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方案一: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校位于河山镇文化区,河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河山苹果栽培》、《大棚蔬菜种植》、《日照旅游》等。 

四、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长:崔维秋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安刚、李铭华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1)理论学习

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课程展示:每学年结合各教研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利用教研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了两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方案二: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英语口语交际》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

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

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

副组长:*********

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

七、具体操作

(一)需求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二)培训师资

对实施本课程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三)组织实施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表、课时,相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各层次课程的实施。

(四)实施步骤

分三步走:

第一步:酝酿准备阶段(2007.9.1——2008.12.31)。资源分析、需求调查、课程开发定位,并写出方案。

第二步:开发实施尝试阶段(2008.3.1——2008.8.31)。分步开发课程内容,并付诸实施。

第三步:初步定型,阶段总结(2008.9.1——2008.12.31)。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善和提高课程质量。

八、课程保障

1、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监督实施。

2、建立课程实施阶段汇报制度,及时观察课程的实施动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3、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经费。

4、力争上级领导、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九、课程评价

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和体验、经历;在评价形式上,注重多样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竞赛式、汇报式等;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即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在评价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发展发现;评价的结果多样,可定量,也可定性。

方案三: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的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发和实施符合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为学校逐步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模式和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为人生打基础,与学生共发展”的办学理念。我校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在学科教学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我校对此非常重视,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们学校位于双流县云崖兔之乡——三星镇,近年来经济文化各方面事业发展都很快。但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使我校的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配合三星镇乡村文明建设,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我校于2008年8月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三、课程开发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讲文明,树新风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一同成长。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本课程以三星镇的地域特色为依托,开发、利用当地实际教育资源,挖掘和整合当地体现家乡风貌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以身为三星人而自豪。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确立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建立一个基础:以生活为基础

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挖掘学生生活的地域——三星地区鲜活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从而真正做到热爱家乡。

五、课程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严格遵循课程开发的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注意从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

3、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得到教师人力资源支持和保证的同时,也能得到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条件的保证与支持。

4、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开放给师生一个更为广泛的天地,我校创编的校本课程教材,具有开放性,形式上采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亲身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创编教材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六、课程结构

通过对三星镇自然、经济、文化、党政、人物和各村的调查了解,收集三星镇的发展变化的材料,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演讲、写作、主题活动、师生合作互动以及对走访附近乡村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七、课程标准

七年级

1、知道三星镇来历、了解三星镇地理位置、经济、文化、交通、人口、河流、民族、辖区面积等有关知识,初步产生热爱三星镇之情。

2、了解右安门地区的地域特点、劳动模范及名人、解放前后社会及自然概貌等有关知识,进一步产生热爱右安门地区之情。

八年级:

1、了解三星镇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风土人情等知识;

2、通过请三星镇干部做精彩报告了解三星镇的变化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决心。

3、通过参观和收集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三星人民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

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7月-2008年8月))

(一)成立学校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胡宗林

副组长:高霞

组员:刘志春、鞠崇乾、陈平、张建华

2、组织进行教师校本课程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校本、校本课程解读;如何撰写校本课程文本和纲要;如何评价一堂好的校本课、如何评价学生等。

3、初步理清开发思路,组织教师校编写校本课程教材《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拓展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逐步开发实施学校校本课课程《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2、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文本内容,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构建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开展学校课程评价研究。

九、课程设置课和管理

1.课时:

2.师资:校本课教师

3、课程的管理:

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学校、教研组对于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十、评价与考核

本课程评价遵循过程性、激励性的原则。

1.教师评价:

主要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参与态度、投入程度等,在过程中是否亲历亲为,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如何等因素,并适当结合其学生的评价成绩。评价结果以等级制呈现,分为A、B、C三级,其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成绩挂钩。

2.学生评价:

秉承激励性、过程性的原则,以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为主要评价方向,注重过程中的变化,学业成绩以等级制呈现,分为A、B、C、D,其评价结果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内。

方案四: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新课程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在充分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本着“以人为本,发展学校”的原则,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

方案一: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校位于河山镇文化区,河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河山苹果栽培》、《大棚蔬菜种植》、《日照旅游》等。 

四、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长:崔维秋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安刚、李铭华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1)理论学习

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课程展示:每学年结合各教研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利用教研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了两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方案二: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英语口语交际》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

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

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

副组长:*********

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

七、具体操作

(一)需求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二)培训师资

对实施本课程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三)组织实施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表、课时,相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各层次课程的实施。

(四)实施步骤

分三步走:

第一步:酝酿准备阶段(2007.9.1——2008.12.31)。资源分析、需求调查、课程开发定位,并写出方案。

第二步:开发实施尝试阶段(2008.3.1——2008.8.31)。分步开发课程内容,并付诸实施。

第三步:初步定型,阶段总结(2008.9.1——2008.12.31)。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善和提高课程质量。

八、课程保障

1、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监督实施。

2、建立课程实施阶段汇报制度,及时观察课程的实施动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3、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经费。

4、力争上级领导、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九、课程评价

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和体验、经历;在评价形式上,注重多样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竞赛式、汇报式等;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即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在评价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发展发现;评价的结果多样,可定量,也可定性。

方案三: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的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发和实施符合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为学校逐步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模式和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为人生打基础,与学生共发展”的办学理念。我校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在学科教学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我校对此非常重视,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们学校位于双流县云崖兔之乡——三星镇,近年来经济文化各方面事业发展都很快。但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使我校的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配合三星镇乡村文明建设,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我校于2008年8月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三、课程开发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讲文明,树新风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一同成长。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本课程以三星镇的地域特色为依托,开发、利用当地实际教育资源,挖掘和整合当地体现家乡风貌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以身为三星人而自豪。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确立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建立一个基础:以生活为基础

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挖掘学生生活的地域——三星地区鲜活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从而真正做到热爱家乡。

五、课程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严格遵循课程开发的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注意从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

3、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得到教师人力资源支持和保证的同时,也能得到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条件的保证与支持。

4、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开放给师生一个更为广泛的天地,我校创编的校本课程教材,具有开放性,形式上采用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亲身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创编教材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六、课程结构

通过对三星镇自然、经济、文化、党政、人物和各村的调查了解,收集三星镇的发展变化的材料,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演讲、写作、主题活动、师生合作互动以及对走访附近乡村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七、课程标准

七年级

1、知道三星镇来历、了解三星镇地理位置、经济、文化、交通、人口、河流、民族、辖区面积等有关知识,初步产生热爱三星镇之情。

2、了解右安门地区的地域特点、劳动模范及名人、解放前后社会及自然概貌等有关知识,进一步产生热爱右安门地区之情。

八年级:

1、了解三星镇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风土人情等知识;

2、通过请三星镇干部做精彩报告了解三星镇的变化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决心。

3、通过参观和收集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三星人民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

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7月-2008年8月))

(一)成立学校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胡宗林

副组长:高霞

组员:刘志春、鞠崇乾、陈平、张建华

2、组织进行教师校本课程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校本、校本课程解读;如何撰写校本课程文本和纲要;如何评价一堂好的校本课、如何评价学生等。

3、初步理清开发思路,组织教师校编写校本课程教材《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拓展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逐步开发实施学校校本课课程《走进云崖兔之乡——三星镇》。

2、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文本内容,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构建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开展学校课程评价研究。

九、课程设置课和管理

1.课时:

2.师资:校本课教师

3、课程的管理:

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学校、教研组对于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十、评价与考核

本课程评价遵循过程性、激励性的原则。

1.教师评价:

主要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参与态度、投入程度等,在过程中是否亲历亲为,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如何等因素,并适当结合其学生的评价成绩。评价结果以等级制呈现,分为A、B、C三级,其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成绩挂钩。

2.学生评价:

秉承激励性、过程性的原则,以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为主要评价方向,注重过程中的变化,学业成绩以等级制呈现,分为A、B、C、D,其评价结果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内。

方案四: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新课程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在充分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本着“以人为本,发展学校”的原则,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 校本课程<邓州历史名人故事>的开发研究结题报告 "邓州历史名人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赵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基础教 ...查看


  •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店子集镇中心初中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 ...查看


  • 对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反思
  • 作者:王艳梅洪俊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年01期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切性,新一 ...查看


  • 校本教研教材编写方案
  •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七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三个研究&qu ...查看


  • 教学评估1
  •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培训材料(三) 学校教学评估档案管理 与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平山县教研室: 教学评估培训材料 教学管理 一.管理能力 校长访谈 1.请问校长是怎样培训的?他是否经常听课?他是如何指导你们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绩的? ...查看


  • 初中物理与生活实施总结
  •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 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宁阳县东疏中学 颜凤兰 2013.6 ' <初中物理与生活.科技> 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近两年来,在县.镇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深入扎实地实施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 ...查看


  • 物理社团活动方案
  • 理化社团校本课程开发和优秀社团培训指南 -------编者语 我校在学校领导的引领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一直致力于社团教学文化的形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培养教师的有效途径,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查看


  • 郑州市第七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 袁惠玲 2013-12-12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的总和.我校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校办学理念,基于对学生需求.社会要求.教师实际.学校特色发展以及各类课程资源的分析,按照<郑州市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 ...查看


  • XX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