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层次的跃升

[专家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层次的跃升

2017-03-13 15:08:51

来源:新华网

周跃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作用,关键是要将要素、产品和产业三个供给层次作为主攻点,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基础上,加快实现要素优化、产品提质和产业升级。只要这三个供给层次的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真正实现了。

从要素供给结构层次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质量,使这些要素的供给结构趋于优化,能够更加高效率地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客观地讲,在中国经济的要素供给体系中,存在劳动力供给层次较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资本要素效率有待提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科技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矛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堵点”和“痛点”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是通过改革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

从产品供给结构层次看,当前,百姓对商品的消费已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阶段转变,需求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们对产品的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对新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市场中的产品供给却存在着典型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现象,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许多经济学家用“百姓居民到日本买马桶盖”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经济的供给侧出了问题,这实质讲的是有效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必须依赖结构性改革的办法,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提高产品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百姓消费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供给。

从产业供给结构层次看,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供给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产业供给体系仍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在全球价值链条中处于中低端等突出问题。实现“双中高”,就是要推动产业供给结构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还是要用好“结构性改革”这一法宝,即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目的。

当然,在要素优化、产品提质和产业升级这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层次当中,要素供给结构的优化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只有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结构性改革调整到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了各类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和提高,那么,中国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和产业供给的转型升级就指日可待,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员)

[专家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层次的跃升

2017-03-13 15:08:51

来源:新华网

周跃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作用,关键是要将要素、产品和产业三个供给层次作为主攻点,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基础上,加快实现要素优化、产品提质和产业升级。只要这三个供给层次的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真正实现了。

从要素供给结构层次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质量,使这些要素的供给结构趋于优化,能够更加高效率地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客观地讲,在中国经济的要素供给体系中,存在劳动力供给层次较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资本要素效率有待提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科技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矛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堵点”和“痛点”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是通过改革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

从产品供给结构层次看,当前,百姓对商品的消费已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阶段转变,需求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们对产品的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对新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市场中的产品供给却存在着典型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现象,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许多经济学家用“百姓居民到日本买马桶盖”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经济的供给侧出了问题,这实质讲的是有效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必须依赖结构性改革的办法,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提高产品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百姓消费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供给。

从产业供给结构层次看,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供给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产业供给体系仍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在全球价值链条中处于中低端等突出问题。实现“双中高”,就是要推动产业供给结构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还是要用好“结构性改革”这一法宝,即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目的。

当然,在要素优化、产品提质和产业升级这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层次当中,要素供给结构的优化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只有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结构性改革调整到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了各类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和提高,那么,中国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和产业供给的转型升级就指日可待,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员)


相关文章

  • 专家解读什么是供给侧管理
  • 网易财经11月10日讯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习近平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 ...查看


  • 学习材料1:供给侧改革与简政放权
  •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供给侧着力实现新跃升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供给侧结 ...查看


  •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我国消费政策的优化
  • 作者:姜作培 社会科学辑刊 1999年10期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动力.当前消费已成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出问题.因此要讨论我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能不研究我国的消 ...查看


  • 浅谈供给侧改革
  • 浅谈供给侧改革 面对需求侧改革效果下降,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供给侧改革,抓住了新常态下重启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为开启新阶段中国经济持久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查看


  • 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 从供给侧改革着力 实现城市管理新跃升 --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 ...查看


  • 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需要我们有新认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等新思路和新战略.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 ...查看


  •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8日 许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新30年的第一年,是" ...查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 ...查看


  • 习近平: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准确把握和抓好我国发展战略重点 扎实把"十三五"发展蓝图变为现实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下午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