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言二拍]的悬念设置1

浅谈《三言二拍》的悬念设置

摘要:为增强小说情节的吸引力,中国古典小说设置悬念的方式主要包括:"暗",即作者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断"或"缓",即作者在关键时刻中断或延缓情节的叙述;"悬",即作者以预叙的形式含而不露地悬置关键情节;"限",即作者在以限制视角叙述情节时,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阅读视角。所有这些悬念设置方式都意在使读者在"疑"、"闷"、"惊"、"吓"、"急"、"痒"的急切与期待中,获得"快"、"慰"、"喜"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古典小说;《三言两拍》;艺术;悬念

“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脂砚斋语)。作人老诚,有话直说,会博得人们的好感。写小说编故事如果也老诚,也是有话直说,却会使人按到厌烦,感到直来直去没啥看头。对于故事情节的构思和编制,总得弄点玄虚,耍点滑头,才能使人们爱看、爱说、爱听。而设置悬念,正是故弄玄虚、 读者的一个很好的手法,悬念的设置使读者在"疑"、"闷"、"惊"、"吓"、"急"、"痒"的急切与期待中,获得"快"、"慰"、"喜"的审美愉悦。

所谓悬念,就是把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故意在读者或观众心中留下个疑团,使你非看下去了解个究竟不可。中国古典小说设置悬念的方式主要包括:"暗",即作者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断"或"缓",即作者在关键时刻中断或延缓情节的叙述;"悬",即作者以预叙的形式含而不露地悬置关键情节;"限",即作者在以限制视角叙述情节时,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阅读视角。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言两拍》是最成功的运用悬念这种手法的小说,本文将以此小说为例来简要谈谈悬念在古典小说中的运用。

如《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喻世明言》)的正文一开头,先来这末几句:看官,今日听我说《金钗钿》这桩奇事。有老婆的翻没了老婆,没老婆的翻得了老婆。

一听这个开头,就把人们的心(“念”)给“悬”住了。咳呀,怎么“有老婆的翻没了老婆,没老婆的翻得了老婆”,这是怎么回事呀?于是,就想听下去,

了解个究竟。悬念的力量就在这里,它能像吊竿一样把读者或听众的心一下子悬到空中,又能象磁石一样把人们的“念”头一下子吸引住,使你非读完或听下文不可。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很看重悬念。他在《论戏剧艺术》一文中说,戏剧有两种写法,一是“守密”,把后面的情节“瞒住观众”;另一种是事先把后面的情节“透露”给观众。他把这两种写法作了比较,更好:“由于守密,戏剧作家为我安排一个片时的惊讶;可是,由于把内情透露给我,他却引起我长时间的悬念”,就像“看到雷电在我或者别人头顶上聚集而长期地停留在空际不击下来”一样。因此他更看重后者,提倡“把你的结局让人知道,早一点知道,使观众始终悬念着闪光出现”。

悬念这个手法,对于戏剧、小说一类篇幅较长的叙事作品都是使用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了小说家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央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他所说的“卖弄玄虚”,“迷雾”,“诡计”,实际上就是布置疑团,也就是悬念。

小说描写生活中的矛盾,总是先“结”后“解”。悬念属于“结”的范畴,是对“结”的埋伏或提示。它把“结”埋伏了,提示了,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解”,这就是格外另人关注。不看到那个悬着的“结”最后得出“解”,读者或听众的那颗心就老实悬着放不下来。而一旦到最后然亮出谜底,那个久久悬着的“结”突然“解”了,那又会使人们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恍然大悟,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快感和艺术个的美的享受。

我国不少古典小说都很善于设置悬念。有的还不止设置一个悬念。因而,格外富有艺术的吸引力。举例来说吧。《警世通言》中有个短篇叫《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写的是奉符县一个小孙押司害死大孙押司,最后由包拯断明冤情,为死者申冤的故事。小说的正文一开头,写大孙押司求一位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以卦——

押司看了,问道:“此卦主何灾福?”先生道:“实不敢瞒,主尊官当死。”又问:“却是我几年上当死?”先生道:“今年死。”又问:“却是几年几月死?”先生道:“今年今月死。”又问:“却是今年今月几日死?”先生道:“今年今月今日死。”再问:“早跪时辰?”先生道:“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

押司道:“若今夜真个死,万事全休;若不死

,明日和你县里理会.”

这个开头就是第一个悬念,它一下子就把人们的“念”给“悬”起来了。到底孙押司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死不死?这位算命先生的卦准不准?这样的问号就在人们心里升起了,使得人们急于看看下文如何。

下文如何呢?下文写的非常曲折、离奇。作者利用其锦心绣口,给故事撇上层层迷雾,巧妙地布下了一个谁也猜不透的迷魂阵。先是写,孙押司回家后,决定“我今夜不睡,消遣这一夜。”这就是给人以错觉,大概死不了了,卦不灵了。接着写,孙押司因心中气闷,喝酒喝醉,他老婆(押司娘)何丫环迎儿把他扶入房里去睡,这就又使人感到,这一下子大概是要死了。再接着,又写押司娘吩咐迎儿:“我和你做些针线,且看今夜死也不死”?这又使人感到,有人看守,大概还是死不了。而且,押司娘还一再叫醒迎儿不要睡,谁还能想到她就是谋害者之一呢?可是,突然之间出事了:“只见一个着白的人,一只手掩面着,走出去,扑通的跳入奉符县河里去了。”这样,人是死了,卦师灵了,第一个悬念就算是解决了。

可是,第一个悬念虽然解决了,接着又产生了新的悬念。孙押司怎么回去寻死呢?他分明是极力避免死的,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去跳河呢?这就在读者心里又产生了新的问号,留下个新的疑团。直到死后百日,有人来给孙押司娘说媒,她提出三个条件,要嫁个和她丈夫一样姓孙德,在奉符做押司的人,媒人讲她们要提媒的那个人正好是符合这三条的小孙押司,这才隐约地露了点端倪。待到迎儿到灶下烧火碰见孙押司的鬼魂,押司娘和小孙押司夫妻急忙商量,把迎儿嫁出,这就显得有些心虚,又隐约地露了点端倪。但是,究竟真相如何?究竟小孙押司和押司娘是怎样谋害死大孙押司的?仍然是个谜,仍然是个悬念。一直到小说的最后,由迎儿的丈夫王兴向包拯告发,包拯根据王兴的状纸(即鬼魂的启示)审判小孙押司夫妻,这才真相大白:原来是小孙押司与押司娘早有勾搭,当日大孙押司算命回来时,恰好小孙押司正躲在他家,一听说他三更当死,就趁此机会,将酒灌醉,把他勒死,撺在井里。小孙押司却掩着面走出门,把一块大石头扔在奉符河里,扑通地一声响,伪装成大孙押司投河死了。事后却把锅灶压在井上,再后就央媒人说成亲事。

这篇小说里写的算卦、鬼魂一类封建迷信,是荒诞无稽的。然而,它这种

设置悬念的技巧,布置迷魂阵地手法,却是颇费匠心的。象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悬念,非常能扣住读者的心弦,非常引人入胜。直到读完完全篇,才恍然大悟,明白“原来如此”,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揭穿谜底的愉快。

悬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总悬念,而是分悬念。所谓总悬念,就是在小说一开头就设置下的笼罩全篇的悬念,也就是给整个作品打的一个总“结”。所谓分悬念,就是给书中部分章节或某个具体事件设置的悬念,也就是在情节进行过程中打的一个或几个小“结”。

在话本、拟话本中,作者为了吸引听众,往往在作品开头就要弄点玄虚。作品一开头那几句话往往不止是作品内容或主题的简单提示和概括介绍(如:今日听在下讲个什么什么故事),同时也就顺便给人留一个悬念。例如《李玉英狱中讼冤》(《警世恒言》)这篇小说,在讲了一通后母虐待前妻子女的“入话”,转入正文时,这样写道:

话说的为何只管絮絮叨叨,道后母的许多短处?只因在下今日要说一个继母谋害前妻儿女,后来天理昭彰,反受了国法,与天下的后母做个榜样,故先略道其概。这段话文,若说出来时:直教铁汉也心酸,总是石人亦泪洒!

我们一看这个开头,内心里的疑问就油然而生:这个后母谋害前妻儿女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悲惨呀?那个后母后来又是怎么“受了国法”的呀?这些问号及时悬念。这个悬念“悬”起来以后,作者就进入了正文,具体描写了焦氏虐待乃至谋杀前妻儿女玉英、承祖等种种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情景,最后又描写了玉英告状、焦氏伏法的情景。随着这些情节的逐步进展,读者内心的悬念也逐步消失;小说全部结束了,悬念也全部消失了。象这个开头设置的悬念,就是一个笼罩全篇的总悬念。

《计押番金鳗产祸》(《警世恒言》)这篇小说,一开头写计安去金明池钓鱼,钓了一条金鳗,这条鳗鱼说:“计安,吾乃金明池掌。汝若放我,教汝富贵不可言尽;汝若害我,教你合家人口死于非命。”计安不听金鳗的话,把它杀吃了。这样,计安全家人口怎么“思议非命”的问题,就在读者心中“悬”起来了。一直到看完整个小说,看完计安一家人一一“死于非命”的一连串曲折的情节,这个总悬念才完全消释。

有些小说的总悬念,并不是一上来就点明,而是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用设置迷魂阵的办法,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简帖和尚》,

《警世恒言》中的《福禄寿三星度世》,就是典型的例子。

《简帖和尚》一开头就写一个官人来到开封府枣槊巷口一个小茶坊里,贿赂一个小商贩,让他把一张简帖和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送给黄甫松的妻子杨氏。作者只写这个官人的外貌特征是:“浓眉 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别的什么不写。这就布下了疑阵。这个官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送简帖和礼物给杨氏?读者心里就产生了疑团。皇甫松发现简帖,问小商贩追问来由,小商贩只是一个“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的官人叫他送的,别的没说。这官人是谁?为何要送简帖和礼物?仍然是个谜。皇甫松认为自己妻子杨氏同那个官人有私情,打骂拷问,妻子莫名其妙。皇甫松一怒之间,搞到官府,把杨氏休了。杨氏含冤负屈,去跳河自杀,一个老婆婆把她劝住,带回自己家中,这个婆婆强迫她嫁人。嫁给谁呢?就是嫁给那个“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的官人。后来,在相国寺,杨氏遇见皇甫松,回到家悲泣不已,那个官人才说出真情。原来那个官人是个和尚,因为有一天从皇甫松家门路过,见杨氏长得好,所以耍了一套送简帖、礼物的阴谋,串通那个老婆婆把杨氏拐骗到手。作,者写到这里,才亮出谜底,真相大白。读者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疑团消释,不由得长吁一口气:“咳呀,闹了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篇小说的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这几个形容词的反复出现,使得这个“官人”(送简帖的和尚)给人以非常神秘之感。此人那种半露不露的身影,很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写法。其中那个“毬头光纱帽、宽袖绿罗袍,身材不满三尺的人”,也是反复出现。他每出现一次都把那个刘本道吓得失魂落魄,也使读者提心吊胆。可是又不知他是个什么妖媚。知道最后,解开谜底,才恍然大悟。

至于分悬念,在古典小说中就更多了。《史宏肇龙虎君臣会》(《古今小说》)中那个郭威,最初穷困潦倒,到处闯荡,干些不三不四的勾当。后来娶了柴夫人,逐渐发迹变泰,最后做了皇帝。在写他前往西京河南投奔符令公时,作者特意用了个惊人之笔:

这郭大郎当初来西京,指望投奔符令公,发迹变泰。怎知却惹一场横祸,变得人命交加。正是:未酬奋翼冲霄志,翻作连天大地囚。

这个惊人之笔也就是悬念,是一个笼罩局部情节的分悬念。到了郭威因路见不平杀死尚御内,被押下司理院问罪,这个悬念也就消释了。后面虽然还有

一些情节,但也不在这个悬念之内了。

在古典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个写法:一是写一个人物向另外的人授计时,不明白说出,只写“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二是每回书的结尾处,往往在某个紧张的关头戛然而止,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或“不知××姓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悬念的设置,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通俗性,它能够带来作品的趣味性。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出自《喻世明言》)中,说到那婆子如何设计将三巧儿与陈大郎撮合到一起的,小说写道:陈大郎攒着两眉,埋怨婆子道:“干娘,你好慢心肠!春去夏来,如今又立过秋了。你今日也说尚早,明日也说尚早,却不知我度日如年。再延攘几日,他丈夫回来,此事便付东流,却不活活的害死我也!阴司去少不得与你索命。”婆子道:“你且莫喉急,老身正要相请,来得恰好。事成不成,只在今晚,须是依我而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全要轻轻悄悄,莫带累人。”陈大郎点头道:“好计,好计!事成之后,定当厚报。”说罢,欣然而去。到底是什么方法,读者肯定急于知道婆子用的什么妙计,作者用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更急切的去阅读小说的下文,增加了小说的趣味。让读者在“疑”的急切和期待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有的小说不单有总悬念,同时还有分悬念。象上面提到的《计押番金鳗产祸》,除了开头那条金鳗讲的话构成笼罩全篇的总是悬念外,在情节的迤逦进行中还搞了两个分悬念。一是计安看见自己原先招赘的那个坏女婿周三从自己家门路过,他动了恻隐之心,请周三进屋吃酒,这时,作者用了个惊人之笔:“当时只好休引那厮,却没甚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入来吃酒,却教计押番:一种是死,死之太苦,一种是亡,亡之太屈!”为什么“死之太苦”、 “亡之太屈”呢?这就在人们心中留个问号。接下来,写周三谋财害命,杀了计安夫妇,这个问号算消释。周三杀人之后,逃道镇江府,正好碰到他原来的老婆——计安的女人庆奴(她也因杀了人逃到镇江),二人依旧做夫妻。庆奴有一天说要回家看爹娘,周三说“归去不得”;他想向庆奴说出他杀她爹娘的底细,犹豫了一下,又忍住了。这时,作者又用了惊人之笔:“当时只不说便休,千不合,万不合,说出来,分明似飞蛾投火,自送其死。”为什么时是“飞蛾投火,自送其死”?这又是个问号。接下来,写了周三向庆奴讲了他杀死她爹娘之事;再接下来,又写庆奴告状,官府追查,两人杀人之事一起发作,一同被押赴市曹处斩;这

个问号也才消释。作者就是这样在总悬念里面套小悬念,在总“结”里面套小“结”,写得曲折跌顿,波澜起伏。

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说: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然后再说明真相,把秘密突然揭破,使一切顿改旧观,一切都出人意表,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惊奇叫好。

象上面谈到的这些小说,就是在情节当中装上一层或几层迷雾,“把主题重重封裹”,后来突然揭破谜底,令人“惊奇叫好”。

不论总悬念或分悬念,一般都是一个悬念“悬”一次,一次消释,或者说一个“结”只打一次,又一次“解”掉。但也有一个悬念连“悬”两次,而后一次消释的。比如还是那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出自《喻世明言》),那件珍珠衫经过几次悬念后再次落入蒋兴哥的手中,小说中这样写道:“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分明是一对玉人,良工琢就,男欢女爱,比别个夫妻更胜十分。”“婆子听罢,连忙摇首道:“此事太难!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夫妻两个如鱼似水,寸步不离。”如此恩爱的一对夫妻,三巧儿如何会与陈大郎勾搭上的呢,此第一悬念,这是一个结,原来坏就坏在这个婆子身上,原来三巧儿在这个婆子的引诱下,与陈大郎勾搭上了。到此第一个结我们打开了,可是蒋家的珍珠衫怎么落出去又回到蒋兴哥手里的呢,仍然还是个迷。悬念的设置让故事更加的曲折,而蒋兴哥与陈大郎妻子的偶遇才将这个迷“解”掉。小说如此写道:蒋兴哥见平氏举止端庄,甚相敬重。一日,从外而来,平氏正在打叠衣箱,内有珍珠衫一件。兴哥认得了,大惊问道:“此衫从何而来?”平氏道:“这衫儿来得跷蹊。”便把前夫如此张致,夫妻如此争嚷,如此赌气分别,述了一遍。又道:“前日艰难时,几番欲把他典卖。只愁来历不明,怕惹出是非,不敢露人眼目。连奴家至今,不知这物事那里来的。”兴哥道:“你前夫陈大郎名字,可叫做陈商?可是白淳面皮,没有须,左手长指甲的么?”平氏道:“正是。”小说将巧合与悬念相结合,经过一系列的巧合到此为止真相大白,把这个本来比较平淡的事件描写得神秘莫测,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曲折动人。

不仅有一个悬念“悬”两次而一次消释的,还有一个悬念“悬”一次而分成两次消释,也就是一个“结”分两次“解”的。《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初刻拍案惊奇》)就是一例。这篇小说是揭露一些人借烧丹炼 ,

设圈套骗人的。小说正文的开头设下一个悬念:“看官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却是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聪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

这个“落在圈套里”的人是说呢?就是那个潘富翁。他让一个丹客及其“妾”来自己家里炼丹,结果上当受骗,中了美人计,家里的金银被骗走。这个骗局就是分两次揭穿的。一次是由作者之口揭穿丹客是怎样把二千金提走的:

当在西湖时,原是打听得潘富翁上杭,先装成这些行径来炫惑他的,及至请他到家,故意要延缓,却像没甚要紧。后边那个人来报丧之时,忙忙归去,已自先把这二千金提了去,先去了。留着家小,使你不疑,后来勾搭上场,也都是他教成的计较,把这堆狗屎在你鼻头上,等你开不得口,只自认不是,没工夫与他算账了。

第二次是通过丹客的那个“妾”之口,揭穿那个美人局是怎样设置的:“妾非别人,即前日丹客所认为妾的便是。实是河南妓家,前日受人之托,不得不依他嘱咐的话,替他捣鬼,有负于君,君何以流落至此?”听了这些话,潘富翁才晓得前日丹客所设的美人局,是包了娼妓做的。

这篇小说中的圈套,本身就是个悬念。这个悬念就是分两次消释的,这个“结”就是分两次“解”的。

总之,设置悬念,是吸引读者的一个绝妙的艺术手法。不论是用惊人之笔点明其中有奥妙,不论是用“如此如此”令人猜谜,也不论是布置迷魂阵眩人耳目,反正都可以振动读者的心弦,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你非看下去,了解个究竟不可。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去结构组织作品,安排情节,可以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吸引了,比一般老实巴脚地平铺直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要高出百倍。

注:

1、《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

2、金圣叹:《金圣叹全集》(卷1),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年,第251页。

3、陈曦钟等编《三言两拍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

浅谈《三言二拍》的悬念设置

摘要:为增强小说情节的吸引力,中国古典小说设置悬念的方式主要包括:"暗",即作者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断"或"缓",即作者在关键时刻中断或延缓情节的叙述;"悬",即作者以预叙的形式含而不露地悬置关键情节;"限",即作者在以限制视角叙述情节时,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阅读视角。所有这些悬念设置方式都意在使读者在"疑"、"闷"、"惊"、"吓"、"急"、"痒"的急切与期待中,获得"快"、"慰"、"喜"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古典小说;《三言两拍》;艺术;悬念

“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脂砚斋语)。作人老诚,有话直说,会博得人们的好感。写小说编故事如果也老诚,也是有话直说,却会使人按到厌烦,感到直来直去没啥看头。对于故事情节的构思和编制,总得弄点玄虚,耍点滑头,才能使人们爱看、爱说、爱听。而设置悬念,正是故弄玄虚、 读者的一个很好的手法,悬念的设置使读者在"疑"、"闷"、"惊"、"吓"、"急"、"痒"的急切与期待中,获得"快"、"慰"、"喜"的审美愉悦。

所谓悬念,就是把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故意在读者或观众心中留下个疑团,使你非看下去了解个究竟不可。中国古典小说设置悬念的方式主要包括:"暗",即作者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断"或"缓",即作者在关键时刻中断或延缓情节的叙述;"悬",即作者以预叙的形式含而不露地悬置关键情节;"限",即作者在以限制视角叙述情节时,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阅读视角。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言两拍》是最成功的运用悬念这种手法的小说,本文将以此小说为例来简要谈谈悬念在古典小说中的运用。

如《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喻世明言》)的正文一开头,先来这末几句:看官,今日听我说《金钗钿》这桩奇事。有老婆的翻没了老婆,没老婆的翻得了老婆。

一听这个开头,就把人们的心(“念”)给“悬”住了。咳呀,怎么“有老婆的翻没了老婆,没老婆的翻得了老婆”,这是怎么回事呀?于是,就想听下去,

了解个究竟。悬念的力量就在这里,它能像吊竿一样把读者或听众的心一下子悬到空中,又能象磁石一样把人们的“念”头一下子吸引住,使你非读完或听下文不可。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很看重悬念。他在《论戏剧艺术》一文中说,戏剧有两种写法,一是“守密”,把后面的情节“瞒住观众”;另一种是事先把后面的情节“透露”给观众。他把这两种写法作了比较,更好:“由于守密,戏剧作家为我安排一个片时的惊讶;可是,由于把内情透露给我,他却引起我长时间的悬念”,就像“看到雷电在我或者别人头顶上聚集而长期地停留在空际不击下来”一样。因此他更看重后者,提倡“把你的结局让人知道,早一点知道,使观众始终悬念着闪光出现”。

悬念这个手法,对于戏剧、小说一类篇幅较长的叙事作品都是使用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了小说家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央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他所说的“卖弄玄虚”,“迷雾”,“诡计”,实际上就是布置疑团,也就是悬念。

小说描写生活中的矛盾,总是先“结”后“解”。悬念属于“结”的范畴,是对“结”的埋伏或提示。它把“结”埋伏了,提示了,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解”,这就是格外另人关注。不看到那个悬着的“结”最后得出“解”,读者或听众的那颗心就老实悬着放不下来。而一旦到最后然亮出谜底,那个久久悬着的“结”突然“解”了,那又会使人们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恍然大悟,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快感和艺术个的美的享受。

我国不少古典小说都很善于设置悬念。有的还不止设置一个悬念。因而,格外富有艺术的吸引力。举例来说吧。《警世通言》中有个短篇叫《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写的是奉符县一个小孙押司害死大孙押司,最后由包拯断明冤情,为死者申冤的故事。小说的正文一开头,写大孙押司求一位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以卦——

押司看了,问道:“此卦主何灾福?”先生道:“实不敢瞒,主尊官当死。”又问:“却是我几年上当死?”先生道:“今年死。”又问:“却是几年几月死?”先生道:“今年今月死。”又问:“却是今年今月几日死?”先生道:“今年今月今日死。”再问:“早跪时辰?”先生道:“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

押司道:“若今夜真个死,万事全休;若不死

,明日和你县里理会.”

这个开头就是第一个悬念,它一下子就把人们的“念”给“悬”起来了。到底孙押司今年今月今日三更三点子时死不死?这位算命先生的卦准不准?这样的问号就在人们心里升起了,使得人们急于看看下文如何。

下文如何呢?下文写的非常曲折、离奇。作者利用其锦心绣口,给故事撇上层层迷雾,巧妙地布下了一个谁也猜不透的迷魂阵。先是写,孙押司回家后,决定“我今夜不睡,消遣这一夜。”这就是给人以错觉,大概死不了了,卦不灵了。接着写,孙押司因心中气闷,喝酒喝醉,他老婆(押司娘)何丫环迎儿把他扶入房里去睡,这就又使人感到,这一下子大概是要死了。再接着,又写押司娘吩咐迎儿:“我和你做些针线,且看今夜死也不死”?这又使人感到,有人看守,大概还是死不了。而且,押司娘还一再叫醒迎儿不要睡,谁还能想到她就是谋害者之一呢?可是,突然之间出事了:“只见一个着白的人,一只手掩面着,走出去,扑通的跳入奉符县河里去了。”这样,人是死了,卦师灵了,第一个悬念就算是解决了。

可是,第一个悬念虽然解决了,接着又产生了新的悬念。孙押司怎么回去寻死呢?他分明是极力避免死的,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去跳河呢?这就在读者心里又产生了新的问号,留下个新的疑团。直到死后百日,有人来给孙押司娘说媒,她提出三个条件,要嫁个和她丈夫一样姓孙德,在奉符做押司的人,媒人讲她们要提媒的那个人正好是符合这三条的小孙押司,这才隐约地露了点端倪。待到迎儿到灶下烧火碰见孙押司的鬼魂,押司娘和小孙押司夫妻急忙商量,把迎儿嫁出,这就显得有些心虚,又隐约地露了点端倪。但是,究竟真相如何?究竟小孙押司和押司娘是怎样谋害死大孙押司的?仍然是个谜,仍然是个悬念。一直到小说的最后,由迎儿的丈夫王兴向包拯告发,包拯根据王兴的状纸(即鬼魂的启示)审判小孙押司夫妻,这才真相大白:原来是小孙押司与押司娘早有勾搭,当日大孙押司算命回来时,恰好小孙押司正躲在他家,一听说他三更当死,就趁此机会,将酒灌醉,把他勒死,撺在井里。小孙押司却掩着面走出门,把一块大石头扔在奉符河里,扑通地一声响,伪装成大孙押司投河死了。事后却把锅灶压在井上,再后就央媒人说成亲事。

这篇小说里写的算卦、鬼魂一类封建迷信,是荒诞无稽的。然而,它这种

设置悬念的技巧,布置迷魂阵地手法,却是颇费匠心的。象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悬念,非常能扣住读者的心弦,非常引人入胜。直到读完完全篇,才恍然大悟,明白“原来如此”,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揭穿谜底的愉快。

悬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总悬念,而是分悬念。所谓总悬念,就是在小说一开头就设置下的笼罩全篇的悬念,也就是给整个作品打的一个总“结”。所谓分悬念,就是给书中部分章节或某个具体事件设置的悬念,也就是在情节进行过程中打的一个或几个小“结”。

在话本、拟话本中,作者为了吸引听众,往往在作品开头就要弄点玄虚。作品一开头那几句话往往不止是作品内容或主题的简单提示和概括介绍(如:今日听在下讲个什么什么故事),同时也就顺便给人留一个悬念。例如《李玉英狱中讼冤》(《警世恒言》)这篇小说,在讲了一通后母虐待前妻子女的“入话”,转入正文时,这样写道:

话说的为何只管絮絮叨叨,道后母的许多短处?只因在下今日要说一个继母谋害前妻儿女,后来天理昭彰,反受了国法,与天下的后母做个榜样,故先略道其概。这段话文,若说出来时:直教铁汉也心酸,总是石人亦泪洒!

我们一看这个开头,内心里的疑问就油然而生:这个后母谋害前妻儿女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悲惨呀?那个后母后来又是怎么“受了国法”的呀?这些问号及时悬念。这个悬念“悬”起来以后,作者就进入了正文,具体描写了焦氏虐待乃至谋杀前妻儿女玉英、承祖等种种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情景,最后又描写了玉英告状、焦氏伏法的情景。随着这些情节的逐步进展,读者内心的悬念也逐步消失;小说全部结束了,悬念也全部消失了。象这个开头设置的悬念,就是一个笼罩全篇的总悬念。

《计押番金鳗产祸》(《警世恒言》)这篇小说,一开头写计安去金明池钓鱼,钓了一条金鳗,这条鳗鱼说:“计安,吾乃金明池掌。汝若放我,教汝富贵不可言尽;汝若害我,教你合家人口死于非命。”计安不听金鳗的话,把它杀吃了。这样,计安全家人口怎么“思议非命”的问题,就在读者心中“悬”起来了。一直到看完整个小说,看完计安一家人一一“死于非命”的一连串曲折的情节,这个总悬念才完全消释。

有些小说的总悬念,并不是一上来就点明,而是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用设置迷魂阵的办法,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简帖和尚》,

《警世恒言》中的《福禄寿三星度世》,就是典型的例子。

《简帖和尚》一开头就写一个官人来到开封府枣槊巷口一个小茶坊里,贿赂一个小商贩,让他把一张简帖和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送给黄甫松的妻子杨氏。作者只写这个官人的外貌特征是:“浓眉 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别的什么不写。这就布下了疑阵。这个官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送简帖和礼物给杨氏?读者心里就产生了疑团。皇甫松发现简帖,问小商贩追问来由,小商贩只是一个“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的官人叫他送的,别的没说。这官人是谁?为何要送简帖和礼物?仍然是个谜。皇甫松认为自己妻子杨氏同那个官人有私情,打骂拷问,妻子莫名其妙。皇甫松一怒之间,搞到官府,把杨氏休了。杨氏含冤负屈,去跳河自杀,一个老婆婆把她劝住,带回自己家中,这个婆婆强迫她嫁人。嫁给谁呢?就是嫁给那个“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的官人。后来,在相国寺,杨氏遇见皇甫松,回到家悲泣不已,那个官人才说出真情。原来那个官人是个和尚,因为有一天从皇甫松家门路过,见杨氏长得好,所以耍了一套送简帖、礼物的阴谋,串通那个老婆婆把杨氏拐骗到手。作,者写到这里,才亮出谜底,真相大白。读者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疑团消释,不由得长吁一口气:“咳呀,闹了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篇小说的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络绰号”这几个形容词的反复出现,使得这个“官人”(送简帖的和尚)给人以非常神秘之感。此人那种半露不露的身影,很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写法。其中那个“毬头光纱帽、宽袖绿罗袍,身材不满三尺的人”,也是反复出现。他每出现一次都把那个刘本道吓得失魂落魄,也使读者提心吊胆。可是又不知他是个什么妖媚。知道最后,解开谜底,才恍然大悟。

至于分悬念,在古典小说中就更多了。《史宏肇龙虎君臣会》(《古今小说》)中那个郭威,最初穷困潦倒,到处闯荡,干些不三不四的勾当。后来娶了柴夫人,逐渐发迹变泰,最后做了皇帝。在写他前往西京河南投奔符令公时,作者特意用了个惊人之笔:

这郭大郎当初来西京,指望投奔符令公,发迹变泰。怎知却惹一场横祸,变得人命交加。正是:未酬奋翼冲霄志,翻作连天大地囚。

这个惊人之笔也就是悬念,是一个笼罩局部情节的分悬念。到了郭威因路见不平杀死尚御内,被押下司理院问罪,这个悬念也就消释了。后面虽然还有

一些情节,但也不在这个悬念之内了。

在古典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个写法:一是写一个人物向另外的人授计时,不明白说出,只写“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二是每回书的结尾处,往往在某个紧张的关头戛然而止,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或“不知××姓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悬念的设置,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通俗性,它能够带来作品的趣味性。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出自《喻世明言》)中,说到那婆子如何设计将三巧儿与陈大郎撮合到一起的,小说写道:陈大郎攒着两眉,埋怨婆子道:“干娘,你好慢心肠!春去夏来,如今又立过秋了。你今日也说尚早,明日也说尚早,却不知我度日如年。再延攘几日,他丈夫回来,此事便付东流,却不活活的害死我也!阴司去少不得与你索命。”婆子道:“你且莫喉急,老身正要相请,来得恰好。事成不成,只在今晚,须是依我而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全要轻轻悄悄,莫带累人。”陈大郎点头道:“好计,好计!事成之后,定当厚报。”说罢,欣然而去。到底是什么方法,读者肯定急于知道婆子用的什么妙计,作者用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更急切的去阅读小说的下文,增加了小说的趣味。让读者在“疑”的急切和期待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有的小说不单有总悬念,同时还有分悬念。象上面提到的《计押番金鳗产祸》,除了开头那条金鳗讲的话构成笼罩全篇的总是悬念外,在情节的迤逦进行中还搞了两个分悬念。一是计安看见自己原先招赘的那个坏女婿周三从自己家门路过,他动了恻隐之心,请周三进屋吃酒,这时,作者用了个惊人之笔:“当时只好休引那厮,却没甚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入来吃酒,却教计押番:一种是死,死之太苦,一种是亡,亡之太屈!”为什么“死之太苦”、 “亡之太屈”呢?这就在人们心中留个问号。接下来,写周三谋财害命,杀了计安夫妇,这个问号算消释。周三杀人之后,逃道镇江府,正好碰到他原来的老婆——计安的女人庆奴(她也因杀了人逃到镇江),二人依旧做夫妻。庆奴有一天说要回家看爹娘,周三说“归去不得”;他想向庆奴说出他杀她爹娘的底细,犹豫了一下,又忍住了。这时,作者又用了惊人之笔:“当时只不说便休,千不合,万不合,说出来,分明似飞蛾投火,自送其死。”为什么时是“飞蛾投火,自送其死”?这又是个问号。接下来,写了周三向庆奴讲了他杀死她爹娘之事;再接下来,又写庆奴告状,官府追查,两人杀人之事一起发作,一同被押赴市曹处斩;这

个问号也才消释。作者就是这样在总悬念里面套小悬念,在总“结”里面套小“结”,写得曲折跌顿,波澜起伏。

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说: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然后再说明真相,把秘密突然揭破,使一切顿改旧观,一切都出人意表,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惊奇叫好。

象上面谈到的这些小说,就是在情节当中装上一层或几层迷雾,“把主题重重封裹”,后来突然揭破谜底,令人“惊奇叫好”。

不论总悬念或分悬念,一般都是一个悬念“悬”一次,一次消释,或者说一个“结”只打一次,又一次“解”掉。但也有一个悬念连“悬”两次,而后一次消释的。比如还是那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出自《喻世明言》),那件珍珠衫经过几次悬念后再次落入蒋兴哥的手中,小说中这样写道:“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分明是一对玉人,良工琢就,男欢女爱,比别个夫妻更胜十分。”“婆子听罢,连忙摇首道:“此事太难!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夫妻两个如鱼似水,寸步不离。”如此恩爱的一对夫妻,三巧儿如何会与陈大郎勾搭上的呢,此第一悬念,这是一个结,原来坏就坏在这个婆子身上,原来三巧儿在这个婆子的引诱下,与陈大郎勾搭上了。到此第一个结我们打开了,可是蒋家的珍珠衫怎么落出去又回到蒋兴哥手里的呢,仍然还是个迷。悬念的设置让故事更加的曲折,而蒋兴哥与陈大郎妻子的偶遇才将这个迷“解”掉。小说如此写道:蒋兴哥见平氏举止端庄,甚相敬重。一日,从外而来,平氏正在打叠衣箱,内有珍珠衫一件。兴哥认得了,大惊问道:“此衫从何而来?”平氏道:“这衫儿来得跷蹊。”便把前夫如此张致,夫妻如此争嚷,如此赌气分别,述了一遍。又道:“前日艰难时,几番欲把他典卖。只愁来历不明,怕惹出是非,不敢露人眼目。连奴家至今,不知这物事那里来的。”兴哥道:“你前夫陈大郎名字,可叫做陈商?可是白淳面皮,没有须,左手长指甲的么?”平氏道:“正是。”小说将巧合与悬念相结合,经过一系列的巧合到此为止真相大白,把这个本来比较平淡的事件描写得神秘莫测,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曲折动人。

不仅有一个悬念“悬”两次而一次消释的,还有一个悬念“悬”一次而分成两次消释,也就是一个“结”分两次“解”的。《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初刻拍案惊奇》)就是一例。这篇小说是揭露一些人借烧丹炼 ,

设圈套骗人的。小说正文的开头设下一个悬念:“看官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却是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聪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

这个“落在圈套里”的人是说呢?就是那个潘富翁。他让一个丹客及其“妾”来自己家里炼丹,结果上当受骗,中了美人计,家里的金银被骗走。这个骗局就是分两次揭穿的。一次是由作者之口揭穿丹客是怎样把二千金提走的:

当在西湖时,原是打听得潘富翁上杭,先装成这些行径来炫惑他的,及至请他到家,故意要延缓,却像没甚要紧。后边那个人来报丧之时,忙忙归去,已自先把这二千金提了去,先去了。留着家小,使你不疑,后来勾搭上场,也都是他教成的计较,把这堆狗屎在你鼻头上,等你开不得口,只自认不是,没工夫与他算账了。

第二次是通过丹客的那个“妾”之口,揭穿那个美人局是怎样设置的:“妾非别人,即前日丹客所认为妾的便是。实是河南妓家,前日受人之托,不得不依他嘱咐的话,替他捣鬼,有负于君,君何以流落至此?”听了这些话,潘富翁才晓得前日丹客所设的美人局,是包了娼妓做的。

这篇小说中的圈套,本身就是个悬念。这个悬念就是分两次消释的,这个“结”就是分两次“解”的。

总之,设置悬念,是吸引读者的一个绝妙的艺术手法。不论是用惊人之笔点明其中有奥妙,不论是用“如此如此”令人猜谜,也不论是布置迷魂阵眩人耳目,反正都可以振动读者的心弦,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你非看下去,了解个究竟不可。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去结构组织作品,安排情节,可以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吸引了,比一般老实巴脚地平铺直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要高出百倍。

注:

1、《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

2、金圣叹:《金圣叹全集》(卷1),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年,第251页。

3、陈曦钟等编《三言两拍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


相关文章

  • 三言二拍读后感
  • 唐代小说鉴赏论文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三言二拍>读后感 早在初中的时候,就看到过几部取材于<三言二拍>的电影,那时候很不解什么叫三言二拍呢,不过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每个周五的晚上我都会守在电视机旁观看&l ...查看


  • 悬念与伏笔的妙用-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设置特点
  • * ¨ --- -一- 对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文 ,我 们大都集 中在对林冲如何被 " "上反 逼 抗之路 .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明暗线 设置等问题 的探讨和教学上.在此 ,笔 者从 中国古典小说 ...查看


  •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2.非凡的叙事才能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 ...查看


  •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从远古神话的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的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他文体般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的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的繁盛 ...查看


  • 靖郭君将城薛原文译文
  • 靖郭君将城薛 一.原文: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②".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③!益一言④,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⑤:"海大鱼."因反 ...查看


  • 记叙文的写法
  • 写人叙事记叙文的写法 第一步:审题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关.只有弄清题意,写作才不跑题,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培养写作兴趣. 一.抓要素,定内容. 根据主题选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要能读懂题目要求我们选材的中心词.知道中心词所指向的事件 ...查看


  • 导入让你的课堂更精彩巩兰芳
  • 导入,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城关二小 巩兰芳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漂亮,便会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有一位著名教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 ...查看


  • 作文教学3
  • 中考作文解读 一 积累 文章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作支撑.如果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的材料陈旧贫乏,考场作文则不能给人以眼睛一亮的印象,结果可想而知.俗话常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积累的诗句多 ...查看


  •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
  • 场面描写的写作指导 什么是"场面"?事件发生的场合,人物表现的"舞台",就是场面.例如春节联欢,那联欢的场合.情景,又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