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重点县"十一五"规划

国家扶贫重点县“十一五”规划

AA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一、AA县基本情况

AA位于BB市最北端,大巴山腹地,地处川、陕、鄂渝三省一市的结合部,是BB市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人口23.28万人。AA资源丰富,主要有锰、钡、煤古生物化石等二十多种矿种,其中锰矿属全国四大重点矿区之一,钡矿资源名列亚洲之首;水能理论蕴藏量5

3.8万千瓦,可开发量38.8万千瓦;核桃、板栗常年产量分别在100万公斤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境内有天然林286万亩、各类草场133万亩,200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

BB直辖以来,AA人民发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AA精神,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负重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交通、能源、通讯、市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本构建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平台;农产品基地建设明显扩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显现;矿产资源加工业快速发展,推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经济步入“231”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依托资源优势,打基础、调结构、育产业、促发展,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改造矿产开采加工业,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市场体系,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翻番,为追赶全市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构筑渝东北生态屏障和生态经济高地而奋斗。

(二)奋斗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6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5.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大城区教育规模,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基础;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县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卫生事业费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城镇社会医疗保障覆盖率力争达到90%;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社会养老保险面;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进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0%;

三、“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着力实施土地整治与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继续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达、通畅率;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强化地灾预警预测和防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力争每年解决1.5万人的饮水问题;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0%。

(二)实施“五大产业工程”,提升农业经济质量与效益 实施粮食生产基础工程。稳定粮食总产,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实施中药材栽培和蕈菌半仿生栽培工程,充分利用中药材、蕈菌资源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逐步实现中药材、蕈菌生产规模化;实施经济林产品产业化工程,加强20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增强林特产品竞争力;实施优质畜牧业工程,抓好优质瘦肉型生猪基地和草食牲畜基地建设;实施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的菜蓝子工程,丰富城镇居民“菜蓝子”,力争实现城镇居民蔬菜、蛋禽自给有余,产品外销。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县城、中心镇和农民新村建设,增强集镇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到“十一五”末,

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以上。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保护,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做大做强能源产业

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优势,建设以任河、前河流域干流、支流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水电能源产业。期末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5万千瓦,农村“以电代燃料”达到60%。

加快电网及输变电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电网和输变电设备投入,建设茅坪220KV变电站,完成县城—修齐、巴山110KV输变电工程,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提高输电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期末户通电率力争达到100%。

搞好煤炭资源详勘与规划工作,推进煤炭及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到“十一五”末,煤炭年产量力争达到100万吨;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完成1500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县3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

(五)依靠科技和对外开放,改造提升矿产资源加工业 稳定锰冶炼现有规模,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锰工业基地。坚持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利用高燕、修齐一带的锰矿资源,稳定锰冶炼现有规模,开发多元化锰系列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BB市锰工业基地。

做长钡矿加工产业链条,壮大钡矿产业规模。利用巴山、左岚、高楠一线的钡矿资源,加快开发钡系列产品,做大做强钡矿产业,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钡工业基地。

积极发展建材业。利用丰富的石灰石、瓦板岩等建材资源,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县内外建筑市场状况,开发建材产品。

(六)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依托任河上游林畜产品资源,发展畜牧及林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肉牛、生猪、山羊、小家禽等活畜交易市场建设和牲畜的宰杀、分割及加工,实施以板栗、核桃、魔芋等为重点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利用天然富锌富硒农产品资源,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茶叶、蕈菌等基地建设,提高茶叶、食用菌的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开发出富锌富硒营养保健品。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及野生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化工产业。重点开发三木药材、红豆杉、黄连、天麻、鱼腥草等中药材加工业。

(七)搞好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市场服务网络体系 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面向企业、农户的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资、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快速传递与交流。在县城所在地的葛城镇,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特色产品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网络服务体系。在各个资源聚集镇,分别建设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东安、北屏、鸡鸣、双河、沿河等有条件的边贸集镇,积极培育农副土特产品的批发市场;在其他乡镇,建设与本镇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集贸市场,方便广大群众。

(八)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提高服务业水平

“十一五”期间,以商贸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努力拓展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加快构建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增强商贸流通的服务功能、辐射功能和聚集功能,发展具有AA特色的新型商贸流通业。

(九)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产业

“十一五”时期是AA县旅游业继续打基础的时期,主要任务是:认真研究制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工作;以AA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红军文物陈列馆和红军活动遗址遗迹为载体,抓好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培育;完成黄安坝、九重山等重点景区(点)开发规划,启动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期内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突破,旅游接待能力有所提高,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到2010年,重点景区开始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全县形成比较浓厚的旅游发展氛围。

(十)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十一五”末,全县“十”字型公路主骨架形成,实现县与乡(镇)的二级或三级油(水泥)路相连,力争实现乡与乡的四级以上路相通、乡乡有客运站点,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十”字型主骨架为主体,三横二纵,县、乡支路配套,干支分流的公路网络。主要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十字型交通体系,重点建设城(口)镇(平)公路、城(口)岚(皋)公路二期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城(口)开(县)高速公路和安康—AA—常德铁路的前期工作。

(十一)推进邮政通讯设施建设

建立各级邮政中心的信息交换,配套建设邮政所、电话亭、报刊零售点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覆盖网的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推进宽带信息网建设,促进宽带网用户群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平台体系,尽快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提高经济社会活动的信息化水平。

(十二)加强水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整治和新建一批水利工程,确保水资源安全,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水利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十三)强化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县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县自来水厂和县城供水管网,保障城市用水,加快城市排水管和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建设,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和中心镇的污水处理管网,完成县城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

(十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实施“绿色城镇”、“绿色乡村”战略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任河和前河水质达到水域功能标准,噪音达到功能区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控制。

(十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指导,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教育科研、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等)、生活水平、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为目标,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与引进;强化卫生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以县党政一把手为首,由分管副县长挂帅、县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各经济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重大决策,确定各阶段、各年度的重点任务。同时,强化县人大、政协对规划实施的法律和民主监督。加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考核程序,量化考核指标,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将各产业、各基地、各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逐项分解,并下达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镇乡,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二)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机遇,统筹县属各个部门的力量,积极向上级政府和行业部门争取各类建设资金,力争每年向上争取的建设资金能够保持10%的增长速度。重点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基地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城乡道路、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创新投融资体制。在大力争取国有投资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和调控全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投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主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进一步加大城镇居民排污费收取力度,对所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三)科技保障

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对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以及利于提升和改造矿产资源加工业的适用技术,予以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

人才引进与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吸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专业人员到AA工作,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更好地实施。

(四)政策保障

产业导向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依托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领域。依法禁止或限制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和产品发展。实行保护和扶持农业的政策。

积极平衡的财政政策。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投资增长政策。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项目储备的前期工作经费,以达到提高争取投资的效率、获取更多建设资金的目的。 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以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消费逐步升级,促进住宅、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形成规模,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

国家扶贫重点县“十一五”规划

AA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一、AA县基本情况

AA位于BB市最北端,大巴山腹地,地处川、陕、鄂渝三省一市的结合部,是BB市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人口23.28万人。AA资源丰富,主要有锰、钡、煤古生物化石等二十多种矿种,其中锰矿属全国四大重点矿区之一,钡矿资源名列亚洲之首;水能理论蕴藏量5

3.8万千瓦,可开发量38.8万千瓦;核桃、板栗常年产量分别在100万公斤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境内有天然林286万亩、各类草场133万亩,200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

BB直辖以来,AA人民发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AA精神,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负重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交通、能源、通讯、市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本构建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平台;农产品基地建设明显扩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显现;矿产资源加工业快速发展,推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经济步入“231”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依托资源优势,打基础、调结构、育产业、促发展,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改造矿产开采加工业,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市场体系,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翻番,为追赶全市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构筑渝东北生态屏障和生态经济高地而奋斗。

(二)奋斗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6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5.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做大城区教育规模,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基础;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县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卫生事业费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城镇社会医疗保障覆盖率力争达到90%;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社会养老保险面;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进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0%;

三、“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着力实施土地整治与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继续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达、通畅率;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强化地灾预警预测和防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力争每年解决1.5万人的饮水问题;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60%。

(二)实施“五大产业工程”,提升农业经济质量与效益 实施粮食生产基础工程。稳定粮食总产,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实施中药材栽培和蕈菌半仿生栽培工程,充分利用中药材、蕈菌资源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逐步实现中药材、蕈菌生产规模化;实施经济林产品产业化工程,加强20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增强林特产品竞争力;实施优质畜牧业工程,抓好优质瘦肉型生猪基地和草食牲畜基地建设;实施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的菜蓝子工程,丰富城镇居民“菜蓝子”,力争实现城镇居民蔬菜、蛋禽自给有余,产品外销。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县城、中心镇和农民新村建设,增强集镇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到“十一五”末,

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以上。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保护,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做大做强能源产业

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优势,建设以任河、前河流域干流、支流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水电能源产业。期末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5万千瓦,农村“以电代燃料”达到60%。

加快电网及输变电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电网和输变电设备投入,建设茅坪220KV变电站,完成县城—修齐、巴山110KV输变电工程,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提高输电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期末户通电率力争达到100%。

搞好煤炭资源详勘与规划工作,推进煤炭及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到“十一五”末,煤炭年产量力争达到100万吨;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完成1500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县3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

(五)依靠科技和对外开放,改造提升矿产资源加工业 稳定锰冶炼现有规模,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打造锰工业基地。坚持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利用高燕、修齐一带的锰矿资源,稳定锰冶炼现有规模,开发多元化锰系列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BB市锰工业基地。

做长钡矿加工产业链条,壮大钡矿产业规模。利用巴山、左岚、高楠一线的钡矿资源,加快开发钡系列产品,做大做强钡矿产业,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钡工业基地。

积极发展建材业。利用丰富的石灰石、瓦板岩等建材资源,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县内外建筑市场状况,开发建材产品。

(六)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依托任河上游林畜产品资源,发展畜牧及林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肉牛、生猪、山羊、小家禽等活畜交易市场建设和牲畜的宰杀、分割及加工,实施以板栗、核桃、魔芋等为重点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利用天然富锌富硒农产品资源,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茶叶、蕈菌等基地建设,提高茶叶、食用菌的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开发出富锌富硒营养保健品。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及野生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化工产业。重点开发三木药材、红豆杉、黄连、天麻、鱼腥草等中药材加工业。

(七)搞好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市场服务网络体系 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面向企业、农户的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资、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快速传递与交流。在县城所在地的葛城镇,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特色产品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网络服务体系。在各个资源聚集镇,分别建设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东安、北屏、鸡鸣、双河、沿河等有条件的边贸集镇,积极培育农副土特产品的批发市场;在其他乡镇,建设与本镇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集贸市场,方便广大群众。

(八)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提高服务业水平

“十一五”期间,以商贸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努力拓展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加快构建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增强商贸流通的服务功能、辐射功能和聚集功能,发展具有AA特色的新型商贸流通业。

(九)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产业

“十一五”时期是AA县旅游业继续打基础的时期,主要任务是:认真研究制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工作;以AA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红军文物陈列馆和红军活动遗址遗迹为载体,抓好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培育;完成黄安坝、九重山等重点景区(点)开发规划,启动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期内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突破,旅游接待能力有所提高,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到2010年,重点景区开始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全县形成比较浓厚的旅游发展氛围。

(十)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十一五”末,全县“十”字型公路主骨架形成,实现县与乡(镇)的二级或三级油(水泥)路相连,力争实现乡与乡的四级以上路相通、乡乡有客运站点,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十”字型主骨架为主体,三横二纵,县、乡支路配套,干支分流的公路网络。主要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十字型交通体系,重点建设城(口)镇(平)公路、城(口)岚(皋)公路二期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城(口)开(县)高速公路和安康—AA—常德铁路的前期工作。

(十一)推进邮政通讯设施建设

建立各级邮政中心的信息交换,配套建设邮政所、电话亭、报刊零售点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点。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覆盖网的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推进宽带信息网建设,促进宽带网用户群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平台体系,尽快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提高经济社会活动的信息化水平。

(十二)加强水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整治和新建一批水利工程,确保水资源安全,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水利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十三)强化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县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县自来水厂和县城供水管网,保障城市用水,加快城市排水管和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建设,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和中心镇的污水处理管网,完成县城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

(十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实施“绿色城镇”、“绿色乡村”战略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使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任河和前河水质达到水域功能标准,噪音达到功能区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控制。

(十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指导,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教育科研、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安全等)、生活水平、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为目标,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与引进;强化卫生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以县党政一把手为首,由分管副县长挂帅、县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各经济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重大决策,确定各阶段、各年度的重点任务。同时,强化县人大、政协对规划实施的法律和民主监督。加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考核程序,量化考核指标,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将各产业、各基地、各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逐项分解,并下达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镇乡,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二)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机遇,统筹县属各个部门的力量,积极向上级政府和行业部门争取各类建设资金,力争每年向上争取的建设资金能够保持10%的增长速度。重点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基地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城乡道路、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创新投融资体制。在大力争取国有投资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和调控全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投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主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进一步加大城镇居民排污费收取力度,对所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三)科技保障

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对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以及利于提升和改造矿产资源加工业的适用技术,予以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

人才引进与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吸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专业人员到AA工作,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更好地实施。

(四)政策保障

产业导向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依托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领域。依法禁止或限制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和产品发展。实行保护和扶持农业的政策。

积极平衡的财政政策。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投资增长政策。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项目储备的前期工作经费,以达到提高争取投资的效率、获取更多建设资金的目的。 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以积极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拓宽消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消费逐步升级,促进住宅、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形成规模,增加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


相关文章

  •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办法
  •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 国开发(2002)2号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 ...查看


  • 陕甘宁革命老区战略定位
  • 陕甘宁革命老区战略定位 陕甘宁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这里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 ...查看


  • 扶贫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及总体思路
  • 扶贫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及总体思路 2009年是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简称<纲要>)的关键一年,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国扶贫系统在 ...查看


  • 国家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 国家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日期:2011-09-27 12:02:01.0 浏览次数:213 次 一.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财政扶贫发展资金分配使用,按照"规范.有序.安全.有效"使用的原则,坚持以农民增收为 ...查看


  • 贵州省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法规
  • 请点击上面"幸福生活圈"轻松关注 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 (2013年1月18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扶贫开发行为,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扶贫对 ...查看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1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查看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
  •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 ...查看


  • 关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全面完成之年.为了解"十一五"时期我省在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方面 ...查看


  •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序 言 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 ...查看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扶贫开发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