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打破"以房养老"僵局

在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的当下,“以房养老”——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养老选择,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却总是面临“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今天,记者从上海市东方公证处获悉,自从2014年中国保监会在全国4大城市开展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该公证处已完成了本市首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公证案例,截至目前,上海共出现了8例该类公证的案例。这是否意味着“以房养老”出现“破冰”趋势?

单身老人想得开

拿房换“活”钱晚年更宽松

“拜托帮帮忙,快点帮我早点把手续办好吧。手头宽松了,我就可以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在东方公证处,一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不少的七旬老太正催促着公证员,希望帮她尽快办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公证业务。

据了解,这位老人独居没有子女,听说有可以拿房子换“活”钱的养老业务,就和保险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并来到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等手续。“我把房子倒按揭后,每个月可以多一笔收入。我一直喜欢旅游,这下可以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

另一名老先生同样谈笑风生来到公证处,办理养老保险的公证。这位老先生60多岁,原来是名曲艺演员,一直单身。他说自己退休后经常四处参加公益演出,开销不小。通过这种反向抵押房产的方式,既可以住在自己家里养老,也可以多一笔养老补贴,何乐而不为?

房子究竟可以抵押多少呢?举个例子:有对七旬夫妻,反向抵押了一套价值200多万元的房屋,夫妻俩每月各领取3000余元的养老保险金。

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打破原先“以房养老”僵局

“以房养老”的理念源于西方,进入中国也有多年,但一直难有实质性突破,多数地方至今都没有打破“零记录”。

记者了解到,让“以房养老”难以飞入寻常“老人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最初推行的“以房养老”方式,主要是指老人将房屋反向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老人身后房屋产权归金融机构所有。由于中国人传统观念一般要房子把留给后代,再加上今年来中国不少区域房屋升值较快等因素,鲜有成功案例。

为了助推“以房养老”,经过中国保监会批准,我国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由一家人寿保险正式推出,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目前在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4大城市试点。

和最初推行的产品最后将房屋产权“收走”不同,这款产品主要针对年龄在60周岁至85周岁之间、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老人可以自愿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保险金直至身故。

老年人身故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保险公司可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对房屋产权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处分后所得先用来偿还所有保险费用,剩余房屋价值部分由老人生前遗嘱指定的受益人继承。另一种是老人指定的继承人可以在保险公司处分房产之前,选择清偿所有保险费用后继承房屋产权并赎回抵押房屋。

已在4个城市试点

有人接受但目前推广不易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种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方式中,老人仍拥有房屋产权,并可以在身后可以转移给继承人,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据统计,除了在上海已经有成功案例外,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4个试点城市已有58户、77人投保。

东方公证处公证二部部长陈加友告诉记者,目前选择接受这种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基本上都是“上无下无”老人——即上无老人、下无子女,或子女在国外独居或孤寡老人。老人指定的收益人各有不同,有指定给国外子女、侄子、外甥女的,也有指定给老同事、朋友的。根据老人年龄、抵押房屋价值等情况,老人每月可以得到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养老保险金。

由于是新生事物,尚需“摸着石头过河”,公证处提醒老人:在签合同前要看清相关条款,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比如,应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好,老人只要在神志清醒时,经过合法程序可以更改遗嘱中的受益人。同时,也应在合同中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留有余地。比如,如果老人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老人去世怎么办;夫妻双方有一方先去世、房屋产权情况发生变化怎么处理等。

分析遇冷原因

要真正保障好老人的权益

根据联合国确立的相关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该国家或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但不少老人却未富先老。为此,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之外,诞生了“以房养老”的新尝试。

尽管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始出现突破,但是从比例上来看,愿意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人还是沧海一粟。从金融机构方面看,多数对这项业务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上海房价大幅上涨以来,该项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加上法律、监管层面的模糊真空,使得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在中国依然遇冷。

据介绍,美国“以房养老”实施初期也成效不佳,主要是因为老人平均寿命拉长,银行担心支付的生活费超过房产抵押的价值,不愿加入;后来有关部门介入,支付超过贷款额度的生活费,接受度才提高。同时,在美国,有相关法律、还有政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对全国参与住房反向抵押的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以房养老”要真正让人们接受,还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推进,真正保障好老人的权益,让老人们无后顾之忧地选择这种养老方式。【时英平整理转载:新民晚报】

在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的当下,“以房养老”——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养老选择,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却总是面临“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今天,记者从上海市东方公证处获悉,自从2014年中国保监会在全国4大城市开展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该公证处已完成了本市首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公证案例,截至目前,上海共出现了8例该类公证的案例。这是否意味着“以房养老”出现“破冰”趋势?

单身老人想得开

拿房换“活”钱晚年更宽松

“拜托帮帮忙,快点帮我早点把手续办好吧。手头宽松了,我就可以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在东方公证处,一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不少的七旬老太正催促着公证员,希望帮她尽快办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公证业务。

据了解,这位老人独居没有子女,听说有可以拿房子换“活”钱的养老业务,就和保险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并来到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等手续。“我把房子倒按揭后,每个月可以多一笔收入。我一直喜欢旅游,这下可以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

另一名老先生同样谈笑风生来到公证处,办理养老保险的公证。这位老先生60多岁,原来是名曲艺演员,一直单身。他说自己退休后经常四处参加公益演出,开销不小。通过这种反向抵押房产的方式,既可以住在自己家里养老,也可以多一笔养老补贴,何乐而不为?

房子究竟可以抵押多少呢?举个例子:有对七旬夫妻,反向抵押了一套价值200多万元的房屋,夫妻俩每月各领取3000余元的养老保险金。

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打破原先“以房养老”僵局

“以房养老”的理念源于西方,进入中国也有多年,但一直难有实质性突破,多数地方至今都没有打破“零记录”。

记者了解到,让“以房养老”难以飞入寻常“老人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最初推行的“以房养老”方式,主要是指老人将房屋反向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老人身后房屋产权归金融机构所有。由于中国人传统观念一般要房子把留给后代,再加上今年来中国不少区域房屋升值较快等因素,鲜有成功案例。

为了助推“以房养老”,经过中国保监会批准,我国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由一家人寿保险正式推出,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目前在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4大城市试点。

和最初推行的产品最后将房屋产权“收走”不同,这款产品主要针对年龄在60周岁至85周岁之间、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老人可以自愿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保险金直至身故。

老年人身故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保险公司可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对房屋产权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处分后所得先用来偿还所有保险费用,剩余房屋价值部分由老人生前遗嘱指定的受益人继承。另一种是老人指定的继承人可以在保险公司处分房产之前,选择清偿所有保险费用后继承房屋产权并赎回抵押房屋。

已在4个城市试点

有人接受但目前推广不易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种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方式中,老人仍拥有房屋产权,并可以在身后可以转移给继承人,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据统计,除了在上海已经有成功案例外,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4个试点城市已有58户、77人投保。

东方公证处公证二部部长陈加友告诉记者,目前选择接受这种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基本上都是“上无下无”老人——即上无老人、下无子女,或子女在国外独居或孤寡老人。老人指定的收益人各有不同,有指定给国外子女、侄子、外甥女的,也有指定给老同事、朋友的。根据老人年龄、抵押房屋价值等情况,老人每月可以得到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养老保险金。

由于是新生事物,尚需“摸着石头过河”,公证处提醒老人:在签合同前要看清相关条款,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比如,应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好,老人只要在神志清醒时,经过合法程序可以更改遗嘱中的受益人。同时,也应在合同中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留有余地。比如,如果老人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老人去世怎么办;夫妻双方有一方先去世、房屋产权情况发生变化怎么处理等。

分析遇冷原因

要真正保障好老人的权益

根据联合国确立的相关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该国家或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但不少老人却未富先老。为此,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之外,诞生了“以房养老”的新尝试。

尽管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始出现突破,但是从比例上来看,愿意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人还是沧海一粟。从金融机构方面看,多数对这项业务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上海房价大幅上涨以来,该项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加上法律、监管层面的模糊真空,使得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在中国依然遇冷。

据介绍,美国“以房养老”实施初期也成效不佳,主要是因为老人平均寿命拉长,银行担心支付的生活费超过房产抵押的价值,不愿加入;后来有关部门介入,支付超过贷款额度的生活费,接受度才提高。同时,在美国,有相关法律、还有政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对全国参与住房反向抵押的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以房养老”要真正让人们接受,还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推进,真正保障好老人的权益,让老人们无后顾之忧地选择这种养老方式。【时英平整理转载:新民晚报】


相关文章

  •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房养老,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养老保险,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 ...查看


  • 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 2013年第2期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haiNo.2,2013总第116期FinanceUniversityAprNo.116 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通 ...查看


  • 以房养老辩论赛资料-反方-不应该推行
  • "以房养老"的辩论赛资料稿件(反方不应该) 中国人的传统是"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许多老百姓辛苦一辈子也难以攒下一套房子,到老了又不得不将房子抵押给银行,以贷款养老,这怎么都让人感觉银行似乎在&q ...查看


  • 如何以房养老
  •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我国首个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的保险公司―――幸福人寿近期正在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在10月份挂牌营业.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这项业务,老年人可以 ...查看


  • 以房养老模式
  • "以房养老"模式 1. 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 HECM) , 也可称为反按揭,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是指已经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房屋的现 ...查看


  •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一. 前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 单纯依靠现有的社保制度和传统的 家庭养老, 越来越难以适应加速来到的老龄化危机.面对汹涌到来的银色浪潮, 以房养老模式, 也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发展 ...查看


  • 倪金节:"以房养老"作用非常有限
  • 2014年06月25日 07:17 来源:新京报 作者:倪金节 以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完善好补充养老的体系,比目前纠结于以房养老如何破局更有价值.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变得 ...查看


  • "以房养老"的利与弊
  • 国务院9月份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意见. 政策背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2年底 ...查看


  • 基于风险中性的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原理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风险中性的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原理 作者:强薇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定价问题是关乎"以房养老"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