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可分为。 2、 3、

4、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第。 5、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他的早期喜剧代表作 是 。

6、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词加点的字注音与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宁谧.(m ì) 滑稽.(j ī) 贮.藏(z àng ) 尴.尬(g ān ) B 、 倾扎.(y à) 蹙.缩(c ú) 巾帻.(z é) 纨绔.(k ù) C 、 谬.种(mi ù) 溯.洄(su ò) 纹.乱(w én ) 臀.部(t ún ) D 、

氛.围(f ēn ) 墓冢.(zhǒng) 吮.吸(sh ǔn ) 敕.造(ch ì) 2、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朝代)作品中人物,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 司马迁----《鸿门宴》-----西汉----项羽-----古代散文 B 、 曹禺-----《雷雨》-----现代------鲁待萍-----小说 C 、 鲁迅-----《祝福》-----现代------四婶------小说 D 、

曹雪芹-----《红楼梦》-----清代------探春-----小说

3、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爷爷“老了”,她请假回家奔丧去了。(讳饰)

B 、他手指缝里夹着一支“大中华”,不停地跟乡亲们打着招呼。(借代) C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是您忠诚的儿子。(呼告)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这块地里种满了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西红柿等。

B 、 由于人口过多,造成了我国各大城市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日益严重。C 、

来自京、津、沪三地的当年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代表将登台演唱革命歌曲。 D 、

今天开会,主席台上坐着三个学校的校长。

5、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 。

(2)、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茶蔬下饭,只见一个人 将进来,在酒店里坐下。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随后文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 。 A 、(1)平静、宁谧 (2)撞 (3)泻 (4)精巧 B 、(1)安宁、柔静 (2)闪 (3)泻 (4)精细 C 、(1)柔静、宁谧 (2)闪 (3)泻 (4)精巧 D 、(1)安宁、柔静 (2)跑 (3)泻 (4)精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范增数目.项王。 (2)朝服.

衣冠。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侍之。 (6)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A 、(1)(3)/(2)(4)/(5)(6) B 、(1)(2)/(3)(4)/(5)(6) C 、(1)(2)(3)(4)/(5)(6) D 、(1)(3)(4)/(2)(5)(6)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10分)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些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1、本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________。莫泊桑有“_________”的美誉。(2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寒伧.( ):__________________ 黯.

淡( ):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将“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改写成以“她”为主语的单句。

A. 她苦恼的是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 B. 她对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而感到苦恼。 C. 她为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而苦恼。 D.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令她苦恼。 4、这段文字所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 5、本段文字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1分

A. 语言描写 B. 外貌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6、对画线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表明玛蒂尔德单纯幼稚,喜欢想入非非,总是梦想着能逃脱现实的生活而过上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生活。

B. 揭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小市民本质,她追求享乐,梦想过奢华的生活。 C. 由于玛蒂尔德的那些梦想都是脱离实际的,在她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表明她的浅薄幼稚,爱慕虚荣,不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

D. 表明玛蒂尔德不满足于现实平淡而又清贫的生活,她追求享乐,梦想过豪华的生活。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10分)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

达演习武艺的时候, 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现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______,然后又看清了______,然后又看清了_______,最后,这才看清了_______。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1、下面四句还原到文中,顺序依次是( ) 2分 a. 他是方脸或圆脸 b. 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

c. 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 d. 他是肥是瘦 2、“身世”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 家庭和境遇 B. 出身和经历 C. 阶级状况 D. 家庭历史 3、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2分

A. 对照法 B. 例证法 C. 引证法 D. 喻证法

4、“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一句中,“这”指代的是( )2分

A. 这三个人物 B. 他们的身世和品性 C. 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身世和性格 D. 他们的身世和性格

5、本段采用________式的论证结构。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屡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文中的“策”、“藩篱”、“黔首”、“不测之渊”所指的对象最正确的一组是( ) A .新政策 长城屏障 一般群众 深河 (2分) B .计划 高城墙 下层人民 大河 C .马首 坚固堡垒 普通百姓 长江 D .马鞭子 边疆上的屏障 老百姓 黄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2分) A .吞二周而亡诸侯 B 却匈奴七百余里 C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 屡至尊而制六合

3、对下面一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分)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优秀的统帅带领着强弓手把守要害的地方,可信的大臣带领着精锐的士兵

拿着坚利的兵器,谁敢怎么样?

B .优良的将领带着强弓劲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信任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谁敢奈何?

C .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

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 .优秀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信任的大臣,精锐的士

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谁也不敢奈何。

4、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 .概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B .铺叙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C .总写秦始皇为巩固政权施暴政而不施仁义。

D .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的力量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屡至尊而制

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读过许多关于英雄的故事;也许,你看过不少关于英雄的影视;也许,你也渴望成为英雄„„英雄似乎无处不在。你对“英雄”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身边有“英雄”的故事吗?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可分为。 2、 3、

4、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第。 5、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他的早期喜剧代表作 是 。

6、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词加点的字注音与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宁谧.(m ì) 滑稽.(j ī) 贮.藏(z àng ) 尴.尬(g ān ) B 、 倾扎.(y à) 蹙.缩(c ú) 巾帻.(z é) 纨绔.(k ù) C 、 谬.种(mi ù) 溯.洄(su ò) 纹.乱(w én ) 臀.部(t ún ) D 、

氛.围(f ēn ) 墓冢.(zhǒng) 吮.吸(sh ǔn ) 敕.造(ch ì) 2、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朝代)作品中人物,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 司马迁----《鸿门宴》-----西汉----项羽-----古代散文 B 、 曹禺-----《雷雨》-----现代------鲁待萍-----小说 C 、 鲁迅-----《祝福》-----现代------四婶------小说 D 、

曹雪芹-----《红楼梦》-----清代------探春-----小说

3、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爷爷“老了”,她请假回家奔丧去了。(讳饰)

B 、他手指缝里夹着一支“大中华”,不停地跟乡亲们打着招呼。(借代) C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是您忠诚的儿子。(呼告)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这块地里种满了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西红柿等。

B 、 由于人口过多,造成了我国各大城市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日益严重。C 、

来自京、津、沪三地的当年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代表将登台演唱革命歌曲。 D 、

今天开会,主席台上坐着三个学校的校长。

5、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 。

(2)、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茶蔬下饭,只见一个人 将进来,在酒店里坐下。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随后文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 。 A 、(1)平静、宁谧 (2)撞 (3)泻 (4)精巧 B 、(1)安宁、柔静 (2)闪 (3)泻 (4)精细 C 、(1)柔静、宁谧 (2)闪 (3)泻 (4)精巧 D 、(1)安宁、柔静 (2)跑 (3)泻 (4)精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范增数目.项王。 (2)朝服.

衣冠。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侍之。 (6)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A 、(1)(3)/(2)(4)/(5)(6) B 、(1)(2)/(3)(4)/(5)(6) C 、(1)(2)(3)(4)/(5)(6) D 、(1)(3)(4)/(2)(5)(6)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10分)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些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1、本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________。莫泊桑有“_________”的美誉。(2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寒伧.( ):__________________ 黯.

淡( ):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将“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改写成以“她”为主语的单句。

A. 她苦恼的是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 B. 她对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而感到苦恼。 C. 她为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而苦恼。 D.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令她苦恼。 4、这段文字所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 5、本段文字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1分

A. 语言描写 B. 外貌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6、对画线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表明玛蒂尔德单纯幼稚,喜欢想入非非,总是梦想着能逃脱现实的生活而过上上流社会的贵妇人生活。

B. 揭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小市民本质,她追求享乐,梦想过奢华的生活。 C. 由于玛蒂尔德的那些梦想都是脱离实际的,在她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表明她的浅薄幼稚,爱慕虚荣,不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

D. 表明玛蒂尔德不满足于现实平淡而又清贫的生活,她追求享乐,梦想过豪华的生活。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10分)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

达演习武艺的时候, 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现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______,然后又看清了______,然后又看清了_______,最后,这才看清了_______。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1、下面四句还原到文中,顺序依次是( ) 2分 a. 他是方脸或圆脸 b. 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

c. 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 d. 他是肥是瘦 2、“身世”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 家庭和境遇 B. 出身和经历 C. 阶级状况 D. 家庭历史 3、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2分

A. 对照法 B. 例证法 C. 引证法 D. 喻证法

4、“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一句中,“这”指代的是( )2分

A. 这三个人物 B. 他们的身世和品性 C. 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身世和性格 D. 他们的身世和性格

5、本段采用________式的论证结构。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屡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文中的“策”、“藩篱”、“黔首”、“不测之渊”所指的对象最正确的一组是( ) A .新政策 长城屏障 一般群众 深河 (2分) B .计划 高城墙 下层人民 大河 C .马首 坚固堡垒 普通百姓 长江 D .马鞭子 边疆上的屏障 老百姓 黄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2分) A .吞二周而亡诸侯 B 却匈奴七百余里 C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 屡至尊而制六合

3、对下面一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分)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 .优秀的统帅带领着强弓手把守要害的地方,可信的大臣带领着精锐的士兵

拿着坚利的兵器,谁敢怎么样?

B .优良的将领带着强弓劲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信任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谁敢奈何?

C .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

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 .优秀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信任的大臣,精锐的士

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谁也不敢奈何。

4、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 .概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B .铺叙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C .总写秦始皇为巩固政权施暴政而不施仁义。

D .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的力量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屡至尊而制

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读过许多关于英雄的故事;也许,你看过不少关于英雄的影视;也许,你也渴望成为英雄„„英雄似乎无处不在。你对“英雄”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身边有“英雄”的故事吗?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章

  • 对口升学语文考试范围
  • 2012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语文 依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核定委员会核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 ...查看


  • 简章江西省2011年招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 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我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 符合下列条件且户口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查看


  • 招生宣传演讲
  • 招生宣传演讲 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来自xx 中专,我姓xx 大家可以叫我xx 老师. 激烈竞争的中招考试即将来临,你们将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是选择继续扬帆破浪,还是选择靠岸归航? 当然,如 ...查看


  • 2016年对口升学语文模拟题
  • 山西省2016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 周文艳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先 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 ...查看


  • 四川省"高职单招"改革现状及意义
  • [摘 要]从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起源和发展入手研究,针对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组织机构.报名条件.报名方法和考试安排等方面相关流程进行详细的论述, 分析四川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突出特点,归纳总结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意义. ...查看


  • 河南省2016年对口升学高考数学试题
  • 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数学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若集合M=3,1 ...查看


  • 中高考资讯
  • 中高考资讯 2015重庆高考报名人数达25.5万 预科直升生1020人: 截至3月9日,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考生230846人,对口高职16762人,预科直升生1020人,中 ...查看


  • 2010年普通高中对口升学英语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英语试题卷 一.词汇判断1-10(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厨师 A.channel 2.正方形 A.solid 3.自然的 A.nature 4.犹豫 A.thinking 5 ...查看


  • 对口升学高二计算机专业综合试卷
  • „ „- „- „- „- „- „- „- 号„-考„-„- „- „- „- „- „-- 线- „- „- 名„-姓„- „- „- „- „-- 订- „- „- „-级„-班„- „- „- „-- - 装 - „- „- „-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