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北乡小学 吕德祥

教学中的导入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开场白。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意思是说, 无论做什么事情, 开头都是很重要的。开头做好了, 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儿。换句话说,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搞得好,就相当于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可以说,导入是各门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环节搞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科的导入和其它学科有共同的地方,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根据语文科的特点,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故事导入法。

众所周知,语文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语文知识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学科,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对于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往往都喜欢听故事,小学生更是如此;二是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对课文要讲述的故事初步有了一个了解,为下一步深入学习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

使用故事导入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讲的故事应该与课文有关甚至故事就是课文的内容,并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不注意趣味性,学生可能听了一半就觉得这个故事没有多大意思,自然就不喜欢听下面的内容了;二是要抓住故事的要点来讲,讲故事的时间不宜过长,毕竟语文教学的时间是比较紧凑的。

二、释题导入法。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作者写一篇文章,题目的确定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学习理解文章,通常可以从题目入手。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只要把文章的题目理解了,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就掌握了一半。这种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目能体现文章主题或是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课文,有些课文的题目比较深奥,难于理解的,更应该使用释题导入法。

比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三个字各自的意思:即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将”读“ji àng ”、“相”读“xi àng ”、“和”读“h é”时,它们各自有哪些意思,再读读题目,想想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通过查字典,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个字的意思理解,就基本上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军和丞相和好了。于是,我便顺势提问:既然和好了,说明他们之前肯定有过矛盾,那是什么矛盾呢?这里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下面将要说的第三种导入方法“悬念导入法”。

三、悬念导入法。

悬念就是要吊起人的胃口。悬念导入即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造成“欲知又止,悬而未结”的情境,然后再进入新课的学习。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在观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这种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能给人以意觉上的不完满感,因此,在导入中巧设悬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这就是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设置悬念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置悬念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可太深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读通课文后能得出结果。此外,设置的悬念要有启发性,悬念要解决的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对悬念的解决从而能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情境导入法。

情景导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生活情景导入”进行普通话口语表达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目标。

使用情境导入法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从以往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中发现,他们常常是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在进行情境表演,但实质性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却很少,搞成了形式主义的教学,语文教学毕竟不是演戏,而是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并受到情感熏陶。

当然,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法还有很种,以上只是平时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究竟要使用什么导入方法,要因课文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学校条件而异。我们在教学中要摆正导入的位置,它只是课文的序幕,不是主体。因此只要导入方法选用得当,时间把握得当,必将使语文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北乡小学 吕德祥

教学中的导入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开场白。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意思是说, 无论做什么事情, 开头都是很重要的。开头做好了, 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儿。换句话说,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搞得好,就相当于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可以说,导入是各门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环节搞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科的导入和其它学科有共同的地方,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根据语文科的特点,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故事导入法。

众所周知,语文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语文知识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学科,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对于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往往都喜欢听故事,小学生更是如此;二是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对课文要讲述的故事初步有了一个了解,为下一步深入学习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

使用故事导入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讲的故事应该与课文有关甚至故事就是课文的内容,并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不注意趣味性,学生可能听了一半就觉得这个故事没有多大意思,自然就不喜欢听下面的内容了;二是要抓住故事的要点来讲,讲故事的时间不宜过长,毕竟语文教学的时间是比较紧凑的。

二、释题导入法。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作者写一篇文章,题目的确定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学习理解文章,通常可以从题目入手。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只要把文章的题目理解了,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就掌握了一半。这种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目能体现文章主题或是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课文,有些课文的题目比较深奥,难于理解的,更应该使用释题导入法。

比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三个字各自的意思:即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将”读“ji àng ”、“相”读“xi àng ”、“和”读“h é”时,它们各自有哪些意思,再读读题目,想想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通过查字典,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个字的意思理解,就基本上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军和丞相和好了。于是,我便顺势提问:既然和好了,说明他们之前肯定有过矛盾,那是什么矛盾呢?这里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下面将要说的第三种导入方法“悬念导入法”。

三、悬念导入法。

悬念就是要吊起人的胃口。悬念导入即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造成“欲知又止,悬而未结”的情境,然后再进入新课的学习。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在观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这种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能给人以意觉上的不完满感,因此,在导入中巧设悬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这就是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设置悬念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置悬念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可太深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读通课文后能得出结果。此外,设置的悬念要有启发性,悬念要解决的是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对悬念的解决从而能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情境导入法。

情景导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生活情景导入”进行普通话口语表达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目标。

使用情境导入法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从以往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中发现,他们常常是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在进行情境表演,但实质性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却很少,搞成了形式主义的教学,语文教学毕竟不是演戏,而是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并受到情感熏陶。

当然,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法还有很种,以上只是平时我们经常用到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究竟要使用什么导入方法,要因课文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学校条件而异。我们在教学中要摆正导入的位置,它只是课文的序幕,不是主体。因此只要导入方法选用得当,时间把握得当,必将使语文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写字教案
  • 写字课课前准备: 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精品教案
  •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精品教案(全册) 时间:2013-04-17 09:12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395 次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 ...查看


  • 云南小学地方课程二年级上册动物王国教学设计
  • 地 方 课 程 --动物王国 二年级(上) 1.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的 1.感性认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了解云南有"动物王国"的美誉. 3.了解云南的一些野生动物.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云南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查看


  •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案
  • 小学低年级书法写字教案 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 ...查看


  • 2017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 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 ...查看


  • 三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 备 课 本 BEI KE BEN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2015---2016 ) 第1课 女字旁和绞丝旁 教学目标: 1. 了解女字旁.绞丝旁的字的写法. 2. 掌握这几个偏旁的写法. 3. 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查看


  •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 备课时间:2013 年 8 月 23 教学时间:2013 年 8 月 26----9 月 6 日 教学内容:一.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1.学会看水表,知道如何测量流失的水 2.学会数据的读取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资料 ...查看


  • 谈谈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 最新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那么如何使得学生不觉得历史课无趣?那么老师就应该了解或者掌握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我认为要从两大方面来看,其一就是要注意历史课堂的起承转合. (1)课前导入应注意 ...查看


  • 第一单元明德修身
  • 第一单元 明德修身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崇道乐善 第二课 继善成性 第三课 养性成德 第四课 修德乐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诵读希望学生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这一问题能有所思考.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