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3、月食现象。

4、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A 、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 向东到1600E 是东半球,200W 向西到1600E 是西半球

B 、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 、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0为低纬度。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度

D 、五带:小于23.50 热带。大于66.50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分数大小。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平行移动指向标)

B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C 、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 指南针定方向B 、北极星定向C 、手表定向D 、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E 、太阳东升西落F 、房屋坐北朝南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记住常用图例)

2、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

▲识别地形部位:

A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 、两山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 、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内高外低的是山峰,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第二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 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最大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原因:

自然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

认为原因: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A 、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B 、板块是运动的;

C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3、月食现象。

4、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A 、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 向东到1600E 是东半球,200W 向西到1600E 是西半球

B 、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 、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0为低纬度。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度

D 、五带:小于23.50 热带。大于66.50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分数大小。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A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平行移动指向标)

B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C 、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

A 、 指南针定方向B 、北极星定向C 、手表定向D 、树木定方向:在北半球,向南的一侧,树木茂盛或树的年轮较稀疏E 、太阳东升西落F 、房屋坐北朝南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记住常用图例)

2、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地形部位

1、地面高度的计算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图的判读

▲识别地形部位:

A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反之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B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C 、两山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D 、圈状的等高线中,数值内高外低的是山峰,反之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水域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第二章 世界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 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最大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原因:

自然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

认为原因: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A 、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B 、板块是运动的;

C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相关文章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江苏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第二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做为本册教材的开篇第一章本章 ...查看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地理:谈谈怎样学好初中地理
  • 地理:谈谈怎样学好初中地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456 更新时间:05-31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就如何学好中学地理,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若有不妥,诚望指正. 一.切实做好学习常规工作,是学 ...查看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 ...查看


  • 2011-2012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 2011-2012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课以及六班的写字课和实践课.由于我是产假后才接手这些班级,所以对班级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仅管带着小孩上课很辛苦,但我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 ...查看


  • 湘教版初一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贾戈学校 制订人: 教导主任签字 2015年3月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结合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期教学目标 第一单 ...查看


  • 地理学习方法
  • 如何学好地理 一.切实做好学习常规工作,是学好中学地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常规工作,是同学们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常规性工作,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它通常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课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目标检测.总结等 ...查看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叶有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树立校本教研意识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1.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学 ...查看


  •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环境
  •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 ...查看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