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品牌经营模式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
摘要:庐山云雾茶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加之近几年来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运用3C 品牌经营模式来扩张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战略优势,应积累品牌资产,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推出绿色体验式营销方式,使老品牌融入现代时尚要素;注重老品牌质量信任度的提升,找准和扩大目标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与保健食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茶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3C 品牌经营模式,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
The Tourism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Abstract: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is one of the ten famous kinds of tea in our country,which has o long history.Recent years,with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the tourism brand of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values o lot both in economy and culture.Using the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to expand the tourism brand strategy advantage of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what we should do is as follows,accumulate the property of the brand,pour new vigor into
it,promote green and experienced marketing strategy,blend the old brand with modern fashion elements,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old brand in quality,find and expand the target market,additionally,hold propaganda activities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cooperate with the healthy food enterpri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bran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ea industry brand strategy.
Key words: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tourism brand,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势分析............................................ 2
2.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分析................................ 2
2.1.1 庐山云雾茶独特优越的生长环境.............................. 2
2.1.2 庐山云雾茶高档的茶叶品质.................................. 3
2.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文化资源分析................................ 4
3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研究.............................. 5
3.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5
3.1.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社会现状.............................. 5
3.1.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经济现状.............................. 6
3.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现存问题研究.................................. 7
3.2.1 茶树老化及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 7
3.2.2 茶树品种不单纯及加工工艺落后,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推
广.............................................................. 8
3.2.3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及管理不当,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 9
4 3C品牌经营模式下的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 10
4.1 3C品牌经营模式 ................................................ 10
4.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11
4.2.1 建设(construction)—— 积累品牌资产..................... 11
4.2.2 改善(changing)——提升品牌资产.......................... 11
4.2.3 承诺(commitment)——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 12
4.2.4 消费者(consumer)——实施重点客户营销法则................ 12
4.2.5 合作(cooperative)——与同类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庐山云雾茶为我国十大名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成为朝中贡品。随着近年来茶叶旅游品牌的迅速发展,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已渐渐知名,并成为九江旅游大品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之近几年来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已作为地方主导产业,使得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但在对相关文献搜索阅读后发现,目前针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不太乐观。本文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研究,以实现庐山云雾茶的更好更快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本文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就在于:
①理论意义,通过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为庐山云雾茶提供更为丰富和具体的研究理论,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
②实践意义,运用3C 品牌发展模式解决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并提高庐山云雾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最大的发挥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贡献作用。
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势分析
2.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分析
2.1.1 庐山云雾茶独特优越的生长环境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以南、鄱阳湖以北、西畔幕阜山脉,可以说是地聚三江之口,地势呈蕉叶状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3%。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为这座优秀旅游城市锦上添花的庐山,平地拔起、气势雄伟、青峰秀峦、山林毓秀、银泉飞瀑、云雾弥漫、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山谷纵横,群峰林立, 是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首批5A 级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安全山、全国卫生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云雾茶生长在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依托于庐山旅游的发展,为庐山云雾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资源。
(2) 极佳的生长气候
庐山位于东经116度、北纬30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暖湿的气候, 年均气温16℃至18℃,年日照时数有1260到1868小时, 年降水量1200到1700毫米。茶场区域云雾多,日照时数小,散射辐射多,年均雾日数188.1天,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生产季节( 4-10月) 茶叶主产区空气湿度达 80% 以上,茶园土壤为庐山特有的棕色森林土,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有机质层达 18 厘米,45 厘米内均为棕色壤土,土壤普遍酸性,PH 值4.8-5.0左右,氮的含量高达9%,磷达0.09%,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茶树新梢粗壮、叶色绿而叶质厚,促进了茶叶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快速形成,使茶叶持嫩性好、品质优异[1]。
综上所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佳的生长气候有利于茶树发育和茶叶的生长。因而庐山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名优绿茶优势区域。也因为区域内云环雾绕, 终年不绝,而被称为“庐山云雾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 成就了庐山云雾茶芽头肥壮、白毫披覆、营养丰富、持嫩性强、碳氮比小的特色,因此庐山云雾茶也成为九江知名
的旅游名片。
2.1.2 庐山云雾茶高档的茶叶品质
(1)严格的采摘要求
茶叶品质是指茶叶的卫生指标和物质理化指标呈现出来的感官品质,即茶叶品质指标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等为主体的卫生指标,茶多酚、水浸出物、粗纤维、水分、总灰分等为主体的理化指标,以及茶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因子综合反映的感官品质指标等[2]。庐山云雾茶为了保持良好的茶叶品质,从采摘到炒制再到包装都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全手工采摘过程,要求在采摘时只采长度不超过3厘米的一芽一叶,茶叶采回后还要对进行挑选,剔除病虫害叶和紫芽,然后薄薄的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4到5个小时,再进行炒制。
(2)精细的炒制过程
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更是十分精细。初制分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分去杂、分级、匀堆装箱等工序, 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叶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 加工好的庐山云雾茶,一芽一叶,色泽翠绿[3]。科学的炒制工艺才能使得茶叶浸泡出的茶汤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单宁、芳香油类和丰富的维生素。
(3)高含量的香气成分
茶叶的香气也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茶叶的香气及其成分的也极受人们的重视,庐山云雾茶又称“闻林茶”,其特征:“形如石松,紧结圆直,绿润多毫,香味醇厚,鲜甘耐泡,叶底嫩黄,从容舒展”,品质别具一格,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被列为四大出口特种名茶,新制的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是相当多的,其香气浓缩物总离子流色谱图上共出峰近80个,利用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48个香气成分,约占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的80%,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占鉴定成分的31.8%[4]。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严格的采摘要求、精细的炒制过程和高含量的香气成分,造就了庐山云雾茶“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耐泡” 的高档的茶叶品质,并增加
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优势,使得庐山云雾茶在2005年和2006年在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连续获得两次金奖, 并进入国礼茶行列,从而也提高了庐山云雾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文化资源分析
庐山的种茶历史非常久远,文化内涵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庐山志》中记载: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僧侣云集,当时寺院多达三百余座且均设于白云深处和劈岩削谷之中,僧人们攀登危岩采野茶,并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到了晋代(公元265-419年), 由于社会动荡,不少诗人、学者选择远离政治,归隐山林,给庐山云雾茶留下了不少足迹名篇。如,唐代诗王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辟园植茶时所写诗句:“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鹳是交游。”茶圣陆羽在品天下二十水中,庐山就有三处:第一泉,汉阳峰的谷帘泉;第六泉,观音桥的招隐泉;第十泉,天池寺的天池。“淡淡村村酒, 甘香院院茶”是诗人周必大游庐山时所做。1959 年朱德元帅来庐山视察庐山植物园,在品尝云雾茶后,即兴赋诗《庐山云雾茶》一首:“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表示对庐山云雾茶的极嘉赞赏。
张修林、徐珍美、张冬燕等五人(2011)在《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中将庐山云雾茶兴衰变迁历史,概括出四个阶段:“一是东汉到唐宋时期,茶树野生或栽种于庐山寺院,云雾茶全部或主要由僧侣栽制饮用,有中国佛教茶庐山第一家之说。二是唐宋到清朝《天津条约》签订,这段时期风俗茶贵,庐山云雾茶被列为朝中贡品,大量的庐山云雾茶被输送到朝中。三是《天津条约》签订到解放前,中国已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庐山上开始有外国人建别墅,茶叶生产时兴时衰。四是1949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庐山云雾茶得到恢复和发展。”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历史悠久,有1900多年的历史,内涵丰富,茶禅一味,与佛教文化息息关联。从佛教传入中国,茶叶成为僧侣的必备饮品,到随着文人骚客、僧人、落魄官吏等之间的接触,品茶习俗慢慢的传播开,并成为文人的咏志之物。为今天我们对庐山云雾茶的历史文化考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和价值,加之庐山云雾茶独特的自然资源,增强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越的品牌竞争优势。 [5]
3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研究
3.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3.1.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社会现状
(1)所获国际殊荣
庐山云雾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受很高的知名度。“庐山云雾,青翠多毫, 鲜香爽口且持久有豆花香,汤色清澈明亮,味醇厚而含甘,叶底嫩绿匀齐。”这是国际茶业博览会著名茶评选专家组给庐山云雾茶的高度评价和赞许。1951年庐山云雾茶作为一个绿茶茶叶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并受到很大的欢迎。1982年庐山云雾茶在江西省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获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接着,又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入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得全国优质产品的银奖。1989年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中获得金奖。庐山云雾茶获得大满贯,使得庐山云雾茶这个旅游品牌越来越受人们所知和欢迎,庐山云雾茶现除了供应国内的庐山、九江、南昌、上海、山东、武汉、北京等省市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外,还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此外,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开拓了庐山云雾茶在日本、南朝鲜、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市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
(2)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为了保护庐山云雾茶这一历史悠久的品牌,切实维护当地制茶行业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江西省有关方面一直在做努力。2002年,九江市质监局、江西省质监局积极为庐山云雾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终于在2004年12月,庐山云雾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3月31日,庐山云雾茶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成为全省 17 件、全国 300 多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专用标志适用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庐山区的海会镇、虞家河乡、威家镇、莲花镇、五里乡、姑塘镇、赛阳镇、新港镇、 温泉镇、星子县的东牯山林场、白鹿镇、九江县的岷山乡现辖行政区域。这也意味着“庐山云雾茶”在品牌保护的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九江市有茶叶企业157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
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28个,茶农人数33649人,成立县级专业合作社3个,乡级专业合作社17个,村级专业合作社31个,成品茶交易市场4个,鲜叶交易市场3个。茶园总面积854617km 2,采摘面积408010km 2,无性系面积711310km 2,无公害面积679713km 2,有机茶面积87313km 2,干毛茶总产量535110吨,其中名优茶总产量1236.5吨,占干毛茶总量的23.1‰ [6]。”
3.1.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经济现状
(1)品牌价值过十亿
2010年4月21日,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首次发布,其中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评估价值位居第十三位[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 之后,庐山云雾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WTO 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规定:“所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对有地理标志产品即原产地域产品给予共同的保护和认同,对于来源国不受保护或终止保护的地理标志、或在来源国已废止使用的地理标志,本协定无保护义务[8]。”也就是说,对庐山云雾茶实行地理标志证明、对庐山云雾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等于给庐山云雾茶在国际贸易和竞争中刷了一层保护色,并提供了可行的法律依据。
(2)市场供不应求
根据市场上数据分析和统计,2012年春季庐山云雾茶的明前茶供不应求,产品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和国外等地。在价位上,往年平均每斤茶叶售100-200元,而现在远销外地的庐山云雾茶每斤售价都普遍在每斤200元以上,相当于每斤增加了100元以上。而在本地,庐山云雾茶的市场占有率和价格有明显上升,就以庐山云雾茶中精品茶叶“庐山银针”为例,市场价格与往年相比提高了一倍,现在每斤售价最高可达上千元。从茶农的收益上看,目前庐山云雾茶茶园基地以增至1.1万余亩,年产庐山云雾茶也上升到100万余斤,茶农们的收益也大大增加。欣欣向荣的庐山云雾茶市场在提高了茶农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增加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需求量。形成了目前庐山云雾茶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良好。从社会现状和经济现状这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整合。庐山云雾茶获得各项国际的殊荣;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
和引导下,形成了庐山云雾茶良好的社会现状。以及在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首次发布中,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评估价值位居全国第十三位;加之庐山云雾茶目前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式,稳固了庐山云雾茶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的经济现状,并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经济收入再创新高。
3.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现存问题研究
庐山云雾茶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表面上看目前发展欣欣向荣,前景形势好,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但是用唯物辩证关系来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阻碍因素也显而易见,本章通过描述性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在栽植、生产和市场管理尤其是传播方面的欠缺之处,直接影响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市场声誉和销售份额。
3.2.1 茶树老化及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1)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导致茶叶产量大减
首先在栽植方面,一方面,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造成茶叶产量大减。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园茶树,基本上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培植的,树龄普遍达到30年,有的甚至40年以上,茶树几乎都处于在老龄期。而茶树的老龄化相应会带来茶树生物生理功能的下降,这对茶叶的产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第一,茶树根部的老化,会使得茶树输导和吸收营养成分的功能不断下降。第二,加之茶树几十年来每年的采摘和修剪,茶树的分枝不断增多茂密,使得不断增多的枝芽因养分不足而嫩芽瘪小,甚至许多枝芽发芽率大减。
(2)庐山云雾茶茶场小而分散造成茶叶产量下降
庐山云雾茶茶场小而分散造成产量下降。九江庐山的空气湿度、日照、土壤都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和生长,全市实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有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庐山区的海会镇、虞家河乡、威家镇、莲花镇、五里乡、姑塘镇、赛阳镇、新港镇、 温泉镇、星子县的东牯山林场、白鹿镇、九江县的岷山乡现辖行政区域[9]。分布大大小小茶厂有50多个,茶场分散而小,且据统计这些茶场的生产量也普遍面临下降,平均每亩只有25千克。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茶场能达到每亩40千克。
产量下降了37.5%,而这个产量水平与同是十大名茶的其他绿茶相比较处于产量低的水平[10]。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及茶场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这些栽植和生产方面的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了庐山云雾茶茶叶产量的大减。也由于庐山云雾茶产品生产数量及其生产规模的不稳定性,而不能为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提供坚实的货源保障,从而影响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3.2.2 茶树品种不单纯及加工工艺落后,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推广
(1)庐山云雾茶茶树品种不单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存特点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行成它不同的独特的生物特征。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庐山云雾茶也不例外。而根据目前庐山云雾茶的茶场来看,庐山云雾茶的茶树品种十分混乱,虽然茶园中栽植的是诸如安徽一号、福鼎大白茶、上梅洲等名优茶树品种,由于这些品种不适合庐山独特的土壤、光照、湿度等环境气候,在和庐山气候环境融合发生变异后,芽苗的质量无法达到生产云雾茶的要求,茶叶的内在质地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庐山云雾传统优良品质。
(2)庐山云雾茶加工工艺落后导致茶叶品质降低
茶叶的品质,除了取决于茶树的特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取决于茶叶的加工工艺。同样的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呈现不同品质水平的成品,以中国菜为例,相同的原材料,经过不同人的料理,炒制出来的同一道菜的味道也会相差甚大。目前庐山云雾茶的茶园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承包到户,以小规模的传统加工生产方式为主。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缺点就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首先,造成庐山云雾茶的茶叶外形不统一,没有一个让消费者一见就知是庐山云雾茶品牌的外观设计。其次,庐山云雾茶的酚氨含量在10%左右,传统的炒制工艺温火低,炒制时间长,低温长时的炒制给茶叶的酚类物质和叶绿素发生反应创造了条件,最后使得泡出来的茶汤的色泽深暗,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庐山云雾茶的认可和支持,使庐山云雾茶上等级 、创高价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由于庐山云雾茶在茶树品种不单纯和加工工艺落后这两方面的欠缺,造成庐山云雾茶茶叶品质的下降。而庐山云雾茶茶叶品质作为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
核心价值,如果其品质不合格,其核心价值就不能统帅一切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3.2.3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及管理不当,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1)庐山云雾茶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毁坏品牌名誉
近几年来,九江市政府极力打造名山名水的区位旅游品牌,规划出了“3+1”(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发展战略,大大推动了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作为庐山大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份,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又因为庐山云雾茶产于云雾缭绕的高山地区,海拔相对与普通绿茶产区较高,其采摘季节与西南地区和福建地区的明前茶相比庐山云雾茶要晚约20-30天,以至于每年庐山云雾茶新茶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晚。据有关部门测算公布,近年全国人均茶叶消耗约为0.35千克,九江市有人口430万,则全年需茶叶1500余吨,而原有的庐山云雾茶场供应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给外地茶叶鱼目混珠,以假充次提供了条件。
(2)庐山云雾茶市场管理不当自损品牌声誉
加之茶叶市场管理难以严密,生产销售环节混乱,茶商缺少有关权威性服务机构的咨询帮助等原因,难以规范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造成生产经营分散,销售市场自成体系, 并且之间相互压价,以次充好及严重的假冒伪劣行为,而自毁了庐山云雾茶品牌的声誉[11]。2003年,庐山区为了保护庐山云雾茶品牌,成立了庐山云雾茶行业协会,希望能够通过民间组织力量和政府政策指导相结合共的方式来共同维护庐山云雾茶品牌声誉,对茶农进行栽植加工技术指导,向茶商提供行业信息来推动庐山云雾茶的发展。但是由于协会的职权有限,没有实现成立之初的宗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茶叶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中的精神享受。而要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进行美化,要成为人们的注意力中心,就必须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消费体验。但在庐山云雾茶的市场管理中,由于其供求关系失衡和管理经营的分散,自毁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形象,从而限制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4 3C品牌经营模式下的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4.1 3C品牌经营模式
3C 品牌经营模式是由何佳讯先生提出来的一个关于品牌经营的策略,如表4-1所示。
表4-1 3C品牌经营模式表
Table4-1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table
续表4-1
4.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4.2.1 建设(construction)—— 积累品牌资产
在品牌具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品牌建设阶段的任务便是积累品牌资产,主要表现在进行品牌定位和建立品牌个性[12]。推广产品品牌策略,发展以茶叶为主体的茶系列食品,推进茶产品多元化发展。建立新的品牌形式,不断以新的形式创造新的价值,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这样做既避免了用同一个品牌跨越多个细分市场会在造成的消费者混淆,又能充分发挥企业既有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庐山云雾茶实行产品品牌战略发展不仅充分的利用及开发了茶叶在多方面的功能和用途,而且多产品品牌的进驻市场既能有效的借助产品已有的品牌优势更能在规模经济的发展下不断扩大产品市场的销售终端的占有率,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旅游产业及名人效应推动茶叶发展,整合使用各种传播工具,建立品牌认知度及品牌个性。
4.2.2 改善(changing)——提升品牌资产
采取绿色体验式营销方式,将古老的茶品与绿色、时尚及科学的现代因素结合,打造全新的茶叶的现代化与新鲜感。正如营销泰斗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在现代竞争的条件下,不断创新是企业避免死亡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城市硝烟蔓布的的今天,低碳生活方式下的绿色消费行为,已成为当下消费新的主张,采取绿色体验式营销方
式,即突破以往的仅仅是观光式的感受而让游客们亲身体验采茶的欢乐,可摘茶季节为体验式摘茶提供了有效的时间,在采茶的过程中既可让有客人充分的了解庐山云雾茶的茶文化、茶历史,也无形之中拉近了庐山云雾茶在游客中的品牌影响力及亲和力。开展绿色体验式的营销方式,既可以带动庐山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达到了为庐山云雾茶做最鲜活最生动的营销效果。迎合绿色消费需求,激发潜在的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潮流,形成绿色生产——绿色销售—— 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良性循环模型。
4.2.3 承诺(commitment)——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
对产品的承诺也包含社会的承诺(即社会责任) 。承诺首先表现在对产品的生产上,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再者可以通过产品客户的消费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者消费的信心。最后建立完善的危机应急系统,让消费者感觉得到企业是与其共同承担风险的,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体现着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增进品牌消费者信任关系的发展[13]。因此,庐山云雾茶茶商在进行社会责任活动时应注意所参与的活动主体与企业在消费额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相符合。
4.2.4 消费者(consumer)——实施重点客户营销法则
由于消费者阶层的分化,导致消费行为的阶层分化,即不同的消费阶层会产生不同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发展的微观变化,故茶商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对茶产品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分层分类,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根据其逐步发展的微观变化,对相应产品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因为不同消费阶层其对茶产品的消费贡献率又不等,结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茶商应在针对贡献率较大的消费群体进行重点客户营销的同时,更应不断拓展低贡献率的消费者群体,使整个茶产品消费群不断壮大且梯级变化逐渐减弱。在建立好开发消费者群体,发展消费者群体的长远战略后,与此同时,茶商应当建立适应其消费群体构架和需求的切实可行的营销方式,积极关注当下消费者“宅”生活、快节奏生活、低成本生活的需求和自主选择消费的需要,根据现实消费者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营销方式,如茶商开拓多渠道、多层面的立体化网状营销渠道:网上营销和网下营销相结合,即充分利用微博营销、博客信
息技术营销等方式,也及时抓住团购网站、手机购物、电视购物、广播购物等媒体购物方式的便利机会;同时在合适的地段建立专卖店、营销点等实体营销体系,结合良好的可观、可感的服务模式,拓展实体消费市场,从而积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适合其消费的途径和方式。
4.2.5 合作(cooperative)——与同类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即通过选择与专业的茶保健食品公司战略合作,进步挖掘该茶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茶叶本身所含有的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O 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这已经获得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证明。而在这被个电子产品所充斥的年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受着辐射的多方袭击,关注健康作为人们所关心的永恒的话题,研发并推出一系列的以茶叶为基础的抗辐射的保健产品,既充分的挖掘了茶叶的多功能也符合当代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这样。一方面增加庐山云雾茶本来的产品影响力,另一方面扩大其对相关系列副产品开发的吸引力,为茶叶附加值的增加创造一条新路,开发茶叶生产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茶保健食品公司可以从中获得开发新产品的机会,而庐山地区又可促进其产业发展。
5 结语
茶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而庐山云雾茶又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名优绿茶。它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是朝中贡品,并在国际上多次获得奖项,加之近几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已成为九江地方经济的主打产业。不管在自然生长环境、茶叶品质、历史文化上、政策保护上都具有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本文根据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社会现状和经济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阅读有关庐山云雾茶和3C 品牌发展模式研究的大量文献资料,提出发展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对策。
本文力图在该领域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文章中难免存在纰漏与不足,提出的一些见解和理论还有待于系统完善和深入,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杨学富,袁宜如. 庐山云雾茶品质改良的养护管理措施[J].九江学院学报,2011(4):36-38.
[2]杨学富. 以庐山特色茶文化促云雾茶品质与产业的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2012(2)13-16.
[3]晓思. 中国十大名茶之庐山云雾茶[J].快乐养生,2010(3):24-25.
[4]王永高,徐宪. 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1997(1):38-41.
[5]张修林,徐珍秀,张冬艳,胡强,樊耀林. 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J].蚕桑茶叶通讯,2011
(1):31.
[6]李捷,徐有朋,高飞. 九江茶叶产业SWOT 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692-15697.
[7]胡萍. 庐山云雾茶品牌保卫路漫漫[N].江西日报,2010-5-10(2).
[8]苏振华,周慧兰. 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打造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J].九江学院学报,2006
(6):115.
[9]户海生, 黄纪刚. 我市庐山云雾茶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正式获得批准[N].江西日报,2005-3-15(3).
[10]张修林,徐珍美,张冬燕,胡强,樊耀林. 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J].蚕桑茶叶通讯,2011
(1):32.
[11]苏振华,周慧兰. 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打造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J].九江学院学报,2006
(6):116.
[12]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科特勒,吕一林,王俊杰.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C 品牌经营模式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
摘要:庐山云雾茶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加之近几年来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运用3C 品牌经营模式来扩张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战略优势,应积累品牌资产,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推出绿色体验式营销方式,使老品牌融入现代时尚要素;注重老品牌质量信任度的提升,找准和扩大目标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与保健食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茶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3C 品牌经营模式,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
The Tourism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Abstract: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is one of the ten famous kinds of tea in our country,which has o long history.Recent years,with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the tourism brand of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 values o lot both in economy and culture.Using the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to expand the tourism brand strategy advantage of 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what we should do is as follows,accumulate the property of the brand,pour new vigor into
it,promote green and experienced marketing strategy,blend the old brand with modern fashion elements,focu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old brand in quality,find and expand the target market,additionally,hold propaganda activities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cooperate with the healthy food enterpri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bran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ea industry brand strategy.
Key words: 3C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the Lu Mountain Clouds-Mist Tea,tourism brand,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势分析............................................ 2
2.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分析................................ 2
2.1.1 庐山云雾茶独特优越的生长环境.............................. 2
2.1.2 庐山云雾茶高档的茶叶品质.................................. 3
2.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文化资源分析................................ 4
3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研究.............................. 5
3.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5
3.1.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社会现状.............................. 5
3.1.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经济现状.............................. 6
3.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现存问题研究.................................. 7
3.2.1 茶树老化及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 7
3.2.2 茶树品种不单纯及加工工艺落后,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推
广.............................................................. 8
3.2.3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及管理不当,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 9
4 3C品牌经营模式下的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 10
4.1 3C品牌经营模式 ................................................ 10
4.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11
4.2.1 建设(construction)—— 积累品牌资产..................... 11
4.2.2 改善(changing)——提升品牌资产.......................... 11
4.2.3 承诺(commitment)——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 12
4.2.4 消费者(consumer)——实施重点客户营销法则................ 12
4.2.5 合作(cooperative)——与同类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庐山云雾茶为我国十大名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成为朝中贡品。随着近年来茶叶旅游品牌的迅速发展,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已渐渐知名,并成为九江旅游大品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之近几年来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已作为地方主导产业,使得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但在对相关文献搜索阅读后发现,目前针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不太乐观。本文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研究,以实现庐山云雾茶的更好更快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本文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就在于:
①理论意义,通过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为庐山云雾茶提供更为丰富和具体的研究理论,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
②实践意义,运用3C 品牌发展模式解决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并提高庐山云雾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最大的发挥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贡献作用。
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势分析
2.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分析
2.1.1 庐山云雾茶独特优越的生长环境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以南、鄱阳湖以北、西畔幕阜山脉,可以说是地聚三江之口,地势呈蕉叶状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3%。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为这座优秀旅游城市锦上添花的庐山,平地拔起、气势雄伟、青峰秀峦、山林毓秀、银泉飞瀑、云雾弥漫、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山谷纵横,群峰林立, 是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首批5A 级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安全山、全国卫生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云雾茶生长在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依托于庐山旅游的发展,为庐山云雾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资源。
(2) 极佳的生长气候
庐山位于东经116度、北纬30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暖湿的气候, 年均气温16℃至18℃,年日照时数有1260到1868小时, 年降水量1200到1700毫米。茶场区域云雾多,日照时数小,散射辐射多,年均雾日数188.1天,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生产季节( 4-10月) 茶叶主产区空气湿度达 80% 以上,茶园土壤为庐山特有的棕色森林土,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有机质层达 18 厘米,45 厘米内均为棕色壤土,土壤普遍酸性,PH 值4.8-5.0左右,氮的含量高达9%,磷达0.09%,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茶树新梢粗壮、叶色绿而叶质厚,促进了茶叶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快速形成,使茶叶持嫩性好、品质优异[1]。
综上所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佳的生长气候有利于茶树发育和茶叶的生长。因而庐山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名优绿茶优势区域。也因为区域内云环雾绕, 终年不绝,而被称为“庐山云雾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 成就了庐山云雾茶芽头肥壮、白毫披覆、营养丰富、持嫩性强、碳氮比小的特色,因此庐山云雾茶也成为九江知名
的旅游名片。
2.1.2 庐山云雾茶高档的茶叶品质
(1)严格的采摘要求
茶叶品质是指茶叶的卫生指标和物质理化指标呈现出来的感官品质,即茶叶品质指标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等为主体的卫生指标,茶多酚、水浸出物、粗纤维、水分、总灰分等为主体的理化指标,以及茶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因子综合反映的感官品质指标等[2]。庐山云雾茶为了保持良好的茶叶品质,从采摘到炒制再到包装都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全手工采摘过程,要求在采摘时只采长度不超过3厘米的一芽一叶,茶叶采回后还要对进行挑选,剔除病虫害叶和紫芽,然后薄薄的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4到5个小时,再进行炒制。
(2)精细的炒制过程
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更是十分精细。初制分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分去杂、分级、匀堆装箱等工序, 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叶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 加工好的庐山云雾茶,一芽一叶,色泽翠绿[3]。科学的炒制工艺才能使得茶叶浸泡出的茶汤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单宁、芳香油类和丰富的维生素。
(3)高含量的香气成分
茶叶的香气也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茶叶的香气及其成分的也极受人们的重视,庐山云雾茶又称“闻林茶”,其特征:“形如石松,紧结圆直,绿润多毫,香味醇厚,鲜甘耐泡,叶底嫩黄,从容舒展”,品质别具一格,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被列为四大出口特种名茶,新制的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是相当多的,其香气浓缩物总离子流色谱图上共出峰近80个,利用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48个香气成分,约占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的80%,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占鉴定成分的31.8%[4]。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严格的采摘要求、精细的炒制过程和高含量的香气成分,造就了庐山云雾茶“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耐泡” 的高档的茶叶品质,并增加
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资源优势,使得庐山云雾茶在2005年和2006年在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连续获得两次金奖, 并进入国礼茶行列,从而也提高了庐山云雾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文化资源分析
庐山的种茶历史非常久远,文化内涵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庐山志》中记载: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僧侣云集,当时寺院多达三百余座且均设于白云深处和劈岩削谷之中,僧人们攀登危岩采野茶,并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到了晋代(公元265-419年), 由于社会动荡,不少诗人、学者选择远离政治,归隐山林,给庐山云雾茶留下了不少足迹名篇。如,唐代诗王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辟园植茶时所写诗句:“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鹳是交游。”茶圣陆羽在品天下二十水中,庐山就有三处:第一泉,汉阳峰的谷帘泉;第六泉,观音桥的招隐泉;第十泉,天池寺的天池。“淡淡村村酒, 甘香院院茶”是诗人周必大游庐山时所做。1959 年朱德元帅来庐山视察庐山植物园,在品尝云雾茶后,即兴赋诗《庐山云雾茶》一首:“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表示对庐山云雾茶的极嘉赞赏。
张修林、徐珍美、张冬燕等五人(2011)在《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中将庐山云雾茶兴衰变迁历史,概括出四个阶段:“一是东汉到唐宋时期,茶树野生或栽种于庐山寺院,云雾茶全部或主要由僧侣栽制饮用,有中国佛教茶庐山第一家之说。二是唐宋到清朝《天津条约》签订,这段时期风俗茶贵,庐山云雾茶被列为朝中贡品,大量的庐山云雾茶被输送到朝中。三是《天津条约》签订到解放前,中国已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庐山上开始有外国人建别墅,茶叶生产时兴时衰。四是1949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庐山云雾茶得到恢复和发展。”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历史悠久,有1900多年的历史,内涵丰富,茶禅一味,与佛教文化息息关联。从佛教传入中国,茶叶成为僧侣的必备饮品,到随着文人骚客、僧人、落魄官吏等之间的接触,品茶习俗慢慢的传播开,并成为文人的咏志之物。为今天我们对庐山云雾茶的历史文化考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和价值,加之庐山云雾茶独特的自然资源,增强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优越的品牌竞争优势。 [5]
3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研究
3.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3.1.1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社会现状
(1)所获国际殊荣
庐山云雾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受很高的知名度。“庐山云雾,青翠多毫, 鲜香爽口且持久有豆花香,汤色清澈明亮,味醇厚而含甘,叶底嫩绿匀齐。”这是国际茶业博览会著名茶评选专家组给庐山云雾茶的高度评价和赞许。1951年庐山云雾茶作为一个绿茶茶叶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并受到很大的欢迎。1982年庐山云雾茶在江西省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获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接着,又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入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得全国优质产品的银奖。1989年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中获得金奖。庐山云雾茶获得大满贯,使得庐山云雾茶这个旅游品牌越来越受人们所知和欢迎,庐山云雾茶现除了供应国内的庐山、九江、南昌、上海、山东、武汉、北京等省市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外,还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此外,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开拓了庐山云雾茶在日本、南朝鲜、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市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
(2)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为了保护庐山云雾茶这一历史悠久的品牌,切实维护当地制茶行业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江西省有关方面一直在做努力。2002年,九江市质监局、江西省质监局积极为庐山云雾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终于在2004年12月,庐山云雾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3月31日,庐山云雾茶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成为全省 17 件、全国 300 多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专用标志适用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庐山区的海会镇、虞家河乡、威家镇、莲花镇、五里乡、姑塘镇、赛阳镇、新港镇、 温泉镇、星子县的东牯山林场、白鹿镇、九江县的岷山乡现辖行政区域。这也意味着“庐山云雾茶”在品牌保护的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九江市有茶叶企业157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
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28个,茶农人数33649人,成立县级专业合作社3个,乡级专业合作社17个,村级专业合作社31个,成品茶交易市场4个,鲜叶交易市场3个。茶园总面积854617km 2,采摘面积408010km 2,无性系面积711310km 2,无公害面积679713km 2,有机茶面积87313km 2,干毛茶总产量535110吨,其中名优茶总产量1236.5吨,占干毛茶总量的23.1‰ [6]。”
3.1.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经济现状
(1)品牌价值过十亿
2010年4月21日,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首次发布,其中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评估价值位居第十三位[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 之后,庐山云雾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WTO 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规定:“所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对有地理标志产品即原产地域产品给予共同的保护和认同,对于来源国不受保护或终止保护的地理标志、或在来源国已废止使用的地理标志,本协定无保护义务[8]。”也就是说,对庐山云雾茶实行地理标志证明、对庐山云雾茶品牌进行法律保护等于给庐山云雾茶在国际贸易和竞争中刷了一层保护色,并提供了可行的法律依据。
(2)市场供不应求
根据市场上数据分析和统计,2012年春季庐山云雾茶的明前茶供不应求,产品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和国外等地。在价位上,往年平均每斤茶叶售100-200元,而现在远销外地的庐山云雾茶每斤售价都普遍在每斤200元以上,相当于每斤增加了100元以上。而在本地,庐山云雾茶的市场占有率和价格有明显上升,就以庐山云雾茶中精品茶叶“庐山银针”为例,市场价格与往年相比提高了一倍,现在每斤售价最高可达上千元。从茶农的收益上看,目前庐山云雾茶茶园基地以增至1.1万余亩,年产庐山云雾茶也上升到100万余斤,茶农们的收益也大大增加。欣欣向荣的庐山云雾茶市场在提高了茶农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增加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需求量。形成了目前庐山云雾茶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良好。从社会现状和经济现状这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整合。庐山云雾茶获得各项国际的殊荣;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
和引导下,形成了庐山云雾茶良好的社会现状。以及在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首次发布中,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评估价值位居全国第十三位;加之庐山云雾茶目前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式,稳固了庐山云雾茶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的经济现状,并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经济收入再创新高。
3.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现存问题研究
庐山云雾茶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表面上看目前发展欣欣向荣,前景形势好,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但是用唯物辩证关系来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阻碍因素也显而易见,本章通过描述性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在栽植、生产和市场管理尤其是传播方面的欠缺之处,直接影响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市场声誉和销售份额。
3.2.1 茶树老化及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1)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导致茶叶产量大减
首先在栽植方面,一方面,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造成茶叶产量大减。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园茶树,基本上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培植的,树龄普遍达到30年,有的甚至40年以上,茶树几乎都处于在老龄期。而茶树的老龄化相应会带来茶树生物生理功能的下降,这对茶叶的产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第一,茶树根部的老化,会使得茶树输导和吸收营养成分的功能不断下降。第二,加之茶树几十年来每年的采摘和修剪,茶树的分枝不断增多茂密,使得不断增多的枝芽因养分不足而嫩芽瘪小,甚至许多枝芽发芽率大减。
(2)庐山云雾茶茶场小而分散造成茶叶产量下降
庐山云雾茶茶场小而分散造成产量下降。九江庐山的空气湿度、日照、土壤都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和生长,全市实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有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庐山区的海会镇、虞家河乡、威家镇、莲花镇、五里乡、姑塘镇、赛阳镇、新港镇、 温泉镇、星子县的东牯山林场、白鹿镇、九江县的岷山乡现辖行政区域[9]。分布大大小小茶厂有50多个,茶场分散而小,且据统计这些茶场的生产量也普遍面临下降,平均每亩只有25千克。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茶场能达到每亩40千克。
产量下降了37.5%,而这个产量水平与同是十大名茶的其他绿茶相比较处于产量低的水平[10]。
综上所述,庐山云雾茶茶树老化及茶场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这些栽植和生产方面的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了庐山云雾茶茶叶产量的大减。也由于庐山云雾茶产品生产数量及其生产规模的不稳定性,而不能为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提供坚实的货源保障,从而影响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扩张。
3.2.2 茶树品种不单纯及加工工艺落后,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推广
(1)庐山云雾茶茶树品种不单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存特点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行成它不同的独特的生物特征。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庐山云雾茶也不例外。而根据目前庐山云雾茶的茶场来看,庐山云雾茶的茶树品种十分混乱,虽然茶园中栽植的是诸如安徽一号、福鼎大白茶、上梅洲等名优茶树品种,由于这些品种不适合庐山独特的土壤、光照、湿度等环境气候,在和庐山气候环境融合发生变异后,芽苗的质量无法达到生产云雾茶的要求,茶叶的内在质地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庐山云雾传统优良品质。
(2)庐山云雾茶加工工艺落后导致茶叶品质降低
茶叶的品质,除了取决于茶树的特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取决于茶叶的加工工艺。同样的原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呈现不同品质水平的成品,以中国菜为例,相同的原材料,经过不同人的料理,炒制出来的同一道菜的味道也会相差甚大。目前庐山云雾茶的茶园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承包到户,以小规模的传统加工生产方式为主。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缺点就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首先,造成庐山云雾茶的茶叶外形不统一,没有一个让消费者一见就知是庐山云雾茶品牌的外观设计。其次,庐山云雾茶的酚氨含量在10%左右,传统的炒制工艺温火低,炒制时间长,低温长时的炒制给茶叶的酚类物质和叶绿素发生反应创造了条件,最后使得泡出来的茶汤的色泽深暗,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庐山云雾茶的认可和支持,使庐山云雾茶上等级 、创高价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由于庐山云雾茶在茶树品种不单纯和加工工艺落后这两方面的欠缺,造成庐山云雾茶茶叶品质的下降。而庐山云雾茶茶叶品质作为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
核心价值,如果其品质不合格,其核心价值就不能统帅一切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3.2.3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及管理不当,影响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1)庐山云雾茶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毁坏品牌名誉
近几年来,九江市政府极力打造名山名水的区位旅游品牌,规划出了“3+1”(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的发展战略,大大推动了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作为庐山大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份,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又因为庐山云雾茶产于云雾缭绕的高山地区,海拔相对与普通绿茶产区较高,其采摘季节与西南地区和福建地区的明前茶相比庐山云雾茶要晚约20-30天,以至于每年庐山云雾茶新茶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晚。据有关部门测算公布,近年全国人均茶叶消耗约为0.35千克,九江市有人口430万,则全年需茶叶1500余吨,而原有的庐山云雾茶场供应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给外地茶叶鱼目混珠,以假充次提供了条件。
(2)庐山云雾茶市场管理不当自损品牌声誉
加之茶叶市场管理难以严密,生产销售环节混乱,茶商缺少有关权威性服务机构的咨询帮助等原因,难以规范庐山云雾茶的市场。造成生产经营分散,销售市场自成体系, 并且之间相互压价,以次充好及严重的假冒伪劣行为,而自毁了庐山云雾茶品牌的声誉[11]。2003年,庐山区为了保护庐山云雾茶品牌,成立了庐山云雾茶行业协会,希望能够通过民间组织力量和政府政策指导相结合共的方式来共同维护庐山云雾茶品牌声誉,对茶农进行栽植加工技术指导,向茶商提供行业信息来推动庐山云雾茶的发展。但是由于协会的职权有限,没有实现成立之初的宗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茶叶的物质性功能,而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中的精神享受。而要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进行美化,要成为人们的注意力中心,就必须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消费体验。但在庐山云雾茶的市场管理中,由于其供求关系失衡和管理经营的分散,自毁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形象,从而限制了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优化。
4 3C品牌经营模式下的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4.1 3C品牌经营模式
3C 品牌经营模式是由何佳讯先生提出来的一个关于品牌经营的策略,如表4-1所示。
表4-1 3C品牌经营模式表
Table4-1 Brand management pattern table
续表4-1
4.2 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4.2.1 建设(construction)—— 积累品牌资产
在品牌具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品牌建设阶段的任务便是积累品牌资产,主要表现在进行品牌定位和建立品牌个性[12]。推广产品品牌策略,发展以茶叶为主体的茶系列食品,推进茶产品多元化发展。建立新的品牌形式,不断以新的形式创造新的价值,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这样做既避免了用同一个品牌跨越多个细分市场会在造成的消费者混淆,又能充分发挥企业既有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庐山云雾茶实行产品品牌战略发展不仅充分的利用及开发了茶叶在多方面的功能和用途,而且多产品品牌的进驻市场既能有效的借助产品已有的品牌优势更能在规模经济的发展下不断扩大产品市场的销售终端的占有率,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旅游产业及名人效应推动茶叶发展,整合使用各种传播工具,建立品牌认知度及品牌个性。
4.2.2 改善(changing)——提升品牌资产
采取绿色体验式营销方式,将古老的茶品与绿色、时尚及科学的现代因素结合,打造全新的茶叶的现代化与新鲜感。正如营销泰斗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在现代竞争的条件下,不断创新是企业避免死亡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城市硝烟蔓布的的今天,低碳生活方式下的绿色消费行为,已成为当下消费新的主张,采取绿色体验式营销方
式,即突破以往的仅仅是观光式的感受而让游客们亲身体验采茶的欢乐,可摘茶季节为体验式摘茶提供了有效的时间,在采茶的过程中既可让有客人充分的了解庐山云雾茶的茶文化、茶历史,也无形之中拉近了庐山云雾茶在游客中的品牌影响力及亲和力。开展绿色体验式的营销方式,既可以带动庐山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达到了为庐山云雾茶做最鲜活最生动的营销效果。迎合绿色消费需求,激发潜在的绿色需求,引导绿色消费潮流,形成绿色生产——绿色销售—— 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良性循环模型。
4.2.3 承诺(commitment)——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
对产品的承诺也包含社会的承诺(即社会责任) 。承诺首先表现在对产品的生产上,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注重产品的品质。再者可以通过产品客户的消费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者消费的信心。最后建立完善的危机应急系统,让消费者感觉得到企业是与其共同承担风险的,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体现着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增进品牌消费者信任关系的发展[13]。因此,庐山云雾茶茶商在进行社会责任活动时应注意所参与的活动主体与企业在消费额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相符合。
4.2.4 消费者(consumer)——实施重点客户营销法则
由于消费者阶层的分化,导致消费行为的阶层分化,即不同的消费阶层会产生不同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发展的微观变化,故茶商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对茶产品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分层分类,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并根据其逐步发展的微观变化,对相应产品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因为不同消费阶层其对茶产品的消费贡献率又不等,结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茶商应在针对贡献率较大的消费群体进行重点客户营销的同时,更应不断拓展低贡献率的消费者群体,使整个茶产品消费群不断壮大且梯级变化逐渐减弱。在建立好开发消费者群体,发展消费者群体的长远战略后,与此同时,茶商应当建立适应其消费群体构架和需求的切实可行的营销方式,积极关注当下消费者“宅”生活、快节奏生活、低成本生活的需求和自主选择消费的需要,根据现实消费者的需求建立相应的营销方式,如茶商开拓多渠道、多层面的立体化网状营销渠道:网上营销和网下营销相结合,即充分利用微博营销、博客信
息技术营销等方式,也及时抓住团购网站、手机购物、电视购物、广播购物等媒体购物方式的便利机会;同时在合适的地段建立专卖店、营销点等实体营销体系,结合良好的可观、可感的服务模式,拓展实体消费市场,从而积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适合其消费的途径和方式。
4.2.5 合作(cooperative)——与同类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即通过选择与专业的茶保健食品公司战略合作,进步挖掘该茶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茶叶本身所含有的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O 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这已经获得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证明。而在这被个电子产品所充斥的年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受着辐射的多方袭击,关注健康作为人们所关心的永恒的话题,研发并推出一系列的以茶叶为基础的抗辐射的保健产品,既充分的挖掘了茶叶的多功能也符合当代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这样。一方面增加庐山云雾茶本来的产品影响力,另一方面扩大其对相关系列副产品开发的吸引力,为茶叶附加值的增加创造一条新路,开发茶叶生产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茶保健食品公司可以从中获得开发新产品的机会,而庐山地区又可促进其产业发展。
5 结语
茶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而庐山云雾茶又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名优绿茶。它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是朝中贡品,并在国际上多次获得奖项,加之近几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已成为九江地方经济的主打产业。不管在自然生长环境、茶叶品质、历史文化上、政策保护上都具有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本文根据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社会现状和经济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阅读有关庐山云雾茶和3C 品牌发展模式研究的大量文献资料,提出发展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的对策。
本文力图在该领域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文章中难免存在纰漏与不足,提出的一些见解和理论还有待于系统完善和深入,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杨学富,袁宜如. 庐山云雾茶品质改良的养护管理措施[J].九江学院学报,2011(4):36-38.
[2]杨学富. 以庐山特色茶文化促云雾茶品质与产业的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2012(2)13-16.
[3]晓思. 中国十大名茶之庐山云雾茶[J].快乐养生,2010(3):24-25.
[4]王永高,徐宪. 庐山云雾茶香气成分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1997(1):38-41.
[5]张修林,徐珍秀,张冬艳,胡强,樊耀林. 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J].蚕桑茶叶通讯,2011
(1):31.
[6]李捷,徐有朋,高飞. 九江茶叶产业SWOT 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692-15697.
[7]胡萍. 庐山云雾茶品牌保卫路漫漫[N].江西日报,2010-5-10(2).
[8]苏振华,周慧兰. 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打造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J].九江学院学报,2006
(6):115.
[9]户海生, 黄纪刚. 我市庐山云雾茶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正式获得批准[N].江西日报,2005-3-15(3).
[10]张修林,徐珍美,张冬燕,胡强,樊耀林. 庐山云雾茶的兴衰与展望[J].蚕桑茶叶通讯,2011
(1):32.
[11]苏振华,周慧兰. 成功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打造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J].九江学院学报,2006
(6):116.
[12]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科特勒,吕一林,王俊杰.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