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与升华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节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探究中能自主操作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说学情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

教法应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指导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复习引入-----引导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联系实际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所以我以对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即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各自成像特点的复习引入,既复习了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又抛出了本节课的问题。

第二环节: 引导猜想

带领学生对导致不同凸透镜成像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猜想,并通过引导使学生排除凸透镜的大小、焦距等是原因的错误猜想。

第三环节: 实验探究

在这个环节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性质与蜡烛和凸透镜间距离的关系。

第四环节: 讨论分析

在本环节学生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教师学生再通过作图的方法对结论加以验证。

第五环节: 联系实际

最后,教师对本节开课时举的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例子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一.基本概念

焦距 物距 像距 实像与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一些错误和疏漏,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与升华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节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探究中能自主操作实验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说学情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

教法应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指导实验,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运用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复习引入-----引导猜想------实验探究------讨论分析------联系实际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由于上节课学习了生活中的凸透镜,所以我以对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即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各自成像特点的复习引入,既复习了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又抛出了本节课的问题。

第二环节: 引导猜想

带领学生对导致不同凸透镜成像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猜想,并通过引导使学生排除凸透镜的大小、焦距等是原因的错误猜想。

第三环节: 实验探究

在这个环节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性质与蜡烛和凸透镜间距离的关系。

第四环节: 讨论分析

在本环节学生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教师学生再通过作图的方法对结论加以验证。

第五环节: 联系实际

最后,教师对本节开课时举的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例子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一.基本概念

焦距 物距 像距 实像与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一些错误和疏漏,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反思
  • 反思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反思 讲完<凸透镜成像>这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体会: (1)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教材的安排是讲完<透镜>之后,再讲<生活中的透镜>,最后才讲&l ...查看


  •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课导学案
  •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学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 知识梳理: 活动一:请将凸透镜成像规 ...查看


  • 透镜成像的规律
  • 1.(2013•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查看


  •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原理
  • 初中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原理 主讲人:王锋 课时:2 (11·威海)20.(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 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 ...查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 案 平顶山市第六中学 刘永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把课堂活动权交给 ...查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02
  •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放大 ...查看


  •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教案
  •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凸透镜成像又是初二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又是进一步学习眼睛成像和照相机等仪器原理的基 ...查看


  • 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答案
  • 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 ②像.物到镜面的 . ③像.物的连线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 成像原理: 作 用: 虚像: ⑵球面镜: 表面作反射面. :从焦点射向凹 ...查看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1997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物理系.1997年至今任青岛十七中学物理教师.连续四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被选为青岛市骨干教师.2001年5月在青岛市举行全市研究课,同年11月在 ...查看


  • 教学反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教学反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学生有学习兴趣,积极性高,教学反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在概念上对物距和像距的理解好像很容易,但是在实际测量使用刻度尺时经常出现错误,所以在这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