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辩韩愈]阅读答案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着不察也,和而倡之 ,同然一辞。皇文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 "彻"为 "通",不闻又讳 "车辙"之 "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 "雉"为"野鸡",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 "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支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

②不讳嫌名:写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犯二名律乎 为宫室之美妻妻妾之奉

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C.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微斯人,吾谁与归

D.乃比于宦官宫妾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驳斥毁谤者观点的一组是( )

①律曰:"二名不偏讳"。 ②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康王刽之孙,实为昭王。

⑤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 "治"为某字也。

⑥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 "渝"及 "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 "二名律",也不违反 "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听者不蔡也,和而倡之(3分)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3分)

③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4分)-

参考答案:

9.A (举:应考。)

1O.C (介词,和、跟。A.动词,是;/介词,为了;B.连词,表假设,知果/动词,好像。D.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反而"等;/代词,你的。)

ll.C (③说明周公和孔子确定礼仪法度的特殊身份,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⑥宦官宫要为避代宗李豫、玄宗李隆基的名讳,不敢说"谕""机",与作者的观点相反,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

12.D(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孔予是"二名不偏讳"。)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着不察也,和而倡之 ,同然一辞。皇文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 "彻"为 "通",不闻又讳 "车辙"之 "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 "雉"为"野鸡",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 "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支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

②不讳嫌名:写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犯二名律乎 为宫室之美妻妻妾之奉

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C.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微斯人,吾谁与归

D.乃比于宦官宫妾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驳斥毁谤者观点的一组是( )

①律曰:"二名不偏讳"。 ②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康王刽之孙,实为昭王。

⑤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 "治"为某字也。

⑥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 "渝"及 "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 "二名律",也不违反 "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听者不蔡也,和而倡之(3分)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3分)

③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4分)-

参考答案:

9.A (举:应考。)

1O.C (介词,和、跟。A.动词,是;/介词,为了;B.连词,表假设,知果/动词,好像。D.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反而"等;/代词,你的。)

ll.C (③说明周公和孔子确定礼仪法度的特殊身份,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⑥宦官宫要为避代宗李豫、玄宗李隆基的名讳,不敢说"谕""机",与作者的观点相反,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

12.D(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孔予是"二名不偏讳"。)


相关文章

  • "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他们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他们开创 ...查看


  • 韩愈[争臣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争臣①论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②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行古人之道,天子以为谏议大夫,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今阳 ...查看


  • 韩愈[与孟尚书书]阅读答案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 分) 汉氏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 ...查看


  •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双基限时练7师说]
  • 双基限时练(七) 师说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yú 阿谀 膏腴 舆论 气宇轩昂 .... B .fān 蟠龙 番薯 蕃邦 幡然悔悟 .... C .jiē 嗟叹 秸杆 结 ...查看


  • 戴名世[穷鬼传]阅读答案
  • 穷鬼 传 戴名世①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②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曰:我故韩 ...查看


  • [读李翱文 欧阳修]阅读答案
  • 读李翱文 欧阳修 ①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 ...查看


  • 城市的文化焦虑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城市的文化焦虑 这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如果说过去大家对这些资源争来争去是为了&qu ...查看


  • [祭鳄鱼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 祭鳄鱼文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之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闲,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 ...查看


  • 刘轲与罗浮山 阅读答案
  • 刘轲(约782约867),字希仁,广东曲江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彭城人,沛人.大概觉得岭南是蛮荒之地,而称祖籍祖居地,这样能和汉高祖刘邦联系起来,似乎比较荣耀.他的祖上因安史之乱举家迁往岭南定居,到刘轲已经是第三代,刘轲生于曲江,这是毫无疑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