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光调制技术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1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集成光学——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杨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2007年9月

2

3

4

光调制的基本概念

1、光调制:通过改变光波的振幅、强度、相位、频 率或偏振等参数,使传播的光波携带信息的过 程。 2、调制的目的:对所需处理的信号或被传输的信息 作某种形式的变换,使之便于处理、传输和检 测。 3、光调制的分类:按调制位置是在光源内发生还是 在光源外进行分为内调制和外调制。

内调制

™内调制:将要传输的信号直接加载于光源,改变光源的输 出特性来实现调制。 ™最简单的是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用调制信号直接控 制,实现对所发射激光的强度的调制。 ™另一方法是把调制元件(如电光、声光晶片)放在激光器 的谐振腔内,用要传输的信号控制该调制元件物理性质的变 化,改变光腔参数,实现调制激光输出。

外调制

™ 外调制:在光源外的光路上放置调制器,将要传输的信号 加载于调制器上,当光通过调制器时,透过光的物理性质 将发生改变,实现信号的调制。 ™ 按调制元件应用的物理效应分为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 光调制; ™ 按调制光波的参量可分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等。 ™ 按调制的形式分模拟调制、数字调制和脉冲调制。 信号连续改变 载波的强度、 频率、相位或 偏振。特点是 在任何时刻信 号的幅度与波 参数的幅度之 间一一对应。

模拟调制

1

脉冲调制

对信号 的幅度 按一定 规律间 隔取 样,用 脉冲序 列作载 波。 对信号的幅度按一 定规律间隔取样, 以编码的形式转变 为脉冲序列。载波 脉冲在时间上的位 置是固定的,幅度 是被量化的。常采 用两电平表示的二 进制编码形式。

数字调制

直接调制与间接调制

1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3.2 电 光 调 制 原 理 与 技 术

一、电光效应 ™ 电光调制的物理基础是电光效应,即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 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 其传输特性就受到影响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 当晶体的折射率与外加电场幅度成线性变化时,称为线性 电光效应,即泡克耳斯效应(Pockels)。 ™ 当晶体的折射率与外加电场幅度的平方成比例变化时,称 为非线性电光效应,即克尔效应(Krtt)。 ™ 电光调制器主要利用晶体的普科尔效应。

电光效应

™ 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受到介质折射率分布的制约,而 折射率的分布又与其介电常量密切相关。晶体折射率可用 施加电场E的幂级数表示,即

™ 式中,γ和 h 为常量,n0为未加电场时的折射率。γE 是一 次项,由该项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即线性电光效应或泡克 耳斯(Pockels)效应;由二次项 γE2 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即 为二次电光效应或克尔(Kerr )效应。对于大多数电光晶 体材料,一次效应要比二次效应显著。

n = n 0 + γ E + hE 2 + K ∆n = n − n0 = γE + hE 2 + K

2

电致折射率变化

™ 对电光效应的分析和描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电磁理论方 法,但数学推导相当繁复;另一种是用几何图形───折 射率椭球体(又称光率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方便, 故通常都采用这种方法。 ™ 在晶体未加外电场时,主轴坐标系中,折射率椭球由如下 2 方程描述: x 2 + y + z 2 = 1 (1) 2 2 2

折射率椭球方程

™ 当晶体施加电场后,其折射率椭球就发生“变形”,椭球 方程变为如下形式:

i , j =1

1 ⎞ ⎜ ⎟ ∑ ⎢⎛ ⎝n ⎠ ⎣

2

3

i, j

1 ⎞ ⎤ + ∆⎛ ⎜ 2 ⎟ ⎥xi x j = 1 ⎝ n ⎠i, j ⎦

(2)

™ 由于外电场的作用,折射率椭球各系数随之发生线性变 化,其变化量 可定义为

nx

ny

nz

式中,x,y,z 为介质的主轴方向,也就是说在晶体内沿 着这些方向的电位移D和电场强度E是互相平行的;nx,ny ,nz 为折射率椭球的主折射率。 1,2,3。

1 ⎞ ∆⎛ ⎜ 2 ⎟ = ∑ γ ij E j ⎝ n ⎠ i j =1

3

(3)

™ 式中,γij 称为线性电光系数; i取值1,…,6;j取值

折射率 增量

™ 折射率增量可以用张量的矩阵形式表式为:

⎛ ∆( 1 ) ⎞ ⎜ n2 1 ⎟ ⎟ ⎜ ⎜ ∆ ( 12 ) 2 ⎟ ⎡ ⎜ n ⎟ ⎢ ⎜ 1 ⎟ ⎢ ⎜ ∆( n 2 )3 ⎟ ⎢ ⎟=⎢ ⎜ ⎜ ∆( 1 ) 4 ⎟ ⎢ 2 ⎜ n ⎟ ⎢ ⎜ 1 ⎟ ⎢ ⎜ ∆( 2 )5 ⎟ ⎢ ⎣ ⎜ n ⎟ 1) ⎟ ⎜ ( ∆ ⎜ 6⎟ ⎝ n2 ⎠

KDP晶体电光调制系数

™ 下面以常用的KDP晶体为例进行分析,KDP(KH2PO4) 类晶体属于四方晶系, 42m点群, 是负单轴晶体, 因此有

γ 12 γ 22 γ 32 γ 42 γ 52 γ 62 γ 13 ⎤ γ 23 ⎥ ⎥ ⎡E ⎤ γ 33 ⎥ ⎢ x ⎥ ⎥⋅ E γ 43 ⎥ ⎢ y ⎥ ⎢E ⎥ γ 53 ⎥ ⎣ z ⎦ ⎥ γ 63 ⎥ ⎦

1 ⎞ ∆⎛ ⎜ 2 ⎟ = ∑ γ ij E j ⎝ n ⎠ i j =1

3

式中,Ex 、 Ey 、 Ez 是电场沿 x,y,z方向的分量。具有γij 元素 的6×3矩阵称为电光张量,每 个元素的值由具体的晶体决 定,它是表征感应极化强弱的 量。

γ 11 γ 21 γ 31 γ 41 γ 51 γ 61

™

nx = n y = n0 , nz = ne ,且 n0 > ne

0 ⎡0 ⎢0 0 ⎢ ⎢0 0 =⎢ γ ⎢ 41 0 ⎢ 0 γ 52 ⎢ 0 ⎢ ⎣0

这类晶体的电光张量

为:

[γ ]

ij

(4)

⎤ ⎥ ⎥ ⎥ ⎥ ⎥ 0⎥ ⎥ γ 63 ⎥ ⎦ 0 0 0 0

(5)

KDP晶体电光调制

™ 而且, γ41= γ52 。因此,这一类晶体独立的电光系数只 有γ41和 γ63两个。因此折射率增加可以表示为:

KDP晶体电光调制

x2 y 2 z 2 + 2 + 2 + 2γ 41 yzEx + 2γ 41xzEy + 2γ 63xyEz = 1 (9) 2 n0 n0 ne

™ 由上式可看出, 外加电场导致折射率椭球方程中“交叉”项 的出现, 说明加电场后, 椭球的主轴不再与 x, y, z 轴平行, 因此, 必须找出一个新的坐标系, 使上式在该坐标系中主轴 化, 这样才可能确定电场对光传播的影响。 ™ 为了简单起见, 将外加电场的方向平行于轴 z , 即 Ez = E,

⎛ 1 ⎞ ∆⎜ 2 ⎟ = 0, ⎝ n ⎠1 ⎛ 1 ⎞ ∆⎜ 2 ⎟ = 0, ⎝ n ⎠2 ⎛ 1 ⎞ ∆⎜ 2 ⎟ = 0, ⎝ n ⎠3

中,可知:

⎛ 1 ⎞ ∆⎜ 2 ⎟ = γ 41 E x ⎝ n ⎠4 ⎛ 1 ⎞ ∆⎜ 2 ⎟ = γ 41 E y ⎝ n ⎠5 ⎛ 1 ⎞ ∆⎜ 2 ⎟ = γ 63 E z ⎝ n ⎠6

(6) (7) (8)

™ 将上式代入晶体加外电场 E 后的新折射率椭球方程式

Ex = Ey = 0 , 于是上式变成: x y2 z2 + 2 + 2 + 2γ 63xyEz = 1 (10) 2 n0 n0 ne

2

3

KDP晶体电光调制

™ 为了寻求一个新的坐标系 (x’, y’, z’),使椭球方程不含交叉 项,即具有如下形式:

KDP晶体电光调制

z = z' x = x′ cos α − y ′ sin α y = x′ sin α + y ′ cos α

将上式代入(10)式,可得:

( 1 1 1 + γ 63 E Z sin 2α ) x ′ 2 + ( 2 − γ 63 E z sin 2α ) y ′ 2 + 2 z ′ 2 + 2γ 63 E z cos 2α x ′y ′ = 1 2 n0 n0 ne

y’ y x’ α x

x′ y′ z′ + 2 + 2 =1 2 n x′ n y′ n z′

2 2 2

(11)

™ 式中, x’, y’, z’ 为加电场后椭球主轴的方向,通常称为感 应主轴;nx′ , ny′ , nz′ 是新坐标系中的主折射率,由于(10)式 中的 x 和 y 是对称的 , 故可将 x 坐标和 y 坐标绕 z 轴旋转

令交叉项为零,即 cos2α = 0, 得α = 45 , 则方程式变为 1 1 1 ( 2 + γ 63 E z ) x ′ 2 + ( 2 − γ 63 E z ) y ′ 2 + 2 z ′ 2 = 1 (14) n0 n0 ne

0

α 角,于是从旧坐标系到新坐标系的变换关系为:

这就是KDP类晶体沿 Z 轴加电场之后的新椭球方程,如图所示 。其椭球主轴的半长度由下式决定:

KDP晶体加电场后椭球的形变

y y' 450 x x'

1 1 = 2 + γ 63 E z 2 nx no ′ 1 1 = 2 − γ 63 E z 2 ny n ′ 0 1 1 = nz2′ ne2

KDP晶体电光调制

™ 由于γ63 很小(约10-10m/V),

2 ™ 一般是γ63EZ

™ 利用微分式,

™ 即得到(泰勒展开后也可得) :

3 ∆ n x = − 1 n0 γ 63 E z 2 3 ∆ n y = 1 n0 γ 63 E z 2 ∆nz = 0

dn = − n d ( 12 ) 2 n

d ( 12 ) = − 23 dn n n 3

(16)

KDP晶体电光调制

3 n x′ = n 0 − 1 n 0 γ 63 E z 2 3 n y′ = n0 + 1 n 0 γ 63 E z 2 n z′ = n e

电光相位延迟

™ 下面分析一下电光效应如何引起相位延迟。一种是电场方 向与通光方向一致, 称为纵向电光效应; 另一种是电场与 通光方向相垂直, 称为横向电光效应。仍以KDP类晶体为 例进行分析, 沿晶体 z 轴加电场后,其折射率椭球如图所 示。如果光波沿 z 方向传播,则其双折射特性取决于椭球 与垂直于 z 轴的平面相交所形成的椭园。在(14)式中,令 z = 0,得到该椭圆的方程为:

(17)

™ 由此可见,KDP晶体沿 z(主)轴加电场时,由单轴晶变 成了双轴晶体,折射率椭球的主轴绕 z 轴旋转了45o角,此 转角与外加电场的大小无关,其折射率变化与电场成正 比,(16)式的△n值称为电致折射率变化。这是利用电 光效应实现光调制技术的物理基础。

( 12 + γ 63 Ez ) x′2 + ( 12 − γ 63 Ez ) y′2 = 1 n0 n0

( 1 1 1 + γ 63 E z ) x ′ 2 + ( 2 − γ 63 E z ) y ′ 2 + 2 z ′ 2 = 1 n 02 n0 ne

4

电光相位延迟

电光相位延迟

™ 这个椭圆的一个象限如图中的暗影部分所示。它的长、短 半轴分别与 x’ 和 y’ 重合, x’ 和 y’ 也就是两个分量的偏振方 向, 相应的折射率为 nx’ 和 ny’ 。 ™ 当一束线偏振光沿着 z 轴方向入射晶体, 且 E 矢量沿 x 方 向,进入晶体 ( z = 0) 后即分解为沿 x’ 和 y’方向的两个垂 直偏振分量。由于二者的折射率不同, 则沿x’ 方向振动的 光传播速度快, 而沿 y’ 方向振动的光传播速度慢, 当它们经 过长度 L 后所走的光程分别为 nx’L 和ny’L, 这样, 两偏振分 量的相位延迟分别为 3 γ 63 E z ) φ n x ′ = 2π n x ′ L = 2π L ( n 0 − 1 n 0 λ 2 λ 3 φ n y ′ = 2π n y ′ L = 2π L ( n 0 + 1 n 0 γ 63 E z ) 2 λ λ

nz=ne

电光相位延迟

™ 因此,当这两个光波穿过晶体后将产生一个相位差

3 3 ∆φ = φn y′ − φn x′ = 2π Ln0 γ 63 Ez = 2π n0 γ 63V

电光相位延迟

™ 半波电压是表征电光晶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个电压 越小越好,特别是在宽频带高频率情况下,半波电压小, 需要的调制功率就小。半波电压通常可用静态法(加直流 电压)测出,再利用公式就可计算出电光系数γ63值。下表 为 KDP型(42m晶类)晶体的半波电压和电光系数(波长= 0.55um)的关系。

λ

λ

™ 式中的 V = Ez L 是沿 z 轴加的电压;当电光晶体和通光波 长确定后,相位差的变化仅取决于外加电压,即只要改变 电压,就能使相位成比例地变化。 ™ 当光波的两个垂直分量Ex’ , Ey’ 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相应 的相位差为π)时所需要加的电压,称为“半波电压”,通常 以 Vπ 或者 Vλ 2表示。由上式得到

Vλ 2 =

λ

3 2n0 γ 63

=

πc0 3 ωn0 γ 63

KDP型(42m晶类)晶体的半波电压

光偏振态的变化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两个偏振分量间的差异,会使一个分 量相对于另一个分量有一个相位差( △ϕ ),而这个相位差作 用就会(类似于波片)改变出射光束的偏振态。在一般情况下, 出射的合成振动是一个椭圆偏振光,用数学式表示为:

2 2 Ey 2 E x′ E y ′ Ex ′ ′ + − cos ∆φ = sin 2 ∆φ 2 2 A1 A2 A1 A2

(21)

这里我们有了一个与外加电压成正比变化的相位延迟晶体(相 当于一个可调的偏振态变换器),因此,就可能用电学方法将 入射光波的偏振态变换成所需要的偏振态。

5

光偏振态的变化

让我们先考察几种特定情况下的偏振态变化。 (1)当晶体上未加电场时,∆φ 则上面的方程简化为:

光偏振态的变化

(2)当晶体上所加电场(Vλ 4 )使 ∆φ = ( n + 1 )π 时,(21)式可简化为

2 E x2′′ E y′ + 2 =1 2 A1 A2

= 2nπ (n = 0,1,2K)

E x’ (22) x y’ y

2

(23)

这是一个正椭圆方程,当A1=A2 时,其合成光就变成一 个圆偏振光,相当于一个“1/4波片”的作用。 (3) 当外加电场Vλ/2使△ϕ = (2n+1)π, (21)式可简化为 E y′ ⎞ ⎛ E x′ A E y′ = −( 2 ) E x′ = E x′tg (−θ ) (24) ⎜ ⎜ A + A ⎟ ⎟= 0 A1 2 ⎠ ⎝ 1 上式说明合成光又变成线偏振光,但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 光旋转了一个2θ角( 若=450,即旋转了900,沿着 y 方向 ),晶体起 到一个“半波片”的作用。

(

E x′ E y′ − A1 A2

)2

=0

E y′ = (

A2

A1

) E x′ = E x′tgθ

θ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说明通过晶体后的合成光仍然是线偏振 光,且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一致,这种情况相当于一个“全波片” 的作用。

光偏振态的变化

光偏振态的变化

图1.2-4示出了某瞬间 E x ′ ( z ) 和 E y′ ( z ) 两个分量(为便于观察, 将两垂直分量分开画出),也示出了沿着路径上不同点处光场矢 量的顶端扫描的轨迹,在z=0处(a),相位差 ∆φ

= 0 ,光场矢量

是沿x方向的线偏振光;在e点处, ∆φ = π / 2 ,则合成光场矢量 变为一顺时针旋转的圆偏振光;在i点处,∆φ = π,则合成光矢 量变为沿着Y方向的线偏振光,相对于入射偏振光旋转了90o。如 果在晶体的输出端放置一个与入射光偏振方向相垂直的偏振器, 当晶体上所加的电压在0— V λ / 2 间变化时。从检偏器输出的光只 是椭圆偏振光的y向分量,因而可以把偏振态的变化变换成光强 度的变化(强度调制)。

电光强度调制

利用泡克耳斯效应实现电光调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 施加在晶体上的电场在空间上基本是均匀的。但在时间上是变化 的。当一束光通过晶体之后,可以使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转 换成光信号,由光波的强度或相位变化来体现要传递的信息,这 种情况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开关等领域。另一种是施加在晶体 上的电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形成电场图像,即随x和y坐标 变化的强度透过率或相位分布,但在时间上不变或者缓慢变化, 从而对通过的光波进行调制,在后面介绍的空间光调制器就属于 这种情况。本节先讨论前一种情况的电光强度调制。

纵向电光调制

(通光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

6

横向电光调制

™ 根据物理光学可知,横向电光(效应通光方向与电场方向 垂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运用方式: ™ (1)沿z轴方向加电场,通光方向垂直于z轴,并与x或y轴成 45o夹角(晶体为45o-z切割)。 ™ (2)沿x方向加电场(即电场方向垂直于x光袖),通光方向垂 直于x铀,并与z轴成45o 夹角(晶体为45o -x切割)。 ™ (3)沿y轴方向加电场,通光方向垂直于y轴,并与z轴成 45o夹角(晶体为45o -y切割)。

横向电光调制

-x

横向电光调制如上图所示。因为外加电场是沿z轴方向,因此 和纵向运用时一样,Ex=Ey=0, Ez=E,晶体的主轴 x, y 旋转45o 至 x’,y’,相应的三个主折射率如前面(17)式所示。

电光相位调制

1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φt ' = −φ

ωc

c

∆nx ' L

3.3 声光调制

声波是一种弹性波( 纵向应 力波 ),在介质中传播时,它使 n大 介质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从而 激起介质中各质点沿声波的传播 n小 方向振动,引起介质的密度呈疏 密相间的交替变化,因此,介质 的折射率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周期 性变化。超声场作用如同一个光学的“相位光栅”,该光栅 间距(光栅常数)等于声波波长λs。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就会 产生光的衍射。其衍射光的强度、频率、方向等都随着超声 场的变化而变化。

3.3 声光调制

™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分为行波和驻波两种形式。 ™ 如上图所示为某一瞬间超声行波的情况,其中深色部分表 示介质受到压缩,密度增大,相应的折射率也增大,而白 色部分表示介质密度减小,对应的折射率也减小。在行波 声场作用下,介质折射率的增大或减小交替变化,并以声 速νs (一般为103m/s量级)向前推进。由于声速仅为光速 (108m)的数十万分之—,所以对光波来说,运动的“声光栅” 可以看作是静止的。设声波的角频率为ωs,波矢为ks (= 2π/ λs),则声波的方程为

a ( x, t ) = A sin(ω s t − k s x)

7

行 波

™ 式中 a 为介质质点的瞬时位移,A 为质点位移的幅度。可 近似地认为,介质折射率的变化正比于介质质点沿 x 方向 位移的变化率,即 ∆n( x, t ) ∝ da / dx = − k s A cos(ω s t − k s x) ™ 或者写成

驻 波

x= nλs /2

x=(2n+1) λs/4

∆n( x, t ) = ∆n cos(ω s t − k s x)

™ 这里 ∆n = -ksA,则行波时的折射率:

n( x, t ) = n0 + ∆n ⋅ cos(ω s t − ⋅k s x) 1 3 = n0 − n0 PS ⋅ cos(ω s t − ⋅k s x) 2

™ 此处 ∆n = -(1/2)no3 PS,式中,S为超声波引起介质产生的 应变,P为材料的弹光系数。 超声驻波

驻 波

™ 声驻波是由波长、振幅和相位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束 声波叠加而成的。其声驻波方程为

⎛ x⎞ t a ( x, t ) = 2 A cos⎜ ⎜ 2π ⋅ λ ⎟ ⎟ sin(2π T ) s ⎠ s ⎝

驻 波

™ 由于声驻波的波腹和波节在介质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它 形成的光栅在空间也是固定的。声驻波形成的折射率变化 ( 正比于介质质点沿x方向位移的变化率, 对上式求导并令 △n = - 4Aπ /λs ) ∆n( x, t ) = 2∆n sin(ω s t ) sin( k s x ) ™ 声驻波在一个周期内,介质两次出现疏密层,且在波节处密 度保持不变,因而折射率每隔半个周期(Ts/2)就在波腹处变 化一次,由极大(或极小)变为极小(或极大)。在两次变化的 某一瞬间,介质各部分的折射率相同,相当于一个没有声场 作用的均匀介质。若超声频率为fs,那么光栅出现和消失的 次数则为2 fs ,因而光波通过该介质后所得到的调制光的调 制频率将为声频率的两倍。

™ 上式说明,声驻波的振幅为2Acos(2πx/λs ),它在x方向上各 点不同,但相位2πt / Ts在各点均相同。同时,由上式还可 看出,在x= nλs /2 或2nλs /4 (n = 0,1,2,…)各点上,驻波的 振幅为极大(等于2A),这些点称为波腹,波腹间的距离为λs /2。在x=(2n+1) λs/4的各点上,驻波的振幅为零,这些点 称为波节,波节之间的距离也是λs/2。

二、声光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 按照声波频率的高低以及声波和光波作用长度的不同,声光 互作用可以分为拉曼—纳斯( Raman-Nath )衍射和布拉格 ( Bragg )衍射两种类型。 ™ 当超声波频率较低,光波平行于声波面入射(即垂直于声场传 播方向),声光互作用长度L较短时,产生拉曼—纳斯衍射。 ™ 当超声波频率较高,入射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且声光互作 用长度L较长时,则产生布喇格声光衍射。

拉曼-纳斯衍射

由于声速比光速小很多,故声光介质 可视为一个静止的平面相位光栅。而且 声波长λs比光波长λ大得多,当光波平行 通过介质时,几乎不通过声波面,因此 只受到相位调制,即通过光学稠密(折射 率大)部分的光波波阵面将推迟,而通过 光学疏松(折射串小)部分的光波波阵面将 超前,于是通过声光介质的平面波波阵 面出现凸凹现象,变成一个折皱曲面。 由出射波阵面上各子波源发出的次波将发生相干作用,形成与 入射方向对称分布的多级衍射光,这就是拉曼—纳斯衍射。

8

布拉格(Bragg)衍射

布拉格(Bragg)衍射

™ 下面从波的干涉加强条件来 推导布拉格方程。 ™ 为此,可把声波通过的介质 近似看作许多相距为λs的部 分反射、部分透射的镜面。 对于行波超声场,这些镜面 将以速度vs 沿x方向移动 (因 为ωs

布拉格(Bragg)衍射

布拉格(Bragg)衍射

™ 当平面波 l 和 2 以角度θi入射至声波场,在A,B点处部分反 射,产生衍射光1’,2’。各衍射光相干增强的条件是它们之 间的光程差应为其波长的整倍数,或者说它们必须同相位。 图(a)表示在同一镜面上的衍射情况.入射光l和2在A,B点 反射的1’和2’同相位的条件,必须使光程差BCD等于光波波 d (sin θ i + sin θ d ) ⋅ n = mλ 长的整倍数,即 ™ 由于 θ i = θ d = θ B ™ 有

2nd sin θ B = mλ

™ 式中θB , 称为布拉格角。可见,只有入射角θi等于布拉格角 θB时,在声波面上衍射的光波才具有同相位,满足相干加强 的条件,得到衍射极值,上式称为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Bragg)衍射

™ 下面简要分析布拉格衍射光强度与声光材料特性和声场强 度的关系。根据推证,当入射光强为Ii时,布拉格声光衍射 的0级和1级衍射光强的表达式可分别写成

布拉格(Bragg)衍射

™ 设介质是各向同性的,由晶体光学可知,当光波和声波沿 某些对称方向传播时, 由介质的光弹系数P和介质在声场 作用下的弹性应变幅值S决定,即: ∆n = -(1/2)no3 PS, ™ 式中,S与超声驱动功率P,有关,而超声功率与换能器的 面积(H为换能器的宽度,L为换能器的长度)、声速νs与 能量密度有关ρ ν2s S2/2(是介质密度),即 ™ 于是 ™ 因此

⎛v⎞ I 0 = I i cos 2 ⎜ ⎟ ⎝2⎠

⎛v⎞ I1 = I i sin 2 ⎜ ⎟ ⎝2⎠

™ 已知ν是光波穿过长度为L的超声场所产生的附加相位延 迟。 ν可用声致折射率的变化△n来表示, 即ν=2πΔnL/λ ™则

I1 / I i = sin 2 (π∆nL / λ )

S = 2 Ps / HL ⋅ ρν s3

(

)

Ps = HL ⋅ν s ⋅ ρν s2 S / 2

(

)

2

1 3 1 3 ∆n = − n0 Ps 2 Ps / HL ⋅ ρν s3 = − n0 Ps 2 I s / ρν s3 2 2

(

)

(

)

9

布拉格(Bragg)衍射

™ 式中,Ii=P/(HL)称为超声强度,于是

讨 论

η = I1 / I i = sin 2 ⎜

⎛ πL ⎜ 2λ ⎝

6 2 n0 Ps

ρν s3

⎞ ⎛ πL ⎞ I s ⎟ = sin 2 ⎜ M 2Is ⎟ ⎟ 2 λ ⎝ ⎠ ⎠

η = I1 / I i = sin 2 ⎜

⎛ πL ⎜ 2λ ⎝

6 2 n0 Ps

⎞ ⎛ πL ⎞ I s ⎟ = sin 2 ⎜ M 2Is ⎟ 3 ρν s ⎟ ⎝ 2λ ⎠ ⎠

6 2 ™ 式中,M 2 = n0 Ps / ρν s3 ,是声光介质的物理参数组合,是

(

)

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量,称为声光材料的品质因数(或声 光优质指标),它是选择声光介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 (a)若在超声功率Ps一定的情况下,欲使衍射光强尽量大, 则要求选择M2大的材料,并且把换能器做成长而窄(即L大 H小)的形式; − πL π M 2 I s 达到 时, ™ (b)当超声功率Ps足够大,使 2 2λ I1/Ii=100%; ™ (c)当Ps改变时,I1/Ii 也随之改变,因而通过控制Ps ,(即控 制加在电声换能器上的电功率)就可以达到控制衍射光强的 目的,实现声光调制。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布拉格声光互作用原理,也可以从光和声的量子特性得出 声光布拉格衍射条件。 ™ 光束可以看成是能量为ħωi,动量为ħki的光子(粒子)流, 其中ωi和ki为光波的角频率和波矢。同样, 声波也可以看 成是能量为 ħωs 、动量为ħ ks的声子流。 ™ 声光互作用可以看成光子和声子的一系列碰撞,每一次碰 撞导致一个入射光子( ωi )和一个声子(ωs )的湮没,同时 产生一个频率为ωd = ωi + ωs的新(衍射)光子。根据碰撞前 后动量守恒原理, 应有 ħ ki±ħ ks= ħ kd 即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同样,根据能量定恒,应有 ħωi ± ħωs= ħωd ,即 ωi ± ωs=

ωd

™ 式中,“+”表示吸收声子;“-”表示放出声子。它取决于光子和 声子碰撞时ki和ks的相对方向,即衍射光子是由碰撞中消失的 光子和吸收声子所产生,公式中取“+”号,其频率为ωd

=ωi+ωs;若碰撞中由—个入射光子的消失,同时产生一个声

子和衍射光子,则公式中取“-”号,其频率为ωd =ωi-ωs。 ™ 由于光波频率(ωi)远远高于声波频率(ωs),故可近似地认为 ™ ™ 因此

ki±ks=kd

ω d = ωi ± ωs≈ ωi

kd= ki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故布拉格衍射的波矢图为一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 可直接导出 ki sin θ i + k d sin θ d = 2ki sin θ B = k s ™ 于是有

声光调制器

™ 声光体调制器是由声光介质、电-声换能器、吸声(或反射)装 置及驱动电源等所组成。 ™ (1)声光介质,声光介质是声光互作用的场所。当一束光通过 变化的超声场时,由于光和超声场的互作用,其出射光就具 有随时间而变化的各级衍射光,利用衍射光的强度随超声波 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就可以制成光强度调制器。 ™ (2)电-声换能器(又称超声发生器) ™ (3)吸声(或反射)装置(放置在超声源的对面)。 ™ (4)驱动电源 它用以产生调制电信号施加于电—声换能器的 两端电极上,驱动声光调制器(换能器)工作。

sin θ B = k s / 2ki = λ / 2nλs

kd ks θi ki

™ 这就是前面所得到的布拉格方程。

θd

正常布拉格衍射波矢

10

声光调制器

声光调制的工作原理

™ 声光调制是利用声光效应将信息加载于光频载波上的一种物 理过程。调制信号是以电信号(调辐)形式作用于电声换能器上 而转化为以电信号形式变化的超声场,当光波通过声光介质 时,由于声光作用,使光载波受到调制而成为“携带”信息的强 度调制波。 ™ 无论是拉曼—纳斯衍射,还是布拉格衍射,其衍射效率均与附 加相位延迟因子ν=2πΔnL/λ有关,而其中声致折射率差Δn正 比于弹性应变幅值S,而S∝声功率Ps,故当声波场受到信号的 调制使声波振幅随之变化,则衍射光强也将随之做相应的变 化。

I1 / I i = sin 2 (π∆nL / λ )

η = I1 / I i = sin 2 ⎜

⎞ ⎛ πL M 2Is ⎟ ⎠ ⎝ 2λ

声光调制特性

声光调制特性

™ 对于拉曼—纳斯型衍射,工作声频率低于10MHz,这种调 2 制器的工作原理,其各级衍射光强比例于 J n (ν ) 。若取某 一级衍射光作为输出,可利用光栏将其他级的衍射光遮 挡,则从光栏孔出射的光束就是一个随ν变化的调制光。 由于拉曼—纳斯型衍射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也低, ™ 所确定的相互作用长度L小;当工作频率较高时,最大允 许长度太小,要求的声功率很高,因此拉曼—纳斯型声光

(a) 拉曼-纳斯型, (b) 布拉格型

布拉格声光调制特性曲线与电光强度调制相似。由图可以看出:衍射效率 η与超声功率Ps只是非线性调制曲线形式,为了使调制不发生畸变,则需加 超声偏置(类似于电光调制中的偏压Vλ/4 =Vπ/2 ),使其工作在线性较好的 区域。

调制器只限于低频工作,只具有有限的带宽。

声光调制特性

™ 对于布拉格型衍射,其衍射效率由前式给出。在声功率Ps (或声强Is )较小的情况下,衍射效率ηs 随声强度Is单调地增 加(呈线性关系); π 2 L2

调制带宽

调制带宽是声光调制器的一个重要参量,它是衡量能否无畸 变地传输信息的一个技术指标,它受到布拉格带宽的限制。对于 布拉格型声光调制器而言.在理想的平面光波和声波情况下,波 矢量是确定的,因此对一给定入射角和波长的光波,只能有一个 确定频率和波矢的声波才能满足布拉格条件。当采用有限的发散 光束和声波场时,波束的有限角将会扩展,因此,只允许在一个 有限的声频范围内才能产生布拉格衍射。根据布拉格衍射方程

ηs ≈

2λ2 cos 2 (θ B )

M 2Is

™ 式中的cosθB因子是考虑了布拉格角对声光作用的影响。由 式可见,若对声强加以调制,衍射光强也就受到调制了。 布拉格衍射必须使入射光束以布拉格角θB入射,同时在相 对于声波阵面对称方向接收衍射光束时,才能得到满意的 结果。布拉格衍射由于效率高,且调制带宽较宽,故多被 采用。

sin θ B = λ / 2nλB = λf B / 2nvB

得到允许的声频带宽Δfs与布拉格角的可能变化量Δ θB之间的关系 为 2nvB cos θ B

∆f B =

λ

∆θ B

11

声光偏转

™ 声光效应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用来使光束偏转。声光偏转 器的结构与布拉格声光调制器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 声光调制器是改变衍射光的强度,而声光偏转器则是利用 改变声波频率来改变衍射光的方向,使之发生偏转,既可 以使光束连续偏转,也可以是分离的光点扫描偏转。 ™ 从前面的声光布拉格衍射理论分析可知,光束以θi角入射介 质产生衍射极值应满足布拉格条件:

声光偏转

™ 故衍射光与入射光间的夹角 (偏转角)等于布拉格角θB的 2倍,即

θ = θ i + θ d = 2θ B = λf s / 2nvB

™ 由上式可以看出:改变超声波的频率fs,就可以改变其偏转 角θ ,从而达到控制光束传播方向的目的。即超声频率改 变Δfs引起光束偏转角(求导数)的变化为

sin θ B = λ / 2nλB

™ 布拉格角一般很小,可写为

θ B = λ / 2 nλ B

∆θ =

λ

2nvs

∆f s

声光偏转

™ 衍射极值沿着与超声波面成θd角 的方向。若声波频率变为fs十△ fs 时,则根据ks =2 π fs / νs的关系, 声波波矢量将有△ks= 2 π △ fs / νs的变化。由于入射角θi不变,衍 射光波矢大小也不变,则声光波矢 图不再闭合。光束将沿着OB方向 衍射,相应的光束偏转为△ θ。因 因为θ和△ θ角都很小,因而可近 似认为 ™ △ θ= △ks / kd = λ △ fs /(n νs) ™ 所以偏转角与声频的改变成正比。

声光调制器设计应考虑的事项

™ 首先是由电—声换能器把电振荡转换成超声振动,再通过换能 器和声光介质间的粘合层把振动传到介质中形成超声波,因此 必须考虑如何能有效地把驱动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转换成声光 介质中的超声波功率。 ™ 其次,在声光介质中,通过声光互作用,超声波将引起入射光 束的布拉格衍射而得到衍射光,因此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其衍射 效率,考虑能够在多大频率范围内无失真地进行调制。也就是 怎样设计才能在较大的频率范围内提供方向合适的超声波,使 入射光方向和超声波波面间的夹角θi在该频率范围内均能满足 布拉格条件,亦即怎样设计才能提高其布拉格带宽。 ™ 介质材料的性能对调制器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 声光材料是很重要的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应使调制器的调制效率高,而需 要的声功率尽量小。

™ 调制器的调制效率是用调制后的光强(即衍射光强)与入射光 强的比值表征的,即

(2)应使调制器有较大的调制带宽

™ 我们己知,布拉格条件是sinθB =λ/(2λs),显然,当光波和声 波波长变化时,将引起布拉格角的变化。实际上,光波具有 一定的频谱宽度,当调制器在宽的频带范围内工作时,声频 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偏离,就要引起衍射角偏离布拉格角,当 超过一定值时,将使调制器的工状态不满足布拉格条件,因 而1级衍射光强变小。将1级衍射光强下降到相对于在中心频 率时的衍射光强的一半所对应的频率变化△fs定义为布拉格 带宽。根据推证,近似有, nν 2 cosθ

∆f s = 1.8

s

™ 其中ν ∝ M2,即M2( M 2 = n 6 P 2 / pυ s3 )品质因数越大,ν越 大,因而调制效率就高。在选择声光材料时,在综合考虑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条件下,应选用M2 值大的材料。

λLf s

B

™ 故声光材料的nvs2(即M1= nvs2 M2)越大,其布拉格带宽就越 宽,故为了调制器能有较宽的带宽,应选品质因数M1值大的 材料。

12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1

3.4 磁光调制

™ 磁光效应是磁光调制的物理基础。当光波通过这种磁化的物 体 (磁性物质)时,其传播特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 光效应。 ™ 磁光效应包括法拉第旋转效应、克尔效应、磁双折射效应 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法拉第旋转效应,它使一束线偏振光在 外加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传播时,其偏振方向发生旋转,其 旋转角度θ 的大小与沿光束方向的磁场强H和光在介质中传 播的长度L之积成正比,即 ™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θ =VHL

(3.4-1)

™ 式中,V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它表示在单位磁场强度下 线偏振光通过单位长度的磁光介质后偏振方向旋转的角度。

3.4 磁光调制

旋光效应

™ 对于旋光现象的物理原因,可解释为外加磁场使介质分子 的磁矩定向排列,当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它时,分解为两个 频率相同、初相位相同的两个圆偏振光,其中一个圆偏振 光的电矢量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另 一个圆偏振光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这两个圆偏振光无相互作用地以两种略有不同的速度 υ+= c/nR和 υ-=c/nL传播,它们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之后产生的 相位延迟分别为:

∆ϕ = ϕ1 − ϕ 2 =

λ

(nR − nL ) L

(1.4-2)

磁致旋光效应的旋转方向仅与磁场方向有关,而与光线传 播方向的正逆无关,这是磁致旋光现象与晶体的自然旋光现象 不同之处(即当光束往返通过自然旋光物质时,因旋转角相等方 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但通过磁光介质时,只要磁场方向不 变,旋转角都朝一个方向增加,此现象表明磁致旋光效应是一 个不可逆的光学过程,因而可利用来制成光学隔离器或单通光 闸等器件。

当它们通过介质之后,又合成为一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相对于 入射光旋转了一个角度。图1.4-1中zA表示入射介质的线偏振光的 振动方向,将振幅A分解为左旋和右旋两矢量AL和AR ,假设介质 的长度L使右旋矢量AR刚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左旋光矢量(由 于vL≠vR )转到A’L,于是合成的线偏振光A’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 方向转了一个角度θ,此值等于δ角的一半,即

A A’

θ = δ/2= π(nR – nL)L/ λ

可以看出,A’的偏振方向将随着光波的传播 向右旋转。这称为右旋光效应。

(1.4-3)

AL’ δ AL

θ

z

AR

13

磁光调制器

™ 磁光调制是把欲传递的信息转换成光载波的强度(振幅)等 参量随时间的变化,与电光调制、声光调制所不同的是, 磁光调制是电信号先转换成与之对应的交变磁场,由磁光 效应改变在介质中传输的光波的偏振态,从而达到改变光 强度等参量的目的。磁光体调制器的组成如图1.4-2所示。 工作物质钇铁石榴石(YIG或掺Ga的YIG棒)放在沿轴方向z 的光路上,它的两端放置有起、检偏器,高频螺旋形线圈 环绕在YIG棒上,受驱动电源的控制,用以提高平行于z轴 的信号磁场。

磁光调制器

™ 为了获得线性调制,在垂直于光传播的方向上加一恒定磁 场Hdc,其强度足以使晶体饱和磁化。当工作时,高频信 号电流通过线圈就会感生出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磁场,入 射光通过YIG晶体时,由于法拉第旋转效应,其偏振面发 生旋转,旋转角与磁场强度H成正比。因此,只要用调制 信号控制磁场强度的变化。

磁光调制器

™ 因此,只要用调制信号控制磁场强度的变化,就会使光的 偏振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里因加有恒定磁场Hdc ,且 与通光方向垂直,故旋转角与Hdc成反比,于是

θ = θs

H 0 sin(ω H t ) L0 H dc

™ 式中,θs 单位长度饱和法拉弟旋转角;H0sinωH t是调制磁 场。如果再通过检偏,就可以获得一定强度变化的调制 光。

14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1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集成光学——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杨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2007年9月

2

3

4

光调制的基本概念

1、光调制:通过改变光波的振幅、强度、相位、频 率或偏振等参数,使传播的光波携带信息的过 程。 2、调制的目的:对所需处理的信号或被传输的信息 作某种形式的变换,使之便于处理、传输和检 测。 3、光调制的分类:按调制位置是在光源内发生还是 在光源外进行分为内调制和外调制。

内调制

™内调制:将要传输的信号直接加载于光源,改变光源的输 出特性来实现调制。 ™最简单的是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源用调制信号直接控 制,实现对所发射激光的强度的调制。 ™另一方法是把调制元件(如电光、声光晶片)放在激光器 的谐振腔内,用要传输的信号控制该调制元件物理性质的变 化,改变光腔参数,实现调制激光输出。

外调制

™ 外调制:在光源外的光路上放置调制器,将要传输的信号 加载于调制器上,当光通过调制器时,透过光的物理性质 将发生改变,实现信号的调制。 ™ 按调制元件应用的物理效应分为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 光调制; ™ 按调制光波的参量可分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等。 ™ 按调制的形式分模拟调制、数字调制和脉冲调制。 信号连续改变 载波的强度、 频率、相位或 偏振。特点是 在任何时刻信 号的幅度与波 参数的幅度之 间一一对应。

模拟调制

1

脉冲调制

对信号 的幅度 按一定 规律间 隔取 样,用 脉冲序 列作载 波。 对信号的幅度按一 定规律间隔取样, 以编码的形式转变 为脉冲序列。载波 脉冲在时间上的位 置是固定的,幅度 是被量化的。常采 用两电平表示的二 进制编码形式。

数字调制

直接调制与间接调制

1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3.2 电 光 调 制 原 理 与 技 术

一、电光效应 ™ 电光调制的物理基础是电光效应,即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 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 其传输特性就受到影响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 当晶体的折射率与外加电场幅度成线性变化时,称为线性 电光效应,即泡克耳斯效应(Pockels)。 ™ 当晶体的折射率与外加电场幅度的平方成比例变化时,称 为非线性电光效应,即克尔效应(Krtt)。 ™ 电光调制器主要利用晶体的普科尔效应。

电光效应

™ 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受到介质折射率分布的制约,而 折射率的分布又与其介电常量密切相关。晶体折射率可用 施加电场E的幂级数表示,即

™ 式中,γ和 h 为常量,n0为未加电场时的折射率。γE 是一 次项,由该项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即线性电光效应或泡克 耳斯(Pockels)效应;由二次项 γE2 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即 为二次电光效应或克尔(Kerr )效应。对于大多数电光晶 体材料,一次效应要比二次效应显著。

n = n 0 + γ E + hE 2 + K ∆n = n − n0 = γE + hE 2 + K

2

电致折射率变化

™ 对电光效应的分析和描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电磁理论方 法,但数学推导相当繁复;另一种是用几何图形───折 射率椭球体(又称光率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方便, 故通常都采用这种方法。 ™ 在晶体未加外电场时,主轴坐标系中,折射率椭球由如下 2 方程描述: x 2 + y + z 2 = 1 (1) 2 2 2

折射率椭球方程

™ 当晶体施加电场后,其折射率椭球就发生“变形”,椭球 方程变为如下形式:

i , j =1

1 ⎞ ⎜ ⎟ ∑ ⎢⎛ ⎝n ⎠ ⎣

2

3

i, j

1 ⎞ ⎤ + ∆⎛ ⎜ 2 ⎟ ⎥xi x j = 1 ⎝ n ⎠i, j ⎦

(2)

™ 由于外电场的作用,折射率椭球各系数随之发生线性变 化,其变化量 可定义为

nx

ny

nz

式中,x,y,z 为介质的主轴方向,也就是说在晶体内沿 着这些方向的电位移D和电场强度E是互相平行的;nx,ny ,nz 为折射率椭球的主折射率。 1,2,3。

1 ⎞ ∆⎛ ⎜ 2 ⎟ = ∑ γ ij E j ⎝ n ⎠ i j =1

3

(3)

™ 式中,γij 称为线性电光系数; i取值1,…,6;j取值

折射率 增量

™ 折射率增量可以用张量的矩阵形式表式为:

⎛ ∆( 1 ) ⎞ ⎜ n2 1 ⎟ ⎟ ⎜ ⎜ ∆ ( 12 ) 2 ⎟ ⎡ ⎜ n ⎟ ⎢ ⎜ 1 ⎟ ⎢ ⎜ ∆( n 2 )3 ⎟ ⎢ ⎟=⎢ ⎜ ⎜ ∆( 1 ) 4 ⎟ ⎢ 2 ⎜ n ⎟ ⎢ ⎜ 1 ⎟ ⎢ ⎜ ∆( 2 )5 ⎟ ⎢ ⎣ ⎜ n ⎟ 1) ⎟ ⎜ ( ∆ ⎜ 6⎟ ⎝ n2 ⎠

KDP晶体电光调制系数

™ 下面以常用的KDP晶体为例进行分析,KDP(KH2PO4) 类晶体属于四方晶系, 42m点群, 是负单轴晶体, 因此有

γ 12 γ 22 γ 32 γ 42 γ 52 γ 62 γ 13 ⎤ γ 23 ⎥ ⎥ ⎡E ⎤ γ 33 ⎥ ⎢ x ⎥ ⎥⋅ E γ 43 ⎥ ⎢ y ⎥ ⎢E ⎥ γ 53 ⎥ ⎣ z ⎦ ⎥ γ 63 ⎥ ⎦

1 ⎞ ∆⎛ ⎜ 2 ⎟ = ∑ γ ij E j ⎝ n ⎠ i j =1

3

式中,Ex 、 Ey 、 Ez 是电场沿 x,y,z方向的分量。具有γij 元素 的6×3矩阵称为电光张量,每 个元素的值由具体的晶体决 定,它是表征感应极化强弱的 量。

γ 11 γ 21 γ 31 γ 41 γ 51 γ 61

™

nx = n y = n0 , nz = ne ,且 n0 > ne

0 ⎡0 ⎢0 0 ⎢ ⎢0 0 =⎢ γ ⎢ 41 0 ⎢ 0 γ 52 ⎢ 0 ⎢ ⎣0

这类晶体的电光张量

为:

[γ ]

ij

(4)

⎤ ⎥ ⎥ ⎥ ⎥ ⎥ 0⎥ ⎥ γ 63 ⎥ ⎦ 0 0 0 0

(5)

KDP晶体电光调制

™ 而且, γ41= γ52 。因此,这一类晶体独立的电光系数只 有γ41和 γ63两个。因此折射率增加可以表示为:

KDP晶体电光调制

x2 y 2 z 2 + 2 + 2 + 2γ 41 yzEx + 2γ 41xzEy + 2γ 63xyEz = 1 (9) 2 n0 n0 ne

™ 由上式可看出, 外加电场导致折射率椭球方程中“交叉”项 的出现, 说明加电场后, 椭球的主轴不再与 x, y, z 轴平行, 因此, 必须找出一个新的坐标系, 使上式在该坐标系中主轴 化, 这样才可能确定电场对光传播的影响。 ™ 为了简单起见, 将外加电场的方向平行于轴 z , 即 Ez = E,

⎛ 1 ⎞ ∆⎜ 2 ⎟ = 0, ⎝ n ⎠1 ⎛ 1 ⎞ ∆⎜ 2 ⎟ = 0, ⎝ n ⎠2 ⎛ 1 ⎞ ∆⎜ 2 ⎟ = 0, ⎝ n ⎠3

中,可知:

⎛ 1 ⎞ ∆⎜ 2 ⎟ = γ 41 E x ⎝ n ⎠4 ⎛ 1 ⎞ ∆⎜ 2 ⎟ = γ 41 E y ⎝ n ⎠5 ⎛ 1 ⎞ ∆⎜ 2 ⎟ = γ 63 E z ⎝ n ⎠6

(6) (7) (8)

™ 将上式代入晶体加外电场 E 后的新折射率椭球方程式

Ex = Ey = 0 , 于是上式变成: x y2 z2 + 2 + 2 + 2γ 63xyEz = 1 (10) 2 n0 n0 ne

2

3

KDP晶体电光调制

™ 为了寻求一个新的坐标系 (x’, y’, z’),使椭球方程不含交叉 项,即具有如下形式:

KDP晶体电光调制

z = z' x = x′ cos α − y ′ sin α y = x′ sin α + y ′ cos α

将上式代入(10)式,可得:

( 1 1 1 + γ 63 E Z sin 2α ) x ′ 2 + ( 2 − γ 63 E z sin 2α ) y ′ 2 + 2 z ′ 2 + 2γ 63 E z cos 2α x ′y ′ = 1 2 n0 n0 ne

y’ y x’ α x

x′ y′ z′ + 2 + 2 =1 2 n x′ n y′ n z′

2 2 2

(11)

™ 式中, x’, y’, z’ 为加电场后椭球主轴的方向,通常称为感 应主轴;nx′ , ny′ , nz′ 是新坐标系中的主折射率,由于(10)式 中的 x 和 y 是对称的 , 故可将 x 坐标和 y 坐标绕 z 轴旋转

令交叉项为零,即 cos2α = 0, 得α = 45 , 则方程式变为 1 1 1 ( 2 + γ 63 E z ) x ′ 2 + ( 2 − γ 63 E z ) y ′ 2 + 2 z ′ 2 = 1 (14) n0 n0 ne

0

α 角,于是从旧坐标系到新坐标系的变换关系为:

这就是KDP类晶体沿 Z 轴加电场之后的新椭球方程,如图所示 。其椭球主轴的半长度由下式决定:

KDP晶体加电场后椭球的形变

y y' 450 x x'

1 1 = 2 + γ 63 E z 2 nx no ′ 1 1 = 2 − γ 63 E z 2 ny n ′ 0 1 1 = nz2′ ne2

KDP晶体电光调制

™ 由于γ63 很小(约10-10m/V),

2 ™ 一般是γ63EZ

™ 利用微分式,

™ 即得到(泰勒展开后也可得) :

3 ∆ n x = − 1 n0 γ 63 E z 2 3 ∆ n y = 1 n0 γ 63 E z 2 ∆nz = 0

dn = − n d ( 12 ) 2 n

d ( 12 ) = − 23 dn n n 3

(16)

KDP晶体电光调制

3 n x′ = n 0 − 1 n 0 γ 63 E z 2 3 n y′ = n0 + 1 n 0 γ 63 E z 2 n z′ = n e

电光相位延迟

™ 下面分析一下电光效应如何引起相位延迟。一种是电场方 向与通光方向一致, 称为纵向电光效应; 另一种是电场与 通光方向相垂直, 称为横向电光效应。仍以KDP类晶体为 例进行分析, 沿晶体 z 轴加电场后,其折射率椭球如图所 示。如果光波沿 z 方向传播,则其双折射特性取决于椭球 与垂直于 z 轴的平面相交所形成的椭园。在(14)式中,令 z = 0,得到该椭圆的方程为:

(17)

™ 由此可见,KDP晶体沿 z(主)轴加电场时,由单轴晶变 成了双轴晶体,折射率椭球的主轴绕 z 轴旋转了45o角,此 转角与外加电场的大小无关,其折射率变化与电场成正 比,(16)式的△n值称为电致折射率变化。这是利用电 光效应实现光调制技术的物理基础。

( 12 + γ 63 Ez ) x′2 + ( 12 − γ 63 Ez ) y′2 = 1 n0 n0

( 1 1 1 + γ 63 E z ) x ′ 2 + ( 2 − γ 63 E z ) y ′ 2 + 2 z ′ 2 = 1 n 02 n0 ne

4

电光相位延迟

电光相位延迟

™ 这个椭圆的一个象限如图中的暗影部分所示。它的长、短 半轴分别与 x’ 和 y’ 重合, x’ 和 y’ 也就是两个分量的偏振方 向, 相应的折射率为 nx’ 和 ny’ 。 ™ 当一束线偏振光沿着 z 轴方向入射晶体, 且 E 矢量沿 x 方 向,进入晶体 ( z = 0) 后即分解为沿 x’ 和 y’方向的两个垂 直偏振分量。由于二者的折射率不同, 则沿x’ 方向振动的 光传播速度快, 而沿 y’ 方向振动的光传播速度慢, 当它们经 过长度 L 后所走的光程分别为 nx’L 和ny’L, 这样, 两偏振分 量的相位延迟分别为 3 γ 63 E z ) φ n x ′ = 2π n x ′ L = 2π L ( n 0 − 1 n 0 λ 2 λ 3 φ n y ′ = 2π n y ′ L = 2π L ( n 0 + 1 n 0 γ 63 E z ) 2 λ λ

nz=ne

电光相位延迟

™ 因此,当这两个光波穿过晶体后将产生一个相位差

3 3 ∆φ = φn y′ − φn x′ = 2π Ln0 γ 63 Ez = 2π n0 γ 63V

电光相位延迟

™ 半波电压是表征电光晶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个电压 越小越好,特别是在宽频带高频率情况下,半波电压小, 需要的调制功率就小。半波电压通常可用静态法(加直流 电压)测出,再利用公式就可计算出电光系数γ63值。下表 为 KDP型(42m晶类)晶体的半波电压和电光系数(波长= 0.55um)的关系。

λ

λ

™ 式中的 V = Ez L 是沿 z 轴加的电压;当电光晶体和通光波 长确定后,相位差的变化仅取决于外加电压,即只要改变 电压,就能使相位成比例地变化。 ™ 当光波的两个垂直分量Ex’ , Ey’ 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相应 的相位差为π)时所需要加的电压,称为“半波电压”,通常 以 Vπ 或者 Vλ 2表示。由上式得到

Vλ 2 =

λ

3 2n0 γ 63

=

πc0 3 ωn0 γ 63

KDP型(42m晶类)晶体的半波电压

光偏振态的变化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两个偏振分量间的差异,会使一个分 量相对于另一个分量有一个相位差( △ϕ ),而这个相位差作 用就会(类似于波片)改变出射光束的偏振态。在一般情况下, 出射的合成振动是一个椭圆偏振光,用数学式表示为:

2 2 Ey 2 E x′ E y ′ Ex ′ ′ + − cos ∆φ = sin 2 ∆φ 2 2 A1 A2 A1 A2

(21)

这里我们有了一个与外加电压成正比变化的相位延迟晶体(相 当于一个可调的偏振态变换器),因此,就可能用电学方法将 入射光波的偏振态变换成所需要的偏振态。

5

光偏振态的变化

让我们先考察几种特定情况下的偏振态变化。 (1)当晶体上未加电场时,∆φ 则上面的方程简化为:

光偏振态的变化

(2)当晶体上所加电场(Vλ 4 )使 ∆φ = ( n + 1 )π 时,(21)式可简化为

2 E x2′′ E y′ + 2 =1 2 A1 A2

= 2nπ (n = 0,1,2K)

E x’ (22) x y’ y

2

(23)

这是一个正椭圆方程,当A1=A2 时,其合成光就变成一 个圆偏振光,相当于一个“1/4波片”的作用。 (3) 当外加电场Vλ/2使△ϕ = (2n+1)π, (21)式可简化为 E y′ ⎞ ⎛ E x′ A E y′ = −( 2 ) E x′ = E x′tg (−θ ) (24) ⎜ ⎜ A + A ⎟ ⎟= 0 A1 2 ⎠ ⎝ 1 上式说明合成光又变成线偏振光,但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 光旋转了一个2θ角( 若=450,即旋转了900,沿着 y 方向 ),晶体起 到一个“半波片”的作用。

(

E x′ E y′ − A1 A2

)2

=0

E y′ = (

A2

A1

) E x′ = E x′tgθ

θ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说明通过晶体后的合成光仍然是线偏振 光,且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一致,这种情况相当于一个“全波片” 的作用。

光偏振态的变化

光偏振态的变化

图1.2-4示出了某瞬间 E x ′ ( z ) 和 E y′ ( z ) 两个分量(为便于观察, 将两垂直分量分开画出),也示出了沿着路径上不同点处光场矢 量的顶端扫描的轨迹,在z=0处(a),相位差 ∆φ

= 0 ,光场矢量

是沿x方向的线偏振光;在e点处, ∆φ = π / 2 ,则合成光场矢量 变为一顺时针旋转的圆偏振光;在i点处,∆φ = π,则合成光矢 量变为沿着Y方向的线偏振光,相对于入射偏振光旋转了90o。如 果在晶体的输出端放置一个与入射光偏振方向相垂直的偏振器, 当晶体上所加的电压在0— V λ / 2 间变化时。从检偏器输出的光只 是椭圆偏振光的y向分量,因而可以把偏振态的变化变换成光强 度的变化(强度调制)。

电光强度调制

利用泡克耳斯效应实现电光调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 施加在晶体上的电场在空间上基本是均匀的。但在时间上是变化 的。当一束光通过晶体之后,可以使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转 换成光信号,由光波的强度或相位变化来体现要传递的信息,这 种情况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开关等领域。另一种是施加在晶体 上的电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形成电场图像,即随x和y坐标 变化的强度透过率或相位分布,但在时间上不变或者缓慢变化, 从而对通过的光波进行调制,在后面介绍的空间光调制器就属于 这种情况。本节先讨论前一种情况的电光强度调制。

纵向电光调制

(通光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

6

横向电光调制

™ 根据物理光学可知,横向电光(效应通光方向与电场方向 垂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运用方式: ™ (1)沿z轴方向加电场,通光方向垂直于z轴,并与x或y轴成 45o夹角(晶体为45o-z切割)。 ™ (2)沿x方向加电场(即电场方向垂直于x光袖),通光方向垂 直于x铀,并与z轴成45o 夹角(晶体为45o -x切割)。 ™ (3)沿y轴方向加电场,通光方向垂直于y轴,并与z轴成 45o夹角(晶体为45o -y切割)。

横向电光调制

-x

横向电光调制如上图所示。因为外加电场是沿z轴方向,因此 和纵向运用时一样,Ex=Ey=0, Ez=E,晶体的主轴 x, y 旋转45o 至 x’,y’,相应的三个主折射率如前面(17)式所示。

电光相位调制

1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φt ' = −φ

ωc

c

∆nx ' L

3.3 声光调制

声波是一种弹性波( 纵向应 力波 ),在介质中传播时,它使 n大 介质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从而 激起介质中各质点沿声波的传播 n小 方向振动,引起介质的密度呈疏 密相间的交替变化,因此,介质 的折射率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周期 性变化。超声场作用如同一个光学的“相位光栅”,该光栅 间距(光栅常数)等于声波波长λs。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就会 产生光的衍射。其衍射光的强度、频率、方向等都随着超声 场的变化而变化。

3.3 声光调制

™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分为行波和驻波两种形式。 ™ 如上图所示为某一瞬间超声行波的情况,其中深色部分表 示介质受到压缩,密度增大,相应的折射率也增大,而白 色部分表示介质密度减小,对应的折射率也减小。在行波 声场作用下,介质折射率的增大或减小交替变化,并以声 速νs (一般为103m/s量级)向前推进。由于声速仅为光速 (108m)的数十万分之—,所以对光波来说,运动的“声光栅” 可以看作是静止的。设声波的角频率为ωs,波矢为ks (= 2π/ λs),则声波的方程为

a ( x, t ) = A sin(ω s t − k s x)

7

行 波

™ 式中 a 为介质质点的瞬时位移,A 为质点位移的幅度。可 近似地认为,介质折射率的变化正比于介质质点沿 x 方向 位移的变化率,即 ∆n( x, t ) ∝ da / dx = − k s A cos(ω s t − k s x) ™ 或者写成

驻 波

x= nλs /2

x=(2n+1) λs/4

∆n( x, t ) = ∆n cos(ω s t − k s x)

™ 这里 ∆n = -ksA,则行波时的折射率:

n( x, t ) = n0 + ∆n ⋅ cos(ω s t − ⋅k s x) 1 3 = n0 − n0 PS ⋅ cos(ω s t − ⋅k s x) 2

™ 此处 ∆n = -(1/2)no3 PS,式中,S为超声波引起介质产生的 应变,P为材料的弹光系数。 超声驻波

驻 波

™ 声驻波是由波长、振幅和相位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束 声波叠加而成的。其声驻波方程为

⎛ x⎞ t a ( x, t ) = 2 A cos⎜ ⎜ 2π ⋅ λ ⎟ ⎟ sin(2π T ) s ⎠ s ⎝

驻 波

™ 由于声驻波的波腹和波节在介质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它 形成的光栅在空间也是固定的。声驻波形成的折射率变化 ( 正比于介质质点沿x方向位移的变化率, 对上式求导并令 △n = - 4Aπ /λs ) ∆n( x, t ) = 2∆n sin(ω s t ) sin( k s x ) ™ 声驻波在一个周期内,介质两次出现疏密层,且在波节处密 度保持不变,因而折射率每隔半个周期(Ts/2)就在波腹处变 化一次,由极大(或极小)变为极小(或极大)。在两次变化的 某一瞬间,介质各部分的折射率相同,相当于一个没有声场 作用的均匀介质。若超声频率为fs,那么光栅出现和消失的 次数则为2 fs ,因而光波通过该介质后所得到的调制光的调 制频率将为声频率的两倍。

™ 上式说明,声驻波的振幅为2Acos(2πx/λs ),它在x方向上各 点不同,但相位2πt / Ts在各点均相同。同时,由上式还可 看出,在x= nλs /2 或2nλs /4 (n = 0,1,2,…)各点上,驻波的 振幅为极大(等于2A),这些点称为波腹,波腹间的距离为λs /2。在x=(2n+1) λs/4的各点上,驻波的振幅为零,这些点 称为波节,波节之间的距离也是λs/2。

二、声光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 按照声波频率的高低以及声波和光波作用长度的不同,声光 互作用可以分为拉曼—纳斯( Raman-Nath )衍射和布拉格 ( Bragg )衍射两种类型。 ™ 当超声波频率较低,光波平行于声波面入射(即垂直于声场传 播方向),声光互作用长度L较短时,产生拉曼—纳斯衍射。 ™ 当超声波频率较高,入射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且声光互作 用长度L较长时,则产生布喇格声光衍射。

拉曼-纳斯衍射

由于声速比光速小很多,故声光介质 可视为一个静止的平面相位光栅。而且 声波长λs比光波长λ大得多,当光波平行 通过介质时,几乎不通过声波面,因此 只受到相位调制,即通过光学稠密(折射 率大)部分的光波波阵面将推迟,而通过 光学疏松(折射串小)部分的光波波阵面将 超前,于是通过声光介质的平面波波阵 面出现凸凹现象,变成一个折皱曲面。 由出射波阵面上各子波源发出的次波将发生相干作用,形成与 入射方向对称分布的多级衍射光,这就是拉曼—纳斯衍射。

8

布拉格(Bragg)衍射

布拉格(Bragg)衍射

™ 下面从波的干涉加强条件来 推导布拉格方程。 ™ 为此,可把声波通过的介质 近似看作许多相距为λs的部 分反射、部分透射的镜面。 对于行波超声场,这些镜面 将以速度vs 沿x方向移动 (因 为ωs

布拉格(Bragg)衍射

布拉格(Bragg)衍射

™ 当平面波 l 和 2 以角度θi入射至声波场,在A,B点处部分反 射,产生衍射光1’,2’。各衍射光相干增强的条件是它们之 间的光程差应为其波长的整倍数,或者说它们必须同相位。 图(a)表示在同一镜面上的衍射情况.入射光l和2在A,B点 反射的1’和2’同相位的条件,必须使光程差BCD等于光波波 d (sin θ i + sin θ d ) ⋅ n = mλ 长的整倍数,即 ™ 由于 θ i = θ d = θ B ™ 有

2nd sin θ B = mλ

™ 式中θB , 称为布拉格角。可见,只有入射角θi等于布拉格角 θB时,在声波面上衍射的光波才具有同相位,满足相干加强 的条件,得到衍射极值,上式称为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Bragg)衍射

™ 下面简要分析布拉格衍射光强度与声光材料特性和声场强 度的关系。根据推证,当入射光强为Ii时,布拉格声光衍射 的0级和1级衍射光强的表达式可分别写成

布拉格(Bragg)衍射

™ 设介质是各向同性的,由晶体光学可知,当光波和声波沿 某些对称方向传播时, 由介质的光弹系数P和介质在声场 作用下的弹性应变幅值S决定,即: ∆n = -(1/2)no3 PS, ™ 式中,S与超声驱动功率P,有关,而超声功率与换能器的 面积(H为换能器的宽度,L为换能器的长度)、声速νs与 能量密度有关ρ ν2s S2/2(是介质密度),即 ™ 于是 ™ 因此

⎛v⎞ I 0 = I i cos 2 ⎜ ⎟ ⎝2⎠

⎛v⎞ I1 = I i sin 2 ⎜ ⎟ ⎝2⎠

™ 已知ν是光波穿过长度为L的超声场所产生的附加相位延 迟。 ν可用声致折射率的变化△n来表示, 即ν=2πΔnL/λ ™则

I1 / I i = sin 2 (π∆nL / λ )

S = 2 Ps / HL ⋅ ρν s3

(

)

Ps = HL ⋅ν s ⋅ ρν s2 S / 2

(

)

2

1 3 1 3 ∆n = − n0 Ps 2 Ps / HL ⋅ ρν s3 = − n0 Ps 2 I s / ρν s3 2 2

(

)

(

)

9

布拉格(Bragg)衍射

™ 式中,Ii=P/(HL)称为超声强度,于是

讨 论

η = I1 / I i = sin 2 ⎜

⎛ πL ⎜ 2λ ⎝

6 2 n0 Ps

ρν s3

⎞ ⎛ πL ⎞ I s ⎟ = sin 2 ⎜ M 2Is ⎟ ⎟ 2 λ ⎝ ⎠ ⎠

η = I1 / I i = sin 2 ⎜

⎛ πL ⎜ 2λ ⎝

6 2 n0 Ps

⎞ ⎛ πL ⎞ I s ⎟ = sin 2 ⎜ M 2Is ⎟ 3 ρν s ⎟ ⎝ 2λ ⎠ ⎠

6 2 ™ 式中,M 2 = n0 Ps / ρν s3 ,是声光介质的物理参数组合,是

(

)

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量,称为声光材料的品质因数(或声 光优质指标),它是选择声光介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 (a)若在超声功率Ps一定的情况下,欲使衍射光强尽量大, 则要求选择M2大的材料,并且把换能器做成长而窄(即L大 H小)的形式; − πL π M 2 I s 达到 时, ™ (b)当超声功率Ps足够大,使 2 2λ I1/Ii=100%; ™ (c)当Ps改变时,I1/Ii 也随之改变,因而通过控制Ps ,(即控 制加在电声换能器上的电功率)就可以达到控制衍射光强的 目的,实现声光调制。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布拉格声光互作用原理,也可以从光和声的量子特性得出 声光布拉格衍射条件。 ™ 光束可以看成是能量为ħωi,动量为ħki的光子(粒子)流, 其中ωi和ki为光波的角频率和波矢。同样, 声波也可以看 成是能量为 ħωs 、动量为ħ ks的声子流。 ™ 声光互作用可以看成光子和声子的一系列碰撞,每一次碰 撞导致一个入射光子( ωi )和一个声子(ωs )的湮没,同时 产生一个频率为ωd = ωi + ωs的新(衍射)光子。根据碰撞前 后动量守恒原理, 应有 ħ ki±ħ ks= ħ kd 即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同样,根据能量定恒,应有 ħωi ± ħωs= ħωd ,即 ωi ± ωs=

ωd

™ 式中,“+”表示吸收声子;“-”表示放出声子。它取决于光子和 声子碰撞时ki和ks的相对方向,即衍射光子是由碰撞中消失的 光子和吸收声子所产生,公式中取“+”号,其频率为ωd

=ωi+ωs;若碰撞中由—个入射光子的消失,同时产生一个声

子和衍射光子,则公式中取“-”号,其频率为ωd =ωi-ωs。 ™ 由于光波频率(ωi)远远高于声波频率(ωs),故可近似地认为 ™ ™ 因此

ki±ks=kd

ω d = ωi ± ωs≈ ωi

kd= ki

布拉格声光衍射的粒子模型

™ 故布拉格衍射的波矢图为一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 可直接导出 ki sin θ i + k d sin θ d = 2ki sin θ B = k s ™ 于是有

声光调制器

™ 声光体调制器是由声光介质、电-声换能器、吸声(或反射)装 置及驱动电源等所组成。 ™ (1)声光介质,声光介质是声光互作用的场所。当一束光通过 变化的超声场时,由于光和超声场的互作用,其出射光就具 有随时间而变化的各级衍射光,利用衍射光的强度随超声波 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就可以制成光强度调制器。 ™ (2)电-声换能器(又称超声发生器) ™ (3)吸声(或反射)装置(放置在超声源的对面)。 ™ (4)驱动电源 它用以产生调制电信号施加于电—声换能器的 两端电极上,驱动声光调制器(换能器)工作。

sin θ B = k s / 2ki = λ / 2nλs

kd ks θi ki

™ 这就是前面所得到的布拉格方程。

θd

正常布拉格衍射波矢

10

声光调制器

声光调制的工作原理

™ 声光调制是利用声光效应将信息加载于光频载波上的一种物 理过程。调制信号是以电信号(调辐)形式作用于电声换能器上 而转化为以电信号形式变化的超声场,当光波通过声光介质 时,由于声光作用,使光载波受到调制而成为“携带”信息的强 度调制波。 ™ 无论是拉曼—纳斯衍射,还是布拉格衍射,其衍射效率均与附 加相位延迟因子ν=2πΔnL/λ有关,而其中声致折射率差Δn正 比于弹性应变幅值S,而S∝声功率Ps,故当声波场受到信号的 调制使声波振幅随之变化,则衍射光强也将随之做相应的变 化。

I1 / I i = sin 2 (π∆nL / λ )

η = I1 / I i = sin 2 ⎜

⎞ ⎛ πL M 2Is ⎟ ⎠ ⎝ 2λ

声光调制特性

声光调制特性

™ 对于拉曼—纳斯型衍射,工作声频率低于10MHz,这种调 2 制器的工作原理,其各级衍射光强比例于 J n (ν ) 。若取某 一级衍射光作为输出,可利用光栏将其他级的衍射光遮 挡,则从光栏孔出射的光束就是一个随ν变化的调制光。 由于拉曼—纳斯型衍射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也低, ™ 所确定的相互作用长度L小;当工作频率较高时,最大允 许长度太小,要求的声功率很高,因此拉曼—纳斯型声光

(a) 拉曼-纳斯型, (b) 布拉格型

布拉格声光调制特性曲线与电光强度调制相似。由图可以看出:衍射效率 η与超声功率Ps只是非线性调制曲线形式,为了使调制不发生畸变,则需加 超声偏置(类似于电光调制中的偏压Vλ/4 =Vπ/2 ),使其工作在线性较好的 区域。

调制器只限于低频工作,只具有有限的带宽。

声光调制特性

™ 对于布拉格型衍射,其衍射效率由前式给出。在声功率Ps (或声强Is )较小的情况下,衍射效率ηs 随声强度Is单调地增 加(呈线性关系); π 2 L2

调制带宽

调制带宽是声光调制器的一个重要参量,它是衡量能否无畸 变地传输信息的一个技术指标,它受到布拉格带宽的限制。对于 布拉格型声光调制器而言.在理想的平面光波和声波情况下,波 矢量是确定的,因此对一给定入射角和波长的光波,只能有一个 确定频率和波矢的声波才能满足布拉格条件。当采用有限的发散 光束和声波场时,波束的有限角将会扩展,因此,只允许在一个 有限的声频范围内才能产生布拉格衍射。根据布拉格衍射方程

ηs ≈

2λ2 cos 2 (θ B )

M 2Is

™ 式中的cosθB因子是考虑了布拉格角对声光作用的影响。由 式可见,若对声强加以调制,衍射光强也就受到调制了。 布拉格衍射必须使入射光束以布拉格角θB入射,同时在相 对于声波阵面对称方向接收衍射光束时,才能得到满意的 结果。布拉格衍射由于效率高,且调制带宽较宽,故多被 采用。

sin θ B = λ / 2nλB = λf B / 2nvB

得到允许的声频带宽Δfs与布拉格角的可能变化量Δ θB之间的关系 为 2nvB cos θ B

∆f B =

λ

∆θ B

11

声光偏转

™ 声光效应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用来使光束偏转。声光偏转 器的结构与布拉格声光调制器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 声光调制器是改变衍射光的强度,而声光偏转器则是利用 改变声波频率来改变衍射光的方向,使之发生偏转,既可 以使光束连续偏转,也可以是分离的光点扫描偏转。 ™ 从前面的声光布拉格衍射理论分析可知,光束以θi角入射介 质产生衍射极值应满足布拉格条件:

声光偏转

™ 故衍射光与入射光间的夹角 (偏转角)等于布拉格角θB的 2倍,即

θ = θ i + θ d = 2θ B = λf s / 2nvB

™ 由上式可以看出:改变超声波的频率fs,就可以改变其偏转 角θ ,从而达到控制光束传播方向的目的。即超声频率改 变Δfs引起光束偏转角(求导数)的变化为

sin θ B = λ / 2nλB

™ 布拉格角一般很小,可写为

θ B = λ / 2 nλ B

∆θ =

λ

2nvs

∆f s

声光偏转

™ 衍射极值沿着与超声波面成θd角 的方向。若声波频率变为fs十△ fs 时,则根据ks =2 π fs / νs的关系, 声波波矢量将有△ks= 2 π △ fs / νs的变化。由于入射角θi不变,衍 射光波矢大小也不变,则声光波矢 图不再闭合。光束将沿着OB方向 衍射,相应的光束偏转为△ θ。因 因为θ和△ θ角都很小,因而可近 似认为 ™ △ θ= △ks / kd = λ △ fs /(n νs) ™ 所以偏转角与声频的改变成正比。

声光调制器设计应考虑的事项

™ 首先是由电—声换能器把电振荡转换成超声振动,再通过换能 器和声光介质间的粘合层把振动传到介质中形成超声波,因此 必须考虑如何能有效地把驱动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转换成声光 介质中的超声波功率。 ™ 其次,在声光介质中,通过声光互作用,超声波将引起入射光 束的布拉格衍射而得到衍射光,因此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其衍射 效率,考虑能够在多大频率范围内无失真地进行调制。也就是 怎样设计才能在较大的频率范围内提供方向合适的超声波,使 入射光方向和超声波波面间的夹角θi在该频率范围内均能满足 布拉格条件,亦即怎样设计才能提高其布拉格带宽。 ™ 介质材料的性能对调制器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 声光材料是很重要的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应使调制器的调制效率高,而需 要的声功率尽量小。

™ 调制器的调制效率是用调制后的光强(即衍射光强)与入射光 强的比值表征的,即

(2)应使调制器有较大的调制带宽

™ 我们己知,布拉格条件是sinθB =λ/(2λs),显然,当光波和声 波波长变化时,将引起布拉格角的变化。实际上,光波具有 一定的频谱宽度,当调制器在宽的频带范围内工作时,声频 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偏离,就要引起衍射角偏离布拉格角,当 超过一定值时,将使调制器的工状态不满足布拉格条件,因 而1级衍射光强变小。将1级衍射光强下降到相对于在中心频 率时的衍射光强的一半所对应的频率变化△fs定义为布拉格 带宽。根据推证,近似有, nν 2 cosθ

∆f s = 1.8

s

™ 其中ν ∝ M2,即M2( M 2 = n 6 P 2 / pυ s3 )品质因数越大,ν越 大,因而调制效率就高。在选择声光材料时,在综合考虑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条件下,应选用M2 值大的材料。

λLf s

B

™ 故声光材料的nvs2(即M1= nvs2 M2)越大,其布拉格带宽就越 宽,故为了调制器能有较宽的带宽,应选品质因数M1值大的 材料。

12

3. 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1

3.4 磁光调制

™ 磁光效应是磁光调制的物理基础。当光波通过这种磁化的物 体 (磁性物质)时,其传播特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 光效应。 ™ 磁光效应包括法拉第旋转效应、克尔效应、磁双折射效应 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法拉第旋转效应,它使一束线偏振光在 外加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传播时,其偏振方向发生旋转,其 旋转角度θ 的大小与沿光束方向的磁场强H和光在介质中传 播的长度L之积成正比,即 ™

3.1 集成光学中的光调制 3.2 电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3 声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3.4 磁光调制原理与技术

2

3

4

θ =VHL

(3.4-1)

™ 式中,V称为费尔德(verdet)常数,它表示在单位磁场强度下 线偏振光通过单位长度的磁光介质后偏振方向旋转的角度。

3.4 磁光调制

旋光效应

™ 对于旋光现象的物理原因,可解释为外加磁场使介质分子 的磁矩定向排列,当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它时,分解为两个 频率相同、初相位相同的两个圆偏振光,其中一个圆偏振 光的电矢量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另 一个圆偏振光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这两个圆偏振光无相互作用地以两种略有不同的速度 υ+= c/nR和 υ-=c/nL传播,它们通过厚度为L的介质之后产生的 相位延迟分别为:

∆ϕ = ϕ1 − ϕ 2 =

λ

(nR − nL ) L

(1.4-2)

磁致旋光效应的旋转方向仅与磁场方向有关,而与光线传 播方向的正逆无关,这是磁致旋光现象与晶体的自然旋光现象 不同之处(即当光束往返通过自然旋光物质时,因旋转角相等方 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但通过磁光介质时,只要磁场方向不 变,旋转角都朝一个方向增加,此现象表明磁致旋光效应是一 个不可逆的光学过程,因而可利用来制成光学隔离器或单通光 闸等器件。

当它们通过介质之后,又合成为一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相对于 入射光旋转了一个角度。图1.4-1中zA表示入射介质的线偏振光的 振动方向,将振幅A分解为左旋和右旋两矢量AL和AR ,假设介质 的长度L使右旋矢量AR刚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左旋光矢量(由 于vL≠vR )转到A’L,于是合成的线偏振光A’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 方向转了一个角度θ,此值等于δ角的一半,即

A A’

θ = δ/2= π(nR – nL)L/ λ

可以看出,A’的偏振方向将随着光波的传播 向右旋转。这称为右旋光效应。

(1.4-3)

AL’ δ AL

θ

z

AR

13

磁光调制器

™ 磁光调制是把欲传递的信息转换成光载波的强度(振幅)等 参量随时间的变化,与电光调制、声光调制所不同的是, 磁光调制是电信号先转换成与之对应的交变磁场,由磁光 效应改变在介质中传输的光波的偏振态,从而达到改变光 强度等参量的目的。磁光体调制器的组成如图1.4-2所示。 工作物质钇铁石榴石(YIG或掺Ga的YIG棒)放在沿轴方向z 的光路上,它的两端放置有起、检偏器,高频螺旋形线圈 环绕在YIG棒上,受驱动电源的控制,用以提高平行于z轴 的信号磁场。

磁光调制器

™ 为了获得线性调制,在垂直于光传播的方向上加一恒定磁 场Hdc,其强度足以使晶体饱和磁化。当工作时,高频信 号电流通过线圈就会感生出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磁场,入 射光通过YIG晶体时,由于法拉第旋转效应,其偏振面发 生旋转,旋转角与磁场强度H成正比。因此,只要用调制 信号控制磁场强度的变化。

磁光调制器

™ 因此,只要用调制信号控制磁场强度的变化,就会使光的 偏振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里因加有恒定磁场Hdc ,且 与通光方向垂直,故旋转角与Hdc成反比,于是

θ = θs

H 0 sin(ω H t ) L0 H dc

™ 式中,θs 单位长度饱和法拉弟旋转角;H0sinωH t是调制磁 场。如果再通过检偏,就可以获得一定强度变化的调制 光。

14


相关文章

  • 现代移动通信中调制技术的研究
  •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设计(论文) 题目:现代移动通信中调制技术的研究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五月九日 gnhfhr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目 录 摘 要 ................... ...查看


  • 通信网基础技术
  • 2.1 概述 2.1.1 通信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模拟通信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收发两端的变换过程以及基带信号的特性 2.) 调制与解调原理 3.) 信道与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 噪声存在条件下的系统性能 现代通 ...查看


  • 移动通信中各类数字调制方式的分析比较
  • 目前,根据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过程和通信业务要求不同,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方式也各有特点,如下表所示: 表: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方式 标准 服务类型 主要调制方式 GSM 蜂窝 GMSK IS-95 蜂窝 上行:OQPSK下行:BPSK ...查看


  • 正交调制1
  •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文章编号:1007-791X (2009) 04-0319-04 燕山大学学报 基于通信信道的数字传感信号 正交幅度调制技术仿真研究 毕卫红 ,祝亚男,张力方 (燕山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摘 要:介 ...查看


  • 各线性调制技术的简介与应用
  • 各线性调制技术的简介与应用 班级:物联111 姓名:黄涛 学号:27 数字调制技术在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线性和非线性调制.线性调制具有频道利用率高的特点,因而对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线性调制 线性调制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线性 ...查看


  • 短波通信组网技术
  • 短波通信组网技术 摘要:短波通信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通信手段之一,短波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无线电频段.与卫星通信.地面微波通信相比,短波通信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很低,建设周期短,设备简单.体积小.易于隐蔽,电路调度容易,临时组网方便.迅速,具有很 ...查看


  • 调制解调器
  • 调制解调器 有了电脑,装上电话,在电脑上加装一部Modem,普通的家庭电脑用户就可以实现上国际互连网的愿望.可见Modem是用户端最重要的上网硬 件,是上网的桥梁.Modem的中文名叫做调制解调器.它是一个能把计算机的二进制信息通过调制变成 ...查看


  • 自适应编码调制
  • 大作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宽带无线接入与无线IP 技术 课程作业 题目: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姓名: 2015年4月28日 摘 要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所用到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最后 ...查看


  • 超宽带调制方式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 超宽带调制方式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 录-------------------------------1 摘要------------------------------- 3 Abstract-------------------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