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考试重点

第三部分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本复习指导共分四大部分: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四、综合练习题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一)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占分20%、理解和掌握占分45%、综合应用占分35%。

(五)考试题型及讲解

1、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4题×2分=8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学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复习的参照依据。

3、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判断题的难度及内容可以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学习指导书及平时作业为复习的范围和样本。

4、简答题(2题×10分=20分):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5、计算题(3题,50分):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计算题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

(六)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本门课程考试涉及大量的计算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家无法用口算甚至笔算得出结果的,所以本门考试是允许大家带计算器

入场的,所以请大家考试时一定要带上计算器。

2、试卷不留空白,每题必答。

3、做计算题时大家一定要写出相关公式,写清解题步骤。这样做了,即使你最后的答案不正确,也会得到大部分的步骤分,切忌做计算题时只写出数字答案。

4、做简答题时,题目中问的问题虽然没问概念,但你最好答一下,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要点完整,该阐述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5、注意把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只有90分钟,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把会做的题先做了,然后再返回来做不会做的。

6、另外请大家注意:本课程考试,在试卷的后面会把本课程涉及的常用公式都附上去。实际上也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统计学原理课程有它的特殊性,既有概念的理解,也有方法的掌握。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家掌握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落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上。相关公式的记忆不是很关键的,而在于要根据资料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公式选择。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一)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主

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期末复习指导为向导进行全面复习,同时,期末复习指导这本小册子上给大家提供了一套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请大家对这套题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把答案先填上去,认真复习。

(二)教材《统计学原理》

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都不会离开教材,只有全面、认真的阅读教材,系统、深刻的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才能真正的把握本课程内容,考出好的成绩。

(三)教辅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导学上列出了各章的重难点问题和综合练习题,是一个大的题库,据对以往考卷的研究和与中央电大老师的交流,发现每次考试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很多来自这本《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书。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是最基本的复习依据。

(四)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册)

作业上为大家提供了考试的各种标准题型,而且一些经典的题都是以作业的形式给大家了,在以往的期末考试中,特别是以前几学期的期末考试题中,大部分出现了作业上的原题,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作业。

(五)计算题、简答题的复习范围

计算题: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

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第五章: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范围和总量指标的区间范围。

第七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第八章: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第九章:计算各期环比、定基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求解an;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简答题:

Δ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教材P13

答题要点:主要区别: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

是文字。例如:性别,只能表现为男或者女。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称为标志

值。例如:年龄,只能表现为数字。

Δ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年龄是统计标志,而它的标志表现却是1、2、3等等这样一些数字。

Δ3.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变量分组由于存在组距问题,可以分为以下情况,第一,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则我们可依次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就是单项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采取组距式分组。第二,还可以分为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当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我们采取等距分组,当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时,我们就应采取不等距分组。

Δ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5.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7.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答: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

8.简要说明回归直线方程中待定参数a.b的含义。

答: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c=a+bx

式中:yc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9.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形式是什么?

答:平均指数法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他的编制过程是先对比后评价。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

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两种。

10.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有以下特点:

(1)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而时点数列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Δ11、简述并举例说明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不同 教材p41

答题要点: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2)调查目的不同(3)适用条件不同,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 Δ12、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Δ13、简述相关分析的含义及相关的种类。教材p173

答题要点: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研究二元总体和多元总体的重要方法。

种类:(1)完全相关、不相关、不完全相关(2)正相关、负相关(3)单相关、复相关。

Δ14、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教材p211

答题要点:

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问题要根据编制指数的具体任务以及指数经济内容来决定。一般认为,编制综合指数必须注意指数式内容的现实经济意义。所以,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

(六)自测题。这部分自测题大家可以练习练习,巩固复习成果。

第1题、填空

1. 完全相关即_______函数关系_________,相关系数为_____±1 _

2. 根据抽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__重复抽样____和____不重复抽样 ____

两种。

3.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___数量指标_____和_质量指标_________。

4.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___连续调查____________和____不连续调查___________。

5.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包括____点估计_____________和_______区别估计________两种。

6.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线性相关______________和___非线性相关__________。

7.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则总体是__企业全部产品 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每一件产品________。

8.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___无名数___________和______有名数________两种。

9.抽样推断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___抽样估计____________和_____假设检验_________。

10.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__数量指标指数_____________和___质量指标指数____________两种。

11.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序时平均数__________,它是从_____动态________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12.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__全面调查_____________和____非全面调查__________。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____各组标志值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权数______的共同影响。

14.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随机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可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

15.平均指数有两种形式,即____加权算术平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权调和平均 ________。

第2题、单项选择题

1.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C )。

A) 估计标准差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关系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2.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C )。

A) 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 B) 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

C)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 D)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3.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B )。

A)0≤r≤1

B)-1≤r≤1

C)-1<r<1

D) -1≤r≤0

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05%

B)104.76%

C)5%

D)4.76%

6.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7.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

( B )计算。

A)首末折半法

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8.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9.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 A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10.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11.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

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

A)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1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

为( A )。

A) (102%×105%×106%×108%)-100%

B) 2%×5%×6%×8%

C) 102%×105%×106%×108%

D) (2%×5%×6%×8%)-100%

1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C )。

A)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

1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 全国人口普查

B) 工业设备普查

C) 全国工业普查

D) 农村耕畜调查

16.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 C )。

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组数的多少不同

1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变异指标

18.抽样误差是指( C )。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第3题、多项选择题

1.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BDEF )。

A)重复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类型抽样

F)整群抽样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BC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3.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CE )。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4.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 ABE )。

A) 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 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 可确定两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D) 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的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

第4题、判断题

1.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 √ )

2.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

查。 ( × )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

4.变异系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

小。 ( √ )

5.计算相关系数时,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

系。 ( √ )

6.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下的。 ( √ )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第一章 统计总论

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 教材P2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教材P2-4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P8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教材P10-18

5.国家统计的职能 教材P19

本章重点在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客观题和简答题会涉及到这部分内容.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教材P29

2.统计调查的种类 教材P30-31

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 教材P32

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教材P36-43

本章主要是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单多选等客观题中涉及比较多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教材P47

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 教材P51

3、统计分组的关键: 分组标志的选择

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

教材P55

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 教材P58、59 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 = 全距÷组数 全距 =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教材P66-68 本章除了掌握相关的概念外,对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要掌握,一般计算题就从这

里开始.

第四章 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 教材P74-76

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教材P78-83

相对指标包括: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84-85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教材P86、92、94、95

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99-100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教材P100-107 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指标的计算,主要是平均指标的计算,同学们注意平时的

形考作业中的本章的练习题.

第五章 抽样估计

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教材P115-117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样本

容量、 样本个数 教材P118-120

3.抽样误差的一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教材P121

4.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抽样平均数、抽样成数平均误差

教材P121-122

5.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抽样误差概率度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教材P127-128

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要素及估计方法。 教材P133-134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总体参数(平均数及成数)区间估计的方法:

抽样推断中有关的内容最后都集中在根据具体资料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上。在根据资料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首先要对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清楚,然后是有关区间估计的概念、方法。

7.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教材P139

8、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本章的内容在计算题中的比重较大.就是抽样估计的计算,把平时作业上的

题目都会做了,考试的题目还简单.

第六章不做考试要求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种类。

教材P172-173

2.相关系数的作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材P183-184 计算相关系数的简化式: 教材P184

3.回归分析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方程参数a、b的含义。 教材P190、193 回归直线方程

式中:y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这章的计算相对简单.一定要会用公式!

第八章 指数分析

1.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209 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2.总指数的作用及编制方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综合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1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1

3.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4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5 这章同学们感觉比较困难,只要理解了公式的建立,就应该可以做题.主要还是看平时作业中的题目.每次考试几乎这部分内容是必考的.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1.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教材P249

2.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P254

间断时点数列条件下计算的两种情况: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3.各种速度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指标包括:发展速度、

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教材P258-265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

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的是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

分之几或若干倍。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教材P258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

展水平之差。

平均增长量 教材P259

增长速度 教材P262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教材P262 这章复习的难点在于指标比较多,但本身没有什么难度.要分清水平指标和

速度指标,要学会根据资料来选择公式.

四、期末综合练习题

这个综合练习题,其实就是以往各年期末考试试题的综合,所以

对帮助大家对考试题型、及重难点的把握有重要的指导性。

一、单选题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设某地区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

是( 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

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都具有标志值

4.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1日 B.1个月 C.1年 D.1年零1个月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 C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

是连续变量

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

11.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补充

1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3.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14.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来划分的

15.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16.以所有制为分组标志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分组属于( A )。

A.类型分组 B.结构分组

C.依存分组 D.复合分组

17.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8.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19.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20.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2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2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3.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 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2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25.计算结构相对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2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或有名数

27.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28.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

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A.75% B.40% C.13% D.17%

29.某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D )。

A.5.5% B.5% C.115.5% D.15.5%

30.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

3.7,则(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

性高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

性无法比较

31.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

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32.抽样平均误差是( A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量的函数

33.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

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

平均误差( A ).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4.在简单随机重复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

单位数为原来的( 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35.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 D.概率度。

38.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

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A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39.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

织形式是 (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40.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

数为( B )。

A.r=0 B.|γ|=1

C.—1<r<l D.0<r<1

4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0≤r≤l B. —1<r<l C. -1≤r≤l D.

-1≤r≤0

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 )。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43.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B ).

A.高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 D.低度相关关系

44.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45.在回归直线方程yC=a+bx中,b表示( C )。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

x增加b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

x的平均增加量

46.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 D.完全的依存关系

4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B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4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49.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qp 50.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p1

110)表示 (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1.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

q1

0p0p0中,q1p0—q0p0表示 (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5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A. q1p1 B.q0p1 C.q1p0 D.q0p0

53.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5.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6.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

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190+195+193+201)/4 B.(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 D.(190/2+195+193+

201/2)/4

57.时间数列中总量指标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 D )。

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B.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D.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58.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

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形成的数列

5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

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

×108%×107%

C.2%×5%×8%×7% D.(2%×5%

×8%×7%)—100%

6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D )。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61.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C )。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二、多选题

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A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概括为( ACE )。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3.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4.在工业普查中,( 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6.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ABDE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7.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C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8.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

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9.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 ABD ).

A.在国有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有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年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数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10.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

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11.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12.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CDE )。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13.调查单位是( CE )

A. 需要凋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4.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 ACD )。

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重点单位需要随着所调查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D.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E.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15.统计分组是( ACD )。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

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

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16.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

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CE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1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D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

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8.下列数列属于( BCDE )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80-90

90-100 企业数 15 30

100-110 合 计 5 50

A.品质分配数列 B.变量分配数列

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 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

E.次数分配数列

19.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 ABCD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20.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BCDE )。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 B.人口出生率为14.3%

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

2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爱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各级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22.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2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

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是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24.中位数是( 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

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2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BCDE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26.下列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CE )。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 C.平均差

D.平均差系数 E.全距

2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C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E.众数

28.在抽样推断中( ACD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29.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BC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30.简单随机抽样( 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31.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BCE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32.影响抽样误差的影响有( 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3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ACE )。

A.是不可避免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

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3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BDE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3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 BCD )。

A.客观性 B.无偏性 C. 一致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

36.要增大抽样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CE )。

A.增加样本容量 B.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C.扩大抽样误差范围 D.提高估计精度

E.降低估计精度

37.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 )。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38.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BCD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39.相关分析特点有( BCDE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40.变量x 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

之亦然,则x 和y 之间存在( AB )

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 E.非线性相关关系

4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CE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相关

D.不相关 E.非线性相关

4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BE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4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AD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E.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44.指数的作用是 ( ABE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4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产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6.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B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47.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CD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48.下列哪些是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

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49.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BE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期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50.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间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间长短有关

51.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5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

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53.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三、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

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 )

2.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

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X )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X )

6.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

量标志。( X )

7.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

行调查。( X )

8.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

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 )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

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10.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

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 √ )

1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

可以多一些。( √ )

1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

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 X )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X )

14.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

的差异。( √ )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在于区分现象在数量上的不同。( X )

1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

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X )

17.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

( X )

18.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

19.对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

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20.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 )

21.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

2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可称为次数分布。( √ )

23.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对应的标志

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2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

2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

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X )

2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X )

27.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

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X )

2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

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 )

29.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

指标。( X )

30.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

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X )

3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

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X )

3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X )

3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

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X )

34.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X )

35.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

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 X )

3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

( √ )

37.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38.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

个样本。( X )

39.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X )

40.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 X )

41.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

的概率保证程度( √ )

4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

计的精确度。( X )

43.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X )

44.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下降的。( X )

45.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

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46.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X )

47.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X )

48.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 )

49.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 √ )

50.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

变量不相关。( X )

5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

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

系。( X )

52.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伺相关的密切程度;

( X )

53.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

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X )

54.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

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X )

55.总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X )

5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仅表现为综合指数。( X )

57.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

平或平均水平。( X )

58.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X )

59.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

60.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

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X )

6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指标作为权数,

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 √ )

62.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时,若研究的是数量指标的变动,则选择

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 ( X )

6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

64.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

的。( √ )

65.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

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

66.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X )

67.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 ( √ ) 68.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X )

69.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X )

70.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 )

7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X )

7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X )

7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

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X )

7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

75.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 √ )

76.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

四、简答题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教材P13 答题要点:

主要区别: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是文字。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称为标志值。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

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在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报告单位又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每一台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应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二者是一致的。 4.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教材P32起

答题要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

5.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题要点:(1)抽样调查的含义 教材P37

(2)优点和作用有四个小点。教材P38-39 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教材P55-56

要点: 单向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

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的运用条件是什么?

答:按数量标志分组,其变量有两种类型,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根据这两种变量的不同特征,在分组时,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如果变动幅度大,分组应该用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8.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教材P54

要点:因为它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9.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教材P51

要点:(1)含义: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2)种类:3种,一是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二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三是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10.简述平均指标和概念及作用。教材P84-85

11.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要点: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12.强度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要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存在着差异:(1)子项和母项的内容差异。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平均指标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对比;(2)反映的问题不同。强度相对指标反映现象的程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平均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

13.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在什么条件下应用?

要点: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14.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的特点?

要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5.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要点: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

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16.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要点(1)含义:就是与我们所研究的现象相联系的因素。

(2)确定所属时期:编制质量综合指标指数,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17.平均指数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要点:平均指标要成为综合指标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具体地讲,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

18.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要点: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有以下特点:(1)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而时点数列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五、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

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xf55*365*675*1585*1295*477分

f40(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m5.5

1.375(元/斤)

m/x4

乙市场平均价格xf5.31.325(元/斤) f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xf

f

1515253835344513

29.50(件)

100

2



(x)

f



f

8.986(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V甲V乙

9.6

0.267 36

8.986

0.305 29.5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2)以95%的概率(z=1.96)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3)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该厂工人总产量的区间。 解: (1) 重复抽样: x

n

32.4550

4.59

不重复抽样:x

2

n32..45250(1)(1)4.52 nN501500

(2)抽样极限误差xzx = 1.96×4.59 =9件 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x△x =560-9=551件 上限:x△x=560+9=569件

(3)总产量的区间:(551×1500= 826500件, 569×1500 = 853500件)

5.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p

p(1p)

= 1.54% n

(2)抽样极限误差Δp=zμp = 2×1.54% = 3.08%

下限:x△p=95%-3.08% = 91.92% 上限:x△p=95%+3.08% = 98.08%

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91.92% 98.08%)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2000=1838件 98.08%×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86.64%

z=Δ/μ

=2.31%/1.54% =1.5

查分布概率表得f(1.5)=0.8864

6.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不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考虑到要配和合回归方程, 所以这里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1)计算相关系数: 

nx

nxyxy

2

(x)ny(y)

2

2

2

6148121426

679216302684260.9091

0.9091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b

nxyxynx(x)

2

2

=-1.82

aybx=77.37

回归方程为:y=77.37-1.82x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2元

(3)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6,代入回归方程: y=77.37-1.82×6=66.45(元)

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1890 y=31.1 x=535500 y=174.15 xy=9318

2

2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y=a+bx

11

9318189031.1xy

b= = =0.0365 1122

53550018902xx

n7

xy

a=ybx



1111

ybx=31.10.03651890 =-5.41

77nn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yc=-5.41+0.0365x

(2)回归系数b的经济意义:当销售额每增加一万元,销售利润率增加0.0365 (3)计算预测值:

当x=500万元时 yc=-5.41+0.0365500=12.8%

8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

pq

pq

110

1060141602840

129.09%

850121502200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p1q1pq元

pq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pq

010

860121602400

109.09%

22002200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pq1pq元 (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1

pq



 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pq1pq元

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

出金额。 解:(1)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

1kpq

11

11

13036166

110.43%

13036150.33

1.11.12

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p1q1

1

p1q1166150.3215.67万元 k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1kpq

11

11

pq1

pq

111

11

pqpq

1101

p0

而从资料和前面的计算中得知:

pq

00

160 p0q1150.32

所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pqpq

00

10

150.33

93.35%, 160

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pq-pq

11

01

150.331609.67

10.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aa3aana1a2

f12f2n1fn1

解:(1)1995年平均人口数a

f102185185190190192192184

*2*3*3*3=

2333

=181.38万人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第三部分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本复习指导共分四大部分: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四、综合练习题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一)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占分20%、理解和掌握占分45%、综合应用占分35%。

(五)考试题型及讲解

1、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4题×2分=8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学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复习的参照依据。

3、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判断题的难度及内容可以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学习指导书及平时作业为复习的范围和样本。

4、简答题(2题×10分=20分):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5、计算题(3题,50分):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计算题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

(六)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本门课程考试涉及大量的计算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家无法用口算甚至笔算得出结果的,所以本门考试是允许大家带计算器

入场的,所以请大家考试时一定要带上计算器。

2、试卷不留空白,每题必答。

3、做计算题时大家一定要写出相关公式,写清解题步骤。这样做了,即使你最后的答案不正确,也会得到大部分的步骤分,切忌做计算题时只写出数字答案。

4、做简答题时,题目中问的问题虽然没问概念,但你最好答一下,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要点完整,该阐述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5、注意把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只有90分钟,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把会做的题先做了,然后再返回来做不会做的。

6、另外请大家注意:本课程考试,在试卷的后面会把本课程涉及的常用公式都附上去。实际上也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统计学原理课程有它的特殊性,既有概念的理解,也有方法的掌握。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家掌握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落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上。相关公式的记忆不是很关键的,而在于要根据资料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公式选择。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一)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主

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期末复习指导为向导进行全面复习,同时,期末复习指导这本小册子上给大家提供了一套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请大家对这套题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把答案先填上去,认真复习。

(二)教材《统计学原理》

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都不会离开教材,只有全面、认真的阅读教材,系统、深刻的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才能真正的把握本课程内容,考出好的成绩。

(三)教辅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导学上列出了各章的重难点问题和综合练习题,是一个大的题库,据对以往考卷的研究和与中央电大老师的交流,发现每次考试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很多来自这本《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书。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是最基本的复习依据。

(四)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册)

作业上为大家提供了考试的各种标准题型,而且一些经典的题都是以作业的形式给大家了,在以往的期末考试中,特别是以前几学期的期末考试题中,大部分出现了作业上的原题,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作业。

(五)计算题、简答题的复习范围

计算题: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

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第五章: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范围和总量指标的区间范围。

第七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第八章: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第九章:计算各期环比、定基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求解an;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简答题:

Δ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教材P13

答题要点:主要区别: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

是文字。例如:性别,只能表现为男或者女。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称为标志

值。例如:年龄,只能表现为数字。

Δ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年龄是统计标志,而它的标志表现却是1、2、3等等这样一些数字。

Δ3.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是指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变量分组由于存在组距问题,可以分为以下情况,第一,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则我们可依次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就是单项分组。如果离散型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项数又很多,就要采取组距式分组。第二,还可以分为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当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我们采取等距分组,当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时,我们就应采取不等距分组。

Δ4.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5.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7.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答: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

8.简要说明回归直线方程中待定参数a.b的含义。

答: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c=a+bx

式中:yc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9.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形式是什么?

答:平均指数法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他的编制过程是先对比后评价。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

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两种。

10.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有以下特点:

(1)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而时点数列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Δ11、简述并举例说明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不同 教材p41

答题要点: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2)调查目的不同(3)适用条件不同,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 Δ12、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Δ13、简述相关分析的含义及相关的种类。教材p173

答题要点: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研究二元总体和多元总体的重要方法。

种类:(1)完全相关、不相关、不完全相关(2)正相关、负相关(3)单相关、复相关。

Δ14、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教材p211

答题要点:

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问题要根据编制指数的具体任务以及指数经济内容来决定。一般认为,编制综合指数必须注意指数式内容的现实经济意义。所以,同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

(六)自测题。这部分自测题大家可以练习练习,巩固复习成果。

第1题、填空

1. 完全相关即_______函数关系_________,相关系数为_____±1 _

2. 根据抽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__重复抽样____和____不重复抽样 ____

两种。

3.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___数量指标_____和_质量指标_________。

4.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___连续调查____________和____不连续调查___________。

5.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包括____点估计_____________和_______区别估计________两种。

6.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线性相关______________和___非线性相关__________。

7.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则总体是__企业全部产品 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每一件产品________。

8.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___无名数___________和______有名数________两种。

9.抽样推断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___抽样估计____________和_____假设检验_________。

10.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__数量指标指数_____________和___质量指标指数____________两种。

11.平均发展水平又称___序时平均数__________,它是从_____动态________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间内发展的一般水平。

12.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__全面调查_____________和____非全面调查__________。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____各组标志值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权数______的共同影响。

14.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随机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可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

15.平均指数有两种形式,即____加权算术平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权调和平均 ________。

第2题、单项选择题

1.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C )。

A) 估计标准差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关系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2.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C )。

A) 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 B) 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

C)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 D) 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3.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B )。

A)0≤r≤1

B)-1≤r≤1

C)-1<r<1

D) -1≤r≤0

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05%

B)104.76%

C)5%

D)4.76%

6.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7.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

( B )计算。

A)首末折半法

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8.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9.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 A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10.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11.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

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

A)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1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

为( A )。

A) (102%×105%×106%×108%)-100%

B) 2%×5%×6%×8%

C) 102%×105%×106%×108%

D) (2%×5%×6%×8%)-100%

1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C )。

A)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

1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 全国人口普查

B) 工业设备普查

C) 全国工业普查

D) 农村耕畜调查

16.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 C )。

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组数的多少不同

1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变异指标

18.抽样误差是指( C )。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第3题、多项选择题

1.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BDEF )。

A)重复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类型抽样

F)整群抽样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BC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3.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CE )。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4.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 ABE )。

A) 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 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 可确定两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D) 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的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

第4题、判断题

1.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 √ )

2.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

查。 ( × )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

4.变异系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

小。 ( √ )

5.计算相关系数时,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

系。 ( √ )

6.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下的。 ( √ )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第一章 统计总论

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 教材P2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教材P2-4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P8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教材P10-18

5.国家统计的职能 教材P19

本章重点在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客观题和简答题会涉及到这部分内容.

第二章 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教材P29

2.统计调查的种类 教材P30-31

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 教材P32

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教材P36-43

本章主要是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单多选等客观题中涉及比较多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教材P47

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 教材P51

3、统计分组的关键: 分组标志的选择

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

教材P55

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 教材P58、59 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 = 全距÷组数 全距 =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教材P66-68 本章除了掌握相关的概念外,对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要掌握,一般计算题就从这

里开始.

第四章 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 教材P74-76

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教材P78-83

相对指标包括: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84-85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教材P86、92、94、95

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99-100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教材P100-107 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指标的计算,主要是平均指标的计算,同学们注意平时的

形考作业中的本章的练习题.

第五章 抽样估计

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教材P115-117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样本

容量、 样本个数 教材P118-120

3.抽样误差的一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教材P121

4.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抽样平均数、抽样成数平均误差

教材P121-122

5.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抽样误差概率度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教材P127-128

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要素及估计方法。 教材P133-134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总体参数(平均数及成数)区间估计的方法:

抽样推断中有关的内容最后都集中在根据具体资料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上。在根据资料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首先要对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清楚,然后是有关区间估计的概念、方法。

7.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教材P139

8、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本章的内容在计算题中的比重较大.就是抽样估计的计算,把平时作业上的

题目都会做了,考试的题目还简单.

第六章不做考试要求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种类。

教材P172-173

2.相关系数的作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材P183-184 计算相关系数的简化式: 教材P184

3.回归分析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方程参数a、b的含义。 教材P190、193 回归直线方程

式中:y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这章的计算相对简单.一定要会用公式!

第八章 指数分析

1.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教材P209 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2.总指数的作用及编制方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综合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1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1

3.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4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教材P215 这章同学们感觉比较困难,只要理解了公式的建立,就应该可以做题.主要还是看平时作业中的题目.每次考试几乎这部分内容是必考的.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1.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教材P249

2.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P254

间断时点数列条件下计算的两种情况: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3.各种速度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指标包括:发展速度、

增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教材P258-265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

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的是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

分之几或若干倍。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教材P258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

展水平之差。

平均增长量 教材P259

增长速度 教材P262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教材P262 这章复习的难点在于指标比较多,但本身没有什么难度.要分清水平指标和

速度指标,要学会根据资料来选择公式.

四、期末综合练习题

这个综合练习题,其实就是以往各年期末考试试题的综合,所以

对帮助大家对考试题型、及重难点的把握有重要的指导性。

一、单选题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设某地区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

是( 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

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都具有标志值

4.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1日 B.1个月 C.1年 D.1年零1个月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 C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

是连续变量

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

11.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 D.必要补充

1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3.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14.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来划分的

15.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16.以所有制为分组标志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分组属于( A )。

A.类型分组 B.结构分组

C.依存分组 D.复合分组

17.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8.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19.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20.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2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B )。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2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3.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 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2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25.计算结构相对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2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或有名数

27.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28.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

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A.75% B.40% C.13% D.17%

29.某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D )。

A.5.5% B.5% C.115.5% D.15.5%

30.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

3.7,则(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

性高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

性无法比较

31.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

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32.抽样平均误差是( A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量的函数

33.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

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

平均误差( A ).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34.在简单随机重复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

单位数为原来的( 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35.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 D.概率度。

38.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

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A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39.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

织形式是 (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40.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

数为( B )。

A.r=0 B.|γ|=1

C.—1<r<l D.0<r<1

4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0≤r≤l B. —1<r<l C. -1≤r≤l D.

-1≤r≤0

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 )。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43.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B ).

A.高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 D.低度相关关系

44.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45.在回归直线方程yC=a+bx中,b表示( C )。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 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

x增加b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

x的平均增加量

46.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 D.完全的依存关系

4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B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4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49.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qp 50.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p1

110)表示 (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1.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

q1

0p0p0中,q1p0—q0p0表示 (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5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A. q1p1 B.q0p1 C.q1p0 D.q0p0

53.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5.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6.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

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190+195+193+201)/4 B.(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 D.(190/2+195+193+

201/2)/4

57.时间数列中总量指标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 D )。

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B.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D.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58.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

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形成的数列

5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

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

×108%×107%

C.2%×5%×8%×7% D.(2%×5%

×8%×7%)—100%

6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D )。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61.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C )。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二、多选题

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A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概括为( ACE )。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3.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4.在工业普查中,( 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6.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ABDE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7.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C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8.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

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9.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 ABD ).

A.在国有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有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年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数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10.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

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11.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12.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CDE )。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13.调查单位是( CE )

A. 需要凋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4.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 ACD )。

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重点单位需要随着所调查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D.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E.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15.统计分组是( ACD )。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

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

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16.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

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CE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1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CD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

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8.下列数列属于( BCDE )

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80-90

90-100 企业数 15 30

100-110 合 计 5 50

A.品质分配数列 B.变量分配数列

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 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

E.次数分配数列

19.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 ABCD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20.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BCDE )。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 B.人口出生率为14.3%

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 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

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

2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爱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各级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22.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23.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

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是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24.中位数是( 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

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2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BCDE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26.下列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CE )。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 C.平均差

D.平均差系数 E.全距

2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C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E.众数

28.在抽样推断中( ACD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29.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BC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30.简单随机抽样( 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31.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BCE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32.影响抽样误差的影响有( 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3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ACE )。

A.是不可避免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

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

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

34.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BDE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3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 BCD )。

A.客观性 B.无偏性 C. 一致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

36.要增大抽样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CE )。

A.增加样本容量 B.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C.扩大抽样误差范围 D.提高估计精度

E.降低估计精度

37.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 )。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38.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BCD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39.相关分析特点有( BCDE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40.变量x 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

之亦然,则x 和y 之间存在( AB )

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 E.非线性相关关系

4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CE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相关

D.不相关 E.非线性相关

4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BE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4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AD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E.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44.指数的作用是 ( ABE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4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产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6.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B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47.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CD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48.下列哪些是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

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49.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BE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期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50.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间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间长短有关

51.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5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

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53.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三、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

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 )

2.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

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X )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X )

6.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

量标志。( X )

7.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

行调查。( X )

8.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

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 )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

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10.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

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 √ )

1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

可以多一些。( √ )

1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

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 X )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X )

14.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

的差异。( √ )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在于区分现象在数量上的不同。( X )

1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

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X )

17.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

( X )

18.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

19.对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

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20.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 )

21.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

2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可称为次数分布。( √ )

23.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对应的标志

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2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

2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

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X )

2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X )

27.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

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X )

2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

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 )

29.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

指标。( X )

30.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

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X )

3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

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X )

3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X )

3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

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X )

34.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X )

35.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

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 X )

3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

( √ )

37.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38.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

个样本。( X )

39.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X )

40.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 X )

41.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

的概率保证程度( √ )

4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

计的精确度。( X )

43.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X )

44.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下降的。( X )

45.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

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46.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X )

47.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X )

48.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 )

49.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 √ )

50.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

变量不相关。( X )

5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

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

系。( X )

52.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伺相关的密切程度;

( X )

53.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

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X )

54.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

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X )

55.总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X )

5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仅表现为综合指数。( X )

57.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

平或平均水平。( X )

58.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X )

59.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

60.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

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X )

6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指标作为权数,

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 √ )

62.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时,若研究的是数量指标的变动,则选择

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 ( X )

6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

64.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

的。( √ )

65.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

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

66.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X )

67.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 ( √ ) 68.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X )

69.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X )

70.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 )

7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X )

7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X )

7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

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X )

74.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

75.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 √ )

76.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

四、简答题

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教材P13 答题要点:

主要区别: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表现只能是文字。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表现是数值,称为标志值。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

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对象由调查目的所决定。在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报告单位又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每一台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应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二者是一致的。 4.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教材P32起

答题要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

5.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题要点:(1)抽样调查的含义 教材P37

(2)优点和作用有四个小点。教材P38-39 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教材P55-56

要点: 单向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

7.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的运用条件是什么?

答:按数量标志分组,其变量有两种类型,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根据这两种变量的不同特征,在分组时,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如果变动幅度大,分组应该用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8.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教材P54

要点:因为它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9.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教材P51

要点:(1)含义: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2)种类:3种,一是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二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三是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10.简述平均指标和概念及作用。教材P84-85

11.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要点: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总体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12.强度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要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存在着差异:(1)子项和母项的内容差异。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平均指标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对比;(2)反映的问题不同。强度相对指标反映现象的程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平均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

13.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在什么条件下应用?

要点: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14.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的特点?

要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5.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要点: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

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16.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要点(1)含义:就是与我们所研究的现象相联系的因素。

(2)确定所属时期:编制质量综合指标指数,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17.平均指数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要点:平均指标要成为综合指标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具体地讲,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

18.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要点: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有以下特点:(1)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 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而时点数列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五、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

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xf55*365*675*1585*1295*477分

f40(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m5.5

1.375(元/斤)

m/x4

乙市场平均价格xf5.31.325(元/斤) f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xf

f

1515253835344513

29.50(件)

100

2



(x)

f



f

8.986(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V甲V乙

9.6

0.267 36

8.986

0.305 29.5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2)以95%的概率(z=1.96)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3)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该厂工人总产量的区间。 解: (1) 重复抽样: x

n

32.4550

4.59

不重复抽样:x

2

n32..45250(1)(1)4.52 nN501500

(2)抽样极限误差xzx = 1.96×4.59 =9件 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x△x =560-9=551件 上限:x△x=560+9=569件

(3)总产量的区间:(551×1500= 826500件, 569×1500 = 853500件)

5.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1/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p

p(1p)

= 1.54% n

(2)抽样极限误差Δp=zμp = 2×1.54% = 3.08%

下限:x△p=95%-3.08% = 91.92% 上限:x△p=95%+3.08% = 98.08%

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91.92% 98.08%)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2000=1838件 98.08%×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86.64%

z=Δ/μ

=2.31%/1.54% =1.5

查分布概率表得f(1.5)=0.8864

6.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不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考虑到要配和合回归方程, 所以这里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1)计算相关系数: 

nx

nxyxy

2

(x)ny(y)

2

2

2

6148121426

679216302684260.9091

0.9091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b

nxyxynx(x)

2

2

=-1.82

aybx=77.37

回归方程为:y=77.37-1.82x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2元

(3)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6,代入回归方程: y=77.37-1.82×6=66.45(元)

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1890 y=31.1 x=535500 y=174.15 xy=9318

2

2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y=a+bx

11

9318189031.1xy

b= = =0.0365 1122

53550018902xx

n7

xy

a=ybx



1111

ybx=31.10.03651890 =-5.41

77nn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yc=-5.41+0.0365x

(2)回归系数b的经济意义:当销售额每增加一万元,销售利润率增加0.0365 (3)计算预测值:

当x=500万元时 yc=-5.41+0.0365500=12.8%

8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

pq

pq

110

1060141602840

129.09%

850121502200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p1q1pq元

pq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pq

010

860121602400

109.09%

22002200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pq1pq元 (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1

pq



 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pq1pq元

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

出金额。 解:(1)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

1kpq

11

11

13036166

110.43%

13036150.33

1.11.12

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p1q1

1

p1q1166150.3215.67万元 k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pq1kpq

11

11

pq1

pq

111

11

pqpq

1101

p0

而从资料和前面的计算中得知:

pq

00

160 p0q1150.32

所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pqpq

00

10

150.33

93.35%, 160

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pq-pq

11

01

150.331609.67

10.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aa3aana1a2

f12f2n1fn1

解:(1)1995年平均人口数a

f102185185190190192192184

*2*3*3*3=

2333

=181.38万人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相关文章

  • 自考大纲 30452 数字图像技术
  • 高纲 162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30452 数字图像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编(2016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数字图像技术>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工程 ...查看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2009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邮编:210097 咨询电话:025-83598134 83598275 网址:http://202.119.98.7 南京师范大学简介 南 ...查看


  •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 1.考试时间及题型 2008年7月13日(周日)上午11:00-12:30 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 多项选择(4题×2分=8分) 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 简答题(2题×1 ...查看


  • 吉林大学网教1
  •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2015年招生简章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查看


  • 00498体育统计学
  • 课程名称:体育统计学 课程代码:0049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体育领域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 ...查看


  • 电大统计学原理2015年考试题库期末复习(重点题)
  • 电大统计学原理2015年考试题库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 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查看


  • 建筑统计资料
  •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企业统计 课程代码:639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建筑企业统计"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应试者了解建筑企业 ...查看


  • 0278 社会统计学
  •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统计学 课程代码:027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社会统计学>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侧重介绍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查看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 ...查看


  • 自考[工程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 <工程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含考核目标)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思想.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质量管理 的相关术语. 二.课程内容 1质量的概 ...查看


热门内容