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普京

  普京与大学生      2003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接见了进入《我的家、我的城市和我的祖国》作文比赛决赛的选手。   总统身边的人士请学生们尽量无拘无束,可以提任何问题。但是,当您首次来到莫斯科,看见总统,再加上憎恨寡头,您试试自己该怎样无拘无束吧。似乎他们事先已经分配了应该提的问题。   然而,弗拉基米尔・普京一开始就非常放松。他说,有人告诉他,进入决赛的选手没有一个来自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   “您受骗了,”一位女大学生无拘无束地说,“例如,我来自圣彼得堡。”   总统说,应该组织好大学生的国内外实习。接着详细问学生们怎么知道有这个比赛,怎么决定参加的。一位女大学生回答说,她是偶然去了一趟教研室,才知道有此事。   “这就是说,您很少去教研室?”普京问。   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十分钟。接着,大学生问总统,是否将我们的过去一笔勾销,如果不打算勾销,那么他想处于什么时代的什么事件之中,他是否对某个战役或者政变感兴趣。弗拉基米尔・普京回答说,他不想参加政变,(实际上他为什么要参加,他是总统呀!)可能现在别人在考虑政变。接下来他补充说,在过渡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他对“二月革命”最感兴趣,他想参加那场革命,但没有说他站在哪一边。   “您不想参加库利科沃大会战吗?”   “我会考虑你们的建议。”   弗拉基米尔・普京详细回答了他如何与信息封锁作斗争。他已经不止一年处在这种环境之中。为了同封锁作斗争,他将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相互比较。只要比较,总会有共同点。总统认为,这个共同点可能是真理。问及总统对自己的班子是否满意时,总统回答说他对自己不满意,而不是班子。接下来又补充说,他对今天与会的班子里的成员完全满意。为了防备万一,他没有说班子里的什么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总统说,他的孩子们目前并不打算去国外学习。尽管他自己认为那是符合逻辑的事,因为她们在德国人办的学校里学习德语。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自由。   总统与学生们还谈到几代人。总统大度地承认,一代更比一代强,学生们没有争议。   总统只有几次兴致很高。谈到民主问题时,大学生们对实现民主的道路和方法感兴趣。其中一位严肃地说,一切将依赖于他们这一代人。   “我对你们寄予厚望,”总统高兴地说,“但不是对您个人……”总统纠正说,“而是对在座的各位。”   一位姑娘回答说,她对生孩子感到可怕。产伤不断增加,产院卫生条件差。   “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产伤,何必让他受这么大的痛苦?”这位不幸的姑娘问道。   总统非常温和地告诉她,从前农村妇女生五六个孩子,卫生条件也不好,现在更不用害怕了。   他还有两次情绪高涨:一位大学生建议,总统可以当选三届(普京回答说,一个人如果长期执政,就会无法无天、胆大妄为……身边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派系,民间将他们称为奸党)。接下来问他能不能随心所欲干什么,他说: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超越俄罗斯联邦宪法行事。”      普京遭遇险情      2003年7月21日,普京到彼得罗扎沃茨克市视察,先去了艺术博物馆,又与老战士代表见了面。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总统驱车来到离彼得罗扎沃茨克大约40公里的孔多波加。就是在这里,在纸浆造纸联合工厂里,到底还是出事了。   在离总统到来还剩下5分钟的时候,从一根不知在什么地方与别的管道相连的管子里,突然涌出了液体。说不清这是什么液体。稍微令人放心的是,这种液体无色无味。看来是水,不过来势凶猛,地下很快一片汪洋。   就在这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走进了调试车间。地板上积聚的水,有的地方已经没过了脚脖子,并且,水还在继续上涨。退路似乎一下子被切断了。其实,弗拉基米尔・普京本来就没打算后退。他看到在管道与地面间有一道小小的护墙,就跳了上去,避开了水灾。   普京的意志与沉着令人赞叹。在这一时刻,他显得没有丝毫的犹豫。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这种瞬间被称作是暴露本性的时刻。头也不回地紧跟在普京身后的,是他的全部随行人员。   总统绕过被水浸泡的地方,进入隔壁大厅。可是,一看就明白了,麻烦还没有结束。新机器主要部件所在的隔壁大厅也被水浸泡了。这里正在全力展开抢险工作。两个年轻人十分顽强地用墩布扫水,努力驱散总统脚下的积水。年轻人的表情和动作博得了来宾的真诚好感。   在这一时刻,作为一个力图重现大国风采的国家的总统,应当怎么做呢?弗拉基米尔・普京所做的,正是这样一个大国总统应当做的:趟水而行。普京这么做了。   总统没有犹豫,他走了过去,尽管水很深,但他甚至都没有把脚弄湿。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中,还只知道一次这样的遭遇。这当然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了!我们多么希望当时有第二条路可走!      普京对哥伦比亚大学生实话实说      9月26日晚,弗拉基米尔・普京出访美国,与哥伦比亚大学师生见面。   在致开幕词时,俄罗斯总统说,他知道,对于在场的许多人来说,俄罗斯成了他们学术的归宿。多年来,哥伦比亚大学培养了大量苏联问题专家。说着,普京一反常态、失去了自制。“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但苏联问题学还存在!”普京懊丧地大声说,“应当取消苏联问题学!我刚才跟你们校长说过:要取消!我看到了你们礼堂的天花板,那里写着课程:文学、哲学、医学……没有苏联问题学!这是正确的!”   校长不知所措地笑着,但没有点一次头。从这一点判断,学院不会马上采取相应措施。   对俄罗斯总统提出的请大家提问的建议,会场里的反应可就不客气了。哥伦比亚大学一名泼辣的女大学生奥克萨纳・布兰巴耶娃马上提问,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称作是对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总统只好就此问题长时间回答,不过,看得出来,总统并不想在这一问题上花费时间。一名俄语说得相当流利的美国小伙子说,他非常喜欢弗拉基米尔・普京像俄罗斯人那样说话。   “您喜欢什么?”总统又问了他一遍。   “我喜欢您能够……”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实话实说。”   “这是应该的。”总统有点卖弄地耸了耸双肩。   “您的固定用语用得恰到好处!”   “您过奖了!”   一位可爱的姑娘向总统提出有关言论自由的问题。她引用了一些人的意见,这些人认为弗拉基米尔・普京压制言论自由。   “是的,我们从来就没有过言论自由,因而,我甚至不知道应当压制什么!”俄罗斯总统莫名其妙地大声说。   不知为什么,大厅里的人们非常喜欢这句话。全场掌声雷动,这显然给普京增强了信心。   俄罗斯总统论功行赏   2003年12月25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林娜大厅给将近50人颁发了勋章和奖章。所有的人表现得都很棒。   颁奖仪式开始前,弗拉基米尔・普京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坐在大厅里的人毕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明确地知道这个目标是什么,今天都实现了。   如果考虑到总统说这些话的场合,那么,可以推测的是,弗拉基米尔・普京认为在叶卡捷林娜大厅里举行的这次颁奖仪式就是所谓的目标。不能排除的是,对于现场的一些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实际上也正是这个。不过,昨天年满100岁的军事首长斯捷潘・波波夫未必属于这样的人。斯捷潘・波波夫大概早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因而,急急忙忙尽可能早地完成了自己的一切使命。例如,他当师长都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弗拉基米尔・普京给斯捷潘・波波夫把荣誉勋章别到衣服前胸的翻领上的时候,斯捷潘・波波夫给总统朗读了自己专门为这一天创作的诗。他像军人那样大声地朗读,都不用走到麦克风前。诗的大意是:祝愿弗拉基米尔・普京长寿,“以使我们高兴,使敌人难受”。斯捷潘・波波夫用散文似的诗歌语言祝愿弗拉基米尔・普京活100岁。斯捷潘・波波夫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摘自《畅销书摘》)

  普京与大学生      2003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接见了进入《我的家、我的城市和我的祖国》作文比赛决赛的选手。   总统身边的人士请学生们尽量无拘无束,可以提任何问题。但是,当您首次来到莫斯科,看见总统,再加上憎恨寡头,您试试自己该怎样无拘无束吧。似乎他们事先已经分配了应该提的问题。   然而,弗拉基米尔・普京一开始就非常放松。他说,有人告诉他,进入决赛的选手没有一个来自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   “您受骗了,”一位女大学生无拘无束地说,“例如,我来自圣彼得堡。”   总统说,应该组织好大学生的国内外实习。接着详细问学生们怎么知道有这个比赛,怎么决定参加的。一位女大学生回答说,她是偶然去了一趟教研室,才知道有此事。   “这就是说,您很少去教研室?”普京问。   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十分钟。接着,大学生问总统,是否将我们的过去一笔勾销,如果不打算勾销,那么他想处于什么时代的什么事件之中,他是否对某个战役或者政变感兴趣。弗拉基米尔・普京回答说,他不想参加政变,(实际上他为什么要参加,他是总统呀!)可能现在别人在考虑政变。接下来他补充说,在过渡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他对“二月革命”最感兴趣,他想参加那场革命,但没有说他站在哪一边。   “您不想参加库利科沃大会战吗?”   “我会考虑你们的建议。”   弗拉基米尔・普京详细回答了他如何与信息封锁作斗争。他已经不止一年处在这种环境之中。为了同封锁作斗争,他将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相互比较。只要比较,总会有共同点。总统认为,这个共同点可能是真理。问及总统对自己的班子是否满意时,总统回答说他对自己不满意,而不是班子。接下来又补充说,他对今天与会的班子里的成员完全满意。为了防备万一,他没有说班子里的什么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总统说,他的孩子们目前并不打算去国外学习。尽管他自己认为那是符合逻辑的事,因为她们在德国人办的学校里学习德语。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自由。   总统与学生们还谈到几代人。总统大度地承认,一代更比一代强,学生们没有争议。   总统只有几次兴致很高。谈到民主问题时,大学生们对实现民主的道路和方法感兴趣。其中一位严肃地说,一切将依赖于他们这一代人。   “我对你们寄予厚望,”总统高兴地说,“但不是对您个人……”总统纠正说,“而是对在座的各位。”   一位姑娘回答说,她对生孩子感到可怕。产伤不断增加,产院卫生条件差。   “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产伤,何必让他受这么大的痛苦?”这位不幸的姑娘问道。   总统非常温和地告诉她,从前农村妇女生五六个孩子,卫生条件也不好,现在更不用害怕了。   他还有两次情绪高涨:一位大学生建议,总统可以当选三届(普京回答说,一个人如果长期执政,就会无法无天、胆大妄为……身边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派系,民间将他们称为奸党)。接下来问他能不能随心所欲干什么,他说: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超越俄罗斯联邦宪法行事。”      普京遭遇险情      2003年7月21日,普京到彼得罗扎沃茨克市视察,先去了艺术博物馆,又与老战士代表见了面。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总统驱车来到离彼得罗扎沃茨克大约40公里的孔多波加。就是在这里,在纸浆造纸联合工厂里,到底还是出事了。   在离总统到来还剩下5分钟的时候,从一根不知在什么地方与别的管道相连的管子里,突然涌出了液体。说不清这是什么液体。稍微令人放心的是,这种液体无色无味。看来是水,不过来势凶猛,地下很快一片汪洋。   就在这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走进了调试车间。地板上积聚的水,有的地方已经没过了脚脖子,并且,水还在继续上涨。退路似乎一下子被切断了。其实,弗拉基米尔・普京本来就没打算后退。他看到在管道与地面间有一道小小的护墙,就跳了上去,避开了水灾。   普京的意志与沉着令人赞叹。在这一时刻,他显得没有丝毫的犹豫。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这种瞬间被称作是暴露本性的时刻。头也不回地紧跟在普京身后的,是他的全部随行人员。   总统绕过被水浸泡的地方,进入隔壁大厅。可是,一看就明白了,麻烦还没有结束。新机器主要部件所在的隔壁大厅也被水浸泡了。这里正在全力展开抢险工作。两个年轻人十分顽强地用墩布扫水,努力驱散总统脚下的积水。年轻人的表情和动作博得了来宾的真诚好感。   在这一时刻,作为一个力图重现大国风采的国家的总统,应当怎么做呢?弗拉基米尔・普京所做的,正是这样一个大国总统应当做的:趟水而行。普京这么做了。   总统没有犹豫,他走了过去,尽管水很深,但他甚至都没有把脚弄湿。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中,还只知道一次这样的遭遇。这当然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了!我们多么希望当时有第二条路可走!      普京对哥伦比亚大学生实话实说      9月26日晚,弗拉基米尔・普京出访美国,与哥伦比亚大学师生见面。   在致开幕词时,俄罗斯总统说,他知道,对于在场的许多人来说,俄罗斯成了他们学术的归宿。多年来,哥伦比亚大学培养了大量苏联问题专家。说着,普京一反常态、失去了自制。“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但苏联问题学还存在!”普京懊丧地大声说,“应当取消苏联问题学!我刚才跟你们校长说过:要取消!我看到了你们礼堂的天花板,那里写着课程:文学、哲学、医学……没有苏联问题学!这是正确的!”   校长不知所措地笑着,但没有点一次头。从这一点判断,学院不会马上采取相应措施。   对俄罗斯总统提出的请大家提问的建议,会场里的反应可就不客气了。哥伦比亚大学一名泼辣的女大学生奥克萨纳・布兰巴耶娃马上提问,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称作是对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总统只好就此问题长时间回答,不过,看得出来,总统并不想在这一问题上花费时间。一名俄语说得相当流利的美国小伙子说,他非常喜欢弗拉基米尔・普京像俄罗斯人那样说话。   “您喜欢什么?”总统又问了他一遍。   “我喜欢您能够……”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实话实说。”   “这是应该的。”总统有点卖弄地耸了耸双肩。   “您的固定用语用得恰到好处!”   “您过奖了!”   一位可爱的姑娘向总统提出有关言论自由的问题。她引用了一些人的意见,这些人认为弗拉基米尔・普京压制言论自由。   “是的,我们从来就没有过言论自由,因而,我甚至不知道应当压制什么!”俄罗斯总统莫名其妙地大声说。   不知为什么,大厅里的人们非常喜欢这句话。全场掌声雷动,这显然给普京增强了信心。   俄罗斯总统论功行赏   2003年12月25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林娜大厅给将近50人颁发了勋章和奖章。所有的人表现得都很棒。   颁奖仪式开始前,弗拉基米尔・普京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坐在大厅里的人毕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明确地知道这个目标是什么,今天都实现了。   如果考虑到总统说这些话的场合,那么,可以推测的是,弗拉基米尔・普京认为在叶卡捷林娜大厅里举行的这次颁奖仪式就是所谓的目标。不能排除的是,对于现场的一些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实际上也正是这个。不过,昨天年满100岁的军事首长斯捷潘・波波夫未必属于这样的人。斯捷潘・波波夫大概早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因而,急急忙忙尽可能早地完成了自己的一切使命。例如,他当师长都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弗拉基米尔・普京给斯捷潘・波波夫把荣誉勋章别到衣服前胸的翻领上的时候,斯捷潘・波波夫给总统朗读了自己专门为这一天创作的诗。他像军人那样大声地朗读,都不用走到麦克风前。诗的大意是:祝愿弗拉基米尔・普京长寿,“以使我们高兴,使敌人难受”。斯捷潘・波波夫用散文似的诗歌语言祝愿弗拉基米尔・普京活100岁。斯捷潘・波波夫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摘自《畅销书摘》)


相关文章

  • 俄罗斯迎接第二春
  • 作别动荡寒冬 我们无法确定欧洲大熊俄罗斯的崛起,究竟还需要多少时间,一如我们无从考究普京的父亲,为何感叹自己的儿子"长得多么像沙皇",无法想象漫步在阳光下的叶利钦,还会写些什么关于过去与将来的自传.然而,在经历了近10年 ...查看


  • 杨润群:"普京拉中国人西伯利亚种地"靠谱吗?
  • 杨润群:"普京拉中国人西伯利亚种地"靠谱吗? 最近有媒体爆出,俄罗斯总统普京基本上支持一份"西伯利亚土地分配方案",该方案将会让中国人成为耕种荒地的生力军.木叔观察发现,俄罗斯政府内部确实流传着这个方 ...查看


  • 普京死死咬住土耳其和它的总统是一大杀招
  • 普京死死咬住土耳其和它的总统是一大杀招 普京为何死咬住土耳其不放 普京特工出身,还是战略家,拥有极强的反应速度和魄力,很能见缝插针,且有极强忍耐力,这样的人在国际上是非常可怕的,成为伙伴是很好的帮手,成为对手就是一个可怕的敌人.很不幸的是, ...查看


  • 乌克兰与俄罗斯
  • 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的起因: 1.经济上.乌克兰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经济跟越南差不多.上海的GDP差不多等于2个乌克兰!而上海人口仅相当于乌克兰的一半.这样的一个国家,不思进取,天天搞政治,一会倒向欧盟,一会倒向俄罗斯.俄罗斯卖资源,GDP ...查看


  • "双普"即将相见,美俄能结束互怼吗?
  • 思客 新华网传播思想力的高端智库平台 发表于  07/06 18:27   约5分钟 美俄两国首脑终于要在德国的G20峰会上迎来首次会晤.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俄美两国首脑何时会面就成了各国关注的话题.现在,两国首脑终于要在德国的G2 ...查看


  • 古巴民众欢庆菲德尔·卡斯特罗90岁生日
  • 新华社哈瓦那8月13日电(记者马桂花)古巴民众13日以各种形式欢庆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90岁生日,聚焦近半个世纪以来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的重大社会经济成就以及他的精神遗产. 在首都哈瓦那街头,印有卡斯特罗头像的各种横幅和宣传牌四处可 ...查看


  • 俄罗斯经济发展史
  • 冒天启:天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对俄罗斯.中国市场化进程比较的一个评估>,所以内容不单是讲俄罗斯,也不单是讲中国,而是对两者市场化进程的一个比较.这个问题涉及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实践性比 ...查看


  • 揭秘俄罗斯总统专机
  • 2016年11月18日,一架搭载俄罗斯新闻记者和政府官员的伊尔-96-300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遭到3架瑞士战机包围拦截.瑞士军方发言人就此解释说"此举只是例行做法".外界对这次瑞士战机的"近距离接触& ...查看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1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 (普通高等教育) 题目 中俄关系 学 院 工学院 专业名称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指导教师 张宁 摘要: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两国关系上都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