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_[图片]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图片]

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 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 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 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 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紫红、暗红

闲时多刮刮背,拉通经络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图片]

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 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 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 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 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

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紫红、暗红

闲时多刮刮背,拉通经络


相关文章

  • 从拔罐后皮肤反应辨病情状况
  • 卫士你好:每当我胳膊疼的时候就用哈磁五行针拔罐,拔过之后的地方有时候呈现紫黑色,罐的四壁上都是水气.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从拔罐后皮肤的反应还能够辨别病情状况. 八月二号衛士你好:我到街边中医摆摊的地方拔罐有七天了,虽然每天早上有几个人 ...查看


  • 拔罐疗法的基础知识
  • 拔罐疗法的基础知识 1. 现代拔罐的发展 . ................................................................................................. ...查看


  • 拔罐颜色与气血判断
  • 你知道拔罐后,会怎样么?真的太吓人了,看看吧! 2014-08-04 核心提示:拔火罐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健康.最原始的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方式,很多人在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都会选择去拔拔火罐,也知道拔完火罐后身上会留下一些罐印,但看看也就 ...查看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 中 医 护 理 操 作 流 程 十 项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 ...查看


  • 中医临床拔火罐的操作方法和要点
  •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35-01 中医临床工作中,利用火源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皮肤充血或淤血的现象.它具有温通经络,祛湿驱寒,疏通血脉 ...查看


  • 健康教育培训记录2
  • 家庭健康包培训记录 时间:2013年10月12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授课人:黄泰 内容:中医健康包的使用方法 一.拔气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选穴说明如下: 阿是穴是最明显痛点.治疗参考取穴图中所标示的穴 ...查看


  • 根治型拔罐,不同于普通拔罐 -
  • [推荐]根治型拔罐,不同于普通拔罐  许多人都知道拔罐,但效果要远远好于普通拔罐的根治性拔罐却少有人知, 根治型拔罐的产生 常见拔罐疗法使用的留罐,一般认为只要达到充血性罐或瘀血性罐即可,上罐5-15分钟.可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也有许多 ...查看


  •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 附件2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 ...查看


  • 历年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题目总汇
  • 第一站: 第1号题:患者男性,78岁,20年前开始常于寒冷天气咳嗽咯痰,10年前开始逐渐加重,并伴喘促,2天前因天气变化上述症状再加重,现症:喘息气粗,咳嗽,咯黄痰,身热,小便黄,大便秘结.查体:T38.2度 P110次/分 R22次/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