体的体积。

2、 引入课题:那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呢?

二、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 我们已认识了哪些规则物体?

2、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用字母表示公式。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计算公式的?(分别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为什么是sh÷3?我们又怎样得到这个公式的?

4、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为怎样的公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出示圆柱、长方体容器,圆柱底面积直径10厘米,正方体棱长10厘米,倒入一样高度的红水。提问:把土豆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都会被完全淹没,那你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面会上升的高一些?为什么?

2、 实验验证。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

(通过动手操作求出土豆的体积,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哪个水面上升的高?”渗透了反比例的知识,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小,高反而大。)

3、 多媒体出于一个正方体木块,让学生思考怎样切得最大的圆柱?它的体积怎样计算?

如果问还剩下多少木料该怎样计算?

4、 多媒体出于一个长方体木块(图1),让学生思考切成圆柱有几种切法? 4

6

8

多媒体动画演示3种切法,学生说那种切法得到的圆柱体积最大?

不计算比较:以上、下为底面

以左、右为底面

以前、后为底面

通过列式比较你知道了什么?(以上、下为底面切得的圆柱体积最大) 多媒体示长方体(图2)

4

6

10

学生说以哪两个面为底面能到的圆柱体积最大?列式比较,得到以左、右为底面能得到的圆柱体积最大。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长方体要通过列式计算比较,才能知道怎么样切得的圆柱体积最大。

5、 复习圆柱体积与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关系,示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学生说两者间的关系。

怎样变化能使它们的体积相等?(讨论、交流)

演示:1、变化圆锥:(1)高扩大3倍;(2)底面积扩大3倍

2、变化圆柱:(1)高缩小3倍;(2)底面积缩小3倍

三、动手操作,灵活运用

1、出示长方形纸片,长12.56cm, 宽6.28cm 。问怎样可以围成圆柱?有几种围法?(横着卷、竖着卷,分别再加上两个圆片)学生小组动手操作。 那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说长方体的长与宽与圆柱的关系?

哪种围法得到到体积大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计算,交流发现的规律。

2、 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带1千克大米,想:怎么计算1千克大米的体积

生:堆成圆锥或长方体

生:放在铅笔盒内

小组合作选择方法测出体积

交流汇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一直是我们班同学比较感兴趣,而又频繁出错的一个教学内容。新课伊始,不规则图形“土豆”的体积,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在短时间的困惑以后,他们很快发现了借助学具来探求体积的方法,课堂也便在此时被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同底同高的圆柱、圆锥、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以至后来的课堂并没有进行完后面所预设的内容,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究其原因,我想还是与学生对空间图形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吧?因此,我认为空间与图形概念的教学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教学设计(人教版)
  • 立体图形的体积复习 课前思考: 1.在复习之前,学生在立体图形的体积这个知识点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 2.上完本课,学生将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课前分析: 学生对直接记忆公式.直接套用公式计算,问题不大,但遇到所给条件比较间接.需要分步骤先求 ...查看


  •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75-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区分二者的异同:复习和掌握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2.能熟练的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理解这些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查看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 济宁市和平街小学 王春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册回顾整理-空间与图形129页红点2,立体图形中长方体和长方体相关认识的复习与整理.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 ...查看


  • 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 ...查看


  •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
  •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 一.填空 1.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cm ,高10 cm ,它的体积是( )cm 2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0.2米,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 )倍. 4.一个圆锥的 ...查看


  • 六年级立体图形总复习题3 (1)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9)-----(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 一.对号入座. 1.填上合适的数字或计量单位. ⑴ 0.98立方米=( )立方分米 3.7公顷=( )平方米 ⑵ 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是960万( ). ⑶ 冰箱的容积大约有216( ...查看


  • 数学教材分析
  •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五.六年级教材目录 四年级上册 除法 角 怎样滚得远 混合运算 平行和相交 找规律 观察物体 运算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统计与可能性 了解我们自己 认数 用计算器计算 一亿有多大 期末与复习 五年级上册 认 ...查看


  • 最新2015高考数学文理科历年题型分析与试卷分析
  • www.xinghuo100.com 全国卷Ⅰ(理科) 高考数学学科分析 (一) (二)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略) 高考数学考纲提炼 考点1:集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考点2:常用逻辑用语(命题的否定.充分必要条件) 考点3:函数(函数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 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