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学制与义务教育总结

教育目的、学制与义务教育总结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概念

广义: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在接受了一段时期的教育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达到怎么样的结果。

狭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在完成某一个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

就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构成:

1.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2.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演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根本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总要求——培养劳动者

3、质量规格——全面发展

全 生理的发展(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体质的增强) 面 发

展 心理的发展(德智美的发展)

三、教育目的价值倾向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

教育目的应以社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社会得来;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社会生活;

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

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

(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

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的首要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真善美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

注意: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划分,主要是对不同学者在教育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和思想倾向所作的抽象概括;

在实际中,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论者社会本位论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一些教育思想家以及他们丰富而复杂的教育思想简单而绝对地、非此即彼地划分到某一个理论派别;更多的学者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不过是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绝对或无条件地反对社会或反对个人的教育思想家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个人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社会现实损害了个人发展而强调入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个人发展脱离或背离了社会规范而强调社会发展需要的。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提出的

2、全面发展就是劳动能力的发展

3、全面发展就是充分、自由的发展

4、全面发展是和人的解放、共产主义的实现同一个过程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1 7 19 27)

(五)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总的指导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包括了教育性质、方向、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等。

注意: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针对所有受教育者,针对特定对象;总要求,具体要求;目标以目的为基础,目的靠目标实现;目的唯一性,目标多样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教育目的是方向、出发点,归宿;教育方针是原则、纲领;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具体化。

第二节 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

即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它从制度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国家和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概述

(一)概念

2006年《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二)特点

统一性、公益性、强迫性(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二、义务教育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三、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1、新中国普及教育的努力

2、1986年《义务教育法》

3、2006年《义务教育法》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角色特征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

2、教师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

3、教师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角色特征

1、教员 2、领导者 3、青少年的朋友4、心理保健者5、为人的榜样

6、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内容和过程的特殊性使教师劳动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一)复杂性

1.教师劳动对象是复杂的,他们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有理智、有情感、有个性的一群活生生的人。

2.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和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相对而言,一般的劳动其程序、进度、成效等比较容易受个人意志的调控。而教师的劳动则比较难于受教师意志的控制。这是因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劳动的效果,不只取决于教师的主动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还要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既客体又主体的双重性,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了特殊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教师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他本身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懂得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4.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在课堂上、操场上、校内、校外,只要有学生的地方,教师的职责就会出现。课程表中规定的内容,只是教师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课外完成的。

(二)创造性教育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育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也是教师精雕细刻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艺术。教育教学虽有规律,但是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感情、受社会多方面影响的人,是具有个性、正在迅速成长的儿童、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在劳动中要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模式、方法以套用。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对知识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理解、选择和实施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2.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条件千变万化,教育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师工作中不可能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用的模式。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一年又一年地重复使用,只有不断地去创造去更新。另外,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即使你总在教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也各不相同,这也就要求教师重新去寻找适当的方法。

3.课堂教学需要艺术创造(尊重规律,打破规则)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多次艺术加工,把书面文字变成口头语言,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教师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取决于教师驾驭教材的创造能力。

(三)示范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求知的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求知的精神,思维方法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

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 思想、学识、言行、情感

白围巾 摘花

1.思想品德的示范性

2.教学手段的示范性

3.知识传递中的示范性。在知识传递中,教师的行为也具有示范性。他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他指导学生的各种实践,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性。

(四)长期性教师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备课、讲课、课外指导,还是与学生交谈,进行家访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等,都是个人去完成的。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不仅仅是许多教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共同教育的结果,而且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这种劳动特点,使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具有长期性,不像科学家、文学家、工人的劳动成果那样很快就能见成效,立即为社会所承认,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辨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为范均为育人,学高身正即为育己”。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师劳动的跟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具体来讲,教师劳动的主要任务包括:1.教好功课(教书)

这是教师劳动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任务。课上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育人)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楷模。同时,也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真正做到身心两健,幸福、愉快的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三)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能力。

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三类表情面部、言语、体态)

2.教学设计能力(对教材加工处理的能力)(教材与学生实际)

3.语言表达能力 “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使语言达到: 科学性、逻辑性、简洁通俗性、直观性、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讲解性(慢一些、重一些、响一些)教育性(文雅纯洁)个性化

4.组织管理能力与思想教育能力:(小鸡事件)组织管理能力集中表现为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5.教育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行为。

6.自学和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身心素质包括:

1.身体素质

(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健康意识、健身习惯,都是教育学生的因素)

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

2.心理素质

教师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常常处于紧张的思索和剧烈的情绪变化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是难以应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紧密相联的。 (与现实保持平衡、善于与人交往、乐观稳定、热爱生活)(外倾、稳定、倔强低于普通人。)教师的素养包括几大块?(四大块)

第二节 学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本质、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学生的特性

这是教师劳动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任务。课上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育人)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楷模。同时,也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真正做到身心两健,幸福、愉快的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三)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能力。

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三类表情面部、言语、体态)

2.教学设计能力(对教材加工处理的能力)(教材与学生实际)

3.语言表达能力 “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使语言达到: 科学性、逻辑性、简洁通俗性、直观性、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讲解性(慢一些、重一些、响一些)教育性(文雅纯洁)个性化

4.组织管理能力与思想教育能力:(小鸡事件)组织管理能力集中表现为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5.教育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行为。

6.自学和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身心素质包括:

1.身体素质

(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健康意识、健身习惯,都是教育学生的因素)

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

2.心理素质

教师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常常处于紧张的思索和剧烈的情绪变化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是难以应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紧密相联的。 (与现实保持平衡、善于与人交往、乐观稳定、热爱生活)(外倾、稳定、倔强低于普通人。)教师的素养包括几大块?(四大块)

第二节 学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本质、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学生的特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是相对教师而言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存在”的特征。

(一)人(无与伦比的价值)

(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经过严格的挑选、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

(三)完整的人 (自然人、社会人)

(四)具有主体性的人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具有主体性。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①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即发展过程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②选择性。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③调控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④创造性。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⑤自我意识性。对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情感、态度、行为等的自我认知。

(五)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二、学生的地位

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儿童的主体地位,关键是看儿童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儿童权利公约》《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生存权、安全权、发展权、受尊重权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其中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学生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教师来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2.“学生中心论”:学生为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应围绕着学生转动,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这两种观念都不适当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是不科学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承认学生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一)六大转变:

(一)课程功能的转变

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本理念之一:转变课程的功能观,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

课程目标的创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具体目标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基本理念之二: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创新:1.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具体目标之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学内容的创新:1.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关注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注重丰富的、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

具体目标之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具体目标之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本理念之五:发展性的评价观、学生的全面发展 、 关注教师的成长、改进教学实践

课程评价的创新: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

具体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教育理念的“四个转变”

1.在教育目的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2.在教育过程上,确立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

3.在教育模式上,确立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4.在教育手段上,确立以教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第五章 教学工作(上)

辨析:

1.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就是上课,就是智育。

2.教学就是一切。

3.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第一节 教学的概述

一、教学、广义教学、狭义教学的概念

教学: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广义教学: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的活动。

狭义教学: 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教不能脱离学,学不能没有教,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统一活动。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简捷、较短时间。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按预期的要求发展。

3、学校的特殊职能。时间最多、分量最大、影响面最大、内容最丰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实践证明,必须以教学为主。

注意: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

1.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教学的中心或基础;

2.发展智力是教学的着力点或出发点;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形成良好个性是教学的灵魂和方向。 只有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实现教育目的。

完成“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的任务 发展能力(智力)

发展个性

三、教学过程及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一)教学过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分阶段完成

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的的发展进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过程,亦即教师指导学生

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

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对教学过程的认真探讨,是

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二)特点:特殊在1.间接性 “间接经验” 学习已知

2.教师引导 “闻道在先”

3. 简约性 “捷径” 高效

四、我国教学过程阶段流派

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来划分:

1.引起动机

2.领会知识(感知新教材,理解基本原理:理解新教材,形成体系)

3.复习巩固(保存知识,任何透彻的理解,都不能代替专门的复习)

4.运用知识

教学规律:即四因素之间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统一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外因)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内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愈好。

3.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组织与管理。学生不可能自发的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4.教与学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特定统治阶层的政治、宗教、哲学、道德观念,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情感、道德、人生观、世界观。

2.教师的立场观点、言行品德是最经常、最重要的因素。

3.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

4.反对两种做法:教书不育人海明威、川端康成;教人不教书。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互相促进, 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2.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要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知识是基础,智力是目的。

2.知识后天获得,智力是遗传、教育、环境、个人努力相结合的产物。

3.掌握知识不等于发展智力。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不可人为地对立。

(四)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1.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一条简约、直接、高效的认识捷径。人类知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及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

判断:

1.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部门的一个本质特点是以教学为主。

2.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指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3.“教学相长”这个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师说》里面。

4.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校长、教学手段。

5.能力(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发展是同步的。

6.教育史上,最早明确阐述和论证“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第二节 课程与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的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但这和我们今天的“课程”概念相去甚远。到了宋代,教育家朱熹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中的“课程”和现在所说的“课程” 就很接近了。

一、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 二、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种类。一般来说,课程类型是“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一)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又称为科目课程,还有人称它为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2.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酝酿于1996——1998;决策于1999——2000;实验始于2001

年;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提出了改革现行的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任务。教育的目标: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

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

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在欧美国家称为教育计划,在前苏联称为教学计划。我国建国后称为教学计划。现

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正在逐步改称为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及其专业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

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

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

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

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

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三)教材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

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

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过程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

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

消、改造和制造规律。教学原则不同,它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

其次,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有紧密的联系是。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

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二)教学原则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指导教学实践。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启发性原则

第七章 教学工作(下)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三、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含义

也即课堂教学,它是将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按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按“课”教学。

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统一授“课”。

按时授“课”。

对教师的文化和业务有统一的要求。

班级授课制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上课的种类。讲授课。习题课。辅导课。测验课。

2.课的结构 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它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

三备 三写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的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形式: 1.全班上课。这是经常采用的典型的班级上课形式。 2.班内小组教学。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别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 3.班内个别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独自接触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并辅以师生间的直接联系。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

备教材 钻研教材 组织教材 积累资料 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备学生 成绩分布、班风、对本学科的态度、“尖子生”“差生”的基 本状况 备教法 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程序 写教学进度表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通盘安排、“粗备” 写计划 对每个单元(课题)做好计划:名称、目的、主要内容、方法、 教具、重点、难点、关键、新旧内容的有机联系等 写教案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包括:班级、学科名称、 教学目标、教材要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 备注等

二、上课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积极性高、结构紧凑

三、课外作业

要求:

1.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

2.作业要份量适当,难易适度。控制作业时间,不要超过本学科的上课和自习比例所规定的时间。

3.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4.作业指导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5.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

2.课外辅导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

3.任务是析疑释难,指导学生自学钻研,补差培尖:对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教师特别要在课

4.外采取一定的矫正措施;对学得较快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应在课外给以指点,让他们学得广一点、深一点。

五、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考查、考试

第三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

(一)教学方法的实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不仅仅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教学方法的发展:

古代教学方法简单,死记硬背十分流行;

近现代以来教学方法多样,除讲授外,演示、实验、观察等被引入课堂教学;

当代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着眼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

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中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分:讲授法、学习法,这种分法把教和学截然分开,带有很

大的片面性.

2.按知识的来源分:直观的方法、语言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这种分法比较全面,但没有结实

教学方法的内部变化.

3.按学生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分:图示讲解法、复现法、问题性讲述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

这种分法注意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未结合教学的外部特征.

4.按教学活动的环节分

组织认识活动的方法(知觉法、逻辑法、认识法、控制学习的方法等)

刺激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刺激学习责任感的方法)

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口述检查的方法、书面检查的方法、实际操作检查法)

这种分法全面\细致,但不易在实际中掌握使用.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

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 道德行为欣赏法 理智(科学家严谨的

治学态度等)的欣赏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索法

第七章 德育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 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的概念

狭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养成所期望的道德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即使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

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它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

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

二、德育的意义 (列举目前落后思想意识与行为)

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对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功能。

1. 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统帅、灵魂、方向

(1)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小学留言、初二学生)

(2)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3、传播精神文明,消除落后思想意识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

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基本内容: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国民公德、

社会公德“四有”“四项”“八荣”“八耻”

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6.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7.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一、 德育过程的涵义

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

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特殊矛盾、本质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诸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

及其活动、德育内容和方法。

2、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德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矛

盾。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即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

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教育者道德要求 受教育者道德水平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统一的过程。

(二)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三)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部环境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四)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及其特点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

一系列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品德形成的的规律、社会发展、儿童身心发展等提出来

的,也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客观性、主观性特点。

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方向性与现实性 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

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二、学校德育的一般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三) 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四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德育的途径

学校为了向青少年深入施加教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就是德育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二、 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育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品德的方法。

它是以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原则为依据的。德育的方法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方法好并使用得当,能很快使学生心悦诚服,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方法呆板单调、成人化,枯燥乏味,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道理,也不为学生欢迎,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等。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一、班级、群体、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目标统一、价值统一、令行禁止、情感相悦

二、班集体形成的标准

1、确定共同的目标(方向)

2、建立班委会(核心)

3、建立班集体规章制度(骨架)(分饼、让梨)

4、培养班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班风(动脉)

5、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灵魂)

三、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四、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开展班级工作,通过协调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班级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劳动、课外生活等进行全面

的指导和管理,使全班学生在团结、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1) 了解学生个体:研究学生特点,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2) 了解班级集体:了解班级的成员结构;班级组织的情况;班级德智体发展状况。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 分析书面材料。 (2) 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教导学生勤奋学习。

(1)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形成优良的学风。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 搞好班级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

(2)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 搞好心理卫生。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形成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5).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中,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和家长、团队干部、各科教师及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

(1) 与各科教师加强联系,互通情报。

(2) 合理安排各门学科的作业,自习辅导和考试。

(3) 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

2.协调、指导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1) 协调做好发展新团员的工作。

(2) 指导团支部工作。

(3) 协调团支委与班委会的工作。

团支部与班委会分别是团支部与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注意使两个核心的工作协调一致,以更好了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

班主任还要配合做好共青团与少先队的衔接工作。

3.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

七、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

1.评定学生操行。

2.评选三好学生。

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复杂、细致,涉及面广,为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要注意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因此,做好计划和总结是搞好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班主任工作计划:(1)学期工作计划。(2)具体工作计划。

2.班主任工作总结:(1) 全面总结。(2)专题总结。

教育目的、学制与义务教育总结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概念

广义: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在接受了一段时期的教育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达到怎么样的结果。

狭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在完成某一个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

就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构成:

1.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2.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演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根本特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总要求——培养劳动者

3、质量规格——全面发展

全 生理的发展(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体质的增强) 面 发

展 心理的发展(德智美的发展)

三、教育目的价值倾向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

教育目的应以社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社会得来;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社会生活;

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

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

(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主张:

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的首要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真善美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

注意: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划分,主要是对不同学者在教育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和思想倾向所作的抽象概括;

在实际中,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论者社会本位论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一些教育思想家以及他们丰富而复杂的教育思想简单而绝对地、非此即彼地划分到某一个理论派别;更多的学者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不过是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绝对或无条件地反对社会或反对个人的教育思想家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个人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社会现实损害了个人发展而强调入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个人发展脱离或背离了社会规范而强调社会发展需要的。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提出的

2、全面发展就是劳动能力的发展

3、全面发展就是充分、自由的发展

4、全面发展是和人的解放、共产主义的实现同一个过程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1 7 19 27)

(五)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总的指导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包括了教育性质、方向、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等。

注意: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针对所有受教育者,针对特定对象;总要求,具体要求;目标以目的为基础,目的靠目标实现;目的唯一性,目标多样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教育目的是方向、出发点,归宿;教育方针是原则、纲领;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具体化。

第二节 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

即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它从制度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国家和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概述

(一)概念

2006年《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二)特点

统一性、公益性、强迫性(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二、义务教育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三、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1、新中国普及教育的努力

2、1986年《义务教育法》

3、2006年《义务教育法》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角色特征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

2、教师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

3、教师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角色特征

1、教员 2、领导者 3、青少年的朋友4、心理保健者5、为人的榜样

6、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内容和过程的特殊性使教师劳动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一)复杂性

1.教师劳动对象是复杂的,他们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有理智、有情感、有个性的一群活生生的人。

2.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和发现科学知识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相对而言,一般的劳动其程序、进度、成效等比较容易受个人意志的调控。而教师的劳动则比较难于受教师意志的控制。这是因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劳动的效果,不只取决于教师的主动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还要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既客体又主体的双重性,使得教师的劳动具有了特殊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教师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知识,这就要求他本身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懂得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4.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在课堂上、操场上、校内、校外,只要有学生的地方,教师的职责就会出现。课程表中规定的内容,只是教师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课外完成的。

(二)创造性教育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育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也是教师精雕细刻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艺术。教育教学虽有规律,但是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感情、受社会多方面影响的人,是具有个性、正在迅速成长的儿童、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在劳动中要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模式、方法以套用。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对知识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理解、选择和实施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2.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条件千变万化,教育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师工作中不可能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使用的模式。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一年又一年地重复使用,只有不断地去创造去更新。另外,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即使你总在教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也各不相同,这也就要求教师重新去寻找适当的方法。

3.课堂教学需要艺术创造(尊重规律,打破规则)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多次艺术加工,把书面文字变成口头语言,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教师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取决于教师驾驭教材的创造能力。

(三)示范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求知的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求知的精神,思维方法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

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 思想、学识、言行、情感

白围巾 摘花

1.思想品德的示范性

2.教学手段的示范性

3.知识传递中的示范性。在知识传递中,教师的行为也具有示范性。他分析教材,演示教材的过程具有示范性;他指导学生的各种实践,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性。

(四)长期性教师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备课、讲课、课外指导,还是与学生交谈,进行家访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等,都是个人去完成的。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不仅仅是许多教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共同教育的结果,而且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这种劳动特点,使教师的劳动及其成果具有长期性,不像科学家、文学家、工人的劳动成果那样很快就能见成效,立即为社会所承认,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辨析: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为范均为育人,学高身正即为育己”。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师劳动的跟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具体来讲,教师劳动的主要任务包括:1.教好功课(教书)

这是教师劳动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任务。课上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育人)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楷模。同时,也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真正做到身心两健,幸福、愉快的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三)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能力。

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三类表情面部、言语、体态)

2.教学设计能力(对教材加工处理的能力)(教材与学生实际)

3.语言表达能力 “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使语言达到: 科学性、逻辑性、简洁通俗性、直观性、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讲解性(慢一些、重一些、响一些)教育性(文雅纯洁)个性化

4.组织管理能力与思想教育能力:(小鸡事件)组织管理能力集中表现为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5.教育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行为。

6.自学和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身心素质包括:

1.身体素质

(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健康意识、健身习惯,都是教育学生的因素)

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

2.心理素质

教师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常常处于紧张的思索和剧烈的情绪变化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是难以应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紧密相联的。 (与现实保持平衡、善于与人交往、乐观稳定、热爱生活)(外倾、稳定、倔强低于普通人。)教师的素养包括几大块?(四大块)

第二节 学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本质、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学生的特性

这是教师劳动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任务。课上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育人)

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楷模。同时,也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境,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真正做到身心两健,幸福、愉快的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三)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能力。

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三类表情面部、言语、体态)

2.教学设计能力(对教材加工处理的能力)(教材与学生实际)

3.语言表达能力 “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使语言达到: 科学性、逻辑性、简洁通俗性、直观性、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讲解性(慢一些、重一些、响一些)教育性(文雅纯洁)个性化

4.组织管理能力与思想教育能力:(小鸡事件)组织管理能力集中表现为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5.教育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行为。

6.自学和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身心素质包括:

1.身体素质

(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健康意识、健身习惯,都是教育学生的因素)

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

2.心理素质

教师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常常处于紧张的思索和剧烈的情绪变化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是难以应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紧密相联的。 (与现实保持平衡、善于与人交往、乐观稳定、热爱生活)(外倾、稳定、倔强低于普通人。)教师的素养包括几大块?(四大块)

第二节 学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本质、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学生的特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是相对教师而言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存在”的特征。

(一)人(无与伦比的价值)

(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经过严格的挑选、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

(三)完整的人 (自然人、社会人)

(四)具有主体性的人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具有主体性。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①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即发展过程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②选择性。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特点。③调控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④创造性。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⑤自我意识性。对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情感、态度、行为等的自我认知。

(五)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二、学生的地位

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儿童的主体地位,关键是看儿童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儿童权利公约》《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生存权、安全权、发展权、受尊重权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其中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学生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教师来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2.“学生中心论”:学生为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应围绕着学生转动,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这两种观念都不适当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是不科学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承认学生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一)六大转变:

(一)课程功能的转变

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本理念之一:转变课程的功能观,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

课程目标的创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具体目标之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基本理念之二: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创新:1.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具体目标之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学内容的创新:1.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关注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 注重丰富的、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

具体目标之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具体目标之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本理念之五:发展性的评价观、学生的全面发展 、 关注教师的成长、改进教学实践

课程评价的创新: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

具体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教育理念的“四个转变”

1.在教育目的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2.在教育过程上,确立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

3.在教育模式上,确立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4.在教育手段上,确立以教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第五章 教学工作(上)

辨析:

1.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就是上课,就是智育。

2.教学就是一切。

3.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第一节 教学的概述

一、教学、广义教学、狭义教学的概念

教学: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广义教学: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的活动。

狭义教学: 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教不能脱离学,学不能没有教,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统一活动。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简捷、较短时间。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按预期的要求发展。

3、学校的特殊职能。时间最多、分量最大、影响面最大、内容最丰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实践证明,必须以教学为主。

注意: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

1.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教学的中心或基础;

2.发展智力是教学的着力点或出发点;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形成良好个性是教学的灵魂和方向。 只有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实现教育目的。

完成“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的任务 发展能力(智力)

发展个性

三、教学过程及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

(一)教学过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分阶段完成

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的的发展进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过程,亦即教师指导学生

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

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对教学过程的认真探讨,是

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理论依据。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二)特点:特殊在1.间接性 “间接经验” 学习已知

2.教师引导 “闻道在先”

3. 简约性 “捷径” 高效

四、我国教学过程阶段流派

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来划分:

1.引起动机

2.领会知识(感知新教材,理解基本原理:理解新教材,形成体系)

3.复习巩固(保存知识,任何透彻的理解,都不能代替专门的复习)

4.运用知识

教学规律:即四因素之间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统一规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外因)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内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有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愈好。

3.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组织与管理。学生不可能自发的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4.教与学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特定统治阶层的政治、宗教、哲学、道德观念,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情感、道德、人生观、世界观。

2.教师的立场观点、言行品德是最经常、最重要的因素。

3.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

4.反对两种做法:教书不育人海明威、川端康成;教人不教书。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互相促进, 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2.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要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知识是基础,智力是目的。

2.知识后天获得,智力是遗传、教育、环境、个人努力相结合的产物。

3.掌握知识不等于发展智力。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不可人为地对立。

(四)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1.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一条简约、直接、高效的认识捷径。人类知识(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特点及教师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

判断:

1.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部门的一个本质特点是以教学为主。

2.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指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3.“教学相长”这个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师说》里面。

4.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校长、教学手段。

5.能力(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发展是同步的。

6.教育史上,最早明确阐述和论证“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第二节 课程与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的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但这和我们今天的“课程”概念相去甚远。到了宋代,教育家朱熹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中的“课程”和现在所说的“课程” 就很接近了。

一、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 二、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种类。一般来说,课程类型是“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一)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又称为科目课程,还有人称它为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2.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酝酿于1996——1998;决策于1999——2000;实验始于2001

年;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提出了改革现行的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任务。教育的目标: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

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

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在欧美国家称为教育计划,在前苏联称为教学计划。我国建国后称为教学计划。现

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正在逐步改称为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及其专业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

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

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

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

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

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三)教材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

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

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过程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

教学过程中固有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利用规律,而不能取

消、改造和制造规律。教学原则不同,它是由人们制定的,是属于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

其次,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有紧密的联系是。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

础;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二)教学原则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指导教学实践。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启发性原则

第七章 教学工作(下)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三、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含义

也即课堂教学,它是将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按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按“课”教学。

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

统一授“课”。

按时授“课”。

对教师的文化和业务有统一的要求。

班级授课制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上课的种类。讲授课。习题课。辅导课。测验课。

2.课的结构 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它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

三备 三写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的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形式: 1.全班上课。这是经常采用的典型的班级上课形式。 2.班内小组教学。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别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 3.班内个别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独自接触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并辅以师生间的直接联系。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

备教材 钻研教材 组织教材 积累资料 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备学生 成绩分布、班风、对本学科的态度、“尖子生”“差生”的基 本状况 备教法 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程序 写教学进度表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通盘安排、“粗备” 写计划 对每个单元(课题)做好计划:名称、目的、主要内容、方法、 教具、重点、难点、关键、新旧内容的有机联系等 写教案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包括:班级、学科名称、 教学目标、教材要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 备注等

二、上课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积极性高、结构紧凑

三、课外作业

要求:

1.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

2.作业要份量适当,难易适度。控制作业时间,不要超过本学科的上课和自习比例所规定的时间。

3.目的明确,要求具体。

4.作业指导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5.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

2.课外辅导可以分为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

3.任务是析疑释难,指导学生自学钻研,补差培尖:对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教师特别要在课

4.外采取一定的矫正措施;对学得较快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应在课外给以指点,让他们学得广一点、深一点。

五、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考查、考试

第三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

(一)教学方法的实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不仅仅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教学方法的发展:

古代教学方法简单,死记硬背十分流行;

近现代以来教学方法多样,除讲授外,演示、实验、观察等被引入课堂教学;

当代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着眼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

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中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分:讲授法、学习法,这种分法把教和学截然分开,带有很

大的片面性.

2.按知识的来源分:直观的方法、语言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这种分法比较全面,但没有结实

教学方法的内部变化.

3.按学生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分:图示讲解法、复现法、问题性讲述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

这种分法注意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未结合教学的外部特征.

4.按教学活动的环节分

组织认识活动的方法(知觉法、逻辑法、认识法、控制学习的方法等)

刺激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刺激学习责任感的方法)

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口述检查的方法、书面检查的方法、实际操作检查法)

这种分法全面\细致,但不易在实际中掌握使用.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

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 道德行为欣赏法 理智(科学家严谨的

治学态度等)的欣赏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索法

第七章 德育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 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的概念

狭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养成所期望的道德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即使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

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它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

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

二、德育的意义 (列举目前落后思想意识与行为)

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对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功能。

1. 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统帅、灵魂、方向

(1)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小学留言、初二学生)

(2)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3、传播精神文明,消除落后思想意识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

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基本内容:德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国民公德、

社会公德“四有”“四项”“八荣”“八耻”

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6.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7.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一、 德育过程的涵义

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

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特殊矛盾、本质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诸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

及其活动、德育内容和方法。

2、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德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矛

盾。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即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

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教育者道德要求 受教育者道德水平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统一的过程。

(二)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三)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部环境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四)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及其特点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

一系列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品德形成的的规律、社会发展、儿童身心发展等提出来

的,也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客观性、主观性特点。

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方向性与现实性 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

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二、学校德育的一般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三) 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四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德育的途径

学校为了向青少年深入施加教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就是德育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二、 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育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品德的方法。

它是以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原则为依据的。德育的方法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方法好并使用得当,能很快使学生心悦诚服,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方法呆板单调、成人化,枯燥乏味,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道理,也不为学生欢迎,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等。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一、班级、群体、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目标统一、价值统一、令行禁止、情感相悦

二、班集体形成的标准

1、确定共同的目标(方向)

2、建立班委会(核心)

3、建立班集体规章制度(骨架)(分饼、让梨)

4、培养班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班风(动脉)

5、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灵魂)

三、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四、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开展班级工作,通过协调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班级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劳动、课外生活等进行全面

的指导和管理,使全班学生在团结、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1) 了解学生个体:研究学生特点,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2) 了解班级集体:了解班级的成员结构;班级组织的情况;班级德智体发展状况。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 分析书面材料。 (2) 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教导学生勤奋学习。

(1)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形成优良的学风。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 搞好班级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

(2)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 搞好心理卫生。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形成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5).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六、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中,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和家长、团队干部、各科教师及社会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

(1) 与各科教师加强联系,互通情报。

(2) 合理安排各门学科的作业,自习辅导和考试。

(3) 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

2.协调、指导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1) 协调做好发展新团员的工作。

(2) 指导团支部工作。

(3) 协调团支委与班委会的工作。

团支部与班委会分别是团支部与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主任要注意使两个核心的工作协调一致,以更好了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

班主任还要配合做好共青团与少先队的衔接工作。

3.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

七、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

1.评定学生操行。

2.评选三好学生。

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复杂、细致,涉及面广,为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要注意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因此,做好计划和总结是搞好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班主任工作计划:(1)学期工作计划。(2)具体工作计划。

2.班主任工作总结:(1) 全面总结。(2)专题总结。


相关文章

  •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
  •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 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 ...查看


  • 江苏省教师编制考试历年真题总结
  •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2.( 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查看


  • 中学教育学填空题汇总
  •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 ...查看


  • 特岗考试内容
  • 特岗考试内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 ...查看


  •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
  • 教育学考试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 ...查看


  • 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
  • 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 ...查看


  • 2011年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常识性知识
  • 2011年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常识性知识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 ...查看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1 作者:杨老师 试题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06 更新时间:2010-2-24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 ...查看


  • 教师资格证常考点测试
  • 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2.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人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 ...查看


  • [教育理论基础]重点知识
  • 德 育 本宝鉴的内容包括:德育的含义.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