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惊梦阅读答案

阅读《牡丹亭·惊梦》中的两支曲子,后面的解说最贴切的一项是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

A.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对爱情大胆追求的情怀。

B.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急于显露的少女的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C.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D.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淋漓尽致地透露了自己惜春伤春的心情。

阅读答案:

答案:C

阅读《牡丹亭·惊梦》中的两支曲子,后面的解说最贴切的一项是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

A.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对爱情大胆追求的情怀。

B.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急于显露的少女的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C.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透露了她爱情上的苦闷。

D.

第一曲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貌美、含情脉脉、顾影自怜、自我表现的少女的微妙心理;第二曲通过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和叹惜,淋漓尽致地透露了自己惜春伤春的心情。

阅读答案:

答案:C


相关文章

  • 牡丹亭惊梦 1
  • 牡丹亭·惊梦 [教学目的] 1 . 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理解杜丽娘形象的特质. 2 .认识<惊梦>一出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全剧中的地位,品味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 内容,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 ...查看


  • 文学生命的追索与还魂_重读白先勇的_游园惊梦_
  • 华文野 视 学生命文的追与索还魂-- -重读 先勇的白<游 园惊梦> 金⊙ 红 苏州[技学院人文学科院,江 苏 苏 215州00]9 / 华 文视 R野VEEWI 摘 : 要世之纪,交 湾台家白作先打勇造了昆青春曲版 牡丹亭&g ...查看


  • 感受简约之美
  • 周报评点 作为北青-盈之宝小剧场落成的首场演出,现代舞台戏剧――<惊梦――牡丹亭新记>(以下简称"惊梦")于2月14日―24日在这里连演了9场.这部号称以"前卫舞剧全新演绎<牡丹亭>&q ...查看


  • [牡丹亭惊梦]
  •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节选 点评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绕池游] [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 今春关情似去年?[这一自问,真真是急迫的少女思春] [乌夜啼] " [旦]晓 ...查看


  • 硕士学位论文!
  • 题目: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 所在院系: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专业名称: 音乐学 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音乐 姓 名: 刘 萍 学 号: [1**********] 答辩日期: 2011年6月 指 ...查看


  • 这是[牡丹亭]的一部分,35幅插图,400年的故事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二版的<汤显祖戏曲集>(上下两册)里的<牡丹亭>,有插画35幅.此35幅插图,如<汤显祖戏曲集/汤显祖戏曲校例>所言"采用臧懋循订正<玉茗堂四梦>本插图&qu ...查看


  • 出淤泥而不染--对西厢记的品读
  • 出淤泥而不染--对西厢记的品读 临安市横溪小学 周建炉 7月8日下午,杭师大的陈根民副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古代戏曲小说>的讲座.整个下午,陈教授以<西厢记>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历代文豪对<西厢记>故事的流 ...查看


  • 晏殊[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 10.阅 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 ...查看


  • 从杜丽娘的原型看
  • 从杜丽娘的原型看<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时间: 2008-06-20 20:37:21 |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